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衣食住行看祖国六十年的变化
关于建国以来人们吃、穿、住、行变化的调查
关于建国以来人们吃、穿、住、行变化的调查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60年,我们国家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新时期,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弹指一挥间,60年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最深切的体会莫过于衣食住行上的革新。
下面我就简单的描述一下这些方面的变化:衣: 由衣不蔽体到时尚美观。
听父辈人讲,解放前穷苦人衣不遮体,建国后日子仍然穷酸,穿衣问题相当长时间都没能解决。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是那时很流行、很无奈的一句话,也是当时老百姓穿衣的真实写照。
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普通百姓一年最多能缝制两件粗布衣服,通常是大人穿了小孩穿,老大穿了老二再穿。
现在平常周末有空就会去商场逛逛,根据流行的款式、颜色等等不断地添置新衣服,实在懒得出门就在网上淘宝,想什么买什么。
走到大街上人们的穿着五彩斑斓,应有尽有,基本上与世界的最新时尚潮流一致了。
从国内名牌到国际名牌,要什么就买什么。
食: 由食不果腹到营养过剩。
“民以食为天”,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真理,吃饱饭是人生活下去基本条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的饮食从当初的食物匮乏、食不果腹、简单,到基本满足百姓温饱需求,再到如今的富足。
而这些变迁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经济社会60年来的不断发展变化。
住: 说到住房,尤其辛酸,解放前的农村,有些人家的房屋就是几根木柱脊梁上插上玉米秆子糊上牛粪,屋顶是黄草覆盖,做饭的时候常常有虫子掉进锅里。
绝大多数是清一色的黄泥墙屋,瓦下漏雨,地上泥潮,夏天倒是凉快,冬天冷得嗖嗖叫。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实行了家庭临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生产力,百姓生活水平有了改善,勤劳的村民普遍修建起木质结构的房子来。
时间进入80年代,青瓦砖房建筑渐渐普及城市乡村,农村居民有了砖房,国家干部职工大多住上了单位分的两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空间,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建国60周年变化
时代发展的特点:“50年代爱劳
模、60年代靠工农、70年代海 陆空、80年代找老九、90年代 傍大款”······ ·····说明了改革开放3 0年来,人们的婚恋观发生的变化 。 四个举例说明
如今择偶看重收入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择偶标准曾经历 了一系列的变迁。数据显示,1976年以前 有1/4的人择偶时特别关心对方的家庭成分, 有1/3的人关心对方的政治面貌。20世纪 60-80年代则住房条件的好坏、有无海外 关系等一度成为择偶的加分因素。近年来,年 轻的、文化和职业层次较高的被访者在择偶时 有更大的概率关注对方具有现代气质的人品个 性。 今天,社会大众评价个人社会地位的基本尺度 与视角已彻底改变,收入、财富和消费等经济 能力成为衡量天平上最为重要的砝码。
60年代的服装
70年代的服装 80年代的服装
80年代 VS现在
食: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
或粗茶淡饭。②改革开放前——很有改善,但 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 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③改革开放 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 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
建国初期
我们现 在 的生活
住: 改革开放初期,样式 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 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 危的破旧民居。90年代开始, 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 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 得到、住得起”的选择。如 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 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 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 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 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
30年结婚费用增25倍
