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与革命作文.doc

合集下载

改良与革命

改良与革命

改良与革命李泽厚有一句话,“我不写五十年以前可写的东西,也不写五十年以后可写的东西。

……我只为我的时代而写。

”五十年前梁启超是保皇党、反革命,绝对不可写,今日的主流话语也没有给梁摘帽改正,这么说来,写这本书似乎应该是五十年之后的事。

可是,解玺璋现在就把它写出来了,这,是不是有点太超前?然而,这本我所认为的超前之作,居然首印五万套,网上三大书店:当当、卓越、京东每天销量在三百套以上。

购书之潮汹汹若此,出版方不得不在首印的当月,加印一万套。

上述情况说明,这本超前之作,与当下的需求暗合。

暗合什么呢?作者借龙应台的话做了回答:“一百年之后我仍受梁启超的文章感动,难道不是因为,尽管时光荏苒,百年浮沉,我所感受的痛苦仍是梁启超的痛苦,我所不得不做的呼喊仍是梁启超的呼喊?我自以为最锋利的笔刀,自以为最真诚的反抗,哪一样不是前人的重复?”一百年后还在重复,说明问题之老大难。

台湾的龙应台尚且有如此感受,大陆的解玺璋的感受只能更痛更深:“从她回顾的戊戌百年,到今年的辛亥百年,又过去了十几年,中国知识界最关切的问题,应该说还是中国的现代化,不仅是文化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国家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乃至政治领域的现代化—也即民主化。

这些都没有超出梁启超的政治遗产和文化学术遗产的范围。

有人说,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有一个承前启后的‘新道统’或‘新学统’,其主链即梁启超—胡适—顾准—李慎之,或者还可以增加晚年陈独秀,在台湾还有殷海光和雷震,他们一代又一代、一波又一波所不断追求的,归纳起来就是宪政主义、民主主义、民族主义。

”(解著下册,第333页)如果有这么一个“新道统”?那么什么是“旧道统”呢?作者用六十万言回答了这个问题:革命—伴随着暴力、破坏的革命。

一百多年来,中国一直在革命: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北伐战争、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思想革命、“文革大革命”……三十年前就有一位美国的汉学家问我,你们革了一个世纪的命,为什么还要搞“文化大革命”?难道你们不厌倦?厌倦?为什么要厌倦?你看看,国家大剧院演的是什么?人民广场唱的是什么?电视台播的是什么?官书上写的是什么?《切·格瓦拉》呼唤的是什么……别的不说,就说“为穷人说话”的《切·格瓦拉》。

我观中国近代之改良与革命

我观中国近代之改良与革命

我观中国近代之改良与革命中国的近代史,一方面是一部不断被西方列强欺侮沦陷的屈辱史,另一方面,却又是一部自我解救,自我探索,抵御西方列强的抗争史。

而改良与革命则是近代中国自我解救,自我探索的两种不同的方式。

改良,是统治阶层在内部对限制阻碍自我发展的制度进行变革,以期能够达到符合时代发展需要,进而维护,巩固其统治的一种稳定的,温和的,不流血的,不触碰其根本利益的方式。

而革命,则是用暴力的手段推翻现有制度或统治的一种极端的,流血的,惨烈的方式,这即是狭义上的革命。

换言之,在本质上,改良的目的在于保护统治阶级的根本核心利益,而革命的目的在于对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

因此,正是背后所代表的利益的不同,才导致了中国近代改良与革命的争锋相对。

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改良与革命的密不可分。

革命促使改良,而改良又为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即是革命的前奏。

中国的改良,历史悠久。

从春秋战国的商鞅变法,赵武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从北宋王安石新政,再到明朝张居正变法……这些改良,让地处偏隅的秦国成为霸主,为秦始皇雄灭六国定下基础;让原本不堪一击的赵国成为战国七雄;让文化落后的鲜卑更好的统治中原;让积弱的北宋渐渐强盛;让落日中的大明帝国重新焕发光彩……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上,改良是有基础的,改良是可取的,改良是有积极意义的。

然而,近代中国的改良却又是中国改良史上的一朵奇葩。

因为中国近代的改良是在内有革命火焰熊熊燃烧,满清统治摇摇欲坠,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西方先进资本主义文明不断侵入的大背景下实施的,这本身就已经超越了历史。

而这又决定了中国近代改良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中国近代的改良始于洋务运动,衰竭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其后的戊戌变法,立宪新政则更多的是一种表面形式,小打小闹,难以形成气候。

