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二(较易)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一二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一二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一二课知识点总结地理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是地球上的各种现象和规律。

在高中地理的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与地球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在本文中,将对高一地理一二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我们进行地理研究的对象。

高一地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认识地球。

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由岩石组成的球体,被大气层所包围。

地球的形状并非完全规则的球体,而是稍微扁平的,呈现出一个类似于橘子一样的形状,这是由于地球自身的自转而引起的。

在地球上有两极、五大洲和许多海洋构成,这些地理要素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天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所拥有的各种自然因素。

高一地理的学习重点之一就是认识这些环境因素,并了解它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其中之一就是地球的纬度差异。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从赤道到两极的距离是不相等的。

纬度差异导致了地球上的气候、动植物分布和人类活动的不同。

赤道地区温暖湿润,适宜农业生产,而两极地区则寒冷干燥,几乎无法生存。

通过对纬度差异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多样性和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

除了纬度差异,地质构造也是高一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球是一个活跃的行星,内部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地球的地壳并非一片整体,而是由许多板块组成的。

这些板块不断地移动和变形,从而形成了地震、火山和地理构造等现象。

地震和火山活动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它们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而地理构造则是地壳变形的结果,在地壳产生断层、山脉、盆地等地形地貌。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人类活动也对地理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高一地理的教学中也会讲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农业是人类最主要的生产活动之一,它受到气候、土壤和人文因素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而工业化的发展则导致了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的污染。

了解这些相互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和管理地理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高一地理的课程内容涉及到地球的形状、纬度差异、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原因: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净迁入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

(要学会根据迁入率迁出率大小判断一个地区生产力水平高低)4、世界人口增长的特征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特点①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②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③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知识点二:人口问题1、人口老龄化(1)原因: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晚婚晚育甚至不愿意生育,使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下降;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平均水平寿命延长,死亡率低,老年人口比重相应上升。

(2)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年人退休、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单等。

(3)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纳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等。

