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卡通图片
孔子及七十二贤弟子画像图
孔⼦及七⼗⼆贤弟⼦画像图孔⼦创办私学,号称弟⼦三千,贤⼈七⼗⼆。
这⼀说法出⾃《史记-孔⼦世家》所记:“孔⼦以诗书礼乐教,弟⼦盖三千焉,⾝通六艺者七⼗有⼆⼈。
”所谓弟⼦三千,贤⼈七⼗⼆只是⼀个⼤概的数字。
下⾯列出其中最有成就的弟⼦名单及其简要事迹。
孔丘(前551年9⽉28⽇<农历⼋⽉廿七>~前479年4⽉11⽇<农历⼆⽉⼗⼀>),字仲尼。
排⾏⽼⼆,汉族⼈,春秋时期鲁国⼈。
孔⼦是我国古代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世界最著名的⽂化名⼈之⼀。
颜回字⼦渊,春秋时期鲁国⼈,⽣于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21年),卒于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81年),享年仅32岁(据熊赐履:《学统》)。
他⼗四岁即拜孔⼦为师,此后终⽣师事之。
闵损 (公元前536—前487年),字⼦蹇【骞(qian,⾳千)】(参看闵⼦骞),以字⼴为⼈知。
⽐孔⼦⼩⼗五岁,春秋末期鲁国⼈,孔⼦弟⼦,七⼗⼦之⼀。
在孔门中以德⾏和⽼成持重著称,⽽尤其以孝⾏超群闻名于世。
冉耕(约前544~?)春秋末鲁国⼈。
字伯⽜。
为⼈端正正派,善于待⼈接物。
在孔⼦弟⼦中,以德⾏与颜渊闵⼦骞并称。
因恶疾早逝。
孔⼦哀叹其“亡之,命矣夫!”(《雍也》)唐元宗开元⼆⼗七年(739年)追封为“郓侯”。
宋⼤中祥符⼆年(1009年)改封“东平公”。
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改封为“郓公”。
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贤冉⼦”。
冉雍鲁国⼈,字仲⼸,冉耕之宗族。
乃少昊之裔,周⽂王之后。
曹叔振铎数传⾄冉离,世居“菏泽之阳”。
家贫,以牧为业,⼈称“犁⽜⽒”。
《冉⽒族普》称离娶颜⽒,⽣长⼦耕,次⼦雍。
颜⽒死,⼜娶公西⽒,⽣求。
后公西⽒闻孔⼦设教阙⾥,“命三⼦往从学焉”。
其⽗不肖。
孔⼦以其为有德⾏,说:“雍也可使南⾯。
”冉求(前522-前489)春秋末鲁国⼈。
字⼦有,通称冉有。
孔⼦弟⼦。
以政事见称。
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宰⾂。
前487年率左师抵抗⼊侵齐军,并⾝先⼠卒,以步兵执长⽭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趁机说服季康⼦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
“孔子像标准化”还是“孔子像产业化”
“孔子像标准化”还是“孔子像产业化”2006年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海内外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并首次使用孔子标准像制作奖章授予孔子教育获将者。
正式揭幕的孔子像,看上去比原来的更加慈祥,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形脸,眼神比原来的温和,是一个具有山东人相貌特征的忠厚长者。
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张树骅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孔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及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而孔子长什么模样并不是最重要的。
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孔子标准像的主要目的在于能让全世界对孔子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印象,进而有利于传播其思想和学说。
张树骅说,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没有争论和反对意见是不可能的,发布孔子标准像不是商业行为,其设计也并非完全没有历史依据。
孔子标准像定稿是在唐代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像》基础上,先后征求了国学大家任继愈,文怀沙,泥人张第四代传人雕塑家张铝及孔子后裔等个方面的意见最终创作而成。
从2006年初以来,有关孔子标准像的争议,就一直沸沸扬扬,鲜有赞成的声音,而绝大多数批评者纷纷质疑:统一孔子形象和弘扬儒家文化到底有什么干系?消灭人们“想象中的孔子”,破坏文化的原始生态而大搞孔子标准像,究竟有何意义?而“孔子像标准化”操作者则穷尽一切手段举证说明,当今流传的孔子像千人千面,混乱不堪,甚至被丑化、歪曲乃至误导得难以卒视,严重影响了孔子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也不利于孔子及其思想的宣传。
如今,孔子标准像“横空出世”了,少数主张派胜之不武,而占了绝大多数的反对者自然落寞得可怜。
用孔子来赚钱,并用这笔钱来弘扬儒家文化,本无可厚非。
可问题是,文化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应该丰富多彩,形态各异:文化更重要的是“活态”,而不是一张标准像那样的“死态”。
