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交通与规划 复习
城市道路交通与规划复习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annual average daily traffic):将全年统计的日交通量总和除以全年总天数所得平均值为年平均日交通量.单位为pcu/d。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中各小时的交通量不均衡,一般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
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一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
第30位小时交通量:指将全年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
为什么一般取第30位交通量作为设计交通量?1、30HV的位置特殊.Qi/ADDT——i曲线的共同特征:在第30〜50位两侧,由线弯曲程度发生变化,左边陡降,右边平缓。
2、30HV取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经济、高效。
高峰小时交通量系数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把系数K称为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
K值的分布在9 〜14%之间,当城市道路交通且饱和度较高时.则K值较小,当城市道路交通且饱和度较低时.则K值较大。
K值一般可如下取值城市道路用11% 公路:平原区用13%,山区用15%。
车流密度K 指某时刻单位长度道路上分布的车辆数。
例:1000米长的双向四车道的道路上,在某一时刻每一车道上有12辆车则道路上车流密度:车头间隔车头间隔包括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
车头间距hs:同向相邻两车车头之间的距离。
车头时距ht:同向相邻两车车头之驶过同一断面的时间间距。
问:假设车速36km/h,两车车头间距为10米,问车头时距是多少?若某一断面一小时内通过了600辆车,问平均车头时距是多少?交通三参数之间关系含义:a、当密度小时,交通量亦小,但车速很高;b、随着K增加,Q增加而V降低。
到临界车速V。
时,交通最大,密度K 。
为最佳密度;c、当K继续增加,交通开始拥挤,Q、V降低;最后到密度最大时,V =0,Q =0,此时车辆首尾相接,堵在路上。
道路使用者(如司机)从道路上可能得到的服务质量、服务程度。
①A级,自由状态的车流。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重点TT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1.2第一章1.人体活动空间自由活动圈(直径1.22~1.34米),步行可以很自由不干扰别人;即人均所拥有的空间达到3.7m2。
舒适活动圈(直径1.07~1.22米),穿越的行人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0.9~1.17m2;限制活动圈(直径0.92~1.07米),穿越的行人要侧身走才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0.6~0.9m2;接触区(直径0.48~0.6米),行人已无法穿行超越,0.18~0.28m2;一般选取1.4~3.7m2/人的空间值作为确定服务水平界限的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为2.5m。
2.停车方式车辆的停放方式:①平行式(所需停车带较窄,驶出车辆方便迅速,但沿路占地最长,单位长度停放的车辆数量少。
常用于路边临时停车或短时间停放,有利于加快停车泊位的周转)②垂直式(单位长度停放的车辆较多,用地比较紧凑,但停车带占地较宽,且在进出停车位时,需要倒车一次,因而要求通道宽度至少有1.2倍的车身长度。
布置时可考虑两边停车,合用中间一条通道)③斜列式——30、45、60度(停车带宽度随车身长度和停放角度不同而异,宜在场地受限制时采用。
车辆出入及停车均较方便,有利迅速停滞和疏散,缺点是单位停车面积比垂直停放要多,特别是30度停放,土地利用率不高,用地最费,故较少采用)我国较多采用平行式和垂直式车辆的停发方式:①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常用于家庭车库或建筑周边停车)②后退停车,前进发车(最常采用,优点是发车迅速方便,占地面积少,常用于公共停车场。
)③前进停车,前进发车(更为方便,但占地面积较大,多用于铰接车停车场,除特殊要求,一般较少采用3.地面停车场,每个停车位25~30m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30~35m2,路边停车带16~20m2第二章1.交通流特性三大参数:①交通量:指在单位时间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前者称为车流量,后者称为人流量。
②速度(V):指车辆或行人在单位时间行驶或通过的距离。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老师总结自己整理
第一章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1)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
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一个战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市公交网。
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交通、居住、工作、游憩。
城市道路的概念及其功能: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城区内的道路。
功能: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铺设提供空间; 是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分别用地各地块的边界;是商贸活动的场所之一;是城市居民交通与活动的空间;城市防灾避难提供场所;为城市通风新鲜空气的流通提供渠道;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是显示当代精神文明的场所,是组织城市景观的导线。
城市道路按国标、按功能、按目的分类:(1)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3)按交通目的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问题及原因:(1)人口密集与城市用地的矛盾:由于人口稠密,国家又实行劳动力密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所以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密集而城市用地紧张,从而导致交通密度大。
(2)城市用地布局带来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由于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上缺乏远见,缺乏清晰的规划思想,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明显,从而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分布和合理性。
(3)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运输体系和交通结构缺乏科学性。
(4)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我国城市中城市运输、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管理三个系统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脱节,城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需要。