建国以来,人们的结婚费用总体上呈现缓 慢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上海青年的 平均结婚费用已达31383元,比60年代 增长了25倍,是70年代的19.6倍,比 80年代前期增长了8倍,是80年代后期的 3.29倍。20世纪90年代,“上海青年 的最高结婚费用达15万元,平均结婚消费为 6951元,不同层次的市民结婚消费差距很 大。”1997年平均结婚费用为8万元,2 002年为10万-15万元。
新中国的十大生活变迁(组图)
新中国的十大生活变迁(组图)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中国从一穷二白的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经过全国人民的团结拼搏,已经发展成独立自主丰衣足食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60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面我们就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看看新中国的十大生活变迁:变迁一、腰包越来越鼓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创造的新名词“万元户”,几乎成了家庭拥有巨额财富的代名词。
而如今,“万元户”已经成为一个过时的历史名词。
因为在中国家庭里,特别是在城镇家庭里,“万元户”太普通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出的是几何级数递增的个人财富和家庭收入。
在农村,8亿农民逐步走上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638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674元,增长12.9%。
变迁二、饮食越来越精了食不厌精,是中国人的梦想。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主食消费量不断下降,中国人的饭量越来越小;副食的消费量在攀升,中国人吃得越来越好。
特别是城镇居民食品消费已经摆脱过去以粮食为主的粗放消费方式,逐渐向讲究营养、风味、疗效、方便等集约消费方式转变。
变迁三、服饰越来越靓了姹紫嫣红时装潮是人民生活质量的生动写照。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带来了居民穿着消费的深刻变化:成衣消费比重明显扩大,并且向中高档转变。
城镇居民衣着求新、求美,讲究舒适、大方,“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
衣着消费的个性化特征明显。
中老年青睐中高档服装,年轻一代追逐时装潮流。
不同品牌不同风格的专卖店琳琅满目,市场上国际名品比比皆是。
变迁四、住房越来越大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
过去,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
中国的城市和农村,有着太多的旧房、筒子楼、危房。
在拥挤的大城市里,不少人感叹:难有安居之地。
过去的20年里,危房改造工程、安居工程的实施,使不少人喜迁新居;住房制度改革,激活了房地产业一潭死水。
谈中国的衣、食、住、行——从衣食住行看中国近六十年的发展
谈中国的衣、食、住、行——从衣食住行看中国近六十年的发展【活动教育】谈中国的衣、食、住、行——从衣食住行看中国近六十年的发展衣食住行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
人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他的各种活动都会受到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主流认识的影响,他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那么人们在衣食住行这些方面的需要和得到的满足无可非议的一定会受到社会的限制和影响,那么反过来我们就可以通过研究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变化来管窥社会的发展变化,在这里我就通过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发展变化来谈一下中国从建国至今的巨大变化。
一,人们穿着的变化(1)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
(2)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
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
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
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
后来,有人根据中山装的特点,设计出了款式更简洁、明快的“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
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
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其中,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
从吃穿住行看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变化
从吃穿住行看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变化时间流逝,不知不觉,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路程。
建国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中国历经万终于走上了繁荣富强,世界文明之路。
