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e0ee8556bd97f192279e953.png)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自己 “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情感的千回百折、
杜甫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所作出的贡
节奏的徐疾相间、
献是巨大的,他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 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712-745)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759-770)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 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 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 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 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 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 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 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自述。二十岁 后, 他开始漫游生活,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 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 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 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这个时期的创作, 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望岳》。
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 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 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这两年时间里,杜甫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写于这个时 期。
《秋兴八首》(其一)PPT
![《秋兴八首》(其一)PPT](https://img.taocdn.com/s3/m/f6524c9a6f1aff00bed51e84.png)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诗人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生活中来。风霜 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 “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 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 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 这第一首诗,从夔州的秋天起兴引出了他的 感发,而他感发的重点则在对“故园”的思 念。
分析颈联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1“丛菊两开” 后作者为何流泪?表达作者什 么样的感情?
丛菊两开,两年过去,因为战乱还未回家而流 泪。由忧国转入了个人情感,表现出思乡之情
2“孤舟”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给人什么样 的感受?
明确:在波浪起伏的江面上。 孤单,飘泊无依靠, “孤”写出了漂泊无依的苦况 兼天涌的波浪突出了孤舟的渺小与脆弱,一条孤舟系 于岸边,江面又是如此的宽广,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无靠, 漂泊之感。
秋兴八首(其一)
• 玉露凋伤枫树林, • 巫山巫峡气萧森。 • 江间波浪兼天涌, • 塞上风云接地阴。 • 丛菊两开他日泪, • 孤舟一系故园心。 • 寒衣处处催刀尺, • 白帝城高急暮砧。
老大伤悲,萧瑟阴森 动荡苍凉,阴沉郁闷 思乡不归,无奈凄伤 无家可归,惆怅凄凉
总结全诗:
诗作开篇以极为酣畅的笔墨,描 绘出了一幅壮阔的巫山巫峡秋色图。 图中既有经霜而凋伤的红枫林,又 有峰峦高耸、江险涛急、恶浪凌空、 气象萧森的巫山巫峡,还有充塞于 整个空间且与地阴相接的塞上风云。 诗人正是利用这个特定背景来烘托 自己凄清哀怨的忧国伤时的情怀。
• 寓居四川的近十年,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 身心憔悴。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 愿望。写《秋兴》时,他已55岁,处在人生之秋, 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 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 《秋兴》这首诗。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21页)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21页)](https://img.taocdn.com/s3/m/57a5e49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4.png)
杜甫《捣衣》: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 作。
诗人形象地描述了巫山、巫峡及 秋色、秋声,抒发了诗人的忧国 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情、羁旅思乡
之情。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
拓展深入
有人评价说, 杜甫的“悲 秋〞比其他 诗人来得深 沉,你认为 呢?
诗人的忧患层次
个人忧患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古诗分类 古体诗〔古风〕
中
诗 唐以前的诗歌及
国
〔 按
〔唐〕唐以近后体诗诗人〔的格仿律作诗。〕
古代
音 律 形 式
词〔宋形成〕于唐代的格律诗 小令
诗 歌
分 〕
散曲
曲
套曲
杂剧
古诗分类
特点: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
古 体 诗
包括:《诗经》、《楚辞》、《汉 乐府》〔《孔雀东南飞》〕、《古 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歌〞〔《长恨歌》〕、〞歌行〞
有“诗圣〞美誉的杜甫,因其生活在唐由盛 而衰的动乱年代〔安史之乱〕,又饱受动乱带 来的离乱之苦,杜诗像一面镜子,照耀出安史 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他成为中国 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
时代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年〕秋日杜甫在 夔州时所作。唐宝应元年〔762年〕,成都少尹徐知 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làng州一带。正欲乘 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 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 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舟东下 ,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就是他大历元 年〔766年〕秋日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 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大家能想起哪些关于秋的意象?
秋的意象:秋雨、秋夜、秋声、秋叶、秋草、 秋菊、秋梦、秋雁、秋霜、梧桐、西风、木叶、 帘等。这些意象在诗人眼中,都会染上不同的 感情色彩,表达诗人不同程度的哀愁。
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触景生情之 作。
诗人形象地描述了巫山、巫峡及 秋色、秋声,抒发了诗人的忧国 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情、羁旅思乡
之情。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
拓展深入
有人评价说, 杜甫的“悲 秋〞比其他 诗人来得深 沉,你认为 呢?
诗人的忧患层次
个人忧患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古诗分类 古体诗〔古风〕
中
诗 唐以前的诗歌及
国
〔 按
〔唐〕唐以近后体诗诗人〔的格仿律作诗。〕
古代
音 律 形 式
词〔宋形成〕于唐代的格律诗 小令
诗 歌
分 〕
散曲
曲
套曲
杂剧
古诗分类
特点: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
古 体 诗
包括:《诗经》、《楚辞》、《汉 乐府》〔《孔雀东南飞》〕、《古 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歌〞〔《长恨歌》〕、〞歌行〞
有“诗圣〞美誉的杜甫,因其生活在唐由盛 而衰的动乱年代〔安史之乱〕,又饱受动乱带 来的离乱之苦,杜诗像一面镜子,照耀出安史 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他成为中国 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
时代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年〕秋日杜甫在 夔州时所作。唐宝应元年〔762年〕,成都少尹徐知 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làng州一带。正欲乘 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杜甫不仅打消 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 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小乘舟东下 ,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就是他大历元 年〔766年〕秋日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 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一首。
大家能想起哪些关于秋的意象?