城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1、城市综合交通的含义“大交通”是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城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城市交通系统的要素(1)人和物的流动(交通需求)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动,是城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战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管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管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周围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1)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
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选择:时间、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
也可用平均出行时间和最大出行时间来表示。
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
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可以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根据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
一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布置的原则合理组织城市对外交通运输体系;尽量满足各种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要求和发展可能;尽量减少对城市道路交通和环境的干扰;使城市与交通均具备发展的可能性;尽量利用现有设施,减少投资和用地。
1 、港口的组成及其一般技术要求港口由水域和陆域组成水域:航道、码头前水域、锚地要求有合适的深度和面积,适宜水上作业陆域:码头、布置各种设备的陆地,有一定数量的岸线和纵深2、一港口位置的选择〔1〕总体发展要求①在条件允许时,港址与自由贸易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宜同步规划,一旦政策允许即可运作。
②港址选择要考虑吸引工业区等的建立,更多地为促使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时机和条件。
③出于环境方面的原因,现代港口活动与城市人口正常生活别离的概念,愈来愈被广泛采用。
因此,现代化港口的港址应形成新港区,寻求其与城市居住区两者发展互不干扰的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
3、出行时辰分布早高峰比晚高峰集中;早高峰的出行目的相对较晚高峰集中;大城市有早高峰、晚高峰,且集中度高;中小城市有早高峰、午高峰、晚高峰,集中度低;早高峰持续时间短,晚高峰持续时间长;通勤出行的峰值高,生活出行的峰值低;4、期望线:即OD分布图,连接出发小区和到达小区的直线,直线宽度表示出行次数;5、等时线:由城市的某一吸引点出发,在规定的时耗内可达的用地范围,可以反映地区的交通便捷程度;城市结构与出行距离◆城市规模小,出行距离短;◆城市规模大,出行距离长;◆城市布局紧凑,出行距离短;◆城市布局松散,出行距离长;◆城市公交便利,出行距离长;◆影响步行率、骑车率、乘车率的因素:〔1〕出行时耗;〔2〕公交发达程度;〔3〕公交服务水平;〔4〕票价;〔5〕道路交通情况;(6)地形;〔7〕天气等。
城市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大,出行总量大;◆人口规模大,人均出行次数少;◆人口规模大,平均出行距离长;◆人口规模大,早、晚高峰集中,午高峰不明显;◆人口规模大,过境交通比例小;交通量调查的用途:◆交通规划:进行交通量的现状,并预测远景交通量。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老师总结自己整理
第一章()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1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
:一个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市公交网。
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交通、居住、工作、游憩。
功能: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城区内的道路。
城市道路的概念及其功能: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铺设提供空间;是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分别用地各地块的边界;是商贸活动的场所之一;是城市居民交通与活动的空间;城市防灾避难提供场所;为城市通风新鲜空气的流通提供渠道;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是显示当代精神文明的场所,是组织城市景观的导线。
()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快速路、主1城市道路按国标、按功能、按目的分类:()()按交通目的3: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人口密集与城市用1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问题及原因:地的矛盾:由于人口稠密,国家又实行劳动力密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所以中国城市()城市用地布局带来2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密集而城市用地紧张,从而导致交通密度大。
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由于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上缺乏远见,缺乏清晰的规划思想,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明显,从而()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3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分布和合理性。
城()4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运输体系和交通结构缺乏科学性。
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我国城市中城市运输、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管理三个系统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脱节,城()居民交通意识问题: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需要。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重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重点T T(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第一章1.人体活动空间自由活动圈(直径~米)内,步行可以很自由不干扰别人;即人均所拥有的空间达到。
