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诊断与防治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障碍识别和处理ppt课件
环境因素
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等。
心理因素
如认知偏差、情绪调节能力不足等。
02
心理行为障碍的症状与识别
情绪障碍症状
01
02
03
情绪不稳定
情绪起伏大,时而兴奋, 时而沮丧,难以控制自己 的情绪。
焦虑、抑郁
经常感到紧张不安,担心 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 或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 和乐趣丧失。
监测药物反应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使用药物后的反应,及 时向医生反馈情况。
避免药物滥用
药物治疗应作为辅助手段,避免过度依赖药 物或滥用药物。
05
预防与康复
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
培养积极心态
01
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儿童青少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
值观,增强自信心和抗挫能力。
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02
教导儿童青少年如何识别、表达和管理情绪,以减少情绪波动
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03
教育儿童青少年如何自我调节情绪、减轻压力,以及如何应对
挫折和失败。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家长培训
提供家长培训课程,提高家长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认识 和应对能力。
亲子沟通技巧
教导家长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促进家庭和谐与亲子 关系。
家庭环境改善
鼓励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支持的家庭环境,减少家庭矛盾 和冲突。
自我中心
只考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 要。
03
心理行为障碍的评估与诊断
评估工具与手段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观察儿童青少年的行为表 现,评估其是否存在心理行为
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症状和治疗方法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中包括了情绪波动的两个极端,即抑郁和躁狂。
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尤为重要,因为早期治疗将有助于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以及预防潜在的严重后果。
本文将探讨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一、症状:1. 抑郁期: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期内,儿童和青少年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自责、悲伤以及对日常活动兴趣的丧失。
他们可能经历睡眠障碍,食欲减少或增加,疲劳,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2. 躁狂期:躁狂期是双相情感障碍另一个重要的症状。
在这个阶段,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异常情绪、亢奋、冲动以及过度活跃。
他们可能经历睡眠减少,自大的感觉,跳跃的思维,过度性行为以及冒险的行为。
3. 过渡期:过渡期是抑郁期和躁狂期之间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病患的情绪波动会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
在过渡期,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表现出易怒、焦虑、失眠以及注意力不集中。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儿童和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常见方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锂盐、抗癫痫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调节患者的情绪,并减轻症状的严重程度。
然而,药物治疗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正确用药和监测潜在的副作用。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家庭治疗也是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支持系统,改善家庭关系。
3. 教育支持:儿童和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协助和支持。
提供对患者和他们家人的教育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疾病,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环境调整。
4. 生活方式管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双相情感障碍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干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机构开始意识到儿童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心理健康问题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儿童心理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方法。
一、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是确保儿童获得及时帮助和支持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迹象:1. 情绪问题:儿童情绪问题包括焦虑、沮丧、愤怒等,常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怒或抑郁等。
家长和教师应该留意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表现,如频繁的哭闹、躁动不安等。
2. 社交问题:儿童的社交问题主要表现为孤独、退缩、无法与同龄人进行良好的交流等。
注意观察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互动表现,是否与其他孩子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3. 学习问题:学习问题指的是儿童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不佳、学习成绩下降等。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反应,以及与其他同学的比较来判断是否存在学习问题。
