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1
第二章儿歌 儿童诗
![第二章儿歌 儿童诗](https://img.taocdn.com/s3/m/9ced61ee524de518964b7d46.png)
第二章:儿歌诗歌儿童诗歌是具有诗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节奏,以优美简洁的语言表现儿童生活,抒写儿童情感的充满童趣、洋溢真情,张扬童心的儿童文学体裁。
包括儿歌和儿童诗两种具体形式。
第一节儿歌导入:比较下列作品,判断文体特点:小老鼠阳光小老鼠,上案板,阳光,在窗上爬着,见猫来,打战战,阳光,在花上笑着,猫走了,再玩玩。
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睛里亮着。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含义:以低幼儿童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短歌。
从唱诵者的角度划分,儿歌可分为母歌和儿戏两类。
母歌——又称育儿歌,是育儿者唱诵给婴幼儿听的,或者是边唱边让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儿戏——幼儿自己唱诵的儿歌(包括在幼儿园里唱和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儿歌的审美特征:1、单纯形象,具体稚拙美。
单纯:内容结构单纯,用最简单的句式结构和最短的篇幅集中描绘幼儿的某一活动,介绍某一事物,简明地说明某一种道理。
形象:表意方面与儿童直观形象思维相吻合,儿歌所描绘的任何事物,所介绍的任何知识、活动都是具体的,突了形、色、声的特点,能给幼儿造成感官上的印象。
例1:《学鸭子》(薛卫民)例2、算术题鸭子走路,算术题,一道道,一摇一摆,一排等号像小桥。
小孩学它,算对了,就过桥,一瘸一拐。
算不对,过不了。
身子左扭,老师引我上金桥,屁股右歪。
向着科学大路跑。
左扭右歪,注:两层次,结构清晰简单,表意形象。
绊倒挨摔注:形象,幽默,稚拙。
《今天我来当爸爸》N0382、重音乐节奏,具音乐美。
音乐性是一切诗体作品的共同特征,儿歌与其他诗体作品相比,更强调音乐性。
因为儿歌以幼儿儿童为接受对象,而幼儿对文学的接受更侧重于感官性接受。
因此,儿歌强调听觉,重音韵效果,有很强的音乐性。
儿歌的音乐性表现在鲜明节奏和押韵上。
(1)鲜明的节奏——由诗句的停顿构成明显的节拍。
节拍有三种构成情况:节拍字数一致例:《排排坐》:“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弟弟睡了留一个”。
儿歌与诗歌的
![儿歌与诗歌的](https://img.taocdn.com/s3/m/1a8139ea102de2bd960588bf.png)
第三节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一、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与联系儿歌与儿童诗合称为儿童诗歌,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儿歌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民间童谣为儿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和比较定型的表现形式。
除去我国历代诗歌中涌现出来的适合儿童阅读、为儿童所喜爱的诗作,如骆宾王的《鹅》、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等,儿童诗主要是自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自由体新诗发展而来,它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自由和美的韵律表现着儿童生活和儿童情趣。
儿童诗从古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中汲取了艺术养分,又从儿歌中借鉴了表现手法,利用现代汉语进行创作,开拓出了新的意境和审美空间。
儿歌的词语通俗自然,多用口语,儿童诗则比较注重炼字,更追求意象的选择和在明白清新的语言中营造意境;儿歌注重合口押韵,语音层的音乐性非常鲜明,可诵可唱,琅琅上口,儿童诗语音层形式较为自由,音乐美与诗意美相互交融;儿歌表现出亲切、幽默、诙谐的风格,儿童诗则注重情感的流露和意境的优雅;儿歌适宜于歌唱嬉戏,有娱乐和游戏的实用功能,儿童诗更适合于欣赏,能使小读者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与提升。
无论是儿歌还是儿童诗,都能放飞孩子们活泼可爱的想像和天性,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对诗歌的阅读,儿童在无形中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思想融合于作品,在两者的相互渗透中得到感悟与启发。
同时,儿童在阅读、写作诗歌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细腻的内心体验习惯和对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有助于其语文学习。
从人类学、儿童心理学和文学等角度来看,儿童诗歌都能使儿童受益无穷。
儿童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指的是小读者对儿歌、儿童诗的感知、体味和习得。
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是儿童文学欣赏和学习的关键。
一般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作品表面的趣味,而不一定能理解作品的深层涵义,这就有赖于老师的引导。
而这种引导并不只是对作品中个别的句、形、音、义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儿童分析思考的能力。
譬如作品的主题是什么?结构的安排如何?用何种方式表达优、缺点何在?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能引导儿童培养其提问、讨论、比较、分析的能力和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思考能力,不但可以提升儿童阅读的乐趣和深度,无疑也能强化儿童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第五章 儿歌 儿童诗
![第五章 儿歌 儿童诗](https://img.taocdn.com/s3/m/b5a4ee1b0066f5335a8121b5.png)
字头歌示例
从西头,到东头,
这边来了个小老头。
穿着靴头,带着帽头,
腰里掖着个小斧头,
上山头,砍木头,
砍了这头砍那头,
跟上山来个小丫头,
拿着一篮小馒头。
摔了一个小跟头,
碰了丫头的花花头。
小丫头,不啼哭,
数数歌示例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妞妞来摘果, 七个花篮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
栗子、梨。
数数歌示例
还有一类数数歌,不仅能帮助幼儿 识别简单的数和数序,还能训练初
步的计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蛤蟆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扑通扑通跳下水 两只蛤蟆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 扑通扑通跳下水
×× 这首儿歌节奏鲜明,中间虽有换韵,但音
韵流畅,音乐性极强;语言简洁单纯,句式 错落有致又不失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具 有很强的音乐感染力。
儿歌音韵美
儿歌可唱可诵,不仅显现出鲜明的节奏, 而且极富音韵美。在诵唱之中充分体现其生 命力,它那和谐的韵律入耳入心,从听觉上 给幼儿以愉悦。据心理学研究证明,低幼儿 童对音乐的敏感几乎是本能的、先天的,因 音乐韵律合乎人的心律跳动,因而会引起幼 儿生理上的快感。儿歌之所以能在各种儿童 文学体裁中最早对低幼儿童产生影响,原因 就在于此。
你拍十,我拍十,脏的东西不要吃
作品示例
这首儿歌可以两人一组进行操 作,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歌戏操作 中,能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和卫生习惯,使他们学会合作与 分享,并能感受到儿歌生机盎然 的趣味。
