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重磁实验报告

重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重磁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重磁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利用重磁法进行地质勘探。

二、实验原理重磁法是利用地球磁场和重力场在地球表面的异常分布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地壳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球的磁场和重力场是由地球内部磁性物质和密度不均匀分布引起的。

通过测量地磁异常和重力异常,可以推断出地壳结构和岩性变化。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重磁测量仪器:高精度磁力仪、重力仪。

2. 数据采集设备:笔记本电脑、数据采集卡。

3. 测量工具:测绳、测锤、罗盘。

四、实验步骤1. 场地选择:选择合适的地形,确保测量区域的平坦度和稳定性。

2. 仪器准备:将磁力仪和重力仪放置在测量区域,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3. 数据采集:a. 按照设计好的测线进行测量,记录每个测点的磁力值和重力值。

b. 利用罗盘确定测点的方位角。

c. 使用测绳和测锤确定测点的高程。

4. 数据整理:a. 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笔记本电脑,进行初步处理。

b. 根据实验要求,对数据进行滤波、平滑处理。

5. 结果分析:a. 利用重磁数据处理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二维、三维可视化。

b. 分析地磁异常和重力异常分布规律,推断地壳结构和岩性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磁力异常分析:a. 通过磁力异常图,可以看出测区内的磁性物质分布情况。

b. 磁性物质的分布与地壳结构和岩性变化密切相关。

2. 重力异常分析:a. 通过重力异常图,可以看出测区内的密度不均匀分布情况。

b. 密度不均匀分布与地壳结构和岩性变化密切相关。

六、实验结论1. 重磁法是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可以用于地质勘探、资源调查等领域。

2.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重磁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学会了利用重磁法进行地质勘探。

3. 实验结果表明,重磁法在地壳结构和岩性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磁法勘探实训报告

磁法勘探实训报告

数据处理及解释: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和软件,掌握数据的整理、转换及绘制 图件,能够对成果进行初步解释
磁法勘探实训报告
三、实训过程
准备阶段:了解实训内容、目的和要求,准备相关资料、仪器和工具 理论学习:学习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磁力仪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仪器操作:分组进行磁力仪的操作练习,掌握仪器的安装、调试及保养方法 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熟悉野外数据采集的流程和方法,练习测量点的布设、数 据读取及记录 实地测量: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前往实地开展磁法勘探测量,注意安全和操作规范
本次实训主要包括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仪器操作、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解释等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
磁法勘探基本原理:介绍磁场、磁性、 磁化等基本概念,阐述磁法勘探的原理 及方法
仪器操作:学习磁力仪的构造、工作原 理及操作方法,掌握仪器的安装、调试 及保养
数据采集:了解野外数据采集的流程和 方法,掌握测量点的布设、数据读取及 记录
数据处理:学习使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整理数据、绘制图件,并对成果 进行初步解释 总结交流:完成实训报告,进行成果展示和交流,总结本次实训的经验和不足
磁法勘探实训报告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们掌握了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磁力仪的操作、数据采 集、处理及解释等方面的技能。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取得了较好 的成果
磁法勘探实训报告
A
对于实训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 和不足,学生 们也进行了反 思和总结,提
出了改进措施
B
例如,在实地 测量中需要注 意安全和操作 规范,数据处 理时需要更加
细致和认真等
C
这些反思和 总结将有助 于提高学生 们在未来的 学习和实践 中的能力

磁法勘探实验总结汇报材料

磁法勘探实验总结汇报材料

磁法勘探实验总结汇报材料磁法勘探实验总结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磁法勘探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了解磁法勘探仪器的使用及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磁法勘探是一种利用地球磁场或外源磁场探测地下物质的方法。

地球磁场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地质构造和地下矿产会对地球磁场产生扰动,从而形成不同的磁场分布。

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变化,可以推断出地下的物质分布情况。

本实验采用了地磁法勘探仪器和磁通数据分析软件。

地磁法勘探仪器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变化,获取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

磁通数据分析软件用于处理并可视化地磁数据,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检查仪器及软件的正常工作状态,并进行校准。

2. 布点测量:根据实际需要,在待勘探区域布点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点的均匀分布。

3. 数据采集:使用地磁法勘探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分别记录下每个测点的地磁场强度和方向数据。

4. 数据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磁通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包括数据的滤波、反演和剖面绘制等。

5. 数据解释:根据剖面绘制结果,对测区进行地质解释,并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经过数据采集和处理,我们得到了测点的地磁场强度和方向数据,并绘制出了测区的磁通剖面图。

