文言实词辨析方法举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实词辨析方法举例

摘要:翻译句子是同学们在文言文学习中最头疼的一件事,不能准确辨析文言词义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而考试中又特别强调采点给分,所以,准确辨析文言词义成了文言文复习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辨析字形搭配语言环境

下面,我就如何使学生准确辨析文言实词词义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词性来辨析

词性不同,词的意义便不同,如果能正确判断出句中文言词的词

性就很容易判断出词的意义了。例如,“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窥镜……”(《邹忌讽齐王纳谏》)句中的“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名词“衣服”,可在这句中它的后面带了宾语“衣冠”所以是动词,那么它的竟思也就明确了,是“穿戴”的意思。又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句中的后一个“圣”和“愚”都是形容词,分别是“圣明”和“愚蠢”的意思,而第一个“圣”和“愚”却都是名词,分别是“圣人”“愚人”意思。

这就需要大家注意积累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准确的判断出句子中词的词性,进而明确词义,如①“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名词用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②“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刃”,名词用作动词,“杀”。③“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五人墓碑记》)“老”,形容词用作动词,“变老”。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

之。”(《季氏将伐颛臾》)“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

⑤“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固”。⑥“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名词的使动用法,”使……王”。⑦“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⑧“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把……当作伴侣”。⑨“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美”“难”,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主宾”。⑩“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

其次,可以根据字形来辨析

汉字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形声字,我们可以借助字形来推知该词的总类属性和相关意思。例如,”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

日。”(《滕王阁序》)”睇”和”眄”都是目字旁,由此可以推知它们都有”看”的意思。又如,”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同上)句中的”闾”和”阎”的形旁都是”门”,所以它们的意思大致属于门一类。而”舸”和”舰”的形旁都是”舟”,因此它们都是”船”的意思。

第三,根据前后两个句子的关系辨析

文言文中有些句子和它前面或后面的句子结构相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这样两句中对应的词意义也是相同相近或相反的。我

们就可根据其中一个已知的词义来推断另一个未知的词义。例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句中前后两部分意思相近。根据“灭”和“族”的对应关系我们可以断定,“族”是动词“灭族”的意思,而不是名词“家族”。又如,“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病梅馆记》)这三组句子,前后两句意思相反,有三组反义词:曲——直,欹——正,疏——密。其中“欹”的意义我们不太熟悉,但从它和“正”的反义关系可以断定它是“斜”的意思。

第四,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判断

要准确辨析文言词义,还要看这个词义和句子中各个成分搭配得是否得当。如果这个词义放在句子能够和它前后的成分搭配得当,不造成语病,就说明这个词义是正确的。如:“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要判断句中的“谬”和“名”,就先要知道“传”是名词“流传的文字”,做“谬”的宾语。所以“谬”只能译为动词“弄错”。而“名”前面的“能”是能愿动词,所以“名”只能译为“说出”而不能译为“名字、名称”。

又如: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句中的“组”是什么意思呢?此句中的谓语是动词“系”,捆绑之意,主语是“其”——他们,宾语是“燕父子”,“以组”最后置状语用来说明“系”的方式、工具,那么“组”的意思就辨析出来了,是“绳子”的意思。第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辨析

不仅要看它本身的意思,而且要看它所在的句子,甚至要从整篇

文章去考虑,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根据上下文即语境来辨析,这样才不至于断章取义。如:“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人也廉。”(《原毁》)句中的“廉”,如果不看上下文就很容易把“廉”理解成“廉洁”,但事实上它和上文的“详”相对,可以理解为“少”。

第六,借助熟悉的成语来推断词义

很多成语都来自古代,所以仍然保持着古汉语的意义,学生在十

多年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很多成语,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来帮助理解文言词义。例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其中的“兵”就可以借助“短兵相接”中的“兵”的意思来解释,是“兵器”之意。又如,“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其中的”就”字,可以从成语“功成名就”的“就”推断出是“成就”的意思。

辨析文言词义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勤思考,勤总结,学习文言文就容易多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