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马铃薯—玉米—大豆轮套作技术-2019年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膜马铃薯—玉米—大豆轮套作技术
淮安市淮阴区旱地面积较多,采取不同的种植技术经济效益不同。农民及农业技术人员经过不同的尝试后发现地膜马铃薯、
玉米及大豆轮套作技术,产值一般可以达到18万元/hm2。该技
术的优点是大豆可以作为油料来源,解决目前市场上食用油昂贵
的问题,豆粕可以作为畜禽饲料,提高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马
铃薯可以作为蔬菜供应农贸市场,其藤叶可经过沼气池发酵作为
无公害肥料;玉米可以进行鲜售,也可收获干玉米。
1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1.1品种选择与处理
选用品种要求是中、早熟高产品种,如克新四号、花五二五、
荷兰15 等。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 c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用种1 950 kg/hm2 ,原种用瑞毒霉400〜500 倍液喷湿。对薯块进行切块,为避免切刀传染病毒和环腐病,可
选用直径为3.0 〜3.5 cm 的健康种薯进行整薯播种[1-2] 。切块
要求每块达30 g 左右,将每个种薯切成8 块以上。因其顶端优
势,尽量在顶端有芽眼处多切块,然后用10 mg/kg 赤霉素1 包
加水10 kg 浸种5 min 或加水75 kg 喷洒种块,剖块时要求纵剖,
充分利用顶芽,使出苗整齐,达到苗齐苗壮;将薯块平放在适墒
净土上,使薯芽向上,上铺2 cm 土再平放1 层种薯,反复3〜4
层后再上铺5 cm 土,堆放在背阴处,用农膜盖严,15 d 后即可
播种。
1.2播种
淮安市淮阴区马铃薯适播期为2 月上中旬至3 月上旬。播前
起垄,垄底宽、垄面宽、垄高分别为90 〜100、50 〜60、15 〜20 cm,每垄栽植2行,株距25 cm,播深15 cm,栽植7.5万〜9.0
万株/hm2 [3]。要求达到“两大两深”的标准,即垄大、种块大、
播种深、培土深。播后盖土,耧平垄面后喷施50%乙草胺1 500〜
2250 mL/hm2 除草,同时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增加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从而达到苗早、苗齐、苗壮的目的。
1.3田间管理
马铃薯是高产作物,也是耐肥作物,它对N P、K吸收比例
为5 : 2 : 11,以目标产量30 t/hm2计算,需吸收纯N 150 kg/hm2、
P2O5 60 kg/hm2、K2O 330 kg/hm2,可见马铃薯是喜钾作物,在
生产过程中注意增加钾肥的用量。根据当地土壤的条件和马铃薯
的生产状况,一般马铃薯栽培N、P、K的配比为13 : 7 : 19,即
分别施45%复合肥、尿素、钾肥750、75、150 kg/hm2 和腐熟的
土杂肥45 t/hm2 o结合起垄撒施化肥和辛硫磷颗粒剂30〜45
kg/hm2,以防治地下害虫,第3、4犁覆盖成垄,垄宽90〜100 cm
垄高15〜20 cm。
2 马铃薯与玉米套作
综合考虑通风透光条件和产量效益,提高土地及光合利用率,可在2行马铃薯之间套种1行玉米,栽植约3.15万株/hm2o
玉米植株较高,可以为马铃薯遮荫,从而达到延长马铃薯的生育期、提高马铃薯产量的目的。4月上中旬播种玉米,苗期化除,
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在9-10 片展开叶(大喇叭口期)时,
追施尿素450 kg/hm2 。5 月上中旬播种马铃薯,6 月上旬收获马
铃薯,马铃薯和玉米的共生期约为40 d 。
3轮作大豆技术
3.1品种选择及田间管理
马铃薯、玉米收获后准备种植大豆,翻耕整地,对马铃薯残根落叶进
行深耕深埋。大豆选择淮豆系列及国家审定适合江苏北部种植的高产夏播
大豆,要求品种含油量高,百粒重在35 g 以上,有光泽,要剔除皱皮和受病虫侵害的种子[4] 。播种规格:机播行距50 cm,播种量90 kg/hm2。
人工播种拉绳开播种沟,
沟深3〜4 cm,行距60 cm,穴距30 cm,每穴3粒,盖土3 cm
左右。播后芽前化除:播种盖土后用大豆除草剂进行地面喷雾化除杂草。
间苗定苗:拔除小苗病苗,留足基本苗。为提高产量,可在花荚期结合防病虫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3.0 kg/hm2 、尿素
4.5 kg/hm2、钼酸铵300 g/hm2,对水450 kg/hm2,一般喷2 3次,每次相隔10〜15 d。为控制下部早期大分枝出现旺长,可
视植株长势用40%多效唑600 g/hm2 对水600 kg/hm2 喷施。
3.2病虫害防治
3.2.1 黑大豆病毒病。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抗病、无褐斑、饱满的品种;加强大豆肥水管理,做到合理增施钾磷肥,干旱天
气及时灌水、浇水,及时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培育健壮大豆植株能提高对病毒病抗性;从小苗期开始就要进行蚜虫的防治,防止和减少病毒的侵染[5] 。可结合苗期蚜虫的防治用20%病毒A 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 000倍液喷防,连续防治2〜3
次,每隔10 d 防治1 次。
3.2.2大豆虫害。及时铲除田边、沟边、塘边杂草,减少虫
源;蚜虫发生量大,农业防治和天敌不能控制时,要在苗期或蚜虫盛发前进行化学防治。当有蚜株率达10%或平均每株有虫3〜5
头即应防治。目前可选用5%吡虫啉乳油2 000 倍液,但由于蚜虫易产生抗药性,应注意轮换用药;对于斜纹夜蛾,可以点灯诱蛾[6] 。利用成虫趋光性,于盛发期点黑光灯诱杀。糖醋诱杀:利用成虫趋化性配糖醋(糖:醋:酒:水=3 :4:(下转第88页)
上接第83 页)
1:2),加少量敌百虫诱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