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探微简介 画家
00六朝四大家 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曹不兴
曹不兴的动物画,栩栩如生。特别是他画的龙, 仿若腾云驾雾一般。孙皓赤乌元年(228年)冬十月, 孙皓游青溪,看到一条赤龙由天而降,凌波而行。因 此,他便让曹不兴把龙的形状画下来。曹不兴画的非 常成功于是得到了孙皓的赞赏,珍藏于秘府。后来据 说,宋文帝时,曾逢久旱,一连几个月滴雨未下,田 地干裂,庄稼焦枯。人们天天跪在地上,虔诚地向苍 天祈祷,也不管用。后来,不知谁的主意,取来曹不 兴画的龙放在水旁,不一会儿,果然雷声隆隆,大雨 倾盆。虽然只是一个巧合,但却说明了曹不兴画的龙 形象生动,以至于人们信若神明。龙本是一种人心营 构之象,能令人们以象为真的作品,其构思、技巧自 然与当时的审美要求相吻合。
曹不兴
南齐的画家兼理论家谢赫曾经称见到曹不兴画 的龙头,有一次他悄悄走进藏有曹不兴画的秘室中, 看到曹不兴画的一只龙头,栩栩若生,以为自己看 到的是一只真龙头。谢赫叹服不已,曰:“观其风 骨,名企虚哉!”并在《画品》中将曹列为第一品 第二人。这透露出曹氏画风的基本面貌,这则故事 确有其事,谢赫是一位“点刷妍精,意在切似”的 画家,他的赞赏正表明他推崇曹氏那精细的笔法与 生动的写真技巧。
曹不兴
■
顾恺之
(348— 409,一作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 无锡(今江苏无锡)人,汉族。约364年在南京为石棺寺画维 摩诘像,引起轰动。366年当上大司马参军,392年为殷仲堪 参军,405年升为散骑常侍。义熙初官散骑常侍。博学多艺, 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凡人物、佛像、禽兽、山水皆能。 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画师法卫贤,行笔细劲连 绵,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出之自然。画人物尤善点睛, 自云:“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 (六朝人口语“这个”,即指眼珠)之中。”唐张彦远评其 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精通画论,著有《论画》、 《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书行世。他提出的 “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著名论点,对中国绘画的发 展有深远影响。
论顾陆张吴用笔
论顾陆张吴用笔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笔法的运用一直是绘画的核心要素。
历史上,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以及吴道子这四位大师,他们的笔法各具特色,被后人尊称为“顾陆张吴”。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顾恺之——细腻入微,生动传神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画家,他的笔法以细腻入微、生动传神而著称。
他善于运用线条的粗细、轻重、缓急来表现对象的形态和情感。
在他的作品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衣纹流畅自然,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顾恺之的笔法不仅体现了他的精湛技艺,更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独特理解。
二、陆探微——简练概括,气韵生动陆探微是南朝宋齐间的画家,他的笔法以简练概括、气韵生动而著称。
他善于运用简洁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对象的本质和神韵。
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
陆探微的笔法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趣味,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张僧繇——豪放洒脱,气势磅礴张僧繇是唐朝时期的著名画家,他的笔法以豪放洒脱、气势磅礴而著称。
他善于运用粗犷的线条和浓烈的色彩来表现对象的气势和力量。
他的作品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感受,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张僧繇的笔法体现了他的个性和情感,展现了唐朝艺术的豪迈和奔放。
四、吴道子——精湛细腻,富丽堂皇吴道子是唐朝时期的另一位著名画家,他的笔法以精湛细腻、富丽堂皇而著称。
他善于运用精细的线条和华丽的色彩来表现对象的细节和质感。
他的作品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充满了皇家的气派和威严。
吴道子的笔法体现了他的精湛技艺和对美的追求,展现了唐朝艺术的辉煌和灿烂。
这四位大师的笔法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笔法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和研究他们的笔法,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绘画艺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六朝三杰
六朝三杰:指六朝时期画家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江苏无锡人。
博学有才气,擅长文学,有才绝、画绝、痴绝“三绝”之称。
他不仅精于画,在绘画理论上也有贡献。
陆探微,南朝宋吴(今江苏吴县)人。
他是佛教画家,又是杰出的肖像画家,谢赫对他极为推崇,以为绘画“六法”,“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
其用笔有“连绵不断”的特点,称为“一笔画”。
张僧繇,南朝梁吴中(今江苏苏州)人,一说吴兴人。