我以为,中国近代的改良,纵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失败的。

即便从唯物辩证的角度看,益处是有的,但于大局实乃杯水车薪,难逃最终的灭亡。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安康学院电本一班第一组)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安康学院电本一班第一组)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安康学院电本一班第一组)革命和改良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变革方式。

革命是指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原来的统治阶级,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和权利关系的过程;而改良是指在维持现有制度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进,改善社会状况,但不会改变社会制度根本性质。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许多关于革命和改良的辩论。

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进入了改良时期,也出现了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改良派主张通过逐渐的改革来解决社会问题,在维持现有制度的前提下,改变政治和经济的现状。

而革命派则认为改良派所主张的纯粹的改良是无法解决根本性问题的,只有通过革命来推翻旧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建立起新的政治和社会秩序,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观点也不断发生变化。

20世纪初期,革命派开始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认为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真正实现平等和公正。

而改良派则认为,在现实条件下,只有将西方的思想和制度引入中国,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

然而,随着经济改革的进行,又开始出现了改良与革命的再次辩论。

改革派主张通过适度的市场化改革和政治改革,实现经济和政治体制的适度调整;而革命派则认为,只有通过重新回到毛泽东时代的纯粹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才能避免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革命和改良的辩论都有着不同的立场和观点。

在现代社会,革命和改良可以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政治及社会运用上,革命派主张政治革命,争取民主自由;社会革命则是商人阶级和劳动阶级发起的一种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面貌发展的改良和革命活动。

而改良派则注重在当前已存在的体制内进行调整,力求维持现有制度的前提下,改善生活环境和民众的生活状况。

总之,革命与改良都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两种不同的途径,我们需要在当前的具体问题和现实环境下,积极的探索适合的途径,逐步实现我们的目标。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提要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的政治变革,到辛亥革命的彻底推翻帝制,再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一直在经历着改革和革命,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革命和改良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并且持续实践着。

本文从近代历史改良与革命演变的事实出发,浅谈改良与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以及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改良革命影响关系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改良派革命派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这两百年来,外国侵略及民族问题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已经走向了边缘.但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两百年,中国也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当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中国究竟该走改革这条路还是革命这条路,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

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

论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论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诚然,革命并不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惟~推动力。革命的发生是有条件的,不是任意可以制造出来的。社会发展的经常形式是社会改良。当阶级矛盾不到激化的程度,解决社会阶级利益的冲突,往往要靠阶级妥协与调和;解决社会政治利益的冲突,往往要靠社会改良的种种办法。阶级调和的办法,社会改良的办法,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它只能在同一个社会制度内运行。如果要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阶级调和、社会改良,是无能为力的,它只能让位于革命手段。革命发生,才能使社会发展产生质的变化。因此,革命虽不是社会发展的惟一推动力,却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否定这~点,无原则地歌颂社会改良,显然是一种反历史主义的态度。
在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思想理论论争的同时,革命运动与改良运动也在实践中互争雄长。革命派发动了连续不断的反清武装起义,坚决地以革命的手段对付业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清朝统治势力,掀起了反清革命的浪潮,给予清政府以沉重的打击。以立宪派面目出现的改良派则试图以和平的方式促动清政府进行宪政改革,在清廷预备立宪的形势下,立宪运动一时高涨起来。然而,清政府预备立宪的进展缓慢,立宪派很快就陷于失望之中。在立宪派看来,清廷的宪政改革方案实际上是欺骗人民的缓兵之计,它的目的不是实行宪政体制,而是以空头支票的方式给人民以虚幻的希望。立宪派对清廷的“仿行立宪”明显地表示失望,于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举行立宪请愿活动,企图以此向清廷施加压力,促使清廷在政治改革的道路上大步前进。但清政府却是一面敷衍应对,一面加紧中央集权,结果甚至弄出一个集权的满洲皇族亲贵的“皇族内阁”,举国舆论哗然。立宪派在失望中终于弃清廷而去,在武昌起义后转而投入革命的洪流之中。历史终究选择了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干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但不能彻底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且缺乏坚决的反帝精神,无论是同盟会还是南京临时政府,都不能明确地提出反帝的主张,甚至其对外政策都公然宣称要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辛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其胜利果实最终被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攫取了,终不免失败的命运。

革命派与改良派大论战

革命派与改良派大论战

革命派与改良派大论战20世纪初,在民主运动迅猛发展、革命高潮即将来临之际,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仍然极力鼓吹君主立宪,对抗民主革命接连向革命派发动进攻。

