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管理会计》课程能力标准一、课程类型及适用专业(一)课程地位《管理会计》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科学管理与会计相结合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在现代的经济管理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管理会计是高级经济技术职业教学会计类专业的一门主要的职业知识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企业生产经济预测、决策的一般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管理会计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的基本程序、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并能结合企业的具体环境和条件,灵活运用,从而为毕业后适用市场经济条件、搞好企业的经济管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和业务基础。

(二)课程类型及适用专业1.课程类型:职业知识课2.适用专业:会计、企业会计与税务、财务信息管理二、课程标准制定背景和论证情况管理会计是向管理当局提供信息以帮助其进行经济管理的会计分支,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主要是利用会计资料和其它资料对于企业的未来进行预测和决策(规划未来),对于目前发生的业务进行控制(控制现在)。

但目前采用的学科型的教学大纲偏重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应用能力的训练显得不足。

本课程能力标准打破传统学科的体系,采用倒推法,根据培养符合单位实际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原则,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整个课程体系的设计按照知识、技能、实际应用等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

三、课程标准构建思路本课程能力标准的构建,是根据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从业能力为重点,结合集团公司及其他行业相应岗位所必需的管理会计能力要求,依据会计类专业的专业培养计划要求,结合学院能力标准原则意见而构建其能力标准。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管理会计实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实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管理会计实务》适用专业:会计专业1、前言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管理会计》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先修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

1.2 课程的基本理念本课程在对会计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高职学生认知特点,以企业的理财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倡导实际案例项目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1.3 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财会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仿真操作、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会计人员在会计循环中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会计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

2、课程目标2.1总目标《管理会计》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核算与分析方法,要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除学生自学外,面授辅导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辅导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文字教材、录像课,对学生进行辅导,负责教学答疑并按统一教学要求布置并批改作业。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管理会计实务课程代码:3030003课程类型:专业课学分:3计划学时:48实践课时比例:33.33%主要授课方式:多媒体案例教学考核方式:过程考核+期末考核适用专业:会计专业先修课程:基础会计、成本会计1.概述《管理会计实务》是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是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基本技能,该课程以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为依托,以企业特定的经济活动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为研究对象,以现金流量的动态分析为基础,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培养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并对其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的的能力。

1.1课程的性质专业课1.2课程设计理念《管理会计实务》依据企业会计工作流程及账务处理方法整合教学内容。

真实展现会计工作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

管理会计是企业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以提高学生会计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学做合一,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1.3课程开发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高教2006[16]号文精神,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课程。

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

2.课程目标《管理会计实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能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信息进行整理,并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等。

2.1知识目标(1)了解管理会计的特点及与财务会计的关系;(2)掌握成本性态分类及变动成本法原理;(3)熟悉本量利原理及运用;(4)熟练掌握短期经营预测的具体方法;(5)会计算长期经营决策指标;(6)熟悉标准成本控制方法;(7)熟悉责任中心划分、责任评价的方法及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管理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管理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以管理会计活动为依据设置,主要包括管理会计概论、战略管理领域管理活动、预算管理领域管理活动、成本管理领域管理活动、营运管理领域管理活动、投融资管理领域管理活动、绩效管理领域管理活动、风险管理领域管理活动和管理会计报告等9个部分。

通过该课程学习,引导学生认知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熟悉管理会计活动的基本规律,掌握各项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应用,培养管理会计岗位的工作能力,使学生能胜任管理会计岗位的各项基础工作,并为高层次的管理会计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课程为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财务分析、审计、会计综合实训、ERP沙盘模拟对抗等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社会能力(1)能通过各种渠道查询金融市场的最新信息;(2)能敏锐地判断社会经济环境、政策法规变化对企业管理会计活动产生的影响;(3)能通过各种媒介或深入企业收集管理会计的典型案例;(4)能将管理会计的知识与日常经济生活相联系;(5)能与企业一线财务人员友好地相处、沟通;(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专业能力(1)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的法规;(2)掌握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专门的管理工具方法;(3)能熟练应用各项预算管理工具,进行全面预算的编制;(4)会应用本量利基本分析法和短期经营决策方法进行营运活动管理;(5)能正确运用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洗、目标成本法等成本管理方法,进行成本管理;(6)会应用管理会计方法组织企业的投融资活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和投资决策;(7)能结合企业实际编制客观的管理会计报告。