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早期干预对于儿童心理问题的处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早期干预的重要性:1. 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早期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和家长及时识别和处理心理问题,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培养积极的心态。
2.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早干预可以帮助儿童提前克服心理问题,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这有助于他们积极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建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促进正常发展:心理问题可能影响儿童的学习、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
早期干预可以帮助孩子克服问题,促进正常的心理和发展。
三、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及干预方法1. 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指儿童在分离父母或熟悉的人物时出现的焦虑情绪。
干预方法包括逐渐分离训练、建立安全感和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
2. 注意力不集中: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和认知发展。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识别及干预
少男少女有哪些不健康心理
1. 忧郁 由于种种原因,青少年会出现闷闷不乐,愁眉 苦脸,沉默寡言的现象。如果长时期地处于这种状态, 就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2. 狭隘 即斤斤计较,心胸太狭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 别人。对小事也耿耿于怀,爱钻牛角尖。 3. 嫉妒 当别人比自己好时,表现出不自然、不舒服甚 至怀有敌意,更有甚者竟用打击、中伤手段。 4. 惊恐 对环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针、怕暗、怕鬼 怪。轻者心跳厉害、手发抖,重者睡不着觉、失眠、 梦中惊叫等。
父母三代家族史: 1.精神病史(3.2) 2.癫痫(4.7) 3.多动史(8.3) 4.M.R.史(9.5) 5.神经症病史(9.6)
胎儿 内环境 不良
胎动 厉害
母孕期: 1.母受孕(2.5) 2.支持系统差(3.2) 3.居住拥挤(5.2) 4.日照X线(6.1) 5.营养差(6.4) 6.精神受挫(7.5)
支持治疗-技术
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医患关系 倾听病人的叙述 解释和指导 鼓励情绪表达 提高自信心 鼓励自助
案例简介一
当事人A,男,15岁,初二学生。
初一时,认为自己的眼睛长得不好看并且 别人都在议论和讥笑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包 袱,不能正常听课、作业、不敢上早操,进而 认为自己“难看”的长相会影响一辈子的前途,
而面对中国现代化而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急剧加速和与之相伴随的心理问题的明显增长进程的急剧加速和与之相伴随的心理问题的明显增长中国中国精神卫生工作队伍无论在人才和经费投入上都缺乏足够的准精神卫生工作队伍无论在人才和经费投入上都缺乏足够的准有专家提出有专家提出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安康问题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安康问题要依靠学校现有的工作队伍和网络靠学校现有的工作队伍和网络在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在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安康教育有针对性地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安康教育使学校使学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队伍建立制度化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队伍建立制度化标准化标准化逐步实逐步实现所有辅导和咨询人员培训后上岗现所有辅导和咨询人员培训后上岗持证上岗持证上岗保证其保证其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障碍识别和处理ppt课件
阐述心理行为障碍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交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目的和意义
1 2
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意识
通过本次课件的学习,使参与者了解儿童青少年 心理行为障碍的普遍性和危害性,提高对心理健 康的重视程度。
促进早期识别和干预
帮助参与者掌握识别和处理心理行为障碍的方法, 以便在早期阶段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问题恶化。
专业治疗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寻求专业 治疗师的帮助,包括认知行为疗法 和药物治疗等。
05 预防和干预策略
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培养自信心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支持他 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
从而建立自信心。
增强抗挫能力
教育孩子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心 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提高抗挫能力。
忽视其他活动
他们可能不再参与其他兴趣爱好或与家人朋友的互动。
案例三:网络成瘾的识别和处理
• 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网络成瘾可能导致睡眠不足、眼睛疲劳、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案例三:网络成瘾的识别和处理
时间管理
设定合理的上网时间限制,鼓励 孩子参与其他有益的活动。
家庭和学校支持
家长和老师需要了解网络成瘾的表 现和影响,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行为障碍识别 和处理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概述 • 识别和处理心理行为障碍的方法 • 案例分析 • 预防和干预策略 • 结论和建议
01 引言
主题介绍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概述
介绍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障碍的定义、类型和常见表现,为后续内容的展开打 下基础。
影响因素
01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障碍
潘浩,15岁。
在做作业、交朋友、生活方式方面都跟母亲有激烈 冲突。 母亲定下的所有规矩他都反对。争吵时,他 会诅咒母亲,骂她不讲理, 甚至把她推到在地。
母亲则列举他平时的种种不良行为,说他叛逆,故 意跟大人作对,走歪路,如继续下去,早晚要进监 狱。
行为障碍
注意缺陷和多动障碍 品行障碍
考试焦虑
当你感觉紧张时,通常有哪些表现? 你在考试期间如果感到紧张,通常有哪些
表现?