2、人口增长过快(1)原因:人口再生产处于过渡阶段的国家,出生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2)带来的问题:①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②可能造成粮食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3)解决措施: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共10篇)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共10篇)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共10篇)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光照图,怎样算昼长,以及光照图中的北京时间怎么求昼长就是用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即光照图中昏线所在地方时减去晨线时间(记住两个都是以昏线地方时为标准)光照图中找到太阳直射经线并计算出他的经度,一般来说光照图中都是标出0°经线(不会计算的话追问我)算出直射经线与北京时间经度(120°)的差值除以15得出相差时间.然后东加西减,算出北京时间.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二):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规律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一章地球的运动部分一些规律的总结比如说,画太阳周日视运动图时顺序和方向、影子朝正北或正南时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几种情况等等希望有经验的哥哥姐姐们提供一下、就是平时做题积累起来的那种规律、再做题时就可以直接用的、、、你是走高考吧,那就把你们省份近五年的高考真题的地球运动部分题目研究下就行.平时考试的考点跟高考不一样,要掌握平时所有的知识点就比较繁琐而且也没有太大必要.一般来说高考考察时区计算比较多,太阳高度角计算几乎不考,时区计算往往是晨昏线四个点(与赤道交点6和18点,与纬线圈切点0和12点)和两条日界线(0点所在经线和180°经线);日出为夏季东北升西北落,冬季东南升西南落,日影与日出方向相反.多做你们省份近五年高考题.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三):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光照图,怎样算昼长昏线所在地方时,晨线时间怎么算呢,以及光照图中的北京时间但直射经线怎么算呢昏线所在地方时,晨线时间怎么算呢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点,直射点的经线是12点也就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是12点,平分夜半球的经线所在时间是0点.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四):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汇总,表格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1、\x09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公转.2、\x09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周期:①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期)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3、\x09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近日点(一月初):最快;远日点(七月初):最慢周期: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意义:①昼夜长短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③四季更替和五带.4、\x09太阳直射点运动:①黄赤交角:23°26′②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23°26′S----0°----23°26′N(即南北回归线之间)③周期: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①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②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5、\x09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特点:①平分地球,其所在平面经过地心.②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并且平分赤道.③晨昏线不断西移,西移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一致.④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⑤晨昏线与经线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纬度.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时,为夏至日、冬至日.6、\x09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时间.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经度相差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 ,地方时相差4分钟.地方时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最后转化成小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15°原则:东加西减7、\x09时区:全球划分24个时区,每时区跨15°经度,相邻两时区相差一小时.时区=经度/15° 余数>7.5 为商+1;余数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五):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有关计算你是想要什么呢给你点公式吧关于时区和区时的东加西减应该知道吧已知和所求都在东时区区号大的在东东加西减已知和所求都在西时区区号小的在东东加西减已知和所求一东一西知东求西减知西求东加东七区比东8区晚一个小时举几个例子如果北京时间10点求东九区区时加一个小时 11点求东二区减6个小时 4点华盛顿时间西五区减13个小时昨天的21点已知经度数推算时区的时候已知经度除15 余数<7点5 相除所得整数为时区数>7点5 相除所得整数加一为时区数可以根据时区数算区时还有一种方法它已知经度东经35°地方时是8点求西经25°的地方时东经35°与西经25°差60个经度 60除15等于4 西经25°在东经35°西侧所以减4个小时 4点求东经62°的地方时两条经线相差27个经度 27除以15 等于1余8 余数×4分钟 1小时32分加1小时32分 9点32分已知一个地方经度求另一个地方的时间两个地方的经度都在东经则经度数相减所得数除15 整数为小时余数×4为分钟所求在已知东面则加西面为减都在西经和它一样一个东经一个西经经度数相加所得数除15 整数为小时余数×4为分钟所求在已知东面则加西面为减记住东加西减自己总结的看的懂不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六):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关于计算时间的习题就是地方时、时区、半球之间时间计算的题目.要有解析的.拜托了……可是老师说高考地理卷子计算题是相对较难的,我不想学文科,会不会难度太大啊!推荐买一套高考模拟卷每卷前几道全是计算把那上面的几十张卷子的计算题都做了也就差不多了解析也很好的买一本必修一的练习计算更多一点但是太简单了高考应该不会考曾经也在网上找了一些题没什么大用很麻烦的经验之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七):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系统的归纳复习最好有例题有看图填空的讲解【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1、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2、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4、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5、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6、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7、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8、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9、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10、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11、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12、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13、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14、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15、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1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7、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18、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19、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20、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21、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22 、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23、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24、地球侧视图的判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5、地球俯视图的判读逆时针自转,中心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中心为南极.26、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27、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根据昼长以标准日出(6时)和标准日落(18时)前后推算.28、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29、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30、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31、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月4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32、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33、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34、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3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八): 高中地理最重要的是哪个内容,地球运动还是区域地理人教版地理必修一主讲地球运动,必修二人文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哪一本书最重要,要怎么学地球的运动是最难的,必修一主要是自然地理,后面俩本是人文地理,后面的多记一些就好,但是地球的运动不是光记就行,还要理解.多做练习时必要的.而且以后综合题一般都可以找到必修一的影子.所以必修一是最重要的!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九): 求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的详细讲解.地球的运动专题知识点一.相关计算1.经纬度计算: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北极星的仰角即地平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长111km,1°纬线长111cosфkm(ф为纬度).2.有关时间计算: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②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③根据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注意东加西减;④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以东早一天,为新的一天,以西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并不完全重合),规定日界线以东晚一天,为旧的一天,以西早一天,为新的一天;新的一天的范围即从地方时0:0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新的一天的范围=180°经线的地方时×15.⑤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3.地球自转速度计算: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南北极点为0,任意纬线上线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③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上极点外的任一点都相等,线速度比对应地面上的点大.4.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①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昼半球h>0°,夜半球h<0°,晨昏上h=0°.要把等太阳高度线图转化为日照图.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两地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多少.5.昼夜长短计算: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 6.太阳直射点的确定:①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②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二.昼夜长短及其变化1、识记二分二至日北纬20°、40°、60°的昼长时间2、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一半球,该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直射点想北移动,北半球昼长递增,南半球昼长递减;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递增,北半球递减.3、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4、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越大.三.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1、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2、在北半球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北半球始昼纬度太阳正北升,正北落,南半球反之.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问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要学会画太阳的视运动轨迹图)四.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判读时需掌握以下方法:1.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通过该点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从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逐渐降低.注意区别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的不同.2.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据此可计算该经线上某一点的纬度数值;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则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以此推算该纬线上某一点的经度和地方时.(考虑两个要素:昼长和改变的太阳高度数)3.如果图中标注了太阳高度的数值,则视具体数值而判断;在没有标注数值的情况下,最大圆默认为晨昏圈.4.太阳直射经线上太阳高度南北跨度为180度,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此经线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极点在最北点以南,图上没有南极点;太阳直射南半球时,相反.五.其它知识点:1、极点: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这是因为一天中极点离太阳的距离都相等的缘故.极点上,一年中在极昼期太阳高度在0o到23.5o间变化.极点上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数相等.如:若太阳直射21°N,则北极点上看到的太阳高度为21°.2、赤道:赤道上总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90°和66.5°间变化.3、始昼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0点日出,24点日落,正午太阳高度为直射点纬度数的两倍.4、处于极昼期的地点(除该日极昼的地点).处于极昼期的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特点是一天中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上,非极点地区表现为斜升斜落,一天中最小的太阳高度大于0°,其大小等于当地纬度与极昼最低纬度大小之差;这些地点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7°(非极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运动(十):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答案对地球自转描述正确的是A绕假想的地轴运动,时快时慢 B除极点外地球包面个点自转角速度匀为1小时15度 C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D地轴的延伸方向,正好指向北极星B除极点外地球包面个点自转角速度匀为1小时15度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 11 页共 11 页。