3.方法能力(1)掌握计算机常用操作方法,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相关软件,熟悉数据库的有关知识和常用操作;(2)能熟练运用Excel工具处理财务业务;(3)能熟练掌握ERP管理系统,胜任财务信息化管理基础工作。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管理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针对会计、出纳、财务管理等关键岗位,经过对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的为适应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标准成本控制、作业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管理会计》课程通过与管理会计相关的实际项目学习,增强学生对专业管理会计知识运用的认识,让他们熟练掌握企业管理会计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标准成本控制、作业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等,从而满足企业对相应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

3.课程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管理会计方面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风险防控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企业管理会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管理会计职能、成本性态分类、变动成本法、本量利等概念;(2)知道管理会计的主要模块与功能;(3)了解管理会计的标准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责任会计等应用;(4)掌握成本性态分析原理、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基本模型、短期经营决策的方法、作业成本法、预算编制方法等。

2.能力目标(1)能运用本量利分析模型,进行保本分析、保利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2)能运用短期经营决策的基本方法,进行生产的相关决策;(3)能对标准成本差异进行计算和分析;(4)能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计算;(5)能运用预算编制方法进行全面预算编制;(6)培养学生对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经营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2)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4)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主要是《会计基础》、《企业财务会计(一)》等课程,这些前续课程使学生掌握了会计账务处理的原理,能根据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处理资金的筹集、生产经营、成本的核算、销售核算、利润形成和分配等经济业务,为《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1. 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了解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场景和案例;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具体包括:1. 结合企业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会计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2. 引入实际数据和资料,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3. 结合当前企业管理变革趋势,介绍管理会计的新理念、新工具和方法;4.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和交流,培养其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1. 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介绍管理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和作用等基本理论;2. 成本核算与管理:介绍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成本管理的概念、方法和技术;3. 预算管理与控制:介绍预算编制、执行和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 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介绍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的设计、实施和管理等基本方法;5. 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结合企业实际案例,介绍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针对上述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如下:1. 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能够运用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计、执行和评估预算;4. 能够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5. 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分析和解决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 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案例教学: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应用场景和效果;3. 实验教学:通过实际数据和资料,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4.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培养其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5. 网络教学:利用在线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管理会计实务课程代码:3030003课程类型:专业课学分:3计划学时:48实践课时比例:33.33%主要授课方式:多媒体案例教学考核方式:过程考核+期末考核适用专业:会计专业先修课程:基础会计、成本会计1.概述《管理会计实务》是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是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基本技能,该课程以现代科学管理理论为依托,以企业特定的经济活动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为研究对象,以现金流量的动态分析为基础,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培养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并对其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的的能力。

1.1课程的性质专业课1.2课程设计理念《管理会计实务》依据企业会计工作流程及账务处理方法整合教学内容。

真实展现会计工作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

管理会计是企业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以提高学生会计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学做合一,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1.3课程开发思路课程设计思路主要体现高教2006[16]号文精神,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课程。

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

2.课程目标《管理会计实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力求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能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信息进行整理,并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等。

2.1知识目标(1)了解管理会计的特点及与财务会计的关系;(2)掌握成本性态分类及变动成本法原理;(3)熟悉本量利原理及运用;(4)熟练掌握短期经营预测的具体方法;(5)会计算长期经营决策指标;(6)熟悉标准成本控制方法;(7)熟悉责任中心划分、责任评价的方法及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制定人:王磊审核人:陈普青核准时间:2017年6月20日一、课程定位1.课程名称:管理会计2.修订版本:2017级第一版3.教学对象:财务会计系所有专业、二年级4.学时学分:学时:56 学分:35.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财务会计系学生的专业群公共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企业的各种经济信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内容,为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前置课程:《基础会计》后置课程:《财务管理》6.参考教材《管理会计实务》第三版人民邮电出版社柴佩晨柴凯元陈普青《管理会计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7.课程开设依据参与管理是现代会计人才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学习本课程内容,学生能够学会利用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企业经济信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为财会系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管理会计问题辨识能力:通过对管理会计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辨认管理会计问题,并能定位到具体的方面,如经营预测、投资决策。

2.成本性态分析能力:通过学习成本性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概念以及成本性态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成本性态分析方法,对企业的混合成本进行分解,以便掌握成本变化的规律。

3.本—量—利分析能力:通过对本—量—利关系、本—量—利分析方法、以及本—量—利分析中的影响因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本—量—利分析方法认识企业的经营管理,用于预测、决策等方面。