正如一千人的心目中有一千种不同的哈姆雷特,不同人心目中的孔子也是不同的模样,两千多年来,孔子的魅力不仅反映在他的学术思想,还在于他的形象的不确定性,而孔子的标准像将限制人们对于这位圣贤的想象。
孔丘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
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中文名:孔丘外文名:Confucius别名:孔子,仲尼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出生日期: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逝世日期: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职业:教师信仰:儒学主要成就:开创儒家学派编纂《春秋》,修订“五经”创办私学,打破贵族教育代表作品:《春秋》孔子[5]: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
“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春秋战国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所谓“公侯伯子男”也。
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
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
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是“至圣”,孟子是“外王”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故为子姓。
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
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
孔子文化介绍模板
孔子文化介绍模板1. 简介孔子文化,简称孔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儒家学派的创立者。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说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文化、思想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文化以孔子的思想、教育理念、道德规范以及儒家经典为核心,强调人的修养、礼仪之道、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等方面的价值观念。
2. 儒家思想孔子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维系。
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即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他认为人应该遵循道德规范,实现自我修养,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儒家思想将孔子的理念融入教育体系中,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学习态度,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3. 孔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3.1 仁爱孔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尊重,认为仁爱是人之本性。
他提倡人们要以诚实、善良、宽容和谦虚的态度对待他人,并倡导关爱弱者、扶持需要帮助的人。
3.2 礼仪之道孔子认为社会秩序的维系是通过遵循规范的礼仪而实现的。
他强调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循道德规范,尊重他人,遵守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3 忠诚和孝道孔子强调人们应该忠诚于家庭和国家,尤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道。
他认为孝道是一种基本的伦理规范,子女应该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并以此作为自己品行修养的重要标志。
4. 孔子及其影响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他的教育思想和学说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并且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思想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的学说被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他的经典著作《论语》被视为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一。