舒适活动圈(直径~米)内,穿越的行人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限制活动圈(直径~米)内,穿越的行人要侧身走才不至接触到原来的行人~;接触区(直径~米)内,行人已无法穿行超越,~;一般选取~人的空间值作为确定服务水平界限的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为。
2.停车方式车辆的停放方式:①平行式(所需停车带较窄,驶出车辆方便迅速,但沿路占地最长,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数量少。
常用于路边临时停车或短时间停放,有利于加快停车泊位的周转)②垂直式(单位长度内停放的车辆较多,用地比较紧凑,但停车带占地较宽,且在进出停车位时,需要倒车一次,因而要求通道宽度至少有倍的车身长度。
布置时可考虑两边停车,合用中间一条通道)③斜列式——30、45、60度(停车带宽度随车身长度和停放角度不同而异,宜在场地受限制时采用。
车辆出入及停车均较方便,有利迅速停滞和疏散,缺点是单位停车面积比垂直停放要多,特别是30度停放,土地利用率不高,用地最费,故较少采用)我国较多采用平行式和垂直式车辆的停发方式:①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常用于家庭车库或建筑周边停车)②后退停车,前进发车(最常采用,优点是发车迅速方便,占地面积少,常用于公共停车场。
)③前进停车,前进发车(更为方便,但占地面积较大,多用于铰接车停车场,除特殊要求,一般较少采用3.地面停车场,每个停车位25~30m2,停车楼和地下停车库30~35m2,路边停车带16~20m2第二章1.交通流特性三大参数:①交通量: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前者称为车流量,后者称为人流量。
②速度(V):指车辆或行人在单位时间内行驶或通过的距离。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老师总结自己整理
第一章()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1城市交通规划的概念: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并进行综合评价,是()城市交通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活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特点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未来交通进行研究的过程和对未来交通的安排。
:一个战略:两张网:城市道路网,城城市交通规划编制的核心内容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市公交网。
城市四大基本活动:交通、居住、工作、游憩。
功能: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城市道路是指城市城区内的道路。
城市道路的概念及其功能:和其它市政公用设施铺设提供空间;是城市的骨架,建筑物的依托,分别用地各地块的边界;是商贸活动的场所之一;是城市居民交通与活动的空间;城市防灾避难提供场所;为城市通风新鲜空气的流通提供渠道;反映了城市的风貌,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又是显示当代精神文明的场所,是组织城市景观的导线。
()国标(作为城市骨架)的分类:快速路、主1城市道路按国标、按功能、按目的分类:()()按交通目的3: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干路、次干路、支路;2;按道路功能的分类的分类:疏通性道路、服务性道路。
()人口密集与城市用1我国城市交通和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问题及原因:地的矛盾:由于人口稠密,国家又实行劳动力密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所以中国城市()城市用地布局带来2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密集而城市用地紧张,从而导致交通密度大。
的交通分布的合理性问题: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是单一中心的同心圆式发展,由于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上缺乏远见,缺乏清晰的规划思想,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性也越来越明显,从而()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落后带来的系统性问题:3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分布和合理性。
城()4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运输体系和交通结构缺乏科学性。
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性问题:我国城市中城市运输、城市道路、城市交通管理三个系统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脱节,城()居民交通意识问题:市交通管理跟不上城市交通发展需要。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研复习
一、道路交通定义1)道路(4)道路是能够提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具有城市交通运输、公共空间、防灾减灾、空间结构形态及空间引导等方面的功能。
道路是交通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
道路是交通的基础,负担着城市内部和城际之间交通中转,集散的功能。
2)交通(1)交通是人与物的运输与流通,包括各种现代的与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
现代城市交通是一个组织庞大、复杂、严密而又精细的体系。
就其运输方式有道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与电梯送带等;就其空间分布有城市对外的市际与城乡间的交通,城市范围内的市区与市郊间的交通;就其运行组织形式有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就其运输对象有客运交通与货运交通。
二.道路分级城市道路应按道路在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
级别的确定是由交通流量确定的,具有相应的城市职能。
快速路:机动车道路(双幅或四幅路),解决中长距离、大运量过境的交通问题;主干路:以机动车交通为主,适当考虑非机动车和行人、城市分区之间的联系(城市组团之间的形式);次干路:通达性,从交通逐渐过渡到生活;支路: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道路分类道路按其使用范围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公路分类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
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称干线公路;起连接作用的公路为支线公路。
干线公路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三、车辆停发方式:(13)(a)前进停车,后退发车;(b)后退停车,前进发车;(c)前进停车,前进发车。