革命派对改良派的进攻予以有力地回击。

双方围绕着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展开激烈的长达三年之久的大论战。

从1906到1907年,革命派以《民报》为阵地,改良派以《新民丛报》为喉舌,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①是革命,还是保皇;②是推翻清政府,创立民主共和国,还是实行君主立宪,维护清政府;③是否保存封建土地所有制。

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同改良派的两条政治路线的大搏斗。

在论战中,革命派充分揭露了改良派“忠君保皇”的反动实质,捍卫了民主革命的纲领和原则,夺取了当时思想战线上的领导权,从而为辛亥革命作了重要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但这场论战也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只停留在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未能把土地改革和反封建主义联系起来,无法真正解决你们土地的问题。

这场声势浩大的论战,终于以革命派获得胜利而告终结。

论战的胜利给辛亥革命以极大的鼓舞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崭新的革命形势:(1)推翻了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为思想进步打开了闸门。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气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为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不仅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忆往昔革命的一路上,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树立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简述近代中国的⾰命与改良简述近代中国的⾰命与改良摘要:⾰命与改良就好像历史的两⼤车轮,推动着近代中国的不断前进。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改良与⾰命只是近代中国⼈改造中国的不同道路的选择,尽管它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不尽相同,但它对于推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进步作⽤都是不容抹煞的。

⾰命是“⽤暴⼒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产关系发⽣⽭盾⽽到⼀定的时机就要⽡解的上层建筑。

”改良则是以渐进的、较为缓和的⽃争⽅式推动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

它们既相互依存,⼜相互对⽴,⼆者交叉的出现。

关键词:关键词:戊戌维新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中国现代化、孙中⼭⾰命1895年4⽉,甲午战争战败,⽇本逼迫中国在⽇本马关签定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这样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情况下,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叙述严峻的形势,同时提出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

但还是对清政府触动并不⼤,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北京、上海、天津各地创办报纸、组织学会、开设学堂,宣传变法主张,变法维新运动在全国逐渐⾼涨起来。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时局更加危急。

1898年6⽉,光绪帝下诏宣布变法,颁发了⼀系列在政治、经济及社会⽣活⽅⾯推⾏新政的谕旨。

维新派企图通过⾃上⽽下的变法维新,逐步在中国推⾏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统治的君主⽴宪制度,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

宣传转到政治实践。

戊戌维新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变⾰社会制度的运动,⽽且是近百年来⼀系列改造和变⾰社会的伟⼤开端。

戊戌维新同以往⾃发的农民运动不同,它是奠基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上,适应民族资本主义⽣产关系的需要,代表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政治、经济要求的改⾰运动。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的紧迫感、责任感,催促着⼀切爱国的中国⼈、社会集团、社会阶级和阶层,在千钧⼀发的时刻做出⾃⼰的抉择,投⼊改造中国的运动。

尽管在19世纪末中国民族新⼯业尚很薄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尚处于形成的过程中,刻不容缓的时代紧迫感却敦促着这个阶级的代表⼈物尽早地袍笏登场,演出维新、变⾰、图存的壮烈场⾯。

革命与改良的关系

革命与改良的关系

改良与革命的关系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忧外患纷至沓来。

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流行”告别革命”一书,认为如果不是革命,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不会如此圆满,世界选择革命的方式是“令人摊子的百年疯狂与优质”“革命是一种能量的消耗,改良是一种能量的积累”,“改良可能成功,革命一定失败”军阀混战,袁世凯称帝等现象乃是革命的后遗症,是暴力革命这种方式本身带来的问题。

改良一般是自上而下发起的,希望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有序的制度改革,使中国和平的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强国。

因此注定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上进行的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近代中国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和落后现状,革命是以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为目标的彻底的革新运动,是对当时制度,文化,思想的解放,革命是自下而上推翻当权者的统治革命,是彻底的打碎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和部分封建文化,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丧失了很多优良的文化传统,革命虽然彻底,但他的破坏力大,1905~1907年间,改良派和革命派在思想政治领域进行了一场空前激烈的论战,在党和社会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飓风,早期的改良运动客观上为革命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思想解放,革命则是改良的进一步发展,是改良的质的前进。

