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学说PPT课件

合集下载

板块构造学说PPT课件(上课用)

板块构造学说PPT课件(上课用)
全球构造理 论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的昨天与今天考古 界的惊异
南极洲发现煤层!
地球的昨天与今天考 古界的惊异
印度发现古代冰川!
练 大陆在漂移 习
海底扩张说
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 移说
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 说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四
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 说
思考题
魏格纳是根据什么提出大陆是 漂移?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链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
二。请说出下列 板块的名称
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非洲板 块
太平洋 板块 印度洋板 块
南极洲
板块
本堂课到此为止 再见!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板块构造学说 PPT课件 1 人教课标版

板块构造学说 PPT课件 1 人教课标版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
地中海 红海
大 西 洋 太平洋
活动六: 对比板块分布图和世界主要地震火山
带分布图
研究内容六: 世界主要地震火山带的分布与板块活动 之间有何联系?
世界主要地震火山带
学生归纳总结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软流层 上滑动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边界:比较活跃

4、努力本就是年轻人应有的状态,是件充实且美好的事,可一旦有了表演的成分,就会显得廉价,努力,不该是为了朋友圈多获得几个赞,不该是每次长篇赘述后的自我感动,它是一件平凡而自然而然的事,最佳的努力不过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努力,成就更好的你!

5、付出努力却没能实现的梦想,爱了很久却没能在一起的人,活得用力却平淡寂寞的青春,遗憾是每一次小的挫折,它磨去最初柔软的心智、让我们懂得累积时间的力量;那些孤独沉寂的时光,让我们学会守候内心的平和与坚定。那些脆弱的不完美,都会在努力和坚持下,改变模样。
你对科学研究的过程有了什么样的认识 ?
练习部分
共同部分:完成课后练习和作业题目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不足之处 了解目前全球构造理论的发展情况

专题5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PPT

专题5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PPT
看一看
看一看
大 西 洋
第二篇 专题5 板块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学说
魏格纳 (1880-1930)
• 德国著名的气象学家、 天文学家
一、大陆漂移学说-起源
大陆漂移演示
一、大陆漂移学说-依据
一、大陆漂移学说-依据
一、大陆漂移学说-观点
1.大陆曾发生过漂移;
2.全世界的大陆曾连接成一体,称为泛大陆;
3. 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海沟、岛弧或山脉。 正确!
4. 喜马拉雅山是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印度洋板块)
5. 大洋板块的生长界可形成海沟。 (消亡界)/(海岭或洋脊)
作业
• 练习册P10
• 填空题、选择、连线、读图分析的第一答题。
下课!
围绕它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3.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
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突破
提出科学设想 验证科学设想
大陆漂移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呢?
科 学 探 索 之 路 还 在 继 续
大陆漂移学说
提出科学假设 验证科学设想
魏格纳(1880-1930)
海底探测 技术发展
海底扩张学说
H.H.Hess 赫斯 R.S.Dietz 迪茨
三、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的类型 红色界限与绿色界线分别穿过了哪些地形?
阿留申群岛 地中海 日本群岛 海沟 美拉尼西亚 北岛 海沟
喜马拉雅山
红 海 大 西 洋 海 岭
菲律宾群岛
马来群岛
印 度 洋 海 岭
海沟
南岛
太 平 洋 海 岭
三、板块构造学说-板块运动的结果
板块的生长边界: 形成裂谷或海洋
板块的消亡边界: 形成海沟、山脉

