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圆的证明专题训练(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圆的证明和计算说课稿及练习题范文

九年级数学圆的证明和计算说课稿及练习题范文

九年级数学圆的证明和计算说课稿及练习题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有关性质内容之后对圆的有关计算和圆的有关证明进一步学习`。

2、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圆中复习课,主要内容是对圆中的证明和计算问题的小结。

考试中主要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第1问主要是判定切线;第2问主要是与圆有关的计算:①求线段长②求面积③求线段比…这节课的讲解主要用以应对即将来临的期末考试和元月调考。

3、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记住圆当中重要定理和结论。

(2)使学生掌握切线证明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掌握能垂径定理进行计算或简单的证明。

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应用垂径定理进行线段,面积的计算或简单的证明。

难点:(1)证明切线的两种基本方法。

(2)构造直角三角形,应用垂径定理进行计算或简单的证明。

5.知识要点:二.教法、学法分析----注重学生建构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1、教法研究一堆没有亲身体验或视觉形象所支持的概念、定义不能开发智力而只有关闭思路,教师应当暴露概念的再创造过程,鼓励学生不但要动口、动脑,而且要动手,教师应对学生所具有的概念心理表征给予暴露的机会,让他们有可能去论及自己的思想以及头脑中留存的常识,这既有利于教师确定再创造的常识起点,也有利于主体提高对概念和定理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

而从学生共同体的角度来说,通过同学间的充分交流,学生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辩论,而且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即再创造的过程可以以合作的方式展开。

学生经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活动,形成自己的经验、猜想,产生对结论的感知,实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这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以提高,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初中数学几何圆证明题目教案简单

初中数学几何圆证明题目教案简单

初中数学几何圆证明题目教案简单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圆的性质和基本概念;(2)学会使用圆的性质和基本概念解决几何证明题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2)运用圆的性质和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和性质(1)圆的定义:平面上所有点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2)圆的性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等于半径;任意两点间的线段长度相等。

2. 圆的周长和面积(1)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2)圆的面积公式:S = πr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圆的定义和性质;(2)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 教学难点:(1)圆的性质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2)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圆的特征;(2)提问学生对圆的定义和性质的了解。

2. 讲解:(1)讲解圆的定义和性质,通过示例进行说明;(2)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其推导过程。

3. 练习:(1)给出几道关于圆的性质和周长、面积的计算题目;(2)引导学生独立解答,互相讨论,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

4. 应用:(1)给出几道几何证明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圆的性质进行证明;(2)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证明题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与作业:评估学生在练习和作业中的表现,检查对圆的性质和公式的掌握程度。

3. 几何证明题目:评估学生在应用圆的性质解决几何证明题目时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解答问题,主动探索圆的性质和应用。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几何画板等,直观展示圆的性质和几何证明过程,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下第三章圆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下第三章圆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下第三章圆教案圆是一种几何图形,指的是平面中到一个定点距离为定值的所有点的集合,是初中九年级的数学学习重点内容,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下第三章圆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师大版数学九下圆教案:圆的有关性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角平分线及中垂线的定义(用集合的观点解释)2、在一张透明纸上画半径分别1cm,2cm,3.5cm的圆,同桌的两个同学将所画的圆的大小分别进行比较(分别对应重合)。

并回答:这些圆为什么能够分别重合?并体会圆是怎样形成的?二、讲授新课: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木条照课本演示圆的形成,用圆规再次演示圆的形成。

分析归纳圆定义:在一个平面内,线段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其中固定的端点叫做圆心,线段叫做半径。

注意:“在平面内”不能忽略,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2、进一步观察,体会圆的形成,结合园的定义,分析得出:① 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② 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上。

由此得出圆的定义: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例如,到平面上一点O距离为1.5cm的点的集合是以O为圆心,半径为1.5cm的一个圆。

3、在画圆的过程中,还体会到圆内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小于半径,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都在圆内。

圆的内部是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同样有:圆的外部是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4、初步掌握圆与一个集合之间的关系:⑴已知图形,找点的集合例如,如图,以O为圆心,半径为2cm的圆,则是以点O为圆心,2cm长为半径的点的集合;以O为圆心,半径为2cm的圆的内部是到圆心O的距离小于2cm的所有点的集合;以O为圆心,半径为2cm的圆的外部是到圆心O的距离大于2cm的点的集合。

⑵已知点的集合,找图形例如,和已知点O的距离为3cm的点的集合是以点O为圆心,3cm长为半径的圆。

圆的证明与计算(教案)

圆的证明与计算(教案)

C B圆的证明与计算教学内容:圆的证明与计算教学目标:1,掌握证明切线的两种基本方法 2,能利用圆的有关性质、结合勾股定理、面积法等构造方程,计算线段长、线段的比。

教学重点、难点:构造方程,计算线段长、线段的比。

教学过程:活动一 思考下面两题,试完成这两题的第一问。

例1,如图:△ABC 中AB=AC,点O 为BC 边的中点,⊙O 切AB 于点 (1)求证:AC 是⊙O 的切线(2)若AB=13 ,BC=10 ,求⊙O 的半径例2,如图:△ABC 中AB=AC ,以AB 为直径的⊙O 交BC 于D ,DH ⊥AC 于H (1)求证:DH 是⊙O 的切线。

(2)若BC=8,AB=25,求tan ∠AHO 的值评:例1中AC 与⊙O 的公共点不确定,要证明AC 是⊙O 圆心O 到AC 的距离等于半径;例2中点D 在⊙O 上,要证明DH 是⊙O 的切线,只需要过D 点的半径OD ⊥DH即可。

活动二 1,试完成例1的(2)问:提示S △ABO =21AO ×BO=21AB ×r (评:利用面积建立方程,可求线段的长)或:sinB=ABAOBO r求r 的值。

2,独立完成例2的(2)问,比较与上题计算方法的异同评:要tan ∠AHO 的值,须将∠AHO 转化到RT △,由DO ∥AC ,OD ⊥DH ,则只需求tan ∠DOH=ODHD的值,半径OD=5已知,则只需求HD 的长即可。

活动三 例3:已知:梯形ABCD 中,∠A=∠B=90°,点E 在CD 上,CE=CB ,以AB 为直径的⊙O 恰好过点E 。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

(2)若AB=BC=8,FC ⊥BC ,交AE 的延长线于点F ,求tan ∠FCE 的值1,本题证明切线属于哪种类型,你认为应该怎样证明? 2,图中相等的线段有哪些?这些线段能否求出来?试一试。

F3,要求tan ∠FCE 的值,应将∠FCE 转化到RT △,怎样构造合适的RT △?(1,作DH ⊥BC 于H ,则∠FCE=∠CDH :2,延长CF 、AD 交于M ,tan ∠FCE=CM DM。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的切线证明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圆的切线证明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圆的切线证明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

2、灵活掌握圆切线的两个条件。

3、灵活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证明圆的切线。

二、知识梳理:1、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具备是圆的切线的两个条件:a 、经过半径的外端;b 、垂直于这条半径。

3、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

4、证明圆的切线的方法: (1)连接圆心与切点;(2)证明这条直线与过圆心的半径所成的角是直角。

三、专题例题:例题1,AB 是⊙O 的直径,点C 、D 在圆上,且四边形AOCD 是平行四边形,过点D 作⊙O 的切线,分别交OA 延长线与OC 延长线与点E 、F,连接BF , 求证:BF 是⊙O 的切线。

例题2,如图,⊙O 的直径为AC ,过点A 作直线MN ,使∠BAM=21∠AOB, 求证:MN 是⊙O 的切线。

例题3、如图,在ΔABC 中,以BC 为直径的⊙O 交AB 于D , 且D 是AB 的中点,过D 作DE ⊥AC ,垂足为E , 求证:DE 是⊙O 的切线。

四、课堂练习:1、如图1,若以 ABCD 的一边AB 为直径的圆恰好与对边CD 相切于点D ,则∠C= 度。

M F C D E B C BA O N D OCB A E 例3 例2 例1 DB A O • CO A (1)•2、如图2,直线AB经过⊙O上的C,并且OA=OB,CA=CB,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3、如图,在直角ΔABC中,∠C=90°,BD是角平分线,点O在AB上,以点O为圆心,OB为半径的圆经过点D,交BC 于点E,求证:AC是⊙O的切线4、如图4,AB是⊙O的直径,过点O作弦BC的垂线交切线BD于点D,OD与⊙O交于点E,交BC于点F,连接AE,CE。

(1)、求证:∠D=∠AEC;(2)、若OB=2.5,BC=4,求DE的长。

五、课堂小结:课外练习:中考先锋相关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圆的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圆的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圆的教案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圆的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圆和圆的相关概念,知道圆实轴对称图形,理解并掌握垂直于弦的直径有哪些性质.2.了解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定义,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数学思考:1.在引入圆的定义过程中,明确与圆相关的定义,体会数学概念间的联系.2.在探究弧、弦、圆心角、圆周角之间的联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及概括能力.问题解决:1.在明确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性质后,能根据这个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根据弧、弦、圆心角、圆周角的相关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在引入圆的定义及运用相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探索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反映了圆的重要性质,是圆的轴对称性的具体化,也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进行圆的计算和作图提供了方法和依据;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对于角的计算、证明角相等、弧、弦相等等问题提供了十分简便的方法.所以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是本小节的重点.对于垂径定理,可以结合圆的轴对称性和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栏目图中相等的线段和弧,再利用叠合法推证出垂径定理.对于垂径定理的推论,可以按条件画出图形,让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要注意让学生区分它们的题设和结论,强调“弦不是直径”的条件.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第一种情况是特殊情况,是证明的基础,其他两种情况都可以转化为第一种情况来解决,转化的条件是添加以角的顶点为端点的直径为辅助线.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应当让学生掌握.教学难点: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条件和结论比较复杂,容易混淆,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要用到完全归纳法,学生对于分类证明的必要性不易理解,所以这两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难点.圆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学生小学时对它已经有了初步接触,对于圆的基本性质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垂径定理和推论、圆周角定理和推论及其理论推导还比较陌生,教师应该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等途径去发现结论,加深认识.三、学习者学习特征分析圆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学生小学时对它已经有了初步接触,对于圆的基本性质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垂径定理和推论、圆周角定理和推论及其理论推导还比较陌生,教师应该鼓励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等途径去发现结论,加深认识.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圆是一种和谐、美丽的图形,圆形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我们已经认识了圆这种基本的几何图形,并能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早在战国时期,《墨经》一书中就有关于“圆”的记载,原文为“圆,一中同长也”.这是给圆下的定义,意思是说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现实生活中,路上行驶的各种车辆都是圆形的轮子,为什么车轮做成圆形的?为什么不做成椭圆形和四边形的呢?这一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有关知识,并且来解决上述的疑问.(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图形,引入概念(1)圆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许多物体都给我们以圆的形象.(多媒体图片引入)(2)观察画圆的过程,你能由此说出圆的形成过程吗?(3)圆的概念:让学生根据上面所找出的特点,描述什么样的图形是圆.(学生可以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自由发言;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准确的描述出圆的.定义,部分学生没有说准确,在其他学生带动下也能够说出)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得到圆的定义: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多媒体动画引入)(4)圆的表示方法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5)从画圆的过程可以看出:①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r);②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因此,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O 的距离等于定长r 的点的集合.(把一个几何图形看成是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的思想,在几何中十分重要,因为这实际上就是关于轨迹的概念.圆,实际上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事实上,①保证了图形上点的纯粹性,即不杂;②保证了图形的完备性,即没有漏掉满足这种条件的点.①②同时符合,保证了图形上的点“不杂不漏”.)(6)由车轮为什么是圆形,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问题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问题2,如果做成正方形会有什么结果?(通过车轮实例,首先让学生感受圆是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图形.教学时给学生展示正方形车轮在行走时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圆形的车轮运转起来最平稳.)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这也是车轮都做成圆形的数学道理.2.与圆有关的概念(1)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如线段AC)叫做弦.(2)经过圆心的弦(如图中的)叫做直径.(3)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小于半圆的弧(如图中的ABC,)叫做优弧.(4)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5)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容易看出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反过来,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叫做劣弧;大于半圆的弧(用三个字母表示,如图中的(6)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对于和圆有关的这些概念,应让学生借助图形进行理解,并弄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半圆即不是劣弧,也不是优弧.)3.垂直于弦的直径(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问题:你知道赵州桥吗?它是1300多年前我国隋代建造的石拱桥,是我国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的主桥是圆弧形,它的跨度(弧所对的弦的长)为37.4m,拱高(弧的中点到弦的距离)为7.2m.你能求出赵州桥主桥拱的半径吗?)(2)圆的对称性的探究①活动:用纸剪一个圆,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可能会找到1条,2条,3条?教师不要过早地去评判,应该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在互相交流中,认识到圆的对称轴有无数多条,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②得到结论: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3)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①垂径定理的探究如图,AB是⊙O的一条弦,做直径CD,使CD⊥AB,垂足为E.(1)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和弧吗?为什么?(旨在通过这样复合图形的轴对称性探索垂径定理,教学时应鼓励学生探索方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理解,证明垂径定理的基本思路是:先构造等腰三角形,由垂直于弦得出平分弦;然后将直径看做圆的对称轴,利用轴对称图形对应元素相等的性质得出平分弧的结论)(多媒体动画引入)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垂径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究(仿照前面的证明过程,鼓励学生独立探究,然后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得出结论)垂径定理的逆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解决求赵州桥拱半径的问题4.弧,弦,圆心角(1)通过实验探索圆的另一个特性如图,将圆心角∠AOB绕圆心O旋转到∠A’OB’的位置,你能发现哪些等量关系?为什么?(多媒体图片引入)(教科书展示了一种证明方法——叠合法,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索图形的性质,学生的想法未必完善,但只要有合理的成分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结论: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2)对(1)中结论的逆命题的探究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弧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圆心角_____,所对的弦_____;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条弦相等,那么他们所对的圆心角______,所对的弧_____.(教学时仍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3)应用新知,体验成功例. 如图,在⊙O中,= ,∠ACB=60°,求证:∠AOB=∠BOC=∠AOC.5.圆周角(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如图是一个圆柱形的海洋馆的横截面示意图,人们可以通过其中的圆弧形玻璃窗观看窗内的海洋动物,同学甲站在圆心O的位置,同学乙站在正对着玻璃窗的靠墙的位置C,他们的视角(∠AOB和∠ACB)有什么关系?如果同学丙,丁分别站在其他靠墙的位置D和E,他们的视角(∠ADB和∠AEB)和同学乙的视角相同吗?概念: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意在引出同弧所对的圆心角与圆周角,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析圆周角有两个特征:角的顶点在圆上;两边在圆内的部分是圆的两条弦.)(2)圆的相关性质①动手实践活动一:分别量一下所对的两个圆周角的度数,比较一下,再变动点C在圆周上的位置,圆周角的度数有没有变化?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活动二:再分别量出图中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度数,比较一下,你有什么发现?(利用一些计算机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度量圆周角,圆心角,有条件的话可以试一试)得到结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没有变化,并且它的度数恰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②为了进一步研究上面发现的结论,在⊙O任取一个圆周角∠BAC,将圆对折,使折痕经过圆心O和∠BAC的顶点A.由于A的位置的取法可能不同,这时折痕可能会:在圆周角的一条边上;在圆周角的内部;在圆周角的外部.(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应给学生留有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观察后两种情况,让学生思考:这两种情况能否转化为第一种情况?如何转化?当解决一个问题有困难时,我们可以首先考虑其特殊情形,然后再设法解决一般问题.这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策略.)由此得到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得到下面的推论:半径(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由圆周角定理可知: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它们所对的弧一定相等.(3)圆内接多边形的定义及其相关性质① 定义: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这个多边形叫做圆内接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接圆.②利用圆周角定理,我们的得到关于圆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利用资源库中的“典型例题”进行教学.(四)课堂小结,体验收获(PPT显示)这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何体会?(学生小结)1.圆的有关概念;2.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3.弧,弦,圆心角的相关性质;4.圆周角的概念及相关性质;(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利用资源库中或手头的相关材料进行布置.五、学习评价:(一)选择题1.如图,如果AB为⊙O的直径,弦CD⊥AB,垂足为E,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CE=DE. (B). (C)∠BAC=∠BAD . (D)AC>AD.1题图 2题图3题图2.如图,在⊙O中,P是弦AB的中点,CD是过点P的直径,?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B⊥CD . (B)∠AOB=4∠ACD. (C)3.如图,⊙O中,如果=2,那么( ) . (D)PO=PD.(A)AB=AC. (B)AB=AC. (C)AB<2ac. ab="">2AC.4.如图,A、B、C三点在⊙O上,∠AOC=100°,则∠ABC 等于( )(A)140°. (B)110°.(C)120°.(D)130°.4题图 5题图 6题图5.如图,∠1、∠2、∠3、∠4的大小关系是( )(A)∠4<∠1<∠2<∠3 . (B)∠4<∠1=∠3<∠2.(C)∠4<∠1<∠3∠2 . (D)∠4<∠1<∠3=∠2.6.如图,AD是⊙O的直径,AC是弦,OB⊥AD,若OB=5,且∠CAD=30°,则BC等于()人教版九年级数学圆的教案2一. 本周教学内容:圆三圆和圆的位置关系[学习目标]1. 掌握圆和圆的各种位置关系的概念及判定方法;2. 理解并掌握两圆相切的性质定理;3. 掌握相交两圆的性质定理,并完成相关的计算和证明;4. 理解圆的内、外公切线概念,会计算内、外公切线长及两公切线夹角;并能根据公切线的条数确定两圆的位置关系;5. 通过两圆位置关系的学习,进一步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观点,学会在变化中寻找规律,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圆的基本性质复习教案

