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敏感性——是指影响因素(自变量)的变动对被影响因 素(因变量)变动的影响程度大小。如果影响因素较小的变 动引起被影响因素较大的变动,称之为被影响因素对该影响 因素的敏感性强。
2、敏感性——是指同某项目或某系统相关联的一组因素中, 某一因素发生变动后对该系统的预期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性质 及影响程度。
8
§13.1 相关概念
(三)生态环境敏感区(ec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
国内不少学者认为生态敏感区(也称生态敏感地带)对区域 具有生态保护意义,一旦受到人为破坏很难短时间内恢复, 也是规划用来控制与阻隔城市无序蔓延,防止城市居住环境 恶化的非城市化地区,主要包括河流水系、滨水地区、野生 生物栖息地、山地丘陵、植被、自然保护区、滩涂湿地、水 源涵养区等(李团胜等,1999;王效科等,2001;杨培峰, 2005)。
9
§13.1 相关概念
(三)生态环境敏感区(ec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
国内也有学者认为生态敏感区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生态 系统的结合部,是生态环境条件变化最剧烈和最易出现生态 问题的地区,也是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以及进行生态环 境综合整治的关键地区(徐福留等,2000)。
(三)生态环境敏感区(ec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
环境敏感区——指人类生存环境中容易因人类开发行为而造 成环境资源耗损和自然生态平衡破坏,且难以断时期恢复的 区域。
《美国华盛顿州环境政策法》对环境敏感区(ຫໍສະໝຸດ Baidu称关键区 critical area)的定义——那些对包括以下、但不局限于以下列 出的地区有可能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区域:不稳定土层、陡 坡地、稀有或珍稀动植物、湿地等地区,或位于洪泛区的地 区。
3
§13.1 相关概念
(二)生态敏感性(ecological sensitivity)
1、生态敏感性——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 反映程度,说明发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可能性大小。 通常,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关键是生态群落的特征。具体来说,如果 在同样的人类活动强度影响或外力作用下,各生态系统出现区域生 态环境问题(如沙漠化、盐渍化、水土流失和酸雨)的概率大小。
生态敏感区界定的目的是对某一区域进行控制性保护,以避 免建设活动对之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
5
§13.1 相关概念
(三)生态环境敏感区(ec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
狭义——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类型的生态要素与生态实体; 广义——不仅包括对城市区域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自然生态
2、生态敏感性——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情况下,生态因 子对外界压力或变化的适应能力。
生态环境的敏感性会因生态系统不同而不同。而敏感性与稳定性有 着内在的联系。稳定性越强,对外界扰动的敏感性就越低。
4
§13.1 相关概念
(三)生态环境敏感区(ec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
要素或实体,而且包括用来分割城市组团,防止城市无序蔓 延的地带以及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储备的用地区域。 生态敏感区——也称生态敏感地带,是指对区域总体生态环 境起决定作用的生态要素和生态实体,这些实体和要素对内 外干扰具有较强的恢复功能,其保护、生长、发育等程度决 定了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
6
§13.1 相关概念
环境敏感区(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s)
目前,学者对生态环境敏感区的涵义还存在不同的认识,还 缺乏统一的标准,在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中给生态环境敏感 区概念的应用带来了一些不便。
生态环境敏感区——一个内涵以及外延较广的概念,根据其 包含的主要内容,可以将其分为狭义的生态敏感区和广义的 生态敏感区。
该计划将生态敏感区定义为那些对本地生境或区域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土 壤、水体或其他自然资源的长期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的景观要素或区域,包 括野生生物栖息地(wildlife habitat areas)、湿地(wetlands)、坡地(steep slopes)以及重要的农业用地(prime agricultural lands)等(Foster Ndubishi, 1995)。
7
§13.1 相关概念
(三)生态环境敏感区(ec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
生态敏感区项目最早始于英国,是英国自然保护区八种类型之一。其面积 也由1987年的不足3万公顷增长为2004年的120多万公顷,增长了40多倍。
1980年代,英国为了保护具有重要生态环境意义的景观、野生生物栖息地 和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开始实施生态敏感区计划(The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Area (ESA) scheme)。
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
主要内容
§13.1 相关概念 §13.2 生态环境敏感性提出的背景 §13.3 生态环境敏感性的主要类型 §13.4 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13.5 案例分析 §13.6 小结 §13.7 重要术语 §13.8 思考与练习题
2
§13.1 相关概念
(一)敏感性(sensitivity)
什么是生态环境敏感性?为什么要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如何通 过GIS空间分析功能来进行敏感性的定量分析与评价?
根据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需科学划定四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 区和已建区);按照目前正在推进的全国各省市主体功能区划,也需 划定四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可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而房庆方等(1997)、李耀松(1997)等认为除了上述的主 要类型外,将用来阻隔城市无序蔓延、防止城市居住环境恶 化的城郊大片农田、果园、鱼塘、山丘保护区以及城市片区 之间的长期性控制用地,重要交通干线两侧的控制性长期非 建设用地也纳入了生态敏感区类型之中。
10
§13.1 相关概念
(三)生态环境敏感区(ec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