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必修一

2024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课件必修一
学业水平考试
必修一 必修二
地球的宇宙环境
从宇宙看地球
地球的形成与演化
地球的圈层结构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水圈与水循环
生物圈与植被
喀斯特地貌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风成地貌 河流地貌
土壤
自然灾害的成因
从人地作用看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防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理信息技术
宇宙
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宇宙中的物质存在 ——天体
恒星 最基本的天体
星云 行星 流星体 彗星
天体系统 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统
其他恒星系统
河外星系
太阳系



类地行星

太阳系的构成 小行星带
木 巨行星

天王 海王
远日星
光球层 太阳黑子
太阳活动 色球层 耀斑
影响
太阳(气体球)
日冕层 太阳风 纬度
太阳辐射 海拔 (核聚变) 天气
日照时间
年降水量<400mm
仅有草本层
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防风固沙,减轻自然灾害
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的干旱气候区,以旱生灌木为主
喀斯特地貌
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
成因
可溶性 岩石
透水性 气候 降水、温度 生物
类型
溶沟 地面喀斯特地貌 石芽
成土母质层
气候
提供矿物质和无机物 基岩 提供水分、热量
矿物质 40%
形成因素 生物
决定性因素

高一地理必修一一二单元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一二单元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一二单元知识点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在高一地理必修一一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中国地理的知识点,下面我将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来讲述这些知识点。

第一,中国的地势和地貌。

中国地势复杂多样,大致分为高原、平原、山地和盆地四个主要类型。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青藏高原了,这是世界上坐落在海拔最高的高原,夏季气温较低,氧气浓度也较低,因此人们通常需要时间来适应高原的环境。

