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2006年河南省酸雨分布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2006—2010年南宫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2006—2010年南宫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2 结果 分 析
.. H值和 值的年分布 以及邢台探空站 的逆 温资料和高空温压 场资料 , 从 2 1 1 南官酸雨频率及 p 从 表 1可 以看 出 ,06年 6月 至 2 1 20 0 0年 1 2月 , 气 象 条 件 对邢 台市 南官 酸 雨 变化 及 形 成 酸雨 影 响 因 南宫酸雨频率为 6 . % , 0 9 强酸雨频率为 2 . % , 7 9 年平 素进 行 分析 , 旨在 为 全 区开 展 酸 雨 控 制 和 治 理 研 究 均p H值为 44 , .2 年平均 值为 6 . s c 65 ・ m~。其 提供参考依据。 中降 水 p H最 小值 为 3O , .8 出现在 2 0 0 8年 8月 , 当年 1 资料 与 方 法 降水年平均 p H值 4 1 , .4 酸雨频率 6 . %, 67 强酸雨频
ic [ ] Junl f tooo yadE vrn n,0 2 2 ( )7 8 . ne J .ora o erlg ni me t2 1 ,8 4 :9— 3 Me n o
2 0  ̄2 1 06 0 0年 南 宫酸 雨变 化 特 征 及 影 响 因素
杨允凌 王 丛梅
( 邢台市气象局 , 河北 邢 台 04 0 ) 5 0 0 摘 要: 利用 2 0 - 2 1 南宫酸雨观测资料和地 面气象资料 , 06 0 0年 结合邢 台探 空资料及 天 气形势 , 用数理 统计方 法 , 采 分析
出现在主导风 向为偏 东风 或静风及北一 西北风 ; 高空天 气系统为切 变线 时, 雨及 强酸 雨频 率 随降水量级增 大而增 大 ; 雨强 酸 酸
度 随 相 对 湿度 和 逆 温 增加 而 增 强 。
关键词 : 酸雨 ;H值 ; 值 ; p 酸雨频率 ; 影响 因素 中图分类号 : 5 7 X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 3— 0 X( 1 ) — 0 9—0 17 5 3 2 2 0 0 7 0 4 5

我国酸雨分布规律

我国酸雨分布规律

我国酸雨分布规律
酸雨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会对大气、水体、土壤等多个方面造成危害。

我国地大物博,酸雨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以下是我国酸雨分布规律的简要介绍。

1. 北方地区酸雨严重
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是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酸雨问题最为突出,尤其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而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也是酸雨比较严重的区域。

2. 华南地区酸雨相对较轻
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西等地,酸雨问题相对较轻,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气候温暖、降雨充沛、植被覆盖率高等因素的影响。

3. 中部地区酸雨状况较为复杂
中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地,酸雨状况较为复杂。

在湖南、湖北等省份,有些地方的酸雨问题比较严重,但总体来说相对较轻;而在河南、安徽等省份,酸雨问题较为突出。

4. 西南地区局部地区酸雨较重
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酸雨问题相对较轻,但是局部地区仍然存在酸雨问题,尤其是在某些工业城市和交通要道附近。

