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林业生态建设典型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县林业生态建设典型材料

金秋时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边陲的竹溪县稻熟菊黄,瓜果飘香。驱车沿着305省道县河至关垭段“百里长廊”一路行来,一辆辆车辆飞驰而过,赏心悦目的景致别有一番情趣:粉红色的紫薇花、鲜艳的月季、绿色的香樟,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百里绿色长廊已初显生机和活力。近年来,竹溪县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坚持“依法治林、项目强林、科技兴林、改革活林”的基本思路,大力营造林,共绣山河美,谱写了一曲爱绿、护绿、共建绿色家园的新篇章。

廓清思路谋发展

竹溪县位于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西接陕西省平利、镇坪、旬阳三县,南交重庆市巫溪县,是湖北面向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是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区。县域总面积3310平方公里,下辖15个乡镇、302个村、15个农林特场,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

竹溪是一个发展优势和劣势都非常突出的山区县。从优势上讲,竹溪是全国500个资源富县之一,水电、林特、矿产等资源十分丰富。竹溪是全国林业百佳县和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现有森林面积288万亩,森林覆盖率%。有林特资源13大类、1200多种,其中食用药用植物500多个品

种,有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植物25种、动物48种,有全国最大的红豆杉群落,面积4100亩;竹溪是全省水电资源富县,水能蕴藏量120万千瓦,近期可开发60万千瓦;竹溪是矿产资源储量大县,其中煤储量6亿吨、板石11亿立方米、花岗大理石6亿立方米;竹溪是秦巴山区茶叶名县,茶叶面积达15万亩,茶叶远销日本、韩国、新马泰等国,是全省名优绿茶出口基地和生态有机茶示范基地,是“中国有机绿茶之乡”、“中国茶叶之乡”;竹溪是“中国魔芋之乡”,是全省魔芋产业核心种植区域,魔芋精粉远销韩国、日本等地。从劣势上讲,竹溪区位偏远,受交通、信息等制约非常突出,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是全国、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

认识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面对“穷经济、富资源”的基本县情,我们广泛调查研究,反复比较论证,集思广益找出路,把保护生态环境,再造山川秀美新竹溪作为策应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脱贫致富,调整优化县域经济结构的根本点和切入点。竹溪既是全国资源富县之一,又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林地面积大,山场资源丰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特殊的立体气候,充沛的雨量,使得发展林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要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必须在山上做文章,实行林、果、药一起上,发挥林业综合效益,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森林资源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

多样性,发展潜力大,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不仅能够改善生态环境,而且也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前景,拓宽了农民增收的空间。同时,建设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的生态农业县,必须加快林业建设步伐,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确立了“产业富县,生态立县”战略,把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力建设这一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全县36万人民形成了建设林业大县的共识,并在长期的建设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保护经验,为建设林业大县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立足县情,统一认识,面向发展,明确思路。我们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竹溪作为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县和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的良好机遇,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以“山川秀美,人民富裕”为目标,结合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大力进行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生态移民、生态家园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规划,注重实效,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提高,努力把竹溪建设成为全省林业大县,确保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强化措施促发展

发展是主题,落实是关键。在推进“生态立县”战略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建管并重、合理开发、科学利用、永续发展”的方针,不断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切实巩固林业产业发展成果。

措施一:突出重点,强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结合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和“百里生态长廊”建设,着力构建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一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XX年,竹溪县被列为全国174个、全省4个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之一。止XX年底,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万亩(其中:坡耕地退耕还林万亩,荒山造林万亩,分别占省下达计划的100%和%),共涉及15个乡镇、10个国营农林场、261个村、40200农户。在整体思路上,把生态林、用材林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因地制宜,营造规模型经济林基地,既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又要经济效益。在具体工作中,坚持样板示范、典型引路的办法,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工程建设取得实效。针对群众不怕苦干,就怕白干的心理,一方面严把质量关,做到把山当田种,把林特当粮管,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另一方面,紧盯国内外市场,在适宜我县生长的数百个林特品种中,精心筛选,发展骨干产业,培植后续产业基地,确保“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退耕还林

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二是全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后,我们从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完善措施入手,妥善安置分流富余人员,关闭、取缔木材加强企业,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实现了工程区内林木资源全面禁伐、商品材零控制的目标,森林植被得到良好恢复。在组织领导方面,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县林业局成立管护总站和工程管理办公室,以乡镇、农林场为单位组建管护站、哨、卡,全县共设立24个管护站,5个管护哨,5个管护所和1个管护巡逻大队,择优录用管护员384人,分流安置富余人员561人,关闭、取缔木材加工企业67家。在实施措施上,一方面全面推行“绩效挂钩”责任制,将300万亩天然林划分为384个管护责任区,层层签订管护合同,建立完善管护工作制度,奖勤罚懒,激发了管护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构建社会护林体系,加强护林联防。在全县范围内成立护林联防队、义务扑火队和防火突击队,各管护站与周边乡镇的管护站签订护林联防协议,加强协作,形成横向管护关系,实现纵向管理与横向联防的有机结合。同时,坚持依法治林,强化资源林政管理,全县林政、森林公安加强了林业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使一个由林政、森林公安、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天然林资源管护站等林业单位与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护林联防网络基本形成。其三,切实加强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