他不仅长于人物画,而且能画山水禽兽,还会塑像,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美术家。
对绘画有独特创造,画山水不以笔墨勾勒,史称“没骨山水”,自成一家。
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长,故被称为“六朝三杰”。
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长,时人称六朝三杰。
明杨填《画品》中加画家吴近子称为“画家四祖”。
<IMG alt="" src="/photo/view.fcgi?id=8034153 &mode=3">顾恺之白描女史箴图卷张僧繇(yáo ),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南朝梁吴中(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
梁武帝天监(502年- 519年)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任右军将军、吴兴太守。
擅写真、顼道人物,亦善画龙、鹰、花卉、山水等。
擅作人物故事画及宗教画,时人称为超越前人的画家。
梁武帝好佛,凡装饰佛寺,多命他画壁。
所绘佛像,自成样式,被称为“张家样”,为雕塑者所楷模。
亦精肖像,并作风俗画,兼工画龙,有画龙点睛,破壁飞去的传说。
他画的龙非常殊妙。
相传他在金陵安乐寺画了四条龙,给其中的二条龙点上了眼睛,这两条龙便腾云驾雾地飞到天上去了,而未点睛者仍在墙壁上。
张僧繇一生苦学,“手不释笔,俾夜作昼,未栾倦怠,数纪之内,无须臾之闲。
” 张僧繇的作品有《二十八宿神形图》、《梠武帝像》、《汉武射蛟图》、《吴王栠武图》、《行道天王图》、《清溪宫氠怪图》、《摩纳仙人图》等,分别著录于《宣和画谱》、《历代名画记》、《贞观公私画史》。
各朝代主要画家
三国-两晋-南北朝画家曹不兴------落墨为蝇,第一个出现的画家卫协-------精思巧密顾恺之——字长康,他是东晋著名画家,多才艺,工诗赋,尤精于绘画,擅长于佛道、人物、肖像、禽兽、山水,尤善传神。
曾在建康瓦棺寺作维摩诘壁画,为世所称。
代表作品《女史箴图卷》、《列女仁智图卷》、《洛神赋图卷》等。
陆探微-----南朝,秀骨清像曹仲达------曹衣出水,曹家样萧绎——(505——554年),南朝,《山水松石格》破墨山水隋唐画家展子虔(约531——604年前后),隋朝山水画家,渤海(今山东阳信)人,他的人物、山水、界画和车马无不精湛,尤长人物山水。
代表作品《游春图卷》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
阎立本(?——673年)唐代初年,人物画家,雍州万年(今陕西临潼)人。
他的绘画题材非常广泛,除当时流行的宗教画外,人物、车马、山水、台阁等无所不能。
但他最擅长、成就也最突出的还是肖像画和政治性题材的历史画。
代表作品《步辇图》《历代帝王图》等。
李思训青绿山水画家,北宗,青绿山水画派鼻祖。
李昭道——初唐时期,青绿山水画家,画风精巧细密。
代表作品《明皇幸蜀图》体现了他的典型风格,时代特征明显,是反映唐代山水画面貌的重要传世作品。
张萱——唐代陕西长安人,最擅长画妇女和婴儿,他的人物画创作多半是描写宫廷妇女的闲散娱乐生活,人物形象不仅“形似”,而且传神,能确切刻画人物的心理状况。
代表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等。
周昉——唐代长安人,擅长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亦以仕女画为突出,以当时的关中贵妇为形象依据,具有以“丰厚为体”、“衣裳简劲,彩色柔丽”的特点,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官僚贵族的审美情趣。
代表作品《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等。
韩滉——唐代长安人,他画了不少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倾注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农民疾苦的同情之心,此外,他特别喜欢画牛。
代表作品《五牛图》等。
韩干——唐代陕西蓝田人,一生中的绘画活动,大多数以马为表现题材,他画马,不拘成法,注重观察和写生。
中国美术史
7、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那些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分别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宗炳、王微、谢赫。
晋卫协师法曹不兴而青出于蓝胜于蓝。
谢赫在画品中对其评价极高。
卫协因技艺卓越被誉为“画圣”,他对东晋的绘画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最重要的画家,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完全摆脱了汉代的稚拙水平而进入成熟阶段。
文献记载顾恺之曾画过道释山水。
顾恺之提出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在深度的新要求:传神。
线描作为中国绘画的重要手段,在顾恺之笔下也有所创造发展。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传》、《画论》顾恺之的艺术思想、绘画题材艺术技巧对后来绘画艺术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刘宋时期的宗炳、王微是中国绘画史上最早以画山水知名的画家。
谢赫的<<画品>>就是一部较为系统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北朝画家及绘画活动过去在画史上记载教少.蒋少游\杨子华.曹仲达,被誉为北齐最精工的画家.8\从原始人的石器制造发展中对我们理解美术的起源有那些启示?原始人从石器开始发展到制造装饰品,说明了人类的发展是从制造劳动工具开始的,劳动不仅改造了自然世界也创造了人自身。
原始人从劳动的实用出发,对物质的形体感受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造型手段,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有了精神财富的创造。