总体来说,我国的酸雨问题仍然比较严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
以解决。

根据酸雨分布规律,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酸雨问题。

中国酸雨研究现状 张新民1

中国酸雨研究现状 张新民1

中国酸雨研究现状张新民1, 柴发合1* , 王淑兰1, 孙新章2, 韩梅1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12 2.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北京100038摘要: 中国酸雨区是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酸雨污染控制对策和措施, 而及时总结酸雨研究现状是科学控制酸雨的重要基础.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酸雨的研究发展历程、空间分布特征、成因和控制对策的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 中国降水化学组成仍属硫酸型, 但正在向硫酸- 硝酸混合型转变; 南方酸雨区范围无明显变化, 北方酸雨区继续扩展; 强酸雨区范围为1994年以来最大, 但酸度有所减弱; 总体来看, 与过去几年相比, 2008年全国酸雨形势有所恶化. 最后对酸雨成因和控制对策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研究现状; 酸雨; 中国中图分类号: X5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6929( 2010)05- 0527- 06Research Progress ofAcid Precipitation in China ZHANG X in-m in1, CHA I Fa-he 1, WANG Shu-lan1, SUN X in-zhang2, HAN Mei 11.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Environm ental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2. Adm inistrative Center for ChinapsAgenda 21, Beijing 100038, ChinaAbstract: The acid rain area in China is one of the three m ain acid areas in the w orld, along w ith Europe and North Am erica. Scientific controlling countermeasures for acid rain are very necessary in China, and tim ely summ arizing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on acid rain is an important know ledge base for acid rain pollution contro.l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m ost of the recent acid raininvestigations in China,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reasons and controlstrategies concerned w ith precipitation in China, and the results for precipitation. The m ajor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 s: acid rain pollution in China is still sulfur type w ith a trend to sulfuric-nitrousm ixed type; the acid rain area in Southern China has had no obvious change, w hile that inNorthern China is grow ing; the heavy acid rain area is the largest since 1994, but the acidity isw eakened to som e degree; overal,l in com parison w ithprevious years, the acid rain situation in 2008 has deteriorated. In addition, the cause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K ey words: research progress; acid rain; China收稿日期: 2010- 01- 11 修订日期: 2010- 03- 03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项目( 2005CB422208) 作者简介: 张新民( 1976 - ), 女, 河北丰宁人, 副研究员,zhangxm@ craes. org. cn. * 责任作者, 柴发合( 1955- ), 男, 陕西大荔人, 研究员, 硕士, 博导, 主要从事大气环境管理与技术研究, chaifh@ craes. org. cn酸雨因其危害民众健康、腐蚀文物古迹、破坏生态系统, 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备受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膨胀致使大气污染突出表现为排放连片、传输叠加和相互影响的区域污染特征, 其中酸雨污染是重要的区域大气环境问题之一[ 1-4]. 我国已经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区. 根据有关研究结果, 1995年我国由于酸雨和SO2 污染造成农作物、森林和人体健康等方面的经济损失超过 1 100 @ 108 元,已接近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 , 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 及时总结我国酸雨研究现状, 对治理和控制酸雨污染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英国化学家SM ITH R A在英格兰调查了酸沉降现象, 并在1872 年出版的5A ir and Rain: the Beginnings of a Chem ical Climatology6一书中叙述了世界工业发展先驱城市))) 曼彻斯特市郊区降水中含有高浓度SO42- , 首次提出酸雨概念[ 5], 但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972年瑞典政府把酸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环境问题向人类环境会议提交了报告[ 6]. 1975年第一次国际性酸雨和森林生态系统讨论会在美国举行, 该会议讨论了酸雨对地表、土壤、森林和植被的严重危害, 自此酸雨问题受到了普遍重视. 到20世纪40年代酸雨引起了各国学者的环境科学研究第23卷普遍关注并开展了研究[ 7-8], 我国则自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研究酸雨污染. 1 中国酸雨研究发展历程20世纪70年末在我国长江以南部分地区出现了酸雨[ 9-10], 自此大规模酸雨监测和研究在我国展开. 为了查明我国酸雨污染的状况, 国家环境保护部门于1982年建立了全国酸雨监测网[ 1, 11-13], 中国气象局也于1989年建立了气象部门的全国酸雨监测网[ 14-15]. 这两大酸雨监测网为我国降雨化学研究积累了大量数据, 对我国酸雨控制和研究起了重要作用[ 16]. 20世纪70年末我国在北京、南京、上海、重庆和贵阳等城市开展了酸雨污染的局部研究, 发现这些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酸雨问题, 西南地区则很严重[ 17-19]. 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科学技术部设立了一系列酸雨科研课题, 着重对我国酸雨的形成机理与传输、数值模拟、控制方法及生态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 /七五0酸雨攻关课题主要针对酸雨污染相对严重的西南和华南地区开展了酸雨形成机理与传输、控制方法以及生态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八五0 期间酸雨的研究区域扩展到东部沿海及华中地区, 并以青岛和厦门等地为典型案例, 研究其与内陆重酸雨区酸雨的成因、来源, 以及致酸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13]. /九五0期间开展了/ SO2 污染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简称两控区)划分方案0的研究. 制定了/两控区0方案, 在北方设置SO2 污染控制区, 在南方设置酸雨控制区. 此外, 为了控制我国大气SO2 污染和酸雨不断恶化的趋势, 1998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两控区0方案. /两控区0涉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面积达109@104 km2, 占国土面积的1114% , 其中酸雨控制区为80 @104 km2, 占国土面积的814% , SO2 污染控制区为29 @104 km2, 占国土面积的3. 0%. 该方案的实施对抑制我国酸雨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一五0期间科学技术部还设立/中国酸雨沉降机制、输送态势及调控原理0的/ 9730项目, 重点研究酸性物质在中国复杂排放条件和大气环境下的形成机制及输送沉降规律, 典型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响应机制、过程及特征, 以及酸沉降控制的综合指标体系及调控原理等问题. 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我国酸沉降控制技术评价与筛选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 以及基于硫沉降临界负荷的控制规划和对策[ 20]; 在大气污染物输送过程的研究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和理论基础, 开发了硫化物输送模式, 初步计算了省区间和跨国的输送量[ 21]. 2 酸雨空间分布特征目前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大部、西南和华南沿海地区及新疆北部地区, 大体呈东北) 西南走向. 在欧、美、亚世界三大酸雨区中, 我国的强酸雨区( pH< 415)面积最大, 长江以南地区是全球强酸雨中心. 我国降水化学组成仍属硫酸型, 但正在向硫酸- 硝酸混合型转变, SO42- 和NO3 - 以及NH4+ 和Ca2+ 分别是降水中主要阴、阳离子, 并且浓度远高于欧洲和北美[ 16]. 与过去几年相比, 2008年全国区域酸雨特点: ¹南方酸雨区范围无明显变化[ 22], 酸度则增减不一. 如武汉和黄山等南方地区的部分站点均出现了有酸雨系统观测以来的最低pH (年均值), 即酸雨强度达近十几年来的最高值[ 23], 而总体来看湖南省南部、贵州省中部、四川省东北部、广西自治区西北部等地区酸雨污染又有所减轻[ 24]. º北方酸雨区继续扩展. 1994年后在北方出现的几个小块酸雨区呈现连片趋势, 2003$ 2005年, 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南省部分地区的酸雨频率增加到20% , 甚至高达50% 以上, 泰山和青岛站酸雨频率均在60% 以上[ 25], 部分省市站点的酸雨频率和强酸雨频率达近15 a来的最高值[ 23]. »强酸雨区范围为1994年以来最大, 但酸度有所减弱. 2008年, 我国强酸雨区范围为1994年以来最大, 并明显向北扩展; 强酸雨区降水酸度整体上有所减弱, 但局部地区降水酸度出现增强, 如2007年北京、山西、河南、安徽和山东等部分省、直辖市站点的酸雨和强酸雨频率达近15 a来的最高值[ 23]. 2004$ 2007年, 全国年均酸雨日数、酸雨量P 总降水量的值逐年上升, 增幅较为明显[ 23]. ¼总体来看, 与过去几年相比, 2008年全国酸雨形势有所恶化. 211 时间演变我国酸雨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 ¹20世纪80 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 是酸雨的急剧发展期; 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初为第二阶段, 降水年均pH 在不同地区有升有降, 总体进入相对稳定期, 但酸雨形式仍不乐观[ 14, 26]. 