根据剖面图,我们可以看到测区的地下物质分布情况。

2. 实验分析通过分析剖面图,我们可以发现测区存在明显的磁异常。

磁异常可能是由于地下矿产或地质构造引起的。

根据磁异常的形态和分布,我们可以初步推断测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并进一步推测可能存在的矿产类型。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磁法勘探的方法,成功地探究了地下物质的分布情况。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我们提高了实地勘探和数据解释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磁法勘探的局限性,如受地磁场变化和地质构造复杂性的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在磁法勘探方面积累了实践经验,对今后的地质勘探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重力勘探实验报告学号:20121003268班号: 061123:李梦谨指导教师:李永涛目录前言 (2)实验目的 (3)实验原理 (3)磁力仪工作原理 (4)工作内容及步骤 (3)实验内容及步骤 (6)实验数据分析与解释 (7)评述与结论 (13)总结 (8)建议 (9)一.实验目的:1.学习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会用磁力仪进行简单的勘探;2.根据勘探的结果,能够反演出地下物体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二.实验原理磁法勘探是利用地壳内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场变化〔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资源合查明隐伏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

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常。

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法勘探。

磁法勘探是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图1 磁异常示意图一,它包括地面、航空、海洋磁法勘探及井中磁测等。

磁法勘探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如铁矿、铅锌矿、铜锦矿等〕、进行地质填图、研究与油气有关的地质构造及大地构造等问题。

三.磁力仪的工作原理磁力仪按其测量的地磁场参数及其量值,可分为:相对测量仪器和绝对测量仪器。

从使用磁力仪的领域来看,可分为:地面磁力仪,航空磁力仪,海洋磁力仪及井中磁力仪。

下面重点介绍电子式磁力仪中的质子磁力仪。

〔1〕性能指标图3-6 GSM-19T型质子磁力仪主要技术指标如下:灵敏度:0.05nT分辨率:0.01nT绝对精度:±0.2nT动态范围:20000到120000nT梯度容差:>7000nT/m采样率:3秒至60 秒可选温飘:0.0025nT/°C〔环境温度为0到-40°C〕;0.0018nT/°C〔环境温度为0到+55°C〕工作温度:-40℃—+55℃存储4M字节:对流动站可存209715个读数对基点站可存699050个读数对梯度测量可存174762个读数对步行磁测可存299593个读数尺寸及重量:主机223×69×240mm,重2.1Kg传感器170mm(长)×75mm(直径),重2.2Kg〔2〕测量原理应用质子自旋磁矩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围绕地磁场方向做旋进运动的现象进行磁场测量。

北戴河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北戴河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20
21
22
23
2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0 24
图 2-2 砂锅店工区测网布置图 详细工作设计见附表。
7 / 18
3.各项精度要求的确定
磁测工作精度分为 1--3 级。各级精度的划分为: 一级精度 重复观测的均方误差(M):≤±1.0 nT; 二级精度 重复观测的均方误差(M):±1.0—2.0 nT; 三级精度 重复观测的均方误差(M):±2.0—5.0 nT; 磁测精度的选择和确定取决于最小有意义的探测目标体所能引起的磁异常强度。 通常确定磁 测精度(M)为最小有意义的探测目标体所能引起的磁异常强度的 1/5—1/6。在考虑磁测资 料的综合利用时,可适当提高磁测精度。本次实习我们组设计的精度为三级精度,即重复观 测均方误差小于 5.0nT 即可。由于本次实习是我们第一次进行野外的磁测工作,所以我们组 选择的工作精度是: 三级精度, 这样能减少许多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 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应的,与三级精度对应的磁测误差分配情况如下表所示: (图 2-2) 野外观测均方误差, nT 磁测总误 差 nT 总计 操作及 点位误 差 5 2 1 4.36 1.56 0.87 2.65 1.1 0.7 仪器一 致性误 差 2.0 1.1 0.3 仪器噪 声误差 2.0 0.7 0.3 日 变 改 正 误差 2.0 0.5 0.3 2.45 0.7 0.497 总计 基点、高程及正常场改正误差, nT 正常 场改 正误 差 1.0 1.212 0.28 高程 改正 误差 1.0 0.7 0.28 总基点 改正误 差 2.0 0.7 0.3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班级:XXXXXXX 组号:第一组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XXX 指导老师:XXXX、XXXX、XXXX

勘查地球物理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勘查地球物理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昆明理工大学勘查地球物理实验报告姓名何云龙学号201110101125班级资勘111院系国资院地科系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指导教师李海侠、龚玉蓉提交日期2013.11.20昆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实验一磁法勘探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实验地点:昆工莲华校区足球场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1.学习磁法勘探数据采集工作方法;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二、磁法勘探的原理磁法勘探是以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为基础,通过接收和研究地质体(构造或矿体等)在地表及其周围空间产生的地球磁场的变化和特征来推断地质体存在状态(产状、埋深、规模等)的一种物探方法。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实验内容本实验在室外使用高精度磁力仪做剖面观测,学习磁法勘探的野外工作过程和仪器操作,对观测的数据进行整理,编写实验报告。