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一)摇篮曲 摇篮曲又称催眠曲、摇篮歌,古代名
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举例说明
![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举例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c08b11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5.png)
幼儿诗与儿歌的区别举例说明稿子一
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幼儿诗和儿歌的区别。
咱先说儿歌,就像那“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这节奏多欢快,是不是一听就想跟着蹦跶起来?儿歌呀,它的韵律特别强,就像小鼓一样,“咚咚咚”敲在咱们心里,让小朋友们一下子就能记住。
而且歌词通常很简单,重复的部分多,像“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这样反复说,小朋友学起来可容易啦。
比如说儿歌《数鸭子》,“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重点就在那数鸭子的有趣场景。
可幼儿诗《春天的颜色》,“小草说春天是绿色的,桃花说春天是粉色的”,它会让小朋友去想象春天到底有多少种色彩。
呢,儿歌就像个活泼的小精灵,蹦蹦跳跳让人开心;幼儿诗呢,像个温柔的小仙女,带着小朋友走进美丽的幻想世界。
稿子二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幼儿诗和儿歌到底有啥不一样。
你想想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是不是特别顺口,特别好唱?儿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朗朗上口,节奏明快,小朋友跟着哼几遍就能自己唱出来。
而且儿歌常常会讲一些好玩的小故事,或者教小朋友一些小道理。
那幼儿诗呢,比如说“风儿轻,月儿明,树叶儿遮窗棂”,是不是听起来更温柔、更有诗意?幼儿诗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让小朋友的小心灵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美好。
举个例子哈,儿歌《拔萝卜》,大家一起嘿哟嘿哟拔萝卜,多热闹呀!可幼儿诗《小雨点》,“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多美的画面呀!
儿歌就像小朋友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闹;幼儿诗呢,则像个贴心的朋友,轻轻地跟小朋友说着心里话。
好啦,今天就说到这儿,你们是不是对幼儿诗和儿歌的区别更清楚啦?。
儿歌和儿童诗
![儿歌和儿童诗](https://img.taocdn.com/s3/m/62755cbafd0a79563c1e72bd.png)
儿歌和儿童诗儿歌一、简介儿歌是以低龄儿童为主,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
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
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
内容都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
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
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如福建浦城儿歌《月光光》。
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新儿歌。
二、儿歌的分类儿歌按其功用,大致可分为3 类:游戏儿歌、教诲儿歌及训练语言能力的绕口令等。
一般比较短小,句式多样,富有变化,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易念、易记、易传。
表现手法有拟人、反复、重叠、对答、排叙、比喻、夸张、联想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拟人。
三、儿歌的特点(一)内容浅显,思想单纯儿歌是在乳儿的摇篮旁伴着母亲的吟唱而进入儿童生活中的。
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感知到模仿,最终学会诵唱儿歌,并从中获得审美感受。
但儿歌的内容往往十分浅显,易为幼儿所理解,或单纯集中地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单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
例如,圣野的儿歌《布娃娃》:“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
”于天真稚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
同时,孩子们在诵唱这首儿歌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篇幅简短,结构单一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还比较单纯,又限于口耳相传,因此,儿歌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而不复杂。
常见儿歌,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当然也有较长的。
就每句组成的字数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
短小、单纯、自然,就易学易唱。
如全舒的《小青蛙》:“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
”只19个字,既描绘出青蛙鸣叫的田野图画,又告诉儿童一个常识。
(三)语言活泼,节奏明快易唱儿歌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方式来实现的,所以要求其作品适宜诵唱,并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儿歌与儿童诗
![儿歌与儿童诗](https://img.taocdn.com/s3/m/2635e320f242336c1eb95e75.png)
一 、儿童诗的含义
儿童诗是为儿童创作的,以优美的韵律和凝炼的 语 言抒写儿童心声,表现儿童情趣,与儿童所理解并喜 爱的诗。 ◆儿童诗是“诗”,必须具有诗的情韵情致,诗的意 象,诗的韵味 。 ◆儿童诗是“儿童的”,必须抒写儿童的情感,彰显 儿童的情趣,为儿童所认可,欢迎和喜爱。
二、儿童诗的艺术特征
一 词作为后一句诗的开头,且每个层次转换韵脚的传统 儿歌形式。
特点:修辞特点——顶针手法应用, 押韵特点——中途换韵,“随韵粘合”
《三国刘备打草鞋》
三国刘备打草鞋
来来来, 三国刘备打草鞋, 草鞋打给苏妲己。 苏妲己的脸又红, 一打打到赵子龙。 赵子龙的本领高, 一打打到高老幺。 高老幺的镰刀快, 一杀杀到猪八戒。 猪八戒的嘴嘴长, 揪起两个耳朵晒太阳”。
“五四”时期,曾经出现一个声势浩大的“歌谣运动”。 1918年,在蔡元培、沈尹默、刘半农等人的倡导下,北京大 学建立歌谣研究会,成立了歌谣征集处,创办了《歌谣》周 刊。“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儿歌”一词广泛使用,沿 用至今。
二、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短的 “歌谣体”诗歌。
(四)颠倒歌 颠倒歌也称稀奇歌、滑稽歌、古怪歌、反唱歌,指使 用夸张手法,故意颠倒地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 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 相和实质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特点:新奇的构思,大胆的夸张,幽默的风格
例:《小槐树》
小槐树
小槐树,
蝇子踢死驴,
结樱桃,蚂蚁踩塌桥。源自杨柳树上结辣椒, 木头沉了底,
牵小熊的往后挪,
你们一个也不下?
