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
最新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奇妙的自然”这一主题来编排的.《雾在哪里》一课将“雾”化身为淘气的孩子,通过不同地方的雾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现象“雾”的奇妙.童话故事《雪孩子》将水的变化常识融于故事之中,让学生感悟雪孩子舍己为人的品质的同时了解到雪化成云的过程.通过本组学习,相信一定会激起学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欲望,同时也激发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认52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品读课文,了解到各种自然现象并感受到自然现象的奇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熟练的背诵古诗.教学本单元教材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产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了解,可让学生通过观察收集等方式自主学习,以更好地了解到大自然的神奇.从而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到升华.18 古诗二首教材分析:《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敕勒歌》这首诗描绘了敕勒川的壮丽景象,语言精练传神,意境优美,是描绘景物的名篇.学情分析:《敕勒歌》在内容上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重点要做朗读方面的指导,应让学生读出古诗特有的韵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背诵两首古诗.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古诗的意思,结合课文展开想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读背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两首古诗豪迈的意境.教学难点:根据古诗的内容展开想像,并把想像的画面表达清楚.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谁能背诵出《静夜思》?指生背诵.2.你知道这首诗是哪位诗人写的吗?(唐代著名诗人李白)3.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4.出示课题:夜宿山寺,生齐读课题,随课题教学生字“宿、寺”.二、初读感知,识字学文.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及时在书中圈出不认识的字.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多读几遍.3.同桌互相检查正音.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课件出示诗中生字:危、辰、恐、惊.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去掉拼音读——齐读.(师生及时评议)5.交流古诗朗读.(1)指生读诗,他生评价.(2)指生读词: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3)自由朗读全诗.三、图文结合,了解诗意.1.出示课件,找一找山寺在哪里.2.出示前两行诗: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引导学生想像画面,理解诗意.(1)理解“危楼、星辰”的意思,感受楼的高.(2)说说: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体会楼的险.(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想像到的画面.3.指导朗读.(1)老师配乐范读.(2)学生试读.(3)指名读.(4)全班配乐齐读.4.课件出示后两行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引导理解诗意.(1)理解“高声语、恐惊”的意思.(2)站在这高楼上,我们觉得很危险,诗人是怎么想的?(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指导朗读.(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2)指名配乐读.(3)教师配乐范读.(4)全班配乐齐读.四、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像画面.2.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3.师生配乐合作读.五、生字书写指导.1.出示生字“危、敢、惊”,生读准音,观字形结构.2.师范写,生临写.3.展示作品,生生评议.第二课时一、歌曲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腾格尔的《天堂》,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人对草原的热爱.2.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画(教师出示教材中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敕勒歌》.二、课件出示背景资料.《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三、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借助拼音读古诗,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及古诗的朗读.3.检查识字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似、庐、笼、苍、茫”,指名读字,他生评议.(2)开火车读——男女生分读——同桌赛读——齐读.(3)交流识字方法:这些生字,你怎样又快又好的记牢呢?4.开火车抽读词语卡片.四、再读古诗,感悟意境.1.师范读后,指名朗读.2.班级开展古诗朗读比赛.3.小组合作学习古诗的意思.(1)自己朗读古诗,圈出不懂的地方.(2)小组内质疑,他生合作解答,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派代表结合自己的想像,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4.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描绘出的草原风光,让学生再说说后一句画面.五、在意境中朗读古诗.1.自由朗读——配乐读——展示读.2.小组展开竞赛,试着背诵古诗.3.小结:这是一首草原的赞歌,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六、生字书写.1.出示生字“阴、似、野、苍、茫”,生读准音,观字形结构.2.师范写,生临写.重点指导:“野”和“茫”.3.展示作品,生生评议.板书设计:18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敕勒歌高百尺摘星辰(高) 天苍苍(天大)野茫茫(地广)不敢恐惊(怕) 风吹草低见牛羊(牛羊成群)景象壮观景色壮丽19 雾在哪里教材分析:《雾在哪里》这篇课文是一篇阅读课文.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教材旨在通过这一儿童化的表现手法,使学生对雾出现后的大自然的景象有所了解,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的良好习惯.学情分析:雾是大家常见的物理现象,但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所知有限,不能理解它的形成.教学中不必细讲雾的形成,应引导学生抓住雾出现后的景象让学生认识了解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知道有雾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情景,并展开想像说一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朗读雾的话,展开想像仿照课文说一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相机教学生字“雾”.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跟随雾的脚步去看一看奇妙的雾景.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播放课文录音,生边听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意思不明白的字词可以提出来和同桌合作解疑.