(二)仪器G856质子磁力仪,探头及相关的仪器配件。

(三)实验的主要步骤(1)布置测线、测点。

(2)将磁力仪与探头连接。

(3)测线测量时通常2-3 人一组,由一人拿探头,一人兼做记录,或单独由一人记录。

(4)打开仪器,设置日期和时间、设置线号、设置点号和调谐场等参数。

(5)逐个测点进行磁场观测,并记录观测值,完成剖面上所有测点的观测。

(6)对观测的数据进行整理,绘制磁场变化的剖面图,分析剖面上的磁场变化特征。

四、数据分析与处理(一)实验数据17 47186 34 47215 (二)图表分析磁场强度的变化图1从南到北图2磁异常等值线平面图图3实验结果(三)结果分析磁法勘探是以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为基础,通过接收和研究地质体(构造或矿体等)在地表及其周围空间产生的地球磁场的变化和特征来推断地质体存在状态(产状、埋深、规模等)的一种物探方法。

由三号测线磁异常等值线图可知,实习区从北到南磁异常值递减。

由实习区磁异常等值线图可知,从西南到东北磁异常有递减趋势,部分地区磁异常值较高。

磁异常的反演可以有多种答案。

实验二高密度电法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实验地点:昆明理工大学大学莲华校区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1.学习高密度电阻率法数据采集工作方法;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地球物理勘探实习报告(磁法勘探)系别:资源勘查与土木工程系班级:地质一班姓名:黄佳伟学号:201220909135一、工区地质及地球物理概况工区表面附有土壤,下面五磁化物质,对物探测量无太大影响。

二、野外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1、测区:测区轮廓完整;含控制区和调查去;含少量已知区和验证地段测区轮廓完整;含控制区和调查去;含少量已知区和验证地段2、比例尺:区调中中小比例尺为10万到20万,大比例尺5 万至 2.5万;普查比例尺应相当与相应的地质比例尺或大1 倍;主要2.5 万至5千。

详查比例尺大于 5千3.测网、测网区调与普查应保证体现最小异常为原则,测线距不大于比区调与普查应保证体现最小异常为原则,测线距不大于比例尺例尺1 1厘米的长度,保证最小意义的异常有测线经过,详查厘米的长度,保证最小意义的异常有测线经过,详查必须保证观测结果能反映异常细节,测网尽量规则磁测精度是衡量野外磁异常观测质量的主要标志,也是确定野外工作磁测精度是衡量野外磁异常观测质量的主要标志,也是确定野外工作方法技术的依据,同时决定了工效和成本。

方法技术的依据,同时决定了工效和成本。

磁测的均方误差、磁测的均方误差精度评价原则、精度评价原则一般在区调中以有意义的弱异常的一般在区调中以有意义的弱异常的1/5 1/5至至1/6 1/6来确定,详查则根据异常来确定,详查则根据异常特征和所需等值线间隔来确定。

仪器的动态试验(1)仪器一致性的测定方法在工区内外场变化有十余 nT 的地方,选择 50~100 个点,各台仪器依次闭合观测三次以上,按(2-1)式计算出一致性均方差。

要求其小于或等于二分之一的总均方差。

式中:n为测点数;m为多台仪器观测测点总数(k×n);k为仪器数;为点i点j号仪器观测值与该点k台仪器观测平均值之差;为仪器一致性均方差,要求;(2)仪器噪声水平的标定方法在工区内选一磁场平稳、不受人文干扰影响的地方,将待标定的仪器相距20 米放臵。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学号:班号:组号:姓名:指导教师:目录第一章序言1.1 实习时间、地点、测区自然及交通条件 1.2 测区地质及地球物理概况1.3 实习任务完成情况第二章磁法勘探野外施工技术设计2.1 实习的地质任务及要求2.2 磁测工作技术设计2.3 磁测工作质量保障措施第三章磁法勘探数据采集质量检查及评价3.1 施工仪器性能的检查及评价3.2 野外数据采集质量检查及评价第四章 UXO探测及资料处理4.1 UXO磁测数据的整理及图件编制4.2 磁异常的分析及地质解释第五章辉绿岩体地质调查及资料处理解5.1 工区野外数据的整理及图示5.2磁异常的分析及地质解释第六章结论与建议第一章序言磁法勘探是通过观测和分析由岩石、矿石或其他探测对象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异常,进而研究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或其他探测对象分布规律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

其中探测对象与围岩的磁性差异是磁法勘探的前提条件。

1.1 实习时间、地点、测区自然及交通条件2011年8月8日至13日,我组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展磁法勘探教学实习,测区按实习任务分为两个,一个是实习基地的操场,一个是位于实习基地正北方向的大梁山区。