初三数学专题复习:圆的基本性质复习教案

6 4第六单元圆第21讲圆的基本性质一、教学目标: 1、认识圆,理解圆的本质属性,理解垂直于弦的直径的性质和推论、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圆周角定理及推论,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计算、证明和作图问题.2、灵活运用圆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圆的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归纳、概括、实践等数学活动,感受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灵活运用圆的性质定理解决有关圆的计算和证明。

2、圆中常见题型的归纳总结,特别是多解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用具:PP、三角板、彩色粉笔四、学情分析:通过概念辨析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典型例题深化学生对圆的性质定理的理解运用。

五、教学方法:讨论、交流、讲练结合法。

六、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材、复习练习册七、教学过程:(一)圆的有关概念1、(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 ,都等于(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上.2、填空(1)到定点O的距离为2cm的点组成了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

(2)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在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上。

(3)下列说法:①直径是弦②弦是直径③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④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中,正确的命题有()个。

A、1 B、2 C、3 D、4(思政元素:感受圆的轴对称性和圆的旋转不变性,体会数学和生活中圆的魅力。

)(二)垂径定理和推论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例1、如图,OE⊥AB于E,若⊙O的半径为10cm,OE=6cm,则AB= cm.例2、如图,⊙ O的弦AB=8cm ,直径CE⊥AB于D,DC=2cm,求半径OC的长.练习1、如图a、b,一弓形弦长cm,弓形所在的圆的半径为7cm,则弓形的高为________.练习2、已知⊙O的半径为10cm,弦MN∥EF,且MN=12cm,EF=16cm,则弦MN和EF之间的距离为 .练习3、⊙O的直径为10,弦AB=8,P为AB上的一个动点,那么OP长的取值范围 .(三)弧、弦、圆心角关系例1、如图,在⊙O中, AB=AC ,∠ACB=60°,求证:∠AOB=∠BOC=∠AOC.例2、在同圆中,圆心角∠AOB=2∠COD,则AB与CD的关系是()练习、如图,AB 是⊙O 的直径, BC = CD = DE ,∠COD=35°,∠AOE = .(四)圆周角定理及推论例1 如图,AC是☉O的直径(1)若∠A=80°.求∠ACB的大小.(2)若AC为10cm,弦AD为6cm.求DC的长;(3)若∠ADC的平分线交⊙O于B, 求AB、BC的长.例2、如图,BD是⊙O的直径,∠CBD=30°,则∠A的度数为( )A.30° B.45° C.60° D.75方法总结:在圆中如果有直径,一般要找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构造直角三角形解题.例3、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交AB于点P,∠ACD=60°,∠ADC=70°.求∠APC的度数.例4、(1)四边形ABCD是⊙O的内接四边形,且∠A=110°,∠B=80°,则∠C= ,∠D= .(2)⊙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A∶∠B∶∠C=1∶2∶3 ,则∠D=例5、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圆交BC于D,交AC于E,(1)BD与CD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求证:弧BD=弧DE .(五)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知识点和常规解法指导。

初中数学几何圆证明题目教案简单

初中数学几何圆证明题目教案简单

初中数学几何圆证明题目教案简单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圆的性质和定理,能够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圆的定义与性质1.1 圆的定义:定点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2 圆的性质: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称为半径。

第二章:圆的周长和面积2.1 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等于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2.2 圆的面积:圆的面积等于πr^2,其中r为圆的半径。

第三章:圆的弧和弦3.1 圆的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称为弧。

3.2 圆的弦:圆上任意两点间的线段称为弦。

第四章:圆的相交弦定理4.1 相交弦定理:圆内两条相交弦分别在两侧截得的线段乘积相等。

第五章:圆的切线定理5.1 切线定理:圆的切线与半径垂直,切点到圆心的线段称为半径。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圆的性质和特点。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圆的定义与性质,通过图形和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2. 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

3. 讲解圆的弧和弦的概念,通过图形和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4. 讲解圆的相交弦定理,通过图形和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5. 讲解圆的切线定理,通过图形和实际例子进行解释。

三、课堂练习:(1)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2)圆的周长等于2πr。

(1)半径为5cm的圆。

(2)半径为10cm的圆。

四、巩固拓展:1. 运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1)一个圆形花园的直径为10m,求花园的周长和面积。

(2)一辆自行车的轮胎直径为70cm,求轮胎的周长和面积。

2. 运用圆的切线定理,解决实际问题:(1)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切点为A,求证:OA⊥AB。

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初中数学圆的证明模型教案

初中数学圆的证明模型教案

初中数学圆的证明模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证明模型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使用圆的证明模型解决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圆的证明模型的概念和意义。

2. 圆的证明模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圆的证明模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与圆相关的图片,如圆形的摩天轮、井盖、呼啦圈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共同的图形是什么。

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圆的定义和相关概念,如圆心、半径、弦、直径等。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圆的证明模型的概念和意义,解释圆的证明模型在解决圆相关问题中的重要性。

2. 教师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圆的证明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圆的切线性质、圆的弦长问题等。

3.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讨论和解答,理解圆的证明模型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与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使用圆的证明模型进行解答。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圆的证明模型的概念和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时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总结经验教训。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与圆相关的综合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圆的证明模型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与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圆形物品、测量圆的周长和面积等,增强学生对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圆的证明模型的概念和应用,能够解决一些与圆相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解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的证明模型。

初三数学复习教案圆的性质与判定

初三数学复习教案圆的性质与判定

初三数学复习教案圆的性质与判定初三数学复习教案圆的性质与判定一、导言数学中的几何部分涉及到很多基本概念和性质,其中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教案将从圆的性质与判定入手,为初三学生进行数学复习提供指导。

二、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的一个几何图形,它的每一点到一个固定点的距离都相等。

这个固定点叫做圆心,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称为半径。

三、圆的性质1. 圆周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2. 圆的直径是通过圆心的两点之间的线段,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3. 圆的任意弦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直径所对应的角;4. 圆的内切正多边形的每条边都刚好与圆相切;5. 圆与直线的相交情况有三种:相离、相切、相交;6. 位于圆内的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7. 位于圆外的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8. 圆上的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

四、判定圆的性质1. 判定一个图形是否为圆:如果一个图形的每一个点到固定点的距离都相等,那么这个图形就是圆。

2. 判定两个圆是否相交:如果两个圆的圆心距离小于两个圆的半径之和,那么这两个圆就相交。

3. 判定两个圆是否相切:如果两个圆的圆心距离等于两个圆的半径之和,那么这两个圆就相切。

4. 判定一个点是否在圆上:如果一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那么这个点就在圆上。

5. 判定一个点是否在圆内:如果一个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圆的半径,那么这个点就在圆内。

6. 判定一个点是否在圆外:如果一个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那么这个点就在圆外。

五、实例演练1. 已知圆A的半径为5cm,圆B的半径为3cm,求它们的圆心距离。

解:两个圆的圆心距离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求得,即圆心距离的平方等于两个圆心连线的长度减去两个圆的半径之和的平方。

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圆心距离为4cm。

2. 已知点P(-2, 3)距圆O(0, 0)的距离为5cm,判断点P和圆O的位置关系。

解:计算点P到圆心O的距离,即点P与圆心O的连线的长度。

通过勾股定理求得距离为√((-2-0)^2+(3-0)^2)=√(4+9)=√13约等于3.61cm。

初中数学几何圆证明题目教案简单

初中数学几何圆证明题目教案简单

初中数学几何圆证明题目教案简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定义和相关性质,理解圆与直线、圆与圆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进行证明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问题的好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圆的定义及性质2.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3. 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4.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5. 圆的证明题目解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的定义、性质,圆与直线、圆与圆的关系,圆的证明题目解析。

2. 教学难点:圆的证明题目解析,灵活运用几何知识进行证明。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圆的性质和证明方法。

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圆的相关知识和证明过程。

3.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圆的定义和性质。

2. 知识讲解:讲解圆的定义、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圆与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3. 例题解析:分析并解答典型的圆的证明题目,引导学生掌握证明方法。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圆的证明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圆的证明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练习情况,评价学生在圆的相关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2. 结合学生分组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对典型证明题目的分析和解答,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圆形物体的运动、圆形建筑的设计等。