躯体表现
◦ 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心慌、胸闷、 恶心、呕吐、口干、面色苍白、出汗、手 脚发凉、尿频尿急等症状。
情绪表现
◦ 紧张、担心、焦虑,总是担心不好的事情 发生,甚至出现恐惧心理、严重焦虑发作 时会有濒死感。
小明的学习问题出现在上小学后。入学前,大家都 说小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非常聪明,将来一定是 上大学的材料。可没想到上学后,他的学习成绩竟 是全班倒数。他记不住生字,拼音很差,经常把p、 q搞混,b、d分不清;计算时则经常把加号看成减 号,或者抄错数字。把大刀写成大几,大使馆写成 大便馆。总之,作业的质量和速度都远落后于同龄 人。起初家长认为是孩子学习不用功,老师也说小 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小明的家庭环 境并不差,家长也一直重视早期教育。小明问题究 竟出在了哪儿?
好像有什么东西驱使她去爬,爬上桌子,柜子,梳 妆台。 有两次把电视机砸在了自己身上。
皑皑,13岁。
和单身母亲住。几个月来持续感觉伤感、不快和无 价值感、 常独自一人躲在家里,上学时也不和同学 接触。
经常感到疲劳感,但又难以入睡,晚上躺在床上几 个小时都睡不着。
控制不住地吃很多薯片、糕点、汽水等甜食,体重 明显增加。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 常因小事对母亲 发脾气,几次和同学打架。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及干预
倾听者的比较
• 好的倾听者
• 不好的倾听者
• 用“心”
• 理解和领会思想与 感情
• 允许口误或用词不 当
• 允许停Leabharlann 和沉默• 搁置自己的需要与 看法
• 打断对方的谈话 • 随意改变主题 • 说教 • 匆忙下结论 • 回避问题
交谈者的行为专注
• 好的专注 • 眼神的相互接触 • 身体略微前倾 • 差的专注 • 不直接面对 • 呆板、垂头、无精
5.神经症病史(9.6)
胎儿 内环境 不良
胎动 厉害
母孕期:
1.母受孕(2.5) 2.支持系统差(3.2) 3.居住拥挤(5.2) 4.日照X线(6.1) 5.营养差(6.4) 6.精神受挫(7.5)
围产期:1.孕期异常(早产,过期产)(4.1)2.出生时呼吸 异常(窒息)(4.6)3.分娩异常(急滞产,难产)(6.5)
别人都在议论和讥笑自己,背上沉重的心理包 袱,不能正常听课、作业、不敢上早操,进而 认为自己“难看”的长相会影响一辈子的前途 ,更加消沉,住进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按强迫症 治疗1个半月,出院后心理困扰未能消除,仍不 敢上学。96年12月21日前来寻求辅导。
简要分析:当事人由于体像障碍而不能自我接纳,并 把自己和他人对立起来,陷入自轻自贱、自烦自扰之 中。他所看到的那个“讥讽、嘲弄自己”的环境,实 际上是其自轻自贱的投射。也就是说,当事人处于一 个自己虚构的生活环境之中,进入一种不健康的现实 生活状态。
这个孩子是否抱怨生活艰难或觉得活 着没意思/想自杀?
五、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社交或异性交往的问题 (二)过渡性焦虑 (三)学习成绩不良 (四)对抗行为 (五)品行问题 (六)进食问题 (七)烟、酒、药物滥用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诊断与防治幻灯片课件
的1/5.