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点评并正音.4.读了课文,你觉得雾像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三、品悟课文,随文识字.你知道雾把什么藏起来了?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生字“岸、街、梁”.四、指导书写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雾把什么藏起来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雾把这些藏起来后的景象.二、品悟课文,随文识字.1.生自由读文,想一想:雾到了哪些地方?你从哪儿看到它的淘气?2.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引导学习识字读文.(1)课件出示文中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通过朗读表现出雾的淘气.(2)课件出示文中第二、三、四自然段(海上部分),相机教学生字“于、暗”.雾在海上做了什么?海上有什么变化?同桌分角色读,注意读好雾说话的语气.(3)课件出示文中第五、六自然段(岸边部分),相机教学生字“甚至”.雾在海岸边干了些什么?海岸边又有什么变化?师生合作读,注意读好雾说话的语气.(4)课件出示文中第七、八、九自然段(城市部分),相机教学“躲”.雾在城市上空干了些什么?这里又有什么变化呢?男、女生比赛朗读,注意读好雾的语气.3.讨论交流:在作者眼中雾是淘气顽皮的孩子,把自己都玩消失了!同学们在你眼中你觉得雾又是什么呢?4.小结:因为有了雾的顽皮,大自然多了更多的有趣和神秘!三、展开想像,练习说话.1.展开想像,仿造课文任意一节的样子说说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藏起来后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2.集体交流,生生补充,师引导说通顺句子.四、生字书写指导.1.出示课后8个生字,生读好音,观清形.2.师范写.重点指导“步、散”.3.生写后,展示交流,生生评议.板书设计:19 雾——淘气顽皮海上(藏) 岸边(藏) 城市(躲)暗、看不见看不见露出来、消失20 雪孩子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讲述一个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故事.文章文质兼美、极有意境、极富童趣,有利于使学生获得真实情感体验,进而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学情分析:对于刚刚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文中雪化成云的物理现象是极有难度的.教学时教师要通过演示课件“雪化成水、水蒸气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此来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教学重点: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教学难点: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揭题导入.1.冬天到了,同学们最喜欢干什么?(打雪仗、堆雪人)2.是呀,雪花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雪孩子的感人的故事.3.课件播放课文故事录音,生听后说这个故事讲了雪孩子的一件什么事?二、自读课文,识字写字.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生根据提示识字写字读文.提示:(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正确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他人.(2)同桌互助读好课文.(3)小组内书写生字,及时评议.2.检查自学情况.(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15个,学生多种形式认字,读后正音.注意读准“柴、冲、终、淋”4个字的字音;“奔”是多音字,在本课的读音是“bèn”.(2)展示学生书写,生评价.师指导写好“唱、旁、赶”三个字.(3)指生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价.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由读文,师提示朗读中注意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2.开展朗读比赛,把喜欢的句段读给大家听.3.小组内讲讲这个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认读——竞赛读——齐读.2.分组朗读课文.3.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朗读感悟.(一)学习课文第一、二、三段:1.生自由读文,想一想:雪孩子是怎么出现的?2.生联系课文说说.3.我们来看看,兔妈妈跟小白兔堆的是一个怎样的雪人呢?(课件出示雪孩子)4.生看图感受雪孩子的可爱,再读读课文这一部分,注意读好对话.(二)学习课文第四、五、六段.1.小白兔和雪孩子在一起是怎样玩的呢?课件出示配乐动画,生欣赏后,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注意读出小白兔的开心.2.小白兔和雪孩子玩累后,他干什么去了?生找出有关句子和同桌交流朗读.3.就在小白兔睡得正甜的时候,在他身边却发生了一件十分危险的事.这是一件什么事呢?课件播放课文的第六段朗读录音,生边听边想: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学生想像几种可怕的后果)4.火烧着了柴堆,小白兔却睡得很香,多么让人着急呀!谁来读读这段话?指生读.(三)学习课文第七、八、九、十自然段.1.雪孩子发现小白兔家着火了.他的心情怎么样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2.指生读第七段,注意读出雪孩子非常着急的心情.3.雪孩子跑到小白兔的家门前,它是怎样做的呢?(课件播放:雪孩子火中救小白兔) 4.生观看后和同桌交流:什么地方让你感动?5.生自由说后,指导朗读:多好的雪孩子啊,火海中烟是那么呛人,火是那么烫人,它却为了救朋友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在大火中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小白兔,它抱起小白兔向屋外冲去.让我们一起带着对雪孩子的敬佩之情朗读第八、九段吧.6.还有谁赶来救火呢?生齐读十自然段,感受动物们的美好心灵.(四)学习课文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自然段.1.救了朋友的雪孩子在哪儿呢?课件出示相关自然段并配好插图.2.课件出示两组句子(课后第二题的句子)生读句子比较每组句子的不同,感受第二个句子加了一个分句,很好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3.引导学生弄清雪变化成云的过程:你知道雪孩子为什么会变成云吗?4.生讨论后,集体交流.师小结:雪遇热化成水,水被太阳一晒变成水蒸气升上天空,变成云.5.生自由读这一部分,想一想:看着雪孩子变成了云,小白兔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三、总结延伸.1.学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喜欢这个可爱的雪孩子吗?喜欢他的什么?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师总结:同学们,故事中雪孩子是那样勇敢而又热心;生活中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愿意.做一名可爱的雪孩子,在别人有困难时,勇于伸出援助之手.4.雪孩子还会回来吗?续编故事:《雪孩子又回来了》.板书设计:20 雪孩子救小白兔——化成水——变成云语文园地七教材分析:“识字加油站”通过四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不同事物. “字词句运用”巩固部首查字法;读词语,弄懂意思,再描述所写的景象;读句子感受拟人的修辞手法带来的有趣. “写话”指导学生看图发挥想象编写故事. “展示台”主要展示的是学生易写错的字和易混淆的字. “日积月累”目的是积累关于三九天的诗歌,受到传统文化的情感熏陶. “我爱阅读”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数星星的孩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故事人物的精神,同时也培养学生爱好天文的兴趣.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识记12个二字词语和8个四字词语,能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能根据对词语的理解想象自然景象.