他的思想影响了古代中国的国家治理和社会伦理,被用作教育的基本原则和道德的指导。
孔子的影响还体现在东亚各国的教育体系中,儒家思想成为东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中国,孔子文化仍然被广泛传承,并且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教育、政治、商业和社会伦理。
孔子圣迹图36副画中英文
三十六幅孔子聖蹟圖The Painting of the Sacred Footprints of Confucius—Thirty-Six Scenes1、尼山致禱:孔子的父親叔梁紇與母親顏氏在尼丘山上祈禱後,第二年生下孔子。
孔子生來頭頂的形狀是中間低、四周高,像尼丘山一樣,故起名叫孔丘,字仲尼。
1. Praying on Niqiu Mountain: After Confucius’ father, ShuLianghe, and mother, Madame Yan, prayed on Niqiu Mountain,Confucius was born the next year. The crown of Confucius’ headhad an indentation, looking like Niqiu Mountain. He was thus namedKong Qiu with the courtesy name Zhongni.2、麒麟玉書:孔子還沒有出生時,有隻麒麟在他家裡口吐天降之書,上面有文字說:「水精之子,繼衰周而為素王」。
孔子的母親感到很奇怪,就用繡紱繫在麒麟的角上,隔了兩夜才離去。
孔子的母親懷孕十一個月才生了孔子。
2. A Qilin with an Auspicious Letter: Before the birth of Confucius,a mythical animal, a qilin came to his home. A letter from heavencame out of its mouth. The words read: “Son of Water God will bethe civilian king after the decline of the Zhou dynasty.”Confucius’mother thought it unusual. She tied a thread around its horn. Theqilin left two nights later. Confucius’ mother was pregnant for elevenmonths before giving birth to him.3、二龍五老: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五五一年),孔子誕生的晚上,有兩條龍從天降下,繞護著他家,五位神仙從天上降到他家庭院中。
孔子诞辰日手抄报
孔子诞辰日手抄报孔子诞辰日手抄报:孔子的人物介绍贵族出身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
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
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圣人降世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
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
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征在(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征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
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儒略历公元前551年;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记·孔子世家》说。
)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
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yú dǐng,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早年经历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
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
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已经十九岁了,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孔子故事系列带插图
人需要学习——孔子故事孔子说:“君子有三个方面需要思考一下,不得不思考啊。
第一,年少的时候不学习,长大了就没有能力做事;第二,年老了如果不把所学的东西教给人,等死了以后就没有人再想着你了;第三,如果在拥有一些东西的时候不知道给别人一点,一旦到穷困的时候就没有人给你了。