革命者的革命活动,促使当权者必须以改良来压制革命,促进了中国的社会革新,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的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造成的,总结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改良与革命,不管是革命还是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造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救国图强,中国只有改变现状,奋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那么革命与改良就成了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人民意识到必须改变现状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虚心其吸收西方文明中优秀的地方,并借鉴以此来发展我们自己的社会和文明。

论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论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论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首先,我认为,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

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地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

近代开启以来,中国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本身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遭到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

在这种冲击下,国内的腐朽势力愈益抬头,并与侵略势力结成联盟,阻碍中国的发展壮大。

中国只有改变现状,奋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

那么革命与改良就成了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

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冲击是一把双刃剑。

它一方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苦难,造成了中国的落后,并压制中国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它又促成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正是在四面受敌、即将遭肢解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才意识到必须改变现状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虚心地吸取西方的先进文明。

改良应该是首选之法。

因为改良可以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的、有序的制度改革,使一个国家和平地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强国。

改良可以使传统与现代不完全脱节,也可以使变革更持久有效。

相反,革命要流血,要带来民众的苦难,还可能造成国家民族的分裂。

革命后,可以实施较大规模的变革,但是变革的效果却往往因为传统的阻碍势力、因为革命的不彻底而变得微不足道。

当然,改良也有它的不利之处,但从长期来看,改良是比较可取的。

但是,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却使它偏向了革命的道路。

首先,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所以它们也不会真正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统治阶级中的顽固势力太强大,不甘心在改革过程中丧失其原有的利益。

于是,他们便千方百计地阻挠或延缓改革的步伐;再次,改良者本身的弱点及改革过程中的失误,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产。

因此,革命形势不是天然的,也不是革命者人为造成的,而是由中国近代各种主客观条件造成的。

改良与革命有着紧密的关系。

革命者的革命活动,促使当权者必须以改良来压制革命。

中国近代改良革命

中国近代改良革命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班级: 100006 姓名:仲倩摘要:在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始终充斥着改良与革命,商鞅变法到近代的维新运动,都是中国社会的改良的尝试,然而我们看到,改良与革命只是近代中国人改造中国的不同道路的选择,都是外国入侵的产物,尽管它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不尽相同,但它对于推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进步作用都是不容抹煞的。

革命与改良的关系革命与改良的关系到底如何?对于社会历史的前进运动来说,革命和改良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改良是常态,改良是经常存在的。

而革命则不然,社会革命不能经常存在,一个社会不能经常处在革命的状态中。

如果是那样,这个社会就会是病态的。

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能推动历史发展产生质的变化;改良是在社会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是在体制内进行。

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一个社会的改良进行不下去的时候,往往就可能爆发革命。

从这个角度说,改良为革命准备着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改良的人和实行革命的人一般不是同一批人。

关键词: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中国的近代史的开端,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很多年。

在这段历史过程中,中国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开始积极救亡图存;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进。

改良一般是自上而下发起的,而革命则是自下而上推翻当权者的统治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开始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趋成熟之际,中国该如何选择,究竟该走改良这条道路还是革命这条道路,改良派和革命派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争论。

改良派认为不要废除皇权,提出君主专制,革命派认为要废除皇权,主张民主共和。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

浅谈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提要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的政治变革,到辛亥革命的彻底推翻帝制,再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一直在经历着改革和革命,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革命和改良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并且持续实践着。

本文从近代历史改良与革命演变的事实出发,浅谈改良与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以及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改良革命影响关系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改良派革命派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这两百年来,外国侵略及民族问题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已经走向了边缘.但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两百年,中国也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当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中国究竟该走改革这条路还是革命这条路,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

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改良与革命

改良与革命

为什么辛亥革命选择的是革命而不是改良朱沿生(浙江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1002班01 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1911年中国爆发了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便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

虽然革命以失败告终,但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其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推进作用。

可是,近来很多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少数激进主义煽动的结果,革命带来了动荡与破坏。

因此,改良比革命好。

那么,孙中山先生为什么选择的是革命而不是改良?当然,辛亥革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在封建统治下和平的改良道路都走不通时所做的无奈之举,是客观历史发展的必然。

它所带来的积极作用远远大于其破坏作用,意义是远大的。

关键词:辛亥革命,孙中山,革命与改良,革命的必然性一个世纪之前的中国是一个动荡与叛逆的中国,全国各地各阶层人民的风起云涌。

从1902年之1911年间,各地较大规模的民变,各阶层人民的反洋斗争,农民、手工业者抗捐,抗税,抗阻斗争,工人的罢工斗争,商人的罢市斗争,少数民族与会党的起事等高达1300余起[1]。