另外,中国还有倒马关、波浪石、蝴蝶泉等奇特的地貌景观,这些都是地质和地球演化过程的产物。

第二,中国的气候和矿产资源。

中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南北跨度较大,因此气候差异明显。

北方地区多年寒冷,夏季炎热,而南方地区则温暖湿润。

此外,中国还有四个季节明显、气候适宜的长江流域,这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

在矿产资源方面,中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例如煤炭、铁矿石、石油等。

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三,中国的水资源和水利工程。

作为一个拥有众多大大小小河流的国家,中国的水资源相当丰富。

其中最著名的要属长江和黄河了。

长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同时也是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

黄河则是中国河流中的“母亲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中国进行了许多水利工程的建设,如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工程等。

这些水利工程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具有防洪、产电等重要功能。

第四,中国的人口和城市化。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约有14亿人口。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猛,许多城市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

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都已成为国际大都市。

城市化带来的好处是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活动,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交通、环境等。

新高考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

新高考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

新高考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新高考的考试来说是必修课程之一。

作为地理科目的学习者,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需要熟悉一些具体的地理知识和实践技巧。

本文将围绕新高考地理必修一二的知识点展开,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门课程。

一、地理基本概念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学科。

它包括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大方向。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人口、城市、经济等。

自然地理研究地球表层的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现象,探索自然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

二、地球的形态和地球运动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其周长约为4万公里。

地球的北极和南极是地球的两个最高点,赤道是地球的最宽部分。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同时自转于自身轴上。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地球上出现昼夜和季节的变化。

三、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表面的固体层,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固态流体层,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地球内部的热力造成地球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四、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气候与风、水文地理、地貌与生物地理等。

气候与风是地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大气的性质、气象要素、气候类型和气候变化等。

水文地理研究水资源的分布、水循环和水污染等问题。

地貌与生物地理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地势和生物群落分布等。

五、人文地理人文地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和交通运输等。

人口与城市研究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城市发展等问题。

农业与工业研究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等。

交通运输研究各种运输方式和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发展。

六、地理实践技巧地理学习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实践来提高地理能力。

实地考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地理现象和地理理论的实际应用。

实验实践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对新高考地理必修一二的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态和地球运动,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和自然地理现象,掌握人文地理的主要内容,提高地理实践技巧。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一)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一)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一)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前言作为一名资深的创作者,我将为大家总结高一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的知识点。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科目,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稿,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一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

正文必修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不是完全的正球体。

–地球的周长约为4万公里,赤道半径约为6378公里。

–地球的变形主要由引力引起,赤道处稍大,极地处稍小。

2.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两个基本要素。

–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是地球自转周期。

–地球公转一周约为天,是地球公转周期。

3.地图的制作与使用–地图的制作需要进行投影和测绘。

–不同的投影方法会导致地图存在形状和面积的变形。

–地图上通常使用比例尺来表示地图与实地的比例关系。

4.经度和纬度–经度用于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东西方的相对位置。

–纬度用于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南北方的相对位置。

–地球上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式有多种,如经线和纬线。

必修二:中国的自然环境1.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国地处东亚,陆地面积位居世界第三。

–中国地势高低起伏,山地、高原、盆地等地貌特征较为突出。

–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包括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2.中国的气候–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包括寒冷型、温带季风型、亚热带湿润型等。

–中国北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南方气温适宜四季如春。

3.中国的植被–中国的植被多样,森林、草原、沙漠、湿地等种类繁多。

–植被的分布受气候、地形、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4.中国的动植物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世界上处于重要地位。

–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于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结尾通过对高一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对地球与地图、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地理,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为建设美丽家园做出贡献。

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范文5篇

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范文5篇

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范文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新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

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

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

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

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

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

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总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总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一二总知识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通过对地球表层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形成、结构、自然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一和必修二是地理学科的基础部分,其中包括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高一地理必修一二的知识点。

一、必修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尺度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立体,地球的周长约为40075千米,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