20世纪80 年代我国降水年均pH 小于516的地区主要在西南、华南以及东南沿海一带[ 27].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酸雨区面积有所扩大, 其中以南昌和长沙等城市为中心的华中酸雨区污染水平超过了西南酸雨区; 西南酸雨区虽然酸雨强度有所缓和, 但仍维持较严528第5期张新民等: 中国酸雨研究现状重的水平; 华南酸雨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及广西自治区的东部地区, 污染格局总体变化不大; 华东酸雨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南至厦门的沿海地区, 小尺度上的污染格局有所波动[ 28]. 总体而言, 目前中国降水年均pH 小于516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 , 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至少50%以上的面积降水年均pH 小于415, 为酸雨重污染区. 就全国酸雨强度而言, 1993$ 1998年为最强. 1998年全国实行/两控区0政策以后, 1999$ 2002 年酸雨强度有所降低, 而2003$ 2007年重又加强, 全国年均酸雨日数、酸雨量P总降水量值逐年上升, 且增幅较为明显, 在2006年达到了1993$ 1998年的平均水平[ 25, 29], 2007 年全国平均酸雨日数为1993年有系统观测数据以来的最高值[ 23]. 与2007 年相比, 2008年发生较重酸雨( pH < 510)的城市减少了111%, 发生重酸雨的城市所占比例基本持平[ 22]. 212 区域变化赵艳霞等[ 29]对中国气象局全国酸雨监测网80 多个酸雨观测站的1993$ 2006年观测数据进行了研究, 认为我国主要酸雨区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其中以重庆、湖南、江西和广东等省、直辖市酸雨污染最为严重; 另外, 北方地区也存在范围不小的酸雨区, 主要分布在京津冀、河南省和山东省的部分地区. 从全国范围来看, 近14 a我国酸雨区总体上呈范围扩大、强度稍有减弱的趋势. 其中, 北方酸雨区范围扩大明显, 且酸雨强度增强趋势明显; 南方酸雨区范围基本保持不变, 但酸雨污染重灾区由西南地区逐步转移至华中和华南中部地区. 21211 南方地区唐信英等[ 30]对四川省10个酸雨观测站点2007 年的数据研究发现, 该省酸雨污染较重, 月均pH 为4158~ 5133, 川中、东、南部酸雨污染重于川西北地区. 2008年四川省酸雨频率平均值为3916% , 比2005年( 2813% )增加近1113%. 2008年四川省降水中离子组成、离子浓度排序与2005年相比变化不大, 但降水离子总量呈上升趋势. 降水SO42- 浓度占离子总量的比重最大, SO42- PNO3- > 3, 酸雨仍为硫酸型污染[ 31]. 以重庆市为例, 其主城区1993$ 2007年酸雨的年均pH介于318~ 415之间, 各季的酸雨频率基本在80%以上, 并有增大趋势[ 32]. 2007年浙江省酸雨频率在33% ~ 99% 之间, 平均值为76%, 强酸雨频率在6% ~ 95% 之间, 平均值为44%. 浙江省酸雨污染冬季最严重, 夏季最轻. 浙北的临安、杭州、绍兴, 浙东南的舟山、台州、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是该省酸雨污染较重的地区, 浙西南的衢州、丽水、云和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酸雨污染较轻[ 33]. 宋晓东等[ 34]基于浙江省1992和2002年的酸雨监测数据, 并利用RA INS- ASIA模型模拟了1990$ 2030年浙江省酸雨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浙江省的酸雨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不断加重; 未来一个时期内, SO2 排放量都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酸沉降超临界负荷面积所占比例在经历了较快的增长阶段之后, 将维持在较为恒定的水平上, 并呈现出明显的时滞性. 江苏省南部的东山) 无锡和吕泗为2个重酸雨区中心, 其酸雨频率均在90% 以上, 降水年均pH < 4144, 符合强酸雨的标准. 南部地区的酸雨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秋、冬、春季酸雨频率达75% 以上, 夏季略低, 为65% , 年均酸雨频率为7213% . 南部地区的区域性强酸雨过程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 占全年区域性强酸雨过程的73% [ 35]. 安徽省马鞍山市2007年降水年均pH 为4190, 酸雨频率为6515% ; 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有明显的季节性, 夏季降水酸度弱, 冬、春季降水酸度强, 且酸雨频率较高[ 36]. 此外, 安徽省铜陵市酸雨污染也较为严重, 2000$ 2005年降水年均pH 为4146~ 4192, 均在酸雨临界值( pH 为516) 以下; 酸雨频率在4414% ~ 6115% 之间, 基本上一半的降水属于酸雨[ 37]. 湖北省2007年降水年均pH为4147, 酸雨频率为7115% [ 38]. 1992$ 2005年闽西北邵武市的降水年均pH 为4107~ 5111, 全部呈酸性; 酸雨频率介于25% ~ 100% 之间, 其中1992$ 2000年邵武市的酸雨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自2001年起酸雨频率逐渐增加, 2005年达到100% ; 冬、春两季酸雨污染较重[ 39]. 21212 北方地区2003$ 2007 年北京地区降水pH 为3148~ 7190, 年均pH逐年下降, 酸雨污染从南到北呈加重趋势. 酸雨频率为4513%, 强酸雨频率为2012% . 酸雨、强酸雨主要集中在夏、秋季[ 40]. 2007年吉林省酸雨有加重趋势, 近九成的酸雨出现在东部地区, 且强酸雨也都出现在东部地区, 其中蛟河和二道两站酸雨频率较高, 分别为6016% 和6316% ; 6$ 8月是吉林省中、西部地区酸雨的主要529环境科学研究第23卷发生时段, 东部地区各月差别不明显[ 41]. 2008年辽宁省降水pH 为3155~ 10127, 全年共出现强酸雨27次, 占监测次数的211%. 大部分地区降水呈中性, 酸雨主要分布在大连、丹东和阜新3 个地区, 其中大连酸雨最严重, 酸雨频率为3012%. 从时间上看, 6$ 9月出现酸雨频率最高, 达10% 以上, 而强酸雨没有明显的时间分布阶段[ 42]. 柴发合等[ 43]于2007年2月$ 2008年1月在辽宁省辽中县水文监测站进行了降水化学特征观测, 观测期间降水pH为314~ 811, 降水量加权均值为4179, 整体呈酸性. 1991$ 2008年新疆城市降水年均pH 逐年平缓降低, 其中乌鲁木齐和伊宁两市变化起伏较大, 哈密与和田两市变化较小. 北疆城市降水年均pH 大部分在610附近波动, 明显低于南疆城市; 南疆城市降水年均pH 大部分在710附近波动, 变幅小于北疆城市[ 44]. 1992$ 1995年河南省酸雨污染呈减弱趋势, 1998$ 2006年酸雨污染则呈加强趋势. 从酸雨面积上看, 1992$ 2006年河南省酸雨区域由南到北逐渐由大变小, 2000年出现pH 低值, 尔后由南到北、由西到东酸雨区域再度迅速变大, 2006年酸雨明显加重[ 45]. 3 成因研究从中国酸雨与区域SO2 排放量的变化一致性, 以及大气成分区域本底站降水中SO42- 和NO3- 浓度上升的事实来看, 酸雨污染主要是来源于工业SO2 和NOx等酸性物质的排放[ 29, 46]. 近些年许多大中城市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 其排放的NOx 使酸雨中NO3 - 浓度逐步增大[ 47-48]; 然而就SO2 而言, 大气中的SO2 含量与酸雨的发生及其酸度并不完全呈正相关[ 17, 49-50]. 另外, 由于大气中碱性悬浮颗粒物的大量削减将使酸雨的成因研究变得更加复杂[ 51]. 从现有研究的成果来看, 我国酸雨主要有以下成因: 首先, 本地排放的酸性气体如SO2 和NOx 是造成酸雨污染的重要原因. 如对于沿海酸雨较重的青岛市而言, 近代工业发展排放大量的致酸物质以及海洋上天然排放的( CH3 ) 2S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52]; 2007年浙江省酸雨监测结果同样反映了本地污染源排放对降水酸化的贡献不容忽视. 浙北(如临安、杭州、绍兴等)和浙东南(舟山、台州、温州等)等经济发达地区酸雨污染较重; 而浙西南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如衢州、丽水、云和等)的酸雨污染较轻[ 33]. 此外, 湖南[ 38]、广州[ 53]、重庆[ 32]和安徽[ 37] 等省、直辖市也有相应报道. 其次, 区域输送是造成区域酸雨加重的主要原因[ 54-55]. 王文兴等[ 50]的研究发现, 中国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的酸雨来源比较复杂. 冬、春季不仅受西部大陆的影响, 也受日本和韩国的影响. 在南方重酸雨区, 中长距离污染物传输的叠加是南方大部分地区酸雨的决定性来源. 海南岛北部地区酸雨形成的致酸物多属远距离输送所致, 主要来源于华南地区, 部分来源于越南; 其酸雨污染不仅与气象条件有关, 而且与海南岛的地形地貌有关[ 56]. 此外在华北地区[ 54]、四川地区[ 57] 的许多研究均表明, 污染物区域传输对酸雨的重要影响. 此外, 由于酸雨的形成是复杂的大气化学过程, 受影响因素较多. 局地云下降水对酸性物质的洗脱[ 58]、酸性TSP[ 59]、特殊的地形特征、经济布局[ 30] 以及气象条件[ 35, 39, 52, 56] 等对酸雨的形成均有重要影响. 4 控制对策酸雨污染控制是一个复杂的控制过程, 不能单纯地依靠控制本地的SO2 排放量. 如北京市湿沉降中的硫组分来自本地污染源排放的SO2 和远距离输送, 但削减本地SO2 排放量, 湿沉降污染并未减轻[ 60]; 长沙市控制SO2 排放后, 发现酸雨中SO42- 浓度下降, 而NO3- 浓度上升. 该现象表明NOx 控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61]. 鉴于近年来NOx 的排放量和酸性细颗粒物浓度上升, 大气中对酸雨具有中和作用的碱性颗粒物浓度逐年下降, 且/两控区0以外区域酸雨增加迅速等现象, 我国应实行SO2 和NOx 多物种协同控制; 鉴于本地排放及区域传输对酸雨的重要影响, 应设立本地和区域双重酸雨控制标准和机制, 在控制本地源的基础上, 进一步实行区域联动控制酸雨污染的发生、发展; 鉴于经济布局和气象因素对酸雨污染的影响, 我国酸雨控制应在做好工业布局调整的基础上, 加快酸雨预报、预警等模型的开发[ 62].参考文献(R eferences): [ 1 ] 何纪力, 陈宏文, 胡小华, 等. 江西省严重酸雨地带形成的影响因素[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20( 5): 477- 4801 [ 2 ] 蒋大和. 关于我国酸雨的污染物输送问题[ J]. 中国环境科学, 1996, 16( 4): 246-2531 [ 3 ] ZHANG J E, OUYANG Y, L ING D J. Impacts of simulated acidra in on cation leaching from the Latosol in south China [ J].530第5期张新民等: 中国酸雨研究现状Chemosphere, 2007, 67( 11): 2131-21371 [ 4 ] OUYANG X J, ZHOU G Y, HUANG Z L, et al . Effect ofsimulated acid rain on potential carbon and nitrogenm ineralization in forest so ils[ J]. Pedosphere, 2008, 18( 4): 503- 5141 [ 5 ] SM ITH A R. A ir and rain: the beg innings of a chemicalclimatology[M ].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 1872: 17- 241 [ 6 ] OTTAR B. O rganization of long range transport of a ir pollution monitoring in Europe[C] PPDOCHINGER L S, SEL IGA T A. lst.Internat symp on acid precipitation and the forest ecoystem. Pennsylvania: SpringerNetherlands, 1976: 105-1171 [ 7 ] 汪家权, 关劲兵, 李如忠, 等. 