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7年高考生物题汇编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手必备萃取高招)专题0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17高考真题及解析)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手必备萃取高招)专题03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含17高考真题及解析)课件新人教版

以细胞或植物 组织为材料考 查质壁分离状 态的判断或细 胞内外浓度及 外界溶液浓度 变化的判断; 以具体实例判 2016· 课标全国Ⅰ,2 断物质进出细 物质出入细胞 2015· 课标全国Ⅱ,1 ★★★★☆ 胞的方式及影 的方式Ⅱ 2015· 课标全国Ⅱ,3 5 年 4 考 响物质进出细 2013· 课标全国Ⅰ,3 胞的因素
考点8
考点9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答案】 B 本题考查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选材。液泡有颜色的组织细胞 观察质壁分离效果更明显,A项正确;黑藻叶片细胞中的叶绿体在原生质层 内,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能以叶绿体为标志,观察原生质层的收缩,B项错误;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的细胞,液泡大小不同,细胞液浓度不同,发 生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C项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 的色素随着质壁分离的进行,颜色越来越深,有利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D 项正确。
考点8
考点9
试做真题
高手必备
萃取高招
对点精练
【答案】 C 由图可知,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先减小后增大,所以该植物细 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在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都有溶质进入细 胞,A项错误。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在质壁分离过程中, 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大于细胞体积的变化量,B项错误。2~3 h内细胞发 生质壁分离复原,此时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项正确。 0~1 h内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此时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 透压,D项错误。
高频 考点 细胞 的吸 水与 失水 物质 进出 细胞 的方 式
考纲内容
高考示例
考查频度 考查趋向
1.实验:通过模 拟实验探究膜 的透性 2017· 课标全国Ⅱ,4 ★★★☆☆ 2.实验:观察植 2014· 课标全国Ⅰ,4 物细胞的质壁 2014· 课标全国Ⅱ,4 5 年 3 考 分离和质壁分 离的复原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带解析)

高考生物试题分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带解析)

1.(2016上海卷.3)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1所示,紫色分部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A.①和细胞膜B.①和细胞膜、液泡膜C.②和细胞膜、液泡膜D.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的结构,属于容易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辨别①②所指部分代表的内容。

2.(2016海南卷.1)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答案】B【解析】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内外分布是不对称的,A项正确;膜蛋白参与协助扩散过程,B项错误;主动运输逆浓度运输离子,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同,C项正确;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不容易通过细胞膜,D项正确。

【考点定位】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名师点睛】生物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的关系(1)区别: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2)联系:只有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是运动的,才能运输物质,表现出选择透过性。

3.(2016海南卷.5)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D.丽藻细胞吸收SO42-的过程【答案】D【解析】CO2属于小分子,苯分子属于脂溶性物质,二者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蔗糖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壁;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

【考点定位】主动运输【名师点睛】“三步法”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4.(2016课标1卷.2)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围绕“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这一信息进行发散思维,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在此基础上结合主动运输的特点逐一分析各选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高三生物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要跨过2层脂双层B.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要跨过0层生物膜,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跨过4层生物膜C.水稻叶肉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CO2D.乙醇和氨基酸进入细胞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答案】B【解析】m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经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不需要跨过核膜,故A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通过囊泡的方式运输,跨过0层生物膜,故B正确;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CO,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进入叶绿体,需要跨过2层膜,2故C错误;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

加P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

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A.As进入水稻细胞,可能会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B.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C.P可能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As含量能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最可能是导致有关酶活性失活,进而影响细胞代谢,故A正确。

As在水稻内富集,其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是由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决定的,故B错误。

细胞加入P后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它们的吸收都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最可能是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故C正确。

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单元 专题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单元 专题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第二单元细胞代谢专题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2013·高考北京卷)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分泌到胞外B.m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C.老化受损的细胞器融入溶酶体中D.O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线粒体解析:选D。