因此,君子在年少的时候要想想长大怎么办,就要学习;衰老了的时候要想想死了以后会怎么样,就要教给别人一些东西;拥有东西的时候要想想穷困的时候怎么办,就要知道把东西给别人一点。
”又说:“君子担心三件事:没有知识,能不担心吗?没有知识却又不去学习,能不担心吗?学习到知识了,却不去落实到行动上,能不担心吗?”“不学习,光知道自己去想啊想,就是有知识也不会广博;光知道学习知识,而自己不用这些知识来修养自己,即使学习到知识了也不会被人尊重;不凭借着诚心去到社会上立身,即使偶然能立身也不会长久;诚心没有得到人们相信的时候就喜欢夸夸其谈,即使说得再多也没有人相信。
一个资质不错的人,却没有听说过君子乊道,只知道怜悯小的东西却因此伤害到更大的东西,那么,灾难必然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没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孔子故事孔子被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接连七天不能烧火作饭,用野菜做的汤里面连一个米粒也没有,脸色显得有些疲惫,但是,仍然在屋里抚琴唱歌。
弟子颜渊正在择野菜,但听到子路、子贡一起说着话:“老师两次被从鲁国驱逐出来,隐退到了卫国,后来到宋国讲学,又被人砍倒了大树,差一点丢了性命。
还曾经在周地遭受困顿,现在又被围困在这里了。
要杀害咱们老师的人竟然没有罪过,欺凌咱们老师的也没有人来禁止。
可是,咱们的老师还是抚琴唱歌,君子难道就这样不把羞耻当回事吗?”言下之意,对孔子的做法有些不理解,甚至有些不满。
颜渊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就进去对孔子说。
孔子把琴推到一边,长叹了一声说:“仲由(子路)和端木赐(子贡),都是看问题看得太短浅了。
你去把他们叫进来,我跟他们说说。
”子路和子贡进来了。
浅谈孔子的绘画功能论及其影响
浅谈孔子的绘画功能论及其影响摘要:孔子和他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是对后世中国人影响最大的主流意识,从根本上说,儒家学派是把“艺术”纳入“政教”的功能范畴之内,儒家的艺术观,本文主要论述了孔子的绘画功能及其影响。
关键词:孔子绘画功能论意识形态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发展历史上,绘画论著卷帙繁浩,许多论点的提出,都具有其非凡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推移,后人又不停地赋予了新鲜的时代内容。
使我们受益匪浅,更加勇于去探索和研究。
粗略的翻阅丛书,却发觉众多分析古代绘画理论的著述,对春秋至汉代绘画理论的提及只是蜻蜓点水,认为诸子论画等,只是在有些篇章中谈到绘画,论述也比较简略,且作者的本意往往不在论画中,而是借画而喻,为的是论述他们在文学、礼教中的思想观念。
后人对这个阶段的研究著作,也更不及唐人、宋元。
但就我个人而言,认为一些简练的绘画论句,对于绘画乃至艺术,都具备很深的影响和贡献价值,很值得思考和探究。
孔子作为“百家争鸣”这一学术活跃时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政治家。
他的一些关于绘画理论的观点,对后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孔子作为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在绘画艺术中,也有其带有政治色彩的见解。
这与其特殊的政治地位,提倡“礼”的政治思想是分不开的。
孔子《论语》中谈服装色彩的意见:“子曰: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
(《乡党篇》)。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阳货篇》)”。
孔子所谈并不单纯是服装的色彩问题,而是把服装的色彩同是否遵守“礼”的问题连接在一起了。
孔子提倡的“礼”,是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
色彩的搭配明显的尊重于政治场合和人文思想。
《论语·八佾》中:“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孔子的这一“绘事后素”论,是说先有白底子,后有画。
其实际上包含一个道理。
孔子认为,礼、乐这类活动只是礼的仪式,这正的礼是内在的思想而不是外在的形式。
孔子是一个可爱的普通人
孔子是一个可爱的普通人作者:王吴军来源:《醒狮国学》2018年第04期孔子是一个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的人,但是,孔子也是一个很可爱的人,而且是一个可爱的普通人,是一个可爱的老师。
孔子的身上有着很多的可爱之处,而这些可爱之处,是表现在他在生活中的真实表达上的,比如,孔子也渴望能赚到更多的钱,他曾经用十分可爱的口气说道:“如果能够赚到更多的钱,那么,即使是去做市场的守门人这样的工作,我也愿意干。
”这表明了孔子对于赚钱的明确态度。
也就是说,孔子并非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是一个人,他也需要柴米油盐,他在生活中也需要吃喝拉撒,因此,他才活得很真实,因为很真实,他才活得很可愛、很自然。
有一次,有人问孔子人对道德追求的自觉性是什么样的,孔子想了想,用了一个很可爱的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意思就是说,我没见过喜好道德像喜好女色一样的人。
