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2、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皮肤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繁殖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3、神经骨骼肌兴奋传导过程:终板前膜→Ca++进入突触轴浆→乙酰胆碱释放→Ach 与终板后膜受体结合后膜Na通道开放内流→终板电位→近终板肌膜去极化→动作电位,胆碱脂酶,Ach 重吸收到突触前膜【电传递(缝隙连接)CNS 、心肌;化学传递:突触神经递质】

4、强、弱电的作用:强电:用来攻击敌害和觅食;

弱电:只作为电感受器的一部分

【第三章血液】

2、各血细胞及血小板的功能

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吞噬与消化;嗜酸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

嗜碱性粒细胞——参与变态反应;淋巴细胞——T细胞-细胞免疫、B细胞-体液免疫;单核细胞——吞噬、免疫

红细胞RBC:通过血红蛋白Hb运输O

2和CO

2

,并对机体所产生的酸碱物质起缓冲

作用

血小板PLAT: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参与生理性止血、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第四章血液循环】

2、等容收缩和舒张相的生理意义

室内压变化幅度增大,心脏泵抽吸作用增强。快速射血和快速充盈相的速度和血量有关。

3、心胀泵血功能的评定指标

心输出量;心指数;每搏出量;射血分数;心力储备

4、心肌细胞的分类

工作细胞、自律细胞、非收缩非自律细胞

5、组织液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6、影响静脉回流:体循环平均压;心肌收缩力;体位改变(直立性低血压);骨骼肌的挤压作用;胸内负压

组织液和淋巴液生成的因素:组织液由血浆滤过毛细血管而形成;引起血浆胶渗压减小或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的因素,能促进淋巴量的增加。

7、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不同时期离子通道开放时间

0期—快Na+通道开放

1期— K通道开放,快Na+通道关闭

2期—慢Ca++通道,K+通道开放

3期— K+通道开放,Ca++通道关闭

4期—慢Na+通道开放, K+通道开放, Na-K泵,恢复静息膜电位。

【第五章呼吸】

2、呼吸膜的结构:表面活性物质层,肺泡上皮细胞层,肺泡上皮基膜,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间隙,毛细血管基膜层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3、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保持肺的扩张状态;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利于呕吐;利于反刍

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意义(生理功能)

减小吸气阻力;防止肺泡内液体积聚;稳定大小肺泡容积

5、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Pco2升高、pH减小、温度升高—使氧离曲线右移,血氧饱和度下降,有利于氧气的释放。

Pco2降低、pH升高、温度降低—氧离曲线左移,氧合血红蛋白形成增加。

2,3—二磷酸甘油,2,3-DPG升高,氧离曲线右移。

6、波尔效应以及其意义

酸度对血红蛋白氧亲和力的影响

pH降低,血红蛋白对O2的亲和力降低;反之则升高。

生理意义:即可促进结合;又可促进解离

7、影响组织换气和肺换气的因素

肺换气: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肺通气/血流比值:

组织换气:组织细胞代谢;血液供应

8、气体在血液之中的运输形式:物理溶解,化学结合

9、呼吸运动的方式

10、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特点

1.反应快、可逆、不需要酶催化、受氧分压的影响

2.氧合

3.1分子的血红蛋白可结合4分子氧(发绀:去氧血红蛋白=50g/L)

4.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和解离曲线呈S形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2、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自律性;兴奋性;伸展性;紧张性;对不同刺激的敏感性

3、复胃分为哪个室

4个:瘤胃,网胃,瓣胃(前三个总称前胃)和皱胃

4、各种消化液的性质极其生理功能

唾液(功能):浸湿草料,促进食欲,防护性功能,植物性酶免遭破坏,散失体热

胃液(成分)盐酸,胃蛋白酶,胃脂肪酶,凝乳酶,粘液,内因子(糖蛋白)胰液(功能)中和盐酸,消化作用

胆汁(功能)促进脂肪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肠液(功能)依靠其中各种消化酶,对糖、蛋白质和脂肪进一步分解,使它们成为可吸收的物质。

5、消化的方法:化学性消化和机械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

6、瘤胃类微生物生存的条件

温度(39oC-41oC);pH值(5.5-7.5) ;高度乏氧;营养丰富;渗压恒定;节律性的运动

7、主要营养物质为什么在小肠内吸收(3点)

分解到可吸收状态;内容物容留时间较长;广大的吸收总面积

【第七章能量代谢及体温】

2、能量的利用

50%以上能转化为热能,其余的自由能转移给体内的ADP成为三磷酸腺苷(ATP),以化学能形式被贮存。

3、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劳动;精神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特殊动力效应

4、产热方式和散热方式

产热方式:战栗产热和非战栗产热

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5、体温调节方式

自主性体温调节;行为性体温调节

【第八章排泄和渗透压调节】

有效滤过压(与组织液处相比较):

有效滤过压 =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组织液)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渗压)–(血浆胶渗压+组织静水压)

2、肾的血液循环特征

(一) 肾的血液供应特征(两次经过毛细血管网);

(二)肾血流的调节(自身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

3、肾的功能

1.排泄代谢终产物:含氮物质、电解质、水

2.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羟化维生素D3等

4.调节动脉血压:排出水、盐类,分泌肾素等

4、排泄途径

1.肾脏:尿液、代谢终产物、异物

2.肺:CO2 、 H2O、挥发性物质

3.皮肤:水、汗腺分泌

4.肝和肠:胆色素、无机盐

5、影响滤过的因素

1、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2、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面积)

6、醛固酮的作用以及其有效刺激途径

作用:增加远曲小管、集合管对Na+的通透性,促进Na+的重吸收,同时可排

出K+。即保钠、保水、排钾。

有效刺激条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Na+浓度降低或血K+浓度

升高

【第九章神经系统】

1、神经元的结构: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

2、神经元的传递方式以及突触的传递方式

3、神经元的功能

4、神经元传导的特征和突出传导的特征

神经纤维:双向传导、绝缘性、生理完整性、相对不疲劳性、不衰减性

突触:单向传递、触延搁、总和作用、兴奋节律性改变、对内外环境变化敏

感、和易疲劳性

5、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6、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机制

7、拮抗剂、兴奋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