皮球积木都摆好了,
收票啦,下去吧,
大家坐稳就开车。
让别人上车坐会吧。
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1
![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1](https://img.taocdn.com/s3/m/822d7c2743323968011c92f7.png)
题目:分析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论文研究课题方向:儿童文学方向学校:岩山镇朝阳完小姓名:***目录摘要 (2)导论 (3)一、发展史 (4)(一)儿歌起源时间早,运用广泛 (4)(二)儿童诗出现时间晚,使用时带有功利,多用于传播新思想 (4)二、写作内容 (5)(一)儿歌是叙事,写物,内容浅易,重实用性 (5)(二)儿童诗是写意,抒情,内容较深,重艺术性 (5)三、语言特色 (6)(一)语音特征比较:儿歌比儿童诗更注重韵律 (6)(二)词汇特征比较:儿歌词汇简单通俗而儿童诗词汇丰富有内涵 (7)四、写作功能 (8)(一)儿歌是对儿童基本情感和生活常识的培养 (8)(二)儿童诗是对儿童进行文学的陶冶和提高文学修养 (9)五、结语 (10)六、注释 (11)七、参考文献 (11)摘要儿歌和儿童诗,统称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中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二者不管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与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上都有密切的关联。
但在当今社会两者常被人们混淆,有的人把儿童诗当做儿歌,有的人把儿歌当成儿童诗。
因此,本文从儿歌与儿童诗的发展史、语言特色、写作内容、写作功能等不同角度,来探讨儿歌与儿童诗的文体特征。
继而,比较和区分这两种体裁的不同点。
关键词:儿歌儿童诗语言特色写作内容写作功能导论:儿歌,也称童谣、儿语等,是一种具有民歌艺术风格的、为低幼儿童创作的,且符合这一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欣赏趣味的、可吟可唱的诗歌样式。
它篇幅短小,结构单纯,一首儿歌说明一个意思或一个目的,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
其内容活泼生动,曲调欢快。
作为幼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鬓发斑白,仍能记起儿时的歌谣。
儿童诗是指切合儿童的心理,抒发儿童的情感,适合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阅读、吟诵,为他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的诗歌。
题材广,主题深,语言词汇丰富,篇幅长,注重多种意象的运用与不同意境的构造等都是儿童诗的特性。
分析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一、从儿歌、儿童诗的发展史来分析:每件事物的发生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儿歌、儿童诗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出现在文学这个大家庭里,理因也有其历史。
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共5张PPT)
![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共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63f7b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9.png)
《教程》和《作品选》里的所有儿歌和儿童诗 都要反复去读,要能背诵一些。
第四节 作家链接、作品导读与推荐 1、把握艺术表现手法(P74)——注意儿歌怎样把要说的事物通俗化。
1、把握艺术表现手法(P74)——注意儿歌怎 一、作家链接(同学们自己看)
四、课外作业:创作两首儿歌和一首儿童诗(一星期后交);
(意象、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或情调。
样把要说的事物通俗化。 2、把握儿歌句式短小、节奏明快、追求口语的特点。
“红杏枝头春意闹”、“高山流水”)
4、儿童诗歌的分析:主题,结构,表达方式, 重押韵上口,音乐性鲜明
作用相一致:使孩子活泼爱,培养创造性思维;
作用相一致:使孩子活泼可爱,培养创造性思维;
优、缺点等。 一、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与联系
4、多朗读(有表情地)。 4、揣摩“诗眼”,品味言外之意。
二、阅读欣赏儿歌的一般方法 1、两者合称儿童诗歌。
3、分析修辞手法。 4、揣摩“诗眼”,品味言外之意。
作用相一致:使孩子活泼可爱,培养创造性思维;
(通感:简单讲,指各种感觉相互连通、互相影响。“红杏 二、阅读欣赏儿歌的一般方法
1、把握艺术表现手法(P74)——注意儿歌怎样把要说的事物通俗化。
4、多朗读(有表情地)。
枝头春意闹”、“高山流水”) 四、课外作业:创作两首儿歌和一首儿童诗(一星期后交);
2、把握儿歌句式短小、节奏明快、追求口语的特点。
4、多朗读(有表情地)。
(意象、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 (通感:简单讲,指各种感觉相互连通、互相影响。
(通感:简单讲,指各种感觉相互连通、互相影响。
小教第四章 儿歌与儿童诗
![小教第四章 儿歌与儿童诗](https://img.taocdn.com/s3/m/52077022ed630b1c59eeb5f9.png)
(3)表现时序
《田家四季歌》: 春季里,春风吹,花开草长蝴蝶飞。麦苗 儿秀了,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采了蚕桑又插秧,早起 耕作忙,归来带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谷像黄金黄,身上虽辛 苦,心里却安康。 冬季里,雪初晴,新做棉衣轻又轻,一年 农事了,保暖笑盈盈。
3、创作儿歌对民间儿歌的借鉴
(1)吸取了民间儿歌诙谐、风趣的趣味性 《小猴子》: 小猴子,宽脑门儿, 一心想画双眼皮儿。 一道一道又一道儿, 画得满脸是皱纹儿。
创作儿歌在表现形式上除了大胆的谐趣之外 更多的是纯真稚拙的童趣。