酸雨研究进展与问题探讨[ J]. 水科学进展, 2004, 115( 14): 526-5301 [ 8 ] MENZ F C, SEIP H M. Acid rain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an update[ J]. Environmental Science Po licy, 2004, 7( 4): 253- 2651 [ 9 ] 唐孝炎, 张远航, 邵敏. 大气环境化学[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671 [ 10] ZHAO D W, XIONG J L, XU Y, et al . Acid rain in southwestern China[ J]. A tmos Environ, 1988, 22( 2): 349-3581 [ 11] WANG W X, W ANG T. Short communication on acid rainformation in China [ J]. Atmos Env iron, 1996, 30 ( 23): 4091- 40931 [ 12] 陈复, 柴发合. 我国酸沉降控制策略[ J]. 环境科学研究, 1997, 10( 1): 27-311 [ 13] 刘宝章, 李金龙, 王敬云, 等. 青岛酸雨天气边界层气象特征[ J].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17( 2): 103-1071 [ 14] 丁国安, 徐晓斌, 王淑凤, 等. 中国气象局酸雨网基本资料数据集及初步分析[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15( S1): 85-941 [ 15] 吴丹, 王式功, 尚可政. 中国酸雨研究综述[ J]. 干旱气象, 2006, 24( 2): 70-771 [ 16] 王文兴, 许鹏举. 中国大气降水化学研究进展[ J]. 化学进展, 2009, 21( 2P3): 266-2801 [ 17] 王文兴, 张婉华, 石泉, 等. 影响我国降水酸性因素的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1993, 13( 6): 401-4071 [ 18] 李祚泳. 我国部分城市降水中离子浓度与pH值的关系研究[ J]. 环境科学学报, 1999, 19( 3): 303-3061 [ 19] 蒋益民. 湖南省城市与森林的大气湿沉降化学及其作用机理[D ]. 长沙: 湖南大学, 20041 [ 20] HAO J M, DUANG L, ZHOU X L, et al . Application of a LRmodel to acid rain control in China [ J]. Environ Sci Techno,l 2001, 35( 17): 3407-34151 [ 21] 王自发, 黄美元, 何东阳. 关于我国和东亚酸性物质的输送研究: Ñ. 三维欧拉污染物输送实用模式[ J]. 大气科学, 1997,21( 3): 366-378 [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8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EBP OL].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9[ 2009-09-26]. http: PPjcs. mep. gov. cnPhjzlPzkgbP2008zkgbP200906Pt20090609 _ 1525361htm. [ 23] 侯青, 赵艳霞. 2007年中国区域性酸雨的若干特征[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1): 7-111[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7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EBP OL ].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8[ 2009-09-26]. http: PPjcs. mep. gov. cnPhjzlPzkgbP2007zkgbP200811Pt20081117_ 1313091htm. [ 25] 赵艳霞, 侯青, 徐晓斌, 等. 2005年中国酸雨时空分布特征[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2( 5): 242-2451 [ 26] 丁国安, 徐晓斌, 房秀梅, 等. 中国酸雨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科学通报, 1997, 42: 169-1731 [ 27] 戴树桂, 岳贵春, 王晓蓉. 环境化学[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60-631 [ 28] 田贺忠, 陆永棋, 郝吉明, 等. 中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历程及进展[ J]. 中国电力, 2001, 34( 3): 51-571 [ 29] 赵艳霞, 侯青. 1993$ 2006年中国区域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气象学报, 2008, 66( 6): 1032- 10421 [ 30] 唐信英, 罗磊, 陈碧辉. 2007年四川省酸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8, 28( 1): 62-651 [ 31] 钱骏, 赵磊, 终洪金, 等. 四川省实施5国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 十一五0 规划6中期评估[ C] PP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 43-481 [ 32] 何泽能, 高阳华, 谭炳全, 等. 重庆市主城区15年来酸雨变化趋势分析[ 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09, 29( 1): 59- 621 [ 33] 牛彧文, 顾骏强, 康丽莉. 浙江省酸雨污染特征研究[ C] PP 中国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 北京: 中国气象学会, 2008: 572- 5751 [ 34] 宋晓东, 江洪, 余树全, 等. 浙江省酸雨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 31( 1): 13- 161 [ 35] 缪国华, 施丹平. 2007$ 2008年江苏南部酸雨分析[ C] PP中国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 北京: 中国气象学会, 2008: 313- 3171 [ 36] 付敏. 马鞍山市酸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C] PP中国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北京: 中国气象学会, 2008: 9-141 [ 37] 甘昊, 孙世群, 王朝飞,等. 铜陵市酸雨变化趋势分析[ 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31( 5): 752-754, 7671 [ 38] 许杨, 杨宏青. 湖北省2007年酸雨特征及其与气象污染条件的关系[ J]. 暴雨灾害, 2008, 27( 4): 351-3541 [ 39] 吴德辉, 李白良, 林长城, 等. 闽西北邵武市酸雨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9, 22 ( 4): 33-36, 401 [ 40] 张爱群, 徐晓峰, 徐文静, 等. 北京地区酸雨概况及特征分析[ C] PP中国气象学会.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 北京: 中国气象学会, 2008: 160-1631 [ 41] 冯喜媛, 药明, 王亚君. 2007年酸雨形势简析[ J]. 吉林气象, 2009( 3): 28-291 [ 42] 宗英飞, 张国林, 苏常新, 等. 2008年辽宁省酸雨时空分布特点分析[ 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16): 7536-75371 [ 43] 柴发合, 高健, 王淑兰, 等. 辽宁省背景地区降水化学与大气531环境科学研究第23卷传输特征和研究[ J].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4): 387-393. [ 44] 刘新春, 何清, 钟玉婷. 新疆城市酸雨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 1): 115-1201 [ 45] 杜子璇, 刘荣花, 熊杰伟, 等. 1992$ 2006年河南省酸雨分布特征分析[ 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9, 32( 1): 55-581 [ 46] 樊后保. 世界酸雨研究概况[ 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2, 22 ( 4): 371-3751 [ 47] 梅自良, 刘仲秋, 刘丽, 等. 成都市区酸雨变化及降雨化学组成分析[ J]. 四川环境, 2005, 24( 3): 52-551 [ 48] 刘君峰, 宋之光, 许涛. 广州地区雨水化学组成与雨水酸度主控因子研究[ J]. 环境科学, 2006, 27( 1): 1998-20021 [ 49] 王文兴. 中国酸雨成因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1994, 14( 5): 323-3291 [ 50] 王文兴, 刘红杰, 张婉华, 等.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酸雨来源研究[ J].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17( 5): 387-3921 [ 51] 王自发, 高超, 谢付莹. 中国酸雨模式研究回顾与所面临的挑战[ J]. 自然杂志, 2007, 29( 2): 78-821 [ 52] 冯砚青. 中国酸雨状况和自然成因综述及防治对策探究[ 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4, 16( 1): 25-281 [ 53] 樊琦, 范绍佳, 钟流举, 等. 华南地区典型酸雨过程气象条件的数值模拟[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8( 3): 279-2831 [ 54] 张志刚, 高庆先, 韩雪琴, 等. 中国华北区域城市间污染物输送研究[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17( 1): 14-201 [ 55] NAGASE Y, SILVA E C D. Acid rain in China and Japan: agame-theoretic analysis [ J ]. R 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 ics, 2007, 37( 1): 100-1201 [ 56] 冯文, 李天富, 吴春娃, 等. 海南岛北部地区酸雨的天气影响因素及污染源分析[ J].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6): 643- 6491 [ 57] 马丽雅, 王斌, 杨俊国. 四川省酸雨时空分布特征[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33( 4): 26-291 [ 58] 黄美元, 沈志来, 刘帅仁, 等. 中国西南典型地区酸雨形成过程研究[ J]. 大气科学, 1995, 19( 3): 359-3661 [ 59] 林长城, 肖辉, 赵卫红,等. 福建高山、重点城市春季TSP对降水酸度的影响[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22( 4): 405-4101 [ 60] 金蕾, 徐谦, 林国安, 等. 北京市近二十年( 1987$ 2004)湿沉降特征变化趋势分析[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26( 7): 1195-1202 [ 61] 杨宇红. 长沙市市区近5年酸雨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分析[ J]. 湖南有色金属, 2005, 21( 6): 28-301 [ 62] W ANG T J, JIN L S, LIZ K, etal. A modeling study on acid ra in。

