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姑娘观课报告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通用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c59b70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7.png)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通用教案:《棉花姑娘》一、教学内容1. 教材: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2. 章节:第10课《棉花姑娘》3. 内容:学习课文《棉花姑娘》,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棉花姑娘的勤劳和善良品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 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培养热爱劳动、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课文大意。
2. 难点:理解棉花姑娘的勤劳和善良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棉花姑娘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棉花姑娘的外貌和表情,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课文朗读(5分钟)学生跟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教师举例讲解生字词在课文中的应用。
4. 课文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勤劳和善良品质。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棉花姑娘为什么勤劳?她善良的表现有哪些?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巩固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
6.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复述课文内容,写出生字词,抄写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课题:棉花姑娘板书生字词:勤劳、善良、棉花、姑娘、劳动七、作业设计1. 复述课文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棉花姑娘》的故事情节。
2. 写出生字词:请写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3. 抄写课后练习题:请抄写课后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棉花姑娘》,学生掌握了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大意,感受到了棉花姑娘的勤劳和善良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观课报告
![观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def055a26925c52cc5bf8c.png)
观课报告本次远程研修,我听取了高密市滨北学校周华苓老师的《棉花姑娘》,兰陵县新兴镇中心小学王利道老师的《小毛虫》,高唐县杨屯镇中心小学窦金燕老师的《小壁虎借尾巴》,三位老师都十分精心的进行了准备,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棉花姑娘》这是一篇科学童话,而童话故事是儿童非常喜爱阅读的文体,周老师这一课堂的亮点在于自主与合作,通过自主学习和分角色朗读,抓住了生生互动学习的好时机,周老师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践行了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
首先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本课内容比较浅显,各段句式相似,在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几个词语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练读。
从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来安排学习内容,极力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分和合作学习的环节。
在生字环节,让孩子进行了预习,并且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预学展示的时间,以达到全面了解学情的目的。
根据反馈,直奔重点,大胆取舍,有选择地讲解难认难记的生字,节约了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部分,周老师安排小组内讨论自学成果,试着让学生通过自生的努力和同伴的互助,对课文有一个简单的认知,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内分角色朗读,则将孩子的学习热情再次点燃。
在学以致用的理念引导下,我并没有就此结束研学环节,而是通过设置情景,让孩子们把自己学到的对话的注意点运用到实际生活,真正化为己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薰陶,获得思想启迪。
”王利道老师在《小毛虫》这堂课的教学中尽量体现这一教学理念。
教学中,围绕“特别”来展开,让学生明白年轻人特别在哪些地方,由洪水的势不可当、肆虐无情,在想象老汉的舍己为人、不徇私情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时力求在教学中体现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课堂总体效果较好。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通用13篇)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通用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09b30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a.png)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通用13篇)《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篇1教学目标: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请、帮”两个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
3、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4、初步培养孩子读懂一句话的能力。
教学预设:一、猜谜导入1、小朋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示谜语)雪白一团,长在树端。
填在衣里,冬天可穿。
(正音:棉花)(出示图片)瞧,这就是棉花,雪白雪白的棉花穿着碧绿碧绿的裙子,多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姑娘啊!(出示课题:棉花姑娘)2、看清楚拼音,谁来亲热地叫它一声?(正音,指导读准轻声)3、“姑娘”这两个字是我们的新朋友,分开时……连成词时……(读准轻声)“姑娘”这两个字还是一对好朋友呢,你发现了什么?(偏旁)为什么是女字旁啊?只要我们留心,会发现我们的汉字很有意思。
让我们一起再来叫叫她?二、初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1、孩子们,《棉花姑娘》是个能让我们增长知识的童话故事。
请你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把生字朋友圈一圈,再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开始前,先提个小要求:人坐正,书拿正,眼看正,好,开始读吧。
(生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强调读书姿势,表扬读书认真的孩子。
)2、(学习第一自然段)孩子们,这篇课文要求我们认识的生字朋友一共有7个,其中有5个生字朋友都一块儿跑到第一自然段去了。
能把他们读正确吗?自己试一试。
a自由读带拼音的字再读读b淘气的生字朋友从句子里跑出来了,谁来读读?(生字卡片:可恶蚜虫盼望治病)3、读准“蚜虫”,“蚜”是新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示图)这就是蚜虫,“蚜虫是植物最大的敌人,专门吸取植物身上的营养”。