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 PPT

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 PPT
(2)洋底在扩张中的沉降:
冷却结晶后,玄武岩熔体密度增加、体 积减小,软流圈顶部玄武岩熔体冷凝转化为 岩石圈的组成部分,伴随体积减小,洋底岩 石圈表层向下陷落。
大家好
24
(3)海底扩张与海平面变动:
洋中脊的形成与消失,对大洋盆地的容积有显 著影响:
洋中脊上升→洋盆体积缩小→海进
洋中脊下降→洋盆体积扩大→海退
(4)平顶海山、珊瑚礁与洋底的沉降:
① 大洋中平顶海山的形成与洋底扩张沉陷有关 ,中洋脊轴部火山活动强盛之处往往形成火山 岛,火山岛随板块向外扩张推移,火山活动逐 渐平息。
②珊瑚礁追随海平面上升而生长,生长速度大
• (4)岩石圈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最
可能是地幔物质的对流大。家好
4
二、板块的划分
• 板块之间的界线:洋中脊、转换断层、海 沟或年轻的造山带
• 板块划分的标志:
①地震带:全球的地震带是板块边界的相 对运动造成的,全球各地震带相互交接、 首尾相连。
②地貌标志:板块边界由于强烈的构造运 动,对地面形态有强烈的塑造作用,容易 形成洋中脊、海沟、褶皱山系等。
大家好
5
• 六大板块的划分方案:
• 全球板块的划分至今仍然存在争议,但全 球主要板块的划分方案却是清晰的。一般 将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此外还有十二 板块、十五板块等分类方法,每个大板块 也可再分为许多次一级的小板块。
• 目前常用的六大板块的划分方案是由法国 的勒皮雄(X. Le Pichon,1968)提出的。
• 平错型(剪切型)板块边界:相当于转换
断层,两侧板块相互滑过,既没有板块的
生长,也没有板块的破坏。
大家好
9
大家好
10
离散型

板块模型PPT课件

板块模型PPT课件

地壳向两侧推移。
03
板块构造学说
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分
割成若干巨大的刚性板块,即岩石圈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对流的作用
下不断运动,发生相互碰撞或张裂。
03
板块模型与地震活动
地震产生原因及类型
地震产生原因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岩石受力超过其承受极限而突然破裂、释放能量所引起的 自然现象。板块运动是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板块间的相互碰撞、挤压、 分离等。
两个板块沿水平方向相对 滑动,形成转换断层和地 震活动带,如圣安德烈斯 断层。
板块运动方式
01
02
03
04
扩张运动
在离散边界,板块向两侧扩张 ,形成新的洋壳。
俯冲运动
在汇聚边界,一个板块向下俯 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形成海
沟和火山弧。
碰撞运动
在汇聚边界,两个板块相互碰 撞挤压,形成高大山脉和地震
活动带。
深海探测与板块构造
随着深海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 揭示更多关于海底板块构造的细节和机制

板块构造与资源环境
深入研究板块构造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有 助于指导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以及环
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地震预测与防灾减灾
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减 轻地震灾害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跨学科综合研究
板块构造学说发展历程
01
大陆漂移学说
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
一的巨大陆块(联合古陆),在新生代又分裂漂移成现在的海洋和陆地

02
海底扩张学说
认为海岭是新的大洋地壳诞生处,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

板块构造理论课件

板块构造理论课件
板块边界
洋中脊是新的地壳形成的 地方,板块边界沿着洋中 脊向两侧扩张。
转换断层板块边界
两个板块在相对方向上平 移,形成转换断层。
俯冲带板块边界
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个板 块下面,形成海沟和岛弧。
板块的运动方式
平移运动
板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是板块运动的主要方式。
旋转运动
板块围绕垂直轴旋转,通常发生在板块边界的转 换断层处。
在汇聚边界,板块之间的压力可能导致地壳岩石圈 板块俯冲到地幔中,引发火山和地震活动。
03
在离散边界,板块之间的扩张作用可能导致地壳岩 石圈断裂,形成裂谷和海洋。
地震的预测与防范
地震预测
通过监测板块活动、地壳形变和地下 水位等变化,可以预测地震的发生时 间和地点。
地震防范
采取抗震设计和施工措施,如加强建 筑物的结构和地基,建立应急救援体 系等,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板块内部的演变过程
板块生长与消亡
板块的生长与消亡是板块构造演化的重要过 程,通过海底扩张、俯冲带等作用,板块不 断生长或消亡。
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是板块构造演化的核心,指板块在地球表 面进行水平运动,包括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
板块相互作用
板块相互作用是指不同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或 分离,形成各种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
深化对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机制的认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机制的研究将更加深入,进一步揭示板块 构造的奥秘。
跨学科融合
板块构造理论将与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进行更紧密的交叉融合,推动地球科学 研究的进步。
高科技手段的应用
利用卫星遥感、深海探测、高温高压实验等技术手段,将有助于更精确地研究板块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思想课件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思想课件