秋的意象:秋雨、秋夜、秋声、秋叶、秋草、 秋菊、秋梦、秋雁、秋霜、梧桐、西风、木叶、 帘等。这些意象在诗人眼中,都会染上不同的 感情色彩,表达诗人不同程度的哀愁。
《秋兴八首(其一)》PPT教学课件
![《秋兴八首(其一)》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913a23b4daa58da0114abb.png)
秋 兴 八 首
杜 甫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 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 “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 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 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 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 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
巫峡
巫峡
艺 术 特 色
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 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律诗,倒真恰如其分。 1. 章法谨严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 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 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兼备,浑然一体。 2. 情景无间 初看,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 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融会一体。即便是最 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 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 3. 语言练达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 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 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 出神入化之境。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 沉 鱼 ” 西 施 ——
“ 落 雁 ” 王 昭 君 ——
“ 闭 月 ” 貂 婵 ——
“ 羞 花 ” 杨 玉 环 ——
导入新课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 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 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 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 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 间,遥想 800 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 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 去寻找答案。
杜 甫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 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 “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 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 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 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 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
巫峡
巫峡
艺 术 特 色
杜甫曾说“庾信文章老更成,暮年诗赋动江关。”其 实,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律诗,倒真恰如其分。 1. 章法谨严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 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 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兼备,浑然一体。 2. 情景无间 初看,本诗的首联、颔联、尾联写景,颈联抒情。其 实,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互为依托、融会一体。即便是最 后两句,貌似纯粹写景,实则苍凉的暮色秋声,使人隐约 感受到仿佛就是诗人阴沉苍凉的心情。 3. 语言练达 杜甫十分注重诗歌语言的锤炼,曾表示过“语不惊人 死不休”的意愿。他后期所写的一些诗作,往往词句平易 而意象新警,语法奇异而内蕴丰厚,语言精纯圆熟,已臻 出神入化之境。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 沉 鱼 ” 西 施 ——
“ 落 雁 ” 王 昭 君 ——
“ 闭 月 ” 貂 婵 ——
“ 羞 花 ” 杨 玉 环 ——
导入新课
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 背负着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走进了 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中,将她的一汪秋水化成一辈 子的守望,种在了历史的青冢里。 唐大历年间,羁旅半生,历尽沧桑的杜甫,来 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势若奔驰的山林 间,遥想 800 年前的美人,杜甫会生发怎样的感想 呢?今天我们将通过《咏怀古迹(其三)》这首诗 去寻找答案。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件PPT课件
![秋兴八首其一-优秀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d849a8be1e650e53ea99c7.png)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望岳》
第2页/共27页
通读诗歌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xì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zhēn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一、抓题目
《秋兴》——因秋感兴(触景生情), 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 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 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 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
第5页/共27页
二、抓作者(知人论世)
三、抓诗句及注释(“三么”)
第12页/共27页
精析意象
首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
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玉露 枫树林
寒冷 被寒冷的秋露侵蚀伤残
巫山巫峡
阴森萧瑟
露冷枫丹,万物萧瑟
第13页/共27页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 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森 等景象,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重用 的寂寥一生,如今漂泊沦落,转徙他乡, 这是何等哀伤。所以说,这是借用景物描 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的情怀。
首联状秋季孤寂肃杀之景,奠定了 全诗肃飒哀残的基调。
第14页/共27页
精析意象
颔联 共写了几种景物意象?