一场子资产阶级革命正蓄势待发。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帝国主义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的经济势力。

为了对外支付巨额的赔款,清政府一次次追加税收,致使民怨沸腾。

中国的民族危机与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于是,便出现了上面所描述的一系列的动乱。

而在此之前,洋务运动与戊戌维新相继失败,清政府的“新政”也以破产告终,在各种救国道路都走不通的情况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这便是辛亥革命。

虽然,辛亥革命最后以失败告终,革命派建立的南京临时政府仅存三个月便夭折。

袁世凯窃夺革命果实后,造就了中国封建军阀混战的局面。

但是,革命仍旧拥有者巨大的历史意义。

它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论改良与革命的关系】革命与改良的关系

【论改良与革命的关系】革命与改良的关系

【论改良与革命的关系】革命与改良的关系近年来关于改良与革命的讨论颇多,一直都存在贬抑改良、赞扬革命的倾向。

但自90年代初李泽厚等人提出“告别革命”论出台后、史学界掀起轩然大波,使改良与革命关系的研究成为中国近代史“热点”中的“热点”。

本文以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为例,论述了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一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联系十九世纪末,清政府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深重的政治危机,被迫签订的《辛丑条约》,支付了4.5亿元巨额赔款,使其在军事上、外交上主权的丧失殆尽,最终清廷认识到必须改变现状,开始了一场旨在自救的革新运动――即清末新政改革。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试图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来挽救因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而达到清政府统治地位的转危为安。

然而,由于改革时机的把握不及时,策略方式的失当,以及改革者自身的能力缺乏、私心作祟等不利因素的局限,改革各项措施的实施终未能达到改革者的初衷。

进而,这场意在自救的改革最终竟成了革命的催化剂,而非是革命的替代物。

改革的目的是创造新的统治合法性,然而改革在进行中却不断对清政府的支持,所以改革的瓶颈充分彰显。

清末新政的结果不但引发和加剧了原来潜藏的社会矛盾,而且还造就了自己的对立面――在改革中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和集团,既立宪派和革命派,以及政府中的异己分子――北洋派。

立宪派主要由旧的绅士转化而来,他们不是现代资产阶级,是新政和预备立宪促成了他们的转化,新兴的商人及新式企业家阶层也与他们结合在一起。

他们不信任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尤其不信任宣统年间控制中央政权的满族少壮亲贵。

同时,他们强烈要求在政权中给他们一席之地(即开国会)。

当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便倒向革命。

革命派产生于新学堂和留学教育,他们多是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在新学堂或留学当中学到了一定的新知识。

他们也不是现代资产阶级,但他们是未来的社会精英,势将取代由于科举制废除而没落的绅士阶级。

列强的严酷压迫使他们有强烈的危机感,认为中国遭受的侵略、压迫和苦难全是清政府的无能造成的,而这政府又是异族的,因此必须打倒这异族的政府,中国才有出路,才能摆脱列强的欺辱。

论中国近代改良与革命

论中国近代改良与革命

论中国近代改良与革命对于中国近代历史,认为从1840年到1949年这10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阶段,这不仅是中国反帝反封,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百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封建制度下的国家从古代到现代的过渡,更是中国社会各阶级对各种制度的探索与创新。

而在这些试探的前行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的问题。

关于中国改良与革命,我认为无论是革命还是改良都是当时社会客观实在的要求,都是当时历史的产物,因为当时的国家面临着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否则后果就是像印度一样的沦为殖民地被残忍的压迫和剥削。

而除了忍受之外的措施就只有改良和革命两条路,不管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改革者和革命者在争取民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的上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采取的手段不同而已,这当然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当事者的对国情的认识程度受教育程度有关系,也正因为这样这两种不同的尝试才会呈现不同的结果。

第二,我要强调的是我是一个正宗的历史唯物主义者,我坚信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对立一样,资产阶级代替封建制度也是历史之必然。

它是不能用如果来假设的,历史不同于理工学科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的不可逆性和不可假设性,历史不是由无数个如果组成的。

我们不能假设改良或者革命过程中,某一阶段是这样或者那样,因为假设本身就是对史实的一种不忠。

面对当时的国情,改变确实是当时的历史要求但是采取什么方式并不是历史的必然,先辈们所做的只是尽自己做大的努力去尝试和探索,我相信这两种方式都是有可能成功的,而这两种方式唯一的判定就是结果如何,无疑革命者是被历史大潮选中的一方。