板块的运动方式与驱动力
总Hale Waihona Puke 词板块的运动方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 动,驱动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VS
详细描述
水平运动是板块沿水平方向的运动,表现 为板块之间的相互移动和碰撞。垂直运动 则表现为板块的升降运动,形成海平面升 降和地形变化。驱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的热 能,包括地热和放射性衰变等过程产生的 热量,这些热量导致地幔物质的对流,进 一步推动板块的运动。
Harry Hess:他提出了“海底扩张” 理论,解释了海底地壳的形成和演化。
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历程
1960年代
板块构造学说逐渐被广泛接受和 应用,特别是在地震预测和矿产 资源勘探方面。
1970年代
板块构造学说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和发展,包括板块内部的变形机 制和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1980年代至今
地球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板块构造学说依赖于地球动力学模型的支持,但目前建立 的模型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无法完全模拟地球的复 杂行为和演化过程。
未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深化地球深部结构研究
随着探测技术的发展,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地球深部结构的研究,提高对地壳和地幔的认识, 为完善板块构造学说提供更多依据。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 思想课件
•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 •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 • 板块构造学说的核心思想 • 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 板块构造学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
板块构造学说的起源
板块构造学说的起源可以追溯 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地质 学研究。
当时的地质学家开始注意到, 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整体, 而是由多个板块组成。
板块边界的类型与特征
总结词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思想课件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及核心思想课件

03
探索地球以外的行星 和卫星
随着人类对太阳系其他行星和卫星的 探索,板块构造学说有望为理解这些 星球的地质和气候演化提供借鉴和启 示。
THANKS
感谢观看
板块边界是板块之间的接触线,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地带。 离散型边界通常出现在洋中脊或海底扩张区域,是两个板 块分离的地方。汇聚型边界通常出现在海沟或俯冲带,是 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或俯冲的地方。
板块运动
板块运动是指板块相对于地幔的运动, 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VS
板块运动是指板块相对于地幔的运动, 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 是指板块沿水平方向移动,而垂直运 动则是指板块沿垂直方向移动。这些 运动是由地球内部的热流和地幔的对 流运动引起的。
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研究者
多位科学家共同贡献
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并非由一位科学家独立完成,而是多位科学家共同贡献的结果。其中,丹麦地球 物理学家魏格纳(Alfred Wegener)被认为是板块构造学说的奠基人。其他重要的研究者还包括英 国地球物理学家霍姆斯(Frank B. Holmes)和美国地质学家戴尔(George Darwin)。
04
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地震预测和防灾减灾
地震预测
通过研究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家 能够预测地震活动,提前发出预 警,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防灾减灾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制定更 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如加强建 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建立应急救 援体系等。
矿产资源分布和勘探
矿产资源分布
板块构造学说揭示了矿产资源的分布 规律,指导地质勘探工作,提高矿产 资源开发的效率和安全性。
板块俯冲和板块碰撞
板块俯冲是指一个板块插入另一个板块的下 部,而板块碰撞是指两个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课件PPT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课件PPT


或 海
裂洋
两种消亡边界——板块碰撞
陆洋碰撞往往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陆陆碰撞形成山脉


里 亚




板块构造学说
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亚欧板块?
科迪勒拉山系
美洲?板块
非?
洲 板 大西洋 块
亚洲东部岛弧
太平洋板?块
马里亚纳海沟
印度洋板?块
东非大裂谷
南极洲板?块
绿色:消亡边界 红色:生长边界
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
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C)
图2为“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对该地岩层结构的形成过程,描述最合理的是
A
A.沉积一褶皱一断裂一抬升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B.沉积一断裂一褶皱一沉积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C.褶皱一断裂一抬升一侵蚀一下沉一沉积 D.褶皱一断裂一侵蚀一沉积
板块属于( B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D )
A.陆地区域边界
图D.板块生长边界
下图表示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 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A)
风力作用
C.相对上升且靠近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的山地
D.相对下沉且远离断层的一端,常形成崎岖的山地
读图“地质构造图”,回答17题。
B
17.下列地形区的成因与图中②处不相同的是:
A、渭河谷地 B、长江三峡