车辆的停放方式:(13)按场地可划分为平行式(平行道路停放)、垂直式(垂直道路停放)、斜列式(与道路成角度停放,60°、45°、30°)。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1、交通的定义: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
(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
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
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
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薄。
硬路肩最小宽度见书(P105)13、边沟:城市道路除利用路缘侧平石上的雨水井排除路面雨水外,在郊区道路或山区居住区内的道路常用边沟排水。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
1、都市轨道交通旳分类。
2、公交优先确实切含义。
3、都市郊区道路交通分析按交通性质分为哪三类,怎样组织?4、都市道路系统规划旳基本原则?5、都市交通旳含义。
6、交通影响分析。
7、都市道路具有哪些功能?8、居民流动在时间上分布特点有哪些?9、铁路客运站位置选择。
10、水网都市道路网旳规划和改造应考虑哪些问题?11、什么是铁路车站中旳中间站、区段站?12、在设计交叉口时,增长交叉口旳通行能力旳措施有哪些?可图示。
13、都市南北主干路和东西主干路相交,东西路直行车流量很大,于是将东西直行路下穿,并不再采用其他措施。
问交叉口与否尚有冲突点,为何,图示冲突点?提出2个改造措施。
14、什么是BRT?15、分析都市干道网基本类型中旳方格路网、优缺陷及使用该路网时注意旳事项。
16、机动车公共停车场旳设计原则?17、都市轨道交通旳分类。
18、铁路客运站在都市中旳布置和数量。
(按不一样旳都市规模分析)19、山区都市道路网规划应符合旳规定有哪些?20、铁路设备旳布置原则有哪些?21、都市道路等级构造规划应遵照旳原则有哪些?22、为何倡导公交优先?23、公交中途站规划原则有哪些?24、图为某都市新区主干路AB与次干路CD交叉口规划平面图.规划主干路AB旳横断面为双向6条机动车道三块板布置,次干路CD旳横断面为双向4条机动车道一块板布置。
交叉口设置了5个公交停靠站,其中2、3、5号站为直行、右转公交站,1、4号站为左转公交站,停靠站距交叉口距离如图所示。
试指出该交叉口规划平面布置存在旳问题。
1、为都市中大量、长距离、迅速交通服务旳都市道路,为()。
A 迅速路B 主干路C 次干路D 支路2、在都市规划估算停车用地时,其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都市人口每人()m2计算。
A 0.6~0.8B 0.7~0.9C 0.8~1.0D 1.0~1.23、当地形困难或条件受限制旳时候,我们采用(),并设置最大超高。
A 极限最小半径B 不设超高旳最小半径C 一般最小半径D 不设超高容许旳最小半径4、道路纵断面线形反应路线竖向旳()A 走向B 高程C 高差D 纵坡大小5、路拱旳形式包括()A 直线形B 折线形C抛物线形 D 直线抛物线形6、桥梁按构造受力可分为( )基本体系:A 梁式体系B 拱式体系C 刚架桥D 缆索承重桥7、都市道路按其在都市道路系统中旳地位、交通功能一般分为()。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道路具有交通、形成城市结构、公共空间、防灾、繁荣经济等方面的功能。
城市道路分为四类: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当人均所拥有的空间达到3.7㎡时,人的活动自如。
一般选取1.4~3.7㎡/人的空间作为确定服务水平界限的临界点。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我国行人平均步幅63.6cm。
步速集中于60~78m/min的范围间。
车型总长总宽总高小型汽车 5.0 1.8 1.6普通汽车12 2.5 4.0自行车 1.93 0.6 2.25车辆的停发方式:1、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家庭停车、建筑周边停车)2、后退停车,前进发车(公共停车场)3、前进停车,前进发车(铰接车停车场)车辆的停放方式:1、平行式2、垂直式3、斜列式各种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火车自行车其它非机动车最小净高 4.5 5.0 5.5 6~6.5 2.5 3.5停车用地总面积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计算机动车80%~90%,自行车10%~20%地面停车场用地面积25~30㎡/停车位停车楼地下停车库30~35 路边停车带16~20小型汽车垂直式后退停车W车6.0 L车2.8 W道6.0 W停18.0 A停25.2汽车动力因数D 汽车单位重量的有效牵引力交通流的分类按交汇流向分:交叉、合流、分流、交织流按道路服务水平分:自由流、稳定流、不稳定流、强制流交通流特性三大参数:交通量、速度、密度用通行能力来评价道路的服务水平道路的服务水平主要以道路上的运行速度和交通量与可能通行能力之比。
道路的通行能力是指正常的气候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或交叉口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车辆交通流特征:车流量、行车速度、车流密度道路车流量:单位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车辆数,且常指来往两个方向的车辆数。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内的车流高峰期间连续60min的最大交通量。
设计交通量:一般取一年的第30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交通量。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试重点整理
城市交通的分类P11)客运交通:(1)公共交通:1、常规公共交通2、快速轨道交通3、准公共交通(2)个体交通:1、个体机动交通2、自行车交通3、步行交通2)货运交通:(1)重货运交通(2)轻货运交通城市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P61)城市对外交通与城市兴衰:城市兴起和发展跟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对外交通的方便和发达程度促进城市的发展、功能的发挥和经济的活跃。
2)城市交通方式与城市形态:交通技术的创新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起不可替代作用。
交通工具变革,对城市增长、内部结构、城市效率等有巨大的影响。
城市半径随着交通工具的速度提高而增大。
3)城市交通对土地价值的影响:交通方便使廉价土地增值。
近市中心,地价越高;离市中心越远,地价越低,交通运输费越高。
铁路线路的分类、等级P121)铁路线路一般可分三类:干线、支线、专用线2)铁路线路等级:Ⅰ级铁路——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远期年客货运量≥20MtⅡ级铁路——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远期年客货运量<20Mt或在铁路中起联络辅助作用,远期年客货运量≥10MtⅢ级铁路——为某一区域、具有地区运输性质,远期年客货运量<10Mt铁路车站类型及其布置形式P15因工作性质不同分为中间站、区段站、客运站、客车整备站、货运站、编组站等。
车站布置基本形式有横列式、纵列式、半纵列式。
铁路站场位置选择(填、判、选)P24城市铁路布局中,站场位置起主导作用。
线路走向根据站场与站场、站场与服务地区联系确定。
站场位置与数量和城市性质、规模,铁路运输的性质、流量、方向,自然地形特点以及城市总体布局有关。
1)中间站:P24 客运站:P25 货运站:P28 编组站:P28铁路枢纽与城市的关系P30铁路枢纽:在铁路网交叉点或尽端,几个协同作业的专业车站与线路组成的整体。
随铁路网和城市建设发展逐步形成。