2. 介绍圆的进一步知识,如圆的切线、圆的割线、圆的内接四边形等。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课件2. 圆的模型或实物3. 圆的证明题目集锦4. 几何画板等教学软件九、教学注意事项:1. 着重强调圆的定义和性质,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中考复习 圆的证明和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 圆的证明和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共边共角或共边等角相似形;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 形。 第二步:带着问题快速审题,勾画关键词句和数量,并将条件和发 散的结论依次标记在图形中(读图),需要构造辅助线要干净利落, 从而抓出或构建出几个常见的基本数学模型,每个模型都有对应的 解题思路与步骤。 第三步,将已知条件和发散的结论,待求的结论三三结合。抓住让 它们穿针引线的那几个关键线头,其实这个难题就这样依次被你的 重要线头给连接起来了。 第四步:干净利索的写出解题思路与步骤,就完美得分。
2.【教材原型】已知:如图, △ ABC 为等腰三角形,O 是底边 BC 的中 点, 腰 AB 与 OO 相切于点 D , 求证:直线 AC 是⊙O 的切线.
独立思考完 成
展示 订证 改错
类型二:与三角函数(勾股定理)有关 3. (2017·丽水)如图,在 Rt△ABC 中,∠C=90°,以 BC 为直径的
5、(2017 昆明市官渡区二模)如图,在△ABC 中,AB=BC,D 是 AC 中点,BE 平分∠ABD 交 AC 于点 E,点 O 是 AB 上一点,⊙O 过 B、 E 两点,交 BD 于点 G,交 AB 于点 F. (1)判断直线 AC 与⊙O 的位置关系, 并说明理由; (2)当 BD=6,AB=10 时,求⊙O 的半 径.
COD=60°,所以∠OCD=90°.
证明:连接 OC,如图, ∵AC=CD,∠D=30∘, ∴∠A=∠D=30∘, ∵OA=OC, ∴∠ACO=∠A=30∘, ∴∠COD=60∘, ∴∠OCD=90∘,即 OC⊥CD. ∴CD 是⊙O 的切线。 二、无交点(交点不明确),作垂直,证 半径
2、如图所示,O 为∠BAC 平分线上一点, OD⊥AB 于 D,以 O 为圆心,以 OD 为半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重难点题型训练—圆的相关证明与计算(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重难点题型训练—圆的相关证明与计算(含答案解析)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重难点题型训练—圆的相关证明与计算(含答案解析)类型一基本性质有关的1.(2022·湖南省郴州市)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与线段BC交于点D,过点D作DE⊥AC,垂足为E,ED的延长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1)求证:直线PE是⊙O的切线;(2)若⊙O的半径为6,∠P=30°,求CE的长.【答案】(1)连接OD,根据AB=AC,OB=OD,得∠ACB=∠ODB,从而OD//AC,由DE⊥AC,即可得PE⊥OD,故PE是⊙O的切线;(2)连接AD,连接OD,由DE⊥AC,∠P=30°,得∠PAE=60°,又AB=AC,可得△ABC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BC=AB=12,∠C=60°,而AB是⊙O的直径,得∠ADB=90°,可得BD=CD=12BC=6,在Rt△CDE中,即得CE的长是3.本题考查圆的综合应用,涉及圆的切线,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应用,含特殊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解题的关键是判定△ABC是等边三角形.2.(2022·辽宁省盘锦市)如图,△ABC内接于⊙O,∠ABC=45°,连接AO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BD,过点C作CE//AD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E.(1)求证:CE与⊙O相切;(2)若AD=4,∠D=60°,求线段AB,BC的长.【答案】(1)连接OC,根据圆周角定理得∠AOC=90°,再根据AD//EC,可得∠OCE=90°,从而证明结论;(2)过点A作AF⊥EC交EC于F,由AD是圆O的直径,得∠ABD=90°,又AD=4,60°,即得AB=3BD=23,根据∠ABC=45°,知△AB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F=BF=2AB= 6,又△AO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A=OC=2,得AC=22,故CF=AC2−AF2=2,从而BC=BF+CF=6+2.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作辅助线构造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3.(2021·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如图,已知在⊙O中,==,OC与AD相交于点AB BC CDE.求证:(1)AD∥BC(2)四边形BCDE为菱形.【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连接BD ,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DB=∠CBD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结论;(2)证明△DEF ≌△BCF ,得到DE=BC ,证明四边形BCDE 为平行四边形,再根据 BCCD =得到BC=CD ,从而证明菱形.【详解】解:(1)连接BD ,∵ AB BCCD ==,∴∠ADB=∠CBD ,∴AD ∥BC ;(2)连接CD ,∵AD ∥BC ,∴∠EDF=∠CBF ,∵ BCCD =,∴BC=CD ,∴BF=DF ,又∠DFE=∠BFC ,∴△DEF ≌△BCF (ASA ),∴DE=BC ,∴四边形BCDE 是平行四边形,又BC=CD ,∴四边形BCDE 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合理运用垂径定理得到BF=DF .4.(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如图,A ,B 是O 上两点,且AB OA =,连接OB 并延长到点C ,使BC OB =,连接AC .(1)求证:AC 是O 的切线.(2)点D ,E 分别是AC ,OA 的中点,DE 所在直线交O 于点F ,G ,4OA =,求GF 的长.【答案】(1)见解析;(2)【分析】(1)先证得△AOB 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出∠OAB=60°,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C=∠CAB=30°,由此可得∠OAC=90°即可得出结论;(2)过O 作OM ⊥DF 于M ,DN ⊥OC 于N ,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N ,再根据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即可求出GF 的长.【详解】(1)证明:∵AB=OA ,OA=OB∴AB=OA=OB∴△AOB 为等边三角形∴∠OAB=60°,∠OBA=60°∵BC=OB∴BC=AB∴∠C=∠CAB又∵∠OBA=60°=∠C+∠CAB∴∠C=∠CAB=30°∴∠OAC=∠OAB+∠CAB=90°∴AC 是⊙O 的切线;(2)∵OA=4∴OB=AB=BC=4∴OC=8∴AC=∵D 、E 分别为AC 、OA 的中点,∴OE//BC ,DC=过O 作OM ⊥DF 于M ,DN ⊥OC 于N则四边形OMDN 为矩形∴DN=OM在Rt △CDN 中,∠C=30°,∴DN=12DC=∴OM=3连接OG ,∵OM ⊥GF∴GF=2MG=222OG OM -=()22243-=213【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垂径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5.(2021·安徽中考真题)如图,圆O 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弦AB ,CD 交于点E .(1)M 是CD 的中点,OM =3,CD =12,求圆O 的半径长;(2)点F 在CD 上,且CE =EF ,求证:AF BD ⊥.【答案】(1)35;(2)见解析.【分析】(1)根据M 是CD 的中点,OM 与圆O 直径共线可得OM CD ⊥,OM 平分CD ,则有6MC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半径的长;(2)连接AC ,延长AF 交BD 于G ,根据CE EF =,AE FC ⊥,可得AF AC =,12∠=∠,利用圆周角定理可得2D ∠=∠,可得1D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可证得90AGB ∠=︒,即有AF BD ⊥.【详解】(1)解:连接OC ,∵M 是CD 的中点,OM 与圆O 直径共线∴OM CD ⊥,OM 平分CD ,90OMC ∴∠=︒12CD = 6MC ∴=.在Rt OMC △中.OC ===∴圆O 的半径为(2)证明:连接AC ,延长AF 交BD 于G .CE EF = ,AE FC⊥AF AC∴=又CE EF= 12∠∠∴= BCBC = 2D∴∠=∠1D∴∠=∠中在Rt BED∠+∠=︒90D B∴∠+∠=︒B190AGB∴∠=︒90∴⊥AF BD【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练应用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是 AD所对的圆周角,6.(2021·浙江中考真题)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CD∠=︒.30ACD∠的度数;(1)求DABAB=,求DF的(2)过点D作DE AB⊥,垂足为E,DE的延长线交⊙O于点F.若4长.【答案】(1)60︒;(2)23【分析】(1)连结BD ,根据圆周角性质,得B ACD ∠=∠;根据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得12AD AB =;根据垂径定理、特殊角度三角函数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连结BD ,30ACD ∠=︒30B ACD \Ð=Ð=°AB Q 是O 的直径,90ADB ∴∠=︒,9060DAB B ∴∠=︒-∠=︒(2)90ADB ∠=︒ ,30B ∠=︒,4AB =∴122AD AB ==60DAB ∠=︒ ,DE AB ⊥,且AB 是直径sin 60EF DE AD︒∴===2DF DE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圆周角、垂径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7.(2021·湖南中考真题)如图,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AC 是O 的直径,点D 是 BC的中点,//DE BC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直线DE 与O 相切;(2)若O 的直径是10,45A ∠=︒,求CE 的长.【答案】(1)见解析;(2)5CE =.【分析】(1)连接OD ,由点D 是 BC的中点得OD ⊥BC ,由DE//BC 得OD ⊥DE ,由OD 是半径可得DE 是切线;(2)证明△O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求出OE 的长,从而可求得结论.【详解】解:(1)连接OD 交BC 于点F ,如图,∵点D 是 BC的中点,∴OD ⊥BC ,∵DE//BC∴OD ⊥DE∵OD 是O 的半径∴直线DE 与O 相切;(2)∵AC 是O 的直径,且AB=10,∴∠ABC=90°,152OC OA AB ===∵OD ⊥BC∴∠OFC=90°∴OD//AB 45BAC ∠=︒∴45DOE ∠=︒∵90ODE ∠=︒∴45OED ∠=∴5DE OD OC ===由勾股定理得,OE =∴5CE OE O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2021·湖南张家界市·中考真题)如图,在Rt AOB 中,90∠=︒ABO ,30OAB ∠=︒,以点O 为圆心,OB 为半径的圆交BO 的延长线于点C ,过点C 作OA 的平行线,交O 于点D ,连接AD .(1)求证:AD 为O 的切线;(2)若2OB =,求弧CD 的长.【答案】(1)见解析;(2)23π【分析】(1)连接OB ,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OB=60°,再运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已知条件可得60AOD ∠=︒,再证明AOB AOD △≌△可得90ADO ABO ∠=∠=︒即可;(2)先求出∠COD ,然后再运用弧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1)证明:连接OD∵30OAB ∠=︒,90B ∠=︒∴60AOB ∠=︒又∵//CD AO∴60C AOB ∠=∠=︒∴2120BOD C ∠=∠=︒∴60AOD ∠=︒又∵,OB OD AO AO==∴()AOB AOD SAS ≌∴90ADO ABO ∠=∠=︒又∵点D 在O 上∴AD 是O 的切线;(2)∵120BOD ∠=︒∴60COD ∠=︒∴602223603l π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切线的证明、弧长公式等知识点,掌握圆的切线的证明方法成为解答本题的关键.9.(2020•齐齐哈尔)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D 为⊙O 上的两个点,AC=CD =DB ,连接AD ,过点D 作DE ⊥AC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DE 是⊙O 的切线.(2)若直径AB =6,求AD 的长.【分析】(1)连接OD ,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OD =13×180°=6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O=∠DAB=30°,得到∠EDA=60°,求得OD⊥DE,于是得到结论;(2)连接BD,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DB=90°,解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结论.【解析】(1)证明:连接OD,=CD =DB ,∵AC∴∠BOD=13×180°=60°,=DB ,∵CD∴∠EAD=∠DAB=12∠BOD=30°,∵OA=OD,∴∠ADO=∠DAB=30°,∵DE⊥AC,∴∠E=90°,∴∠EAD+∠EDA=90°,∴∠EDA=60°,∴∠EDO=∠EDA+∠ADO=90°,∴OD⊥DE,∴DE是⊙O的切线;(2)解:连接BD,∵AB为⊙O的直径,∴∠ADB=90°,∵∠DAB=30°,AB=6,∴BD=12AB=3,∴AD=62−32=33.10.(2020•深圳)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AD与过点C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连接BC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AE=AB;(2)若AB=10,BC=6,求CD的长.【分析】(1)证明:连接AC、OC,如图,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C⊥CD,则可判断OC∥AD,所以∠OCB=∠E,然后证明∠B=∠E,从而得到结论;(2)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到∠ACB=90°,则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AC=8,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E=BC=6,然后利用面积法求出CD的长.【解析】(1)证明:连接AC、OC,如图,∵CD为切线,∴OC⊥CD,∴CD⊥AD,∴OC∥AD,∴∠OCB=∠E,∵OB=OC,∴∠OCB=∠B,∴∠B=∠E,∴AE=AB;(2)解:∵AB为直径,∴∠ACB=90°,∴AC=102−62=8,∵AB=AE=10,AC⊥BE,∴CE=BC=6,∵12CD•AE=12AC•CE,∴CD=6×810=245.11.(2020•陕西)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BAC=75°,∠ABC=45°.连接AO并延长,交⊙O于点D,连接BD.过点C作⊙O的切线,与B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1)求证:AD∥EC;(2)若AB=12,求线段EC的长.【分析】(1)连接OC,由切线的性质可得∠OCE=90°,由圆周角定理可得∠AOC=90°,可得结论;(2)过点A作AF⊥EC交EC于F,由锐角三角函数可求AD=83,可证四边形OAFC是正方形,可得CF=AF=43,由锐角三角函数可求EF=12,即可求解.【解析】证明:(1)连接OC,∵CE与⊙O相切于点C,∴∠OCE=90°,∵∠ABC=45°,∴∠AOC=90°,∵∠AOC+∠OCE=180°,∴∴AD∥EC(2)如图,过点A作AF⊥EC交EC于F,∵∠BAC=75°,∠ABC=45°,∴∠ACB=60°,∴∠D=∠ACB=60°,∴sin∠ADB=AB AD==83,∴AD=∴OA=OC=43,∵AF⊥EC,∠OCE=90°,∠AOC=90°,∴四边形OAFC是矩形,又∵OA=OC,∴四边形OAFC是正方形,∴CF=AF=43,∵∠BAD=90°﹣∠D=30°,∴∠EAF=180°﹣90°﹣30°=60°,∵tan∠EAF=EF AF=3,∴EF=3AF=12,∴CE=CF+EF=12+43.类型二与三角形全等、相似有关的12.(2022·辽宁省营口市)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作⊙O与AC交于点E,过点A作⊙O的切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D.(1)求证:∠D=∠EBC;(2)若CD=2BC,AE=3,求⊙O的半径.【答案】(1)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DAO=90°,从而可得∠D+∠ABD=90°,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BEC=90°,从而可得∠ACB+∠EBC=90°,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ABC,从而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解答;(2)根据已知可得BD=3BC,然后利用(1)的结论可得△DAB∽△BEC,从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3EC,然后根据AB=AC,进行计算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2022·北部湾)如图,在△ABC中,AB=AC,以AC为直径作⊙O交BC于点D,过点D作DE⊥AB,垂足为E,延长BA交⊙O于点F.(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AE DE=23,AF=10,求⊙O的半径.【答案】(1)证明:连接OD;∵OD=OC,∴∠C=∠ODC,∵AB=AC,∴∠B=∠C,∴∠B=∠ODC,∴OD∥AB,∴∠ODE=∠DEB;∵DE⊥AB,∴∠DEB=90°,∴∠ODE=90°,即DE⊥OD,∴DE是⊙O的切线(2)解:连接CF,由(1)知OD⊥DE,∵DE⊥AB,∴OD∥AB,∵OA=OC,∴BD=CD,即OD是△ABC的中位线,∵AC是⊙O的直径,∴∠CFA=90°,∵DE⊥AB,∴∠BED=90°,∴∠CFA=∠BED=90°,∴DE∥CF,∴BE=EF,即DE是△FBC的中位线,∴CF=2DE,∵AE DE=23,∴设AE=2x,DE=3k,CF=6k,∵AF=10,∴BE=EF=AE+AF=2k+10,∴AC=BA=EF+AE=4k+10,在Rt△ACF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F2+CF2,即(4k+10)2=102+(6k)2,解得:k=4,∴AC=4k+10=4×4+10=26,∴OA=13,即⊙O的半径为13.【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析】【分析】(1)连接OD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ODC ,∠B=∠C ,则∠B=∠ODC ,推出OD ∥AB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ODE=∠DEB=90°,即DE ⊥OD ,据此证明;(2)连接CF ,由(1)知OD ⊥DE ,则OD ∥AB ,易得OD 是△ABC 的中位线,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CFA=90°,根据垂直的概念可得∠BED=90°,则DE ∥CF ,推出DE 是△FBC的中位线,得CF=2DE ,设AE=2x ,DE=3k ,CF=6k ,则BE=EF=2k+10,AC=BA=4k+10,根据勾股定理可得k 的值,然后求出AC 、OA ,据此可得半径.14.(2021·江苏无锡市·中考真题)如图,四边形ABCD 内接于O ,AC 是O 的直径,AC 与BD 交于点E ,PB 切O 于点B .(1)求证:PBA OBC ∠=∠;(2)若20PBA Ð=°,40ACD ∠=︒,求证:OAB CDE V V ∽.【答案】(1)见详解;(2)见详解【分析】(1)由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可知∠ABC=90°,由切线的性质可知∠OBP=90°,进而即可得到结论;(2)先推出20OCB OBC ∠=∠=︒,从而得∠AOB=40°,继而得∠OAB=70°,再推出∠CDE=70°,进而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证明:(1)∵AC 是O 的直径,∴∠ABC=90°,∵PB 切O 于点B ,∴∠OBP=90°,∴90PBA ABO OBC ABO ∠+∠=∠+∠=︒,∴PBA OBC ∠=∠;(2)∵20PBA Ð=°,PBA OBC ∠=∠,∴20OBC ∠=︒,∵OB=OC ,∴20OCB OBC ∠=∠=︒,∴∠AOB=20°+20°=40°,∵OB=OA ,∴∠OAB=∠OBA=(180°-40°)÷2=70°,∴∠ADB=12∠AOB=20°,∵AC 是O 的直径,∴∠ADC=90°,∴∠CDE=90°-20°=70°,∴∠CDE=∠OAB ,∵40ACD ∠=︒,∴40ACD AOB ∠=∠=︒,∴OAB CDE V V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的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掌握圆周角定理的推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切线的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5.