第三,改良和革命只是两种不同的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同时而发起的从上而下的改变,而后者则是被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自由而发起的自下而上的改变;前者的优点在于方式和缓尽量不流血,而后者则更注重改变的彻底性。

观察中国近代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改良和革命在百年历史中是交替出现的,这并不是一种无意义的循环而是阶梯式的进步。

中国近代史的改良与革命

中国近代史的改良与革命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国近代史的改良与革命》。

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史是用血和泪书写的一段苦难史,也是一部饱尝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屈辱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

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如“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其中“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就是关于改良和革命的典型代表事例,首先我讲介绍改良与革命的定义。

接下来我简短地阐述一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并跟大家分析一下两者的异同。

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

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

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

因此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

革命派與改良派的大論戰同盟會成立後,改良派在思想界和輿論界仍有相當大的影響,其所創辦的《新民叢報》銷售量高達1.4萬餘份之多。

他們堅持君主立憲主張,連續發表文章,製造反革命輿論。

而資產階級革命派有了統一的政黨和明確的綱領,民主革命思想的宣傳進一步開展起來。

革命派在國內外各地遍設宣傳機關,出版書報雜誌,宣傳同盟會的主張。

這樣,兩派的大論戰已不可避免了。

大論戰以《民報》的創刊為發端。

1905年11月出版的《民報》第1號,除孫中山的《發刊詞》從正面闡發了同盟會的革命綱領以外,其餘的文章如汪精衛的《民族的國民》、朱執信的《論滿洲政府雖欲立憲而不能》、陳天華的《論中國宜改創民主政體》等,都是從不同角度對改良派的“保皇”論調進行批判。

改良派對革命派的挑戰並不示弱。

1906年初,梁啟超在《新民叢報》上先後發表《開明專制論》、《申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兩篇長文,並把兩文合刊為《中國存亡之大問題》的論文集,大肆攻擊同盟會的綱領。

梁啟超認為,中國國民程度太低,沒有自治的能力,還不具備共和國民的資格。

因此,必須強調“秩序”的問題,一切只能有“秩序”地進行。

如果發生革命,就會破壞秩序,導致內亂。

其最後結局,要是在過去的中國或其他國家,仍會導致專制;而在今天的中國,必然會招致列強的瓜分,而中國就將滅亡。

他特別痛恨《民報》提出的“土地國有”說,認為這將造成下層群眾蜂起,天下大亂,而使中國“億劫不可複”。

梁啟超的主張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正抓住了當時不少人對實行革命存在的疑慮。

要是不在這些問題上來一個有力的澄清,群眾的進一步革命化、革命活動的進一步開展都是難以實現的。

《民報》的作者們勇敢地擔當起了這個重任。

1906年4月28日,同盟會在《民報》第3號上發表號外,題名《〈民報〉與〈新民叢報〉辨駁之綱領》,針對上述論文集,全面披露兩報之間的原則分歧。

聲明:“本報以為中國存亡誠一大問題,然使如《新民叢報》所雲,則可以立亡中國。

故自第四期以下,分類辨駁,期與我國民解決此大問題”。

改良与革命

改良与革命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的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

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

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改良派说: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流血成河”、“亡国灭种”,所以要爱国就不能革命,只能改良、立宪。

革命派说:进行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就有可能免除痛苦和牺牲吗?相反,这样做恰恰意味着他们将长期地遭受难堪的痛苦和作出更大的牺牲。

由于害怕流血牺牲就否定革命,“是何异见将溃之疽而戎毋施刀圭”?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捷径。

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孙中山说:“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而行,犹人之两足、鸟之双翼也”。

在我看来,是选择改良还是选择革命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首先要从为什么要选择改良和革命的根源上出发,当时是清政府统治时期,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依靠于向外国投降、求和以及签订不平等条约维持统治,受帝国主义的侵略的种种情形,改良派进行了戊戌变法,然而改良派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试图通过光绪皇帝推行的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遭到了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仍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结果戊戌变法失败了,这表明不能在保留清政府的统治的前提下进行改良,不仅政策方法不能实施,而且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革命派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从根本上分析了当局的特点,指出只有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替代旧政府”。

“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才能真正解决中国问题。

再者要从改良还是革命所带来的效果考虑,改良意味着保留原有的统治阶级和体制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变化,没有正确分析实质也没能解决实际问题。