分别有什么特点?给人什么感觉?
江间波涛
巫峡中江水波涛汹涌, 大浪连天涌起
塞上风云
巫山的风云阴沉密布, 仿佛接连着地面
一语双关,暗示着时局的动荡不安,国家命运 光景暗淡,作者心情既翻卷不息又阴沉郁闷
人教版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 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三秋兴八首(其一) 课件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f2ddf7184254b35eefd34c6.png)
•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 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 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 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 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 杜工部之称。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 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 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 堂”。
•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 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
• 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 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 伤心再三的意味。与下句之“一系” 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 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又 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
• 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 “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 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 “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 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 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 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 纯青。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动,行动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性格。性 制,会变成生活的必需品,不良的习惯随时改变人生走向。人往往难以改变习惯,因为造习惯的就是自己,结果人又成为习惯的奴隶!人生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 时侯,一定要抬头看看你去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你来自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化,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当你在占有这个优势时,必须争取主动,再占据下一个优势,这需要前瞻的决断力,需要的是智慧!世上本无移 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人生最聪明的态度就是: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亿万财富不是存在银行里,而是产生在人的思想里。你没找到路,不等于 什么,你必须知道现在应该先放弃什么!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能积累能量,谁就能获得回报;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人人都有两个 一个是心门,成功的地方。能赶走门中的小人,就会唤醒心中的巨人!要想事情改变,首先自己改变,只有自己改变,才可改变世界。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1、烦恼的时候,想一想到底为什么烦恼,你会发现其实都不是很大的事,计较了,就烦恼。我们要知道,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该发生的,都是因缘。顺利的就感恩,不顺 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修行者的心境,就是“过而不留”。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挺得住痛苦;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经得起 子;担得起责任;1提得起精神。闲时多读书,博览凝才气;众前慎言行,低调养清气;交友重情义,慷慨有人气;困中善负重,忍辱蓄志气;处事宜平易,不争添和气; 泊且致远,修身立正气;居低少卑怯,坦然见骨气;卓而能合群,品高养浩气淡然于心,自在于世间。云淡得悠闲,水淡育万物。世间之事,纷纷扰扰,对错得失,难求完 反而深陷于计较的泥潭,不能自拔。若凡事但求无愧于心,得失荣辱不介怀,自然落得清闲自在。人活一世,心态比什么都重要。财富名利毕竟如云烟,心情快乐才是人生 在路上,在脚踏实地的道路上;我们的期待在哪里?在路上,在勤劳勇敢的心路上;我们的快乐在哪里?在路上,在健康阳光的大道上;我们的朋友在哪里?在心里,在真 钟,对自己负责;善于发现看问题的角度;不满足于现状,别自我设限;勇于承认错误;不断反省自己,向周围的成功者学习;不轻言放弃。做事要有恒心;珍惜你所拥有 学会赞美;不找任何借口。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与小人为伍,则要当心;只满足私欲,贪图享乐者,则不可用;处显赫之位,任人唯贤,秉公办事者,是有为之人;身 则可重任;贫困潦倒时,不取不义之财者,品行高洁;见钱眼开者,则不可用。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颗阳光的心态。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是云烟。拥抱一颗阳光 随缘。心无所求,便不受万象牵绊;心无牵绊,坐也从容,行也从容,故生优雅。一个优雅的人,养眼又养心,才是魅力十足的人。容貌乃天成,浮华在身外,心里满是阳 飞,心随流水宁。心无牵挂起,开阔空净明。幸福并不复杂,饿时,饭是幸福,够饱即可;渴时,水是幸福,够饮即可;裸时,衣是幸福,够穿即可;穷时,钱是幸福,够 畅即可;困时,眠是幸福,够时即可。爱时,牵挂是幸福,离时,回忆是幸福。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心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很 的环境,也不是他人的言行,而是我们自己。人心如江河,窄处水花四溅,宽时水波不兴。世间太大,一颗心承载不起。生活的最高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语。 人生的幸福在于祥和,生命的祥和在于宁静,宁静的心境在于少欲。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去,无所谓失去,得失皆安谧。闹市间虽见繁华,却有名利争抢;田园间无争, 和升平,最终不过梦一场。心静,则万象皆静。知足者常在静中邂逅幸福。顺利人生,善于处理关系;普通人生,只会使用关系;不顺人生,只会弄僵关系。为人要心底坦 脑清醒,不为假象所惑。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对人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心;对事多一份认真,多一份责任;对己多一 长,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警醒自己。静能生慧。让心静下来,你才能看淡一切。静中,你才会反观自己,知道哪些行为还需要修正,哪些地方还需要精进,在静中让生命 觉悟。让心静下来,你才能学会放下。你放下了,你的心也就静了。心不静,是你没有放下。静,通一切境界。