(2020•衢州)如图,△ABC 内接于⊙O ,AB 为⊙O 的直径,AB =10,AC =6,连结OC ,弦AD分别交OC,BC于点E,F,其中点E是AD的中点.(1)求证:∠CAD=∠CBA.(2)求OE的长.【分析】(1)利用垂径定理以及圆周角定理解决问题即可.(2)证明△AEC∽△BCA,推出CE AC=AC AB,求出EC即可解决问题.【解析】(1)证明:∵AE=DE,OC是半径,=CD ,∴AC∴∠CAD=∠CBA.(2)解:∵AB是直径,∴∠ACB=90°,∵AE=DE,∴OC⊥AD,∴∠AEC=90°,∴∠AEC=∠ACB,∴△AEC∽△BCA,∴CE AC=AC AB,∴CE6=610,∴CE=3.6,∵OC=12AB=5,∴OE=OC﹣EC=5﹣3.6=1.4.16.(2020•铜仁市)如图,AB是⊙O的直径,C为⊙O上一点,连接AC,CE⊥AB于点E,D 是直径AB延长线上一点,且∠BCE=∠BCD.(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AD=8,BE CE=12,求CD的长.【分析】(1)连接OC,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CB=90°,根据余角的性质得到∠A=∠ECB,求得∠A=∠BC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ACO,等量代换得到∠ACO=∠BCD,求得∠DCO=90°,于是得到结论;(2)设BC=k,AC=2k,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析】(1)证明:连接OC,∵AB是⊙O的直径,∴∠ACB=90°,∵CE⊥AB,∴∠CEB=90°,∴∠ECB+∠ABC=∠ABC+∠CAB=90°,∴∠A=∠ECB,∵∠BCE=∠BCD,∴∠A=∠BCD,∵OC=OA,∴∠A=∠ACO,∴∠ACO=∠BCD,∴∠ACO+∠BCO=∠BCO+∠BCD=90°,∴∠DCO=90°,∴CD是⊙O的切线;(2)解:∵∠A=∠BCE,∴tanA=BC AC=tan∠BCE=BE CE=12,设BC=k,AC=2k,∵∠D=∠D,∠A=∠BCD,∴△ACD∽△CBD,∴BC AC=CD AD=12,∵AD=8,∴CD=4.17.(2020•衡阳)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过点A和点D的圆,圆心O在线段AB上,⊙O交AB于点E,交AC于点F.(1)判断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D=8,AE=10,求BD的长.【分析】(1)连接OD,根据平行线判定推出OD∥AC,推出OD⊥BC,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2)连接DE,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DE=90°,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325,根据勾股定理得到CD=AD2−AC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析】(1)BC与⊙O相切,理由:连接OD,∵OA=OD,∴∠OAD=∠ODA,∵AD平分∠BAC,∴∠BAD=∠CAD,∴∠ODA=∠CAD,∴OD∥AC,∵∠C=90°,∴∠ODC=90°,∴OD⊥BC,∵OD为半径,∴BC是⊙O切线;(2)连接DE,∵AE是⊙O的直径,∴∠ADE=90°,∵∠C=90°,∴∠ADE=∠C,∵∠EAD=∠DAC,∴△ADE∽△ACD,∴AE AD=AD AC,108=8AC,∴AC=325,∴CD=AD2−AC2==245,∵OD⊥BC,AC⊥BC,∴△OBD∽△ABC,∴OD AC=BD BC,∴5325=BD BD+245,∴BD=1207.18.(2020•遵义)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是⊙O上一点,∠CAB的平分线AD交BC 于点D,过点D作DE∥BC交AC的延长线于点E.(1)求证:DE是⊙O的切线;(2)过点D作DF⊥AB于点F,连接BD.若OF=1,BF=2,求BD的长度.【分析】(1)连接OD,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ADO=∠DAE,从而OD∥AE,由DE∥BC得∠E=90°,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ODE=90°,由切线的判定定理得出答案;(2)先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出∠ADB=90°,再由OF=1,BF=2得出OB的值,进而得出AF和BA的值,然后证明△DBF∽△ABD,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比例式,从而求得BD2的值,求算术平方根即可得出BD的值.【解析】(1)连接OD,如图:∵OA=OD,∴∠OAD=∠ADO,∵AD平分∠CAB,∴∠DAE=∠OAD,∴∠ADO=∠DAE,∴OD∥AE,∵DE∥BC,∴∠E=90°,∴∠ODE=180°﹣∠E=90°,∴DE是⊙O的切线;(2)∵AB是⊙O的直径,∴∠ADB=90°,∵OF=1,BF=2,∴OB=3,∴AF=4,BA=6.∵DF⊥AB,∴∠DFB=90°,∴∠ADB=∠DFB,又∵∠DBF=∠ABD,∴△DBF∽△ABD,∴BD BA=BF BD,∴BD2=BF•BA=2×6=12.∴BD=23.19.(2019•陕西)如图,⊙O的半径OA=6,过点A作⊙O的切线AP,且AP=8,连接PO 并延长,与⊙O交于点B、D,过点B作BC∥OA,并与⊙O交于点C,连接AC、CD.(1)求证:DC∥AP;(2)求AC的长.【分析】(1)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OAP=90°,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BCD=9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定理即可得到结论.【解析】(1)证明:∵AP是⊙O的切线,∴∠OAP=90°,∵BD是⊙O的直径,∴∠BCD=90°,∵OA∥CB,∴∠AOP=∠DBC,∴∠BDC=∠APO,∴DC∥AP;(2)解:∵AO∥BC,OD=OB,∴延长AO交DC于点E,则AE⊥DC,OE=12BC,CE=12CD,在Rt△AOP中,OP=62+82=10,由(1)知,△AOP∽△CBD,∴DB OP=BC OA=DC AP,即1210=BC6=DC8,∴BC=365,DC=485,∴OE=185,CE=245,在Rt△AEC中,AC=AE2+CE2==20(2021·云南中考真题)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是O 上异于A 、B 的点,连接AC 、BC ,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且DCA ABC ∠=∠,点E 在DC 的延长线上,且BE DC ⊥.(1)求证:DC 是O 的切线:(2)若2,33OA BE OD ==,求DA 的长.【答案】(1)见解析;(2)910【分析】(1)连接OC ,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CB=90°,根据等量代换得到∠DCO=90°,即可证明DC 是圆O 的切线;(2)根据已知得到OA=2DA ,证明△DCO ∽△DEB ,得到DO CO DB EB =,可得DA=310EB ,即可求出DA 的长.【详解】解:(1)如图,连接OC ,由题意可知:∠ACB 是直径AB 所对的圆周角,∴∠ACB=90°,∵OC ,OB 是圆O 的半径,∴OC=OB ,∴∠OCB=∠ABC ,又∵∠DCA=∠ABC ,∴∠DCA=∠OCB ,∴∠DCO=∠DCA+∠ACO=∠OCB+∠ACO=∠ACB=90°,∴OC ⊥DC ,又∵OC 是圆O 的半径,∴DC 是圆O 的切线;(2)∵23OA OD =,∴23OA OA DA =+,化简得OA=2DA ,由(1)知,∠DCO=90°,∵BE ⊥DC ,即∠DEB=90°,∴∠DCO=∠DEB ,∴OC ∥BE ,∴△DCO ∽△DEB ,∴DO CO DB EB =,即33255DA OA DA DA DA OA OB DA EB+===++,∴DA=310EB ,∵BE=3,∴DA=310EB=3931010⨯=,经检验:DA=910是分式方程的解,∴DA=910.【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判定,正确的作出辅助线,证明切线,得到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1.(2021·江苏扬州市·中考真题)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90BAD ∠=︒,CB CD =,连接BD ,以点B 为圆心,BA 长为半径作B ,交BD 于点E .(1)试判断CD 与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AB =,60BCD ∠=︒,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1)相切,理由见解析;(2)π-【分析】(1)过点B 作BF ⊥CD ,证明△ABD ≌△FBD ,得到BF=BA ,即可证明CD 与圆B 相切;(2)先证明△BCD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三线合一得到∠ABD=30°,求出AD ,再利用S △ABD -S 扇形ABE 求出阴影部分面积.【详解】解:(1)过点B 作BF ⊥CD ,∵AD ∥BC ,∴∠ADB=∠CBD ,∵CB=CD ,∴∠CBD=∠CDB ,∴∠ADB=∠CDB ,又BD=BD ,∠BAD=∠BFD=90°,∴△ABD ≌△FBD (AAS ),∴BF=BA ,则点F 在圆B 上,∴CD 与圆B 相切;(2)∵∠BCD=60°,CB=CD ,∴△BCD 是等边三角形,∴∠CBD=60°∵BF ⊥CD ,∴∠ABD=∠DBF=∠CBF=30°,∴∠ABF=60°,∵AB=BF=,∴AD=DF=tan30AB ⋅︒=2,∴阴影部分的面积=S △ABD -S 扇形ABE=(230122360π⨯⨯⨯-=π-.【点睛】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扇形面积,三角函数的定义,题目的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做出辅助线.22.(2020•上海)如图,△ABC中,AB=AC,⊙O是△ABC的外接圆,BO的延长线交边AC 于点D.(1)求证:∠BAC=2∠ABD;(2)当△BCD是等腰三角形时,求∠BCD的大小;(3)当AD=2,CD=3时,求边BC的长.【分析】(1)连接OA.利用垂径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2)分三种情形:①若BD=CB,则∠C=∠BDC=∠ABD+∠BAC=3∠ABD.②若CD=CB,则∠CBD=∠CDB=3∠ABD.③若DB=DC,则D与A重合,这种情形不存在.分别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构建方程求解即可.(3)如图3中,作AE∥BC交BD的延长线于E.则AE BC=AD DC=23,推出AO OH=AE BH=43,设OB=OA=4a,OH=3a,根据BH2=AB2﹣AH2=OB2﹣OH2,构建方程求出a即可解决问题.【解析】(1)证明:连接OA.A∵AB=AC,=AC ,∴AB∴OA⊥BC,∴∠BAO=∠CAO,∵OA=OB,∴∠ABD=∠BAO,∴∠BAC=2∠BAD.(2)解:如图2中,延长AO交BC于H.①若BD=CB,则∠C=∠BDC=∠ABD+∠BAC=3∠ABD,∵AB=AC,∴∠ABC=∠C,∴∠DBC=2∠ABD,∵∠DBC+∠C+∠BDC=180°,∴8∠ABD=180°,∴∠C=3∠ABD=67.5°.②若CD=CB,则∠CBD=∠CDB=3∠ABD,∴∠C =4∠ABD ,∵∠DBC+∠C+∠CDB =180°,∴10∠ABD =180°,∴∠BCD =4∠ABD =72°.③若DB =DC ,则D 与A 重合,这种情形不存在.综上所述,∠C 的值为67.5°或72°.(3)如图3中,作AE ∥BC 交BD 的延长线于E .则AE BC =AD DC =23,∴AO OH =AE BH =43,设OB =OA =4a ,OH =3a ,∵BH 2=AB 2﹣AH 2=OB 2﹣OH 2,∴25﹣49a 2=16a 2﹣9a 2,∴a 2=2556,∴BH =∴BC =2BH =23.(2021·云南中考真题)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是O 上异于A 、B 的点,连接AC 、BC ,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且DCA ABC ∠=∠,点E 在DC 的延长线上,且BE DC ⊥.(1)求证:DC是O的切线:(2)若2,33OA BEOD==,求DA的长.【答案】(1)见解析;(2)9 10【分析】(1)连接OC,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CB=90°,根据等量代换得到∠DCO=90°,即可证明DC是圆O的切线;(2)根据已知得到OA=2DA,证明△DCO∽△DEB,得到DO CODB EB=,可得DA=310EB,即可求出DA的长.【详解】解:(1)如图,连接OC,由题意可知:∠ACB是直径AB所对的圆周角,∴∠ACB=90°,∵OC,OB是圆O的半径,∴OC=OB,∴∠OCB=∠ABC,又∵∠DCA=∠ABC,∴∠DCA=∠OCB,∴∠DCO=∠DCA+∠ACO=∠OCB+∠ACO=∠ACB=90°,∴OC⊥DC,又∵OC 是圆O 的半径,∴DC 是圆O 的切线;(2)∵23OA OD =,∴23OA OA DA =+,化简得OA=2DA ,由(1)知,∠DCO=90°,∵BE ⊥DC ,即∠DEB=90°,∴∠DCO=∠DEB ,∴OC ∥BE ,∴△DCO ∽△DEB ,∴DO CO DB EB =,即33255DA OA DA DA DA OA OB DA EB +===++,∴DA=310EB ,∵BE=3,∴DA=310EB=3931010⨯=,经检验:DA=910是分式方程的解,∴DA=910.【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判定,正确的作出辅助线,证明切线,得到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三与锐角三角函数有关24.(2022·辽宁省铁岭市)如图,△ABC内接于⊙O,AC是⊙O的直径,过OA上的点P作PD⊥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D,交AB于点E,点F为DE的中点,连接BF.(1)求证:BF与⊙O相切;(2)若AP=OP,cosA=45,AP=4,求BF的长.【答案】(1)连接OB,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ABC=90°,从而可得∠ABD=90°,进而利用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可得BF=EF=12AD,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FEB=∠FBE,从而可得∠FBE=∠AEP,最后根据垂直定义可得∠EPA=90°,从而可得∠A+∠AEP=90°,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OBA,从而可得∠OBA+∠FBE= 90°,进而可得∠OBF=90°,即可解答;(2)在Rt△AEP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AE的长,从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E的长,然后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EP=∠C,从而可证△APE∽△DPC,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DP的长,最后求出DE的长,即可解答.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解直角三角形,以及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2022·四川省广安市)如图,AB为⊙O的直径,D、E是⊙O上的两点,延长AB至点C,连接CD ,∠BDC =∠BAD .(1)求证:CD 是⊙O 的切线.(2)若tan∠BED =23,AC =9,求⊙O 的半径.【答案】(1)连接OD ,由圆周角定理得出∠ADB =90°,证出OD ⊥CD ,由切线的判定可得出结论;(2)证明△BDC∽△DAC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D AC =BC CD =BD DA =23,由比例线段求出CD 和BC 的长,可求出AB 的长,则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圆周角定理,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26.(2021·山东菏泽市·中考真题)如图,在O 中,AB 是直径,弦CD AB ⊥,垂足为H ,E 为 BC上一点,F 为弦DC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FE 并延长交直径AB 的延长线于点G ,连接AE 交CD 于点P ,若FE FP =.(1)求证:FE 是O 的切线;(2)若O 的半径为8,3sin 5F =,求BG 的长.【答案】(1)见解析;(2)=2BG 【分析】(1)连接OE ,证明OE ⊥EF 即可;(2)由3sin 5F =证得4sin 5G =,运用正弦的概念可得结论.【详解】解:(1)证明:连接OE ,如图,∵OA=OE∴∠OAE=∠OEA .∵EF=PF ,∴∠EPF=∠PEF∵∠APH=∠EPF ,∴∠APH=∠EPF ,∴∠AEF=∠APH .∵CD ⊥AB ,∴∠AHC=90°.∴∠OAE+∠APH=90°.∴∠OEA+∠AEF=90°∴∠OEF=90°∴OE ⊥EF .∵OE 是O 的半径∴EF 是圆的切线,(2)∵CD ⊥AB∴FHG ∆是直角三角形∵3sin 5F =∴35GH FG =设3GH x =,则5FG x=由勾股定理得,4FH x=由(1)得,OEG ∆是直角三角形∴4sin 5OE FH x G OG FG x===∴45OE OG =,即45OE OE BG =+∵8OE =∴8485BG =+解得,2BG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圆的切线的判定,勾股定理和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2022·黔东南)(1)请在图中作出△ABC 的外接圆⊙O (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的中点,过点B的(2)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E是⊙O的直径,点B是CE切线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D.①求证:BD⊥AD;②若AC=6,tan∠ABC=34,求⊙O的半径.【答案】(1)解:如下图所示(2)解:①如下图所示,连接OC、OB∵BD是⊙O的切线∴OB⊥BD对应的圆周角,∠COE是CE 对应的圆心角∵∠CAE是CE∴∠COE=2∠CAE的中点∵点B是CE∴∠COE=2∠BOE∴∠CAE=∠BOE∴∠CAE=∠BOE∴AD//OB∴BD⊥AD②如下图所示,连接CE对应的圆周角∵∠ABC与∠AEC是AC∴∠ABC=∠AEC∵AE是⊙O的直径∴∠ACE=90°∴tan∠AEC=AC CE=34∴CE=8∵AE2=CE2+AC2∴AE=10∴⊙O的半径为5.【知识点】圆周角定理;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切线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解析】【解答】(1)∵△ABC的外接圆⊙O的圆心为任意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半径为交点到任意顶点的距离,∴做AB、A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以OB为半径,以O为圆心做圆即可得到△ABC 的外接圆;【分析】(1)利用尺规作图分别作出AC,AB的垂直平分线,两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然后以点O为圆心,OB的长为半径画圆即可.(2)①连接OC,OB,利用切线的性质可证得OB⊥BD,利用圆周角定理可证得∠COE=2∠CAE,由点B是弧CE的中点,可推出∠CAE=∠BOE,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证得AD∥OB,由此可证得结论;②连接CE,利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证得∠ABC=∠AEC,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推出∠ACE=90°;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CE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长.28.(2022·鄂州)如图,△ABC内接于⊙O,P是⊙O的直径AB延长线上一点,∠PCB=∠OAC,过点O作BC的平行线交PC的延长线于点D.(1)试判断P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PC=4,tanA=12,求△OCD的面积.【答案】(1)解:PC与⊙O相切,理由如下:∵AB是圆O的直径,∴∠ACB=90°,∴∠OCB+∠OCA=90°,∵OA=OC,∴∠OCA=∠OAC,∵∠PCB=∠OAC,∴∠PCB=∠OCA,∴∠PCB+∠OCB=∠OCA+∠OCB=90°,即∠PCO=90°,∴PC与⊙O相切(2)解:∵∠ACB=90°,tanA=12,∴BC AC=12,∵∠PCB=∠OAC,∠P=∠P,∴△PBC∽△PCA,∴PC PA=PB PC=BC CA=12,∴PA=8,PB=2,∴AB=6,∴OC=OB=3,∴OP=5,∵BC∥OD,∴△PBC∽△POD,∴PB OP=PC PD,即25=4PD,∴PD=10,∴CD=6,∴S△OCD=12OC⋅CD=9【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析】【分析】(1)由圆周角定理得∠ACB=9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CA=∠OAC,结合∠PCB=∠OAC得PCB=∠OCA,结合∠OCB+∠OCA=90°可得∠PCO=90°,据此证明;(2)根据三角函数的概念可得BC AC=12,易证△PBC∽△PC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A、PB,然后求出AB、OP,证明△PBC∽△PO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D,由PD-PC=CD可得CD,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29.(2022·毕节)如图,在△ABC中,∠ACB=90∘,D是AB边上一点,以BD为直径的⊙O与AC相切于点E,连接DE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BF=BD;(2)若CF=1,tan∠EDB=2,求⊙O直径.【答案】(1)证明:连接OE,如下图所示:∵AC为圆O的切线,∴∠AEO=90°,∵AC⊥BC,∴∠ACB=90°,∴OE∥BC,∴∠F=∠DEO,又∵OD=OE,∴∠ODE=∠DEO,∴∠F=∠ODE,∴BD=BF.(2)解:连接BE,如下图所示:由(1)中证明过程可知:∠EDB=∠F,。