下面就从吃、穿、住、行四个方面讲一下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变化。
吃——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对于吃根本没有奢求,不管好坏要能吃饱就是最大的满足。
记得爸妈讲他们小的时侯,生产队长叫他们到处挖野菜,然后煮在两口大锅里,叫大家都必须吃,说是忆苦思甜,结果全队的男女老少为了给自家节约一顿饭而都来吃,不到半小时,两大锅野菜饭一扫而空。
现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想吃啥就有啥,什么火锅、炖锅、中餐、西餐、小吃店数不胜数;大小菜市场和超市里的各种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吃得科学,讲究的是营养均衡,粗细搭配,有益健康。
穿——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年穿着要求的真实写照。
在70年代,小孩子非常盼望过年,因为只有过年,家里才会给做新衣服,平时穿的基本上是哥哥姐姐穿过的旧衣服,有的还是补丁摞补丁,即使在寒冬腊月,也有不少人因为没有棉衣棉裤而挨冻受冷。
记得爸爸讲他上小学时,冬天下雨,因家里买不起雨鞋,只有赤着脚去上学,脚都冻麻了,走一路摔一路,到学校时已成了泥人。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穿的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高档。
从喇叭裤、蝙蝠衫到健美裤、牛仔服,从连衣裙、棉毛衫到羽绒服、高筒马靴,真是穿不完的品牌,穿不尽的时髦。
住——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安身是立命之本。
在改革开放前,不少家庭住的是土坯房、茅草房,而且是一家三代居住一室。
记得我小时候,我家三口人住在一个40平米的小屋里,卧室、厨房、客厅、饭厅全在一间屋,饭桌靠在床沿,尽管如此日子也要照样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们家的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从土坯房、到瓦房、到现在的楼房,真是今非昔比,是农村城市化造福了我们,舒适、环保、美观的朝来绿色家园让我们这些搬迁上楼的农民尽情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
[中国衣食住行的变化]衣食住行看新中国之变化
[中国衣食住行的变化]衣食住行看新中国之变化篇一: 衣食住行看新中国之变化衣食住行看新中国之变化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
六十年,一甲子的岁月。
这六十年,是不寻常的六十年;这六十年,是让人荡气回肠的六十年。
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心灵和感受的角度来讲,衣食住行就如一对对孪生兄弟,他们有着共同的品质,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他们共同构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又共同擎起我心灵之上那片让人想往的蔚蓝的天。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2009年10月1日我们即将要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60个生日。
建国60年,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历史性的大跨越,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单是从百姓最普通的衣、食、住、行中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穿衣60年从穿衣保暖到高档名牌建国60年,我国的“穿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我,在记忆里,那时候衣服的色彩仅有灰、黑、蓝三种颜色,样式简单,布料粗糙,翻开以前的老照片,清一色的灰色底调大家都会哑然失笑。
记得我小时候的衣服都做得很大,这样才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温暖而朴实。
在建国60年中,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可谓越来越高,人们更加的去追求个性、时尚、流行、品牌。
衣服已不再仅仅为了保暖,更多的是为了彰显个人的性格与品位。
衣服已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更彰显出当时人民的物质和精神追求。
饮食60年从吃不饱到“吃”文化说到吃,勾起我的回忆:70年代初期,我们一家5口靠父母微薄的工资维持生活,生活十分贫困,一年四季只能吃大路菜。
不是逢年过节,就难得吃上顿肉,家里来了贵客,父母才肯起大早,拿上“肉票”去排长队买肉,那时副食供应不足,全城4个肉食店每天只卖几百斤肉,每次买肉若是能买上一块膘头好的肉算幸运的了。
一个星期天,我去红卫路肉食店买肉,称肉的“肥猪头”给我砍了一块红赤赤的“槽头肉”,回到家里惹得母亲好是生气,从此,我再不在红卫路肉食店那买肉了。
小学议论文作文:衣食住行说变化1
衣食住行说变化---读《辉煌六十年》有感大湖中心小学六(3)班王鑫宇读了《辉煌六十年》这本书,我为祖国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辉煌六十年》这本书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到2009年的光辉历程。