人与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福报的差 实际上是人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气质的差距,实际上是涵养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实际上是心地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与人都差不多,内心境界却大不相同, 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当一个人具有感恩的心,心会常常欢喜,总是觉得很满足,一个不感恩不满足的人,总是会觉得欠缺、饥渴。一个常感恩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 这样一想、一感恩,就变得很快乐。这种感恩的心,对自己其实是有很大利益。压力最大的时候,效率可能最高;最忙碌的时候,学的东西可能最多;最惬意的时候,往往 太阳就要光临。成长不是靠时间,而是靠勤奋;时间不是靠虚度,而是靠利用;感情不是靠缘分,而是靠珍惜;金钱不是靠积攒,而是靠投资;事业不是靠满足,而是靠踏 件事。因为当一个人具有感恩的心,心会常常欢喜,总是觉得很满足,一个不感恩不满足的人,总是会觉得欠缺、饥渴。一个常感恩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有时候其实 一感恩,就变得很快乐。这种感恩的心,对自己其实是有很大利益。压力最大的时候,效率可能最高;最忙碌的时候,学的东西可能最多;最惬意的时候,往往是失败的开 光临。成长不是靠时间,而是靠勤奋;时间不是靠虚度,而是靠利用;感情不是靠缘分,而是靠珍惜;金钱不是靠积攒,而是靠投资;事业不是靠满足,而是靠踏实。以平 在危险面前,平常心就是勇敢;在利诱面前,平常心就是纯洁;在复杂的环境面前,平常心就是保持清醒智慧。平常心不是消极遁世,而是一种境界,一种积极的人生。不 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命运不靠等待,全靠争取。成熟就是学会在逆境中保持坚强,在顺境时保持清醒。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 要外来的赞许时,心灵才会真的自由。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温和对人对事。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 交。人有绝交,才有至交学会宽容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很可怜,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大家都不容易。学会放弃,拽的越紧,痛苦的是自己。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 错误面前没人爱听那些借口。慎言,独立,学会妥协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则。付出并不一定有结果。坚持可能会导致失去更多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 作一个最好的打算和最坏的打算。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不说谎话,因为总有被拆穿的一天。别人光鲜的背后或者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 学习。不管学习什么,语言,厨艺,各种技能。注意自己的修养,你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孝顺父母。不只是嘴上说说,即使多打几个电话也是很好的。爱父母,因为他 爱的最无私的人。
• 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最后 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 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 杜工部之称。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 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 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 堂”。
•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 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
• 如将“他日”解作“将来”,则更有 归乡后痛定思痛,为今日之流离失所 伤心再三的意味。与下句之“一系” 同样语意双关。此二字既上承故园的 思念之心一直牵系于此岸边孤舟,又 希望有一天能扬帆启航,顺流东下。
• 不仅如此,上、下两句还互文见义: “丛菊两开”谓花开有时,“孤舟一系” 伤归乡无期;“两开”见出时光流走, “一系”见出人迹淹留;“他日泪”是 果,“故园心”是因……两句诗词语平 易而涵蕴丰厚,句法奇异而旨意错综。 对偶工稳而文气流荡,笔墨老成,炉火 纯青。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动,行动会变成习惯,习惯会变成性格。性 制,会变成生活的必需品,不良的习惯随时改变人生走向。人往往难以改变习惯,因为造习惯的就是自己,结果人又成为习惯的奴隶!人生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 时侯,一定要抬头看看你去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你来自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化,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当你在占有这个优势时,必须争取主动,再占据下一个优势,这需要前瞻的决断力,需要的是智慧!世上本无移 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人生最聪明的态度就是: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亿万财富不是存在银行里,而是产生在人的思想里。你没找到路,不等于 什么,你必须知道现在应该先放弃什么!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能积累能量,谁就能获得回报;谁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人人都有两个 一个是心门,成功的地方。能赶走门中的小人,就会唤醒心中的巨人!要想事情改变,首先自己改变,只有自己改变,才可改变世界。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1、烦恼的时候,想一想到底为什么烦恼,你会发现其实都不是很大的事,计较了,就烦恼。我们要知道,所有发生的一切都是该发生的,都是因缘。顺利的就感恩,不顺 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风吹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修行者的心境,就是“过而不留”。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挺得住痛苦;顶得住压力;挡得住诱惑;经得起 子;担得起责任;1提得起精神。闲时多读书,博览凝才气;众前慎言行,低调养清气;交友重情义,慷慨有人气;困中善负重,忍辱蓄志气;处事宜平易,不争添和气; 泊且致远,修身立正气;居低少卑怯,坦然见骨气;卓而能合群,品高养浩气淡然于心,自在于世间。云淡得悠闲,水淡育万物。世间之事,纷纷扰扰,对错得失,难求完 反而深陷于计较的泥潭,不能自拔。若凡事但求无愧于心,得失荣辱不介怀,自然落得清闲自在。人活一世,心态比什么都重要。财富名利毕竟如云烟,心情快乐才是人生 在路上,在脚踏实地的道路上;我们的期待在哪里?在路上,在勤劳勇敢的心路上;我们的快乐在哪里?在路上,在健康阳光的大道上;我们的朋友在哪里?在心里,在真 钟,对自己负责;善于发现看问题的角度;不满足于现状,别自我设限;勇于承认错误;不断反省自己,向周围的成功者学习;不轻言放弃。做事要有恒心;珍惜你所拥有 学会赞美;不找任何借口。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与小人为伍,则要当心;只满足私欲,贪图享乐者,则不可用;处显赫之位,任人唯贤,秉公办事者,是有为之人;身 则可重任;贫困潦倒时,不取不义之财者,品行高洁;见钱眼开者,则不可用。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颗阳光的心态。韶华易逝,容颜易老,浮华终是云烟。拥抱一颗阳光 随缘。心无所求,便不受万象牵绊;心无牵绊,坐也从容,行也从容,故生优雅。一个优雅的人,养眼又养心,才是魅力十足的人。容貌乃天成,浮华在身外,心里满是阳 飞,心随流水宁。心无牵挂起,开阔空净明。幸福并不复杂,饿时,饭是幸福,够饱即可;渴时,水是幸福,够饮即可;裸时,衣是幸福,够穿即可;穷时,钱是幸福,够 畅即可;困时,眠是幸福,够时即可。