这句话真是可爱极了,今天看来,它也是蛮可爱的,有点像当今流行的俏皮话。
可见,孔子是一个颇为可爱的人。
说孔子是个可爱的人,不只是因为孔子在生活中说了几句可爱的话,办了几件可爱的事,更是因为孔子的心里有着许多为老百姓着想的可爱的想法。
孔子有一个学生名叫冉求,冉求在孔子那里毕业以后,竟然为虎作伥,替当时的大官僚季氏搜刮民财,祸害百姓。
孔子听说冉求的所作所为后,非常气愤,他义愤填膺地说了一句既义正词严又十分可爱的话:“(冉求)非吾徒也……鸣鼓而攻之可也!”意思是说,冉求这家伙不是我的学生,大家可以敲着鼓去围攻他。
在孔子可爱的一面中,其实显示出了孔子对自己周围的普通人的命运及生死祸福的热切关注。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并没有先问马的情况,而是急切地问道:“伤了人没有?”孔子的学生原思做了家宰的官职后,孔子送给他九百斤粮食,原思坚决推辞,不接受孔子送来的粮食,孔子急了,他对原思说:“这些粮食不是送给你的,是请你分给你的乡邻们的。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伯牛得了重病,孔子赶忙前去探望,询问病情。
孔门记事:《孔子圣迹图》版本考略
元代的赵孟兆页以及明代的吴伟、吴彬等也都创作过以孔子
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孔子的嫡系后裔对历史上创作的孔子画藏。据孔子四十
七代孙孔传在成书于宋绍兴四年
1134年 所著的《东
家杂记》中记载:“今家庙所藏画像,衣燕居服、 颜子从行者,
世谓之小影, 于圣像为最真 注:此画传为晋顾恺之所画 。
近世所传,乃以先圣执玉尘,据曲几而坐,或侍以十哲,而
10石。
珂罗本《孔子圣迹图》 。民国三年 1914年 十
石刻本《圣迹之图》 。最早的“孔子圣迹图”石刻本始于明万
历年间。据《圣迹殿记》记载:“阙里故有圣迹图若干幅,在
枣梨……散在各庑。 ”万历十九年 1591年 ,山东巡按
御史何出光提议将木刻改为石刻, 并于孔庙隙地创建“圣迹殿”
加以保存。次年,山东按察副使张应登按部都曲阜,又建议
增加“克复传颜”、“孝经传会”、“合葬于防”、“过庭诗礼”、“望
世家》,且文字多用原作,选择的是孔子生平中比较重要的 行迹,有文有赞,但无题目。 《圣迹之图》共36幅图,每 页宽66.2厘米,高41.4厘米,画心宽57至62厘 米不等,高近33厘米,无款,作者及绘制年代不详。其图 前有二跋,其一为雍正七年 1729年 跋,认为出自明 代成化、弘治 1465~1505年 年间。由于其相隔 年代相对较近,这一说法比较可信。但此册彩绘本中,著名 的“礼堕三都”、“韦编三绝”、“论穆公霸”、“五乘从游”、“灵公 郊迎”等故事都没有反映出来, 于理不合, 故推知这一彩绘本 的原本可能没有完整地被保存下来,今存的只是残本。山东 曲阜孔府仍保存着该彩绘绢本。
了文人画家们乐于创作表现的历史人物。 例如:西晋太康中,
益州刺史张收在益州学馆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东晋王
历代孔子画像
历代孔子画像提起孔子,大家会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之所以感到熟悉,是因为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和许多经典著作,这些都已经深深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之所以感到陌生,是因为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已无从知晓孔子的真实相貌。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没有摄影、录相这些先进的手段能够把孔子的形象真实地记录下来,人们只能在一些傅说中听到:“他身高九尺六寸,生得牛唇狮鼻,海口辅喉,虎掌龟脊”这或许同大家想像中的孔子相去甚远,那么孔子的相貌到底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踏著历史的足迹细细追寻吧!目前所知最早的孔子形象出现在汉代。
汉代是儒家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广泛地传播,孔子的故事也被广为傅颂。
於是,我们在孔子生活的时代见不到的图像资料,在汉代就出现了很多。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有“孔子徒人图法。
”这说明在西汉时期孔子的弟子就曾为孔子画过像;景帝时曾专门修学宫,刻孔子坐像于其中;东汉时期的老子庙,居然也在壁上画着孔子像。
大家看到的这些石刻艺术品中刻画的是“孔子问礼老子”的场面。
在西元521年,孔子受人推荐到周王朝的首都洛阳去学礼。
在这期间,他曾去拜见道家的鼻祖老子,向老子问礼。
这件西汉早期的石刻画像,一些学者认为它是较早的刻画孔子见老子场面的画像之一,至于画面中那位手拄曲杖,身材高大,躬身而立的人是不是孔子,学术界还有争议,但是我们从画像中看到,此人虽躬身而立但也比周围的人高出了一头之多,与史书中所说的孔子是一个身高两米多的“长人”相吻合!在东汉晚期的画像中,孔子率领20名弟子向老子问礼。
根据旁边的题记,大家可以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对号入座。
这里的孔子五官十分清晰,粗眉,大眼,圆鼻,神态谦和。
值得注意的是,这时大家还看不见孔子的胡子呢!在他的袖口中有两只双雁头露出,史书上说这是孔子送给老子的礼物。