1)铁路枢纽布置形式与城市规划布局关系(1)一站枢纽:关系比较简单,但仍会产生分割城市问题(2)三角、十字枢纽:城市跨铁路枢纽一至三个象限,象限越多城市被铁路枢纽分隔越多,受到干扰越大(3)顺列式枢纽:受地形限制用地呈狭长发展时沿城市纵向发展,与城市有较长的接触线必须在城市边缘防止分割城市(4)枢纽的环线布置:环线能提高枢纽通过能力,不能布置于市区内也不能移出城市过远(5)跨越江河城市的铁路枢纽布局:要配合自然条件也要照顾城市规划及布局合理性桥位选择要考虑布局能通过桥头引线,减轻大桥通过能力荷载(6)尽端式枢纽布局:位于路网终端,布局首先服务港湾、矿区,出入口设置编组站控制车流,沿城市边缘枝状深入分区,设尽端式专业车站港口分类P361)河港(1)装卸货物种类分类:综合港、专业港、客运港、其他港口(2)设置地点分类:河港、运河港、湖港(3)修建形式分类:1、顺岸式河港——形式简单,工程量小2、挖入式河港——河道宽度不够或岸线长度不够时利用天然河或开挖人工河修建港池2)海港(1)用途分类:商港、军港、渔港、工业港、避风港(2)修建地区分类:海港1、海港中或海岸前有天然岛屿沙礁掩护2、天然掩护不够,加筑外堤3、一般海岸上,筑外堤掩护河口港港口组成及一般技术要求P37港口由水域和陆域组成,水域包括航道、码头前水域和锚地;陆域包括码头及布置设施的陆地;陆域作业区包括码头前沿、装卸设备、仓库、堆场、客运站、港内交通设施等;陆域后方包括辅助和服务性建筑。
城道路交通规划复习资料NJFU
第一章总论1、交通?城市综合交通分类?2、现代城市规划运动下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带形城市模式、田园城市、有机疏散理论等道路系统的模式和特点)?3、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4、城市道路分类(国标及按道路功能的分类)第二章交通规划1、交通量、交通密度?交通流三参数?停车视距?2、通行能力?3、OD调查?(分析)4、四阶段法的含义?第三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2、城市干路网的类型及特点?3、城市道路网密度?道路红线?4、道路横断面的类型及特点?5、城市道路网的功能分工?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道路的区别?第四章城市客运系统规划1、轨道公共交通的类型及特征?2、公交合理站距和最佳线网密度确定的条件?3、公共交通线网密度?4、公共交通线路上所需车辆数如何确定?(需要满足的条件)第五章城市道路设计1、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哪些情况需要考虑视距限界?2、什么是横坡?路拱?超高?3、什么是竖曲线?4、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5、交通渠化?交通渠化的主要目的和类型?6、环形平面交叉口的特点及适用性?7、匝道?变速车道的形式(会画)及特点?8、喇叭形和苜蓿叶式立交特点?(会画)第六章建筑交通环境与交通设施规划设计1、大型公共建筑要注意的问题?2、站前广场的规划设计要考虑哪些问题?3、车辆停发方式及特点?车辆停放方式及特点?一、名词解释1、交通:(通常含义)交通是人与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包括航空、铁路、水运和道路上的交通ransportation。
(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communication。
2、城市综合交通:存在于城市中及与城市有关的各种交通形式。
3、城市对外交通: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4、城市交通:(通常)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资料
城市道路与交通一、填空题1.道路设计年限是指道路的正常工作年限,包括两层含义,即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和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2.一条机动车道宽度为设计车辆总宽度加上两侧为适应某一车速、某一侧向环境条件,安全行驶所需的最小侧向距离。
3.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
4. 城市道路中的两块板和四块板形式的横断面均应设置中间带。
5. 已知某城市人口50万人,各类道路长度为800千米,各类道路平均宽度为6米,则此城市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为 9.6m2/人。
6. 当快速路出入(上、下匝道)间距无法满足车辆交织以及加减速要求的规定时,应增设集散车道。
7. 交叉口竖向设计时,通常以相交道路中线交点的高程作为控制高程。
8. 在进、出立交的主线段落,为了保证驾驶员对交通标识识别的要求,其行车视距宜大于或等于1.25倍的行车视距。
9.城市道路排水制度可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
10. 交通岛可分为导流岛和安全岛。
11. 完全苜蓿叶型立体交叉主要适用于十字型交叉口。
12. 快速路的出口一般应设置在跨线桥等构造物之前,若设置在跨线桥后时,距跨线桥的距离应大于 150 米。
13. 为了使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平曲线路段加宽后的宽度,需设置加宽缓和段。
14.城市道路中当机动车道数大于或等于 6 条或人行横道长度大于 30 m时,应在道路中线附近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安全岛。
15. 已知某城市某类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为500km,该城市用地总面积为10000Km2, 该城市道路网密度为 0.05(km/km2)。
16. 城市道路的中的双幅路和四幅路均应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1. 匝道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指的是(A)A.未加宽前内侧机动车道中心线的半径B.加宽后内侧机动车道中心线的半径C.未加宽前外侧机动车道中心线的半径D.加宽后外侧机动车道中心线的半径2. 城市道路中心线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称为( B )。
城市道路交通与规划 复习
城市道路交通与规划复习城市道路交通基本知识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annual average daily traffic):将全年统计的日交通量总和除以全年总天数所得平均值为年平均日交通量.单位为pcu/d。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中各小时的交通量不均衡,一般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
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一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
第30位小时交通量:指将全年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排列,排在第30位的小时交通量。
为什么一般取第30位交通量作为设计交通量?1、30HV的位置特殊.Qi/ADDT——i曲线的共同特征:在第30〜50位两侧,由线弯曲程度发生变化,左边陡降,右边平缓。
2、30HV取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经济、高效。
高峰小时交通量系数我国《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把系数K称为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
K值的分布在9 〜14%之间,当城市道路交通且饱和度较高时.则K值较小,当城市道路交通且饱和度较低时.则K值较大。
K值一般可如下取值城市道路用11% 公路:平原区用13%,山区用15%。
车流密度K 指某时刻单位长度道路上分布的车辆数。