中国酸雨空间分布及发展趋势

中国酸雨空间分布及发展趋势

中国酸雨空间分布及发展趋势发表日期:2006年12月29日一、酸雨的空间分布我国酸雨已成为普遍性的污染问题。

在1982年的酸雨普查中发现除吉林、甘肃和宁夏外,其他20多个省、市、自治区均出现酸雨,酸雨已覆盖国土面积的40%。

1999年106个城市的pH值监测结果表明,降水年均pH值范围在4.3~7.47。

pH值<5.6的城市有43个,占统计城市的40.6%,怀化(湖南)、景德镇(江西)、遵义(贵州)、宜宾(四川)、赣州(江西)等南方城市的酸雨频率达80%。

我国酸雨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降水pH<5.6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华中、华南、西南及华东地区存在酸雨污染严重的中心区域;北方地区只有局部地区如青岛、图们等地出现酸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重庆、贵阳为代表的西南地区是中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长沙、株洲、赣州、南昌等城市为中心的华中酸雨区污染水平超过西南酸雨区,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西南酸雨区虽然有所缓和,但仍维持较严重的水平;华南酸雨区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东部地区,总体格局变化不大;华东酸雨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南至厦门的沿海地区,小尺度上的污染格局有所波动,但总体来说,较华中、西南酸雨区弱;而北方地区年均pH值<5.6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青岛、图们中心的区域。

我国的酸雨污染以城市局地污染为主,并以城市为核心呈现多中心分布。

在西南的重庆污染区,华南的长沙污染区和洪江污染区,都是由于城市和厂矿企业污染物的低空排放,使其附近的SO2浓度比其他地区高,降水酸度也较高。

二、酸雨的发展趋势我国酸雨的发生和发展与我国能源消费增长密切相关。

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我国的能源消耗将持续增长,其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的消耗也将不断增长。

由于我国煤的硫含量较高,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SO2的去除率较低为30%~50%,这为致酸物质SO2排放量的增长提供了前提。

酸雨污染调研报告

酸雨污染调研报告

酸雨污染调研报告酸雨是指大气中含有大量酸性物质,通过大气降水、雾滴、露水等形式降落到地表的一种自然现象。

酸雨的主要成因是大气中的硫酸和硝酸,它们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物,尤其是煤炭和石油的排放物。

酸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酸雨的调研具有重要的意义。

酸雨的调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酸雨分布情况、酸雨对环境的影响、酸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减少酸雨的对策和措施等。

首先,酸雨的分布情况显示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我国东部地区是酸雨最为严重的地区,主要是由于工业污染和车辆排放造成的。

沿海地区和城市地区的酸雨问题比较突出,而西部地区由于污染物传输的影响,酸雨的问题也逐渐加剧。

其次,酸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和水体方面。

过量的酸性物质降落到土壤中,扰乱了土壤的酸碱平衡,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酸雨对水体的影响主要是酸性物质的含量增加,使得水体的pH值下降,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对景观和建筑物造成腐蚀。

再次,酸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食物、水源和空气等途径进入人体。

酸雨所造成的土壤酸化会导致农作物中重金属的释放增多,从而进入人体。

而水体酸化后,水中的一些重金属也会释放出来,对人体产生危害。

此外,酸雨中的气溶胶物质会被人体吸入肺部,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

最后,减少酸雨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加强能源结构的调整,推广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的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应加强针对酸雨的监测和预警研究,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

综上所述,酸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需加强对酸雨的调研。

通过了解酸雨的分布情况、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减少酸雨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酸雨的形成和地理分布特点

酸雨的形成和地理分布特点

酸雨的形成和地理分布特点酸雨是一种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大气现象。

它不仅对植物和陆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还对水域和建筑物等人为设施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酸雨的形成机制以及其地理分布特点。

酸雨是指降水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硫酸和硝酸,通常导致pH值低于正常降水的5.6。

尽管降水的天然酸性可以追溯到火山喷发和植物代谢产物的释放,但人为活动是导致大气中硫和氮化合物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

以下是酸雨形成的两个主要机制:1. 化学反应机制:在大气中,硫酸和硝酸通过化学反应形成酸雨。

主要的反应包括硫化氢氧化为二氧化硫,与大气中的氧气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然后与水结合形成硫酸。

类似地,氮氧化物与氧气反应形成二氧化氮,进而与大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硝酸。

2. 湿沉降机制:这种机制主要是指大气中含有硫酸和硝酸的气溶胶颗粒在降水中下沉。

当这些颗粒与降水中的水蒸气结合时,硫酸和硝酸溶解在降水中,导致降雨具有酸性。

酸雨在地理上有着不均匀的分布特点。

以下是酸雨地理分布的一些特点:1. 区域性分布:酸雨主要分布在工业化和高人口密度地区,如东亚、欧洲和北美洲的工业中心。

这些地区的工厂和交通系统排放大量的污染物,从而导致酸雨问题。

2. 气候影响:气候条件在酸雨分布中起到重要作用。

湿润气候条件下,降水更容易形成酸性。

因此,相对湿润的地区更容易受到酸雨的影响。

3. 地形效应:地形也对酸雨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山脉和高地往往位于湿润区域,因此在这些地区酸雨问题可能更严重。

山脉上方的水蒸气会上升并冷却,形成云和雨,其中含有酸性物质。

4. 污染物传输:酸雨不仅仅是产生地区的问题,它还可以通过大气传输到其他地区。

例如,东亚地区的酸雨可以通过风流传输到周边地区,对邻近国家和地区产生负面影响。

总之,酸雨是由于人为活动导致的化学反应和湿沉降机制所产生的。

它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到区域性、气候、地形和污染物传输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酸雨的形成机制和地理分布特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其环境问题,并采取措施减少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

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

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摘要:本文通过列举四川,江苏,安徽,湖北等南方城市,和新疆,辽宁,河南等北方城市,近年来的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的具体实例,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酸雨的分布特征关键词:酸雨沉降机制我国不同地区分布特征一.我国酸雨沉降机制及输送态势酸雨,因其危害民众健康、腐蚀文物古迹、破坏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备受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受酸雨影响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0%左右,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中唯一面积还在继续扩大的地区。

据统计,每年我国因酸雨和主要致酸气体(二氧化硫)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1100亿元,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悬浮于大气中的酸性颗粒物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也是造成我国许多城市霾的主要原因之一。

酸雨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

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它们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据估计2020年能源总需求将达到23.2~31.0亿吨标准煤,其中90%是化石燃料。

可以预见主要致酸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将持续显著增加,如果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控制措施,我国环境酸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给我国已处于重负之下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威胁。