2.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环境地球的运动包括公转和自转。

地球的公转轨道具有椭圆形状,因此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形成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3. 地图与地球的代表性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通过地图我们可以了解地球上各个地区的地理情况。

不同的地图投影方式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4. 经度和纬度经度用来表示地球上的东西方向,纬度用来表示地球上的南北方向。

经度和纬度组成了地球坐标系统,通过坐标系统我们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位置。

5. 地球的分布格局地球上有五大洲和大量的岛屿,不同的洲际分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特征。

地球还有七个大洋,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

二、必修二: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 农业与区域发展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地区的经济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2. 工业与区域发展工业是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很大。

工业化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交通运输是地区联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网络对地区间的联系和资源的流动具有重要作用。

4. 旅游与区域发展旅游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行业,旅游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5. 区域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区域规划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而进行的系统性的规划工作。

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思路第一版块基础概览☆如何描述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2.地势起伏状况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1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土地:地形、土壤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水源(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6.工业基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2.资源因素:原料、燃料3.农业因素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5.市场因素6.科技因素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8.历史因素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城市区位因素分析:2「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矿>)「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自然方面」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社会经济方面」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

高中地理开学第一课

各月降水均 匀。不超过 100 ㎜,最低 气温>0 ℃
降水较少, 冬寒夏热。
气温的时间变化
出门前小可爱
出门后一道菜
一,什么是地理?
必修一:自然地理
必修
必修二:人文地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中地 理课程
选修
必修三:区域发展 选修一:旅游地理 (选修三:自然灾害与防治) 选修二:环境保护
大学地 理课程
高中地理第一课:我们一起聊聊地理
地理学与生活
故事一
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火烧上方谷与对流雨
《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把司马懿困在“上方 谷”中,用火攻之,眼看火烧到紧要关头,天突降 大雨,救了司马懿的命。诸葛亮叹到:“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那么为什么天会在这紧要关头下起雨 来呢? 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 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 热上升,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 说,上方谷里下了一场对流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 文地理,但忽略了局部对流雨的因素,否则,他可 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故事三
俄法1812年战争 法皇拿破仑一世借口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破 坏《蒂尔西特和约》,遂率军60万,分二路渡过涅曼河侵 入俄境,企图歼灭当面俄军20余万,一战定胜负。俄军在 巴尔克莱指挥下执行后退决战方针,但引起强烈不满,8月 20日换上库图佐夫出任俄军总司令,不到一星期就在博罗 季诺和法军血战,双方伤亡惨重。尔后俄军主动撤离莫斯 科,机动至卡卢加.威胁法军交通线,并组织军民“坚壁 清野”,袭扰法军。法军饥寒交迫.只好撤出莫斯科.沿 南方撤回。俄军转入反攻,追歼大量法军。法军丧失了全 部骑兵和几乎所有炮兵,只剩三万人退出国境。
地理相关专业发展方向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选修五】(精品干货)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选修五】(精品干货)

高一地理会考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 太阳地轴方向 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快 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º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公转示意图)(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
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本文档是对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复和梳理研究内容。

一、自然地理
1. 地球与地理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运动和地轴倾角
- 地球的坐标系统和经纬度
2. 大气层与水圈
- 大气层的组成和特征
- 大气循环与气候形成
- 水圈的分布与循环
3. 气候
- 气候要素与气候类型
- 气候变化与影响因素
- 全球气候带与中国气候
二、人文地理
1. 人口与城市
- 人口分布与人口变动
- 城市的发展与特征
- 城市化的影响与问题
2. 区域可持续发展
-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
- 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3. 农业与工业
-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与农村发展
-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工业化的影响与问题
三、地理信息技术
1. 遥感技术
- 遥感原理与应用
- 遥感技术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
-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
-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分析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
- 全球定位系统的原理与技术
-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
- 全球定位系统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以上是对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课程的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学生的复习和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1+必修2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天体:恒星、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和行星际物质。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