该区属于山坡地形,地势较陡。

山坡上长满很深的草,土质系砂岩风化层。

此地交通较为便利,可乘汽车到达山脚下公路,步行十分钟可到达测区左右部分测区。

1.2 测区地质及地球物理概况工区内出露地层以元古界混合花岗岩为主(属区域变质岩),其中存在燕山期辉绿岩脉,属浅层基性侵入型岩浆岩;局部地段有第四系坡积物存在。

由于辉绿岩属于基性岩浆岩,因此磁化率比较大,约为5000~8000(10-6SI(κ)),其围岩花岗岩的磁化率约为30~50(10-6SI(κ)),远远小于辉绿岩的磁化率,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们之间的磁性差异来确定大梁山工区内辉绿岩脉的赋存状况。

1.3 实习任务完成情况本次磁法勘探实习有两个任务:任务一:使用磁法技术进行掩埋铁磁性物体的详查,查明铁磁性物体的平面位置;面积:28×14米2。

磁学探究实验报告总结(3篇)

磁学探究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探究磁学现象,加深对磁学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二、实验原理磁学是研究磁场、磁体以及磁现象的科学。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通过观察磁铁的相互作用、磁场的分布、磁感应强度等,来探究磁学的基本规律。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磁铁(N极、S极)2. 磁场计3. 磁场分布图4. 实验记录表5. 直尺6. 毫米笔四、实验步骤1. 观察磁铁的相互作用,记录实验现象。

2. 使用磁场计测量磁铁周围的磁场强度,记录数据。

3. 分析磁场分布图,观察磁场的变化规律。

4. 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探究磁场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磁铁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显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当两个磁铁靠近时,若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则它们会相互排斥;若异名磁极相对,则它们会相互吸引。

2. 磁场强度测量使用磁场计测量磁铁周围的磁场强度,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且磁场分布呈对称性。

3. 磁场分布图通过分析磁场分布图,我们可以观察到磁场的分布规律。

磁场线从磁铁的N极发出,进入S极,形成闭合回路。

磁场线密集的区域表示磁场强度较大,稀疏的区域表示磁场强度较小。

4. 磁场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我们可以探究磁场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当物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从而改变其运动状态。

六、实验结论1. 磁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 磁场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磁场分布呈对称性。

3. 磁场对物体运动有影响,当物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从而改变其运动状态。

七、实验反思本次实验让我们对磁学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然而,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实验数据不够精确,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2. 实验过程中,部分操作不够熟练,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

高精度磁法勘探实习报告(质子磁力仪学习)

高精度磁法勘探实习报告(质子磁力仪学习)

本科生实习报告实习类型生产实习题目高精度磁法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学生姓名0000000学生学号0000000000000指导教师贾真李军张赛民李才明实习地点成都理工大学校内实习成绩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填写说明1、实习类型填写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教学实习、综合实习等与专业培养方案一致的实习类型;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3、封面底下日期请填写实习日期,应与培养方案的实习时间吻合;4、格式要求: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题目(二号黑体居中);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摘要成都理工大学2014级专业1-3班于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在校内青年友谊林开展了磁法勘探实习。

整个实习可以分为五个环节,包括实习内容讲解、仪器性能检测、测线观测、磁性参数测定以及数据处理。

12月18日上午,在东苑教室实习老师首先进行了实习内容讲解,主要包括实习内容、要求及报告的具体编写;12月18日下午,实习老师带我们在青年友谊林进行了仪器(PMG2 型质子磁力仪)的使用讲解与性能测试,主要包括噪声水平与探头一致性检测;12月19日,同样在青年友谊林,实习老师带我们进行了测线观测以及观测数据的处理解释;12月20日,同样在青年友谊林,实习老师带我们进行了磁性参数的测定以及测得的磁性数据的处理解释。

电法勘探,磁法勘探实验报告20091000166--闫超

电法勘探,磁法勘探实验报告20091000166--闫超

科研实习报告班级:122092班姓名:闫超学号:20091000166一、磁法勘探磁法勘探简介:magnetic prospecting 测量地磁异常以确定含磁性矿物的地质体及其他探测对象存在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形状﹐从而对工作地区的地质构造﹑有用矿产分布及其他情况作出推断。

磁性岩体及矿体产生的磁场叠加在地球磁场之上﹐引起地磁场的畸变。

这种畸变一般称为地磁异常。

在造岩矿物中﹐只有磁铁矿﹑钛磁铁矿﹑磁黄铁矿和磁赤铁矿等少数矿物具有强磁性(见岩石物理性质)。

因此﹐岩石及矿石的磁性强弱﹐主要决定于上述矿物的含量及分布情况。

根据测定﹐沉积岩的磁化率比岩浆岩和变质岩的磁化率低几个数量级。

在岩浆岩中﹐基性及超基性岩的磁性最强﹐酸性岩是弱磁性或无磁性的。

变质岩的磁性决定于原岩的成分及变质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如果原岩是花岗岩及泥岩等﹐则变质后的岩石一般无磁性﹔如果原岩是基性喷出岩或侵入岩等﹐则变质后的岩石一般具有中等磁性。