中国近代史上由改良走向革命是历史之必然

中国近代史上由改良走向革命是历史之必然

中国近代史上由改良走向革命是历史之必然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了西方资本主义帝国对中国的入侵史的帷幕。

面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我认为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应该走上一条由改良走向革命的救亡图存的抗争道路。

在这内忧外困的生死存亡时刻,中华儿女有两条道路可选:一是改良;二是直接“暴力革命”。

改良和革命的相同点都是革掉一些旧的东西,建立一些新的东西;而两者的区别在于革命是彻底的革除,而改良是不彻底的。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革命是要流血的,而改良可以不需要流血。

革命的目的是破而后立,流血是必然的;改良无需破,是有序的良性发展。

二者各有优缺点,同时二者也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我认为直接“暴力革命”是行不通的,原因如下:一、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革命思想没有深入民心。

没有思想上的转变很难有行动上的支持。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正是为了转变民众的思想,从而真正的行动起来。

5000年的封建思想,即使是走到末路时的苟延残喘,也不是革命思想能轻易入侵的,这需要一个过程。

二、普通老百姓要的只是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革命是要流血的,甚至是造成民族分裂都有可能。

这违背了他们的初衷,也违背了他们的愿望。

而在可以变法改良的前提下,他们是不会选择革命的。

没有群众基础,革命是行不通的。

三、革命的成功必定是要推翻清政府的,显然革命会遭到清政府血腥的镇压。

而在革命思想不成熟时发动“暴力革命”,失败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就算侥幸成功了,也是惨烈的成功,很难逃过帝国主义的铁蹄。

四、革命直接危害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将面临残酷的镇压和阻挠,是很难成功的。

总而言之,民众的思想没有觉醒,“暴力革命”是行不通的。

所以当时只能选择改良了。

当然,改良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首先,“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开始了,洋务运动的开展不仅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为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随后,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不经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更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同时,为戊戌变法拉开了序幕。

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的状况。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尤其是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而康有为领导的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分别成为这两方面的代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

虽然由于他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最终导致变法失败,但他却朦胧地意识到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两项历史任务,这是其积极的意义。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他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反清革命的指导思想,较为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目标、纲领和斗争方式。

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能彻底地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且缺乏坚决的反帝精神,其胜利果实最终被帝国主义支持的封建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攫取了,终不免失败的命运。

如此看来,究竟谁才能拯救中国,改良还是革命?首先,我认为,不管是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

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地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造成的。

虽然近代历史上改良派指出了革命的一系列弊端,但是从个人角度来说,我更赞成革命。

一,改良派说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招致外国的干涉与瓜分,使中国血流成河、亡国灭种。

而我认为,革命,本就是通过天下大乱,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革命本身就要引起下层社会暴乱,动员一切受压迫的下层社会群众去推翻剥削反动的阶级统治,就现代的观点来看,这叫做建立良好的群众革命基础。

至于革命会招致外国的干涉、瓜分,使中国血流成河、亡国灭种,我看不然。

革命的强硬手段和列强的镇压更能激起中国强大的民族反抗性和伟大的爱国热情。

改良与革命作文_作文1750字_高二作文_

改良与革命作文_作文1750字_高二作文_

改良与革命作文在国人的里,改良与革命分属褒贬迥异的两个极端——对于革命,多年“爱国历史主义”熏陶下自会油然而生一股莫名的亲切与好感;提及改良,却不由自主想起《茶馆》里“越改越‘凉’”的王掌柜,掩饰不住地嗤之以鼻。

甚至权威的历史教科书中也不自觉渗透出这种情绪。

无论对象是“圣雄”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抑或“我有一个梦想”的马丁?路德?金开展的“黑人民权”运动,言简意不赅的介绍后总会如此这般酸溜溜地结尾——“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改良转变为革命,以便把群众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利益能够容许的范围内。

”“革命”一词,本指革除天命。

帝王既受命于天,改朝换代,王者易姓自然就是“革命”。

可回溯上下五千年,又有哪一次王朝更迭,江山易主能逃脱得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定律。

更不用提饱受战乱煎熬的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人张养浩穿越七百年时空的悲叹,至今仍振聋发聩。

由此可见,暴力革命不见得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佳选择。

所谓“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当社会形势并未呈现“不得已”情况,即改良仍具可行性时,贸然选择用革命的暴力形式打破旧有的统治秩序,不可避免会对社会正常秩序构成毁灭性的打击,带来一连串难以估量的灾难性后果。