8
一、心理障碍的相关概念
• 心理疾病 • 精神病 • 神经症 • 精神疾病 • 神经病
9
心理疾病(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也称为心理障碍,是指人的整 体心理活动的某些方面受到损害。大脑一 般未见器质性损害,仅有高级神经机能活 动失调,病人心理活动各方面协调性受到 一定影响,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出现某种 程度的失调。与精神病人不同的是心理病 人能够主动寻找改善自身不正常状况的办 法和措施。
16
2.按统计学标准
“心理异常”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连续变 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 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超出平均值的表现并不 一定是异常的,也可能是人的独特个性表现, 如果这样,我们就需要参照其他标准来判断 是否异常了。
17
3.按社会适应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维持生理心理的 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 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 的准则。若一个人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 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产生不 适应现象,则认为此人心理异常。
有不典型 的异常精 神现象, 有人格改 变。
有特征性的 临床相,社 会功能尚可, 自知力充分, 有一定的人 格特质。
二、如何区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以下 4 种方法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正 常的心理和异常的心理:
1.按医学标准:
根据一个人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 便可以找到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从而认 定此人有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的三个层面:身体、 心理,社会适应。三者相互影响。
如何看待心理健康?(迟到5分 钟)
7
精神疾病的流调表明: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至少有4
亿人患有各类心理、精神障碍,占世界人
学生心理障碍识别与心理干预
学生心理障碍识别与心理干预引言学生心理障碍是指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情绪、行为和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对学生的研究、行为和社交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档旨在介绍学生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心理干预,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并应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
学生心理障碍的识别学生心理障碍的识别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早期发现和干预能够提供更好的帮助。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学生心理障碍和它们的识别标志:1. 抑郁症:学生可能表现出长期的悲伤、情绪低落,失去对日常活动的兴趣,注意力不集中等。
2. 焦虑障碍:学生可能表现出过度担心、紧张和恐惧,常伴有身体不适如头痛、胃痛等。
3.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学生可能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超动和冲动行为,研究困难和难以控制情绪等。
4. 自闭症谱系障碍:学生可能表现出与社交互动困难,重复和刻板的行为模式,以及对新环境和改变的抵抗。
心理干预学生心理障碍的心理干预应该是个体化、综合性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干预方法:1. 应用认知行为疗法(CBT):___帮助学生认识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和行为惯,以提高情绪和心理健康。
2. 提供支持和倾听:教育工作者应该提供情感支持和倾听学生的问题,建立信任关系,并帮助他们寻找解决方案。
3. 协助家庭和学校合作:与学生家庭和学校合作,共同制定支持计划和战略,以便在不同环境中提供一致的支持。
4. 促进积极心理健康:鼓励学生参与积极的活动,如运动、艺术和社交,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
结论学生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心理干预对于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育工作者应该持续关注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通过及早的识别和综合的干预,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干预方法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干预方法在现代社会,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孩子们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多,如何识别和干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干预方法展开讨论,帮助大家更好地关爱孩子们的心灵成长。
一、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识别1.情绪波动情绪低落、抑郁,对事物缺乏兴趣;容易激动、易怒,情绪失控;情绪波动过大,喜怒无常。
2.行为异常儿童行为异常可能是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如:攻击性行为,如咬人、打人;自闭行为,如拒绝与人交流、独处;撒谎、偷窃等不良行为。
3.学习困难学习困难可能是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之一,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学习成绩下滑,对学习失去兴趣;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差,理解能力弱。