A项,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突触小泡与细胞膜接触融合,以胞吐形式进入突触间隙;B项,mRNA在细胞核内经转录形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C项,溶酶体具有消化衰老和损伤细胞器的功能;D项,O2进入线粒体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而不是主动运输,因此A、B、C三项正确,D项错误。

2.(2013·高考福建卷)人肝细胞合成的糖原储存在细胞内,合成的脂肪不储存在细胞内,而是以VLDL(脂肪与蛋白复合物)形式分泌出细胞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VLDL的合成与核糖体无关B.VLDL以自由扩散方式分泌出细胞外C.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影响血糖含量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细胞内糖原的合成解析:选C。

VLDL的成分中有蛋白质,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为核糖体,A项错误;VLDL 是大分子物质,只能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外,B项错误;肝糖原合成的原料是血浆中的葡萄糖,肝糖原的合成可以使血糖含量降低,肝糖原的分解可以使血糖含量升高,C项正确;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有三种,其中胰岛素可使血糖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使血糖含量升高,D项错误。

3.(2013·高考浙江卷)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和Na+浓度见下表。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的是(细胞内浓度(mmol·L-1)细胞外浓度(mmol·L-1)K+140.0 3.0Na+18.0 145.0A.K+B.K+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C.Na+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D.Na+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解析:选D。

分析表格数据得知:K+排出神经细胞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不是主动转运;Na+排出神经细胞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但是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故不属于主动转动,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转运。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代谢 专题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考点1 细胞的吸水与

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细胞的代谢 专题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考点1 细胞的吸水与

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考法综述] 常利用实验设计和分析形式考查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及膜的透性问题,并结合实例,借助于图形或表格考查细胞吸水原理及在实际中的应用,难度中等。

命题法1 渗透作用的分析与判断1.如图是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观测指标,正确的是( )A.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则平衡时m增大B.若向漏斗中滴入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m不变C.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减小D.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答案 C解析由图可知,漏斗内为蔗糖溶液,烧杯内为清水,水分渗透进入漏斗,漏斗内液面升高,平衡时漏斗内溶液浓度降低,但仍大于漏斗外。

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此时漏斗内溶液浓度已经比实验开始时的浓度有所下降,吸水能力也下降,所以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A项错误;平衡时漏斗内溶液浓度已经降低,若再向漏斗中滴入等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溶液浓度增大,再次平衡时m将增大,B项错误;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漏斗内外溶液浓度差减小,吸水能力也下降,再次平衡时m将减小,C项正确;漏斗内外溶液浓度差主要取决于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漏斗内外溶液浓度差不变,平衡时m也不变,D项错误。

【解题法】确定溶剂的渗透方向的方法(1)若半透膜两侧是同种溶液,根据质量浓度或物质的量浓度判定。

(2)若半透膜两侧是不同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才能体现溶质或溶剂分子数的多少,如半透膜两侧为质量分数相同的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则葡萄糖溶液一侧单位体积中葡萄糖分子数多(水分子数少),水分子由蔗糖溶液一侧通过半透膜向葡萄糖溶液一侧扩散。

命题法2 与渗透作用有关的实验探究2.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天,结果如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 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 -1;“-”表示无添加。

2017-2019年3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带答案解析专题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2017-2019年3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带答案解析专题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专题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2019年1.(2019•全国2卷.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B. 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 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 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答案】C【解析】细胞跨膜运输的方式根据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被动运输根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ATP的水解。

【详解】载体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根据题意可知,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值明显下降,说明即H+含量增加,进而推知: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A 正确;对比②中两组实验可知,蓝光引起细胞内H+转运到细胞外需要通过H+-ATPase,且原先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因此该H+为逆浓度梯度转运,B正确;由题意可知H+-ATPase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C错误;由①中的实验可知,最初细胞内pH值高于细胞外,即细胞内H+浓度低于细胞外,但暗处理后溶液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说明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D正确。

