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理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自评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文理学院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自评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学院总体概况 (1)

一、历史沿革 (1)

二、学院概况 (1)

三、主要成绩 (2)

四、评建工作 (3)

第二部分学院办学情况 (5)

一、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5)

(一)办学定位与规划 (5)

(二)领导能力 (5)

(三)教学中心地位 (6)

(四)人才培养思路 (7)

(五)产学研合作教育 (7)

二、教师队伍 (8)

(一)教师数量 (8)

(二)队伍结构 (8)

(三)师德水平 (10)

(四)教学水平 (10)

(五)教师培养培训 (10)

三、教学条件与利用 (11)

(一)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 (11)

(二)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与利用 (12)

(三)校舍、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与利用 (13)

(四)教学经费投入 (13)

四、专业与课程建设 (14)

(一)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 (14)

(二)培养方案 (16)

1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 (16)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 (19)

(五)实验教学 (19)

(六)实习实训 (20)

(七)社会实践 (20)

(八)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20)

五、质量管理 (21)

(一)教学管理队伍 (21)

(二)规章制度 (22)

(三)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2)

六、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23)

(一)政策与措施 (23)

(二)学习氛围 (24)

(三)校园文化活动 (25)

(四)组织保障 (25)

(五)学生服务 (26)

七、教学质量 (28)

(一)思想政治教育 (28)

(二)思想品德 (29)

(三)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 (30)

(四)专业能力 (30)

(五)体育和美育 (31)

(六)师生评价 (32)

(七)社会评价 (33)

(八)就业率 (35)

(九)就业质量 (35)

第三部分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37)

一、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 (37)

二、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投入不够 (38)

三、生均占地面积不足 (40)

四、生活设施不能很好满足学生需要 (40)

五、网络教育资源的投入利用不足 (41)

六、新办专业实力不强 (43)

七、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相对薄弱 (44)

八、部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度不够 (46)

2

九、教学管理队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不强 (47)

十、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相对欠缺 (49)

第一部分学院总体概况

一、历史沿革

西安文理学院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市政府举办、省市共建、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本科院校。

1990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西安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和西安大学(始建于1980年)合并,组建为西安联合大学。

2003年4月,西安联合大学与西安教育学院(始建于1953年)合并组建西安文理学院,并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04年,学院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06年和2009年,西安幼儿师范学校、西安师范学校先后并入西安文理学院。

二、学院概况

学院现有土地面积741亩,共有南校区(主校区)、中校区和北校区等三个校区。学院校舍面积28.20万平方米,图书资料180.33万册(其中电子图书57.44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514.66万元。校舍和教学设施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学院现有文学院、数学系、旅游与环境系、计算机科学系、商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外国语言文学系、体育系、化学与化工系、生命科学系、物理学与光电工程系、政教系、历史系、艺术设计系、音乐表演系、教育系、幼儿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等18个系(院),36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农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艺术设计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分析化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为省级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301人(其中本科生10820人),教职工1176人。专任教师643人,其中高级职称264人,博士、硕士347人。学院有国家级专家3人,省市级专家8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师德标兵1人。学院与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西安体育学院、长安大学等院校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院现有18个学术研究机构,包括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3

—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以及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三年来,争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7项,省级项目43项,地市级课题135项,省级教改课题5项,横向课题21项;发表学术论文1965篇,其中权威期刊64篇,核心期刊506篇;出版专著19部,主编参编教材80部;获得国家专利6项。

学院办有《唐都学刊》、《西安文理学院学报》。《唐都学刊》多次荣获全国和省级奖励,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和全国地方高校“十佳”学报。

近三年来,学院荣获全国优秀高等教育机构、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平安校园等称号;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院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省级特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西部赛区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金牌9枚、银牌1枚、铜牌12枚。学院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三、主要成绩

1. 理清了办学思路。升本后,学院围绕服务地方、开放办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了办学理念大讨论。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明确了把学院办成“西安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基地,西安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政策咨询和科研创新基地,西安文化传承和引领的重要力量”的办学思路。

2. 形成了适应西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结构。围绕西安市“迅速壮大旅游业、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布局,提升原有学科专业,积极创办应用型新专业,建设特色专业,基本形成了文理渗透、工管结合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

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实行了“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凸显了“厚基础、强技能、灵活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构建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部分专业引入了企业课程;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拓展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满足了社会对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

4. 规范的本科教学体系基本建立。学院升本后即严格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方案扎实开展自评自建、以评促建工作,制订了较为完善的本科教育教学管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