例:1000米长的双向四车道的道路上,在某一时刻每一车道上有12辆车则道路上车流密度:车头间隔车头间隔包括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
车头间距hs:同向相邻两车车头之间的距离。
车头时距ht:同向相邻两车车头之驶过同一断面的时间间距。
问:假设车速36km/h,两车车头间距为10米,问车头时距是多少?若某一断面一小时内通过了600辆车,问平均车头时距是多少?交通三参数之间关系含义:a、当密度小时,交通量亦小,但车速很高;b、随着K增加,Q增加而V降低。
到临界车速V。
时,交通最大,密度K 。
为最佳密度;c、当K继续增加,交通开始拥挤,Q、V降低;最后到密度最大时,V =0,Q =0,此时车辆首尾相接,堵在路上。
道路使用者(如司机)从道路上可能得到的服务质量、服务程度。
①A级,自由状态的车流。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资料
交通:人和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和道路上的交通。
道路的功能:交通功能,形成国土结构功能,公共空间功能,防灾功能,繁荣经济。
城市道路的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机动车的设计车辆:小型汽车(5*1.8),普通汽车(12*2.5),大型车(18*2.5)。
机动车设计车辆的尺寸:总长、总宽、总高、前悬、轴距、后悬。
非机动车的设计车辆:自行车(28、26、24型)三轮车,板车,兽力车。
非机动车设计车辆的尺寸:总长、总宽、总高。
交通量: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前者称车流量,后者称人流量。
交通量包括: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设计交通量,30位小时交通量。
交通量的换算:将各种车辆换算为单一车种.即当量交通量(pcu).道路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道路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而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以veh/h,pcu/h,veh/d表示。
车辆中有混合交通时,则采用等效通行能力的当量汽车单位.英文简称为pcu.通行能力单位字为pcu/h或pcu/d。
道路通行能力是一定条件下通过车辆的极限值。
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量概念不同:交通量指某时段内实际遇过的车辆数。
一般交通量均小于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小得多的情况下.驾驶员可以自由行驶.可以变更车速.转移车道.还可以超车。
交通量等于或接近于道路通行能力时.车辆行驶的自由度就明显降低,一般只能以同一速度列队循序行进。
当交通量稍微超过通行能力时.车辆就会出现拥挤、甚至堵塞。
设计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是时,道路上某一路段的通行能力。
所谓服务水平,主要以道路上的运行速度和交通量与可能通行能力之比综合反映道路的服务质量。
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道路上附属设施用地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带用红线绘制,近期横断面宽度,通常称为路幅宽度;远期规划道路用地总宽度则称为红线宽度.红线是道路交通用地加道路绿化用地与其它城市用地的分界线.车道:在机动车道上为每一纵列的车辆提供安全行驶的地带,称一条车道。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对外交通泛指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交通,及城市地域范围内的城区与周围城镇、乡村间的交通。
城市交通指城市道路上的交通,主要分为货运交通和客运交通两大部分,城市道路上的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体,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交通研究的重点。
城市交通系统是指由城市运输系统(交通行为的运作)、城市道路系统(交通行为的通道)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交通行为的控制)组成的。
城市道路(概念与作用)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是行人和车辆往来的专用地。
城市道路联系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中心、城市的各种用地、对外交通设施),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的动脉,又是组织城市布局结构的骨架,同时还是安排绿化、排水及城市其他工程基础设施(地上地下管线)的主要空间。
五涂制是“径容牛马,畛容大车,涂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
”周王城规划的道路系统功能①“骨架”功能。
道路网具有组织城市用地的“骨架”功能②道路分工。
交通集散的方式有秩序的组织城市的交通,各类道路有不同的功能分工③道路断面体现人车分流的思想。
王城道路的横断面是历史上最早形成的车走中央、人走两旁的具有人车分离功能的断面。
TOD模式1990年美国设计师Peter calthorpe针对美国城市郊区化无序发展的现象,提出“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倡导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TOD模式。
TOD模式强调以公共交通线路为轴线,以轴线上公共站点为中心的“点轴式”的完整社区型的集约发展。
比较适于中心城市外围郊区有明显轴线发展的地方,不适于城市中心地区密集型、高强度综合发展的客观实际,不符合形成功能基本完备的城市基本组合体(城市组团)所需的合理规模的要求也忽视了城市双向和多向发展的必然性,是一般城市的发展规律不相符的。
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简答)城市发展是必然趋势。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交通量的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出行距离的不断加大。
由于现代生活的不断加快和加快生产周转的需要,对提高交通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资料
第三章公路规划一、影响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因素:(一)用地分区形成的交通运输对道路网规划的影响(二)地形条件的影响(三)城市进出口公路系统的影响(四)铁路线的影响(五)城市原有路网的影响。
二、城市道路网结构形式(1)方格网式路网:它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城市。
方格网式路网划分的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
这种路网交通分散,灵活性大。
缺点:是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如果方格网式路网密度大,则交叉口多;旧城区的方格网式路网由于道路狭窄,功能不分,不能适应现代化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
如果方格式路网较均匀,尚可组织单向交通以缓解道路交通紧张的状况。
为解决方格网式路网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可在方格网上增加对角线道路。
(2)放射环式路网:优点:有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缺点:在市中心区容易造成机动车交通集中,有些地区之间的联系需绕行,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好。