2.(2019•浙江卷.15)将豌豆根部组织浸在溶液中达到离子平衡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通氧状况与根细胞吸收Mg2+,的量无关B.若不断提高温度,根细胞吸收H2PO-4的量会不断增加C.若溶液缺氧.根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会抑制NO3-义的吸收D.细胞呼吸电子传递链阶段产生的大量ATP可为吸收离子供能【答案】D【解析】离子从细胞膜外到细胞膜内是逆浓度运输,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专题分类汇编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三年高考高考生物试题专题分类汇编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专题0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2018北京卷,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A.Na+ B.二氧化碳C.RNA D.胰岛素【答案】B2.(2018海南卷,6)将水稻幼苗培养在含MgSO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营养液中Mg2+和SO42-的含量下降,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Mg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根细胞B.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C.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D.降低温度会影响水稻根系对Mg2+的吸收【答案】A【解析】Mg2+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根细胞,A错误;MgSO4必须溶解在水中形成离子后,才能被根吸收,B正确;根吸收的Mg2+可以参与叶绿素的形成,C正确;降低温度会降低膜的流动性,进而影响水稻根系对Mg2+的吸收,D正确。

3.(2018全国Ⅰ卷,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答案】A【解析】植物根细胞从土壤中能吸收无机盐,但无机盐需以离子形成存在,所以N2不能直接吸收利用,A 错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农田适时松土能促进根系的有氧呼吸,为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B正确;土壤中微生物可以分解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产生无机盐离子,从而可以被根系吸收,C正确;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根系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引起“烧苗”现象,D正确。

4.(2018全国Ⅲ卷,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答案】D5.(2018全国Ⅱ卷,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神经细胞内的Na+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

高考生物考前知识点梳理:专题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讲解部分)

高考生物考前知识点梳理:专题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讲解部分)
(1)图1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该方式只受膜内外物质浓度差的影响, 浓度差越大,自由扩散的速率越大。 (2)图2表示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这两种方式都受膜内外物 质的浓度差和载体数量的影响。图中P点之后,物质运输速率不再增加的 限制因素是载体的数量。
2.氧气浓度
(1)图3表示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这两种运输方式都不消耗 能量,不受O2浓度的影响。 (2)图4表示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图中O2浓度为0时,离子吸收速率不为 0,其原因是细胞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P点之后运输速率不变的限制因 素是载体的数量。
c.位于细胞膜外表面或细胞内,可以接受信号分子的蛋白质,叫受体蛋白,如 激素、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 (3)同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 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并非固定一种。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 而葡萄糖通过小肠上皮细胞细胞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要视具体情况而 定。再如静息电位形成时K+外流与动作电位形成时Na+内流均为协助扩 散;但K+、Na+在其他细胞中的跨膜运输方式一般为主动运输。
(3)由图A中Na+-K+泵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K+和乌本苷的结合位点相同,乌 本苷会与K+竞争结合位点,从而抑制Na+-K+泵的活性。 答案 (1)主动运输。 (2)不断吸水发生膨胀,甚至破裂。 (3)乌本苷会 与K+竞争结合位点,从而抑制Na+-K+泵的活性。 命题评述 由于水通道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的发现,美国科学家阿格雷与 麦金农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水通道蛋白是细胞的给水和排水系统;Na+K+泵是一种载体蛋白,既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还具有载体的功能。高考 常以此为命题角度,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技前沿的发展,提升社会责任感。

历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题库(2017届)知识点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

历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题库(2017届)知识点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1. (2017·全国卷甲·T3)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酶的作用、特性及DNA复制。

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DNA,也可进行DNA复制,有合成DNA的酶,A项错误;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活细胞产生的酶(如淀粉酶)在生物体外仍然有催化活性,B项错误;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利用盐析的方法可使胃蛋白酶在提取液中沉淀析出,C项正确;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37℃,但该酶应在低温环境中保存,D项错误。

2. (2017·全国卷甲·T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1)明确原生质体的含义及曲线中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规律。

(2)理解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原理。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