4.社交问题社交问题也是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表现,如:拒绝与人交往,孤僻;害羞、胆小,不敢表达自己;对他人产生敌意,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
二、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方法1.家庭干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上起着关键作用。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尊重孩子,关爱孩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校干预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第二课堂,教师和同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起着重要作用。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孩子心理素质。
3.社会干预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宣传,提高全社会关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儿童提供专业帮助;创造有利于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减少不良因素影响。
4.专业干预对于严重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干预。
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为孩子提供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干预方法其实啊,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时常能遇到一些家长忧心忡忡地来询问孩子的心理状况。
他们可能发现孩子有些地方“不对劲”,但又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与治疗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与治疗心理疾病是因为内部因素、外部因素联合作用而产生的,是患者脑功能完整性受到损害,个体和外界环境协调一致性受到破坏的具体表现。
当前随着国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我国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员数量日益增多,且该病不分任何年龄段、性别,不管是儿童青少年还是中老年群体,均可能诱发此病。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极大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神经系统不太成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会遇到不同困难和障碍,极容易造成心理受伤。
针对大部分轻度的心理问题及身心疾病,可通过家长、教师予以心理疏导;而针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严重者,需以专职心理医生予以心理治疗。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的成因大部分心理疾病的确切原因尚未明确,相关研究表明,该病多和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创伤、环境压力等因素相关。
(1)遗传因素。
部分心理疾病多于家庭中爆发,足以表示儿童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碍的极大可能性是父母带给他们的。
(2)生物学因素。
部分心理障碍被认为和大脑中称之为神经递质的特殊化学物质存在必然联系。
神经递质助力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彼此联系。
若这部分化学物质不再均衡,或不能发挥正常功效,信息不能及时输送到大脑中,会出现部分心理症状。
不仅如此,大脑某些位置的缺陷或损伤均和心理疾病存在联系。
(3)心理创伤。
部分心理疾病或和心理创伤相关,如受到严重情感虐待、身体虐待、性虐待等;某个对儿童青少年的至亲离世,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父母在感情和身体上缺少对孩子的双重照料。
(4)环境压力。
一些压力事情和创伤性事故均会造成心理脆弱的儿童青少年患有心理疾病。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1)身体反应方面。
具体指儿童青少年在面对心理阻碍时,身体会首先发出反映,如经常性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闷、胃疼等。
而这些症状的出现不会引起儿童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注意,归根结底,是因为儿童青少年不了解自身心理、生理健康,亦不能将二者有效联系在一起。
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和治疗策略
3 不同类型
主要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 碍等。症状和表现各不相同。
4 影响生活质量
长期的焦虑状态严重影响患儿的情绪稳定、人际交往和学 习表现。需要及时治疗。
自闭症谱系障碍
核心症状
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 社交交流障碍、重复行为模式以 及感官处理异常等。
广泛的症状表现
每个患儿都有不同的症状组合和 严重程度,导致个体差异较大。
生理症状
睡眠和食欲问题、体重变化、乏力等 生理症状也常见于抑郁患者。
认知症状
抑郁往往伴有集中注意力困难、记忆 力下降、对未来悲观等认知障碍。
焦虑障碍
1 持续性焦虑
焦虑障碍患者会持续经历无故的焦虑、紧张和恐惧。这种 情绪会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2 躯体症状
焦虑障碍可能导致头痛、肌肉紧张、心悸、呼吸困难等生 理症状。这些症状进一步加剧焦虑情绪。
抑郁障碍
表现为持续的悲伤、兴趣缺 失和睡眠问题,严重影响儿童 的日常生活。
焦虑障碍
表现为持续的担忧、恐惧和 焦虑,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和情 绪失控。
自闭症谱系障碍
表现为社交交往困难、重复 性行为和感官异常,影响儿童 的社会发展。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症状表现
ADHD儿童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 活跃和冲动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和 学习。