《小球迷》: 小豆豆,小牛牛, 电视机前看足球。 一会拍巴掌,一会喊加油, 一会笑哈哈,一会儿又发愁。 突然足球迎面来,两人跳起去扑球。 球没抓到头碰头,疼得两个眼泪流。
泰戈尔的金色花纸船花的学校当我送你彩色玩具的时候我在小船上放着花园里长的雪莉花希望这些在拂晓时分开放的花能在夜里被平安地带上岸我把我的纸船投进水里仰望天空看见小小的云朵正扬起鼓满了风的白帆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2朗诵诗它以适合少年儿童朗诵为主要特征
第四章
儿歌 儿童诗
对比
小老鼠 小老鼠,上案板, 见猫来,打战战, 猫走了,再玩玩。
杨慎所编的《古今风谣》里,记录了文字 所见最早的游戏歌《脚驴斑斑》: 脚驴斑斑,/脚踏南山,/ 南山北斗,/养活家狗,/ 家狗磨面,/三十弓箭,/ 上马琵琶,/下马琵琶,/ 驴蹄马蹄,/缩了一只。
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
![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980f14cda1c7aa00b52acb76.png)
第三节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一、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与联系儿歌与儿童诗合称为儿童诗歌,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儿歌有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民间童谣为儿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和比较定型的表现形式。
除去我国历代诗歌中涌现出来的适合儿童阅读、为儿童所喜爱的诗作,如骆宾王的《鹅》、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等,儿童诗主要是自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的自由体新诗发展而来,它以明白晓畅的语言、自由和美的韵律表现着儿童生活和儿童情趣。
儿童诗从古代诗歌和外国诗歌中汲取了艺术养分,又从儿歌中借鉴了表现手法,利用现代汉语进行创作,开拓出了新的意境和审美空间。
儿歌的词语通俗自然,多用口语,儿童诗则比较注重炼字,更追求意象的选择和在明白清新的语言中营造意境;儿歌注重合口押韵,语音层的音乐性非常鲜明,可诵可唱,琅琅上口,儿童诗语音层形式较为自由,音乐美与诗意美相互交融;儿歌表现出亲切、幽默、诙谐的风格,儿童诗则注重情感的流露和意境的优雅;儿歌适宜于歌唱嬉戏,有娱乐和游戏的实用功能,儿童诗更适合于欣赏,能使小读者获得精神上的享受与提升。
无论是儿歌还是儿童诗,都能放飞孩子们活泼可爱的想像和天性,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对诗歌的阅读,儿童在无形中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思想融合于作品,在两者的相互渗透中得到感悟与启发。
同时,儿童在阅读、写作诗歌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细腻的内心体验习惯和对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有助于其语文学习。
从人类学、儿童心理学和文学等角度来看,儿童诗歌都能使儿童受益无穷。
儿童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指的是小读者对儿歌、儿童诗的感知、体味和习得。
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是儿童文学欣赏和学习的关键。
一般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作品表面的趣味,而不一定能理解作品的深层涵义,这就有赖于老师的引导。
而这种引导并不只是对作品中个别的句、形、音、义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儿童分析思考的能力。
譬如作品的主题是什么?结构的安排如何?用何种方式表达优、缺点何在?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能引导儿童培养其提问、讨论、比较、分析的能力和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思考能力,不但可以提升儿童阅读的乐趣和深度,无疑也能强化儿童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儿歌和儿童诗
![儿歌和儿童诗](https://img.taocdn.com/s3/m/82e428ed941ea76e58fa0437.png)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就开就开,我就开,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交流认识、阐述观点:1、儿歌在词语的应用上讲究顺口自然,通俗易懂,具有俗味。
比如:“把门儿开开,我要进来”。
2、儿歌注重音乐性,强调音韵和节奏。
这首儿歌是有严格的韵律节奏,ai韵,可吟可唱的,我们小时候都会唱的。
3、儿歌短小单纯,易容易记。
低幼儿童接受知识、理解事物的水平不高,这首儿歌内容单纯明白,容易被孩子接受和记忆。
4、儿歌是以年龄较小的幼儿为阅读对象,蕴含一定的趣味性和道理,能够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事物。
这首儿歌就是:告诉孩子们独自一人在家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盲目给陌生人开门。
《会飞的花朵》——金波蝴蝶,蝴蝶,你飞过田野,飞过山岗,在我们春天的土地上,到处有鲜花开放。
红的花,黄的花,紫的花,汇成了鲜花的海洋,蝴蝶从这里飞过,张开了五颜六色的翅膀。
蝴蝶,蝴蝶,你像会飞的花朵,你飞呀飞,飞向远方,远方也是鲜花的海洋......交流认识、阐述观点:1、儿童诗歌高度凝练地表现儿童生活及内心世界。
这首儿童诗是属于自然诗歌的范畴,以小孩子的视角来描写蝴蝶像会飞的花朵,暗含小孩子的单纯天真无邪的情感,表达了小孩子对世间万物的热爱之情。
2、儿童诗遣词造句在晓畅浅白之中多一些雅趣,注重情感的纯度。
这首诗歌还是通俗易懂的,用了一些“蝴蝶、鲜花、田野、海洋”这些词语,非常的雅致。
表现出小孩子的情感也很单纯。
3、儿童诗歌体现了儿童特有的趣味和情调,富于儿童独有的意境美。