工作方法基本方法磁法勘探可在地面(地面磁法)﹑空中(航空磁法)﹑海洋(海洋磁法)和钻孔中(井中磁法)进行。

在地面磁法勘探中﹐一般是布置一系列的平行等距的测线﹐垂直于被寻找的对象(例如矿体)的走向﹐在每条测线上按一定距离设置测点﹐在测点上测地磁场垂直分量的相对值﹐测线距与测点距之比从10﹕1到1﹕1。

在航空及海洋磁法勘探中﹐飞机或观测船沿预先设计好的航线行进(用导航仪控制)﹐用航空或海洋磁力仪自动记录总磁场强度。

无论地面或航空磁法﹐测量点间的距离要小于所要找的异常的宽度。

例如石油勘探用航空磁法找大片磁异常﹐航测的线距是1~5公里﹐飞行高度0.3~1公里﹔在金属矿区﹐线距要小一些﹐有时小于100米(见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海洋地球物理勘探﹑地下地球物理勘探)。

地面磁测地面上设置测网,用磁力仪观测磁异常现象和分布规律。

测网一般是由互相平行的等间距的测线和测线上等间距分布的测点组成。

测网形状和密度决定于研究对象的规模、需要研究的程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目录第一章序言1.1 实习任务日期、地点、测区自然交通条件1.2 测区地质及地球物理概况1.3 实习任务完成情况第二章磁法勘探野外施工技术设计2.1 实习的地质任务及要求2.2 工作比例尺及测网的确定2.3 各项精度要求的确定第三章磁法勘探数据采集质量检查及评价3.1 施工仪器性能的检查及评价3.2 野外数据采集质量检查及评价第四章UXO探测及资料处理解释4.1 工区野外数据的整理及图件编制4.2 工区磁异常的分析及解释第五章辉绿岩体地质调查及资料处理解释5.1工区野外数据的整理及图件编制5.3 工区磁异常的分析及地质解释第六章实习小结第一章 序言1.1、实习日期、地点、测区自然交通条件中国地质大学北戴河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东山堡,坐落于燕山大学附近,滨临美丽的渤海。

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发达,海上运输业尤其发达。

秦皇岛市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甲级旅游城市。

我们从8月2号开始北戴河的地球物理实习,整个实习维持大约四周,实习地点为秦皇岛市区及其周边。

第一轮开始实习的是磁法勘探,实习时间从8月2号持续到8月7号,主要有两个工区的任务,地点分别在实习站和砂锅店。

测区交通条件一般,从实习站到达砂锅店工区需要一个小时车程和二十分钟的步行时间,整个测区的交通位置图如下所示:1.2. 测区地质及地球物理概况此次磁法实习有两个工区,站内工区位于实习站西边篮球场,覆盖地层为第四系的土层,上附草地,工区地下埋有磁铁,使我们磁测的主要目标,另外工区内还有铁丝网,篮球架和硬井盖等干扰。

砂锅店工区主要岩性组成为灰岩和辉绿岩,工区东侧的辉绿岩脉露头情况较好,而辉绿岩和灰岩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磁性差异,故可以通过磁测工作来查明辉绿岩脉结果表明工区确实存在上述几种岩性岩石,进行的是有效磁测工作。

1.3.实习任务完成情况磁法实习的第二三个工作日我们分别完成了对实习站和砂锅店工区的磁测任务。

磁法勘探实验

磁法勘探实验

质子磁力仪实验
1.试验目的:了解质子磁力仪的使用以及野外数据采集
2.实验步骤:
①布置测线
一共布置五条测线,测线之间的距离为2米,每条
测线26个测点,测点距为2米。

测线布置示意图
②组装仪器,同步各个仪器的时间。

②找一个没有外部干扰的地方布置日变观测站。

③测量数据。

④处理数据,并做解释。

3.日变校正
使用Matlab编写一个小程序进行日变校正
4.实验数据
一.剖面图
1.一号测线剖面图(校正后)
图一1号测线
由于有金属物体(如汽车)和电线的干扰,使得数据的起伏比较大,我们应当去除受干扰的数据。

2.二号测线剖面图
3.三号测线剖面图
图三三号测线4.四号测线剖面图
图四四号测线5.五号测线剖面图
图五五号测线
四号点受到的干扰比较大,出现了一个正异常点
二.平面剖面图
以47000nT为基准线所画的平面剖面图,由图可知测线开始的几个
测点磁感应强度波动比较大,而其后的值变化比较平缓。