你们觉得这是一群()的蚜虫?(读好词组:可恶的蚜虫)4、想象说话:此时,你是棉花姑娘,被那么多可恶的蚜虫咬着,你会怎么想?是啊,长满蚜虫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啊!棉花姑娘她——(引读)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你来试试(指名读)孩子们,你们看“盼”,什么旁?是呀,棉花姑娘正睁大着眼睛,每一分每一秒都望着远方,希望有人来救救她。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通用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1bb75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0.png)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棉花姑娘》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详细内容涉及: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与理解,对棉花生长过程的认知,以及通过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与爱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棉花的基本生长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生命的关爱,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深层次情感的理解,以及棉花生长过程的知识拓展。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生字词卡片,棉花生长过程的图片。
学具:学生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棉花田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讨论对棉花的认识。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利用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讲解字形和字义。
3. 课文朗读与理解(15分钟):教师带领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情感变化。
4. 小组合作(15分钟):学生分组,根据课文内容讨论棉花生长过程,并汇报成果。
5. 例题讲解(10分钟):挑选课文中重要句子,讲解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6.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相关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7. 情感教育(5分钟):讨论棉花姑娘的遭遇,引导学生体会同情与爱心。
六、板书设计中心区域:课文《棉花姑娘》,周围环形布置生字词,一边展示棉花生长过程的图片,另一边列出课文中的重要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棉花生长过程的连环画。
2. 答案:连环画的每个环节需正确反映出课文中描述的棉花生长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观察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教学中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以及情感教育的渗透效果。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探究精神。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优秀3篇)-最新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优秀3篇)-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af7211f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1.png)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优秀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的精心为您带来了3篇《《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篇一经常性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下是《棉花姑娘》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棉花姑娘》的教学反思一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识字、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
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看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符合儿童语言特点和认知规律。
使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在动听的童话故事中,了解不同益鸟和益虫的捕食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
课后我对整堂课进行了反思,总体感觉学生学得比较轻松,难点和重点都把握的较好。
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师生互动扎实有效。
自己感觉收获主要有:1、注重年龄特点,探究解疑。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毕竟年龄还小,喜欢认识新朋友,自然引出课题棉花姑娘。
揭示课题:姑娘是指女孩子,所以都是女子旁。
我用姑娘说一句话:我们班有很多小姑娘。
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有位学生随口说:老师也是一位姑娘。
既分)○(散了难点,学得也更扎实了。
本课的多媒体课件非常精美,画面生动,很能吸引学生的目光。
通过观看画面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2、激发兴趣,分散难点。
当教学到蚜虫和七星瓢虫的时候,我让学生以自我介绍的形式出现,如:嗨,大家好!我是蚜虫,身体很小,专门吸食植物的汁液,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以这样的形式出现,不仅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还让学生了解了益虫与害虫的区别。
3、抓住重点小节,反复朗读,领悟课文。
本篇课文较长,但情节生动,特别是对话生动有趣,有利于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燕子、啄木鸟、青蛙无可奈何的语气,七星瓢虫高兴的语气等。
因此,阅读中花费许多时间,采用多种形式如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进行表情朗读的训练,而且以学生自我感悟朗读,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挺好4篇)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挺好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60e02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0.png)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优秀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棉花姑娘》教案及反思篇一字了。
不认识的也没关系,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每一个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现在,请你用课文中的句子告诉我,棉花姑娘到底遇上了什么麻烦?学生读句子回答,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节,板书:蚜虫。
师:请你看一看这段文章,你觉得这段文章中,哪些词语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生: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可恶”这个词语要读出讨厌的语气来。
师:她说“可恶”是要特别注意的。
她还有一个词读得特别好,你听出来了吗?生:盼望。
师:你也听出来了,请你读读。
生读句子。
师:他也有一个词语读得很好,谁听出来了?生:多么。
师:请你也读读。
生读句子。
师:三个要注意的地方大家都听出来了,真不错,谁再来读读?生读句子。
学生评价、纠错。
师:谁再来读读?指名一生读句子。
师:我们学着他们的样子,一起读读这段课文。
生齐读第一节。
课件出示课文2—4小节。
师:这三段课文,请同学们分三人小组合作,一个人读一个段落。