能体会到拟人句的特点.积累背诵诗歌.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写话能力.教学重点:识字学词、学会熟练查字典、背诵古诗.教学难点:对自然景观的四字词语的理解,感受拟人句的有趣,写话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加油站.1.看拼音,读每组词语,要求读准字音.2.说说在每组词中你发现了什么.3.出示词语,开展多种形式地生字词认读.4.同桌之间展开记字比赛.二、字词句运用.(一)认识理解象声词.1.生观察字形,根据形声字特点猜词语读音.2.指生试读9个词语的读音,师正音.3.生和同桌开展读词比赛,看谁把象声词读得又正确又流利.4.课件出示句子,开火车选词填空,生生评议.(二)理解关于自然景象的四字词语.1.生自由读词语,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2.小组内试着选出自己理解的一两个词语来描述自然景象.3.课件出示各种自然景象,生仔细欣赏后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4.指生再选词语描述情境.(三)体会句子的有趣.1.生自由读句子,想想:这些句子读后给人什么感觉?2.讨论:你发现这两个句子为什么会给人留下有趣这一印象?3.交流:把雾和风当成人在写.4.师小结:两句话都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雾和风的特点,让人读后感觉有趣.5.引导生试说拟人句.第二课时看图想象,编写故事.1.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看猫和老鼠的故事吗?以往我们是看别人编写的故事,今天我们就动脑来编出一个猫和老鼠的故事给别人看.2.课件出示写话要求和插图,生读后再仔细看图,弄清图意.3.生发挥想象,以小组为单位编讲故事,他生评议.4.展开集体交流,评选出编的好、讲得好的同学.5.动手写故事.提示:(1)给故事编写一个有趣的题目.(2)写故事时,要注意分段并正确使用标点.(3)要把猫和老鼠的对话写清楚;把它们的心理活动也写出来,动作描写也是不可缺少的.(4)写作时尽量做到生动有趣.(5)写完后要学会改通顺.6.选择一篇写得较简单的习作,指导学生修改,把故事的经过写清楚.7.生自己修改,把改好的习作读给同桌听.第三课时一、展示台.(一)展示易错字.1.生读学习伙伴的话,了解题意.2.出示改错本,展示易写错的生字,与大家交流.3.说说怎样避免这些字在书写中继续出错.4.归纳方法.(经常看)5.读一读这些字词,找到易错的笔画看看写写.(二)展示易混淆的字.1.生读学习伙伴的话,了解题意.2.出示易混淆的生字,与大家交流.3.说说怎样防止这些字弄混淆?4.归纳方法.(比较)5.仔细观察这些带点字,再比较比较.二、日积月累.1.生借助拼音把诗歌读正确熟练.2.同桌合作互相检查正音.3.指生朗读,师生评议.4.引导理解诗歌的意思.5.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试着背诵.三、我爱阅读.1.生借助拼音读熟短文.2.小组内互相正音并交流故事内容.3.指生朗读并介绍故事内容,师生评价.4.讨论: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有什么感受呢?5.全班交流.6.师小结:只要同学们在生活中能留心观察,勤动脑思考,勇于探究,你一定也会成为小小科学家的!。
二年级上第七单元单元备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第七单元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
识字7课文4篇阅读1篇语文园七
二、目的要求: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和认识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要求背的课文。
3、让学生懂得保护、爱护大自然,美化环境。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和认识的生字;正确
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要求背的课文。
难点:让学生懂得保护、爱护大自然,美化环境。
四、教学措施:
1、利用生字卡片,加强全册生字认读,比较形近字,
加强背诵。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抓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加强基本功训练。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认字方面引导学生利用生字卡片,在阅读中认读,
合作学习,加强交流,使所学生字多次复现。
2、写字方面注意整体指导,发现规律,重视示范。
3、让学生多读课文,通过朗读,意识到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六、教学时间:
«识字7»2课时
26“红领巾”真好2课时
27清澈的湖水2课时
28浅水洼里的小鱼2课时
29父亲和鸟2课时
语文园地七3课时
黄艳红。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教学计划和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这个专题进行安排的。
主要由《古诗二首》、《雾在哪里》和《雪孩子》3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的故事语言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通过入情入境的想象,感受想象的美好与纯真。
本次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呈现的是4组与自然风光有关的词语,认识8个生字。
重点是让学生认识8个字,感受4种不同的自然风光。
“字词句运用”一是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二是引导学生积累8个词语,重点是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体会词语意思,并尝试运用。
“写话”看图补充故事。
重点是用几句话把故事写完整。
“展示台”出示了6个易写错的词语,重点是学习改正错别字的方法。
“日积月累”积累民谣《数九歌》重点是读懂意思,感受民俗文化。
“我爱阅读”提供了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重点是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兴趣。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本单元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基本的情感体验。
”《古诗二首》引导先观察插图,再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和草原的辽阔;《雾在哪里》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雪孩子》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美好心灵。
2.初步学会不出声的默读。
由于是第一次提到,起步阶段,主要学着读时不出声。
3.语文园地重点是指导学生让学生认识8个字;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用几句话把故事写完整。
三、单元课时安排18 古诗二首…………………………………………………………2课时19 雾在哪里…………………………………………………………2课时20 雪孩子……………………………………………………………2课时语文园地七…………………………………………………………1课时18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敕勒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识字7教学内容:《识字7》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拍手歌的形式,带出10个本课学习的生字,这首拍手歌告诉学生“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要牢记”,内容通俗易懂,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根据本课拍手歌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基础,我们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拍手诵读,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比较生疏的一些重要词句进行指导;同时认真分析本课生字的特点,分类组合,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方法科学识记生字;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造字规律的知识,学用结合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中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3.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熟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拍手歌的含义,有保护动物的愿望。