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总结_高中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中学同学们在记忆地理必修二课本内的学问点时,可以依据地理事物之间因果、从属、并列等关系增加学问点记忆。

那么,必修二地理教科书中有哪些学问点要驾驭呢?下面我给大家共享关于中学必修二地理学问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学必修二地理学问点:城市化1、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记: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记);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其次、三产业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1) 推力:吸引人群离开农村的因素。

(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难影响大)(2)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

(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改变、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

中学必修二地理学问点:城市等级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特大城市101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101万人口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供应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影响因素影响表现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供应丰富物质条件、丰富劳动力条件、丰富城市用地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供应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供应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肯定规模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有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中学必修二地理学问点:城市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与城市区位自然因素主要影响影响结果举例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足够,交通便利,削减成本低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沪宁杭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中欧、西欧平原城市群高原热带地区的高原上气候较为凉快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巴西高原山区地表坎坷沿河谷或开阔低地分布汾河、渭河谷地气候气候相宜相宜的降水,适中的气温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城市多,规模大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城市众多气候恶劣干旱、寒冷、过于湿热,不利于居住,经济落后城市少,规模小干旱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寒冷地区城市很少河流河运起止点人流、物流量大,货物集散、中转地,变更交通运输方式易形成城市、交通枢纽,一般规模较大赣州河流交汇处宜宾(岷)、重庆(嘉陵)、涪陵(乌)、武汉(汉)河口广州、上海运输河两端塞得港苏伊士巴拿马科隆半岛利用自然水域进行防卫古代城市常分布于此波士顿河曲处伯尔尼(阿勒)河心岛巴黎(塞纳)大多数城市分布的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一地理测试试卷考试范围:必一必二;考试时间:9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第Ⅰ卷选择题部分 共50分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1-3题。

1.当太阳直射D 点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2.当太阳直射B 点时A.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B.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C.南半球昼长夜短D.全球昼夜平分 3.在太阳直射C 点之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A.一直向北B.先向北,再向南C.一直向南D.先向南,再向北 读“气压带与风带的变化”完成(4)~(5)题 4.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 图表示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 B .B 图表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C .C 图表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D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5.受甲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且只分布在纬度30-40度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没有这种气候类型 6.下列水体,按其储量多少的顺序依次为: A.冰川水 地下水 河流水 湖泊水 B.冰川水 地下水 湖泊水 河流水 C.地下水 冰川水 河流水 湖泊水 D.地下水 冰川水 湖泊水 河流水 7.夏季,北印度洋海水的流向是:A.呈顺时针方向向东流B.呈逆时针方向向西流 C.呈顺时针方向向西流D.呈逆时针方向向东流读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图,完成8-9题。

8.图中人口增长率较高的是A.aB.bC.cD.d 9.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比较接近图中的 A.a B.b C.c D.d 图12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 B.多种经营,市场适应性强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11.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A.地形B.热量C.科技D.市场12.在下列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最灵活和最高效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 .水路铁路B .公路 航空C .航空 管道D .铁路 公路 1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 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B.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C.加强全球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保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实现人口零增长、经济零增长、环境污染零增长 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分析回答14--15题。

14.图中数字1代表的物质是A 、岩浆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岩浆 15.如果3代表的是沉积岩,则指向3的箭头②、③代表的是 A 、上升冷却凝固 B 、外力作用 C 、变质作用 D 、重熔再生16. 山区的公路一般修成与等高线近似的“之”字形,受到影响的因素主要是 A .气候 B .河流分布 C .植被 D .地形 17.下列对图7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a —d 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 ②b 环节直接为陆地降水输送大量水汽③c 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有重要意义 ④d 环节水量受地表植被条件影响不大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读图1,“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示意图”,完成18~19题。