这首诗歌所描写的“蝴蝶像飞舞的花朵”是非常有趣的想象,不管是儿童看到的或想象的蝴蝶飞舞的景象,都有一种独特的意境之美,饱含着儿童的情感。
4、儿童诗更加的自由,有诗意美,由意境所构成的画面感很强。
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
![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554f4176edb6f1aff001f6e.png)
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儿童诗与儿歌同属于儿童诗歌类,它们虽然都具有诗歌的共性特征,但又各自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从读者对象的角度看,儿歌是以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儿童诗则是以学龄中后期的儿童为主要对象。
(二)从主题思想的表现看,儿童诗的主题思想常常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比较深刻、含蓄;儿歌则往往是比较单纯浅易地表现它的主题思想。
如儿童诗《小弟和小猫》与儿歌《洗手》都是以要讲究卫生为主题的作品,但表现方式却明显不同。
从语言表现形式上看,儿童诗与儿歌的语言均要求凝练、简洁、有概括性。
由于表现深度的不同,儿童诗的语言比儿歌的语言更纯粹、更集中,更富有想象的张力。
在韵律方面,儿童诗不像儿歌那样讲究音韵的和谐和节奏的整齐。
从篇幅长短看,诗有长有短,不受限制,其中叙事诗、童话诗的篇幅都比较长;而儿歌因为有口头创作、供幼儿吟唱的特征,一般都较为短小。
分辨儿歌和儿童诗的要项如下:一、阅读对象:一般来说,儿歌的读者,大都是学龄前儿童。
而儿童诗的读者,大都在中年级以上。
二、功能:儿歌的主要功能,并不只是限制在认知这个圈圈里.其他如:练习发音、催眠止哭、教育、游戏、幽默滑稽、性情陶冶等,也占了相当重的比重和份量。
儿童诗的功用,一般来说,在於使儿童能接受文学的陶冶、变化气质和增进文学修养。
三、分类:一般来说,儿歌的分类比儿童诗清晰。
四、押韵:简单的说,绝大多数的儿歌,都是押韵的;而绝大多数的儿童诗都是不押韵的。
五、句法:在儿童诗中,自由式几乎就是它的技法。
句法,虽然是儿歌的要件之一,然而,却不是判别一首儿歌好坏的唯一条件儿童诗的主题思想常常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比较深刻、含蓄;儿歌则往往是比较单纯浅易地表现它的主题思想。
如儿童诗《小弟和小猫》与儿歌《洗手》都是以要讲究卫生为主题的作品,但表现方式却明显不同。
《小弟和小猫》柯岩我家有个小弟弟,/聪明又淘气,/每天爬高又爬低,/满头满脸都是泥。
幼儿诗和儿歌的比较
![幼儿诗和儿歌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5f3f333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2.png)
幼儿诗和儿歌的比较
幼儿诗和儿歌都是为儿童设计的文学形式,但它们在表现形式、功能和特点等方面有所不同。
1. 表现形式
幼儿诗通常是用简单易懂、情感真挚的语言,表达儿童的感受、想象和体验,常常采用押韵等技巧,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
而儿歌则是以歌唱的形式传唱,音乐元素更为突出。
2. 功能
幼儿诗主要是用来启发儿童的想象力、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理解情感和思考问题。
而儿歌则更注重于儿童的音乐感受和语言学习,帮助他们学习语言、节奏和音乐等方面的知识。
3. 特点
幼儿诗和儿歌都具有适合儿童的简单易懂、生动有趣、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的特点。
不同的是,幼儿诗更注重于情感的表达和启发孩子的思维,而儿歌则更注重于音乐的节奏感和语言的学习。
总之,虽然幼儿诗和儿歌都是为儿童设计的文学形式,但它们在表现形式、功能和特点等方面有所不同,都是儿童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
![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98c0cef9804d2b160a4ec08a.png)
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作者:————————————————————————————————日期:题目:分析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论文研究课题方向:儿童文学方向学校:岩山镇朝阳完小姓名:尹芳目录摘要...............................................................2 导论...............................................................3 一、发展史.........................................................4 (一)儿歌起源时间早,运用广泛.................................. (4)(二)儿童诗出现时间晚,使用时带有功利,多用于传播新思想..... (4)二、写作内容.......................................................5 (一)儿歌是叙事,写物,内容浅易,重实用性...................... (5)(二)儿童诗是写意,抒情,内容较深,重艺术性......................5 三、语言特色.......................................................6 (一)语音特征比较:儿歌比儿童诗更注重韵律.........................6(二)词汇特征比较:儿歌词汇简单通俗而儿童诗词汇丰富有内涵..........7四、写作功能.......................................................8(一)儿歌是对儿童基本情感和生活常识的培养................ (8)(二)儿童诗是对儿童进行文学的陶冶和提高文学修养............ (9)五、结语....................................................... (10)六、注释....................................................... (11)七、参考文献......................................................11摘要儿歌和儿童诗,统称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中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儿童诗名词解释