教具学具:1.教师:多媒体课件;2.学生:生字卡片;找一找锦鸡、黄鹂、百灵、孔雀、雄鹰、老虎、熊猫、大雁的图片和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导入:同学们,你们有去过动物园吗?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去动物园参观,大家想去吗?那我们坐火车去吧!大家准备好了吗?2.出示视频《动物乐园》,找学生说说刚才都看见哪些动物。
(要求完整说)(设计意图:课堂之初,学生注意力还不集中,通过直观的动物视频,引起学生注意力,有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
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使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看图读文找词语1.过渡:这些动物可爱吗?今天,森林里也来了一大群动物,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想知道就打开书本,借助书中的拼音把课文读一遍。
边读边画出动物的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老师找学生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
3.指名学生读出课文中出现动物的词语。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7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7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
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我们要保护鸟类,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指导识字、写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1.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重点观察鸟类,了解它们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理解“红领巾”的意思(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
2.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是谁赞扬少先队员真好?为什么要赞扬他们?)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轻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错误的读音。
2.画出不懂的词语。
三、检查初读情况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提醒学生注意“跃”是整体认读音节,“新”的韵母是前鼻音。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后评议,注音纠正错误读音。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齐读第一节第一句,读出设问的语气。
2.提问: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小鸟最快乐?(要求学生轻声读一读课文,画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3.指名朗读课文,说出表现小鸟最快乐的词句。
(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边唱歌,一边梳理蓬松的羽毛)4.指导朗读。
清晨,小鸟快乐地唱歌,蹦跳,它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
我们要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朗读第一节。
(齐读、分组读、个别读)。
5.小结:刚才我们用“读-画”的方法学习了第一节。
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己读懂第2、3节。
6.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勾勾画画。
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第二节中表现小鸟活跃的词语有:“扑棱棱”(小鸟扇动翅膀飞翔)、“飞来飞去”。
最新人家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家部编版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本单元要求认识的汉字,会写要求会写的汉字。
2.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3.通过入情入境的想象,感受想象的美好与纯真。
【核心素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此文档有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
)【重难点】1.认识本单元要求认识的汉字,会写要求会写的汉字。
2.通过入情入境的想象,感受想象的美好与纯真。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古诗二首》《夜宿山寺》用夸张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写出了山寺中楼阁的高大和雄伟。
《敕勒歌》这首名歌描绘了阴山脚下敕勒平原辽阔、牧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表现了他们对家园的热爱之情。
(2)《雾在哪里》A. 写了一片淘气的雾。
他先后飞到海上,来到岸边,躲到城市的上空,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海岸、城市和自己藏了起来,表现了起雾时的混沌和雾散之后天地万物一下子显露出来的神奇。
B. 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发挥想象,雾是“魔术师、捣蛋鬼、画家……”)(3)《雪孩子》A.《雪孩子》讲了大雪过后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一个雪孩子,雪孩子和小白兔玩的很开心。
后来,小白兔回家往火里添了一把柴就睡着了,没想到火把旁边的柴烧着了。
雪孩子不顾危险,舍身救出小白兔,最后融化了。
课文赞扬了雪孩子舍己为人的美好心灵。
B. 多音字:呀yā哎呀—ya是呀累lèi劳累—lĕi日积月累(4) 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调皮的风拿了我的手绢,擦过了汗,扔到地上;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滚走了。
(这两个句子拟人句,很有趣,第一句话把“雾”当作人来写,写出了雾的淘气和顽皮。
第二句话把“风”当作人来写,让我们体会到风的可爱。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这个专题进行安排的。
主要由《古诗二首》《雾在哪里》和《雪孩子》3篇课文组成。
《夜宿山寺》是一首五言绝句,用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敕勒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雾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
《雪孩子》是一个童话故事,讲述了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好朋友小白兔,自己却化成了一朵白云。
2.语文要素:展开想象,获得基本的情感体验。
《古诗二首》引导先观察插图,再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和草原的辽阔;《雾在哪里》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雪孩子》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美好心灵。