酸雨的形成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

酸雨的产生不仅与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有关,同时受大气中氨、颗粒物和大气氧化能力的影响;酸性物质可在大气中传输而导致酸沉降的跨界影响;酸沉降对生态系统影响的作用机制涉及致酸物质在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典型环境介质之间的迁移过程。

因此酸雨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我国酸雨的形成和沉降机制与欧美两大酸雨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我国酸雨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大气氧化性较强、致酸物质生成速度快;二、我国排放源复杂,大气污染物的成分特征异于欧美,尤其是我国大气中气态氨和颗粒物浓度很高,且北方大气中存在大量碱性颗粒物,我国酸雨的形成机理和反应途径有其独特之处;三、青藏高原和南方多山导致我国大气流场较欧美地区复杂;四、我国低纬度酸雨区的土壤及生态系统与欧美有明显不同,对酸沉降敏感度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酸雨现状及防治措施

我国酸雨现状及防治措施

我国酸雨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摘要: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迅速增长,相应向大气环境排放的酸性物质大幅增加,中国长江以南成为继欧洲和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

本文主要讨论我国的酸雨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现状主要原因二氧化硫的控制1.我国酸雨现状研究1.1酸雨空间分布特征目前我国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大部、西南和华南沿海地区及新疆北部地区,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在欧、美、亚世界三大酸雨区中,我国的强酸雨区(PH<4.5)面积最大,长江以南地区是全球强酸雨中心。

我国降水化学组成仍属硫酸型,但正在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转变,SO42 -和 NO3-以及NH4+和 Ca2 +分别是降水中主要阴、阳离子,并且浓度远高于欧洲和北美。

1.2区域变化赵艳霞等对中国气象局全国酸雨监测网 80多个酸雨观测站的 1993-2006 年观测数据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主要酸雨区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其中以重庆、湖南、江西和广东等省、直辖市酸雨污染最为严重;另外,北方地区也存在范围不小的酸雨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河南省和山东省的部分地区。

从全国范围来看近 14 年我国酸雨区总体上呈范围扩大,强度稍有减弱的趋势。

其中,北方酸雨区范围扩大明显,且酸雨强度增强趋势明显。

南方酸雨区范围基本保持不变,但酸雨污染重灾区由西南地区逐步转移至华中和华南中部地区。

1.3我国酸雨的化学组成及特点一般情况下大气降水中阴离子为 SO42 -、 NO3-、 Cl-、HCO3-,阳离子为 NH4+、 Ca2 +、 Na+、 K+、 Mg2 +、 H+。

研究表明对我国降水酸度影响最大的阳离子是 NH4+和 Ca2 +,阴离子是SO42 -和 NO3-。

文献引用 A =[ SO42 -]/[ NO3-]作为划分酸雨类型的特征参量,将酸雨分为 3 档: 当A≤0. 5 时,为硝酸型或燃油型; 当 0.5 < A <3. 0 为混合型; 当 A≥3 为硫酸型或燃煤型。

我国酸雨的特点

我国酸雨的特点

我国酸雨的特点酸雨不仅在发达国家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我国也日益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我国已成为仅次于西欧和北美的第三个酸雨区。

我国的酸雨大致有如下的特点:1、有明显的地域性,南方多于北方而且从北到南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近二十年监测结果:1982年中国酸雨分布图,1987年中国酸雨分布图和1993年中国酸雨分布图较准确勾划出中国大陆有相对稳定的一大块酸雨区域在长江以南,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市大部分地区。

降水的PH﹤5.6的城市几乎都在长江以南,尤以湖南、江西、四川、广西等省最为严重。

可能是由于北方土壤多属碱性,这些碱性尘粒被风带到空中,在降水冲刷过程中对酸起中和作用。

南方则不同,气候潮湿,大气中土壤尘粒较少,而且土壤大多属酸性,对酸没有中和能力,或中和能力很小。

两小块酸雨区域在胶东半岛和图们江地区,后两者“酸雨”孤岛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附近较大城市(青岛、长春、吉林)有酸性物质强排放源,另一方面它们濒临海洋,海洋性潮湿气候提供了产生酸雨的温床。

据1997年全国酸雨监测网85个站点的监测报道,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大部和西藏部分地区酸雨全年出现几率在20%以下,其中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和新疆部分地区全年没有酸雨出现。

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酸雨全年出现几率大于50%,其中浙江、江西、湖南、广州和贵州部分地区酸雨全年出现几率大于80%。

2、我国能源以燃煤为主,目前脱硫水平尚低,SO2排放总量约1800万吨,仅次于美国和欧洲而居世界第三位,故我国酸雨大多属硫酸型。

我国酸雨中H2SO4与HNO3之比约为10:1(发达国家约为1:1)。

但随着城市汽车的增加,酸雨中硝酸的成分有增加的趋势。

3、降水酸度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冬季PH值低,夏季PH值高.以下是我国部分省、市的酸雨调查数据:上海市——1980年观测到酸雨。

市区酸雨显著增加,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的一大片酸雨区,酸雨频率分布,市区为50-90%,明显高于郊县。

酸雨简介

酸雨简介

酸雨简介概念酸雨是雨水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

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已经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酸雨侵蚀后的森林酸雨区某地收集到酸雨样品,还不能算是酸雨区,因为一年可有数十场雨,某场雨可能是酸雨,某场雨可能不是酸雨,所以要看年均值。

目前我国定义酸雨区的科学标准尚在讨论之中,但一般认为:年均降水pH高于5.65,酸雨率是0-20%,为非酸雨区;pH在5.30--5.60之间,酸雨率是10--40% ,为轻酸雨区;pH在5.00--5.30之间,酸雨率是30-60%,为中度酸雨区;pH在4.70--5.00之间,酸雨率是50-80%,为较重酸雨区;pH小于4.70,酸雨率是70-100%,为重酸雨区。

这就是所谓的五级标准。

其实,北京、拉萨、西宁、兰州和乌鲁木齐等市也收集到几场酸雨,但年均pH和酸雨率都在非酸雨区标准内,故为非酸雨区。

我国三大酸雨区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型,我国三大酸雨区分别为:酸雨区分布图1.西南酸雨区:是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降水污染严重区域。

2.华中酸雨区:目前它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

3.华东沿海酸雨区:它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

简要介绍水污染问题严重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污染物主要有:(1)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2)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3)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而造成的农田污水;(4)堆放在河边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5)森林砍伐,水土流失;(6)因过度开采,产生矿山污水。

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郑州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郑州市酸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河 南 省 酸 雨 时 空 分 布 中 发 现 , 南 省 19 -19 河 92 95 年 问 酸 雨 呈 减 弱 趋 势 ,9 8 2 0 年 间 酸 雨 出 现 加 19 - 0 6
般 来 讲 , 雨是 指 p 值 小 于 5 6的 大 气 降 酸 H .
水, 包括各 种 酸性 的雨 、 、 、 雾 雪 霜等 形式 。酸雨污染 是具 有 区域性 和 国际 性 的环境 问题 , 是 人 类 在 可 也 持续 发展 进程 中必 须解决 的一个重 大环 境 问题 。以 前 酸雨 主要分 布在 欧 洲 和 北美 地 区 , 近 年 来 随着 但 经 济 的高速发 展 , 东北 亚 地 区出 现 了世 界 第 三 大 在
关 键 词 :酸 雨 ; 化过 程 ; 性 物 质 酸 酸
中图 分 类 号 :X5 7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7 4 2 1 ) 2—0 3 17 1 8( 0 O 0 0 2—0 5
引 言