人教版九上数学圆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九上数学圆教案优秀6篇

人教版九上数学圆教案优秀6篇依据实际教学内容和进度编写教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案的详细撰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应投入更多精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人教版九上数学圆教案优秀6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九上数学圆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重点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教具教学圆规电化教具课件一、创设情境: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

你有办法找出来吗?二、探索活动: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

(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

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完成填一填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

4、完成书后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

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

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以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初中数学几何圆证明题目教案简单

初中数学几何圆证明题目教案简单

初中数学几何圆证明题目教案简单教学目标:1. 理解圆的性质和圆的证明方法。

2. 能够运用圆的性质和证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圆的性质和证明方法。

2. 运用圆的性质和证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圆的证明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几何图形模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定义和性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圆有哪些性质吗?二、讲解圆的性质(10分钟)1. 讲解圆的定义: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2. 讲解圆的性质:a. 圆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

b. 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圆心。

c. 圆的半径相等。

d.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其中r是圆的半径,π是圆周率。

三、讲解圆的证明方法(10分钟)1. 讲解直接证明法:直接利用圆的性质和定理证明题目。

2. 讲解综合法:运用圆的性质和定理以及其他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证明题目。

3. 讲解反证法:先假设题目不成立,通过推理得出矛盾,从而证明题目成立。

四、例题讲解(15分钟)1. 举例讲解如何运用直接证明法证明一个圆的性质。

2. 举例讲解如何运用综合法证明一个圆的性质。

3. 举例讲解如何运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圆的性质。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几道运用圆的性质和证明方法解决的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圆的性质和证明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通过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圆的性质和证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圆的直径定义: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2. 讲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3. 讲解直径的性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七、圆的切线与割线(10分钟)1. 讲解切线的定义: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

最新九年级数学圆的教案5篇

最新九年级数学圆的教案5篇

最新九年级数学圆的教案5篇进一步知道圆及有关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是每个老师的责任,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九年级数学圆的教案5篇最新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九年级数学圆的教案1定理推论: (1)圆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3)如果三角形一边上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

说明:①圆周角定理给出了圆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关系,从而可把圆周角、弧、弦、弦心距联系起来。