【要素分解】19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认识“宿、寺”12个生字,会写“危、敢”8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点】1.朗读和背诵古诗,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夜宿山寺》。
3.能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高耸人云的特点。
【教具准备】字词卡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板块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1】出示图片:师:诗人李白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
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识字7》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识字7》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韵文识字课文。
它以拍手歌的形式,为小朋友们描绘了大自然中动物们自由生活的情景,课文内容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节奏感强,可以让孩子们从诵读拍手歌的活动中轻松地学会生字,同时体会到──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相互依存。
学情分析:作为二年级的孩子,在识字方面,他们能比较熟练地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也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编口诀、字形分析等。
因此,在教学时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方法: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辅以课件、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识字环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识字,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中通过诵读,实现语感积淀,让学生感悟人与动物的相互依存,让学生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目标:1、用多种方法认识“护、牢、孔、雀、锦、鹰、丛、鹂、灵、嬉”等10个字。
了解“翱翔”、“雁群会写字”、“唱不休”、“嬉戏”等词语的含义。
2、正确规范地书写“物”、“保”、“护”3个汉字。
3、初步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4、有保护动物的愿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认识10个生字。
正确规范书写3个汉字。
教学难点:诵读拍手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认识“动物”、“保护”两个词1、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去过)2、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呢?为什么喜欢?(生答)3、读准“动物”这个词。
4、写“物”字。
①观察“物”字,要注意哪些地方。
②师范写,学生书空。
5、对待这些可爱、活泼的动物,我们需要怎样做啊?(出示ppt:保护)来我们读两遍。
6、怎样才能写好这两个字呢?指导书写“保护”。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巧妙地引出生字词“动物”和“保护”。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告诉孩子们,大自然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幅图画要靠我们的双手共同描绘。
识字7是一首拍手歌,她告诉小朋友们,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
四篇课文围绕环保这一专题,选材新颖别致,贴近儿童生活:小朋友们清晨来到树林放鸟巢,插警示牌,快乐的小鸟高唱“红领巾”真好;游船上,小女孩小洁宁可长时间地把面包纸攥在手里,也不愿弄脏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真该感谢那位善良执着的小男孩;父亲和鸟是知音,通过看动静、闻气味,父亲就能清楚地知道鸟儿的活动情况。
“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也安排了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说、编、做的实践活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并学会组词、造句。
2、准确熟练的朗读课文,背诵红领巾真好等要求会背的课文。
3、体会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
4、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
5、学会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语。
三、单元教学重点:
1、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感受风景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单元教学时间:(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
四、教学课时:
《识字7 》2课时
《“红领巾”真好》2课时
《清澈的湖水》2课时
《浅水洼里的小鱼》2课时
《父亲和鸟》2课时
语文园地七2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18、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夜宿山寺》《敕勒歌》。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4、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夜宿山寺》。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
1、背诵《静夜思》,介绍诗人李白。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讲解题目的含义。
二、读通古诗,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生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词语、古诗,在读中学习生字。
三、理解字词,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思考问题:你从哪句话看出山寺很高?作者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是什么感受呢?2、想象自己处于作者的境地,会是什么感受。
3、结合自己的感受再读古诗。
4、朗诵比赛。
四、指导书写,尝试背诵。
1、指导书写生字,老师范写。
2、结合诗意与课文插图来背诵,比一比谁背得快。
五、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
2、朗读、背诵古诗《敕勒歌》。
3、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
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
(板书:敕勒歌)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出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2、老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读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读音并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三、熟读课文,了解诗文。
老师提出要求:1、把诗句读流利。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精品教案18古诗两首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研究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1、研究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1、XXX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研究后的希望,有背景。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