爱时,牵挂是幸福,离时,回忆是幸福。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心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很 的环境,也不是他人的言行,而是我们自己。人心如江河,窄处水花四溅,宽时水波不兴。世间太大,一颗心承载不起。生活的最高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语。 人生的幸福在于祥和,生命的祥和在于宁静,宁静的心境在于少欲。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去,无所谓失去,得失皆安谧。闹市间虽见繁华,却有名利争抢;田园间无争, 和升平,最终不过梦一场。心静,则万象皆静。知足者常在静中邂逅幸福。顺利人生,善于处理关系;普通人生,只会使用关系;不顺人生,只会弄僵关系。为人要心底坦 脑清醒,不为假象所惑。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对人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心;对事多一份认真,多一份责任;对己多一 长,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警醒自己。静能生慧。让心静下来,你才能看淡一切。静中,你才会反观自己,知道哪些行为还需要修正,哪些地方还需要精进,在静中让生命 觉悟。让心静下来,你才能学会放下。你放下了,你的心也就静了。心不静,是你没有放下。静,通一切境界。人与人的差距,表面上看是财富的差距,实际上是福报的差 实际上是人品的差距;表面上看是气质的差距,实际上是涵养的差距;表面上看是容貌的差距,实际上是心地的差距;表面上看是人与人都差不多,内心境界却大不相同, 很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当一个人具有感恩的心,心会常常欢喜,总是觉得很满足,一个不感恩不满足的人,总是会觉得欠缺、饥渴。一个常感恩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 这样一想、一感恩,就变得很快乐。这种感恩的心,对自己其实是有很大利益。压力最大的时候,效率可能最高;最忙碌的时候,学的东西可能最多;最惬意的时候,往往 太阳就要光临。成长不是靠时间,而是靠勤奋;时间不是靠虚度,而是靠利用;感情不是靠缘分,而是靠珍惜;金钱不是靠积攒,而是靠投资;事业不是靠满足,而是靠踏 件事。因为当一个人具有感恩的心,心会常常欢喜,总是觉得很满足,一个不感恩不满足的人,总是会觉得欠缺、饥渴。一个常感恩的人,会觉得自己很幸运,有时候其实 一感恩,就变得很快乐。这种感恩的心,对自己其实是有很大利益。压力最大的时候,效率可能最高;最忙碌的时候,学的东西可能最多;最惬意的时候,往往是失败的开 光临。成长不是靠时间,而是靠勤奋;时间不是靠虚度,而是靠利用;感情不是靠缘分,而是靠珍惜;金钱不是靠积攒,而是靠投资;事业不是靠满足,而是靠踏实。以平 在危险面前,平常心就是勇敢;在利诱面前,平常心就是纯洁;在复杂的环境面前,平常心就是保持清醒智慧。平常心不是消极遁世,而是一种境界,一种积极的人生。不 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命运不靠等待,全靠争取。成熟就是学会在逆境中保持坚强,在顺境时保持清醒。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 要外来的赞许时,心灵才会真的自由。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温和对人对事。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现其实那都不 交。人有绝交,才有至交学会宽容伤害自己的人,因为他们很可怜,各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大家都不容易。学会放弃,拽的越紧,痛苦的是自己。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 错误面前没人爱听那些借口。慎言,独立,学会妥协的同时,也要坚持自己最基本的原则。付出并不一定有结果。坚持可能会导致失去更多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 作一个最好的打算和最坏的打算。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扰。不说谎话,因为总有被拆穿的一天。别人光鲜的背后或者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 学习。不管学习什么,语言,厨艺,各种技能。注意自己的修养,你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孝顺父母。不只是嘴上说说,即使多打几个电话也是很好的。爱父母,因为他 爱的最无私的人。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16页)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16页)](https://img.taocdn.com/s3/m/8d61d0b9376baf1ffd4fad2b.png)
北),生于河南巩县。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 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也因担任检校工 部员外郎,后人称之“-杜--工--部”。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 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
诗歌鉴赏
意象
意境(氛围)
首联: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萧瑟中有清丽
情感 悲凉
颔联:波浪 风云 天 地 雄浑壮丽 萧瑟阴森
颈联:丛菊 孤舟
见花流泪 羁旅漂泊
离乱 之苦
怀念 长安
尾联:寒衣 白帝城 暮砧 诗人闻捣衣声思乡 伤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拓展深化
有人评价说, 杜甫的“悲 秋”比其他 诗人来得深 沉,你认为 呢?
诗人的忧患层次
古诗分类
古体诗(古风)
中
诗 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诗人的仿作。
国
( 按
古
音 律
代
形 式
(唐) 近体诗(格律诗)
形成于唐代的格律诗
词(宋)
诗 歌
分 )
小令
散曲
曲
套曲
(元) 杂剧
古诗分类
特点: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
古
代表作:《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
体
(《迢迢牵牛星》)、“歌”(《长恨歌》)、”歌行” (《燕歌行》、《琵琶行》)、“曲”(《塞下
诗
曲》)、“吟”(《游子吟》)、“引”(《李凭 箜篌引》)等。
古诗分类
特点: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 体 诗
五言绝句(五绝)
绝句 《江雪》
分 类
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 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
诗歌鉴赏
意象
意境(氛围)
首联: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萧瑟中有清丽
情感 悲凉
颔联:波浪 风云 天 地 雄浑壮丽 萧瑟阴森
颈联:丛菊 孤舟
见花流泪 羁旅漂泊
离乱 之苦
怀念 长安
尾联:寒衣 白帝城 暮砧 诗人闻捣衣声思乡 伤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拓展深化
有人评价说, 杜甫的“悲 秋”比其他 诗人来得深 沉,你认为 呢?
诗人的忧患层次
古诗分类
古体诗(古风)
中
诗 唐以前的诗歌及唐以后诗人的仿作。
国
( 按
古
音 律
代
形 式
(唐) 近体诗(格律诗)
形成于唐代的格律诗
词(宋)
诗 歌
分 )
小令
散曲
曲
套曲
(元) 杂剧
古诗分类
特点:不讲对仗,押韵比较自由。
古
代表作:《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
体
(《迢迢牵牛星》)、“歌”(《长恨歌》)、”歌行” (《燕歌行》、《琵琶行》)、“曲”(《塞下
诗
曲》)、“吟”(《游子吟》)、“引”(《李凭 箜篌引》)等。
古诗分类
特点: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近 体 诗
五言绝句(五绝)
绝句 《江雪》
分 类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2e6b38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02.png)
赏析写景类诗歌的方法
➢1、感情基调; ➢2、题目; ➢3、诗眼; ➢4、意象和意境; ➢5、知人论世。
谢谢观看!