当然,不可否认暴风骤雨般的革命会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涤荡一系列旧有生产关系中束缚生产力的落后因素,仅就这点而言它毫无疑问是一劳永逸的。

这也就很好解释它对追求立竿见影的国人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了。

不过两者就如天平两端的砝码,轻重分寸很难拿捏。

即便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满怀信心地预言:“我们将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之后,也足足花了七年多的时间,才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而“天平”一旦失衡,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其中尤以“太平天国”最为典型。

从“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来看,鸦片战争后,“鹰眼四集,强邻环伺”。

团结一致,共抗外侮方是正确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与革命作文
在国人的字典里,改良与革命分属褒贬迥异的两个极端——对于革命,多年"爱国历史主义"熏陶下自会油然而生一股莫名的亲切与好感;提及改良,却不由自主想起《茶馆》里"越改越‘凉’"的王掌柜,掩饰不住地嗤之以鼻。

甚至权威的历史教科书中也不自觉渗透出这种情绪。

无论对象是"圣雄"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抑或"我有一个梦想"的马丁?路德?金开展的"黑人民权"运动,言简意不赅的介绍后总会如此这般酸溜溜地结尾——"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改良转变为革命,以便把群众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利益能够容许的范围内。

"
"革命"一词,本指革除天命。

帝王既受命于天,改朝换代,王者易姓自然就是"革命"。

可回溯上下五千年,又有哪一次王朝更迭,江山易主能逃脱得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定律。

更不用提饱受战乱煎熬的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人张养浩穿越七百年时空的悲叹,至今仍振聋发聩。

由此可见,暴力革命不见得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佳选择。

所谓"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当社会形势并未呈现"不得已"情况,即改良仍具可行性时,贸然选择用革命的暴力形式打破旧有的统治秩序,不可避免会对社会正常秩序构成毁灭性的打击,带来一连串难以估量的灾难性后果。

当然,不可否认暴风骤雨般的革命会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涤荡一系列旧有生产关系中束缚生产力的落后因素,仅就这点而言它毫无疑问是一劳永逸的。

这也就很好解释它对追求立竿见影的国人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了。

不过两者就如天平两端的砝码,轻重分寸很难拿捏。

即便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满怀信心地预言:"我们将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之后,也足足花了七年多的时间,才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而"天平"一旦失衡,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其中尤以"太平天国"最为典型。

从"太平天国"起义的背景来看,鸦片战争后,"鹰眼四集,强邻环伺"。

团结一致,共抗外侮方是正确的选择。

而此时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明显是一场"内耗",只会使"亲者痛,仇者快"。

而当同样的情况再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面前
时,作出的选择"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出发点——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无疑棋高一着。

梁任公尖锐地指出:"(太平天国)实与中国古来历代之流寇毫无所异。

"话虽有些偏激,但仅从"太平天国"的一些宣传口号中便可窥出端倪。

《天父诗》中堂而皇之地写道:"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

"这完全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老调重弹,与其标榜的拜上帝教宣扬的"平等"不知差了十万八千里,"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说到底还不是搜刮民脂民膏,供他洪秀全一人穷奢极欲;太平军所到之处,攻城略地,青壮年男子被掳为兵丁,女子则沦为奴妾,老幼无一幸免。

连之前热切推崇革命的马克思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也辛辣地指出:"(太平天国)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太平天国"已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证据确凿,铁证如山的事实却被教科书"为尊者讳"的有意无意的忽视,"太平天国"依然享受着"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反封建反侵略革命"的称谓。

不错,规模的确巨大,但正是这"波澜壮阔"的革命暴力洪流,彻底摧毁刚刚成气候的金融业。

再看看近邻印度争取独立的方式。

甘地选择"非暴力不合作"是明智的。

就当时的印度而言,暴力革命或许终究能够争取到独立,但却会让印度民众的血充盈恒河。

"如果以谋杀流血来获得自由,我宁可不要。

"这就是甘地的选择,日不落在这个选择面前低下了傲慢的头。

改良与革命真的无法调和吗?也许换个角度看两者就不是那么截然对立了——改良可以说是温和的革命,革命可以说是激进的改良。

两者的对立集中表现在实施手段的不同。

若二者各取所长,融为一体,即是改革。

其成效,改革开放后的今日中国便是最具说服力的例证。

推荐阅读:观看辛亥革命有感3篇辛辣革命作文600字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高中作文:辛亥,一次伟大的变革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