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XXX)对了。
(出示XXX头像)2、认识诗人XXX。
老师:XXX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XXX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
(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
夜深了,XXX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
(板书:夜宿山寺)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2、请看古诗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住宿)(宿舍)寺(佛寺)(寺庙)危(危险)(危机)辰(星辰)(辰时)恐(惊恐)(恐怕)惊(惊喜)(惊吓)似(好似)(似乎)庐(庐山)(草庐)笼(包围)(笼络)苍(苍白)(苍松)茫(茫然)(白茫茫)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示大家,请个体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1、身子坐直。
2、眼离书一尺远。
)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请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还这样读呢《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17. 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重点。
教学准备卡片、录音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古诗。
2、板书课题:17登鹳雀楼指名拼读“登”(dēng),要求读准后鼻音。
教学登字头,指名拼读“鹳”guàn。
3、解题。
“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有一天,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就写下了这首诗。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1、幻灯出示课文内容。
2、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3、范读三、多元感悟,合探解疑1、学习一、二两行。
(1)指名读一、二两行。
(2)理解意思。
①出示课文挂图。
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你怎么知道这是傍晚的太阳的?课文中称傍晚的太阳叫什么?这轮傍晚的太阳就要落下去了,(在图上演示太阳落下的情景)它会怎样落下去?课文中哪个词是“靠着”的意思?(依)引导学生理解“尽”,指名说说“尽”的意思,再演示太阳落山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尽”就是“完”的意思。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还看到什么?③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④看图想象,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行。
[相机板书:景(看)]2、学习三、四两行。
(1)谈话。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他会想些什么呢?(2)指名读三、四两行。
(3)理解。
欲:想要。
穷:穷尽。
千里目:目,眼睛,就是看到更远的地方。
更:再。
(4)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5)看图体会,练习朗读。
3、练说全诗的意思。
(1)自由练说。
(2)指名试说。
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2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精品教案

教学 重、 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难点 教学 相关课件。 准备 预设过程 (第 1 课时) 二次备课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 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 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 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 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 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 教师: 让我们逐行研究, 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 “高” , 哪些景象说明 “高” 。 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 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 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
1
真高啊, 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教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 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教师: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 这里指什么? 生: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教师: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教师: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 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教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 出来? 学生: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师: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 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教师: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学生: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教师: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学生:相距咫尺。 教师: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 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 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了“高”的气势。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卡 片)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含义。 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人的心情。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 自练习朗读, 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 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 为什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雾在哪里》教学设计

《雾在哪里》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0课【教学目标】1.借助结合生活经验、熟字比较、语意扩展等方法,正确认读“雾、淘、岸”等生字,通过观察比较,学写“岸、屋”两个上窄下宽的生字。