其实,并不是在所有的孔子见老子画像中都能见到“雁”这种礼物。
在一幅东汉早期的画像石中孔子带的就不是雁,而是一把长剑。
孔子的颜色
命 题 的真 假 。
的事 ,孔 子 便 告诉 他 : “ 人 的事 你 还 没 弄清 ,又 怎 活 首 先 , 我 们 不 妨 假 设 孔 子 是 黑 色 的 。在 盘 古 开 么 知 道 鬼 神 的事 呢 ? ” 子 路 又 问 : “ 是 怎 么 一 回 死
天 辟 地 之 前 , “ 地 混 沌 如 鸡 子 ”。 这 混沌 的状 态 大 事 ? ”孔 子 说 : “ ,你 还 没 弄 清 呢 , 又 怎么 知 道 死 天 生 概 就 像 高压 锅 里 沸 腾 的汤 水 ,在 黑 暗 里蕴 蓄 着 新 的事 呢 ? ”孔 予就 是 这 样 ,关 心 的 永 远 只是 身边 的事 , 那 物 。但 在 未 揭 开 之 前 ,谁 也 不 知 道 里 面 到 底 有 些 什 些 玄之 又 玄 的东 西 自然 不 在 他 的探 求 范 围之 内 。孔 子 么 。看 来 ,这 黑 色 是 极 富 内涵 又 难 以看 透 的 。孔 子 极 离地 太 近 了 ,几 乎 就 是 从 土地 里 长 出来 的 ,他 做 不 了 富 内涵 这 自然 不 必 多 做解 释 ,但 若 说 孔 子 难 以看 透 , 就 真 是 盲 人 摸 象 了。历 经两 干 五 百 年 的孔 子 思想 , 以 神 ,也 不 能是 银 色 的 。 也有 人说 ,孔子 是红色 的 。在孔子 出现之 前 ,
日: “ 斯 而 已乎 ?” 如
色 ,给 百姓 镀 上 了一 层 智 慧 的 光 芒 。所 以有 人 说 孔 子 是 红 色 的 ,艳 丽 地 红 了两 千 多年 ,还 要 继 续 红 下 去 。 但 这 红 色 太 张 扬 , 看 久 了 不免 让 人 头 晕 目眩 。孔 子 绝 不 是 张 扬 的 , 《 语 》里 有 记 载 “ 见 齐衰 者 ,冕 衣 论 子 裳 者 与 瞽 者 ,见 之 ,虽 少 ,必 作 ;过 之 , 必趋 。 ”就 来 , 如他 要 从这 些 人 身 边 经 过 时 , 也会 小跑 着 走 过 ,
绘本故事-孔子的故事
1孔子的故事之智慧圆融故事取材于《列子仲尼篇》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夏。
有一天,他问孔子,有关他的一些同学们的修养情况。
他问道“老师,颜回同学为人怎么样”孔子沉吟了一下答道“颜回的仁爱之心比我要好。
”“那子贡呢”子夏接着问。
“他呀!他的辩才比我好。
”孔子笑着说。
“那子路,子路同学呢”子夏又接着问。
孔子开心地笑着说“要说勇武精神,我们都不如他。
”“那子张呢子张难道也有过老师之处”子夏满脸狐疑。
孔子顿了顿,说“子张同学,为人处世,庄重严谨的作风,比我这个做老师的要强。
”子夏听到这里,禁不住站了起来。
他曲躬作揖地问道“老师,这我就不明白了。
既然那四位同学,都有超过老师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他们还要师从老师您,学习呢”孔子见子夏这样,忙举手向下按了按,并和蔼地对子夏说“子夏!你别着急,先坐下,听我慢慢说。
颜回同学虽然他很仁慈,但有时他过分的仁慈,导致的不忍之心,使他变得一味地迁就他人,影响了自己对事态作出正确的决断,从而反而害了别人。
所以说,他虽能仁,却不能忍。
(注佛家有时说慈悲生祸害,也是这个意思)”孔子接着对子夏说“至于子贡,他的口才的确很好,可谓辩才无碍。
他精通语言的妙用,却不识语言的局限,不懂得沉默的力量。
所以,他能辩不能讷。
”“关于子路,”孔子继续说“他英勇过人,敢作敢为,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但有时不懂得谦冲退让,持弱守雌,蓄势而动。
这样难免会意气误事。
所以说,他能勇,不能怯。
”“而子张呢,”孔子说到这里沉了沉,然后说“他过于庄重严谨,以致清不容物。
不能和煦接众,不能容纳有污行的人,让人见之生畏,敬而远之。
所以,他能庄,不能谐。
”“因此,”孔子最后总结道“如果将这四位同学的长处都加起来,来对换我的修养,我也是不愿意的。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要一心跟从我,学习的原因。
”2孔子的故事之神武不杀谈到儒家的君子,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温文尔雅、谦恭礼让、文弱书生形象。
对作为儒家祖师的孔子,我们也容易印象成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先生。
古代诗人卡通形象
古代诗人卡通形象
李白。
他头戴一顶潇洒的文士帽,帽带随风飘动。
身着一袭宽松的白色长袍,袍上绣着简单的云纹图案,彰显出他的飘逸。
眼睛明亮而有神,仿佛藏着星辰大海,透着一股不羁与豪放。
他一手拿着酒壶,时不时仰头灌上一口酒,另一只手则握着毛笔,似乎随时都能挥毫泼墨,写下壮丽的诗篇。
腰间还挂着一把宝剑,剑柄上镶嵌着一颗蓝色的宝石,显示出他除了是个诗人,还是个仗剑天涯的侠客。
杜甫。
杜甫的卡通形象看起来有些消瘦,他穿着一件略显破旧但洗得干净的灰色长袍,头发用一根布带简单束起。
脸上带着忧国忧民的神情,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饱含着对世间疾苦的同情与无奈。
他的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诗集,那是他心血的结晶。
脚下穿着一双草鞋,站在一片萧瑟的秋风落叶之中,仿佛在为苍生悲叹。
王维。
王维的卡通形象充满了儒雅之气。
他头戴黑色的进贤冠,身着淡蓝色的锦缎长袍,袍上有精致的山水刺绣,与他山水诗人的身份相呼应。