三.平面等值线图
以47400nT为界线,界线以上出现了正异常,以46950nT为界线,界线以下出现负异常。

磁法勘探实训报告领导

磁法勘探实训报告领导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国家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提高矿产资源勘探的效率,磁法勘探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员工深入了解磁法勘探技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本次磁法勘探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使员工掌握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设备操作;2. 提高员工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磁法勘探技术的能力;3. 培养员工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实训时间及地点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实训地点:某矿产资源勘探现场四、实训内容1. 磁法勘探基本原理及设备介绍2. 磁法勘探技术方法3. 磁法勘探现场操作4. 数据采集与处理5. 实例分析及讨论五、实训过程1. 磁法勘探基本原理及设备介绍在实训开始,我们首先了解了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包括地磁场的产生、磁异常的产生等。

接着,介绍了磁法勘探设备,如磁力仪、电子罗盘、GPS定位仪等。

2. 磁法勘探技术方法接下来,我们学习了磁法勘探的技术方法,包括磁测线布设、磁测点测量、磁异常数据处理等。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使员工对磁法勘探技术有了全面的认识。

3. 磁法勘探现场操作在实训现场,我们进行了磁法勘探的现场操作。

员工们分组进行,按照磁测线布设、磁测点测量等步骤,进行了实地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大家遇到了各种问题,如仪器故障、数据采集误差等,但在老师和同事的帮助下,一一解决了这些问题。

4. 数据采集与处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员工们学会了如何使用磁力仪、电子罗盘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采集到的数据经过整理、分析,得出了磁异常图,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勘探提供了依据。

5. 实例分析及讨论在实训的最后,我们对采集到的磁异常图进行了实例分析,讨论了如何根据磁异常图判断矿产资源分布。

通过实例分析,员工们对磁法勘探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实训总结通过本次磁法勘探实训,员工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设备操作;2. 提高了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磁法勘探技术的能力;3. 培养了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磁法勘探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矿产资源勘探技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磁法勘探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油气、煤炭、金属等矿产资源的勘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我于2021年7月至8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磁法勘探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对磁法勘探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掌握磁法勘探的野外操作技能,提高野外作业能力。

3. 学习磁法勘探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了解我国磁法勘探行业的发展现状,拓宽视野。

三、实习内容1. 磁法勘探原理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

磁法勘探是利用地球磁场的异常来探测地下矿产资源的一种方法。

地球磁场分为地磁场和磁异常场,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的磁性物质产生的,而磁异常场则是由地下磁性矿体产生的。

通过测量地磁场的异常,可以推断地下矿体的存在。

2. 磁法勘探仪器实习期间,我们了解了磁法勘探仪器的种类和功能。

常见的磁法勘探仪器有磁力仪、磁力梯度仪、磁通门磁力仪等。

磁力仪用于测量地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磁力梯度仪用于测量地磁场的梯度变化,磁通门磁力仪则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3. 野外操作在野外操作环节,我们学习了磁法勘探的野外施工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踏勘:了解地形、地貌、植被等基本情况,确定勘探线路。

(2)布设测线:根据勘探目的和地形条件,布设测线。

(3)测量:使用磁力仪等仪器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4)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制磁异常图。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磁法勘探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整理:对测量数据进行筛选、校正、平滑等处理。

(2)数据处理:使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如绘制磁异常图、计算磁异常强度等。

(3)异常解释:根据磁异常特征,分析地下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分布。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对磁法勘探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磁法测量实验报告

磁法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磁法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 学习使用磁力仪进行磁法测量;3. 通过实验,掌握磁法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4. 了解磁法测量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磁法测量是利用磁场的性质,通过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获取地质、工程等领域的相关信息。

本实验采用磁力仪进行磁法测量,通过测量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计算出地磁场的总强度和倾角。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磁力仪:用于测量地磁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2. 测量尺:用于测量实验场地的大小;3. 记录本:用于记录实验数据;4. 计算器:用于计算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 选择实验场地:选择一个开阔、平坦的场地,避免周围有高大建筑物、树木等影响地磁场的因素。

2. 设置测量点:根据实验要求,确定测量点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3. 测量水平分量:将磁力仪放置在测量点上,调整磁力仪的方向,使其与地面垂直。

读取磁力仪的水平分量值。

4. 测量垂直分量:将磁力仪保持垂直方向,读取磁力仪的垂直分量值。

5. 计算地磁场的总强度和倾角:根据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地磁场的总强度和倾角。

地磁场的总强度 F = √(H² + Z²)地磁场的倾角α = arctan(H/Z)6. 重复步骤3-5,对多个测量点进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

7.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进行统计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测量点 | 水平分量 H (nT) | 垂直分量 Z (nT) | 总强度 F (nT) | 倾角α (°)-----------------------------------------------------------1号点 | 100.0 | 30.0 | 111.8 | 14.02号点 | 102.0 | 28.0 | 113.5 | 13.63号点 | 101.0 | 32.0 | 111.7 | 15.12.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地磁场的总强度在111.7nT到113.5nT之间,倾角在13.6°到15.1°之间。