2.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的语气。
3.在语境中理解“于是”等词语的意思,并尝试运用。
4.根据雾笼罩大地后自然景物的变化,看图想象,学习用课文二、三自然段的语言图式迁移说话、写话。
【教学过程】板块一整体感知课文集中识记生字1.识记“雾”。
“雾”是水的一种形态,是雨字头,,表义;“务”是声旁,表音。
结合“雾”字的偏旁,梳理和天气现象有关的汉字都是雨字头的,如“雪、霜、雹”等。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围绕“雾是个怎样的孩子”提取关键信息。
3.雾这个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呢?(1)找出雾说的四句话。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2)读出“淘气”的语气。
(大海、天空、太阳、海岸、自己)结合学习“岸”:图片海岸,海边的陆地就叫——海岸。
那江边的陆地就叫——江岸;河边的陆地就叫——河岸;湖边的陆地就叫——湖岸;水域对面的陆地叫——对岸;水域两边的陆地叫——两岸。
(3)雾还把哪些东西藏起来?(城市)板块二研读典型段落体悟表达特点重点研读“把大海藏了起来”部分。
1.第一遍,同桌两人一起读,同桌读不好的地方停下来帮帮他;第二遍,同桌两个你读一段,我读一段,如果同桌读得正确、流畅,请你竖起大拇指夸夸他。
2.请一对同桌分段读。
3.发现写法上的特点。
从句子看,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从词语看,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发现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也可以在书上用记号标出来。
(1)构段方式:每段都是三句话,第一句写雾说的,第二句写雾做的,第三句写变化。
(2)雾说的和做的之间都用“于是”来连接。
(结合学习“于”字。
)(3)写变化都是用“无论是……还是……都看不见了。
202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配套教案新人教版

-选择几个典型的语文园地七案例进行分析,如生字词的学习、句子的改写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语文园地七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语文园地七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语文园地七是什么吗?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展示语文园地七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段,引起学生兴趣。
2.语文园地七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讲解语文园地七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字词、句子练习、朗读与背诵、书写练习等。
-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语文园地七的组成部分或功能。
-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乐趣: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满足,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关注学生的情Βιβλιοθήκη 态度:-观察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辅导。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共同成长。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语言理解与运用:通过学习生字词和理解句子,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思维发展与创新:通过观察、分析图片和语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审美与鉴赏: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语言的美妙和文学的魅力。
2.拓展要求:
-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观看推荐的视频资源,阅读推荐的阅读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18 四季的脚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理解课文,知道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及特征。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言揭题:我们听过了爸爸的脚步,妈妈的脚步,老师的脚步,还有自己欢快的脚步。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下四季的脚步。
二、新授:(一)画读:1.自由读,画出生字,再读一读。
2.轻声读课文,画出自己读不准的字或词。
3.范读课文(或录音朗读),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4.再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
(二)议读:1.同桌或小组读互读,互相正音,评议。
2.分小组讨论,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美读:1.第一节:读这节诗歌,你知道了什么?2.学生自由提问: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3.出示春天的画面,问:溪水怎么会唱歌呢?溪水的歌声是什么样子的?4.问:春天美不美?你能读出这种美吗?5.按这种方法教学下面三节诗歌。
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金蝉”,“金色的小道”,“世界”等。
6.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
三、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点名背诵全文。
2.抽读生字卡片,读时注意读准字音。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1.学生自己看着生字,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1)两个人读一读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2)交流识字方法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脚步悄丁冬夏界呼舞蹈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夏天脚步悄悄冬天呼呼叮咚世界舞蹈唱歌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脚:左中右结构。
可以用熟字加偏旁记字法:左边是个“月”字,中间是个“去”字,右边是个“”。
夏:分析结构法记字形:上面是个“百”字多一横,下面是个反文旁不出头。
舞:数笔画记字法:笔顺为:蹈:数笔画记字法:笔顺为:4.指导书写:脚:中间的“去”字上边比左右两个部件高。
舞:上半部分要尽量写的紧凑一些。
步:第四笔在横中线上面。
注意下面不是“少”字。
蹈;右下部分里面的两个横不要连上。
5.学生练习书写6.展示学生的作业,大家共同评论。
三、完成课后练习。
四、扩展:你喜欢哪个季节?画一张画告诉大家。
要抓住这个季节的特点画。
板书设计:18 四季的脚步19 我是什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知道“我”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引言揭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水”是怎样变化的吗?你们知道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雹是怎么形成的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会把这个答案告诉你。
板书课题:我是什么。
二、新授:1.自读课文,划出本课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助:翘舌音。
不要读成z)冲:翘舌音。
不要读成c#ng灾:平舌音。
不要读成zh1i3.学生质疑。
4.记忆字形。
1)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字形,比比谁的方法好。
2)学生互相交流识字方法,教师从旁点拨。
可以用熟字加偏旁记字法来记:晒、飘、冲、助、灾会意法记字;浮、温5.书写指导。