这个过程启示我们,美术作为精神产品是从劳动实践和生产发展中分化出来的,美术起源于劳动12、试述顾恺之的时代、生平、以及重要传世绘画作品艺术成就和它在理论方面贡献. 顾恺之东晋人,出身世族家庭,它是个典型的士大夫画家,并有三绝[画绝、才绝、痴绝]之称.艺术表现在艺术创作和理论建树两方面.在艺术实践上,师承卫协,继承发展了卫协艺术风格,将中国绘画以线造型的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用线紧劲连绵,线条运转优美流畅,富有节奏,如“春云浮空,流水行地” 顾恺之在绘画上的另一个特色是塑造人物不再单纯满足于外表的肖似和姿态动作的生动自然,而非常注重“传神写照”善于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使他的作品有一种精润而生动内在魅力. 《女史箴图》《烈女仁智图》《洛神赋图》.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的贡献,他在总结前人理论和艺术创作实践经验上建构的“传神写照”理论体系,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承上启下的理论价值.《画论》《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13、试对阎立本的绘画活动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分析.阎立本出身贵族,一直追随唐太宗李世民,他的绘画创造密切适应着唐初巩固政权的需要,成为初唐政治事业的颂歌,绘画题材非常广泛,他继承发展了“以形写神”的艺术传统,用线劲健结实,色沉浓重,人物形神兼备.在政治上他有“应物之才”描绘重大历史题材.14、. “扬州八怪”都包括哪些画家?他们的绘画是在什么历史环境下产生的?其艺术倾向如何?金农、郑燮、黄慎、李婵、罗聘、李方膺、汪士慎、高凤翰.这些画家大胆突破了当时以四王为代表的所谓正统派,崇尚摹古、一味追求笔墨形式的桎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创新,这些人的艺术态度有许多共同趋向,在他们的绘画中又有某些共同点,借于书画发泄失意并诗,书,画结合,艺术上主张师造化,注重创作.追求书画同源的艺术情趣.16、何谓画像石、画像砖?它们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举例分析其内容和艺术成就。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整理三国两晋南北朝填空1.曹不兴是(吴)国画家,画屏风有(点墨成蝇)之说,善画(佛像),画大象有(心敏手运,须臾立成)之说。
2.西晋卫协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求。
3.陆探微的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形象,他是(五)世纪后最有影响的画家,善画(宗教画)(名士肖像画)(风俗故事画),系(刘宋)时期的画家。
4.张僧繇yáo绘画用笔风格是(疏体线描),“笔才一二,象以应焉”,创佛教艺术中的(张家样),吸收外来画法(南京一乘寺的凹凸花),活跃于(萧梁)时期。
5.曹仲达来自中亚曹国,是(北齐)时期的画家,善画梵像,宗教艺术中创(曹家样),“其体稠叠而衣纹紧窄”被称为(曹衣出水)。
6.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著有(画品录),谢赫提出绘画的作用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
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7.戴逵是与(顾恺之)同一时期的画家赫雕塑家,他是首创(中国是佛像)的雕塑家。
8.戴逵把(脱胎漆器)的工艺技术运用于雕塑方面,创造了(夹纻zhù)形象,克服了造型尺寸增大而重量加重的矛盾。
9.(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诗篇。
10.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顾恺之)。
11.西晋有最高水平的画家是(卫协)。
12.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画家是(陆探微)。
13.被称为“笔才一二,象以应焉”的画家是(张僧繇)。
14.佛教画创“曹衣出水”的画家是(曹仲达)。
15. “六法”出于(谢赫)。
16.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七贤图)画像砖,刻画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17.江苏丹阳南朝墓出土的(羽人戏龙)等画像砖。
18.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中的(孝子列女)在题材上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相似。
19.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三大石窟。
20.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东之四十里(鸣沙山)的断崖上,自符秦建元二年,公元(336)年,沙门(乐僔)开窟后,前后经历1000余年。
中国美术史 知识点
一:原始社会陶器艺术一.陶塑分为器物局部装饰雕塑,拟形器,小型独立圆雕。
1.器物局部装饰雕塑(1).人头形器口彩陶瓶(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2).呺邢陶器盖(陕西华县柳子镇仰韶文化)动物形象,堆塑法,锥刺法,造型逼真,质感强烈,把突起的喙作为器物的钮人面浮雕(陕西)2.拟形器(1).陶呺鼎(陕西华县太平庄仰韶文化)造型简括,稳重厚实,体量感很强,散发着一股狞厉之气。
(2).狗形陶鬲,猪形陶鬲(2件)(山东胶县三里河大汶口文化)(3)陶水鸟形器(江苏吴江良渚文化)3.独立圆雕(1).陶猪(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2).小型群塑(湖北天门邓家湾)(3).孕妇像(辽宁客左东山嘴红山文化)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殖崇拜,是先民祈求自身繁衍的一种像证。
二..彩陶装饰画1.仰韶文化彩陶装饰画(1)半坡类型(西安半坡,临潼姜原)造型:圆底和平底盆图案:黑菜为主,偶见红彩纹样:宽带纹,三角纹,斜线纹,波折纹,鹿纹,角纹,人面鱼纹(最具特色)案例:人面鱼纹彩陶盆(有图)(2)..庙底沟类型((河南陕县庙底沟)器型:以盆,钵为主图案:多用黑彩,兼用少量红彩纹样:动物纹,几何纹以曲线,圆点,弧边三角形构成的花瓣和鸟纹最富特色。