诗歌中的秋天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歌中的秋天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文人对秋的感受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 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 老,世称杜少陵。祖籍 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 县。有《杜工部集》。
写作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秋杜甫 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 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 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 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 不免触景生情。因写下这组诗。
诗文大意
首联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译文:秋风侵袭凋谢了枫林,巫山巫峡
气象萧森阴森。
诗文大意
颔联 江间波浪兼开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译文:江上惊涛骇浪如涌上青天,塞上
风云漫卷大地,阴气沉沉。
诗文大意
颈联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译文:江上惊涛骇浪如涌上青天,塞上
风云漫卷大地,阴气沉沉。
诗文大意
尾联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为赶制冬衣家家正忙着剪裁缝
制,暮色中高高的白帝城传来急匆匆捣衣 的声音。
触景伤情
静 玉露、枫林、波浪、风云、丛菊、孤舟、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0fd5ea0912a2161579293a.png)
秋兴八首 (其一)
赏诗先“读”
▪ 1、人:知思其想生功平绩遭际、性情风格、
2、题: 推知诗文内容手法
人: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
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 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 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 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 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 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 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 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 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 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面对夔州萧森的秋 日山水,忧国伤时 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想起昔日在长安的 旧事,不禁老泪纵 横。他的心是和 “故园”、长安紧 紧连在一起的。
孤舟可以系住,使其不能 泛诸中流,但诗人的心是系 不住的。他的心早已越过江 河,越过关山,飞到了长安。
听到了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 想到了多少人家正在为游子 赶制寒衣,他的乡思离愁以 及忧国伤时之情有如白帝城 传来的捣衣声,一阵高过一 阵,一阵急过一阵。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赏诗先“读”
▪ 1、人:知思其想生功平绩遭际、性情风格、
2、题: 推知诗文内容手法
人: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
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 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 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 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 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 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 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 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 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 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面对夔州萧森的秋 日山水,忧国伤时 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想起昔日在长安的 旧事,不禁老泪纵 横。他的心是和 “故园”、长安紧 紧连在一起的。
孤舟可以系住,使其不能 泛诸中流,但诗人的心是系 不住的。他的心早已越过江 河,越过关山,飞到了长安。
听到了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 想到了多少人家正在为游子 赶制寒衣,他的乡思离愁以 及忧国伤时之情有如白帝城 传来的捣衣声,一阵高过一 阵,一阵急过一阵。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秋兴八首》PPT课件
![《秋兴八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df279e2e3f5727a4e962be.png)
怎么写? )意象/意境、情感 、技巧 四、抓注释:①难理解的词语;②传递诗歌当
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 感 ……)。
精选ppt
11
一、写了什么:意象?意境?
❖ 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 丛菊 他日泪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
❖ 意境:
❖ 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 意境。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精高选pp急t 暮砧。
36
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此诗。 2、预习后两首诗。 3、把《秋兴》改写成一篇小散
文。(400字左右)
精选ppt
37
课外延伸:
❖ 杜甫诗歌创作除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还 有没有其他风格?如果有,请找出来,与 《秋兴八首(其一)》进行对比阅读。
精选ppt
21
2、借此景物描写,表达诗人什么样 的思想感情?
❖ 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 森等景象,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 重用的寂寥一生,如今漂泊沦落,转徙 他乡,这是何等哀伤。所以说,这是借 用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 的情怀。
❖ 首联状秋季阴森之景,衬作者低沉心境。
精选ppt
❖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 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 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 忧。
❖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 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 国之秋。沉郁厚重!
精选ppt
28
沉郁顿挫
❖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 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押 平声韵)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 “顿挫”。
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人物、背景、情 感 ……)。
精选ppt
11
一、写了什么:意象?意境?
❖ 玉露 枫树林 巫山巫峡 江间波浪 塞上风云 ❖ 丛菊 他日泪 孤舟 寒衣 刀尺 白帝城
暮砧
❖ 意境:
❖ 营造了衰败、萧瑟、阴森又风云变化的悲壮 意境。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精高选pp急t 暮砧。
36
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此诗。 2、预习后两首诗。 3、把《秋兴》改写成一篇小散
文。(400字左右)
精选ppt
37
课外延伸:
❖ 杜甫诗歌创作除了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还 有没有其他风格?如果有,请找出来,与 《秋兴八首(其一)》进行对比阅读。
精选ppt
21
2、借此景物描写,表达诗人什么样 的思想感情?
❖ 诗人借助秋露清冷,草木凋落,秋气萧 森等景象,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无人 重用的寂寥一生,如今漂泊沦落,转徙 他乡,这是何等哀伤。所以说,这是借 用景物描写寄寓了诗人老大伤悲、凄苦 的情怀。
❖ 首联状秋季阴森之景,衬作者低沉心境。
精选ppt
❖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 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 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 忧。
❖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 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 国之秋。沉郁厚重!
精选ppt
28
沉郁顿挫
❖ 全诗感世伤己,感情悲凉,透出的 是“沉郁”;声韵铿锵低回,(押 平声韵)似水流冰下,凸显的是 “顿挫”。
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22张PPT)
![秋兴八首(其一)》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68da72683c4bb4cf7ecd13c.png)
杜甫
一、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diāo wū sēn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押 首联 yīn 平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声 颔联 xīn 韵 颈联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cuī zhēn 尾联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写作背景
唐代宗永泰元年(764)4月,剑南节度使严 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这促使他决 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 好还乡”,将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 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 节)暂居住。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 诗歌创作又达到一个顶峰,写下四百多首诗 歌,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局如棋 局反常,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 选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衰败萧瑟 阴沉动荡
抓住描写 景物所用 词语,尤 其是形容
3、诗人抒写了什么情?