飘:左高右低,“风”的起笔点与左上“”的“横折”一边高。
帮:三个部件要写得紧凑。
害:第七笔“竖”上下要出头。
6.学生练习书写7.作业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生字卡片:晒太阳漂浮温和帮助冲毁房屋灾害灌溉白袍管理二、新授:1.学习第一段1)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2)思考:“我”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成汽的?又是怎样变成云的?3)解词:“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2.看图学习第二段。
1)在这段中“我”是指谁?2)云是怎样变成雨的?又是怎样变成雹子的?怎样变成的雪?3)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3.学习第三段。
1)学习这段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自由提问。
3)小组讨论4)教师引导大家弄懂下面的问题:为什么说水在池子里睡觉?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舞蹈?唱歌、开会又是怎么回事?5)在这一段中,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4.学习第四段。
1)水为人们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2)人们是怎样约束它的?怎样才能让它光做好事,不做坏事?5.指导朗读。
6.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说说。
三、完成本课练习。
板书设计:19 我是什么20、清清的溪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读“愤、脏、浑、刨”四个字。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溪水的特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象系栽浇2、初步理解图意,能从图中找出溪水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 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环境保护的录像片,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环境保护有关的课文《清清的溪水》(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
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象系栽浇负泥培坑澡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关系泥沙洗澡重新胜负浇水培土栽树刨坑大象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负:上面是“刀”字头,下面的“贝”字第一笔是竖。
注意与“见”字区分。
培: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立”和“口”字。
“培”字的第七笔是撇。
浇: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尧”字,注意“尧”字的右上方没有点。
象:可以运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记忆,熟字像去掉单人旁就是大象的象。
第六笔是:撇栽:先写“土”字头,再写“木字旁”下面的笔顺是:斜钩、撇、点。
这是一个形声字。
动手书空写一写。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5)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读一读:“小兔气愤地说。
”“野猪跳进小溪,想洗个澡,可是越洗身上越脏,变成了一个小泥猪了。
”“野猪刨坑,大象栽树。
”“溪水变成浑浑的了。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溪水会变浑。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树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溪水会变浑。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保护树林、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戏。
(谁摘下了苹果,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关系泥沙洗澡重新胜负浇水培土栽树刨坑大象3、教师小结学习生字情况。
二、学习课文:(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清清的溪水一直都是清清的吗?它有哪些变化?(先是清清的,后来是浑浑的、变黄了,最后又恢复了清清的。
)2、溪水为什么突然变黄了?让我们带着问题去学习。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1、指名读第二——十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溪水为什么会变黄?(因为大象和野猪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树林里的树都快拔光了。
没有了树林,土壤便会流失,一下雨,周围的黄土就被冲到小溪里,小溪的水就会变黄、变浑了。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说一说树木对防止土地流失、保持水土平衡、美化环境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
2、这一部分有情节,练习有语气地朗读:1)自由读,试着加上表情和动作。
2)小组读一读,商量怎样能够更好的读出语气来。
3)全班交流展示:小组展示读班级分角色读3、看投影片上的图片,练习有表情、有语气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或根据投影提示排演课本剧。
(要给学生创设施展才华的空间,安排好时间去练习,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去指导)4、清清的溪水变浑了,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办?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查找的有关资料说一说:如:清理水中的泥沙;在水边种植树木,植树造林;进行治理,并建立保护区;加强宣传的力度,号召所有的人都自觉维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在水中饲养动物,帮助清理污水,同时改善溪水的环境质量。
……)5、再读课文:想一想:大象和野猪是怎样做的呢?在书中画一画,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6、指导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1)指名读,抓住学生中读的好的地方,请他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出溪水又变清后的喜悦之情。
2)齐读。
三、拓展练习:1、以《清清的溪水》为题或另选题目,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如:1)分角色有语气地朗读。
2)分角色排演课本剧。
3)说一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4)以大象和野猪的口气写一封公开信。
5)为课文续编故事。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大象和野猪这样的人?有没有类似的事情?是怎样解决的?四、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毁掉了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变浑。
要使溪水变清,就要多栽树。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大家要增强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家园。
记住一句话: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五、作业: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把本课所学到的内容告诉身边的人,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宣传员。
板书:21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