![儿童诗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c6e8d1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0.png)
儿童诗名词解释
一、定义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适合儿童阅读、理解和欣赏的诗歌。
儿童诗通常具有简短、易懂、生动、形象、有趣等特点,可以帮助儿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心智发展。
二、特点
1. 语言简练易懂:儿童诗使用简单的语言和词汇,表达清晰易懂,符合儿童的语言能力。
2. 形象生动:儿童诗通常使用生动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
3. 情感真挚:儿童诗通常表达儿童真挚、纯洁的情感,如友情、亲情、热爱自然等。
4. 形式多样:儿童诗的形式多样,有儿歌、童话诗、寓言诗、游戏诗等。
三、分类
1. 儿歌:儿歌是儿童诗的一种形式,通常以歌曲的形式演唱,旋律简单、易记,歌词简短、易懂,适合幼儿和小学生阅读。
2. 童话诗:童话诗是以童话故事为内容的诗歌,通常将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
3. 寓言诗:寓言诗是以寓言故事为内容的诗歌,通常通过故事中的动物或植物形象,表达一定的道德寓意,具有教育意义。
4. 游戏诗:游戏诗是一种以游戏为内容的诗歌,通常通过诗歌
的形式描述游戏情节,适合儿童在游戏中阅读和演唱。
四、常见形式
1. 短小精悍型:这种类型的儿童诗简短精悍,语言简洁,表达清晰。
2. 活泼生动型:这种类型的儿童诗活泼生动,语言丰富,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形象、生动。
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体现在智慧树考试
![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体现在智慧树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0459c92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6.png)
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体现在智慧树考试
一、目的不同。
童诗的目的在写意,抒情,强调内在的意义;儿歌有很强的功利性,强调外在的功能。
审美风格不同。
儿歌在语言运用上讲究顺口自然,有“俗”味,童诗的遣词造句在晓畅明白中讲究“雅趣”;音乐美的表现方式不同。
儿歌讲究音韵节奏,具有鲜明的外在形式上的音乐感,形式比较整齐(有相对稳定的音步,相对稳定的句式,相对稳定的韵脚)。
儿童诗更少拘束,更自由,音乐美体现在诗意的传达中。
二、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儿歌是一种音乐体裁。
儿童诗是一种文学形式的体裁。
儿歌与儿童诗在文学上形式来说是两种不同领域的题材。
他们没有本质上的相同,也没有本质上更多关于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有哪些的问题;从主题思想的表现看,儿童诗的主题思想常常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比较深刻、含蓄;儿歌则往往是比较单纯浅易地表现它的主题思想。
如儿童诗《小弟和小猫》与儿歌《洗手》都。
三、儿歌与儿童诗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读者对象不同。
儿歌是以学龄前期(幼儿园)和学龄初期(小学1——2年级)的儿童为主要对象,儿童诗则是以学龄中更多关于儿歌与儿童诗的异同有哪些的问题;儿歌和儿童诗,统称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中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二者不管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艺术手
法与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上。
儿童文学实训活动第五章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
![儿童文学实训活动第五章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9c307b633687e21ae45a97b.png)
对应课本P128 第五章第一节之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实训活动
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活动目标
1、认识儿童诗与儿歌的区别
2、从具体的作品中体会其区别
活动步骤
1、阅读活动材料
材料一:
蒲公英
一棵蒲公英,
一群小伞兵,
风儿吹,飘啊飘,
一落落在青草坪。
阳光照,雨水淋,
长出一片蒲公英。
蒲公英
你打着一把小伞,要飞向哪座山岗,
要为娇嫩的小草,遮住发烫的阳光,
还是要在雨天,撑在小蚂蚁的头上,
你悄悄告诉我吧,我不会和别人去讲。
材料二:
月儿弯弯挂树梢
月儿弯弯挂树梢
好像一把小镰刀
我要借它用一用
割把青草喂羊羔
月光幻想曲月光流进池塘里发亮
我口渴了
想舀一杯月光来喝让肚子里藏着嫦娥的微笑
月光躺在院子里发亮
我的口袋破了想剪一片月光来补衣衫让口袋里装着桂树的花香
材料三:
轻轻地
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小青草我就不跟你们好
露珠
小草小草
被谁用脚踩倒。
露珠是它的眼泪,吧嗒吧嗒碎了。
太阳公公看见,轻轻地它擦干。
风儿婆婆看见,轻轻把它扶起。
小草笑了,摇着嫩嫩的叶片,吱吱吱吱长高。
2、以上三组作品,每组有主题相同的两首作品。
请分析哪首是儿歌,
哪首是儿童诗。
3、分组讨论并填写下表后发言
