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何为“知音”,体会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2.难点:感受何为“知音”,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挚纯之情。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引导学生说词: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白雪皑皑、春雨绵绵、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师:(出示课件)中国语言多有意思,每个词就是一幅画。读着杨柳依依,你仿佛看到了…(抽生说)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说话就有了诗意,写文章就有了才气。
二、揭题导入
1.师: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伯牙绝弦》(板书)
1)知道这个故事吗?谁来讲讲?
2)《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2.多么感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它被记载在《列子》等书里,是用古文,也就是文言文写的,学过文言文吗?它有什么特点?(晦涩难懂、没有标点)可以用什么方法读懂它?(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以及故事内容)
三、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抽读。
2.师配乐范读
3.自由读,齐读。
4.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指导:峨峨兮/ 若/ 泰山洋洋兮/ 若/ 江河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用已掌握的方法,小组合作,说说故事大意。
2.(有没有不理解的字词)理解四个“善”字。
3.故事的主人公一是伯牙,一是钟子期。(板书)伯牙称钟子期为什么?你怎么理解“知音”?你有自己的知音吗?你们都谈些什么?(无话不谈、彼此十分了解、性格、爱好、脾气)
五、自主探究,感悟知音
1).哪句话写出了伯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一定了解?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学生感情朗读此句。
2)引导理解知音:
1.从哪些句子能更具体地知道“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读文,找出句子,同位说说)
2..读议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师:这就是知音啊,伯牙弹什么,钟子期就能听出琴声里有什么!
1)师:子期多么善听啊!伯牙鼓琴,子期从中听出了高山之音,他赞道:峨峨兮……(齐读)
2)见过泰山吗?谁能读出泰山的高大险峻?抓住“洋洋”读出江水浩荡不息的样子。(脑中想像江水奔腾不息的样子)
过渡:子期听出了琴声中的高山流水,对伯牙高超的琴艺赞叹不已。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子期的赞叹。
1)谁来读读句子,让我们聆听一下千年之前子期对伯牙的赞叹。(抽读,老师引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
伯牙的琴声是那样动听,子期情不自禁地赞叹,读:……
伯牙的琴声是那样美妙,子期发自内心地赞叹,读:……
伯牙的琴声是那样感人肺腑,子期高声地赞叹,读:……
伯牙的琴声是那样动人心魄,子期在内心默默地赞叹,读:……
(或:我听出你的赞叹是情不自禁的,是发自内心的,是充满敬意的,多么响亮的赞叹,你在默默地赞叹)
师:好一个善弹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这就是知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他们心有灵犀,心心相印。
6.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多少王公贵族听过他的琴声,多少文人雅士听过他的琴声)他们会怎样赞美他的琴声?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表面的。肤浅的。因为其他人都听不懂,而钟子期却能听懂他的琴声,最能明白伯牙弹琴时心里到底想些什么……好一个善鼓,一个善听,齐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8.说话练习:如果你是伯牙,当没人能听懂你的琴声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失望、寂寞、苦闷、惆怅……)
后来,当你终于遇到能听懂你琴声的子期了,你的心情又会怎样?
(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9.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朗读
六、想像迁移,品味知音
1.伯牙善鼓琴,琴艺炉火纯青,他的琴声难道只有高山流水?想象一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伯牙的琴声还会有哪些大自然的景物呢?(如引导学
生想象:夜幕降临,伯牙面对夜空里皎洁的明月,弹起了琴,琴声里有明月……春天来了,听着窗外沙沙的雨声,伯牙弹起了琴,琴声里有春雨……伯牙的琴声中还会有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皑皑白雪、潺潺溪水、潇潇春雨等。)
2.出示课件,同位交流
3.师:让我们一起想象这样的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大海、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说。(出示课件,老师扮伯牙,学生扮子期,创设情景:子期,你听,窗外的春雨下得正密,那沙沙的雨声多好听啊!伯牙鼓琴,志在春雨,钟子期曰……谢谢子期,你听懂了我的琴声!谢谢子期,真乃我的知音也!子期啊,只有你能明白我的心思啊!子期啊,如果没了你,我还弹什么琴啊!)
过渡:凡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这就是真正的知音!这世上只有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能明白伯牙的琴声里有着怎样的喜怒哀乐!从那以后,伯牙、子期形影不离,一个鼓琴,一个聆听,他们志趣相投,一起沉醉在美妙的琴声里!
过渡: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我们想像一下,此时伯牙的心情如何?(追问学生)
1)体会心情
过渡:是啊,伯牙痛不欲生,他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他做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举动,是什么?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可以痛哭啊,可以为他写曲子祭奠啊,为什么要摔琴?)
2)(引导理解:琴是伯牙的心声,是伯牙的灵魂,知音没了,留着这琴还有何用?再也没人能听懂伯牙的高山流水!伯牙是摔琴谢知音,感谢上天让自己与子期相识、相知;伯牙摔琴是悼念子期,追忆在一起的逍遥快乐!伯牙摔琴更是向世人宣告:人海茫茫,知音难觅!人生得一知己足已!为了知音,可以去死,何况破琴绝弦!)
4.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
七、聆听琴声,悼念知音
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里,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学生读: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土堆,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