4.标准成本分析能力:通过对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标准成本法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

5. 预测分析能力:通过对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需要量预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合理的预测。

(二)技术目标1.短期经营决策能力:学生能独立进行生产决策分析、存货管理控制决策、定价决策等经营决策。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教案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教案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教案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要求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同时,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任务措施时,提出了: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三对接”。

这就要求我们要基于岗位工作过程来安排我们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具备胜任工作的职业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具备管理会计岗位胜任能力,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管理会计》是高职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是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依照管理会计岗位要求,培养学生将来在企业管理中,运用会计基础知识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评价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以企业管理会计活动为主线,按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通过课程项目教学内容的学习与实训,使学生掌握企业管理会计活动的具体开展与应用,培养学生具备运用会计基础知识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与评价能力,以胜任管理会计岗。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课程设计理念:基于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以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岗位胜任能力为本位,教学做一体实施。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不断与企业管理会计人员进行交流,明确企业管理会计岗位设置及能力要求。

设计与企业管理会计岗位相适应的“项目、任务”化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课程设计思路:1.以就业为导向,以管理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单位管理会计人才的用人需求,瞄准岗位任职条件,根据岗位需求开发课程,建立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

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与评价能力等管理会计基本知识与实务操作等专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职业素质的养成及社会能力。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对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进行分析
任务 13:了解经营预测基本知识,掌握销 2
售预测方法
任务 14:掌握成本预测方法
2
任务 15: 掌握利润预测方法
2
2 理解决策分析的意
学习情境六 任务 16:理解决策分析的意义、程序和需 义、程序和需考虑
决策分析概述 考虑的相关成本 的相关成本
深刻理解和 掌握短期经营决策
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我院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由基本素质 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共有 12 个公共基础学习领域, 10 个职业基础学习领域,10 个职业技能学习领域、3 个专业选修学习领域和 18 个公共选修学习领域。管理会计是会计专业能力模块中职业核心学习领域的一个 组成部分,属于职业核心课程。
荆州理工职业学院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管理会计
二、课程代码:03010157
三、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 四、课程性质:职业技能核心课 五、计划学时:60 学时 六、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学 七、课程定位:
会计专业是我院经济管理系的骨干专业,通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对行业、 企业及职业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其职业岗位和人才规格明确清晰,即:本专业为 中小企业、非营利组织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管理岗 位和会计监督岗位培养具有相应操作技能,并具备良好会计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 展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财务管理类型高 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八、课程设计思路:
如何通过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达到为培养管理会计岗位知识型、技能型等 应用性人才,其课程设计很重要。
首先,根据该课程的知识结构和方法体系结合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方法制定 教学内容。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管理会计》是针对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分支,是一门将现代企业管理与财务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明确管理会计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管理会计的目标、原则、四大要素,掌握《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基本内容,能够通过案例教学领会和运用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以及管理会计报告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等领域所应用的各种工具和方法,为单位创造价值提供有力保障。

本课程的前序课程有《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纳税实务》、《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平行或后续课程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级财务会计》、《ERP 及其应用》等。

在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目标、原则、四大要素以及管理会计在相关领域应用的工具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综合管理能力。

建议课时:64学时。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一)设计理念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对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根据高等职业院校财会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

在项目驱动、任务引领下以理论教学、案例分析、仿真实训、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管理会计人员在参与企业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所需的职业素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学做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以培养学生的管理会计职业情操,熟练运用管理会计领域的工具和方法进行单位管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

(二)设计思路1.以企业管理会计活动为主线,以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扩展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视野,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以就业为导向,以管理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

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单位管理会计人才的用人需求,瞄准岗位任职条件,根据岗位需求开发课程,建立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doc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doc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制定人:审核人:核准时间:2017年6月20日一、课程定位1.课程名称:管理会计2.修订版本:2017级第一版3.教学对象:财务会计系所有专业、二年级4.学时学分:学时:56 学分:35.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财务会计系学生的专业群公共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利用企业的各种经济信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内容,为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前置课程:《基础会计》后置课程:《财务管理》6.参考教材《管理会计实务》第三版人民邮电出版社柴佩晨柴凯元陈普青《管理会计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7.课程开设依据参与管理是现代会计人才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学习本课程内容,学生能够学会利用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企业经济信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为财会系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管理会计问题辨识能力:通过对管理会计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辨认管理会计问题,并能定位到具体的方面,如经营预测、投资决策。