儿歌儿童诗遣词造句音韵节奏思想内容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分析儿歌和儿童诗的异同论文研究课题方向:儿童文学方向学校:岩山镇朝阳完小姓名:尹芳目录摘要 (2)导论 (3)一、发展史 (4)(一)儿歌起源时间早,运用广泛 (4)(二)儿童诗出现时间晚,使用时带有功利,多用于传播新思想 (4)二、写作内容 (5)(一)儿歌是叙事,写物,内容浅易,重实用性 (5)(二)儿童诗是写意,抒情,内容较深,重艺术性 (5)三、语言特色 (6)(一)语音特征比较:儿歌比儿童诗更注重韵律 (6)(二)词汇特征比较:儿歌词汇简单通俗而儿童诗词汇丰富有内涵 (7)四、写作功能 (8)(一)儿歌是对儿童基本情感和生活常识的培养 (8)(二)儿童诗是对儿童进行文学的陶冶和提高文学修养 (9)五、结语 (10)六、注释 (11)七、参考文献 (11)摘要儿歌和儿童诗,统称儿童诗歌,是儿童文学中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二者不管是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与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上都有密切的关联。
但在当今社会两者常被人们混淆,有的人把儿童诗当做儿歌,有的人把儿歌当成儿童诗。
因此,本文从儿歌与儿童诗的发展史、语言特色、写作内容、写作功能等不同角度,来探讨儿歌与儿童诗的文体特征。
继而,比较和区分这两种体裁的不同点。
关键词:儿歌儿童诗语言特色写作内容写作功能导论:儿歌,也称童谣、儿语等,是一种具有民歌艺术风格的、为低幼儿童创作的,且符合这一年龄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欣赏趣味的、可吟可唱的诗歌样式。
它篇幅短小,结构单纯,一首儿歌说明一个意思或一个目的,特别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
其内容活泼生动,曲调欢快。
作为幼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鬓发斑白,仍能记起儿时的歌谣。
儿童诗是指切合儿童的心理,抒发儿童的情感,适合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阅读、吟诵,为他们所理解、欣赏和喜爱的诗歌。
题材广,主题深,语言词汇丰富,篇幅长,注重多种意象的运用与不同意境的构造等都是儿童诗的特性。
分析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一、从儿歌、儿童诗的发展史来分析:每件事物的发生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儿歌、儿童诗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出现在文学这个大家庭里,理因也有其历史。
在儿童诗刚刚萌芽,还沒有成熟的時候,诗与歌是同义的,儿歌和诗歌是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
西周春秋时期,《诗经》既是诗歌,也是歌曲。
(一)儿歌起源时间早,运用广泛儿歌的前身应是童谣,或者说“童谣”与“儿歌”是孪生姐妹。
周作人《儿歌之研究》:“儿歌者,儿童歌讴之词,古言童谣。
”①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儿歌最初来源于民间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
作为口头文学流传下来的儿歌,历史悠远。
在古代诗歌总集中,“童谣”这个词使用的最为广泛。
而“儿歌”这一名称在我国的正式使用,(二)儿童诗出现时间晚,使用时带有功利,多用于传播新思想儿童诗,是诗,是专门为儿童写的诗,任溶溶《漫谈儿童诗的写作》中写到:“作为诗的家庭成员,它是属于现代意义上的文人创作的一种体系,与传统意义上的儿歌相比,儿童诗的出现要晚数千年”。
②儿童诗是随着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新生事物。
像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的周作人的《小河》就是典型的例子。
二、从儿歌与儿童诗的写作内容:林钟《隆月光光》:第四十期,第五页5:“林武宪先生认为:儿歌,重视外在的韵律,以声音的表现为主,以实用为目的,是教育的工具,是初级的,入门的,内容较通俗的。
儿童诗以情趣、意境的表现为主,不是实用的,是想像的,表现的艺术程度较深。
”③(一)儿歌是叙事,写物,内容浅易,重实用性。
儿歌形式简约活泼,内容浅显直观,所描述的都是简单的事物,不必要进行文字的刻意追求,所以易于创作。
(二)儿童诗是写意,抒情,内容较深,重艺术性。
抒情是诗歌反映生活的根本方式,儿童诗也是如此。
但因为它的读者对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儿童诗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传达出儿童那种美好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从而引起小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例如圣野的《夏弟弟》就是一首用儿童视角去赞美夏天的儿童诗,诗人把夏天比喻成爱爬竿子的绿孩子,由衷的赞美他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可爱的绿颜色!”诗人表面上是在赞美大自然那种蓬勃的生命力,但诗句最后一段写到“为了祖国四个现代化,在洒满绿阴的窗口,勤奋看书的学生,……”点明了中心思想,表明这些学生才是夏天真正的充满绿意的风景,希望读者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从儿歌、儿童诗的语言特色儿歌语言精美活泼、通俗易懂、有趣味,主要表现为音韵响亮、节拍明快、富有童趣。
相比较而言,儿童诗的语言更生动、更凝练、更精粹,富有强烈的表现性,具体体现在声韵的协调、音调的高低起伏、儿童趣味等方面。
虽说儿歌、儿童诗同属诗歌类,但作为儿童文学的两种不同的体裁,都有着各自的独特的语言特点。
[3](一)语音特征比较:儿歌比儿童诗更注重韵律1、儿歌押韵规律:与一般诗歌相比,儿歌的押韵形式更为自由灵活,形式多样。
既有一般诗歌所常用的“句句押韵”“隔句押韵”的韵式,又有“句末相押”的押韵方式,它在儿歌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又比一般诗歌更富有特色,如“采用同一字头作为韵脚,一韵到底”和“奇偶句分押不同韵”等韵式在儿歌中的大量运用。
(1)句句押韵:这种押韵比较整齐,容易歌唱,节奏感强烈。
如儿歌《做早操》:早上空气真叫好,我们都来做早操。
伸伸臂弯弯腰,踢踢腿蹦蹦跳,天天锻炼身体好。