校内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校内磁法勘探实验报告

目录第1章前言 (2)1.1实习时间、地点、要求、目的介绍 (2)1.1.1实习时间 (2)1.1.2实习地点 (2)1.1.3实习要求 (2)1.1.4实习目的 (3)1.2实习工作量及完成情况 (3)第2章磁法勘探野外施工技术设计 (4)2.1实习的地质任务及要求 (4)2.2磁测工作技术设计 (4)2.2.1测网设计 (4)2.2.2比例尺 (4)2.2.3基站选址 (4)2.2.4物性测试方法 (5)2.3磁测工作质量保障措施 (5)2.3.1仪器介绍 (5)2.3.2精度设计 (7)2.3.3干扰措施排除方法 (8)第3章磁法勘探数据采集及质量评价 (8)3.1仪器性能标定 (8)3.1.1仪器一致性检查 (8)3.1.2水平噪声检查 (13)3.2 野外数据采集及系统质量检查 (17)第4章磁测资料处理 (18)4.1 磁测资料处理方法相关原理 (18)4.1.1日变改正 (18)4.1.2高度改正 (18)4.1.3滤波 (18)4.1.4延拓 (18)4.1.5导数 (18)4.2磁测原始数据处理结果数据及图件、异常分类分区及统计 (19)4.3磁测异常分析 (24)第5章磁测资料解释 (24)5.1磁测资料解释方法介绍 (24)5.1.1特征点法 (24)5.1.2经验切线法 (24)5.2 典型剖面经验切线深度解释 (25)第6章实习认识与学习体会 (25)附录: (27)第1章前言1.1实习时间、地点、要求、目的介绍1.1.1实习时间本次实习时间为9月7日至9月13日以及11月2日至11月8日两个阶段。

1.1.2实习地点本次实习的地点安排在松林宿舍对面的小土坡以及东苑花台。

经过提前一天的踏勘,通过所携带GPS定位可知该工区经纬度大致为:北纬30°40′51.33″以及东经104°09′31.72″,高程大约为510m左右。

另外线距5m,点距2m的80x80的正方形工区。

磁法实习报告(DOC)

磁法实习报告(DOC)

本科生实习报告实习类型生产实习题目磁法勘探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实习地点实习成绩二〇一五年九月二〇一五年十一月目录第1章前言 (3)1.1 实习地点及环境 (3)1.1.1 影响磁测工作的因素 (3)1.2 实习时间安排 (4)1.3 实习阶段及目的 (4)第2章磁法勘探野外施工技术设计 (5)2.1 实习的地质任务及要求 (5)2.2 磁测工作技术设计 (5)2.3 磁测工作质量保障措施 (8)第3章磁法勘探数据采集及质量评价 (8)3.1 仪器性能标定 (8)(2)多台一致性精度 (8)(3)磁力仪往返观测精度 (9)(4)磁性参数测定 (9)第4章磁测资料处理 (12)4.1 磁测原始数据处理结果数据及图件、异常分类分区及统计 (12)4.2 4磁测原始数据的处理对于使用质子磁力仪来完成高精度或特高精度的磁测任务,日变改正由仪器自带软件进行。

数据的整理可根据精度要求,做纬度、精度、高度改正的某一项或几项,最后精算到0.1nT。

纬度改正同上,精度改正主要试工区范围及所处的磁场的变化来定,当地磁场延东西方向变化较大时,可从地磁图上根据相邻两等值线的距离及强度来求算出精度改正值,而高度改正值由公式求出。

在我国大陆高度改正值在0.021nT/m-0.028nT/m之间。

高于基点高度改正为正,反之为负。

(15)4.3 (16)第5章磁测资料解释 (16)5.1 磁测资料解释方法介绍 (16)第1章前言1.1实习地点及环境此次磁法勘探,我们主要在四个地方进行了野外施工。

其中新足球场正北方的小山坡,山坡的顶部地势较为平坦,有少许的灌木及杂草。

紧邻公路交通方便。

其次珙桐食堂与松林公寓楼之间的青年友谊林,那里地势平坦靠近路边,林内规则分布小树,土质湿软,地面存在许多的杂草。

紧邻公路,来往车辆较多。

然后松林斜对面的一个小山坡,那里树木较为稀少,杂草较多。

紧邻公路,交通方便。

最后是艺术大楼附近的小树林,交通也很方便,便于野外施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勘探实验报告
学号:
班号: 061123
:梦谨
指导教师:永涛
目录
前言 (2)
实验目的 (3)
实验原理 (3)
磁力仪工作原理 (4)
工作容及步骤 (3)
实验容及步骤 (6)
实验数据分析与解释 (7)
评述与结论 (13)
总结 (8)
建议 (9)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磁法勘探的基本原理,会用磁力仪进行简单的勘探;
2.根据勘探的结果,能够反演出地下物体的基本形态和特征。