(1)找直接抒情的词句 秋兴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故园心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思乡之苦,孤独抑郁之情
4、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知人论世 写作背景: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 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节度使 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 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 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秋 兴》就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 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石壕吏》 《潼关吏》 《新安吏》
《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
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 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 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 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秋兴八首(其一)(共16张PPT)
![秋兴八首(其一)(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e7d0be155270722182ef76a.png)
第六页,共16页。
颔hàn联:3、4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 风云接地阴。
颔联象征寓意,写望中的巫峡景象,骇浪滔 天,阴云匝地,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象征 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
这里没有情字点拨,但通过滔天波浪、接地 风云与社会动荡、战争风云的同构联想 (liánxiǎng),就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当时杜甫胸 中正翻腾着忧国忧民的滚滚心潮。这是融情入景 ,也是象征抒情。
杜甫诗歌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其内 容的深厚博大,表现手法的蕴藉沉著,又形成了“沉郁 顿挫”的风格。
有《杜少陵集》。
第三页,共16页。
时代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年)秋日杜甫在 夔kuí(今四川奉节)州时所作,共八首,是组诗, 这里选录第一首。唐宝应元年(762年),成都少尹 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làng州一带 (yīdài)。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 ,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 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 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 就是大历元年(766年)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
秋兴:因秋天而感发情怀。
第四页,共16页。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wū xiá)
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概括(gàikuò)本诗的情
感内容杜甫写作(xiězuò)此诗时, 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国家局 势尚未安定,回归长安的心愿 仍无法实现。诗人面对深秋的 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 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 不能东归故园的悲哀。
第二页,共16页。
颔hàn联:3、4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 风云接地阴。
颔联象征寓意,写望中的巫峡景象,骇浪滔 天,阴云匝地,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象征 着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
这里没有情字点拨,但通过滔天波浪、接地 风云与社会动荡、战争风云的同构联想 (liánxiǎng),就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当时杜甫胸 中正翻腾着忧国忧民的滚滚心潮。这是融情入景 ,也是象征抒情。
杜甫诗歌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其内 容的深厚博大,表现手法的蕴藉沉著,又形成了“沉郁 顿挫”的风格。
有《杜少陵集》。
第三页,共16页。
时代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年)秋日杜甫在 夔kuí(今四川奉节)州时所作,共八首,是组诗, 这里选录第一首。唐宝应元年(762年),成都少尹 徐知道叛乱,杜甫流亡于梓州、阆làng州一带 (yīdài)。正欲乘舟东下,因好友严武重来镇守四川 ,杜甫不仅打消了出蜀的念头,而且被严武荐为节度 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不久,严武病逝,杜甫便携家 小乘舟东下,滞留夔州,一住近两年。《秋兴八首》 就是大历元年(766年)秋日,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 。
秋兴:因秋天而感发情怀。
第四页,共16页。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wū xiá)
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概括(gàikuò)本诗的情
感内容杜甫写作(xiězuò)此诗时, 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国家局 势尚未安定,回归长安的心愿 仍无法实现。诗人面对深秋的 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 抒写了因战乱而长年流落他乡、 不能东归故园的悲哀。
第二页,共16页。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正式完美版
![秋兴八首(其一)ppt课件正式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f4f24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5.png)
秋兴八首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主题影响
杜甫在《秋兴八首》中表达出的深沉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诗 人创作的主题和灵感来源。
艺术手法
这组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技巧也被后世诗人广泛借鉴和模仿,如象征、隐喻、意象等手法的运用,对后世的诗歌创作起 到了推动和启示的作用。
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主题资源。
学习艺术手法
02
秋兴八首(其一)所采用的象征、借景抒情等手法,为后来的诗歌
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艺术借鉴。
感悟诗歌意境
03
通过对秋兴八首(其一)的深入感悟,可以领略到诗歌所营造的深
远意境,从而提升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秋兴八首(其一)可以作为重点篇目,讲解其主题思 想、艺术手法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启发式教学
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秋兴八首(其一)的主题和艺术 特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文学鉴赏能力。
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杜甫的其他诗歌,以及同时期的诗歌作品,通过比较阅 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文学素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秋兴八首(其一)的影响与 评价
后世对秋兴八首的评价
高度赞誉
后世对杜甫的《秋兴八首》评价 极高,认为这组诗歌情感深沉, 艺术造诣高超,是杜甫诗歌的代
表作之一。
深入解读
许多学者和批评家对《秋兴八首》 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研究,从主 题、意象、语言、结构等方面进
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
广泛传播
由于《秋兴八首》的艺术价值和 深刻内涵,这组诗歌在文学史上 被广泛传播,成为脍炙人口的名 篇,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 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故都的秋》
春女善怀 秋士易感
1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2
设疑自探
1.本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 怎样的意境? G1 G4 G3 2.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分别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G2 G3 G5 3.本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4
变式训练(A级抢答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A )的思想感情?