依据曲线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可知,原生质体的体积先减小后增大,即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原因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加,开始吸水,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A项错误;0~1 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减小,即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此时原生质体和细胞壁都收缩,但原生质体收缩得更快,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不相等,B项错误;2~3 h内,原生质体的体积开始增大,即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低于细胞液的渗透压,C项正确;0~1 h内,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则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D项错误。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第二单元细胞的代谢专题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挖命题【考情探究】考点考向考题示例素养要素难度预测热度1 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017课标全国Ⅱ,4,6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2017海南单科,9,2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易★★☆2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及判断2018课标全国Ⅱ,2,6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易★★☆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影响因素2018课标全国Ⅰ,3,6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易★☆☆析,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处理能力;二是通过图像、图表比较判断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考查考生解读图表的能力和对概念、原理的理解能力;三是通过模型建构过程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高考命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质壁分离实验的分析和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判断。

运用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复习的有效方法。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一渗透作用的原理及应用【考点集训】考向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2019届山东济宁一中期初检测,13)下列能够称之为渗透作用的是( )A. 钾通过原生质层B. 氧气通过细胞膜C. 水通过原生质层D. 水分子通过细胞壁答案 C2.(2019届山东安丘上学期第二次检测,13)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此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向a侧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向b侧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初始状态如图,则刚开始时和最终时的液面高低分别为( )A.a高于b,a高于bB.a高于b,a低于bC.a低于b,a高于bD.a低于b,a低于b答案 C考向2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3.(2019届山东泰安上学期月考,5)下列关于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B.需要把装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固定后再观察C.该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D.发生质壁分离后处于复原过程的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答案 C4.(2019届山东临沂上学期期中,6)在室温条件下,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在t1时仍处于质壁分离状态B.细胞在t2时吸水能力最大C.外界溶液可以是KCl溶液D.若降低温度,比值为3时对应的t2应左移答案 D5.(2018河北保定摸底,6)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浸润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稍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

(五年高考真题)高考生物第一单元专题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全国通用)

(五年高考真题)高考生物第一单元专题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全国通用)

专题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考点一细胞的吸水与失水1.(2015·海南卷,10)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及理解能力,难度较小。

由题意可知,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叶片,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考虑相同,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中,一定的时间后,甲的浓度变小,说明植物细胞失水,甲的浓度>植物细胞;乙的浓度不变,说明植物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乙的浓度=植物细胞;丙的浓度变大,说明植物细胞吸水,丙的浓度<植物细胞。

由此可知: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错误;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而非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错误;水分进出细胞属于自由扩散,C错误;由题意可知,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变化均是考虑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正确。

答案 D2.(2014·上海卷,21)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右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解析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表示失水越多,质壁分离越明显,紫色越深,X/Y值越大,失水越少,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小,故A、B错误;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表示失水越多,越不易复原,故C错误;而X/Y值越大,表示该细胞失水越小,则该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故D正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项检测试题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_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项检测试题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_2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03 1.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右图)。

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尿素含量。

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作用,为细胞提供。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特性。

()答案:(1)降低,增加,细胞代谢(代谢);(2)作为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呼吸(分解),能量(ATP);(3)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裂解)()(4)选择透过(选择通透)。

2.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

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的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B )3.智能温室无土栽培作物,易于管理,优质高产。

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

(2)营养液中某些无机盐离子浓度比根细胞内的低,植物仍可通过____________方式吸收。

若栽培池内较长时间通气不畅,作物根部可能出现的症状是____________,其生理原因是_______ _____。

参考答案:(2)主动运输根变黑(烂根)根进行无氧呼吸,细胞内积累酒精4.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D【解析】液泡膜是一层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积累大量的离子.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大防止质壁分离.5.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答案:D6.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精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精练(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专题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考点 考向1 被动运输渗透系统与渗透作用 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本专题知识难度较低,但考题中特别重视对能力的考查,一是通过对渗透现象(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的分析,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应用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处理能力;二是通过图解、图表比较判断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考查考生解读图表的能力和对概念、原理的理解能力;三是通过模型建构过程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考查考生对原理的应用能力。