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板块构造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34
A式俯冲
B式俯冲
完整版PPT课件
35
七、板块的运动
• 板块沿球面的旋转运动:
• 欧拉定律(E.Euler ,1776)
一个刚体沿半径不变的球面的运动,必定是环 绕通过球心的轴的旋转运动。在球体表面,任 何一点的移动都不是沿着直线,而是弧线;如 果这种移动表现为复杂的曲线形式,那么它的 移动轨迹将有许多圆弧小段组成。
• 板块旋转运动的确定:主要用板块的旋转轴 或旋转极的位置和旋转角速度来确定
• 板块的相对运动观点认为,不仅板块本身可 移动,板块的各类边界及旋转极也可移动— —相对移动。
完整版PPT课件
38
• 板块边界的迁移: 渐变式和突变式两种。
• 最常见渐变式。渐变式板块边界的迁移不存在 汇聚型板块边界,仅是某一边界在缓慢移动。
52演化阶主导运动特征形态典型火山岩典型沉积变质作实例胚胎期抬升裂谷拉斑玄武岩溢流碱性玄武岩少量沉积作用可忽略东非裂谷幼年期扩张拉斑玄武岩溢流碱性玄武岩陆架不海盆沉积可能有蒸収岩可忽略红海成年期扩张拉斑玄武岩溢流碱性玄武岩活动集中于大洋丰富的陆架沉积冒地槽少量大西洋衰退期收缩环绕边缘的岛弧及毗邻海沟边缘的安山岩及大量源于岛弧的沉积物优地槽太平洋终了期收缩年轻山系边缘的火山岩及大量源于岛弧的沉积物优地槽可能有蒸収年轻山系少量广泛喜马拉雅山的印度河一线53九热点地幔柱假说1无震海岭和热点说无震海岭的特点
• 平错型(剪切型)板块边界:相当于转换
断层,两侧板块相互滑过,既没有板块的
生长,也没有板块的破坏。
完整版PPT课件
9

类 两侧板块的 力 地震活动 岩石圈演 两侧板块地壳
型 运动方向 状 特征 化特点
性质

板块构造学说 课件

板块构造学说 课件
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层上移动。
高考命题方向: ①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结合区域定位);
②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表形态的成因。
(一)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1.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被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板块; 2.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板块运动形成地表基本形态;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
(√ ) (√ )
(√ )
9.白令海峡是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分界线
10.红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 11.安第斯山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12.海岸山脉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 )
( ×) (√ )
(√)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问题2:说出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
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离海岭越近岩石年龄越轻, 海沟附近的岩石年龄最老。
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
问题3:火山、地震带分布的不同点: 火山——海岭、海沟附近,地震带——海沟附近。
问题4: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都认为大陆在移动, 移动的参照物是否相同?分别是什么? 大陆漂移学说:硅铝层在硅镁层上漂移;
近年来7级以上地震分布图
图解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判断背斜、 向斜的主要 依据:
背斜: 中间 老两 翼新
岩层的
新老关系
向斜: 中间新 两翼老
下图为某纬线的剖面图 ,读图回答4~6题: 4.按六大板块划分,该纬线穿过的板块数目有( D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5.图中①所处的板块是( B ) A.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6.下列地形成因与图示地形②相似的是( A ) A.喜马拉雅山 B.东非大裂谷 C.大兴安岭 D.大西洋中脊

人教版板块构造学说 PPT

人教版板块构造学说 PPT
律? 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离海岭越近岩石年龄越轻,
海沟附近的岩石年龄最老。
太平洋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
问题3:火山、地震带分布的不同点: 火山——海岭、海沟附近,地震带——海沟附近。
问题4: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都认为大陆在移动, 移动的参照物是否相同?分别是什么?
大陆漂移学说:硅铝层在硅镁层上漂移; 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板块)在软流层上移动。
高考命题方向: ①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结合区域定位); ②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表形态的成因。
(一)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1.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被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板块; 2.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中,板块运动形成地表基本形态;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① ②③

⑤⑥
1. ⑥板块是( D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 美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 )
A.喜马拉雅山
B.安第斯山
C.落基山
D.阿尔卑斯山
3.主要位于①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 )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模拟试题:
(一)判断题:
1.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
( ×)
2.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欧板块 3.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 4.爪洼岛位于印度洋板块
( ×) ( √) ( ×)
5.巴基斯坦大地震的震中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6.东非大裂谷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
7.雅鲁藏布江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分界线
8.东亚岛弧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