(3)自由式路网:自由式路网一般是由于城市地形起伏,道路结合地形选线而形成。
优点: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对自然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较少,节约道路工程造价。
缺点: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分散。
(4)混合式道路网四、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方法(一)资料准备1.城市地形2.城市区域地形图3.城市发展经济资料4.城市交通调查资料5.城市道路现状资料(二)道路系统规划1.道路系统初步方案设计;2.根据交通规划修改初步方案;3.绘制道路系统图。
1)城市分区交通吸引点分布及其联系线路的确定2)根据交通规划对初步确定的道路系统进行修改3)绘制道路系统规划图§2 城市道路的功能、组成及特点一、城市道路的功能1.交通设施的功能2.公共空间功能3.防灾救功能4.形成城市结构功能二、城市道路的组成城市道路一般包括各种类型、各种等级的道路(或街道)、交通广场、停车场以及加油站等设施。
在城市道路建筑红线之间,城市道路由以下各个不同功能部分组成:(1)车行道(2)路侧带(3)分隔带(4)交叉口和交通广场(5)停车场和公共停靠站台(6)道路雨水排水系统(7)其它设施三、城市道路的特点(一)功能多样,组成复杂(二)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三)道路交叉口多(四)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五)景观艺术要求高(六)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七)政策性强三、路红线规划规划的作用:所谓道路红线是指道路用地与城市其它用地的分界线,道路红线宽度即为道路的规划路幅宽,它为道路及市管线设施用地提供法定依据(二)红线规划设计内容1.确定红线宽度:红线宽度也即路幅宽度,它是道路横断面中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等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包括远期发展用地。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讲义复习资料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一.铁路1、城市交通的含义:是城市内部及城市与外部之间人员和物资实现空间位移的载体。
2、城市对外交通的主要形式: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
3、城市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1)交通发展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2)交通发展要与经济增长相互适应3)交通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相互和谐4)交通发展要与社会进步相互促进4、铁路的分类:一般可分为干线、支线、专用线干线---组成全国铁路网的线路,具有全国性的意义,如京广、陇海等。
支线---一般是地方性的,如胶济铁路上的张博线。
专用线---通向工矿企业、仓库、码头、机场等专用的铁路线。
5、铁路线路的等级:铁路线路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客货运量分为三级:一级铁路:在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20Mt者二级铁路:在铁路网中起骨干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20Mt者,或在铁路网中起联络、辅助作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10Mt者三级铁路:是为某一区域、具有地区运输性质的铁路,远期年客货运量<10Mt者6、铁路线路的一般技术要求:1)轨距:一条线路两钢轨轨头内侧之间的距离。
标准规矩为1435mm。
误差+6—2。
窄轨铁路轨距有1067、1000、762、600mm几种。
宽轨轨距为1524mm。
2)路基:是支承铁路线路上部建筑(钢轨、轨枕与道床)的基础。
一般单线铁路(黏土性土质)路基面宽度在6—7m 左右,如系双线,则需再加4m。
3)限界:为了行车列车的安全,规定了机动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限界,以保证邻近线路的设备或建筑与机车、车辆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般为7.5m—8m。
4)线间距:指两条铁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5)最大限制坡度在我国铁路网中,大致可分为4‰、6‰、9‰、12‰四个系统,其中6‰、12‰占大部分。
6)我国铁路平曲线半径有:10000、8000、6000、4000、3000、2500、2000、1800、1600、1400、1200、1000、800、700、600、550、500、450、400和350m等尺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1、交通的定义: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
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
(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
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
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
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薄。
硬路肩最小宽度见书(P105)13、边沟:城市道路除利用路缘侧平石上的雨水井排除路面雨水外,在郊区道路或山区居住区内的道路常用边沟排水。
14、路缘石:是路面边缘与横断面内其他组成部分的相接处的边缘石。
路缘石由侧石和平石组成,其形式有立式、斜式和曲线式。
城市道路边缘石采用立式,缘石宜高出路面边缘10~20cm。
隧道内、重要桥梁、道路线形弯曲路段或陡峻路段等处的缘石可高出25~40cm。
15、横坡:路基(路面)横断方向的坡度,为了使车行道、人行道和绿带上的雨水迅速排入雨水井或边沟。
横坡以百分数值表示,其大小取决于路面材料、道路组成部分的宽度。
坡向视雨水进水口的布置而定。
16、路拱:对于双向行驶的车行道,路面常做成中间高两侧低的拱形,称为路拱。
17、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可分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四种形式。
18、主导纵坡:指道路中心线结合实际自然地面起伏所得土方填挖工作量最少的平均自然纵坡度。
19、平面交叉口:道路与道路在同一个平面相交的交叉口成为平面交叉口。
20、“绿波”交通:在一系列交叉口上,安装一套具有一定周期的自动控制的联动信号,使主干道上的车流依次到达前方各交叉口时,均会遇上绿灯。
21、环形交叉口:是在几条相交道路的平面交叉口中央设置一个半径比较大的中心岛,使所有经过交叉口的直行和左转车辆都绕着中心岛作逆时针方向行驶,在其行使的过程中将车流的冲突点变为交织点。
22、立体交叉口:简称立交,是用跨线桥或地道使相交道路在不同的平面上相互交叉的交通设施。
23、机动车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是车辆外廓的长、宽、高,它影响道路建设的净空和车内容量。
一般为:(P10)总长——车辆前保险杠至后保险杠的距离。
总宽——车厢宽度(不包括后视镜)。
轴距——双轴车:为前轴轴中线至后轴轴中线的距离。
铰接车:为前轴轴中线至中轴轴中线的距离及中轴轴中线至后轴轴中线的距离。