从近年高考命题看,本专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分析以及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特点的分析判断。

预计2021年高考中,试题将着重体现对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1)运用表格的方式加深对不同物质运输方式的理解是复习的有效方法。

(2)构建各种跨膜运输的数学模型和温度、氧气对主动运输的影响曲线,能够加深对各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理解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 2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主动运输 胞吞与胞吐真题探秘基础篇基础集训考点一被动运输考向1 渗透系统与渗透作用1.(2020届某某重点中学起点考,3)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放在适宜的条件下,随着时间推移,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错误的是( )答案 B2.(2019某某某某高二期末,29)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

a、b表示相应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推测( )A.a>b,细胞渗透吸水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a<b,细胞渗透失水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 D3.(2019某某某某期末,15)萝卜条质量变化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把相同的新鲜萝卜条放入a、b、c 三个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溶液浓度为a,萝卜条的质量将会减少B.若溶液浓度为b,水分子不会进出萝卜细胞C.若溶液浓度为c,萝卜细胞将发生渗透失水D.一段时间后,在c浓度溶液中的萝卜细胞液渗透压最小答案 C考向2 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4.(2019某某某某高二期末,15)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答案 C5.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则K+能通过膜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则它通过人工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答案 B考点二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考向1 主动运输1.(2019某某某某高二期末,30)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答案 C2.(2019某某某某中学二调,19)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

高考生物课标1版专题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高考生物课标1版专题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答案 A 由培养条件为空气和氮气且温度为17 ℃的两组实验可知,有氧条件有利于幼根对 该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氮气环境不利于吸收,A项正确,D项错误;由培养条件为17 ℃和3 ℃且 培养瓶中气体都为空气的两组实验可知,幼根对该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与温度有关,B项错误; 氮气环境中幼根细胞需消耗无氧呼吸产生的ATP来吸收该矿质元素离子,C项错误。 素养解读 本题通过问题探讨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跨膜运输影响因素的理解,属于对科学思维 素养中作出判断和对科学探究素养的考查。
抢分妙招 分析实验结论时,要注意只有具备单一变量的组别间的对照才有意义,即结果的差 别取决于单一变量。如本题中对比不同温度时需都有空气,而对比需要氧气作用时,需温度相 同。
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1 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2017海南单科,9,2分)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 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 C.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 D.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答案 B 在适宜条件下,具有大的液泡的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质壁分离过程时, 细胞失水,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B错误;水分子跨膜的方式是自由扩 散,C正确;细胞壁是全透的,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D正确。
知识拓展 一氧化碳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2 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造成组织窒息,尤其 对大脑的影响最为严重。
5.(2015课标全国Ⅱ,3,6分,0.869)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 )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高考研究】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2015)-考点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

【高考研究】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2015)-考点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

【高考研究】高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2015)知识点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1.(2015·全国卷Ⅱ·T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解题指南】(1)表中信息:第一、二组对照,自变量为含氧量,因变量为离子相对吸收量;第一、三组对照,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也是离子相对吸收量。

(2)关键知识:矿质元素离子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实验分析能力。

第一组实验有氧气,离子相对吸收量高;第二组实验无氧气,离子相对吸收量低,因此,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故A正确。

第一、三组实验温度不同,对离子的相对吸收量不同,因此,温度影响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故B 错误。

该矿质元素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消耗ATP,故C错误。

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中离子相对吸收量低,不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故D错误。

2.(2015·全国卷Ⅱ·T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结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胞吐。

(2)隐含信息:抗体是分泌蛋白,是经囊泡运输到细胞膜的。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是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内质网和高基体加工,经囊泡运输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故A项属于胞吐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1.(2017•海南卷.9)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C.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D.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答案】B【分析】具有大的液泡的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

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在失水,此时,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B错误。