雨 区之 中 , 但近 年来 的大气 降水 监测 资料表 明 , 南 河 省 酸雨 污 染 呈加 重 趋 势 。 者 在 分 析 19 -2 0 年 作 92 06
杜 子 璇 ,刘 荣 花 ,魏 璐
( . 国气 象 局 ・ 南 省 农 业 气 象 保 障 与应 用 技 术 重 点 开 放 实 验 室 , 1中 河 郑州 4 0 0 ; . 南 省 气 象 科 学 研 究 所 , 州 4 0 0 ; 503 2河 郑 5 0 3 3 河 南 省 气 象科 技 服 务 中心 , 州 4 0 0 ) . 郑 50 3
酸 雨 区 , 地 区 包 括 中 国 长 江 以 南 广 大 地 区 和 台 湾 该
强趋 势 , 河南 酸雨具 有秋 冬季较 强 、 且 春夏季 稍弱 的

我国酸雨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我国酸雨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摘要: 本文阐述了酸雨的危害近几年中国南方地区酸雨的污染的时空分布状况酸雨的成因我国南方酸雨区的酸雨污染状况基本上处在一个稳定的时期降水的区有从长江中上游向长江中下游发展的趋势;在时间分布上,秋季冬季降水低,酸雨发生的频率高; 春季夏季降水高,酸雨发生的频率低在酸雨的成上着重讨论了大气性质污染物的迁移和扩散气候条件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及土壤性质对酸雨形成的影响关键词: 酸雨; 分布; 成因酸雨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量化石燃料的消耗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排放大量的SO 2及氮氧化物,使得大气环境日益恶化,其中酸雨的问题尤其严重。

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我国南方地区出现酸雨,经过80年代的急剧发展,从 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酸雨污染区趋向稳定,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我国西南部的、等地发展到包括现在的包括12个省市的广大区域, 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在我国的一些地区酸雨的问题比界第三大酸雨区,在我国的一些地区酸雨的问题比报道的80年代中欧地区的“黑三角”地带还要严重。

酸雨给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经济的发展都来来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酸雨使土壤酸化,矿质元素如钾、钠、钙、镁等流失,使得土壤的肥力降低;酸雨还会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和影响鱼的繁殖和发育,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酸雨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降低水体的pH,使流域土壤和底泥中的金属溶解进入水中,危害人体健康;酸雨对金属、石料、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对古建筑和石雕艺术作品、电线、铁轨、桥梁、房屋等均会造成严重损害。

本文在分析我国酸雨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的基础上,并对各个区域的酸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酸雨形成的各个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酸雨的形成提供科学的参考。

我国南方酸雨的空间分布特征1我国酸雨已成为普遍性的污染问题。

目前我国的酸雨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包括的东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

郑州市酸雨的变化规律研究分析

郑州市酸雨的变化规律研究分析

郑州市酸雨的变化规律研究分析(河南省郑州市气象局,河南郑州 450005)摘要:郑州市国家基准站从1996年开始进行酸雨观测工作,已经积累了每场降水的酸碱度和电导率的资料。

本文利用在工作中观测到的所有资料,对1996 ~ 2010年的酸雨资料分析研究了郑州市酸雨的变化。

从1996年至今,查询翻阅了历年的资料,统计出历年来共测酸雨过817次,达到酸雨标准236次,还有历年的ph值的平均值,从资料上看,酸雨是越来越严重。

关键词:酸雨;ph值;变化规律中图分类号:x517 文献标识码:a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降水。

包括雨、雪在内,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1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如果形成酸性物质时没有云雨,则酸性物质会以重力沉降等形式逐渐降落在地面上,这叫做干性沉降,以区别于酸雨、酸雪等湿性沉降。

干性沉降物在地面遇水时复合成酸。

酸云和酸雾中的酸性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因此它们的酸性要比酸雨强得多。

高山区由于经常有云雾缭绕,因此酸雨区高山上森林受害最重,首先成片死亡。

硫酸和硝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酸量的90%以上,我国酸雨中硫酸和硝酸的比例约为10∶1。

2酸雨的危害(1)酸雨可使土壤酸化,对农作物大为不利。

(2)酸雨是我们当今面临的、更为显着的空气质量问题之一。

交通运输,如汽车尾气。

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要高。

(3)此外,城市云量增多的结果,使城区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量均有减少。

(4)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建筑物损坏。

2006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2006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2006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2008-05-0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的规定,现发布《2006年河南省环境状况公报》。

综述2006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第六次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和省政府关于“硬起手腕、采取硬措施、打一场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的要求,实施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为主线,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重点,以6个流域和5个群区的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努力践行三个历史性转变,真正使环境保护作为推动经济转型、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主战场。

在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1%和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总体水平上升的情况下,全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上年相比略有下降,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但是,当前全省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污染物减排困难大等情况依然存在。

环境保护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

水环境状况2006年,全省地表水水质级别为轻污染。

与上年相比,全省水环境质量污染程度有所减轻,加权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由0.62降至 0.52。

省辖市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为93.9%,比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

省辖海河流域污染程度位于首位,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次之,长江流域较轻。

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全省监控的7979.4公里河段长度中,Ⅰ~Ⅲ类水质河段长3950.4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49.5%,比上年减少 524.8公里;Ⅳ类水质河段长1095.4公里,占13.7%,比上年增加776.4公里;Ⅴ类水质河段长605.8公里,占7.6%,比上年增加 49.2公里;劣Ⅴ类水质河段长2327.8公里,占29.2%,比上年减少300.8公里。

三门峡市酸雨变化特征分析

三门峡市酸雨变化特征分析

环境治理与发展区域治理一、资料与计算方法PH值<5.6降水称为酸雨,反之为非酸雨;PH值<4.5降水称为强酸雨;PH值5.6~4.5降水称为弱酸雨。

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三门峡国家基本站酸雨降水日采样监测数据。

监测点位于34°48′N、111°12′E,海拔高度为409.9米,观测要素:时段降水量、降水PH值和电导率(K值) "自动气象站平均10min风向风速和近7年平均相对湿度。

当每次降水过程降水量≥1.0毫米时采样分析。

采用氢离子浓度[H+]—降水量加权法等进行分析。

二、三门峡酸雨变化特征(一)降水PH值年际变化对三门峡市2007-2013年平均降水PH值及历年最大、最小PH值趋势分析可知(图1),三门峡市近几年降水PH值年平均都<5.60.最大PH值年平均5.03。

历年降水最大PH值为7.77,在2010年10月10日。

历年降水最小PH值为3.06,在2007年9月7日。

图1 三门峡2007-2013年降水PH 值年际变化曲线(二) 降水电导率值年际变化对三门峡2007-2013年降水电导率值分析,三门峡市降水电导率值年平均64.0-84.3,2009年降水电导率值年平均最高为84.3(2009年)。

降水电导率最大月份为2012年5月200.7。

近7年三门峡年降水电导率值呈下降趋势,这和近年三门峡市减少锅炉数量,冬季供热采用集中供暖和城市减少厂矿建立集中工业园区有很大关系。

(三)酸雨频率变化1. 酸雨频率年际变化2007-2008年降水PH值<5.6酸雨出现率大幅减少,2008-2010基本持平,2010年后又呈递减趋势。

年降水PH值<4.5强酸雨出现率从2007年开始呈递减趋势。

酸雨频率、强酸雨频率出现次数最多都是2007年,最少年份都是2013年。

三门峡酸雨和强酸雨出现率近年明显减少,一是与城市实现集中供暖,燃煤小锅炉数量减少和市区工矿产业减少(三门峡市集中建设工业园区)有关;二是由于近两年三门峡市降水与历年相比偏少。