学生分组合作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有什么发现没有?生:我发现“啄”字的颜色不一样。
师:你发现了这个,这是生字。
师:还有什么发现吗?《棉花姑娘》说课稿篇二一、教材分析:(说教材)《棉花姑娘》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八组里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
正当蚜虫们得意的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
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活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动物医生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课棉花姑娘教案与课后反思
![课棉花姑娘教案与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2e6269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6a.png)
优质课棉花姑娘教案与课后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棉花姑娘》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棉花生长发育的过程,掌握棉花种植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粮食的观念,增强学生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棉花姑娘》的阅读与理解。
2. 棉花生长发育的过程及其种植技术。
3. 课后实践活动的安排。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棉花姑娘》的阅读与理解,棉花生长发育的过程及其种植技术。
2. 教学难点:棉花种植技术的掌握,课后实践活动的安排与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棉花生长发育的过程及其种植技术。
2.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能力。
3. 实践法:安排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棉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棉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棉花姑娘》: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棉花姑娘的成长历程。
3. 讲解与讨论:讲解棉花生长发育的过程,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掌握棉花种植技术。
4. 课后实践活动:安排学生进行棉花种植实践,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棉花姑娘》,了解了棉花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了棉花种植的基本技术。
在课后实践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过程理解不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在课后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对棉花种植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实践操作的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与讨论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小学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和听课有感
![小学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和听课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888ae43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2.png)
小学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和听课有感背景本文主要围绕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展开,着重介绍了一节名为“棉花姑娘”的语文课。
笔者作为此次教学活动的听课观察者,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仔细观察,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了评价。
课程背景此次评课和观察的教学课程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的课堂。
教材选自广东人教版一年级语文。
本课旨在通过讲给孩子们一个关于“棉花姑娘”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棉花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种植过程,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观察能力和爱护之心。
课程内容1. 教学目标本节语文课的目标是让孩子们了解棉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知道什么是收获,引导孩子们爱护自然。
2. 教学过程2.1 导入老师神色自然,朗读出一段与棉花相关的诗句,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和兴趣。
2.2 教学主体老师通过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棉花姑娘》向孩子们介绍棉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让孩子们了解棉花的生物特征和生长过程。
孩子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初步了解了棉花的分布、生长环境、特点等知识。
在讲述完故事后,老师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孩子们应用所学知识,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如:“棉花姑娘是什么东西?”“她住在什么地方?”“棉花姑娘的叶子和花朵长什么样?”等问题,从而加深了孩子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3 课堂延伸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老师安排了一些延伸活动,通过实践环节和离线任务,让孩子们掌握了有关棉花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评价与感受1. 教学亮点本堂课教学内容有很多亮点。
首先,老师从导入式朗读到故事讲述、互动问答,再到实践技能的掌握,整个课程的内容涵盖全面,形式多样,既吸引了孩子们参与,又让他们在教学中学会了许多课外知识。
其次,本堂课的教学过程非常生动有趣,师生互动性强,让孩子们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体验。
老师在课堂上不仅只是传授知识,还引导孩子们进行思考,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
2. 不足之处本节语文课虽然很好,但也有不足之处。
首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能过于详细,容易使孩子们感到疲倦或难以理解。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观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观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420f43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6.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观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观评课记录李老师本节课,教学环节清晰,环环相扣。
重难点突出。
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好对话。
但是情感体会不深入,还需进一步引导。
教师语言还需更简练。
李老师通过图片对比,导入课题。
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同时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值得学习。