案例:鹤鱼石斧彩陶缸(河南临汝)2.马家窑文化彩陶装饰画上承庙底沟类型,依次分为石岭下型,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
(1)石岭下型:具有明显的庙底沟遗风。
(2)马家窑型,半山型和马厂型:造型:出现了双耳罐,缸,瓮等体积较大的器物。
纹样:旋涡纹,波浪纹,波折纹,圆圈纹,同心圆纹,网纹,锯齿纹,米字纹,蛙纹,人物形象。
共同特点:装饰面大,构图繁密,纹样灵动,色该热烈。
案例:舞蹈纹彩陶盆(有图)(青海大通上宋家寨)。
三.陶器陶器以粘土做呸,经900-1000度高温烧制而成,与磨制石器一起构成新石器时代的标志。
1.种类:红陶,灰陶,黑陶,白陶。
泥质和泥质夹砂红陶数量最多。
2.器物种类:炊食器,饮食器,盛物器,汲水器。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画家也在佛教美术中施展才华,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审美风范的样式, 石窟寺艺术在中原文化与国外文化碰撞交流中吸收新元素,踏上本土 化历程。
第一节 绘画
• 卷轴绘画 • 三国两晋画家及传世作品 • 曹不兴,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亦名弗
第九窟西壁胁侍菩萨,石雕,北魏,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第八窟北壁坐佛局部,石雕,北魏,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第20窟主佛及东立佛
杨子华 北齐校书图(宋摹本残卷)
《北齐校书图》局部
墓室壁画
• 汉魏时期中原战乱,大量民众迁往局势相 对稳定的西北和东北地区,促进了当地文 化的发展。汉代中原地区的墓室壁画装饰 的传统在这些地区延续发展。
• 西北地区主要包括河西走廊到新疆吐鲁番一带。这 一地区的壁画墓主要是魏晋与五凉时期的,较有代 表性的有嘉峪关新城曹魏墓、敦煌佛爷庙湾西晋墓 以及十六国时期的酒泉丁家闸5号墓和新疆吐鲁番 地区的哈拉和卓北凉墓等。
画史与画论
• 顾恺之的传世画论有《论画》、《魏晋胜 流画赞》、《画云台山记》。
• 。顾恺之强调人物画的传神,认为“四体 妍蚩,本亡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 中”。在阐明传达人物神情气质的同时, 也强调绘画技巧的重要性,提出“以形写神”、 “悟对通神” 、“迁想妙得”等观点,是谢赫 “六法”产生的基础,对中国画创作及其 理论发展有深远影响。
北齐壁画墓—— 娄睿墓壁画
门吏图
太原王家峰北朝墓葬 壁画局部,墓主人徐显秀夫妇
陵墓砖画
• 南京古为六朝都城,一些高等级的墓葬集中在该区,如西善桥、 鹤仙坳、金家村、吴家村、油坊村等南朝王侯陵墓。
南朝陆探微“秀骨清像”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影响探析
南朝陆探微“秀骨清像”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影响探析作者:谭勇魏静颖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7年第10期摘要:南朝画家陆探微人物画的一大特征即为“秀骨清像”。
“秀骨清像”是指表现人物的形象清瘦秀丽,身材修长、腰细、苗条,反映人物内在的智慧、超脱,潇洒飘逸的气质和风度。
它作为统治阶级的审美意识,与当时的玄学、士人、战争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是中国古代美术的重要成就。
然而这种崇尚肤色白皙,体型清瘦文弱,带有女性化阴柔美的人物造型,其实是有点病态美的,对现代审美的影响也是好坏参半。
关键词:陆探微;秀骨清像;玄学;病态美一、陆探微“秀骨清像”艺术风格的产生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的时期,艺术总是与其所产生时代的上层建筑即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的转折时期,也对中国绘画和审美基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历史背景与文化融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纷立,各国战乱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名士少有能全身避害者,整个社会人民历经沧桑流离。
但战乱是一把双刃剑,虽给社会造成破坏,同时却也促进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并且当时士族的产生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
从地域上看,秀骨清像兴盛于南方,而后波及各地。
当时北方战乱不断,而江南一带相对稳定,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火的侵扰,纷纷南迁,使南方得到发展,成为政治、经济重心。
由于经济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这时期的艺术也逐渐失去了北方黄土地孕育出来的质朴、粗犷、雄浑,取而代之的是富于浓郁南方味的玲珑聪慧、尚新尚美、着意雕琢,似乎接近了世俗,又让人觉得是更高深的超脱。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画的美学观念,陆探微的“秀骨清像”正是这种观念的产物。
(二)魏晋玄学与崇尚自然魏晋南北朝的时代背景之下,使得儒家思想已不能再独自去垄断当时整个社会的精神领域。
带有“自然”“清静”“虚淡”的道家思想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同时玄学也开始诞生发展,走上了历史舞台。
南北朝时期陆探微等绘画作品赏析
南北朝时期陆探微等绘画赏析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及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为止。
南北朝时艺术兴盛,南方以绘画为主,北方以雕刻塑像为主。
画论、画史在此时期已建立,如谢赫的《画品》,提出绘画品鉴的六法,而其中的“气韵生动”说更被历代画评家奉为最高水准。
南北朝时,南朝刘宋一代的画家,成就最高的是陆探微,画人物创造出秀骨清像的典范,对当时与后世的影响极大,可与顾恺之媲美,因此后世经常将“顾陆”相提并论。