他面容清俊,眼神宁静而深邃,犹如他诗中的山水画卷一般。
他手持一把竹制的洞箫,似乎随时都会吹奏出悠扬的乐曲。
身边围绕着几只飞鸟,仿佛是被他的箫声吸引而来,体现出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苏轼。
苏轼头戴东坡巾,那巾子的形状独特,很有辨识度。
他穿着一件宽松的褐色长袍,腰间束着一根麻绳。
他的脸庞圆润,带着淡淡的笑容,眼睛里透着豁达与乐观。
他的手里拿着一根钓竿,身边放着一个鱼篓,像是刚刚从江边垂钓归来。
他的脚下还踩着一只小酒坛,因为苏轼可是爱酒之人,饮酒作诗是他的生活乐趣之一。
孔子弟子资料卡【范本模板】
孔子弟子资料卡孔门十哲简介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
《论语。
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子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颜回颜回,鲁国人,颜氏,名回,字子渊.七十二贤之首,十哲之首,儒家五圣之一,被后世尊称为复圣。
小孔子三十岁,最为孔子钟爱,并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也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闵损闵损,鲁国人,闵氏,名损,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
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孝。
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品格高尚。
闵子骞为人极孝。
他少年丧母,父亲娶了继母。
继母偏爱自己亲生二子,虐待闵子骞,子骞却并不告知父亲,避免影响父母间关系.冬天,继母用棉絮给自己的孩子做棉衣,而给他的棉衣填的是芦花。
一日闵子骞驾马车送父亲外出,因寒冷饥饿无法驭车,马车滑入路旁沟内。
他被父亲喝斥鞭打,结果抽破衣服露出了芦花。
父亲醒悟,想休掉妻子。
子骞长跪于父亲面,为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父亲便不再休妻,继母也痛改前非.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间。
”后人根据这一段故事,改编出戏剧《鞭打芦花》,并作为《二十四孝》中单衣顺母的主角。
闵子骞为寡言稳重,一旦开口语出中肯.孔子评价:“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历代帝王因闵子骞的德行高尚,对其屡有追封:唐朝开元二十七年追封费侯,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封琅琊公,南宋度宗咸淳三年又称费公。
今山东省济南市百花公园内有闵子骞衣冠冢,附近有闵子骞路。
另外,在沂水县亦有闵公山,相传是闵子骞当年登高避祸的所在.冉耕冉耕,冉氏,字伯牛。
中国春秋时代末(前544年~前439年)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之一,患病早逝,孔子十分难过。
伯牛与颜渊、闵子骞、仲弓同属孔门十哲的德行科哲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合传统文化讲解/ 孔子诞辰/ 道德讲堂/ 思想教育等
汇报人:xxxppt时间:XX年XX月
孔子诞辰标题 1
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 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孔子诞辰标题
2
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
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分标题 一
分标题 一
分标题 一
孔子诞辰标题
3
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
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孔子诞辰标题
4
请在此处添加详细描述文本,尽量与标题文本语言风格相符
合,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
01
孔子诞辰标题
孔子诞辰标题,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修改文字内容,也可以直接复制 你的内容到此。
孔子诞辰标题
点击此处添 加文本
一
二
点击此处添 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 加文本
三
四
点击此处添 加文本
孔子诞辰标题
标题
添加文本内容 添加文本内容
标题
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文本内容
添加文本内容
标题
添加文本内容
添加文本内容
标题
添加文本内容
添加文本内容
标题
添加文本内容
添加文本内容
孔子诞辰标题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 点击此处添加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