开垦草场、牧场缩小 草场过载、植被破坏 ① ③② 土壤冲刷、地力下降扩大耕地、广种薄收生态环境恶化18.图中①、②、③分别是…………………………………()A.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粮食不足、单产不高;风沙侵蚀、水土流失B.毁林开荒、破坏植被;风沙侵蚀、水土流失;粮食不足、单产不高C.风沙侵蚀、水土流失;毁林开荒、破坏植被;粮食不足、单产不高D.风沙侵蚀、水土流失;粮食不足、单产不高;毁林开荒、破坏植被19.破坏植被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差异性 B.整体性 C.多样性 D.有限性20.下列影响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土地的环境状况B.付租人文化的高低C.地区知名度的大小D.交通通达度的优劣21.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增加 B.扩大了世界环境人口容量C.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城市环境D.出现城市“热岛”效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22.下列地区,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A.低纬度高山B.中纬度高山C.高纬度低山D.赤道地区低山图3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

读图回答23题。

23.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从扩大就业再就业的要求出发,注重发展的工业部门应属于()A.模式一B.模式二C.模式三D.模式四25.下列工厂的区位选择中,属于模式二的是()A.“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设分厂B.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C.北京首钢在河北迁安建炼铁厂D.世界一些汽车生产集团在中国建汽车生产基地图3高一地理答题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第 I 卷一、(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计50分)二、非选择题(50分)26.读太阳照射图。

完成下列填空(11分):(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该图所示的节气是 。

(2分) (2)图中AEC 表示晨昏线,其中AE 线是 线(晨线或昏线),其与赤道交点(A )的时间为 时,B 点的地方时为 时,C 点的地方时为 时,D 点的地方时为 时。

(5分)(3)这一天,A 地昼长 小时,E 地夜长 小时。

(2分)得分评卷人得分 评卷人(4)写出该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2分) 27.读下面“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构造是:甲 ;乙 ;a 、b 。

(3分) (2)甲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

(2分) (3)该地上覆岩层是 作用形成的(2分)。

(4)如果寻找油气,要在 中找,要找地下水应在 中找。

(填代号、2分)(5)如果该地区岩层中有一层为石灰岩,则该地区可能出现 地貌,这种地貌在我国的 高原较为常见。

(2分)28.图11中①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②是石油化工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分)(1)影响电子工业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许多与石油化工企业有生产联系的厂家纷纷集聚在石油化工区,其主要目的是什么?(3)若在图11中③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4)若在图中④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5)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P 带应设置__________。

甲乙a bN图1129. 读下表(表1)资料,回答问题。

(16分)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折射出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

2012年A、B、C三国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表1)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年龄构成城市人口比重人口/每公顷耕地人均GDP(美元)0—14岁(%)≥65岁(%)A国9101518880.227460B国25836428 3.32800C国411644316 5.3710(1)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国,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这类人口问题一般出现在(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5分)(2)A、B、C三国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国,该类国家会出现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称为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8分)(3)与其他两国相比,C国的人均耕地较(多或少),从人口发展角度提出合理建议(3分)参考答案地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试卷类型:A卷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D C A B A D B D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B A D B D B A B D题号21 22 23 24 25答案 C A C D D二、非选择题(50分)26.(1)北夏至(2分)(2)晨线 6 12 18 24(0)(5分)(3)12 24(2分)(4)(90°E,23°26†N)(2分)27.(1)背斜;向斜;断层(2)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性松软容易被侵蚀.(3)堆积或沉积(4)甲,乙(5)喀斯特云贵高原28.(1)(生产)技术(1分)(2)一方面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2分)另一方面便于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2分)(3)不合理(1分)钢铁厂污染大气,应放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2分)(4)合理(1分)河流上游,水质最好(2分)(5)绿化带(隔离带)(1分)29.【答案】(1)A(1分);人口老龄化(2分);发达(2分)(2)A(2分);逆城市化(2分);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2分);乡村和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分)(3)少(1分);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增长(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