陆探微之子陆绥,也被当时称为画圣(庾元威《论书》)。
袁倩、顾宝光等都是陆探微的最有成就的追随者。
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家宗炳、王微,也并时出现在刘宋一代。
根据《画品》等书对他们二人的品评,大约二人的山水画在意趣上的造诣远比在技法工力上的造诣更值得肯定。
南朝陆探微绘画作品赏析陆探微,(?-约485),汉族,吴县(今苏州)人。
南朝刘宋时期画家,在中国画史上,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
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
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图绘、佛像人物至飞禽走兽,无一不精。
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连谢赫的《古画品录》中也对他推崇备至。
他是江南苏州一带最早的杰出画家之一。
为了研究其遗风,撰者随文附有同样画风的作品数件,以资参酌比较。
南朝陆探微归去来辞图张僧繇绘画作品赏析。
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一说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
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6世纪上半叶。
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曾任武陵王国侍郎,以后又任直秘书阁知画事、右军将军、吴兴太守等职。
南朝张僧繇《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梁令瓒摹)张僧繇以善画佛道著称,亦兼善画人物、肖像、花鸟、走兽、山水等。
他在江南的不少寺院中绘制了大量壁画,并曾奉命给当时各国诸王绘制肖像,能收到“对之如画”的效果。
中国美术史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一魏晋南北朝著名画家曹不兴是有记载的第一位画家他的画被列为吴国“八绝”之一,主要画人物,也是记载最早的佛像画家(三国东吴)卫协西晋画家,多是人物故事以及道释题材的作品,他的创作被谢赫列为六品中的第一品,绘画的特点被顾恺之概括为“伟而有气势”“巧密于情思”卫协对六朝重气韵画风的形成最有影响。
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早期绘画理论家。
(《画云台山记》《论画》)a 顾恺之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注重眼神的描绘,他认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他最大的艺术成就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高要求:“传神写照”;b 在他的创作活动中,最为知名的是在瓦官寺绘制的维摩诘壁画;c 代表作《女史箴图》(唐摹本)是依西晋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而画,共九段,内容是讲解劝诫宫中妇女的一些封建道德规范,是一幅插图画;《洛神赋图》(宋摹本)是据诗人曹植的《洛神赋》而画;《列女传·仁智图》;d 提出了“形具而神生”迁想妙得的理论;e 艺术特点:注重线造型人物造型的准确;画面呈现“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式的运动感和飘逸气息,体现中国古代艺术的秀雅和高贵;把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
陆探微南朝刘宋时最杰出的画家,擅长人物画也兼作风俗画和宗教画,谢赫在《画品》中将他评为第一品第一人。
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一笔画”的笔法,创造的人物形象“秀骨清像”(对崇尚玄学、重清议的六朝士人形象的概括)。
张僧繇·萧梁时期的画家,艺术创作以绘饰佛寺壁画为主,被称为“张家样”是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样式之一,笔下的人物形象具有生动性和写实性。
顾恺之、陆探微的风格是笔迹周密的密体而张僧繇则是“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梁元帝萧绎精通绘事,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职贡图》(宋摹本)被认为出自他的笔下。
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四大样之二)后世评述他的风格谓“曹衣出水”“曹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
连贯书写性绘画引论——再现陆探微之“一笔画”
文字先后次序进行细致品味,然后让测试者对每个字的 运动感进行主观评价,评价每个字体现出来的力量感、 速度感和运动幅度(按 0~10 分来评定),最后统计所 有人的结果,计算每个字的平均得分,并作出过程趋势 图(图 2 左)。从结果可见,张旭在区区 30 字的书写 过程内,展现了激扬跌宕的动感起伏,从而让观者体验 到强烈的情绪变化过程。
2.2 书法的法度为表现“书写过程美”提供一套规 范和技法
法度包含结体、笔法(可分实笔与虚笔)、章法, 它们与上述汉字的有序性结合,使得汉字的“过程性” 可以提升为“过程美”,下面分别讨论:
(1)结体 结体也称间架结构,是一套让汉字书写得美观的法 则。中国古代论述结体的专著,比较著名的有唐代欧阳 询《三十六法》、明朝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和清 朝黄自元临摹自邵瑛的《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等 ; [23] 结体方面的法则,可以看作是在书写过程中对印刷体汉 字结构的人为处理,它无关于对错,而是关乎于书写的 美丑。 (2)笔法 笔法可以分为实笔和虚笔。 实笔即对于文字基本笔画的书写法则。传统书论中, 关于实笔的论著,最著名的就是永字八法 [24] 及卫夫人 的《笔阵图》[25],这里做一个对照表:
若采取严谨的科学研究方式,应该将肚痛帖与经典 的绘画作品进行对比试验,但实际上根本找不到绘画作 品能够进行这样的测试。就笔者所知,现存世的绘画名 作中,还没有能够达成张旭作品那样的“书写过程美”。 于是,这里只能将绘画与书法在表现过程方面的差异做 分析。如图 2 所示,为了直观体现书法在表现“过程美” 方面的优势,选取 4 幅不同流派的典型绘画作品与张旭 草书进行对比,并对每件作品的“运动感”进行了分析。 从图中的分析可见,张旭草书作品的笔触体现出运动感 可以串联为承前启后的连贯序列,这是书法中的动感区 别于绘画的显著特征,它们连接为跌宕起伏的动态推移 过程,带动情感起伏变化,进而“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书谱》)。相比而言,尽管很多绘画作品也能体现 强烈的动感,但这些运动感是一种分布于画面上不同位 置的动感,互相之间只有空间关系而无时序,缺乏书法 中笔触动感的连贯衔接性,也就无法向书法作品那样, 带给观众一种流动的观赏体验。于是,尽管绘画作品也 能表达情感,但却无法像书法那样体现出时间流淌中的 情感变化过程。
中国书法入画的创始人:陆探微
中国书法入画的创始人:陆探微陆探微,生卒年不详,吴(今江苏苏州一带)人。
南朝宋明帝时宫廷画家。
在中国画史上,据传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
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
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图绘、佛像人物至飞禽走兽,无一不精。
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连谢赫的《古画品录》中也对他推崇备至。
他是江南苏州一带最早的杰出画家之一。
常侍从宋明帝左右,妙绝丹青,长人物故实,兼营山水草木,参灵酌妙,动与神会。
其作佛画及古圣贤像,笔迹劲利如锥刀,盖移书法之用笔于画法,自然秀骨天成,体运遒举。
与恺之齐名,古人谓其风神遒举,笔力顿挫,一点一拂,动觉新奇,非虚言也。
谢赫云:画有六法,自古作者,鲜能备之,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
又云: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Ji扬所能称赞。
子绥及弘肃,皆善画。
陆探微的生平搜寻史籍,发现有关陆探微的生平活动资料非常少。
《历代名画记)中载:“陆探微,上品上,吴人也。
宋明帝时,常在侍从,丹青之妙,最推工者。
”这是有关陆探微生平正面书写的唯一记载。
从中大体可知,陆探微是吴人,即今苏州地区人,南朝宋明帝时的宫廷画家,常在皇帝左右侍奉,在当时画技最高,最谙丹青妙法。
但是,有关陆探微在社会生活中体现个人品格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则语焉不详。
《南史》中记录他人的两段文字涉及陆探微,如宗炳之孙宗测传载:“鱼复侯子响为江州,厚遣赠送,测曰:‘少有狂疾,寻山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而进松术,度形而依薛萝,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
’子响命驾造之,测不见。
后子响不告而来,奄至所往,测不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言。
子响不悦而退。
侍中王秀之弥所钦慕,乃令陆探微画其形与己相对,又贻书曰:‘昔人有图画侨、扎,轻以自方耳。
’王俭亦雅重之,赠以蒲褥笋席。
”又如晋名士伏玄度之曾孙伏曼容传载:“曼容早孤,与母兄客居南海。
……宋明帝好《周易》,尝集朝臣于清暑殿讲,诏曼容执经。
历代名家书画作品《归去来辞图》
历代名家书画作品《归去来辞图》传南朝宋陆探微归去来辞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东晋陶渊明不欲為五斗米折腰,离开宦场,作〈归去来辞〉抒发己志。
本幅即描绘〈归去来辞〉起首「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至「叁径就荒,松菊犹存」一段。
画中陶渊明载菊乘舟,家人欢欣迎接,融入辞中「舟遥遥以轻颺」、「僮僕欢呼,稚子候门」所述。
陆探微為南朝宋(西元四二○—四七九年)画家,以善画人物故实得名。
唯本幅以画风论,可能是十叁世纪以后的作品。
宋李唐(传)归去来兮图卷 34.6×566.4厘米美国克利夫兰艺术馆藏元佚名(旧传赵孟頫)画渊明归去来辞图台北故宫博物馆藏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著,也是中国绘画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
此图在手卷上,以单景构图的方式表现陶渊明「返家」的情节,画中陶渊明策杖漫步,有两位僕人随行,一人携带古琴,一人背负著酒罈,前方则是种植有五株柳树的家园,象徵他「五柳先生」的自号。
历代画「归去来辞」的画家,以北宋文人李公麟最为著名,他以「白描」人物的技法来詮释这个故事,影响了后代的画家。
此幅画的作者,虽然旧传为赵孟頫,不过画人物的衣纹用笔快速、转折劲利,可能是出自元代其他追随李公麟风格的画家笔下。
本幅画也与明初宫廷和浙派画家之间有紧密关连,例如将主要人物活动置於画面前景的手法,以及带有书法趣味的用笔,都影响了戴进或李在的作品。
佚名归去来辞书画卷元钱选归去来辞图卷 31.1×411.5厘米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明马轼李在夏芷归去来辞图纸本水墨 27.7×643.9cm 辽宁博物馆藏明王世昌归去来辞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件为巨幅的诗意画作。
画面右上方题款为「嘉靖己丑(1529年)菊月望后(农历九月十五日后)。
王畴雍作。
」并钤盖朱文印「歷山」,标明本画出自王世昌手笔。
王世昌出身山东地区,虽然迄今难以证实是否担任过宫廷画家,不过,他的画风却十分接近于弘治朝宫廷画家钟礼、王谔等人,他们的风格主要以斧噼皴技法,来描绘巨石的质理,并用缓和疏朗的构图,营造画中诗意的气息。
画家陆探微是谁
画家陆探微是谁陆探微,南宋画家。
生卒年不详,吴今江苏苏州一带人。
南朝宋明帝时宫廷画家,中国最早的画圣。
在中国画史上,据传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
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
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图绘、佛像人物至飞禽走兽,无一不精。
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连谢赫的《古画品录》中也对他推崇备至。