水分子跨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正确。

细胞壁是全透的,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D正确。

【考点定位】质壁分离【名师点睛】没弄清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

2.(2017•海南卷.6)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

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

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给营养液通入空气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B.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自由扩散C.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有能量的消耗D.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a离子的吸收【答案】B【考点定位】物质跨膜【名师点睛】熟知主动运输过程所需要的条件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

3.(2017•江苏卷.22)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答案】BCD【考点定位】物质运输。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运输的知识,要求学生结合图示判断物质运输的方向,理解载体的特异性。

4.(2017•新课标Ⅱ卷.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 h内细胞体积和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答案】C【考点定位】质壁分离及复原【名师点睛】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具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植物细胞就相当于渗透装置。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

(2)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

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和细胞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5.(2016上海卷.3)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1所示,紫色分部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A.①和细胞膜B.①和细胞膜、液泡膜C.②和细胞膜、液泡膜D.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答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的结构,属于容易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辨别①②所指部分代表的内容。

6.(2016海南卷.1)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B.膜蛋白不参和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和脂溶性有关【答案】B【考点定位】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名师点睛】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关系(1)区别: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2)联系:只有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是运动的,才能运输物质,表现出选择透过性。

7.(2016海南卷.5)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D.丽藻细胞吸收SO42-的过程【答案】D【分析】CO2属于小分子,苯分子属于脂溶性物质,二者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蔗糖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壁;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

【考点定位】主动运输【名师点睛】“三步法”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8.(2016课标1卷.2)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围绕“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这一信息进行发散思维,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在此基础上结合主动运输的特点逐一分析各选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9.(2016江苏卷.2)下列关于生物膜透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够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B.细胞质中合成的光合作用相关蛋白须通过内质网输入叶绿体C.子叶细胞中包被脂肪颗粒的膜对葡萄糖具有选择透性D.细胞外高浓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答案】C【考点定位】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生物膜透性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载体,如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等,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通过胞吞、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同时理解分泌蛋白的常见种类以及分泌蛋白在细胞中的合成、加工、修饰和分泌。

10.(2016江苏卷.6)右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答案】B【分析】由图可知载体①逆浓度梯度运输溶质分子,A正确;载体②顺浓度梯度运输溶质分子,不消耗ATP,不具有ATP酶活性,B错误;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前者是主动运输,后者是协助扩散,C正确;协助扩散有载体协助,自由扩散没有,前者快,D正确。

【考点定位】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物质跨膜运输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的特点;根据运输方向的浓度高低判断运输的方式,判断是否需要载体协助,是否消耗能量。

11.(2016浙江卷.1)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ATPB.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C.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D.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答案】 C【考点定位】物质运输和血糖调节【名师点睛】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几种运输方式的比较,比如有载体的运输具有最大运输速率、运输方向在运输方式上判断的作用等。

12.(2016北京卷.1)将和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框号选项1 2 3 4 5A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水无机盐B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C 物质跨膜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易化)扩散D 有丝分裂分裂期分裂间期染色单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答案】D【考点定位】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染色体分类、物质运输、细胞增殖。

【名师点睛】首选明确识记知识点,并把各知识点构建成知识网络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无机盐水无机化合物核酸蛋白质脂质糖类有机物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染色体染色体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YX13.(2015·课标II 卷.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

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温度(℃) 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17100 氮气17 10 空气 3 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和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和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运输及影响物质运输的因素等知识,还涉及到对考生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

14.( 2015·课标II 卷.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 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分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 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离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减数分裂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哪些分子出细胞通过胞吐作用。

15.(2015·海南卷.10)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假设蔗搪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和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细胞和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和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答案】D【考点定位】渗透作用及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6.(2015·上海卷.6)图2显示物质P和Q跨膜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P可能是氧气 B.物质Q一定是水分子C.物质P和Q出细胞都需要载体 D.物质P和Q出细胞未必都捎耗能量【答案】D【分析】物质P出细胞逆浓度梯度为主动运输,物质Q出细胞顺浓度梯度,为被动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