当然,本单元教学重点之一是借助图片学习课文,这样的导入,也体现了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老师在引导学生读“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这句话时,建议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如何请求他们帮助,如何使用礼貌用语。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棉花姑娘》一课,主要讲述了棉花姑娘求助燕子、啄木鸟、青蛙三位动物医生给她治病的故事。
以对话的形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从中,告诉我们不同的动物能捉不同的害虫,这一科学常识。
字词教学:在字词教学中,突破了以往简单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采用编顺口溜、图文对比的方式识字,提高了学生识字积极性,降低了生字回生率。
但是在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时,给予学生交流的时间较少,此时,应该多给孩子提供自学交流的时间。
课文教学: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突破了以往逐字逐段的教学模式,将故事的起因与结尾放在一起讲,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受句子的表达效果。
在这一环节,不足之处是:只有教方法,没有引导学生用方法自学。
比如,读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一段,应让学生自己抓关键词感受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
在词语拓展时,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较少,应该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去说。
在引导学习“请你帮我捉害虫吧!”一句时,没有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请求他人帮助,学会礼貌用语。
总之,在这节课教学中,有突破,但是也存在些许不足。
在今后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充足备课,有效上课,弥补不足。
棉花姑娘教学实践报告(3篇)
![棉花姑娘教学实践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dd5672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4.png)
第1篇一、前言棉花姑娘是我国著名童话作家叶圣陶先生创作的一篇童话故事,讲述了棉花姑娘为了救治生病的邻居,勇敢地与害虫作斗争的故事。
该故事具有深刻的寓意,富有教育意义。
为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我开展了以《棉花姑娘》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关爱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棉花有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棉花吗?棉花有什么用途?2. 课文讲解(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讨论:棉花姑娘为什么要救治邻居?她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如何克服困难的?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棉花姑娘的人物形象。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共同总结。
4. 朗读与表演(1)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内容。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课文中的教育意义。
(2)提问:通过学习《棉花姑娘》,你们有什么感悟?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实践,学生们对《棉花姑娘》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朗读、表演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同时,学生们在讨论、合作中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素养。
2. 教学方法(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图片、视频、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教学不足(1)在讲解课文时,对部分生字词的解释不够深入。
(2)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教学内容未能充分展开。
五、总结《棉花姑娘》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棉花姑娘反思总结
![棉花姑娘反思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5cff005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7.png)
棉花姑娘反思总结在教授《棉花姑娘》这一课时,我有了许多的思考和体会。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童话故事,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给自己治病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了不同动物的捕食习性,也明白了保护益虫益鸟的重要性。
在教学准备阶段,我认真研究了教材和教学大纲,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并准备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虽然运用了有趣的图片和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但部分学生的反应并不如预期的热烈。
这让我意识到,在导入部分,还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他们更感兴趣的话题或方式,以便更好地将他们带入到课堂情境中。
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我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心情变化以及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小组出现了讨论不积极或者偏离主题的情况。
这反映出我在小组分工和指导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小组协作能力。
在识字教学方面,我采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如字理识字、随文识字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生字。
但在课堂练习中,仍有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字的书写和读音掌握不够准确。
这说明我在识字教学的巩固和强化环节还需要加强,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并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
在课堂管理方面,尽管我努力维持课堂秩序,但仍有个别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的情况。
这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课堂纪律的维护,采用多样化的激励手段,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和参与度。
此外,对于教学时间的把控也不够精准。
在某些环节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导致后面的拓展练习和总结部分略显仓促,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总结。