书中通过六十件不平凡的故事,说明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祖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
就拿我家衣食住行的变化来说吧!听奶奶说,她年轻时,衣服、鞋子都是自己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出来的;爸小时候穿的虽然不用自己缝,但买布还得凭布票,而且都是粗布衣服,一件衣服要穿很多年呢;现在可好了,我自己一个人的衣服就一大柜子。
怪不得奶奶常说,以前人因为衣服太少而烦恼,现代人因为衣服太多而烦恼。
听爷爷说,他小时候,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一年到头都吃地瓜干。
爸爸读中学时,一个星期回家带一次米、地瓜和咸菜,学校食堂只帮他们蒸饭,没有炒菜。
现在我们学校的食堂餐餐三菜一汤,晕素搭配。
寄宿生早餐还有免费的鸡蛋、牛奶、馒头吃,真是天差地别!难怪爷爷总是说:“现在生活真是大变样了,天天鸡鸭鱼肉换着样吃。
过去是什么能吃就吃什么,现在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爷爷奶奶以前住的是两间土瓦平房,既阴暗又潮湿,要是刮风下雨,屋里经常漏雨,根本无法睡个安稳觉。
爸爸结婚后,在镇上盖了一幢两层楼房,既宽敞又明亮,但家里除了一台彩电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家用电器了。
去年我家又在城里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商品房,电脑、空调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小区环境优美舒适,简直像个花园!我们这一代人真是太幸福了!过去村里的路是烂泥路,晴天时沙土飞扬,满身灰尘;下雨时泥泞不堪,一步三滑。
近几年,政府实施了“村村通”道路工程,昔日的烂泥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摩托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外出办事可方便了。
建国六十年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太多太多,数也数不清呀!如“两弹一星” 发射成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神洲飞船”遨游太空,奥运梦想成为现实等等,太多感人的事件令我们骄傲。
从人们生活变化看祖国六十年发展
从人们生活变化看祖国六十年发展第一篇:从人们生活变化看祖国六十年发展从人们生活变化看祖国六十年发展新中国从刚刚成立时的百废待兴到今天的国泰民安经济雄厚,期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生活水平是越来越改善,我们家的房子从公共宿舍到单元楼,现在又搬进了“小高层”。
家具从原来的“四大件”添加了现在电视、电脑、电话、洗衣机、冰箱……一系列的新型电器。
我们家庭的变化,简直是芝麻开花——节映出共和国六十年的巨大发展。
在我爷爷生活的时代,实行分”来领粮食。
那时耕作,完全粮食紧缺。
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错了,别的什么蔬菜、水果、肉粮食根本不够吃,人们只能吃树山上的观音土。
那时的物质非常贫瘠,人们的生活也非常贫困。
后来又出现了一个票证的时代,虽然有了很多的东西,但要想买必须有票。
小到米、面、油条、冰棒,大到羽绒服、自行车、电视机,什么东西都有票。
这项政策虽然在一定时期,解决了中国物质短缺的问题,但随着中国不断的发展进步,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民需求,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了。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久违的春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大改善。
菜市场随时出售各种新鲜的时令蔬菜,在北国的风雪中也能品尝到南疆的鲜美水果。
科技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便利,各种电器进入家庭“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也成为了现实。
各种服饰也多样起来。
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也出现在了大街小巷。
而我出生这个时代,是一个极其发达的时代。
现在足不出户就能在家里,用电脑观察全世界,轻轻一点全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都出现在眼前。
磁悬浮火车、高档生活用品、飞机、旅游、网上购物等等各种各样以前不敢想象的名词和事物都出现了。
出国不再是令人神往的事情,已经变成一件平常事了;随着交通的发达,人们生活的富裕,各个地方之间的交流增加了,以前一个人只能在当地生活,现在一个城市里天南海北的人到处都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六十年的历程更加说明了这个真理,只有不断发展,才能让我们的祖国明天更加富强,只有不断发展,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从饮食看60年国人的生活变迁【育儿知识】
从饮食看60年国人的生活变迁
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从四指膘到不占油从饮食看60年国人的生活变迁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这句老话,由此可见饮食对于人们的重要性。
饮食文化,可以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小餐桌最能体现出大发展。