2.成本性态分析能力:通过学习成本性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概念以及成本性态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成本性态分析方法,对企业的混合成本进行分解,以便掌握成本变化的规律。

3.本—量—利分析能力:通过对本—量—利关系、本—量—利分析方法、以及本—量—利分析中的影响因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本—量—利分析方法认识企业的经营管理,用于预测、决策等方面。

4.标准成本分析能力:通过对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标准成本法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

5. 预测分析能力:通过对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需要量预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合理的预测。

(二)技术目标1.短期经营决策能力:学生能独立进行生产决策分析、存货管理控制决策、定价决策等经营决策。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1)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1)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代码:管理会计 0412001总学时数:48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审计、投资理财、企业管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管理会计》课程,是高职会计电算化、企业管理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它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巧妙地把“管理”与“会计”结合起来,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手段。

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扩充了会计的职能,使会计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对生产过程作如实反映,单纯地提供初始信息,而且进一步利用这些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并对日常经济活动按预定的目标进行有效地控制与考核,以保证用较少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收益。

可以说,现代管理会计的出现标志着企业内部管理进入了一个完全崭新的阶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会计的管理职能,掌握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来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和控制现在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能动作用。

具备基本的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职业能力,使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与操作技能达到本专业上岗标准。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先修课程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

学生在初步掌握相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

要求学生必须熟悉管理会计的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掌握其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管理会计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应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综合性的学科,也是一个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

在现实生活中,管理会计工作可以渗透企业的各个方面,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

管理会计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培养学生本课程定量分析的实践能力,展现本课程的应用性和先进性,是课程改革内容的重点。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会计专业《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学习情境十三 任务 33:了解作业成本法的产生背景及其
了解作业成本法
1
作业成本法
基本原理
十一、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本课程选取的教材是《管理会计》,该教材由张一贞主编,上海财经大学 出版社 2008 年 8 月第 2 版 2008 年 8 月第 1 次印刷的 21 世纪经济管理专业应用 型精品教材。
十二、考试/考核主要方法:
深刻理解并掌握本 量利分析
掌握经营预测的方 法
学习情境四 本量利分析
学习情境五 经营预测
任务 11:掌握盈亏临界分析,理解影响盈 2
亏临界点的因素
任务 12:了解本量利分析的扩展运用
1
技能训练任务二:(1)熟悉本量利分析模
型;(2)用综合边际贡献法计算保本点销 2
售量(额)(3)利用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 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因此《管理会计》是在《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基本具备成本和控制、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短期 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存货控制、责任会计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最基 本的技能。《管理会计》的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适应我国社 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财会工作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提供必备的理 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平 行课程有《成本会计》,后续课程有《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经济活动分析》 和《会计综合案例》等。
成为该学科的真正合格人才。 九、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成本按性态分类的方法。掌握混合成本分解的各种方法。变 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用。 (3)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掌握生产经营单一产品及多产 品的保本分析。 (4)理解预测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掌握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 测和资金需要量预测的基本方法。 (5)掌握短期经营决策的各种方法。 (6)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量的概念和计算。掌握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应用。 (7)掌握全面预算体系。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 的编制方法。 (8)理解成本控制的含义。掌握标准成本控制的方法及成本差异的计 算方法。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

管理会计是会计学的分支,是一门新兴的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它运用一系列的会计方法,收集、分类、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对业绩进行评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为此,本课程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决策主体为对象,从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需要出发,论述了预测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学生应在初步掌握相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要熟悉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管理会计知识进行社会实践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在经济管理尤其是微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已被人们充分认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三、设计思路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综合性的学科,也是一个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

在现实生活中,管理会计工作可以渗透企业的各个方面,处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

管理会计灵活运用各种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划和控制,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
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编制单位:财会金融系
《管理会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承担单位【财会金融系】
学分【 3】总课时【见培养方案】
编制人【财务管理课程组】制定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一、课程性质和定位
《管理会计》是我系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是在《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基本具备成本和控制、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短期经营决策、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存货控制、责任会计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技能。

《管理会计》的任务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财会工作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平行课程有《成本会计》,后续课程有《财务报表分析》、《国际财务管理》等。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成本按性态分类的方法。

掌握混合成本分解的各种方法。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运用。

(3)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

掌握生产经营单一产品及多产品的保本分析。

(4)理解预测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掌握销售预测、利润预测、成本预测和资金需要量预测的基本方法。