针对以上问题,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在导入环节,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经验,设计更具吸引力和启发性的导入方式。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棉花姑娘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棉花姑娘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60970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78.png)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棉花姑娘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棉花姑娘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读好请求的语气。
2、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益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并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
教学教程一、旧识引入新课。
1、复习生字。
2、出示棉花(课件),认识棉花。
3、板书课题,读好轻声。
(“花”、“娘”)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1、棉花姑娘生了什么病呢?2、棉花姑娘请了谁来帮忙呢?3、最后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三、学习课文三、读感悟,理解课文。
1。
体会感情,学习第一自然段:(1)看图说说看,蚜虫为什么是可恶的?(2)哪句话最能体现棉花姑娘当时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为她治病啊!(抓住盼望一词读出棉花姑娘迫切想要医病的心情)2、默读第二自然段(1)用“—”把棉花姑娘的话画出来,用“~~”把燕子说的话画出来。
(2)跟你的学习小伙伴说说读了这个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
(3)引导读“棉花姑娘”请求的话。
分角色朗读对话3、学习第三、四段(1)轻声读第三、四自然段,比较第二自然段,看看从中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你还知道哪些益虫益鸟呢?(3)拓展,句式训练,仿照文中的句式进行练习说话。
(小组合作学习)4、学习5、6自然段(1)最后到底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啊?(2)棉花姑娘认识七星瓢虫吗?从哪儿看出来?(3)七星瓢虫自我介绍(4)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5)课文中两个词把棉花姑娘写的特别美。
(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四、总结回味。
五、拓展延伸。
(怎样保护益虫益鸟?)六、板书:30、棉花姑娘燕子空中飞啄木鸟捉树干里害虫青蛙稻田里七星瓢虫——蚜虫【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9棉花姑娘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要求: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023年省教师远程研修小学语文观课报告《棉花姑娘》
![2023年省教师远程研修小学语文观课报告《棉花姑娘》](https://img.taocdn.com/s3/m/03bc247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9.png)
《棉花姑娘》观课报告——2023年省教师远程研修小学语文观课报告在2023年省教师远程研修中,我观看了孙老师的执教的一年级《棉花姑娘》。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寓生物常识于形象的故事之中。
通过棉花姑娘请求小动物给自己治病的故事,介绍了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不同种类害虫的科学常识。
我们组老师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过程的贯彻、学练用的结合等方面进行了观课。
现与大家分享如下:一、紧扣低段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的方法指导,在研读课文时注意随着文本深入有联系地进行“干”“奇”“七”“星”等生字的教学。
注重情境创设和情感体验。
通过多种方式读,体味文中语言的独特魅力,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都有了进一步提升。
二、注重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
如合作内化里遇到的其他动物医生的拓展练习,文本教学总结时学生耳熟能详的儿歌改编等,都能有效的锻炼孩子的思维表达及专注度的培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
这节课,学生在创设棉花姑娘治病这个情境中发展了思维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了语文核心素养。
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等方面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
这节课中,老师重视开展朗读教学。
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和热情,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分角色地读,大量地读,以各种形式去读,还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在读中积累文中的语言文字。
朗读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有范读、表演读等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就是低年级孩子的课堂,充满童趣天真,老师的描述语言也特别童趣,很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四、能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识字、阅读等特点设计教学过程。
通过及时提醒,学生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加深印象,好的习惯自然会逐渐形成;识字方面,通过编书写儿歌引起学生的识字兴趣,符合课标“低年级喜欢学习汉字、掌握汉子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感受汉字形体美”的识字要求;分角色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感受语言的优美,达成了课标对低年级的阅读要求。
19棉花姑娘观课报告
![19棉花姑娘观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607669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4.png)
19棉花姑娘观课报告
1. 背景介绍
19棉花姑娘是一个在线教育平台,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近期,19棉花姑娘进行了一场线上观课活动,路过的我便前来“报到”观看。
2. 观课体验
2.1 上课准备
在观看课程前,我首先需要登录19棉花姑娘的网站。
我的账号系统自动记忆,同时也支持微信、QQ等常用三方登录方式,登录十分便捷。
之后,我找到了要观
看的课程,进入课堂页面,等待上课开始。
2.2 上课过程
课程开始后,我进入了覆盖了视频、音频、文本、问答、笔记等多种形式的教
学环境。
视频清晰流畅,语音质量高清,无卡顿、杂音等现象。
课程内容生动有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别是在问答环节,老师及时回答了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在课程中找到答案、解决疑惑。
2.3 课后反馈
上课结束后,19棉花姑娘提供了多种课后反馈方式。
学生可以随时回看课程、查看笔记、留言问答。
同时,19棉花姑娘也会定期推送课后评价和反馈,帮助学
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和进步成果。
3. 个人感受
在这次观课中,我对19棉花姑娘的教学模式、服务质量、学生体验等方面留
下了很好的印象。
教学平台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体验,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素材和极为贴心的服务。
总的来说,19棉花姑娘的在线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强大的学习支持,无论是在学习能力还是学习兴趣方面都给我很大的启发。
我相信这样的教育平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期待未来19棉花姑娘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教学