从五六十年代的匆忙果腹,到票证年代的有啥吃啥、九十年代吃啥有啥,继而到今天要吃出品味、吃出健康;从烟熏火燎的大锅饭,到人手一个的铝制饭盒,从不做饭只能吃方便面,到一个外卖电话就能满足一家人的不同口味百姓的餐桌和就餐方式发生了太多的改变。
头30年,人们用胃吃饭,填满就好;后20年,人们用舌头吃饭讲究味道;近10年,人们用心吃饭,注意健康。
最近更新时在发表文章下面,多了一个金士顿记忆拼图活动,分享60年回忆的选项,最近也常看一些相关回忆的文章。
做为一个70后,且热爱美食的一员,今天从饮食的角度来做一个回忆比较。
看看下面讲述,不同时代的饮食记录,这一点足以感觉现在生活。
浅谈我国六十周年以来的变化
浅谈我国建国60周年以来的变化屈指一数,我国建国已经60周年了,这是风云变幻的60年、这是坎坷曲折的60年、这是令人深省的60年。
在这60年中,我们国家有过错误;在这60年中,我们国家有过失败;在这60年中,我们国家有过屈辱。
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用政策改变了错误,用努力修正了失败,用实力取缔了屈辱。
60年来,我们从一个地大物博却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国家变成现在的世界军事强国;60年来,我们从一个刚刚建国的初生婴儿变成现在的已经渐渐走入正轨的成人;60年来,我们从在国际上地位几乎为零的国家变成了现在的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
60年来,我们经历的改变太多,太多。
这些改变体现在衣食住行,体现在生活品味,体现在教育科技,体现在国际地位和军事实力。
下面,我从这些方面细细数出60年来,在我们国家里发生的改变。
首先是衣食住行所谓人靠衣装,一个人的改变可以从衣服上面来体现,而一个国家的改变,则可以从每个人的身上体现。
可以说,国家没有发达,人们的衣服的档次不可能提高而我们国家的人民现在身上穿的衣服无论从款式、质量上来说,都比60年前的衣服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或者说,60年前,人们穿衣服穿的是温暖;60年后,人们穿衣服穿的是一种时尚。
往高处一点说,60年前的人们穿衣服依据的是天气,而60年后,人们穿衣服依据的是穿衣服的场合。
可以说,穿衣服即怎样穿衣服、穿什么样的衣服已经成了现在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主流文化。
从这看我国的改变,也尚算醒目。
民以食为天,一个国家的改变则必然引起在“吃”这一方面的改变。
说起我们吃的东西的改变,用“从粗茶淡饭到锦衣玉食”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以前吃的,都是自家地里产出来的东西,偶尔逢年过节的,才去买些肉或者鱼回来,有些家境稍微好点的人家,最多也只是多了几次尝荤的机会。
我听说以前炒菜都是尽量少放油的,因为油放太多,需要的饭也多,也就需要更多的米。
现在哪家的人在炒菜时少放油,要么是食物需要,要么就是减肥。
新中国60年巨变之民生
穿着的变化
如今,品种繁多、款式各异、 如今,品种繁多、款式各异、色彩鲜 艳的各式服装让百姓们多了许多选择。 艳的各式服装让百姓们多了许多选择。
怎样才能填饱肚子?
能吃饱就好
吃什么?怎么吃?
老百姓出行方式的变化
房子的问题
房子的问题
如今,许多 人住高楼了。
生病了怎么办? 生病了怎么办?
新中国60年巨变之民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变迁,到政治生活、精 神生活、文化生活的丰富,无不折射出社会的进步。
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穿的问题 吃的问题 住的问题 行的问题 看病问题 养老问题
穿着的变化
新中国初期
建设新中国,需要耐 磨耐脏的日常服装。工 装与军装的灰蓝绿自然 成了当时的流行色。
生病了怎么办? 生病了怎么办?
年纪大了可如何是好呀? 年纪大了可如何是好呀?
新中国60年巨变之民生
新中国60年来, 新中国 年来,老百姓的生活普 年来 遍有了巨大的改善, 遍有了巨大的改善,但仍然有少 部分地区生活在贫困中, 部分地区生活在贫困中,许多问 题仍待解决。 题仍待解决。
本文来自网络,请不要使用盗版文档,尊重作者的辛苦劳动,谢谢 我爱朱丹老婆 2010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08我 爱 你 ZDLP Lvdd
初一读后感作文:衣食住行的六十年沧桑巨变_750字
衣食住行的六十年沧桑巨变_750字弹指一挥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六十华诞,在这六十年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沧桑巨变,衣食住行哪一样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外婆说,在他们的那个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一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棉布,且色彩比较单调,与她同龄的人儿时都有过“过年穿新衣”的期盼。
而我们现在却能常常穿新衣,一年四季的衣服样式繁多,布料的种类更多,每个人穿得五彩缤纷……听外公说,在他小时候,买米是要用粮票的。
而且那时因为粮食产量不高,人们有粮票也不一定有米买,因此买米就如“抢米”,所以不是吃完一袋买一袋,而是七八袋一买,常常都是要排很长的队才能买上。
一块水果糖或是一片普通饼干曾经都是美味的零食。
听爷爷说,刚解放那会,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时才有点肉吃。
现在,我们一年四季随时可以买到想要买的食物,肉食成了家常便饭,每个人都想着吃素减肥,孩子们的零食也都是巧克力、曲奇、薯片……60年前,许多城市家庭常常一家人住在十几个平方米的屋子中,厨房、厕所是公用的,孩子多的就分上下铺睡。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人们大多都住上了三室二厅的大房子,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空间。