强化正向行为
认知行为治疗关注奖励和强化儿 童的正向行为,增强他们的自我效 能感和自信心。
家长参与治疗
家长的参与对于确保治疗效果的 持续性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学习如 何支持和鼓励孩子的进步。
家庭治疗
1 家庭参与
2 家庭评估
将家庭成员整合到治疗过程中,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际关 系和沟通模式。
儿童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
儿童心理问题识别与干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儿童心理问题的常见类型、识别方法和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讨论,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儿童心理问题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一、儿童心理问题的常见类型儿童心理问题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失控、人际关系困难、学习困难等。
其中,注意力不集中是许多儿童面临的普遍问题,他们容易分散注意力、难以长时间专注。
情绪失控则表现为儿童情绪波动大、易激动或易哭等情况。
人际关系困难主要表现为儿童与同伴交往不良,缺乏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学习困难则是很多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学习能力不足、学习兴趣不浓等。
二、儿童心理问题的识别方法准确地识别儿童心理问题对于干预措施的制定至关重要。
在识别儿童心理问题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家长和教师可以关注儿童的行为表现,观察他们的日常行为是否与同龄人存在差异。
其次,可以通过与儿童进行对话,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思维方式。
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些专业工具,如心理评估问卷等,对儿童进行综合评估。
三、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策略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个体特点和问题类型。
在干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首先,建立积极的家庭和学校环境,鼓励儿童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其自信心和积极性。
其次,加强与儿童的沟通和互动,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此外,还可以发展儿童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压力和困难。
四、儿童心理问题干预的重要性与挑战儿童心理问题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困难,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然而,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家长和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干预。
其次,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需要耐心和持久的努力,不能期望立竿见影的效果。
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的识别
儿童焦虑障碍的形成原因
• • • • 先天气质 遗传因素 神经生物因素 家庭影响
抑郁障碍
儿童抑郁障碍的特征: • 心境:心境低落比正常儿童严重、持续时 间长。易激惹、内疚、羞愧感。 • 行为:不安、活动减少、言语缓慢或经常 哭泣。 • 态度:无价值感、自卑。对未来恐惧。过 度自责。自杀倾向。 • 思维: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困难、难以 抉择。 • 生理:食欲下降、难入睡、早醒、易醒、 感觉疲劳。常头痛、胃痛、恶心、躯体疼 痛、精力不足。
识别儿童品行障碍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 几乎所有青少年或多或少都有过藐 视权威、违反规定、撒谎、逃课、 打架…的经历 • 有些行为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消失 • 另一些行为会随年龄和机会的增长 而增加 • 对于最具身体攻击性的儿童来说, 其行为不会自动改变
品行障碍的诊断标准
前期发展特点 • 经常发脾气 • 经常与成人争吵 • 经常对抗成人的要求或规定 • 经常故意激怒他人 • 经常因自己的过失指责他人 • 容易被他人激怒 • 经常生气和愤怒 • 经常怀恨或报复
案例: • 李娜,4岁。会花整天时间翻一本杂志,只盯着空白看。有时不停玩 自己的手指,从不留意其他人。连续几个小时摇一个拨浪鼓,独自对 摇出的响声发笑。如果有人要拿走拨浪鼓,她就尖叫并用头撞地板。 好像有什么东西驱使她去爬,爬上桌子,柜子,梳妆台。有两次把电 视机砸在了自己身上。 • 皑皑,13岁。和单身母亲住。几个月来持续感觉伤感、不快和无价值 感。常独自一人躲在家里,上学时也不和同学接触。经常感到疲劳, 但又难以入睡,晚上躺在床上几个小时都睡不着。控制不住地吃很多 薯片、糕点、汽水等甜食,体重明显增加。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常 因小事对母亲发脾气,几次和同学打架。 • 潘浩,15岁。在做作业、交朋友、生活方式方面都跟母亲有激烈冲突。 母亲定下的所有规矩他都反对。争吵时,他会诅咒母亲,骂她不讲理, 甚至把她推到在地。母亲则列举他平时的种种不良行为,说他叛逆, 故意跟大人作对,走歪路,如继续下去,早晚要进监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 胡义秋
青少年心理障碍的识别及防治
一、 什么是心理障碍(几个概念) 二、如何区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三、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分类 四、青少年心理障碍的防治
学校看好哪个学生
人物1:从小说话不利落,举止迟缓,不 爱与人交往,从不叠被,经常边吃饭边看 书。家里花很多钱送去学钢琴和球类,从 来学不好。青春期有时与父母争吵。 人物2:从小聪明,成绩拔尖。18岁考入国 家一流名校,1980年代到国外攻读研究生, 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如何对待抑郁症的学生?