成果!。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及感想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及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3648f89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c.png)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及感想“五一”放假前两天,新教师培训中心的童老师挑选了我,让我为全区新教师上一堂展示课。
我没想到自己竟有机会可以上这样一堂课,这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同时也夹带着不少紧张的情绪。
我怕自己不能在短短的几天内制作出一份质量很高的,怕自己没法准备好一堂精彩的课,更觉得这一堂课不仅关系自己,更关系到学校的声誉。
不过,在教研组长、师傅、教研组其他老师们的指导和鼓励下,我的、教案一次次地被改进,课上得越来越顺,这渐渐打消了我的顾虑。
昨天下午,终于在李校长、教导主任、信息组、后勤组老师们的共同帮助和配合下,我上了一堂较为成功的展示课,这堂课得到了教师前辈们和新教师同仁们的点头称赞。
展示课后,新教师培训中心的老师给我的课做了分析和点评,自己也静下心来做了一番思考。
这堂课上,我做得比较出色的几方面是:1、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把握得较好,《棉花姑娘》是一篇生动形象的科普,本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来为她治病从而让学生了解这四种不同的动物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这一科学常识,让学生知晓什么是益虫什么是益鸟。
我在课上牢牢抓住这一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了解、熟悉和牢记这一科学常识。
2、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过渡自然,像故事般将整篇串起来。
3、在生字教学方面,每个字都有侧重点。
我用记字形的方法让学生识记“棉”、“盼”,用音序查字法让学生学习“恶”字并理解“可恶”的意思,用数笔画、记笔顺的方法识记“医”、“稻”两个字,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碧”字。
4、在朗读教学方面,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如:师生配合读、男女生配合读、不同生肖学生的配合读、小组赛读、个别读、表演读等等,反复训练朗读但又保证学生的朗读兴趣。
当然,这堂课还是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1、在指导朗读时,我在一些字下面加上了圆点,意图让学生着重读好加点字从而来读出感情,但我想要的效果没有完全达到。
在评课老师的提醒下,我明白了:应该要多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体会不同动物的心情从而自发地读出感情。
《棉花姑娘》及课后教学反思范文
![《棉花姑娘》及课后教学反思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f7bec0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6.png)
《棉花姑娘》及课后教学反思范文 3 篇《棉花姑娘》一课通过棉花姑娘恳求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知学生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常识。
激发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深厚的兴趣,有留心观看、探究和发觉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爱护益虫的意识。
一、比照朗读,体悟情感在教学时,我并没有按起因,经过、结果的一般挨次进展教学,而是进展了变序教学,通过两头抓中间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感情基调,理解课文内容。
先用课件出示两幅图:一幅是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样子;另一幅是棉花姑娘长出了碧绿的叶子,吐出了洁白的棉花,她裂开嘴笑了。
然后以“看了这两幅图后你想说些什么?”引出这局部的学习、品读课文第一段和最终一段。
这两段内容的学习,我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内容上。
二、先扶后放,培育自学力量这一篇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构造是一样的,句子也非常相像。
抓住这个特点,我花时间指导学生重点学习其次自然段:先让学生读一读,接着看图,再想一想:谁来说说棉花姑娘请谁给她治病了?(燕子图)棉花姑娘是怎样请的?棉花姑娘很有礼貌,燕子医生给她治病了吗?为什么?能用“由于、、所以…”说一说吗?接着,我就让学生用学习其次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同桌合作自学三、四自然段。
自学以后再让学生进展汇报,这样设计,不但能让学生熟悉课文构造的特点,懂得自学的方法,而且到达我会学。
三、拓展延长,培育运用力量低年级阅读教学词句训练是重点。
课文的第 6 自然段,重点在于理解“碧绿碧绿”“洁白洁白”,并能积存此类词语,拓展练习。
首先通过看图理解“碧绿碧绿”,延长理解“洁白洁白”,拓展词语。
学生们大局部都能说出此类词语。
例如“碧绿碧绿的荷叶、小草,柳叶”等,还有“洁白洁白的云朵、墙壁、雪花”等。
这样设计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文字的力量和学问迁移的力量。
四、角色表演,升华情感分角色表演朗读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发挥想象,把课文内容大胆地表演出来,这样,学生读得兴致勃勃,演得津津有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听完秦老师带来的《棉花姑娘》一课,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有一些感触。
《棉花姑娘》是低年级的一篇课文。
秦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根据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制定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并注意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处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比较适切。
?
教学中,她首先注意了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音、字、词、句的落实,又兼顾了阅读的指导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即非常巧妙地将拼音、识字、阅读、理解、说话训练等内容有机地进行整合,使课堂教学紧凑而有效。
其次,秦老师能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合作读等),恰如其分的引导,丰富的教师语言,来指导学生感悟课文,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秦老师还注意学生多种习惯的培养,有写字习惯的培养;有明确问题,带着任务阅读的习惯;有与同伴合作学习,在合作中共同提高、发展等习惯。
应该说,整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学习体验中得到发展,教师起到了很好的主导作用,引领孩子走进文本,感悟语言。
三维目标的制定适切明确,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生动形象,在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不单运用集体读、小组读、个别读等形式,而且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戴着小动物的头
饰,分角色朗读。
这一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堂中也可以看出,学生们对此很喜欢,积极性也很高,都争着上来表演。
而坐在下面的学生也看得很认真,并纷纷评价他们的优点与不足。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个维度设计在这堂课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
教师语言训练的设计对学生感悟文之道、文之情有着促进作用。
课堂中,教师提问、与学生配合朗读时,可以看出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生动的表情,同样也带动了学生,使学生在回答问题和朗读时也充满了激情。
课文的语句在抑扬顿错的语调及丰富的表情中得以体现,并随之感悟。
非常感谢秦老师给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