几十年前自行车是很多家庭的代步工具,中国也因此有了“自行车王国”的称号。
城市家庭三大件中的自行车就好比现在的汽车,如果当时能有一辆凤凰牌或永久牌的自行车,那左邻右舍都会羡慕得不得了。
而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有了私家车,上班、旅游都很方便。
过去火车的速度很慢,从上海到南京要5、6个小时,而现在祖国的交通发展日新月异,上海到南京动车组只要2小时,明年京沪高铁通车后,上海到南京只要1个小时了。
60年间,我们祖国飞速发展,日益繁荣昌盛,这不仅仅体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的巨变上,更体现在祖国取得的许多伟大成就上,你们看,祖国铁路更多了、到处都有高速公路,连太空中。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衣食住行的变化
60年百姓生活之饮食:从填饱肚子 到吃出花样、讲究营养 谈起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生活变化, 老百姓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自家餐桌的变 化。改革开放前,一日三餐以主食为主, 能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满足。计划经济 时代,物品奇缺,求大于供,从20世纪 50年代到90年代的票证时代,粮票就是 命根子。80年代中期,市场副食供应逐 渐充足。西单等地的菜市场食品品种逐 渐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摆 上了货架,鸡鸭鱼肉也不那么稀罕了。 90年代以来,人们吃的越来越多元化, 就餐可以去烤肉宛、砂锅居等老字号, 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味餐厅以及年轻 人休闲娱乐的酒吧。老百姓更加讲究新 鲜、健康、营养,讲究“绿色”二字, 可谓吃出花样、吃出品位、吃出文化。
60年百姓生活之居住环境:从破旧简陋到面貌 一新、设施齐全 建国初期,北京市绝大多数居民住的是简易平 房,面积小,设施简陋,厕所、水管多家共用。 1958年,西城区福绥境公社大楼拔地而起,成为名 噪一时的“高档”住宅。改革开放前,居民的住房 条件有所改善,但居住条件仍然较差,床、桌子、 椅子构成了基本的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 和谐宁静。80年代末尤其是到了90年代以来,随着 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全面展开,实行住房分配货币 化以后,老百姓的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一大批居民 走出没有厨房、厕所,没有上下水道的老房子,搬 进房屋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方便 的新楼房。如今,高层住宅区、复式楼、花园小区 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人们在装修精美的家居 环境中享受着美好的生活。家住新街口宫门口社区 的王阿姨以前十几口住在一个20平米的小屋里,上 中下铺搭了三层。如今,逼仄的生活早已一去不返。 “我家10年前就买了100平米的大房子,老两口住 的宽敞舒适,亲戚朋友来了也没问题。”
如今无论是穿梭在西城区的大街小巷还是流连于金融街购物中心西单商场等商场的服饰专区丰富多彩时尚个性的服饰都会让我们目不暇接切身感受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感受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
建国62周年衣食住行的变化
建国62周年衣食住行的变化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衣:由于收入低,大多数农户都得紧衣缩食,穿代很简陋,一年四季有棉单两季服装的就算富豪了。
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
“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他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
爸爸说:“过年时,家里才添一件新衣裳。
”妈妈说:“那时家里孩子多,老大穿小了的衣裳给老二,老二给老三……最后在撕成小碎片当补丁。
”如今,现在的衣服至少一两百元,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的的衣服越来越多,甚至越来越漂亮,做工技巧提高了甚多。
食: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
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
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
而如今,饭桌上的菜的种类越来越多,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得到。
甚至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白米饭,在现在已经是家家必不可少的主食了。
鸡、鸭、鱼肉想吃随时都可以买,甚至是以前从来都没见过的鱿鱼、螃蟹等海鲜,现在也随处可见。
住:在住房方面,30年前一家6口人面积在不到40平方旧泥土房里,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十分不便,那时做梦也想要一间面积大一点的房子。