②推论1是证明两角相等,两线段相等,两弧相等的根据。

③推论2指出一条常用的辅助线,连直径上圆周角构成直角。

九年级数学圆的教案21、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①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圆的有关概念,由于它们是研究圆的基础;②五种常见的点的轨迹,一是对几何图形的深入知道,二为今后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学习作重要的准备.难点:①圆的集合定义,学生不容易知道为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内容本身属于难点;②点的轨迹,由于学生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弱,而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难懂.2、教法建议本节内容需要4课时第一课时:圆的定义和点和圆的位置关系(1)让学生自己画圆,自己给圆下定义,进行交换,归纳、概括,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点的集合来研究,给圆下定义(参看教案圆(一));(2)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自己视察、分类、探究,在“数形”的进程中,学习新知识.第二课时:圆的有关概念(1)对(A)层学生放开自学,对(B)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自学,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概念较多而没有很多发挥的内容,老师没必要去讲;(2)课堂活动要抓住:由“数”想“形”,由“形”思“数”,的主线.第三、四课时:点的轨迹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利用电脑动画来加深和帮助学生对点的轨迹的知道,一样学校可让学生动手画图,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视察、摸索、知道的进程中,逐渐从形象思维较强向抽象思维过度.但我的观点是不管怎样组织教学,都要遵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第一课时:圆(一)教学目标:1、知道圆的描写性定义,了解用集合的观点对圆的定义;2、知道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和肯定圆的条件;3、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发觉问题的能力;4、渗透“视察→分析→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点和圆的关系教学难点:以点的集合定义圆所具有的两个条件教学方法:自主探讨式教学进程设计(总框架):一、创设情境,展开学习活动1、让学生画圆、描写、交换,得出圆的第一定义:定义1: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记作⊙O,读作“圆O”.2、让学生视察、摸索、交换,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得出圆的第二定义.从旧知识中发觉新问题视察:共性:这些点到O点的距离相等想一想:在平面内还有到O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吗?它们构成什么图形?(1) 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的长r);(2) 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圆上.定义2:圆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3、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问题三: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怎样?(学生自主完成得出结论)如果圆的半径为r,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则:点在圆上d=r;点在圆内d点在圆外d r.“数”“形”二、例题分析,变式练习练习:已知⊙O的半径为5cm,A为线段OP的中点,当OP=6cm时,点A 在⊙O________;当OP=10cm时,点A在⊙O________;当OP=18cm时,点A在⊙O___________.例1 求证:矩形的四个顶点在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已知(略)求证(略)分析:四边形ABCD是矩形A=OC,OB=OD;AC=BDOA=OC=OB=OD要证A、B、C、D 4个点在以O为圆心的圆上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OC,OB=OD;AC=BD∴ OA=OC=OB=OD∴ A、B、C、D 4个点在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符号“”的运用(要求学生了解)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OA=OC=OB=ODA、B、C、D 4个点在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上.小结:要证几个点在同一个圆上,可以证明这几个点与一个定点的距离相等.问题拓展研究:我们所研究过的基本图形中(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哪些图形的顶点在同一个圆上.(让学生探讨)练习1 求证:菱形各边的中点在同一个圆上.(目的: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A层自主完成)练习2 设AB=3cm,画图说明具有下列性质的点的集合是怎样的图形.(1)和点A的距离等于2cm的点的集合;(2)和点B的距离等于2cm的点的集合;(3)和点A,B的距离都等于2cm的点的集合;(4)和点A,B的距离都小于2cm的点的集合;(A层自主完成)三、课堂小结问: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学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强调:(1)主要学习了圆的两种不同的定义方法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2)在用点的集合定义圆时,必须注意应具有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3)重视对数学能力的培养四、作业 82页2、3、4.九年级数学圆的教案3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弦、弧、弓形、同心圆、等圆、等孤的概念;初步会运用这些概念判定真假命题。

2023年中考专题训练——圆的计算和证明(含答案)

2023年中考专题训练——圆的计算和证明(含答案)