他是江南苏州一带最早的杰出画家之一。
为了研究其遗风,撰者随文附有同样画凤的作品数件,以资参酌比较。
陆探微,今江苏苏州人,南朝宋明帝时期的宫廷画家。
相传陆探微是第一个正式以书法入画的人。
他将东汉张芝的草书体代入到自己所作的画中,但是十分可惜,现在我们已经很难见到陆探微的真迹了。
翻阅各种史籍资料,我们可以发现记载陆探微生平活动的资料十分少,几乎可以说是没有。
唯一的一处就是《历代名画记》中有一句介绍陆探微的话:“陆探微,上品上,吴人也。
宋明帝时,常在侍从,丹青之妙,最推工者。
”从这句话中我们大概可以知道,陆探微,是吴县人,南朝宋明帝时期的画官,一直侍奉在皇帝左右,在当时是绘画技术最高超的人,并且深谙丹青妙法。
按照中国史传的记录习惯来看,只要陆探微有一官半职,史料中是一定会记载的。
但是如今没有一部史料中记载陆探微曾担任过什么官职,由此看来,陆探微在当时应该就只是一个技艺高超的画工,地位卑微,没有官职封号,也不是什么出生于世家的名士。
虽然现在陆探微没有一幅作品流传于世,但是陆探微的绘画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个影响也是分为两个方面的。
第一个方面是对陆探微弟子的影响,第二个方面是陆探微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甚至出现了一个派系。
我们先来说一说第一种影响。
陆探微被称为南朝的画圣,在绘画界有一定的地位。
他吸取了前人的绘画技巧和经验,又加上自身对绘画的理解和思考,使得陆探微笔下的作品都十分具有灵活性和哲理性。
陆探微的绘画作品对推进魏晋南北朝绘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浅析南朝陆探微“秀骨清像”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影响
浅析南朝陆探微“秀骨清像”艺术风格的形成及影响摘要:南朝画家陆探微人物画的一大特征即为“秀骨清像”。
“秀骨清像”是指表现人物的形象清瘦秀丽,身材修长、腰细、苗条,反映人物内在的智慧、超脱,潇洒飘逸的气质和风度。
它作为统治阶级的审美意识,是在特殊历史背景和政治文化影响下,人对自身关注和对美的追求的结果,与当时的玄学、士人、战争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是中国古代美术的重要成就。
然而这种崇尚肤色白皙,体型清瘦文弱,带有女性化阴柔美的人物造型,其实是有点病态美的。
对现代审美的影响也是好坏参半。
关键词:陆探微秀骨清像玄学病态美目录摘要 (1)1南朝画家陆探微简介及主要艺术风格 (1)2陆探微“秀骨清像”艺术风格的产生原因 (1)2.1历史背景与文化融合 (1)2.2魏晋玄学与崇尚自然 (2)2.3士族引领的“病态美” (2)3陆探微“秀骨清像”艺术风格对当下审美情趣的影响 (3)3.1肤色白皙,面相清秀 (3)3.2体形清瘦文弱 (4)3.3气质女性化 (5)4结语 (5)参考文献 (7)1.南朝画家陆探微简介及主要艺术风格陆探微是南朝刘宋时期画家,擅长人物画。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广泛,从圣贤图绘、佛像人物到飞禽走兽,无一不精。
南朝陆探微与东晋顾恺之并称“顾陆”;连谢赫的《古画品录》中也对他推崇备至。
只可惜经过时间的流逝,朝代的更替,南朝画家陆探微的作品已是寥寥无几,如今只能通过残缺的作品以及他人对陆探微的评语了解陆探微的绘画风格。
陆探微的绘画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秀骨清像”,“陆得其骨”,“密体”。
其中“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是陆探微人物画的一大特征。
“秀骨清像”一词,最早出现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引用张怀璀对陆探微的评论:“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锥刀焉。
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
”“秀骨清像”是指表现人物的形象清瘦秀丽,身材修长、腰细、苗条,反映人物内在的智慧、超脱,潇洒飘逸的气质和风度。
试析陆探微人物画的造型风格
Artscircle2012/09+TEXT/周媛媛试析陆探微人物画的造型风格陆探微生于晋末宋初,吴人,为刘宋孝武帝到南齐武帝时期的著名肖像画家。
深受宋明帝宠幸,常在侍从,绝妙丹青,创作王室贵族肖像和功臣图,也画了不少历史故事图卷,并善画蝉雀。
其作佛画及古圣贤像,笔迹劲利如锥刀,盖移书法之用笔于画法,自然秀骨天成,体运遒举。
谢赫《古画品录》云:“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能称赞。
”又云:“画有六法,自古作者,鲜能备之。
唯陆探微、卫协备该之矣。
”秀骨清像成为他人物画中比较独特的造型风格。
本文试从形成的背景和特点进行浅析。
一、造型风格形成的时代背景1.魏晋风度的影响这个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同时也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魏晋南北朝是继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以来最长久的一段政权分裂时期,三国鼎立,五胡十六国纷争,南北朝分裂,人民颠沛流离,苦不堪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讲“这是中国人生活史里点缀着最多悲剧的时期”。
然而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富于弹性的民族,正如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处世之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导致了魏晋人的生活重心由“外”转向“内”,抛开一切令人烦忧的时世争乱,转向关注自己的内心,这就构成似乎是那么潇洒不群,那么超然自得、无为而无不为的魏晋风度。
2.玄学兴盛的影响社会的大动荡,秩序的大解体,礼教的总崩溃,使得一大批社会文化精英不再抱有如汉代时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强烈的入世冲动与热情,而是转向对个体人生、宇宙生机的出世关怀。
于是老庄哲学思想在这个时代尤为盛行,老庄思想成为他们退避求得心灵安慰的最后依靠,谈玄析理之风弥漫,竹林七贤、何晏、王弼等都以玄学清谈闻名一时。