(5)掌握短期经营决策的各种方法。

(6)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

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量的概念和计算。

掌握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应用。

(7)掌握全面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的编制方法。

弹性预算和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

(8)理解成本控制的含义。

掌握标准成本控制的方法及成本差异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
(1)能对数据进行提炼和计算、建立基本模型。

(2)用各种模型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能学以致用,能够灵活地运用管理会计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作出科学地预测和决策并控制其成本。

同时要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即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素质目标
(1)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

(2)具备与决策者和其它相关人员勾通的能力。

(3)具备良好地思想品德素质,做到思想健康、品德优良;具备良好地业务素质,能做好
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管理的参谋。

三、设计思路
1、以企业管理会计活动为主线,以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参照会计的职业资格考试标准,扩展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视野,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以就业为导向,以管理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设计。

充分考虑行业企业单位管理会计人才的用人需求,瞄准岗位任职条件,根据岗位需求开发课程,建立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

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与评价能力等管理会计基本知识与实务操作等专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职业素质的养成及社会能力。

3、立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以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内容体系为课程开发切入点。

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一线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充分征求意见,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管理会计具体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结合专业教师的教学经验,以此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解与课程内容选取。

四、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1.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设计
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管理会计总论、基本成本概念、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长期经营决策、预算管理、标准成本系统、责任会计、企业业绩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11个知识模块。

教学总学时为48学时,知识模块与对应学时
2.单元(或项目)设计
五、课程实施
1.教学方法建议
(1)随机提问法。

可以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也可以缓解因为下午上课学生犯困的现象。

教师可在上课时利用一点时间(如5分钟)随机对几个学生进行提问,设计提问的问题最好在上节课事先布置预习的内容中,或者是以前学过的,但与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有关,切记临时现想问题,容易出错。

(2)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精讲相结合法。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并可以节约一定课堂授课时数。

由授课教师事先向学生布置下节课要自学的内容,但与一般的预习不同之处是必须明确说明哪些内容以后老师不再讲授了。

这样就使就可以在上课的时候集中介绍本
课程的重点、难点、思路和方法了。

(3)课堂大班讨论法。

可以锻炼一小部分学生的表达能力,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发现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或对某些问题在理解上存在的偏差。

由教师根据问题的难以程度临时或事先提出一些值得大家讨论的问题,由老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依次发言,展开讨论。

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可采取事先布置讨论题目,让大家写发言提纲。

要求那些在课堂上不发言的同学必须在下课的时候交发言提纲。

(4)分小组讨论法。

可以充分让广大同学有机会发言,但局面不容易控制,教师也不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5)案例分析法。

属于启发式教学,可通过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锻炼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避免“死读书”的现象。

该方法需要教师精选案例,要先交待案例背景,然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想问题,最后形成分析结论。

教师必须善于穿针引线,既不能一言堂,包办代替,也不能使意见过于发散。

必须掌握好这个“度”。

(6)讲评典型作业(或试卷)法。

有助于为学生释疑解惑,避免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讲评典型作业(或试卷)的方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挫折能给学生形成强刺激,加深印象。

但讲评必须有针对性,要说明道理,要注意代表性,不能泛泛而谈。

2.师资条件要求
本课程主讲教师需要具备管理学、会计学的专业背景和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管理会计实践技能,具备双师素质。

3.教学条件基本要求
管理会计课程对教学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展示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同时要求有一定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会计相关岗位的具体工作方法、流程,对相关理论有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

4.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使用教材:
《管理会计》(第二版)林涛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
《新编管理会计》(第二版)张晓燕主编大连理工出版社,2008
《管理会计》(第三版)余绪缨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网络资源:
中华会计网: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中华会计网校网站:
中国财经信息网:
中国财会网:
六、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管理会计》课程考核以发展学生能力为重点,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打实基础,突出专业需求,结合平日学生表现,通过自查互评,将学生学习过程纳入考核,取消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让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情况的有效手段,而不是学生的负担,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纳入考核范围,真正反映出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课成绩=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成绩(40%)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60%,主要根据考勤、平时作业、学习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考勤以到课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平时作业以每次作业完成质量进行评价;学习态度依根据平时作业上交的及时性与独立性、课堂表现和课堂纪律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根据课程知识掌握程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的完成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反映学生对项目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

期末考试成绩占40%,主要考核评价学生对会计学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七、编制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以依据财务管理专业调研报告和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