A 思念故乡
B 壮志难酬
5分
15
变式训练(A级抢答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7
变式训练(A级抢答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A)的思想感情? A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 B对官场生活无限厌恶
5分
18
变式训练(A级抢答题)
G6 4.本诗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在表达情感上各有何作 用? G4 5.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G1
3
设疑自探
自探提纲 1.本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 了怎样的意境?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 要分析。 自探要求: 1.用心思索,激情投入。 2.注意结合文本进行独立探究,将思考成果简单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A )的思想感情? A 怀才不遇,漂泊无依 B 热爱生活,追求幸福
5分
16
变式训练(A级抢答题)
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5分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
绘屋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B )的感情和志趣? A怀才不遇的苦闷和飘泊无依的感伤。 B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2.其他同学接着讨论,为补充和点评做好准备。讨 论完毕后,小声诵读课文,体悟文本内涵。
6
解疑合探
题号
1
2
评价小组 G2
G3
1.以10分为总分,先打分,接着陈述打分理由。标示关键词 并补充内容,不超过2分钟。
2. 声音洪亮,充满激情,神态自然, 大方得体。 3.评价字迹是否工整,思路是否清晰,答题是否全面规范。 4.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好笔记,及时补充和质疑。
标注整理,做好小组讨论的准备。
4
解疑合探
• 讨论要求: • 1.根据自探情况,就个人的自探所得在小组
内互讲互学。遇到有难度的问题也可小组 间交流。 • 2.组长认真负责,简要整理答案,全力帮扶 组内同学,确保——人人参与,激情高效。
5
解疑合探
展示分工:
题号
1
2
展示组
G6
G4
展示要求:
1.行动迅速,工整认真,条理清晰,要言不烦,分 条列点,规范作答。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A )的思想感情?
A热爱祖国
B厌恶战争
5分
19
变式训练(A级抢答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5分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0
链接高考
答题步骤:
①找出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1
高考试例
(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 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 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 析。
(2)【解析】考查诗的思想情感,要注意结合第三、四 句具体诗句分析。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 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 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 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 准确表述。 参考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 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 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7
质疑再探
“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
——清.陈宪章
质疑无限,思维无穷
8
运用拓展
2017高考考纲: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9
链接高考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 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12
高考试例
(1)【解析】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分析 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分析本题的寓 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的提示作用。 参考答案: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 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13
高考试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A )的思想感情? A思念家乡和亲友 B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20
变式训练(B级)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 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 便把家小安顿在鄜(Fū)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 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 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故都的秋》
春女善怀 秋士易感
1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2
设疑自探
1.本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 怎样的意境? G1 G4 G3 2.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分别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G2 G3 G5 3.本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4
变式训练(A级抢答题)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A )的思想感情?
A 思念故乡
B 壮志难酬
5分
15
变式训练(A级抢答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7
变式训练(A级抢答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A)的思想感情? A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 B对官场生活无限厌恶
5分
18
变式训练(A级抢答题)
G6 4.本诗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在表达情感上各有何作 用? G4 5.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G1
3
设疑自探
自探提纲 1.本诗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 了怎样的意境?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 要分析。 自探要求: 1.用心思索,激情投入。 2.注意结合文本进行独立探究,将思考成果简单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A )的思想感情? A 怀才不遇,漂泊无依 B 热爱生活,追求幸福
5分
16
变式训练(A级抢答题)
敷浅原①见桃花
刘次庄
5分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
注释①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②画梁:彩
绘屋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B )的感情和志趣? A怀才不遇的苦闷和飘泊无依的感伤。 B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2.其他同学接着讨论,为补充和点评做好准备。讨 论完毕后,小声诵读课文,体悟文本内涵。
6
解疑合探
题号
1
2
评价小组 G2
G3
1.以10分为总分,先打分,接着陈述打分理由。标示关键词 并补充内容,不超过2分钟。
2. 声音洪亮,充满激情,神态自然, 大方得体。 3.评价字迹是否工整,思路是否清晰,答题是否全面规范。 4.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做好笔记,及时补充和质疑。
标注整理,做好小组讨论的准备。
4
解疑合探
• 讨论要求: • 1.根据自探情况,就个人的自探所得在小组
内互讲互学。遇到有难度的问题也可小组 间交流。 • 2.组长认真负责,简要整理答案,全力帮扶 组内同学,确保——人人参与,激情高效。
5
解疑合探
展示分工:
题号
1
2
展示组
G6
G4
展示要求:
1.行动迅速,工整认真,条理清晰,要言不烦,分 条列点,规范作答。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A )的思想感情?
A热爱祖国
B厌恶战争
5分
19
变式训练(A级抢答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5分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0
链接高考
答题步骤:
①找出意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11
高考试例
(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 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 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 析。
(2)【解析】考查诗的思想情感,要注意结合第三、四 句具体诗句分析。作诗歌题,一是要注意结合诗歌分析, 二是要明确答题思路,三是要注意诗歌注释的提示作用。 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 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 准确表述。 参考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 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 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7
质疑再探
“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
——清.陈宪章
质疑无限,思维无穷
8
运用拓展
2017高考考纲: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9
链接高考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 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12
高考试例
(1)【解析】考查意境形象,注意点出意象,分析 画面要注意时间、地点、总体特征。分析本题的寓 意,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的提示作用。 参考答案: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 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 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13
高考试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A )的思想感情? A思念家乡和亲友 B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20
变式训练(B级)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 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 便把家小安顿在鄜(Fū)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 中为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