2023年中考专题训练——圆的计算和证明1.如图,AB是⊙O的弦,点C在过点B的切线上,且OC⊥OA,OC交AB于点D.(1)判断△CB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若CD=3OD,AD=8,求⊙O的半径.2.如图,Rt ABC中,90∠=︒,点O为AB上一点,以点O为圆心,以OA为半径,作OACB交AB于点E,边BC与O相切于点D.过点C作CF//AB交AD延长线于点F.(1)求证:AC CF=;(2)若4AC=,求O的半径.AE BE=,103.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 AB⊥于点G.点F是CG的中点,连接AF并延长交O于点E,连接AD,DE.(1)求证:2=⋅;AD AE AF(2)若2AF=,求DEF的面积.CF=,34.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B是O的直径,过点A作O的切线,交BC的延长线与点D,点E是劣弧BC上的一点,连接AE,CE.(1)求证:DAC AEC ∠=∠;(2)若4sin 5AEC ∠=,10AD =,求O 的半径. 5.如图,以ABC 的边AB 为直径作O ,交边AC 于点D ,BC 为O 的切线,弦DE AB ⊥于点F ,连结BE .(1)求证:ABE C ∠=∠.(2)若点F 为OB 中点,且1OF =,求线段BC 的长.6.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C 在O 上,过点C 作O 切线CD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D ,过点O 作OE AC ∥交切线DC 于点E ,交BC 于点F .(1)求证:B E ∠=∠;(2)若10AB =,4cos 5B =,求EF 的长.7.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E 为线段OB 上一点(不与O ,B 重合),作CE ⊥OB ,交⊙O 于点C ,垂足为点E ,作直径CD ,过点C 的切线交DB 的延长线于点P ,作AF ⊥PC 于点F ,连接CB .(1)求证:△CBE∽△CPB;(2)当3AB=34CFCP=时,求扇形COB的面积.8.如图,ABC内接于⊙O,10AB AC==,12BC=,点E为AC上一点,点F为CE的中点,连结BF并延长与AE交于点G,连结AF,CF.(1)求证:AFC AFG∠=∠.(2)当BG经过圆心O时,求FG的长.9.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E是AB延长线上一点,点C是⊙O上的一点,连接EC、BC、AC,且EC是⊙O的切线,C为切点.(1)求证:∠BCE=∠A;(2)过点A作AD垂直于直线EC于D,若AD=3,DE=4,求⊙O的半径.10.如图,点C是以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半圆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8AB=,连接AC 并延长至点D,使CD AC=,过点D作AB的垂线DH,分别交ACB,CB,AB于点E,F,H,连接OC.记ABCθ∠=,θ随点C的移动而变化.(1)当45θ︒⋅=⋅;<时,求证:BH AH DH FH(2)连接OD,当2ADOθ=∠时,求OH的长.11.如图,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弦,直线MN与O相切于点C,过点B作BD MN⊥于点D.(1)求证:ABC CBD∠=∠;(2)若BC=4CD=,求O的半径.12.如图,O的直径18AB=,点E是AB上的动点,CD是经过点E的弦,过点B作O的切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F,且CD//BF.(1)若AC=BC,分别求AE,CD的长;(2)当点E位于OB的什么位置时,以,,,O C B 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请说明理由.13.如图,AB是O的直径,过点B作AB的垂线BC,连接AC,交O于点D,O的切线DE 交BC于E.(1)求证:点E 为BC 的中点;(2)若O 的直径为3,2DE =,求AD 的长.14.如图,□OABC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D ,O 经过A 、D 两点,与BO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 ,点F 为AE 上一点,且=AF AD .连接AE 、DF 相交于点G ,若3AG =,6EG =.(1)求□OABC 对角线AC 的长;(2)求证:□OABC 为矩形.15.读下面材料,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下面是不完整的证明过程,请补充完整.已知:P 为O 外一点,P A 与O 交于A ,B 两点,PM 与O 相切于点M .求证:2PM PB PA =⋅.证明:如图,连接AM ,BM ,连接MO 并延长交O 于点C ,连接BC .∵PM 为O 的切线,∴_______90=︒,∴90CMB BMP ∠+∠=︒,∵CM 为O 的直径,∴_______90=︒,∴90CMB MCB ∠+∠=︒,∴MCB ∠=_______,∵MAB MCB ∠=∠,∴BMP MAB ∠=∠.∵P P ∠=∠,∴PBM ∽△_______.∴PM PB PA PM =,∴2PM PB PA =⋅.学习任务:如图,若线段AB 与O 相交于C ,D 两点,且AC BD =,射线AB ,BF 为O 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E ,F ,连接CF .(1)求证:AE BF =;(2)若6BF =,2CD BD =,60FBC ∠=︒,求BCF △的面积.16.如图,在O 中,B ,C 是AD 的三等分点,弦AC ,BD 相交于点E .(1)求证:AC BD =;(2)连接CD ,若25BDC ∠=︒,求BEC ∠的度数.17.已知点C 是△ABD 的边AB 上一点,且12BC AC =,AC 为O 的直径,BD 切O 于点D ,连接DO 并延长交O 于点E ,连接BE 交O 于点M .(1)求证:BAD ABD ∠=∠;(2)若O 的半径为1,求线段EM 的长.18.如图,在AOB 中,AO BO =,AB 与O 相切于点C ,延长BO 交O 于点P 、Q .连接CP ,CQ .(1)若30A ∠=︒,求CPQ ∠的大小.(2)若1tan 2CPQ ∠=,O 的半径为35AB 的长度.19.如图,AC 是⊙O 的直径,OD AB ⊥,点E 是射线DO 上一点且OE BC =,过点E 作FE DE ⊥交射线AC 于点F .(1)求证:2OE OD =;(2)求证:ABC FEO ≌△△;(3)当EF 与⊙O 相切时,若⊙O 的半径为2,求弧BC 的长.20.如图,P A 和PB 是O 的两条切线,A ,B 为切点,点D 在AB 上,点E 和点F 分别在PB 和P A 上,且AD BE =.(1)求证:PA PB=(2)若40∠=︒,当EDFP∠是多少度时,BD AF=?请说明理由.(3)若APBα∠=,当α=__________时,四边形DEPF为菱形.参考答案:1.(1)△CBD 是等腰三角形,理由见解析 (2)14【分析】(1)由点C 在过点B 的切线上,且OC ⊥OA ,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易证得∠CBD =∠CDB ,即可证得△CBD 是等腰三角形;(2)设OD =x ,则BC =DC =3x ,由勾股定理求出7OB x =,在Rt AO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7)8x x +=,求出x 的值即可得解.【解析】(1)△CBD 是等腰三角形,∵OC ⊥OA ,∴∠AOC =90°,∴∠A +∠ADO =90°,∵BC 切⊙O 于点B ,∴∠OBC =90°,∴∠OBA +∠CBD =90°,∵OA =OB ,∴∠A =∠OBA ,∴∠ADO =∠CBD ,∵∠ADO =∠CDB ,∴∠CDB =∠CBD ,∴CD =CB ;∴△CBD 是等腰三角形;(2)∵CD =3OD ,AD =8,∴设OD x =,则34CD x OC x ==,,∴BC =3x ,在Rt OBC △中,227OB OC BC x -, ∴7OA x =,在Rt AOD △中,222AD AO DO =+, ∴222(7)8x x +=, 解得,2x =22x =-, ∴2714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正确识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见解析;(2)⊙O 的半径为6【分析】(1)连结OD ,BC 与⊙O 相切于点D ,90ODB ∠=︒,由90ACB ∠=︒,得到OD AC ,13∠=∠,由OD OA =,进一步得23∠∠=,由CF AB ∥得2F ∠=∠,则3F ∠=∠,得到结论;(2)设⊙O 的半径为r ,则2AE r =.由4AE BE =可以得到32OB r =,52AB r =,由OD AC 得到BOD BAC ∽,得到OB OD AB AC=,进一步即可得解. (1)证明:连结OD ,∵BC 与⊙O 相切于点D ,∴OD ⊥BC ,∴90ODB ∠=︒,∵90ACB ∠=︒,∴90ODB ACB ∠=∠=︒,∴OD AC ,∴13∠=∠,又∵OD OA =,∴12∠=∠,∴23∠∠=,又∵CF AB ∥,∴2F ∠=∠,∴3F ∠=∠,∴△ACF 是等腰三角形,∴AC CF =.(2)解:设⊙O 的半径为r ,则2AE r =.∵4AE BE =, ∴12BE r =, ∴32OB r =,52AB r =, 由(1)知:OD AC ,∴∠BOD =∠BAC ,∵∠B =∠B ,∴BOD BAC ∽, ∴OB OD AB AC=, ∵10AC =, ∴325102r r r =, ∴6r =,即⊙O 的半径为6.【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证明BOD BAC ∽是求O 的半径的关键.3.(1)见解析 (2)5【分析】(1)证明ADF AED △△∽即可;(2)先求出ADF S △,再利用相似求出AED S,最后根据DEF AED ADF S S S =-计算即可.(1)∵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AD AC =,DG CG =,∴ADF AED ∠=∠,∵FAD DAE ∠=∠(公共角),∴ADF AED △△∽,∴AD AF AE AD=, ∴2AD AE AF =⋅;(2)∵点F 是CG 的中点,2CF =,∴2FG =,AG∵CD AB ⊥于点G ,∴4CG DG ==,∴6FD =,AD =∴11622ADF S DF AG =⨯⋅=⨯△ ∵ADF AED △△∽, ∴2ADF AED S AF SAD ⎛⎫= ⎪⎝⎭,37AED =,∴AED S=, ∴45DEF AED ADF S S S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垂径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由垂径定理得到G 是CD 的中点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所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解题时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4.(1)见解析(2)154【分析】(1)AD 与⊙O 相切于点E ,90DAC BAC ∠+∠=︒,AB 是O 的直径,则∠ABC +∠BAC =90°,DAC ABC ∠=∠,又ABC AEC ∠=∠,结论得证;(2)在ABD △,90BAD ∠=︒,10AD =,4sin sin 5ABD AEC ∠=∠=,求得BD ,由勾股定理得到AB ,即得O 的半径.(1)证明:∵AD 与⊙O 相切于点E ,∴AB ⊥AD ,∴∠BAD =90°,∴90DAC BAC ∠+∠=︒∵AB 是O 的直径,∴90ACB ∠=︒,∴90ABC BAC ∠+∠=︒,∴DAC ABC ∠=∠∵ABC AEC ∠=∠,∴DAC AEC ∠=∠.(2)解:在ABD △,90BAD ∠=︒,10AD =,4sin sin 5ABD AEC ∠=∠=, ∴52510sin 42AD BD ABD ==⨯=∠, 由勾股定理得,222225151022AB BD AD ⎛⎫=-- ⎪⎝⎭, ∴O 的半径为154. 【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定理、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锐角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定理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5.(1)见解析; 43【分析】(1)根据切线的性质以及DE AB ⊥,可得BC DE ∥,可得ADE C ∠=∠,根据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可得ADE ABE ∠=∠,进而即可得证;(2)连接OE ,垂径定理求得EF ,进而证明AFD ∆∽AB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代入数值即可求解.(1)证明 ∵AB 是⊙O 的直径,BC 为⊙O 的切线,∴AB ⊥BC ,∵DE ⊥AB ,∴DE //BC ,∴ADE C ∠=∠,∵弧AE 所对圆周角是ABE ∠和ADE ∠,∴ABE ADE ∠=∠,∴ABE C ∠=∠;(2)连接OE ,∵点F 为OB 中点,AB ⊥BC ,∴OF =12OE , 1OF =,∴2OE =,∴EF =FD∴ AF =AO OF OE OF +=+=3,ED FD ∥ ,∴AFD ∆∽ABC ∆,∴AF FD AB BC =,即34=,得,BC =. 【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垂径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综合运用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6.(1)见解析 (2)163【分析】(1)证明:连接OC ,利用圆周角定理及切线的性质定理求出OCB ACD ∠=∠,由圆的半径相等求出B OCB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出ACD E ∠=∠,即可得到结论B E ∠=∠;(2)由4cos 5BC B AB ==求出8BC =,AC =6,证明ACB OCE ∽△△求出OE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求出OF ,即可得到EF .(1)证明:连接OC ,如图所示:∵AB 为⊙O 的直径,∴90ACB ACO OCB ∠=∠+∠=︒.∵DE 是⊙O 的切线,∴90OCD ACO ACD ∠=∠+∠=︒,∴OCB ACD ∠=∠,∵OB ,OC 是⊙O 的半径,∴OB OC =,∴B OCB ∠=∠,∵OE AC ∥,∴ACD E ∠=∠,∴B E ∠=∠;(2)解:在Rt ACB 中,4cos 5BC B AB ==,10AB =, ∴8BC =,∵OC OA OB ==, ∴1110522OC AB ==⨯=, ∴22221086AC AB BC --,∵90ACB OCE ∠=∠=︒,B E ∠=∠,∴ACB OCE ∽△△, ∴AC AB OC OE=,即6105OE =, ∴253OE =, ∵OF AC ∥,O 为AB 中点, ∴132OF AC ==, ∴2516333EF OE OF =-=-=.【点评】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并应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7.(1)见解析(2)2π【分析】(1)先证明∠CEB=∠CBP=90°,再由∠D+∠P=90°,∠CAB+∠CBE=90°,∠CAB=∠D,推出∠CBE=∠P,即可证明结论;(2)设CF=3k,CP=4k,先证明∠F AC=∠CAB,得到CE=CF=3k,再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2=CE•CP;从而求出sin∠CBE=∠CBE=60°,即可证明△OBC是等边三角形,得到∠COB=60°,据此求解即可.(1)解:∵CE⊥OB,CD为圆O的直径,∴∠CEB=∠DBC=90°,∴∠CEB=∠CBP=90°,∵PF是切线,∴∠DCP=90°,∴∠D+∠P=90°,∵AB是直径,∴∠ACB=90°∴∠CAB+∠CBE=90°,∵∠CAB=∠D,∴∠CBE=∠P,∴△CBE∽△CPB;(2)解:∵34 CFCP=,∴设CF=3k,CP=4k,∵PF是切线,∴OC ⊥PF ,∵AF ⊥PF ,∴AF ∥OC .∴∠F AC =∠ACO ,∵OA =OC ,∴∠OAC =∠ACO ,∴∠F AC =∠CAB ,∴CE =CF =3k ,∵△CBE ∽△CPB , ∴CB CE CP CB=, ∴BC 2=CE •CP ;∴BC =23k∴sin ∠CBE 323k= ∴∠CBE =60°,∵OB =OC ,∴△OBC 是等边三角形,∴∠COB =60°, ∵43AB =∴扇形COB 的面积260232360ππ⨯=()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圆周角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扇形面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等,熟练掌握圆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1)见解析; (2)72【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补角的性质证明即可;(2) 利用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全等性质计算即可.(1)证明:∵AB AC =,∴A ABC CB =∠∠,∵ACB AFB ∠=∠,∴ABC AFB ∠=∠,∵180ABC AFC ∠+∠=︒,180AFG AFB ∠+∠=︒,∴AFC AFG ∠=∠;(2)连结AO 并延长AO 交于点H ,∵AB AC =,∴AH BC ⊥,6BH CH ==,∴8AH =,连结OC ,设OH x =,则8OA OC x ==-,在Rt OCH 中,()22268x x +=-, 解得74x =, ∵OH 是Rt BCF 的中位线, ∴722CF OH ==,∵点F 为CE 的中点,∴EAF CAF ∠=∠,∵AFC AFG ∠=∠,AF AF =,∴()ACF AGF ASA ≌△△, ∴72FG CF ==.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圆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1)见解析(2)⊙O 的半径为158【分析】(1)连结OC ,根据圆周角定理由AB 是⊙O 的直径得∠1+∠2=90°,根据切线的性质即可得到∠BCE +∠2=90°,所以∠BCE =∠1,而∠1=∠A ,即∠A =∠BCE(2)设⊙O 的半径为r ,在Rt △ADE 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E =5,则OE =5-r ,OC =r ,证明△EOC ∽△EAD ,利用相似比得到EO OC EA AD =,即553r r -=,然后解方程即可得到圆的半径. (1)如图,连接OC ,∵AB 是⊙O 的直径,∴∠ACB =90°,即∠1+∠2=90°又∵EC 是⊙O 的切线∴OC ⊥EC即∠BCE +∠2=90°∴∠BCE =∠1∵OC =OA∴∠1=∠A∴∠A =∠BCE(2)∵OC ⊥EC又AD ⊥EC∴OC ∥AD∴EOC EAD ∠=∠,ECO EDA=∠∠∴△EOC ∽△EAD ∴EOOCEA AD =设⊙O 的半径为r在Rt △ADE 中AD =3,ED =4则AE 22AD DE +∴OE =5-r ;OC =r ∴553r r -= ∴158r =即⊙O 的半径为158【点评】本题考察了圆的切线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圆的切线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点.10.(1)见解析(2)3【分析】(1)证△BHF ∽△DHA ,根据线段比例关系即可证;(2)过点O 作OG AD ⊥于点G ,可得OH OG =,设OH OG x ==,AG y =,由正弦定义,4sin 4x yθ+=,sin 4y θ=,则444x y y +=,即2120x x +-=,由勾股定理,得2224x y +=,解得OH 的长为3. (1) AB 是直径,90ACB DCB ︒∴∠=∠=.DH AB ⊥,CFD BFH ∠=∠,CDH ABC θ∴∠=∠=.90DCB DHB ACB ︒∠=∠=∠=,BHF DHA ∴∆∆∽.::BH DH FH AH ∴=.BH AH DH FH ∴⋅=⋅.(2)解:如图,过点O 作OG AD ⊥于点G .由(2)知,CDH ABC θ∠=∠=.2ADO θ=∠,OD ∴平分CDH ∠.OH OG ∴=.设OH OG x ==,AG y =,则4AH x =+,2AC y =,24AD AC y ==.在Rt AGO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4x y +=.①在Rt AHD ∆中,sin AH ADH AD ∠=,即4sin 4x y θ+=.② 在Rt ABC ∆中,sin AC ABC AB∠=,即sin 4y θ=.③ 由②③,得444x y y +=, 24y x ∴=+.代入①中,得2120x x +-=,解得3x =或4x =-(舍去).故OH 的长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是关键.11.(1)证明见解析(2)5【分析】(1)连接OC ,由切线的性质可得OC MN ⊥,即可证得OC BD ⊥,由平行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BD BCO ABC ∠=∠=∠,即可证得结论;(2)连接AC ,由勾股定理求得BD ,然后通过证得C ABC BD ∽△△,求得直径AB ,从而求得半径. (1)证明:连接OC ,∵MN 为O 的切线,∴OC MN ⊥,∵BD MN ⊥,∴//OC BD ,∴CBD BCO ∠=∠,又∵OC OB =,∴BCO ABC ∠=∠,∴CBD ABC ∠=∠.(2)解:连接AC ,∵BD MN ⊥,∴BCD △是直角三角形,∵BC =4CD =,∴8BD ,∵AB 是O 的直径,∴90ACB ∠=︒,∴90ACB CDB ∠=∠=︒,∵ABC CBD ∠=∠,∴C ABC BD ∽△△,∴AB CBBC BD == ∴10AB =,∴O 的半径是5.【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和圆的基本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通过作辅助线构建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2.(1)16AE =;CD =(2)当点E 位于OB 的中点位置时,以,,,O C B 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理由见解析【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C 的长,再证明AEC ACB △△得出AE 的长,由勾股定理得CE 的长,再由垂径定理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求出即可.(1)解:∵O 的直径,∴90ACB ∠=︒,∵O 的直径12218,AB AC == ∴226BC AB AC -∵过点B 的O 的切线交AC 的延长线于点F ,且CD FB ∥.∴90AEC ABF ∠=∠=︒,∴AEC ACB ∠=∠∵A A ∠=∠,∴AEC ACB △△, ∴AC AE AB AC =, ∴12218122∴16AE = ∴2242CE AC AE =-=∵OE CD ⊥,∴CE DE = ∴282CD CE ==(2)解:当点E 位于OB 的中点位置时,以,,,O C B 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如图,理由:由(1)得CE DE =,当EO BE =时,四边形OCBD 为平行四边形,又∵OB CD ⊥,∴以点,,,O C B 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以、菱形的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13.(1)见解析 (2)95【分析】(1)连接OD ,BD ,分别证明BE DE =和DE EC =,从而可得结论;(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5AC =,再证明Rt ADB Rt AB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1)连接OD ,BD ,∵DE 是圆的切线,∴90ODE ∠=︒,∵AB 是O 的直径,∴90ADB ∠=︒又90ABC ∠=︒∴90ABC ODE ADB ︒∠=∠=∠=,∵OA OD =,OB OD =∴A ODA ∠=∠,ODB OBD ∠=∠,∵90A ABD ABD DBE ADO ODB ∠+∠=∠+∠=∠+∠=︒,DBE A ODA BDE ∴∠=∠=∠=∠,BE DE ∴=,∵90DBC C BDE CDE ∠+∠=∠+∠=︒,又C OBD ODB EDC ∠=∠=∠=∠,DE EC ∴=,12BE BC ∴=, ∴点E 为BC 的中点;(2)2DE =,24BC DE ∴==,在Rt ABC ∆中,5AC ==.BAD CAB ∠=∠,ADB ABC ∠=∠·Rt ADB Rt ABC ∴∆∆∽,AD AB AB AC∴=, 295AB AD AC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1)63(2)见解析【分析】(1)利用弧相等,由圆周角定理推论推出ADE AGD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D 的长度,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求出AC 的长度;(2)利用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得证.(1)解:∵DE 是直径,3AG =,6EG =,∴90EAD ∠=︒,9AE AG EG =+=,∵=AF AD ,∴ADF AFD AED ∠=∠=∠,又∵90DAE GAD ∠=∠=︒,∴ADE AGD △∽△, ∴AD AG AE AD=, ∴23927AD AG AE =⨯=⨯=, ∴33AD =∵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 ∴263AC AD ==(2)由(1)可知:90EAD ∠=︒,∴AED △是直角三角形, ∴()222293363DE AE AD ++∵四边形OABC 是平行四边形,∴263OB OD DE ===∴AC OB =,∴□OABC 为矩形.【点评】本题考查了圆的基本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理解和掌握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及相似三角形判定及性质并能进行灵活应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1)∠CMP ;∠CBM ;∠BMP ;△PMA ;见解析(2)27【分析】阅读材料:连接AM ,BM ,连接MO 并延长交O 于点C ,连接BC ,证PBM ∽△△PMA 即可得出结论;(1)由阅读材料得2AE AC AD =⋅,2BF BD BC =⋅,再由AC =BD ,证AD =BC ,即可得出结论;(2)由阅读材料得2BF BD BC =⋅,从而求出BC =F 作FG BC ⊥于点G ,解Rt BFG △求出6FG ==,最后利用12BCF S BC FG =⋅△计算即可求解. (1)阅读材料证明:如图,连接AM ,BM ,连接MO 并延长交O 于点C ,连接BC .∵PM 为O 的切线,∴∠CMP 90=︒,∴90CMB BMP ∠+∠=︒,∵CM 为O 的直径,∴∠CBM 90=︒,∴90CMB MCB ∠+∠=︒,∴MCB ∠=∠BMP ,∵MAB MCB ∠=∠,∴BMP MAB ∠=∠.∵P P ∠=∠,∴PBM ∽△△PMA . ∴PM PB PA PM=, ∴2PM PB PA =⋅.故答案为:∠CMP ,∠CBM ,∠BMP ,△PMA .(1)证明:∵AE ,BF 为O 的两条切线,∴2AE AC AD =⋅,2BF BD BC =⋅.∵AC BD =,∴AC CD BD CD +=+,即AD BC =.∴22AE BF =,∴AE BF =.(2)解:∵2CD BD =,设BD m =,则2CD m =,3BC m =,由由阅读材料得,2BF BD BC =⋅,即2236m =,解得3m = ∴3BC =如图1,过点F 作FG BC ⊥于点G ,在Rt BFG △中,sin FG FB B =, 即3633FG == ∴12BCF S BC FG =⋅△16333272=⨯=. 【点评】本题考查切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本题属阅读材料题,通过阅读,探究出一个结论,再运用结论解决其他问题,属中考试常用考类型.16.(1)见解析(2)130°【分析】(1)根据B ,C 是AD 的三等分点,求出ABC BCD =,再根据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得出即可;(2)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出∠CAD =∠BDA =∠BDC =2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ED ,再求出答案即可.【解析】(1)证明:B ,C 是AD 的三等分点,AB BC CD ∴==AB BC BC CD ∴+=+∴ABC BCD =∴AC =BD ;(2)连接AD ,∵∠BDC =25°,AB BC CD ==∴∠CAD =∠BDA =∠BDC =25°,∵∠AED +∠CAD +∠BDA =180°,∴∠AED =180°-∠CAD -∠BDA =180°-25°-25°=130°,∴∠BEC =∠AED =130°,故答案为:130°.【点评】本题考查了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和圆周角定理,能熟记圆心角、弧、弦之间的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17.(1)见解析(2)EM【分析】(1)连接CD ,根据题意可得出BC =OA ,CD =OD ,∠AOD =∠BCD ,利用SAS 证明△AOD ≌△BCD 即可得出结论;(2)由△AOD ≌△BCD 知AD =BD ,运用勾股定理可得出BD AD ==BE =,连接DM ,证明BDM BED ∆∆得BD BM BE BD=,即2BD BM BE =,设EM =x ,BM x =,代入相关数据得方程7(7)3x -=,求出x 的值即可.(1)连接CD ,如图,∵BD 是切线,DE 是圆的直径,∴DE BD ⊥,∴BDO ∆是直角三角形. ∵12BC AC =, ∴=BC OC OA =,∴点C 为OB 的中点,CD 为OB 边上的中线,∴CD OC OD ==,∴DCO DOC ∠=∠,∴DOA DCB ∠=∠,在DOA ∆和BCD ∆中,AO BC AOD BCD CD OD =⎧⎪∠=∠⎨⎪=⎩,∴DOA DCB ∆≅∆,∴BAD ABD ∠=∠.(2)∵AC 是圆的直径,∴=90ADC ∠︒,∴ADC ∆是直角三角形,∵1AO OC CD ===,∴2AC =, 由勾股定理得,2222213AD AC CD --由(1)知DOA DCB ∆≅∆, ∴3BD AD ==在Rt BDE ∆中,2,3DE BD == ∴22222(3)7BE DE BD =++连接DM ,∵DE 是圆的直径,∴90BMD EMD ∠=∠=︒,∵90EDB ∠=︒,∴BMD EDB ∠=∠,又MBD DBE ∠=∠,∴BDM BED ∆∆,∴BD BM BE BD=,即2BD BM BE =,设EM =x ,则BM x =,(7)3x -=,解得,x =∴EM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切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证明BDMBED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1)30°(2)【分析】(1)根据切线的性质求出60COB ∠=︒,再根据圆周角定理求CPQ ∠的大小即可;(2)证明BQC BCP △∽△结合1tan 2CPQ ∠=即可求出BQ 的长度,再由相似得到的比例即可求出BC 的长度,最后根据AB =2BC 求值即可.(1)如图,连接CO .∵AB 与O 相切于点C ,∴CO AB ⊥.∵,30AO BO A =∠=︒,∴30,60B A COB ∠=∠=︒∠=︒,∴1302CPQ COB ∠=∠=︒. (2)∵PQ 是O 的直径,∴90PCQ ∠=︒.∵1tan 2CPQ ∠=, ∴12CQ CP =∵90PCQ OCB ∠=∠=︒, OC OP =,∴OPC OCP BCQ ∠=∠=∠.∵B B ∠=∠,∴BQC BCP △∽△, ∴12BQ BC CQ BC BP CO ===, ∴2,2BP BC BC BQ ==, ∴45BP BQ BQ ==+25BQ = ∴45BC = ∴85AB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切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正切、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都比较简单,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9.(1)见解析(2)见解析 (3)23π【分析】(1)由垂径定理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求解; (2)先证明AB EF ∥,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OAB F ∠=∠,即可证明()ABC FEO AAS ≌△△; (3)连接OB ,先证明OBC △为等边三角形,再利用弧长公式计算即可.(1)证明:∵OD AB ⊥,∴点D 是AB 的中点,∵点O 是AC 的中点,∴2BC OD =,∵OE BC =,∴2OE OD =,(2)证明∵OD AB ⊥,EF DE ⊥,∴90EDB ∠=︒,90DEF ∠=︒,∴180EDB DEF ∠+∠=︒,∴AB EF ∥,∴OAB F ∠=∠,∵AC 是⊙O 的直径,∴90ABC ∠=︒,∴ABC E ∠=∠,∵OE BC =,∴()AAS ABC FEO ≌△△,(3)解:连接OB ,∵EF 与⊙O 相切时,∴2OE =,∴2BC OE ==,∵在OBC △中,OC OB BC ==,∴OBC △为等边三角形,∴60BOC ∠=︒, ∴60221803BC L ππ⨯⨯==.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线的性质、切线的性质、全等额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弧长公式,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20.(1)见解析(2)70°,理由见解析(3)60°【分析】(1)连接AO 、BO 、OP ,根据切线的性质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APO ≌△BPO ,即可求解;(2)由(1)得到AP =BP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P AB =∠PBA =70°,证明△AFD ≌△BDE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D =∠BDE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得到答案;(3)根据菱形的性质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BD =BE =DE ,得到△BDE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解.(1)连接AO 、BO 、OP ,∵P A 和PB 是O 的两条切线,A ,B 为切点,∴OA ⊥AP ,OB ⊥BP ,∴∠OAP =∠OBP =90°,又∵AO =BO ,OP =OP ,∴△APO ≌△BPO (HL ),∴AP =BP ;(2)当EDF ∠是70度时,BD AF =,证明如下:由(1)可得P A =PB ,∴∠P AB =∠PBA =12(180°−40°)=70°,在△AFD 和△BDE 中, AD BE FAD DBE AF BD =⎧⎪∠=∠⎨⎪=⎩,∴△AFD ≌△BDE (SAS )∴∠AFD =∠BDE ,∴∠EDF =180°−∠BDE −∠ADF =180°−∠AFD −∠ADF =∠F AD =70°,故EDF ∠是70度时,BD AF =.(3)如图,当四边形DEPF为菱形时,∠APD=∠BPD,EP=DE=DF=PF,∵AP=BP,DP=DP,∴△APD≌△BPD(SAS),∴AD=BD,∴DP⊥AB,△BDP是直角三角形,∵DE=EP,∴∠DPE=∠PDE,∴∠DPB+∠DBP=∠PDE+∠BDE=90°,∴∠DBP=∠BDE,∴DE=BE,∵AD BE,∴BD=BE=DE,∴△BDE是等边三角形,∴∠DBE=60°=∠P AD,∴∠APB=180°-∠DBE-∠P AD =60°,故答案为:6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切线的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圆的证明专题训练(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下载试卷文档前说明文档:1.试题左侧二维码为该题目对应解析;2.请同学们独立解答题目,无法完成题目或者对题目有困惑的,扫描二维码查看解析,杜绝抄袭;3.只有老师通过组卷方式生成的二维码试卷,扫描出的解析页面才有“求老师讲解”按钮,菁优网原有的真题试卷、电子书(习题集)上的二维码试卷扫出的页面无此按钮。