“崇道尚玄”成为一种社会风气,魏晋风度与“贵无贱有”的老庄玄学思想共同影响了当时的艺术创作,促使了人物画创作中“秀骨清像”审美形态的确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探微迄今已无真迹传世,但由于陆氏画 风在随后的几十年中备受推崇(不仅在南 朝,而且直接影响到北朝各种各样的人物 造像活动),因此,从现存的那个时代的 相关艺术作品中,亦可窥见其画风之端倪。 现存作品中,与陆探微关系最大的恐怕要 算在江苏南京及丹阳地区发现的墓葬镶拼 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图》,共四幅,风 格类似,系据同一母本制作。据专家考证, 这些墓室墓主均为南齐人。南京西善桥大 墓墓主为南齐显贵;丹阳胡桥鹤仙坳陵墓 墓主为齐景帝萧道生;丹阳胡桥吴家村的 陵墓墓主可能是齐宣帝萧承或齐高帝萧道 成;丹阳建山金家村陵墓主可能是齐东昏 侯萧宝卷或齐和帝萧宝融。画中八人均取 坐势,气质神情各不相同,但都具备形象 清瘦、削肩细腰、宽衣博带的外型特征, 且行笔流利,线条绵密紧劲,与陆氏画风 十分相似。
世 人 评 价
Think what you think
文献记载
齐 谢赫: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能称赞,但 价重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他寄言,故屈标第一等。(《古画品录》) 唐李嗣真:“亡地寄言,故居标第一。” 此言过当。但顾长康之迹,可使陆君 失步,荀勗绝倒。然则称万代蓍龟衡镜者,顾陆同居上品第一。(<续画品录>) 唐张怀瓘:顾陆及张僧繇,评者各重其一,皆为当矣。陆公参灵酌玅,动与神 会。笔迹劲利,如锥刀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虽玅极 象中,而思不融乎墨外。夫象人风骨,张亚于顾陆也。(<画断>) 唐朱景玄:前朝陆探微屋木居第一,皆以人物禽兽,移生动质,变态不穷,凝 神定照,固为难也。故陆探微画人物极其妙绝,至于山水草木,粗成而已。且 萧史、木鴈、风俗、洛神等图画,尚在人间,可见之矣。近代画者,但工一物, 以擅其名,斯即幸矣。惟吴道子天纵其能,独步当世,可齐纵于顾陆,又周昉 次焉。(<唐朝绘画风格的了解可以说全部是凭借后人的著 述。陆探微没有一幅绘画真迹留存至今,所幸是陆的画风 对后世影响极大。有幸睹其真容的后人无不怀景仰虔敬之 心,并以文字细加描述,从而使我们仍可窥见陆画面貌的 基本特征。
.
南齐理论家谢赫首先给予陆探微绘画至高的赞誉,称其画:“穷理 尽性,事绝言象。包前孕后,古今独立,非复激扬所能称赞。但价 重之极乎上,上品之外,无他寄言,故屈标第一等。”“虽画有 ‘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惟陆探微、卫协 备该之矣。”显然,在谢赫看来,陆画已远远超越了作品外在形式 的完美,直接把握到艺术的内在本体。所谓“穷理尽性,事绝言 象”,即指能穷尽对象的内在精神气质,达到上乘的理想境界,而 非限于表面的描摹刻画,故谢赫将其置于上品之上,第一品第一人。 同时,谢赫又在总体上认为陆画“六法尽该(赅)”,即因“穷理 尽性”而使画面收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人,怀李安国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嵇康身长六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或曰:萧萧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 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裴令公有俊仪容,脱官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 阮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彩照人。” “王戎云:大尉神姿高彻,如瑶 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以上均引自《容止十四》)
Hi,陆 探微
制作人;:许闫 涛。美术系美术 学一班。
中 国 最 早 的 画 圣
生平略传
1..生卒年不详,吴(今江苏苏州 一带)人。南朝宋明帝时宫廷画 家。在中国画史上,据传他是正 . 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
.
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 再见到他的画迹。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 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图绘、 佛像人物至飞禽走兽,无一不精。与东晋顾恺之并 称“顾陆”;连谢赫的《古画品录》中也对他推崇 备至。他是江南苏州一带最早的杰出画家之一。
•《南史》中记录他人的两段文字涉及陆探 微,如宗炳之孙宗测传载:“鱼复侯子响 为江州,厚遣赠送,测曰:‘少有狂疾, 寻山采药远来至此,量腹而进松术,度形 而依薛萝,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 子响命驾造之,测不见。后子响不告而来, 奄至所往,测不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 言。子响不悦而退。侍中王秀之弥所钦慕, 乃令陆探微画其形与己相对,又贻书曰: ‘昔人有图画侨、扎,轻以自方耳。’王 俭亦雅重之,赠以蒲褥笋席。”又如晋名 士伏玄度之曾孙伏曼容传载:“曼容早孤, 与母兄客居南海。
别恺 探 之微 的与 区顾
陆探微与顾恺之的最大差别在于顾恺之始终处于社会与文化的中心,而陆探微则在边缘,无论是官场,还是士人占主导 的文化圈,对陆探微都没有认同,也许他们根本就没关注他。陆探微只不过是一个技艺高妙的画工,地位卑微,是不可 与他们平起平坐的一分子。但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终究是以其艺术本身来展现价值与意义的。陆探微在后来的画史中享有 盛誉即为明证。
陆探微的生平 搜寻史籍,发现有关陆探微的生平活动 资料非常少。《历代名画记)中载:“陆探 微,上品上,吴人也。宋明帝时,常在侍从, 丹青之妙,最推工者。”这是有关陆探微生 平正面书写的唯一记载。从中大体可知,陆 探微是吴人,即今苏州地区人,南朝宋明帝 时的宫廷画家,常在皇帝左右侍奉,在当时 画技最高,最谙丹青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