夏天,全家人挤在一个床上,热得受不了;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冬天,全家人都挨在一起,保持温度。
现在,住房是高楼大厦,几口人住在90平方米的房子里,十分方便。
谈中国的衣、食、住、行——从衣食住行看中国近六十年的发展
谈中国的衣、食、住、行——从衣食住行看中国近六十年的发展近六十年来,中国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变革,从一个农业大国逐渐转变为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大国,人们的衣食住行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面从衣食住行分别来看中国的发展。
一、衣改革开放以前,中国衣服的样式和种类都非常有限,人们普遍穿着布料较为简单、质量相对较差的衣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纺织业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衣服的样式和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服装设计师掀起了一股“中国风”的流行潮,以传统的汉族服饰为基础,结合了现代设计理念,将传统与现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二、食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的饮食主要以粗米为主,吃肉更是稀有事情,饭量也不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现在的中国餐厅琳琅满目,各种口味的美食应有尽有,不仅有中餐、西餐,近年来韩国、日本等异国风味的餐厅也成为了人们的新宠。
同时,备受关注的健康食品也开始逐渐向人们的餐桌上进军,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饮食对身体的重要性。
三、住改革开放之前,大多数中国人居住在简陋的房屋里,房屋面积小、采光不好,卫生条件也很差。
经过近年的城市化进程,人们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各种新型居住区、高楼林立,人们的住房面积不断扩大,居住条件也大幅提高。
同时,住宅小区配套设施也得到了不断的改善,物业管理日益规范,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便利。
四、行交通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交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道路状况非常糟糕,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工具的配备也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的交通网已经建成,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工具逐渐完善。
如今,中国的高速公路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高速铁路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旅行方便、快捷成为了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之一。
总体上来说,中国在近六十年的发展中,在衣食住行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从餐桌看祖国60周年的变化
从餐桌看祖国60周年的变化从餐桌看祖国60周年的变化从餐桌看祖国60周年的变化正文:从餐桌看祖国60周年的变化“民以食为天”。
从早晨起床,门一打开,家家户户都得张罗着一日三餐,演奏一曲锅碗瓢盆交响乐。
聆听着这组扣人心弦的交响乐,我深深感受到时代的旋律、生活的变迁。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刚出生,吃什么也没太多印象,只依稀记得一家3口人窝住在祖传下来的三间瓦屋和两间茅草屋里。
大集体年月,生产队上靠挣工分吃饭。
只有父母两个劳力,分的口粮实在太少,几乎每月都不够吃。
母亲只好经常把南瓜、红薯等掺入米饭中,或者将麸皮、白菜一起揉进面团里,艰难度日。
即便如此,我仍然感觉吃不饱,时常饥肠辘辘,肚子饿得咕咕叫。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那时候,不管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什么粮票、布票,什么糖票、肉票,种类繁多,而且份量极少。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总是节衣缩食,勤劳持家,尽量让一家老少吃饱穿暖。
家里待客,我们小孩子是不能凑近餐桌的。
餐桌上摆的大多是自家菜园里种的蔬菜,偶尔也会炒一盘鸡蛋,煎一盘豆腐。
母亲心灵手巧,经常在土罐里腌制一些蒜瓣、酸韭菜、酸白菜心等,作为下酒菜。
至于鸡鸭鱼肉之类的荤菜,在餐桌是很少见到的。
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才能凭票买少许猪肉,让垂涎三尺的我们打打牙祭,解解馋。
有一年冬天,生产队死了一头大犍牛,我家分得好几斤。
那天晚上,母亲一下子炖了一大盆牛肉,全家人高兴地围坐在餐桌旁,大饱了一顿口福。
改革开放后,农村逐步实行分田到户,村民精心耕种各自的责任田,空闲时间开荒种地,喂猪养鸡,一年四季丰衣足食,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只要农户先“统购”一头肥猪,过年就可以杀一头猪。