学生点击该按钮以后,下载试卷教师可查看被点击的相关统计数据。

4.自主组卷的教师使用该二维码试卷后,可在“菁优网->我的空间->我的收藏->我的下载”处点击图标查看学生扫描的二维码统计图表,以便确定讲解重点。

5.在使用中有任何问题,欢迎在“意见反馈”提出意见和建议,感谢您对菁优网的支持。

九年级数学组的初中数学组卷(扫描二维码可查看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7小题)1.(2014•辽阳)如图,在△ABC,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D、E,点F在AC的延长线上,且∠CBF=∠CAB.(1)求证:直线BF是⊙O的切线;(2)若AB=5,sin∠CBF=,求BC和BF的长.2.(2014•吉林)如图,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延长AO交⊙O于点E,连接CD,CE,若CE是⊙O的切线,解答下列问题:(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BC=3,CD=4,求平行四边形OABC的面积.3.(2014•天水)如图,点D为⊙O上一点,点C在直径BA的延长线上,且∠CDA=∠CBD.(1)判断直线CD和⊙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过点B作⊙O的切线BE交直线CD于点E,若AC=2,⊙O的半径是3,求BE的长.4.(2013•德州)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1,DE是⊙O的直径,过点D作⊙O的切线AD,C是AD的中点,AE交⊙O于B点,四边形BCOE是平行四边形.(1)求AD的长;(2)BC是⊙O的切线吗?若是,给出证明;若不是,说明理由.5.(2013•菏泽)如图,BC是⊙O的直径,A是⊙O上一点,过点C作⊙O的切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D,取CD的中点E,AE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P.(1)求证:AP是⊙O的切线;(2)OC=CP,AB=6,求CD的长.6.(2013•聊城)如图,AB是⊙O的直径,AF是⊙O切线,CD是垂直于AB的弦,垂足为E,过点C作DA的平行线与AF相交于点F,CD=,BE=2.求证:(1)四边形FADC是菱形;(2)FC是⊙O的切线.7.(2012•北京)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OD⊥BC于点D,过点C作⊙O的切线,交OD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BE.(1)求证:BE与⊙O相切;(2)连接AD并延长交BE于点F,若OB=9,sin∠ABC=,求BF的长.8.(2012•济宁)如图,AB是⊙O的直径,AC是弦,OD⊥AC于点D,过点A作⊙O的切线AP,AP与OD的延长线交于点P,连接PC、BC.(1)猜想:线段OD与BC有何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求证:PC是⊙O的切线.9.(2012•德阳)如图,已知点C是以AB为直径的⊙O上一点,CH⊥AB于点H,过点B作⊙O的切线交直线AC于点D,点E为CH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BD于点F,直线CF交AB的延长线于G.(1)求证:AE•FD=AF•EC;(2)求证:FC=FB;(3)若FB=FE=2,求⊙O的半径r的长.10.(2012•黔南州)已知: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O上,点D在AB的延长线上,∠BCD=∠A.(1)求证:CD为⊙O的切线;(2)过点C作CE⊥AB于E.若CE=2,cosD=,求AD的长.11.(2012•广安)如图,在△ABC中,∠ABC=∠ACB,以AC为直径的⊙O分别交AB、BC于点M、N,点P在AB的延长线上,且∠CAB=2∠BCP.(1)求证:直线CP是⊙O的切线.(2)若BC=2,sin∠BCP=,求点B到AC的距离.(3)在第(2)的条件下,求△ACP的周长.12.(2012•黄冈)如图,在△ABC中,BA=BC,以AB为直径作半圆⊙O,交AC于点D,过点D作DE⊥BC,垂足为点E.(1)求证:DE为⊙O的切线;(2)求证:BD2=AB•BE.13.(2011•芜湖)如图,已知直线PA交⊙O于A、B两点,AE是⊙O的直径,点C为⊙O上一点,且AC平分∠PAE,过C作CD丄PA,垂足为D.(1)求证:CD为⊙O的切线;(2)若DC+DA=6,⊙O的直径为10,求AB的长度.14.(2011•凉山州)如图,已知△ABC,以BC为直径,O为圆心的半圆交AC于点F,点E为的中点,连接BE交AC于点M,A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AD⊥BE,垂足为点H.(1)求证:AB是半圆O的切线;(2)若AB=3,BC=4,求BE的长.15.(2011•乐山)如图,D为⊙O上一点,点C在直径BA的延长线上,且∠CDA=∠CBD.(1)求证:CD是⊙O的切线;(2)过点B作⊙O的切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E,若BC=6,tan∠CDA=,求BE的长.16.(2011•广安)如图所示,P是⊙O外一点,PA是⊙O的切线,A是切点,B是⊙O 上一点,且PA=PB,连接AO、BO、AB,并延长BO与切线PA相交于点Q.(1)求证:PB是⊙O的切线;(2)求证:AQ•PQ=OQ•BQ;(3)设∠AOQ=α,若,OQ=15,求AB的长.17.(2012•达州)如图,C是以AB为直径的⊙O上一点,过O作OE⊥AC于点E,过点A作⊙O的切线交O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P.(1)求证:PC是⊙O的切线.(2)若AF=1,OA=,求PC的长.2015年04月19日九年级数学组的初中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7小题)1.(2014•辽阳)如图,在△ABC,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交AC、BC于点D、E,点F在AC的延长线上,且∠CBF=∠CAB.(1)求证:直线BF是⊙O的切线;(2)若AB=5,sin∠CBF=,求BC和BF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连接AE,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从而判定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相等得到直角,从而证明∠ABF=90°.(2)利用已知条件证得△AGC∽△ABF,利用比例式求得线段的长即可.解答:(1)证明:连接AE,∵AB是⊙O的直径,∴∠AEB=90°,∴∠1+∠2=90°.∵AB=AC,∴∠1=∠CAB.∵∠CBF=∠CAB,∴∠1=∠CBF∴∠CBF+∠2=90°即∠ABF=90°∵AB是⊙O的直径,∴直线BF是⊙O的切线.(2)解:过点C作CG⊥AB于G.∵sin∠CBF=,∠1=∠CBF,∴sin∠1=,∵在Rt△AEB中,∠AEB=90°,AB=5,∴BE=AB•sin∠1=,∵AB=AC,∠AEB=90°,∴BC=2BE=2,在Rt△ABE中,由勾股定理得AE==2,∴sin∠2===,cos∠2===,在Rt△CBG中,可求得GC=4,GB=2,∴AG=3,∵GC∥BF,∴△AGC∽△ABF,∴∴BF==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几何题型,包括切线的判定,角的大小及线段长度的求法,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解题方法,并能结合图形选择简单的方法解题.2.(2014•吉林)如图,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B于点D,延长AO交⊙O于点E,连接CD,CE,若CE是⊙O的切线,解答下列问题:(1)求证:CD是⊙O的切线;(2)若BC=3,CD=4,求平行四边形OABC的面积.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连接OD,求出∠EOC=∠DOC,根据SAS推出△EOC≌△DOC,推出∠ODC=∠OEC=90°,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E=CD=4,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求出OA=3,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答:(1)证明:连接OD,∵OD=OA,∴∠ODA=∠A,∵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OC∥AB,∴∠EOC=∠A,∠COD=∠ODA,∴∠EOC=∠DOC,在△EOC和△DOC中∴△EOC≌△DOC(SAS),∴∠ODC=∠OEC=90°,即OD⊥DC,∴CD是⊙O的切线;(2)解:∵△EOC≌△DOC,∴CE=CD=4,∵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OA=BC=3,∴平行四边形OABC的面积S=OA×CE=3×4=12.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切线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推出△EOC≌△DOC.3.(2014•天水)如图,点D为⊙O上一点,点C在直径BA的延长线上,且∠CDA=∠CBD.(1)判断直线CD和⊙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过点B作⊙O的切线BE交直线CD于点E,若AC=2,⊙O的半径是3,求BE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1)连接OD,根据圆周角定理求出∠DAB+∠DBA=90°,求出∠CDA+∠ADO=90°,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C,根据切线长定理求出DE=EB,根据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解解:(1)直线CD和⊙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答:理由是:连接OD,∵AB是⊙O的直径,∴∠ADB=90°,∴∠DAB+∠DBA=90°,∵∠CDA=∠CBD,∴∠DAB+∠CDA=90°,∵OD=OA,∴∠DAB=∠ADO,∴∠CDA+∠ADO=90°,即OD⊥CE,∴直线CD是⊙O的切线,即直线CD和⊙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2)∵AC=2,⊙O的半径是3,∴OC=2+3=5,OD=3,在Rt△CDO中,由勾股定理得:CD=4,∵CE切⊙O于D,EB切⊙O于B,∴DE=EB,∠CBE=90°,设DE=EB=x,在Rt△CBE中,由勾股定理得:CE2=BE2+BC2,则(4+x)2=x2+(5+3)2,解得:x=6,即BE=6.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切线长定理,圆周角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题目比较典型,综合性比较强,难度适中.4.(2013•德州)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1,DE是⊙O的直径,过点D作⊙O的切线AD,C是AD的中点,AE交⊙O于B点,四边形BCOE是平行四边形.(1)求AD的长;(2)BC是⊙O的切线吗?若是,给出证明;若不是,说明理由.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专计算题.题:分析:(1)连接BD,由ED为圆O的直径,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得到∠DBE为直角,由BCOE为平行四边形,得到BC与OE平行,且BC=OE=1,在直角三角形ABD中,C为AD的中点,利用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D的长即可;(2)连接OB,由BC与OD平行,BC=OD,得到四边形BCDO为平行四边形,由AD为圆的切线,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到OD垂直于AD,可得出四边形BCDO为矩形,利用矩形的性质得到OB垂直于BC,即可得出BC为圆O的切线.解答:解:(1)连接BD,∵DE是直径∴∠DBE=90°,∵四边形BCOE为平行四边形,∴BC∥OE,BC=OE=1,在Rt△ABD中,C为AD的中点,∴BC=AD=1,则AD=2;(2)是,理由如下:如图,连接OB.∵BC∥OD,BC=OD,∴四边形BCDO为平行四边形,∵AD为圆O的切线,∴OD⊥AD,∴四边形BCDO为矩形,∴OB⊥BC,则BC为圆O的切线.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5.(2013•菏泽)如图,BC是⊙O的直径,A是⊙O上一点,过点C作⊙O的切线,交BA的延长线于点D,取CD的中点E,AE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P.(1)求证:AP是⊙O的切线;(2)OC=CP,AB=6,求CD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分析:(1)连接AO,AC(如图).欲证AP是⊙O的切线,只需证明OA⊥AP即可;(2)利用(1)中切线的性质在Rt△OAP中利用边角关系求得∠ACO=60°.然后在Rt△BAC、Rt△ACD中利用余弦三角函数的定义知AC=2,CD=4.解答:(1)证明:连接AO,AC(如图).∵BC是⊙O的直径,∴∠BAC=∠CAD=90°.∵E是CD的中点,∴CE=DE=AE.∴∠ECA=∠EAC.∵OA=OC,∴∠OAC=∠OCA.∵CD是⊙O的切线,∴CD⊥OC.∴∠ECA+∠OCA=90°.∴∠EAC+∠OAC=90°.∴OA⊥AP.∵A是⊙O上一点,∴AP是⊙O的切线;(2)解:由(1)知OA⊥AP.在Rt△OAP中,∵∠OAP=90°,OC=CP=OA,即OP=2OA,∴sinP==,∴∠P=30°.∴∠AOP=60°.∵OC=OA,∴∠ACO=60°.在Rt△BAC中,∵∠BAC=90°,AB=6,∠ACO=60°,∴AC==2,又∵在Rt△ACD中,∠CAD=90°,∠ACD=90°﹣∠ACO=30°,∴CD===4.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注意,切线的定义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6.(2013•聊城)如图,AB是⊙O的直径,AF是⊙O切线,CD是垂直于AB的弦,垂足为E,过点C作DA的平行线与AF相交于点F,CD=,BE=2.求证:(1)四边形FADC是菱形;(2)FC是⊙O的切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专题:压轴题.分析:(1)首先连接OC,由垂径定理,可求得CE的长,又由勾股定理,可求得半径OC 的长,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得AD的长,即可得AD=CD,易证得四边形FADC是平行四边形,继而证得四边形FADC是菱形;(2)首先连接OF,易证得△AFO≌△CFO,继而可证得FC是⊙O的切线.解答:证明:(1)连接OC,∵AB是⊙O的直径,CD⊥AB,∴CE=DE=CD=×4=2,设OC=x,∵BE=2,∴OE=x﹣2,在Rt△OCE中,OC2=OE2+CE2,∴x2=(x﹣2)2+(2)2,解得:x=4,∴OA=OC=4,OE=2,∴AE=6,在Rt△AED中,AD==4,∴AD=CD,∵AF是⊙O切线,∴AF⊥AB,∵CD⊥AB,∴AF∥CD,∵CF∥AD,∴四边形FADC是平行四边形,∵AD=CD,∴平行四边形FADC是菱形;(2)连接OF,AC,∵四边形FADC是菱形,∴FA=FC,∴∠FAC=∠FCA,∵AO=CO,∴∠OAC=∠OCA,∴∠FAC+∠OAC=∠FCA+∠OCA,即∠OCF=∠OAF=90°,即OC⊥FC,∵点C在⊙O上,∴FC是⊙O的切线.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辅助线的作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7.(2012•北京)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OD⊥BC于点D,过点C作⊙O的切线,交OD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BE.(1)求证:BE与⊙O相切;(2)连接AD并延长交BE于点F,若OB=9,sin∠ABC=,求BF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连接OC,先证明△OCE≌△OBE,得出EB⊥OB,从而可证得结论.(2)过点D作DH⊥AB,根据sin∠ABC=,可求出OD=6,OH=4,HB=5,然后由△ADH∽△AFB,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比例式即可解出BF的长.解答:证明:(1)连接OC,∵OD⊥BC,∴∠COE=∠BOE,在△OCE和△OBE中,∵,∴△OCE≌△OBE,∴∠OBE=∠OCE=90°,即OB⊥BE,∵OB是⊙O半径,∴BE与⊙O相切.(2)过点D作DH⊥AB,连接AD并延长交BE于点F,∵∠DOH=∠BOD,∠DHO=∠BDO=90°,∴△ODH∽△OBD,∴==又∵sin∠ABC=,OB=9,∴OD=6,易得∠ABC=∠ODH,∴sin∠ODH=,即=,∴OH=4,∴DH==2,又∵△ADH∽△AFB,∴=,=,∴FB=.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在第二问的求解中,一定要注意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8.(2012•济宁)如图,AB是⊙O的直径,AC是弦,OD⊥AC于点D,过点A作⊙O的切线AP,AP与OD的延长线交于点P,连接PC、BC.(1)猜想:线段OD与BC有何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求证:PC是⊙O的切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圆周角定理.分析:(1)根据垂径定理可以得到D是AC的中点,则OD是△ABC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以得到OD∥BC,CD=BC;(2)连接OC,设OP与⊙O交于点E,可以证得△OAP≌△OCP,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以及切线的性质定理可以得到:∠OCP=90°,即OC⊥PC,即可等证.解答:(1)猜想:OD∥BC,OD=BC.证明:∵OD⊥AC,∴AD=DC∵AB是⊙O的直径,∴OA=OB…2分∴OD是△ABC的中位线,∴OD∥BC,OD=BC(2)证明:连接OC,设OP与⊙O交于点E.∵OD⊥AC,OD经过圆心O,∴,即∠AOE=∠COE在△OAP和△OCP中,,∴△OAP≌△OCP,∴∠OCP=∠OAP∵PA是⊙O的切线,∴∠OAP=90°.∴∠OCP=90°,即OC⊥PC∴PC是⊙O的切线.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定理以及判定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明圆的切线的问题常用的思路是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转化成证明垂直的问题.9.(2012•德阳)如图,已知点C是以AB为直径的⊙O上一点,CH⊥AB于点H,过点B作⊙O的切线交直线AC于点D,点E为CH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BD于点F,直线CF交AB的延长线于G.(1)求证:AE•FD=AF•EC;(2)求证:FC=FB;(3)若FB=FE=2,求⊙O的半径r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由BD是⊙O的切线得出∠DBA=90°,推出CH∥BD,证△AEC∽△AFD,得出比例式即可;(2)连接OC,BC,证△AEC∽△AFD,△AHE∽△ABF,推出BF=DF,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得出CF=DF=BF即可;(3)求出EF=FC,求出∠G=∠FAG,推出AF=FG,求出AB=BG,求出∠FCB=∠CAB推出CG是⊙O切线,由切割线定理得出(2+FG)2=BG×AG=2BG2,在Rt△BFG中,由勾股定理得出BG2=FG2﹣BF2,推出FG2﹣4FG﹣12=0,求出FG即可.解答:(1)证明:∵BD是⊙O的切线,∴∠DBA=90°,∵CH⊥AB,∴CH∥BD,∴△AEC∽△AFD,∴=,∴AE•FD=AF•EC.(2)证明:连接OC,BC,∵CH∥BD,∴△AEC∽△AFD,△AHE∽△ABF,∴=,=,∴==,∵CE=EH(E为CH中点),∴BF=DF,∵AB为⊙O的直径,∴∠ACB=∠DCB=90°,∵BF=DF,∴CF=DF=BF(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CF=BF.(3)解:∵BF=CF=DF(已证),EF=BF=2,∴EF=FC,∴∠FCE=∠FEC,∵∠AHE=∠CHG=90°,∴∠FAH+∠AEH=90°,∠G+∠GCH=90°,∵∠AEH=∠CEF,∴∠G=∠FAG,∴AF=FG,∵FB⊥AG,∴AB=BG,∵BF切⊙O于B,∴∠FBC=∠CAB,∵OC=OA,CF=BF,∴∠FCB=∠FBC,∠OCA=∠OAC,∴∠FCB=∠CAB,∵∠ACB=90°,∴∠ACO+∠BCO=90°,∴∠FCB+∠BCO=90°,即OC⊥CG,∴CG是⊙O切线,∵GBA是⊙O割线,AB=BG(已证),FB=FE=2,∴由切割线定理得:(2+FG)2=BG×AG=2BG2,在Rt△BFG中,由勾股定理得:BG2=FG2﹣BF2,∴FG2﹣4FG﹣12=0,解得:FG=6,FG=﹣2(舍去),由勾股定理得:AB=BG==4,∴⊙O的半径是2.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和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题目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的难度.10.(2012•黔南州)已知:如图,点C在以AB为直径的⊙O上,点D在AB的延长线上,∠BCD=∠A.(1)求证:CD为⊙O的切线;(2)过点C作CE⊥AB于E.若CE=2,cosD=,求AD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分析:(1)先连接CO,根据AB是⊙O直径,得出∠1+∠OCB=90°,再根据AO=CO,得出∠1=∠A,最后根据∠4=∠A,证出OC⊥CD,即可得出CD为⊙O的切线;(2)根据OC⊥CD,得出∠3+∠D=90°,再根据CE⊥AB,得出∠3+∠2=90°,从而得出cos∠2=cosD,再在△OCD中根据余弦定理得出CO的值,最后根据⊙O的半径为,即可得出AD的长.解答:证明:(1)连接CO,∵AB是⊙O直径∴∠1+∠OCB=90°,∵AO=CO,∴∠1=∠A.∵∠4=∠A,∴∠4+∠OCB=90°.即∠OCD=90°.∴OC⊥CD.又∵OC是⊙O半径,∴CD为⊙O的切线.(2)∵OC⊥CD于C,∴∠3+∠D=90°.∵CE⊥AB于E,∴∠3+∠2=90°.∴∠2=∠D.∴cos∠2=cosD,在△OCD中,∠OCD=90°,∴cos∠2=,∵cosD=,CE=2,∴=,tanD==,∴CO=,∴⊙O的半径为.∴OD===,AD=.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要证某线是圆的切线,已知此线过圆上某点,连接圆心与这点(即为半径),再证垂直即可,同时考查了三角函数的知识.11.(2012•广安)如图,在△ABC中,∠ABC=∠ACB,以AC为直径的⊙O分别交AB、BC于点M、N,点P在AB的延长线上,且∠CAB=2∠BCP.(1)求证:直线CP是⊙O的切线.(2)若BC=2,sin∠BCP=,求点B到AC的距离.(3)在第(2)的条件下,求△ACP的周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ABC=∠ACB且∠CAB=2∠BCP,在△ABC中∠ABC+∠BAC+∠BCA=180°,得到2∠BCP+2∠BCA=180°,从而得到∠BCP+∠BCA=90°,证得直线CP是⊙O的切线.(2)作BD⊥AC于点D,得到BD∥PC,从而利用sin∠BCP=sin∠DBC===,求得DC=2,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点B到AC 的距离为4.(3)先求出AC的长度,然后利用BD∥PC的比例线段关系求得CP的长度,再由勾股定理求出AP的长度,从而求得△ACP的周长.解答:解:(1)∵∠ABC=∠ACB且∠CAB=2∠BCP,在△ABC中,∠ABC+∠BAC+∠BCA=180°∴2∠BCP+2∠BCA=180°,∴∠BCP+∠BCA=90°,又C点在直径上,∴直线CP是⊙O的切线.(2)如右图,作BD⊥AC于点D,∵PC⊥AC∴BD∥PC∴∠PCB=∠DBC∵BC=2,sin∠BCP=,∴sin∠BCP=sin∠DBC===,解得:DC=2,∴由勾股定理得:BD=4,∴点B到AC的距离为4.(3)如右图,连接AN,∵AC为直径,∴∠ANC=90°,∴Rt△ACN中,AC==5,又CD=2,∴AD=AC﹣CD=5﹣2=3.∵BD∥CP,∴,∴CP=.在Rt△ACP中,AP==,AC+CP+AP=5++=20,∴△ACP的周长为20.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难度较大.点评:12.(2012•黄冈)如图,在△ABC中,BA=BC,以AB为直径作半圆⊙O,交AC于点D,过点D作DE⊥BC,垂足为点E.(1)求证:DE为⊙O的切线;(2)求证:BD2=AB•BE.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连接OD、BD,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ADB=90°,继而得出点D是AC中点,判断出OD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线,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得出∠ODE=90°,这样可判断出结论.(2)根据题意可判断△BED∽△BDC,从而可得BD2=BC•BE,将BC替换成AB 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1)连接OD、BD,则∠ADB=90°(圆周角定理),∵BA=BC,∴CD=AD(三线合一),又∵AO=OB,∴OD是△ABC的中位线,∴OD∥BC,∵∠DEB=90°,∴∠ODE=90°,即OD⊥DE,故可得DE为⊙O的切线;(2)∵∠EBD=∠DBC,∠DEB=∠CDB,∴△BED∽△BDC,∴=,又∵AB=BC,∴=,故BD2=AB•BE.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及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得出点D是AC中点,求出∠ODE是直角,有一定难度.13.(2011•芜湖)如图,已知直线PA交⊙O于A、B两点,AE是⊙O的直径,点C为⊙O上一点,且AC平分∠PAE,过C作CD丄PA,垂足为D.(1)求证:CD为⊙O的切线;(2)若DC+DA=6,⊙O的直径为10,求AB的长度.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1)连接OC,根据题意可证得∠CAD+∠DCA=90°,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DCO=90°,则CD为⊙O的切线;(2)过O作OF⊥AB,则∠OCD=∠CDA=∠OFD=90°,得四边形OCDF为矩形,设AD=x,在Rt△AOF中,由勾股定理得(5﹣x)2+(6﹣x)2=25,从而求得x的值,由勾股定理得出AB的长.解答:(1)证明:连接OC,∵OA=OC,∴∠OCA=∠OAC,∵AC平分∠PAE,∴∠DAC=∠CAO,∴∠DAC=∠OCA,∴PB∥OC,∵CD⊥PA,∴CD⊥OC,CO为⊙O半径,∴CD为⊙O的切线;(2)解:过O作OF⊥AB,垂足为F,∴∠OCD=∠CDA=∠OFD=90°,∴四边形DCOF为矩形,∴OC=FD,OF=CD.∵DC+DA=6,设AD=x,则OF=CD=6﹣x,∵⊙O的直径为10,∴DF=OC=5,∴AF=5﹣x,在Rt△AOF中,由勾股定理得AF2+OF2=OA2.即(5﹣x)2+(6﹣x)2=25,化简得x2﹣11x+18=0,解得x1=2,x2=9.∵CD=6﹣x大于0,故x=9舍去,∴x=2,从而AD=2,AF=5﹣2=3,∵OF⊥AB,由垂径定理知,F为AB的中点,∴AB=2AF=6.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垂径定理,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14.(2011•凉山州)如图,已知△ABC,以BC为直径,O为圆心的半圆交AC于点F,点E为的中点,连接BE交AC于点M,A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AD⊥BE,垂足为点H.(1)求证:AB是半圆O的切线;(2)若AB=3,BC=4,求BE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连接EC,AD为△ABC的角平分线,得∠1=∠2,又AD⊥BE,可证∠3=∠4,由对顶角相等得∠4=∠5,即∠3=∠5,由E为的中点,得∠6=∠7,由BC为直径得∠E=90°,即∠5+∠6=90°,由AD∥CE可证∠2=∠6,从而有∠3+∠7=90°,证明结论;(2)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可求AC=5,由∠3=∠4得AM=AB=3,则CM=AC﹣AM=2,由(1)可证△CME∽△BCE,利用相似比可得EB=2EC,在Rt△BCE中,根据BE2+CE2=BC2,得BE2+()2=42,可求BE.解答:(1)证明:连接EC,∵AD⊥BE于H,∠1=∠2,∴∠3=∠4(1分)∵∠4=∠5,∴∠4=∠5=∠3,(2分)又∵E为的中点,∴=,∴∠6=∠7,(3分),∵BC是直径,∴∠E=90°,∴∠5+∠6=90°,又∵∠AHM=∠E=90°,∴AD∥CE,∴∠2=∠6=∠1,∴∠3+∠7=90°,又∵BC是直径,∴AB是半圆O的切线;(4分)(2)解:∵AB=3,BC=4,由(1)知,∠ABC=90°,∴AC===5(5分)在△ABM中,AD⊥BM于H,AD平分∠BAC,∴AM=AB=3,∴CM=2(6分)∵∠6=∠7,∠E为公共角,∴△CME∽△BCE,得===,(7分)∴EB=2EC,在Rt△BCE中,BE2+CE2=BC2,即BE2+()2=42,解得BE=.(8分)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的运用.关键是由已知条件推出相等角,构造互余关系的角推出切线,利用相等角推出相似三角形,由相似比得出边长的关系,由勾股定理求解.15.(2011•乐山)如图,D为⊙O上一点,点C在直径BA的延长线上,且∠CDA=∠CBD.(1)求证:CD是⊙O的切线;(2)过点B作⊙O的切线交CD的延长线于点E,若BC=6,tan∠CDA=,求BE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连OD,OE,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ADO+∠1=90°,而∠CDA=∠CBD,∠CBD=∠1,于是∠CDA+∠ADO=90°;(2)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ED=EB,OE⊥BD,则∠ABD=∠OEB,得到tan∠CDA=tan∠OEB==,易证Rt△CDO∽Rt△CBE,得到===,求得CD,然后在Rt△CBE中,运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BE的长.解答:(1)证明:连OD,OE,如图,∵AB为直径,∴∠ADB=90°,即∠ADO+∠1=90°,又∵∠CDA=∠CBD,而∠CBD=∠1,∴∠1=∠CDA,∴∠CDA+∠ADO=90°,即∠CDO=90°,∴CD是⊙O的切线;(2)解:∵EB为⊙O的切线,∴ED=EB,OE⊥DB,∴∠ABD+∠DBE=90°,∠OEB+∠DBE=90°,∴∠ABD=∠OEB,∴∠CDA=∠OEB.而tan∠CDA=,∴tan∠OEB==,∵Rt△CDO∽Rt△CBE,∴===,∴CD=×6=4,在Rt△CBE中,设BE=x,∴(x+4)2=x2+62,解得x=.即BE的长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过半径的外端点与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也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的推论以及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与性质.16.(2011•广安)如图所示,P是⊙O外一点,PA是⊙O的切线,A是切点,B是⊙O 上一点,且PA=PB,连接AO、BO、AB,并延长BO与切线PA相交于点Q.(1)求证:PB是⊙O的切线;(2)求证:AQ•PQ=OQ•BQ;(3)设∠AOQ=α,若,OQ=15,求AB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连接OP,与AB交于点C.欲证明PB是⊙O的切线,只需证明∠OBP=90°即可;(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证明△QAO∽△QBP,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即AQ•PQ=OQ•BQ;(3)在Rt△OAQ中根据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的余弦值的定义解得QB=27,利用(1)的结论求得PQ=45,即PA=36,又由勾股定理知OP=12;然后由切线的性质求AB的长.解答:(1)证明:连接OP,与AB交于点C.∵PA=PB,OA=OB,OP=OP,∴△OAP≌△OBP(SSS),∴∠OBP=∠OAP,∵PA是⊙O的切线,A是切点,∴∠OAP=90°,∴∠OBP=90°,即PB是⊙O的切线;(2)证明:∵∠Q=∠Q,∠OAQ=∠QBP=90°,∴△QAO∽△QBP,∴=,即AQ•PQ=OQ•BQ;(3)连OP并交AB于点C,在Rt△OAQ中,∵OQ=15,cosα=,∴OA=12,AQ=9,∴QB=27;∵=,∴PQ=45,即PA=36,∴OP=12;∵∠APO=∠APO,∠PAO=∠PCA=90°∴△PAC∽△POA,∴=,∴PA•OA=OP•AC,即36×12=12•AC,∴AC=,故AB=.点本题综合考查了切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评:角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图形中的线段的求法,可以通过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切线的有关知识及勾股定理求解.17.(2012•达州)如图,C是以AB为直径的⊙O上一点,过O作OE⊥AC于点E,过点A作⊙O的切线交OE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P.(1)求证:PC是⊙O的切线.(2)若AF=1,OA=,求PC的长.考点: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几何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连接OC,根据垂径定理,利用等角代换可证明∠FAC=∠FCA,然后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出∠FAO=90°,然后即可证明结论.(2)先证明△PAF∽△PCO,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PC与PA的关系,在Rt△PCO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x的值,继而也可得出PC得长.解答:(1)证明:连接OC,∵OE⊥AC,∴AE=CE,FA=FC,∴∠FAC=∠FCA,∵OA=OC(圆的半径相等),∴∠OAC=∠OCA,∴∠OAC+∠FAC=∠OCA+∠FCA,即∠FAO=∠FCO,∵FA与⊙O相切,且AB是⊙O的直径,∴FA⊥AB,∴∠FCO=∠FAO=90°,∵CO是半径,∴PC是⊙O的切线;(2)解:∵PC是⊙O的切线,∴∠PCO=90°,又∵∠FPA=∠OPC,∠PAF=90°,∴△PAF∽△PCO,∴∵CO=OA=,AF=1,∴PC=PA,设PA=x,则PC=.在Rt△PCO中,由勾股定理得:,解得:,∴PC=2×=.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涉及知识点较多,解答本题要求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有一定难度.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