前悬——是指车辆前保险杠至前轴轴中线的距离。
后悬——是指车辆后保险杠至后轴轴中线的距离。
24、车辆的停发方式:(1)前进停车,后退发车;(2)后退停车,前进发车(常用);(3)前进停车,前进发车;25、车辆的停放方式:按汽车纵横线与通道的夹角关系分为:(1)平行式(常用):常用于路边临时停车或短时间停放,有利于加快停车泊位的周转。
(2)垂直式(常用):用地比较紧凑,但时间占地较宽。
(3)斜列式:宜在场地受限制时采用。
缺点是单位停车面积(三角形用地)比垂直停放要多出线。
26、交通流:某一时段,某一断面的人流、车流。
(1)按交通主体:车流、人流、混合交通流。
(2)按交通流输送对象:客流、货流。
(3)按交通流交汇流向:交叉、合流、分流、交织流。
(4)按交通流内部运行条件和驾驶员与乘客的感受:自由流、稳定流、不稳定流和强制流。
27、交通量调查主要有四个步骤:一、选定观测点;二、确定观测日期和时间;三、统计表格的设计;四、绘制统计分析图表;28、道路绿化带的功能:(1)道路绿化可以增加城市景观,使人心情舒畅。
(2)浓密的树冠可以遮荫,挡风,防日晒。
(3)绿化带可以分隔道路横断面上各组成部分,或用来限制横向交通任意穿越,以保障停车安全和快速。
(4)道路绿化带上的温度、湿度与路面上的不同,形成空气对流。
(5)绿化植物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废物和尘埃,使空气清洁、湿润和凉爽。
(6)对于分期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又可起调节备用地的作用,但其下管线仍按远期的位置埋设。
所以,道路绿化带宽度宜为红线宽度的10%~15%。
29、《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划》对规划道路红线的要求:(1)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2)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m;(3)红线宽度在40m~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50%;(4)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5)在路侧带范围内布置道路绿化,其最小宽度根据绿化植物品种在0.8m~1.5m之间;(6)当人流、车流较大或两侧有大型建筑物时应采用既隔离又通透的开敞式种植。
30、道路绿化布置的技术要求:(1)树种的选择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2)选择树干挺直、树形美观、夏日遮阳、耐修剪、抗病虫害、深根系抗强风及耐有害气体和尘土的树种;(3)在同一条道路上不宜过多,以防杂乱,宜分段种植,并做到整齐和谐;(4)行道树干的分叉不能太低,建议树干分叉高度不低于4m。
31、道路横断面的四种基本形式分析:(1)单幅路:俗称“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行驶。
优点:占地少,车道使用灵活。
缺点:通行能力低,安全性差。
(2)双幅路(两块板):优点:消除了对向交通的干扰和影响;中央分隔带可作为行人过街安全岛或在交叉口附近通过压缩以开辟左转专用车道;便于绿化、道路照明和市政管线敷设。
缺点:机非混行,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矛盾未解决,且道路使用灵活性降低。
(3)三幅路(三块板):优点:消除了混合交通,提高了通行能力;有利于交通安全、道路绿化、道路照明和市政管线敷设,减弱了交通公害的影响。
缺点:占地多,投资大,在公汽停靠站产生上下车乘客与非机动车相互干扰影响。
(4)四幅路(四块板):优点:兼有二、三幅路的优点。
缺点:与三幅路相同,且所需占地和投资较三幅路更甚。
32、道路横断面图的绘制:1、标准横断面:表现一条道路全线或某主要路段一般情况的横断面成为标准横断面。
2、近、远期横断面图通常采用1:100或1:200的比例尺绘制。
★33、几种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P89):34、平、纵面线形的组合应注意的情况:(1)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插入小半径平曲线;(2)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得与反向曲线的拐点重合;(3)直线上的纵面线形不应反复凹凸,避免出现使司机视觉中断的线形,如驼峰、暗凹、跳跃等;(4)长直线或长陡坡的顶端避免小半径的曲线;(5)相邻坡段的纵坡,以及相邻曲线的半径不宜相差悬殊。
35、平面交叉口的矛盾:(1)分岔点:交叉口内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开行驶的地点,称为分岔点。
(2)交汇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小的角度向同一方向汇合行驶的地点,称为交汇点。
(3)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或接近90°)相互交叉的交汇点称为冲突点。
36、交叉口设计一般应考虑以下要素:(1)视距三角形的保证;(2)缘石半径设置(大小与道路等级有关);(3)缘石边缘与交叉口中心的距离(过大、人行横道过长,或车辆停止线很远,交叉口内车流游荡);(4)交叉口内各流向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组织、交通岛的设置(保证流线的安全顺畅,提高交叉口车流的通行能力);(5)交叉口地面雨水排除与竖向设计;(6)交叉口范围内管线综合及地面窨(yin)井盖的处理;(7)交叉口范围内交通信号、标志、绿化、公交站点及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的布置。
37、人行横道规划设计原则:(1)应尽可能与行人的流向一致,尽量与道路中心线垂直;(2)人行横道要在驾驶员容易看清楚的位置,长度宜小于15cm;(3)人行横道的宽度与过路行人数量及绿灯时长有关,应结合每个平面交叉路口的实际情况设置,宽度变化过多也不好。
通常,在干道相互交叉时最小4m,支路相互交叉时最小2m,结合需要以1m为单位增加宽度。
38、交通岛的种类:(1)导向岛:为指示和规定右、左转交通方向设置的岛。
(2)分隔岛:为把同向或对向交通(主要是直行交通流)分开而设置的岛。
(3)安全岛、躲避岛:为行人提供躲避车辆的场所而设置的岛。
39、环形交叉口适用于:(1)车流量不大的城市主干路或次干路和支路上;(2)左转弯车辆较多的交叉口利用环道交织,可使车辆有序、顺畅的通过;(3)多条道路,尤其是奇数道路相交的交叉口,用信号灯管理难以配对,用环形交叉口有利于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4)有地形起伏的城市,为了避免车辆在交叉口前的坡道上制动和起动,利用环形交叉口可以连续不断的通行。
40:道路与道路立体交叉:(1)高速公路或快速路与各级道路相交,一级公路或主干路与交通繁忙的道路相交,可设置立交。
(2)平交路口在目前或规划年限内的交通量将达到饱和或超饱和,并且采取其他改善交通的组织措施难以解决问题时,则考虑设置或预留立交。
(3)地形和环境适宜,例如较高的桥头引道与滨河道路交叉等,可考虑设置立体交叉。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下册)41、居民出行特征:主要包含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耗、出行时辰分布、出行的空间分布以及出行距离分布等。
42、出行时耗:指居民一次出行过程中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花的时间。
其反映了距离因素,也反映出交通供给能力及其服务水平。
出行空间分布取决于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城市人口分布、就业岗位分布等情况。
43、期望线:是连接交通出发小区与交通到达小区的直线。
它的宽度表示了交通之间出行的次数。
各个期望线在一起组成了期望线图,也叫OD分布图。
44、等时线:由城市某一吸引点出发,在规定的出行时耗内可达的用地范围,可以反映该地区的交通便捷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