到了年关,村里四处都可以听见杀猪的嚎叫声。
杀猪后,左邻右舍相互宴请,喝猪血汤,猜拳行令,场景异常热闹。
又过几年,市场经济逐渐活跃,农村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
农家过事都是请厨师烧菜,操办得十分丰盛,不仅鸡鸭鱼肉成为宴席上的主打菜,而且讲八大碟十大碗,按序上菜。
从衣食住行看祖国六十年的变化
从衣食住行看祖国六十年的变化“十.一”是祖国的生日,在天安门前,我国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式,阅兵式上展示的先进武器装备显示出我们的国防日益强大,游行群众的良好精神面貌更是反映出我们祖国六十来的巨大变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也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祖国的强盛。
衣。
以前人们衣服的颜色似乎象黑白电视画面一样,沉闷而单调;样式也多是不变的中山装。
由于没有钱买衣服,人们的衣服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添置一件新衣服。
现在的衣服多种多样,花花绿绿,就在我们上千人的学校里也很难见到同学穿同样的衣服。
穿打补丁衣服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食。
听爷爷说,由于物质匮乏,过去的年代,人们很少能吃上一顿饱饭,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就是因为那时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带肉的饺子。
而现在超市和市场里食品丰富,价格便宜,购买方便;酒楼、饭店更是比比皆是;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也成了我们小朋友的最爱。
现在人们饮食更加注重营养和健康。
住。
过去人们经常是几代十几口人住在面积不大的小平房里,屋里的床铺分好几层,生活很不方便。
现在人们富裕了,很多农民也盖起了楼房,城里更是高楼林立,人们的居住面积不但扩大了,而且还要进行装修,不同的房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居住的环境更加舒适了。
行。
以前道路的条件很差,大都是土路,人们出行基本是靠脚走路,后来虽然有了自行车、摩托车,但比起现在,大街上出租车招手即停,并且很多人家都有了私家车,这变化可真是大啊。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出现也让交通变得更加通畅,坐飞机出游已经不在是梦想了。
听爸爸说,丹东到沈阳也要建铁路客运专线了,那时从丹东到沈阳将从目前的最快3个多小时缩减为仅需40多分钟哩!祖国六十年里的变化有很多很多,有的变化也很大很大,如神舟飞船上天、奥运会成功举办、香港和澳门回归……,但仅仅是身边的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就已经让我万分惊叹了。
我相信:随着祖国的发展,我们的家园必将变得更加美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衣食住行看祖国六十年的变化
“十.一”是祖国的生日,在天安门前,我国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式,阅兵式上展示的先进武器装备显示出我们的国防日益强大,游行群众的良好精神面貌更是反映出我们祖国六十来的巨大变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变化也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祖国的强盛。
衣。
以前人们衣服的颜色似乎象黑白电视画面一样,沉闷而单调;样式也多是不变的中山装。
由于没有钱买衣服,人们的衣服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添置一件新衣服。
现在的衣服多种多样,花花绿绿,就在我们上千人的学校里也很难见到同学穿同样的衣服。
穿打补丁衣服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食。
听爷爷说,由于物质匮乏,过去的年代,人们很少能吃上一顿饱饭,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就是因为那时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带肉的饺子。
而现在超市和市场里食品丰富,价格便宜,购买方便;酒楼、饭店更是比比皆是;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也成了我们小朋友的最爱。
现在人们饮食更加注重营养和健康。
住。
过去人们经常是几代十几口人住在面积不大的小平房里,屋里的床铺分好几层,生活很不方便。
现在人们富裕了,很多农民也盖起了楼房,城里更是高楼林立,人们的居住面积不但扩大了,而且还要进行装修,不同的房间具有不同的功能,居住的环境更加舒适了。
行。
以前道路的条件很差,大都是土路,人们出行基本是靠脚走路,后来虽然有了自行车、摩托车,但比起现在,大街上出租车招手即停,并
且很多人家都有了私家车,这变化可真是大啊。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出现也让交通变得更加通畅,坐飞机出游已经不在是梦想了。
听爸爸说,丹东到沈阳也要建铁路客运专线了,那时从丹东到沈阳将从目前的最快3个多小时缩减为仅需40多分钟哩!
祖国六十年里的变化有很多很多,有的变化也很大很大,如神舟飞船上天、奥运会成功举办、香港和澳门回归……,但仅仅是身边的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就已经让我万分惊叹了。
我相信:随着祖国的发展,我们的家园必将变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