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平-社会主义本质是实践基础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蒋建平,吕红征. 社会主义本质是实践基础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J].前沿,2003(3).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包括了二个层次,即生产力层次和生产关系层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属于生产力层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属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层次。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二个层次内在的统一、辨证综合,全面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内涵。
一、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内涵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揭示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把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具有实践依据。
1、在社会主义以前特别是私有制条件下生产力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和发展。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解放最根本的是人的解放,生产力的发展最根本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原始社会,人刚从自然界分离出来,人的自由程度非常有限。私有制的出现是历史一大进步,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劳动者与剥削者处于对立两极,人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解放。所以,在以人的依赖和物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社会里,劳动者的被奴役地位决定生产力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和发展。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伟大、最深刻的实践。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无产阶级以暴力彻底摧毁私有制和旧的国家机器,剥夺剥削者,从根本上改变劳动者被奴役的地位。这种劳动者地位的改变正是生产力解放最深层次的内容,是最高意义上的生产力解放;第二,社会主义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需要在坚持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变革的内在要求和现实表现就是改革,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三,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不仅要建立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立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就是以生产力发展为根本标志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落脚点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劳动者素质,这是生产力全面进步的根本所在,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全面发展与私有制社会生产力片面发展的界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既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前提,也是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的条件。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过去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现实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要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以往对社会主义的
认识上,我们偏重于从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的角度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忽视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结果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针对过去忽视生产力的根本失误,明确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样既把科学社会主义与“四人帮”的贫穷社会主义加以区分,又把科学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充分地揭示出来。邓小平把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不仅体现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且特别指出了生产力在当今世界高科技革命和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的条件下,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由此可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贯穿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体现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整个过程之中,它构成了社会主义实践的主题,是社会主义本质内涵,而且是社会主义本质核心的观点。
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实践依据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然要求,把它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具有实践依据。
1、社会主义社会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自从私有制产生以后,剥削和两极分化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并随着私有制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加剧,成了私有制社会一切不合理现象的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当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剥削手段虽然和过去有所不同,但其剥削本性并没有改变。西方国家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从整体上说比他们的前辈已经显著提高了,但远未达到社会生产力所允许的高度。脱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应该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因此,不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为目标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既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肯定。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成为社会主义本质内涵。
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落后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实践的物质基础。据此有人就把贫穷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结果导致社会主义整个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社会主义实践遭到了极大的挫折。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贫穷的社会主义区分开来。
3、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就是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共同富裕不是乌托邦,社会主义不断在创造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它具有现实的要求和现实物质基础。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物质基础。社会主
义实践表明,公共财富的增长和扩大,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意味着按劳分配的扩大,意味着共同富裕的增长和扩大。至于当前出现“先富”和“后富”的现象,不是社会主义的两极分化,而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上的有快有慢,有先有后的差别。同时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实的要求,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才能振奋民族精神,聚集人民的力量,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社会主义实践过程就是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
三、社会主义本质是实践基础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在规定性的有机统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联系着生产关系讲生产力,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联系着生产力讲生产关系,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邓小平之所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来界定社会主义本质,是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方式,同其它社会方式一样,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只有联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谈生产力才能明确社会主义社会与其它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质的区别;只有联系社会主义生产力来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明确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其它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区别。如果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割裂开来,那么不仅在思想方法上是行而上学的,而且会带来一系列理论上的混乱,就讲不清社会主义本质。如果离开生产关系,仅仅从生产力方面谈论社会主义,就会得出谁发展了生产力谁就是社会主义的结论;反之,如果离开生产力,仅仅从生产关系方面谈论社会主义,就可能主观随意地变更生产关系,就会陷入某种空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之所以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是因为他强调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避免了社会主义的空想成分;是因为它所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否则它就不是社会主义,而是别的什么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是实践基础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过程。在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强调生产力的发展,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生产关系的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讲社会主义要坚持两点论,避免一点论,要把社会主义看作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反对一点论。
有人认为生产力不能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理由有两点: (1)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没有阶级性,不能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与其它社会相区别开来。(2)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形态都有的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共性,认为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无疑是说资本主义不能解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