这首儿歌的句尾“好、操、腰、跳、好全部押“ao”的韵,儿歌朗朗上口,音韵整齐,能快速记忆。
(2)隔句押韵:就是二、四句押韵,第一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这种押韵方法限制较少,用词造句比较为方便,比句句押韵更容易掌握,所以是儿歌用得最多的一种押韵方式。
例: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是在儿歌的表述中不断变换韵脚,多用在“连环体”的押韵上。
一般每两句变换一个韵脚,用韵十分的灵活而且方便(4)是用同一个字押韵,称“一字韵”,一般用于字头歌形式。
这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句句押韵方式,作品整篇都用同一个字作为韵脚。
又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是用子、头、手等押韵。
其二是诗句末字儿化,使诗句落音相近,形成特殊的“一字韵”。
其三是用“了”、“喽”、“啦”等语气词为韵脚,别有风味。
一字韵儿歌一般以所用的“一字韵”作为篇名,如“子字歌”、“头字歌”、“手字歌”等。
2、儿童诗的押韵。
在押韵中,在节奏的往复下,充分展现了语词组合带来的音乐美。
音乐离不开节奏,节奏能满足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给人无限快感。
儿童诗就是合乎规律的重复,儿歌与儿童诗,两者都具有音乐美,并且都在音韵、节奏等方面有所讲究,谢武彰《认识儿童诗》:《儿歌和儿童诗》86―88页。
“押韵:简单地说,绝大多数的儿歌,都是押韵的;而绝大多数的儿童诗都是不押韵的”。
④儿童诗对韵律没有太多的要求,特别是将儿童诗歌“诗”与“歌”界线分明后,儿歌更突出韵律的美,儿童诗的韵律概念慢慢被淡化了。
一般都是自由用韵,大体押韵或完全口语化,相当于一种“自由体”。
(二)词汇特征比较:儿歌词汇简单通俗而儿童诗词汇简明精练词汇是构成成语言的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清晰明确的表达思想,进行日常的交际活动。
儿歌、儿童诗,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接受的对象不同。
就儿歌的作用对象而言,主要是面向低幼龄儿童,即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儿童,这个时期的儿童通过重复的念叨儿歌走入生活,认识事物。
如果离他们生活太远,超过他们的接受能力,他们就不能理解,所以,儿歌词汇必须具有两个特征:具体化和口语化。
儿童诗的对象则是整个学龄期的儿童。
四、从儿歌与儿童诗的写作功能:儿歌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谢武彰《认识儿童诗》:“功能:儿歌的主要功能,并不只是限制在认知这个圈圈里.其他如:练习发音、催眠止哭、教育、游戏、幽默滑稽、性情陶冶等,也占了相当重的比重和份量。
儿童诗的功用,一般來说,在于使儿童能接受文学的陶冶、变化文学气质和增进文学修养。
”⑤(一)儿歌让儿童体会情感,了解生活基本常识。
1、儿歌是儿童情感教育的桥梁。
儿歌欢快明朗的节奏、真情实感可以给儿童美的享受和情感陶冶。
儿童在倾听和歌唱儿歌时既可以加强与周围人的感情,也可以抒发儿童自己内心的情感,从而得到内心的愉悦。
2、儿歌可以帮助儿童启迪心智。
儿歌中有大量的作品,都是以某方面的知识作题材,可以形象有趣地帮助儿童认识自然,认识现实生活,开发儿童的智力,启迪扩展儿童的思维和想象力。
例如儿歌中有介绍山水草木和鸟兽虫鱼的形象、习性和功能的,有描述日月星辰、四季变化的,有介绍浅显的自然和生活常识的,有介绍简单的数目和时间观念的……所以,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说,儿歌是引导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步入人生的启蒙老师。
3、儿歌可以训练儿童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人的思维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而提高完善。
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与语言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语言正误、词汇积累,还是用语句表情达意,都反映和制约着思维的发展变化。
儿歌在这些方面就能发挥重要作用。
儿歌语言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口语化,有节奏感,(二)儿童诗让儿童进行文学的陶冶和提高文学修养。
1、儿童诗的阅读和鉴赏可以丰富儿童的思想情感在儿童诗诵读中,能让儿童成为一个感情更加细腻、心灵更加柔软,生命更有价值的人。
儿童诗里纯真质朴、以爱为核心的思想感情会使儿童变得有责任感、有爱心。
那些描写和歌颂亲情、友谊、博爱的诗歌最容易让儿童找到情感的共鸣,让一颗小小的心欢快不已。
如《小蘑菇》:“风停了/雨停了/撑着伞的小蘑菇/为什么还不收伞回家/仔细看一看/一只受伤的小蚂蚁躲在伞下面/小蘑菇/一直在守护着它”。
一朵小小的蘑菇却有着一颗伟大的爱心。
它不顾自己力量的弱小,只是一心想着倾其所能去帮助和呵护别人,这种精神多么可贵啊。
这些寄予美好人性的诗歌一定会感动儿童那颗幼小的心,2、儿童诗的阅读和鉴赏可以帮助儿童释放情感与父辈的童年生活相比,今天的儿童应该是很幸福的:有充足富裕的物质保障、丰富多彩的娱乐场所、高级精致的电子玩具……学校竞争的加剧,应试教育剥夺了他们本该自由玩耍的时间,结语:儿歌和儿童诗是儿童文学中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
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不管是明快简单的儿歌还是意蕴悠长的儿童诗,它们有着相似的地方,也有着不同的地方。
从起源来看:在春秋时期,诗与歌是统一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需求的提高,儿歌与儿童诗的界限一步一的明显化,各自逐渐成为独立完整的体系。
从内容看:儿歌是叙事,写物,内容浅易,重实用性。
儿童诗是写意,抒情,内容较深,重艺术性。
注释∶①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②任溶溶《漫谈儿童诗的写作》:《儿童文学论文选》.1949-1979③林钟《隆月光光》:第四十期,第五页5④谢武彰《认识儿童诗》:《儿歌和儿童诗》86―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