• 对于不幸患了抑郁症的学生,学校、家庭一定要建立强 有力的支持系统。 • 内源性抑郁症很可能会重复发病,学校、家长要留意学 生的情绪变化。 • 抑郁症的学生常会有绝望无助的感觉,这种感觉如果非
常强烈,就有可能会因对医治缺少信心而不主动就医
• 关怀和鼓励永远是良药,有些病人带有强烈的愧疚感, 家人、老师和同学必须要有更多的耐心,表示谅解,同 时避免肤浅的安慰。
4.按心理学标准
心理学从三个方面来区分正常和异常心 理。
一是看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否统一。 二是看人的心理活动是否内在协调一致。 三是看人的个性是否相对稳定。
总的说来,心理异常具有以下心理特征
1痛苦感
除了以自我意识丧失为症状的重性精 神病外,处于心理异常的人往往有明显的 痛苦感觉和体验,如心情烦躁,情绪低落, 焦虑等。
2.心境障碍 此类障碍又称情感障碍,以明显而持久 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心理障碍, 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的改变。属于这类 障碍的有躁狂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等。
抑郁症
抑郁症是青少年中常见的一种心 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显著下降、非 常悲伤、忧虑,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怨 天尤人、自责自罪、不愿与人交往、丧 失愉快感、有时还常常伴有睡眠障碍, 出现无原因的持续性疲乏、思维迟滞、 精神活动减少,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 一筹莫展;食欲不振,人体消瘦,甚至 会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的行为。 正常人群中,抑郁障碍发生率约5-10%;
精神病
是精神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类,与其他疾 病最大区别在于自知力的缺陷与丧失,对 自己精神症状丧失判断能力,不能应付日 常生活要求。
神经症
亦称神经官能症。它是指非器质性的、 大脑神经机能轻度失调的心理疾病。它与 神经病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器质的、病理 的改变。
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 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人的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 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 程度障碍的疾病,包括属轻度性质的神经症、
人物1:从小说话不利落,举止迟缓,不 爱与人交往,从不叠被,经常边吃饭边看 书。家里花很多钱送去学钢琴和球类,从 来学不好。青春期有时与父母争吵。 (比尔.盖茨)
人物2:从小聪明,成绩拔尖。18岁考入国 家一流名校,1980年代到国外攻读研究生, 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卢刚)
学校看好哪个学生
3.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心理障碍的总称,又叫神经官能
症,是大学生中最普遍、最常见的心理障碍。
–由精神因素造成的非器质性的、大脑神经机能
轻度失调的心理疾病。
神经症的共性
( 1) ( 2) ( 3) ( 4) ( 5) ( 6) 起病有心因 有一定的人格基础(强迫人格) 有自知力 无器质性证据 无精神病性症状 无现实检验能力的受损
以下问题可以帮助您认识双相障碍
1、您是否经历心境不稳? 2、您是否经历过思维特别灵活,难以停止? 3、您是否经历过睡眠减少,但并不觉得睡 得不够? 4、您是否有近亲患有双相障碍或抑郁症呢?
双相抑郁障碍的预防与干预
• 识别生活中的双相障碍患者
• 罹患双相障碍,请及早就医!
• 发现情绪不稳定的学生,特别是有自杀行为或 观念者,请及早做好以下工作: • 1、联系家长或其他监护人 • 2、联系精神心理科医生 • 3、向学生提供帮助和关爱,做好相应安全预 防措施 • 4.学生自身的积极调整
人格完 整、 知情意 统一 主客观 一致
神经症
精神 疾病
被动或被 强制求诊, 对自己的 病患无自 知力,有 妄想,行 为异常。
由现实因素引 起,时间短, 问题局限,未 泛化;无人格 与思维障碍; 社会功能良好。
刺激事件强 烈,反应剧 烈,内容泛 化,伴躯体 化症状,症 状持续2个 月以上,半 年以下。
2.心理—生理—社会机能紊乱 心理异常的人往往不能保持心理、生理 和社会功能的平衡与协调,常常出现心因性 的生理功能紊乱,如失眠、头疼、乏力等, 同时也会出现社会功能受损,影响正常生活。
3.异常心理固着
心理异常的人往往意识领域狭窄, 看不到周围积极的事件,而仅将焦点固 着在自己的“心理问题”上,为此倍感 烦恼。
一、心理障碍的相关概念
• 心理疾病 • 精神病 • 神经症 • 精神疾病 • 神经病
心理疾病(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也称为心理障碍,是指人的整 体心理活动的某些方面受到损害。大脑一 般未见器质性损害,仅有高级神经机能活 动失调,病人心理活动各方面协调性受到 一定影响,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出现某种 程度的失调。与精神病人不同的是心理病 人能够主动寻找改善自身不正常状况的办 法和措施。
心理健康的三个层面:身体、 心理,社会适应。三者相互影响。
如何看待心理健康?(迟到5分 钟)
精神疾病的流调表明: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至少有4
亿人患有各类心理、精神障碍,占世界人
口的10‰。我国目前各种重性精神病人约
1600万,精神障碍所造成的负担在我国疾
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占医疗总负担
的1/5.