二.实验原理
磁法勘探是利用地壳各种岩(矿)石间的磁性差异所引起的磁场变化(磁异常)来寻找有用矿产资源合查明隐伏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

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
不同磁性,可以产生各不相同
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
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
常。

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
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
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
法勘探。

磁法勘探是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
图1 磁异常示意图
一,它包括地面、航空、海洋磁法勘探及井中磁测等。

磁法勘探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如铁矿、铅锌矿、铜锦矿等)、进行地质填图、研究与油气有关的地质构造及构造等问题。

三.磁力仪的工作原理
磁力仪按其测量的地磁场参数及其量值,可分为:相对测量仪器和绝对测量仪器。

从使用磁力仪的领域来看,可分为:地面磁力仪,航空磁力仪,海洋磁力仪及井中磁力仪。

下面重点介绍电子式磁力仪中的质子磁力仪。

(1)性能指标
图3-6 GSM-19T型质子磁力仪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灵敏度:0.05nT
分辨率:0.01nT
绝对精度:±0.2nT
动态围:20000到120000nT
梯度容差:>7000nT/m
采样率: 3秒至60 秒可选
温飘:0.0025nT/°C(环境温度为0到-40°C);
0.0018nT/°C(环境温度为0到+55°C)
工作温度:-40℃—+55℃
存储4M字节:对流动站可存209715个读数
对基点站可存699050个读数
对梯度测量可存174762个读数
对步行磁测可存299593个读数
尺寸及重量:主机223×69×240mm,重2.1Kg
传感器170mm(长)×75mm(直径),重2.2Kg
(2)测量原理
应用质子自旋磁矩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围绕地磁场方向做旋进运动的现象进行磁场测量。

在水、酒精、甘油等样品中,质子受强磁场激发而具有一定方向性,去掉外磁场,质子在地磁场作用下绕地磁场T旋进,其旋进频率f与地磁场T强度成正比,关系式为:
T=23.4872f
单位:伽马或纳特。

测定出频率f即可计算出总磁场强度T的数
值。

图3-7质子旋进示意图
四.实验容及步骤
1.检查并连接好实验仪器;
2.选定物探楼到数理楼之间的区域为要勘探的剖面并布置3条剖面线,每条线间距离大概5米左右,设置勘探点之间的距离为1m;
3.根据布置的线路进行勘探,记录测量的数据;
4.根据测量的数据,以点号为横坐标,磁场强度为纵坐标,绘出测量的剖面图,如下图:
实验数据表
实习数据
测点号x/m 测线1 测线2 测线3
1 0 49533.67 50082.26 49688.78
2 1 49543.74 49572.14 49667.77
3 2 49575.75 49604.35 49743.86
4 3 49635.16 49636.67 49741.73
5 4 49658.63 49655.61 49736.68
6 5 49684.22 49667.4
7 49727.8
7 6 49691.72 49676.1 49721.07
8 7 49693.2 49684.17 49712.31
9 8 49691.23 49698.81 49706.94
10 9 49683.05 49691.42 49699.28
11 10 49682.41 49692.09 49693.74
12 11 49685.08 49685.62 49686.2
13 12 49681.92 49749.33 49678.49
14 13 49683.17 49735.43 49671.02
15 14 49688.13 49734.06 49658.85
16 15 49693.18 49737.81 49642.8
17 16 49694.88 49740.42 49633.18
18 17 49714.05 49740.6 49628.48
19 18 49729.89 49748.37 49618.25
20 19 49755.42 49801.44 49579.61
实验数据处理剖面图
五.实验数据分析与解释
由实验数据处理剖面图看出:
1. 测线1,2在18号点测量值远高于其他测点,测线3在1号点测量值远高于其他测点,根据实地分析可能与其选取测点接近停车有关;
2. 测线1,2,3在测点8到测点16之间有一段明显的磁力值下降,推测可能有磁异常体。

向老师和助教确认后得知此处磁力值变化可能受地下埋藏电缆影响,由于3条测线均按南北向布设,因此由剖面图可推测此处埋藏的电缆大致呈东西走向;
3. 3条测线在测点14到测点43间磁测曲线波动较小且大致重合推测无磁异常体,基底起伏小。

六.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我们通过使用质子磁力仪了解磁法勘探的基本工作方法;培养实验技能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掌握常用磁力仪的工作原理、并学会操作和使用;掌握基本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加深的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课本上的知识用于实践中去,我们组虽然做得比较快但是由于取得点比较少获得的信息也就相对较少,由此可见在测量时应该测量较多的数据。

并且由于是合作完成实验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无论是记录员,读数员还是持探头的同学都付出了努力。

所以在此我要感我组的同学以及老师。

七.建议
1.实习时所用的仪器好坏直接决定实习的效率和效果,对于我们
学生来说实习时使用仪器要注意轻拿轻放,但是仪器的工作质量也应该确保;
2.仪器不太够用,建议学校多添置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