人格障碍、身心疾病和重度的精神病。
神经病
神经病不等于精神病,它是指人的神经 系统(包括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发生器 质性疾病。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脑血管 疾病、癫痫、中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 经痛等。
从心理健康到精神疾病的连续分布
心 理 问 题 严 重 心 理 问 题 边 缘 状 况
心 理 健 康
有不典型 的异常精 神现象, 有人格改 变。
有特征性的 临床相,社 会功能尚可, 自知力充分, 有一定的人 格特质。
二、如何区分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
以下 4 种方法和原则可以帮助我们区分正 常的心理和异常的心理:
1.按医学标准:
根据一个人表现的某种心理现象或行为, 便可以找到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从而认 定此人有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
如 何 诊 断 抑 郁 症?(sds,scl-90)
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 表现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 且 持续至少2 周, 另外还伴有下列症状中的2-3项。
1.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 精力明显减退 , 无原因的持续 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6.失眠、早醒, 或睡眠过 多
7.食欲不振, 体重明显减 轻 8.性欲明显减退 9.反复出现想死念头, 自 杀
常见情绪症状
心情不好、郁闷、难过 过分担心、紧张、焦虑 烦躁、易发脾气 体验不到愉快、高兴情 绪 对未来没信心,责备自 己、自我评价降低 记忆力下降 注意力不集中
抑郁症病人伴发躯体症状的出现率
• • • • • • • • • • 睡眠障碍 疲乏 喉头及胸部缩窄感 胃纳失常 便秘 体重减轻 头痛 颈、背部疼痛 胃肠症状 心血管症状 98% 83% 75% 71% 67% 63% 42% 42% 36% 25%
(2)焦虑症
指一种不安、担心、紧张、恐惧,伴运动性不安、 植物神经症状,无实际威胁或不相称,具体表现: 心理症状: 客观上并不存在的某种威胁、危险或坏的结 局,而总是担心、紧张和害怕,知道是主观
过虑但不能控制,为此苦恼,易激惹,注意
力记忆力减退且坐立不安 躯体症状: 口干、心慌、憋气、腹涨腹泻、恶心、出 汗、面红、晕厥 运动症状: 肌肉紧张、手颤、易疲乏
4.自我评价过低 , 或自责 , 或有 内疚感
5. 联想困难 , 自觉思考能力显著 ( DSM IV, 1994) 下降
抑郁障碍常常同时有躯体和情绪症状
常见躯体症状
失眠 疲乏 不明原因的疼痛: -- 背痛 / 胸痛 / 腹痛 等各种肢体疼痛 头痛,头晕 各种胃肠道不适 -- 恶心,胃胀,腹 泻,便秘等 性功能障碍/冷淡 月经异常
6、道德及行为问题
打架斗殴、偷窃、吸毒、网络成瘾、 离家出走等
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分类
按所障碍性质来分:根据《中国精神障碍 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我们可以将心理 障碍做以下的分类。
1.精神病性障碍 此类障碍属于严重的心理障碍,大多数 患者在患病期间对自己的异常心理表现丧失 自我辨认能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一般不会 主动求医。属于这类障碍的有精神分裂症、 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等疾病。
人物3:三岁还不会说话。九岁时讲话 仍不顺畅。中小学期间功课平常,因举止 笨拙,不爱与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 欢他。第一次参加高考,落榜。 (爱因斯坦) 人物4:四岁从名师学钢琴,代表国家参 加国际活动,8岁从名师学书法,10岁加 入国家冰球队,读全国名校并留学海外, 获奖无数。(李天一)
什么是健康
2.按统计学标准
“心理异常”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连续变 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 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超出平均值的表现并不 一定是异常的,也可能是人的独特个性表现, 如果这样,我们就需要参照其他标准来判断 是否异常了。
3.按社会适应标准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维持生理心理的 稳定状态,能依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 和改造环境,因此,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 的准则。若一个人不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 行事,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或社会产生不 适应现象,则认为此人心理异常。
三、 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分类
两种分类形式:一种是按所涉内容来分类; 一种是按障碍性质来分类。
按所涉内容来分,包括以下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