郑州市酸雨的变化规律研究分析

郑州市酸雨的变化规律研究分析

郑州市酸雨的变化规律研究分析作者:王红兴来源:《农业与技术》2012年第03期(河南省郑州市气象局,河南郑州 450005)摘要:郑州市国家基准站从1996年开始进行酸雨观测工作,已经积累了每场降水的酸碱度和电导率的资料。

本文利用在工作中观测到的所有资料,对1996 ~ 2010年的酸雨资料分析研究了郑州市酸雨的变化。

从1996年至今,查询翻阅了历年的资料,统计出历年来共测酸雨过817次,达到酸雨标准236次,还有历年的pH值的平均值,从资料上看,酸雨是越来越严重。

关键词:酸雨;pH值;变化规律中图分类号:X517 文献标识码:A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降水。

包括雨、雪在内,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

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

1酸雨是如何形成的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

如果形成酸性物质时没有云雨,则酸性物质会以重力沉降等形式逐渐降落在地面上,这叫做干性沉降,以区别于酸雨、酸雪等湿性沉降。

干性沉降物在地面遇水时复合成酸。

酸云和酸雾中的酸性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因此它们的酸性要比酸雨强得多。

高山区由于经常有云雾缭绕,因此酸雨区高山上森林受害最重,首先成片死亡。

硫酸和硝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酸量的90%以上,我国酸雨中硫酸和硝酸的比例约为10∶1。

2酸雨的危害(1)酸雨可使土壤酸化,对农作物大为不利。

(2)酸雨是我们当今面临的、更为显着的空气质量问题之一。

交通运输,如汽车尾气。

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要高。

(3)此外,城市云量增多的结果,使城区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量均有减少。

(4)酸雨能使非金属建筑材料(混凝土、砂浆和灰砂砖)表面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建筑物损坏。

1993-2006年中国区域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1993-2006年中国区域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1993-2006年中国区域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赵艳霞;侯青【期刊名称】《气象学报》【年(卷),期】2008(66)6【摘要】中国气象局酸雨站网始建于1989年,最初仅有22个.1993-2005年,一直维持在85至88个,经2006和2007年两次扩建达到294个站.考虑到资料的连续性,本文是以80多个酸雨观测站有系统观测以来(即近14年)的酸雨观测资料为基础,经过客观统计分析,得出中国酸雨的时空变化特征.总的来说,中国酸雨区主体位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北方也存在小范围的酸雨区.从全国来看,酸雨发生范围总体上呈扩大趋势,北方酸雨发生范围扩大明显,南方基本保持不变;而且,酸雨污染重灾区由西南逐步转移至华中和华南中部.就酸雨强度而言,1993-1998年是最强阶段,1999-2002年强度有所降低,2003-2006年酸雨强度重又持续加强,到2006年已达到1993-1998年的平均水平;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北方酸雨强度加强非常明显.对于中国区域降水酸度变化的成因,本文利用中国SO2排放量的变化和大气成分本底站降水化学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总页数】11页(P1032-1042)【作者】赵艳霞;侯青【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北京,100081;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02【相关文献】1.1992-2012年浙江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牛彧文;浦静姣;邓芳萍;齐冰2.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长三角1993-2006年132个县市区的实证研究 [J], 张学良3.2008—2017年萧山区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杨曲文4.2005~2019年贵州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胡佳佳;尹琴5.1992-2013年安徽省酸雨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J], 石春娥;邓学良;杨元建;吴必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洛阳市酸雨形势及成因分析

洛阳市酸雨形势及成因分析

洛阳市酸雨形势及成因分析
洛阳市酸雨形势及成因分析
根据1997~2003年降水监测数据,采用多因子对比、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洛阳市酸雨的形势及成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酸雨的形成不但和洛阳市污染加剧有关,而且和降水量、降尘量有密切关系,降水量越大,降尘量越小,降水时越易形成酸雨.夏秋季节太阳光照多,气温高、且大气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利于SO2向SO42-转化,易发生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多虽有利于酸雨形成,但若降水量偏少,也很难形成酸雨.
作者:张晓红张勇慧陈辉 ZHANG Xiao-Hong ZHANG Yong-Hui CHEN Hui 作者单位:洛阳市环境监测站,河南,洛阳,471002 刊名: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5 26(5) 分类号:X517 关键词:降水量降尘量酸雨污染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1992-2006年河南省酸雨分布特征分析作者:杜子璇, 刘荣花, 熊杰伟, 邓伟, 田宏伟, 陆斌, Du Zixuan, Liu Ronghua,Xiong Jiewei, Deng Wei, Tian Hongwei, Lu Bin作者单位: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03刊名:气象与环境科学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年,卷(期):2009,32(1)被引用次数:2次1.齐文启.席俊清.汪志国酸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监测 2002(01)2.王彦酸雨与人类生活[期刊论文]-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4(04)3.李金惠.汤鸿霄中国降水酸度预测模型[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科学 1998(01)4.王文兴中国酸雨成因研究 1994(05)5.王文兴.丁国安中国降水酸度和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期刊论文]-环境科学研究 1997(02)6.许梅德酸雨对陆生植物影响的探讨 1995(04)7.郑云有.吴甫成长沙市酸雨污染研究[期刊论文]-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0(01)8.黄原.郑子龙.熊杰伟河南地区酸雨分布及成因初探 1996(03)9.赵勇.孙中党.王飞郑州市大气酸性物质与降水酸性的相关性分析[期刊论文]-环境科学研究 2001(06)10.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业务规范 20051.会议论文杜子璇.刘荣花.熊杰伟.邓伟.田宏伟1992-2006年河南省酸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2007本文利用南阳、商丘和郑州三个观测站1992-2006a酸雨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15a来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并初步尝试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进行酸雨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15a来酸雨发生频率、降水年均pH值和酸雨雨量与全年雨量比值随时间推移出现明显的年际和月份波动:1992-1995a间呈现减弱趋势1998-2006a间出现加强趋势,且在期末明显变强;酸雨频率1、8和12月出现高值,pH值在9-12月份出现低值。

15a来1992-2000a出现由南到北酸雨区域逐渐减弱,2000a出现低值后由南到北由西到东迅速变多的空间变化特征。

2.期刊论文韩亚芬.孙根年.李琦.陈素景.HAN Ya-fen.SUN Gen-nian.LI Qi.CHEN Su-jing西安市酸雨及化学成分时间变化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4)依据1987-2000年监测数据,分析了西安市酸雨及化学成分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西安市降水pH值和酸雨的年内变化呈"双峰"型,即每年1-3月和10-11月降水pH值低、酸雨出现频率高,4-6月酸雨出现频率低,7-9月酸雨pH值较高.14年来,降水pH值与酸雨年际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1994年以前降水pH值较高,酸雨年际变化不明显;1994年以后降水pH值下降,酸雨频率年际变化较大.降水pH值与酸雨强弱由酸碱离子相对浓度决定.当酸根离子摩尔含量超过碱性离子时,降水pH值下降、酸雨危害增强;反之,降水pH值升高,酸雨危害减弱.3.期刊论文何泽能.高阳华.谭炳全.唐晓萍.HE Zeneng.GAO Yanghua.TAN Bingquan.Tang Xiaoping重庆市主城区15年来酸雨变化趋势分析-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9,29(1)本文运用重庆市主城区1993~2007年降水pH值监测资料,分析了重庆市最近15年来酸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降水pH值较低,15年来平均pH值介于3.8~4.5之间.重庆市年降水pH值基本呈递增趋势,倾向率达0.23/10a;最近5年的月际变化中,降水酸度夏高冬低,酸雨频率夏低冬高;各季节中,秋季pH值年际变化呈明显的波动状升高的趋势,其余3个季节呈弱波动,升降趋势不明显.重庆市酸雨(pH<5.6)频率较高,各季节的酸雨频率基本在80%以上,且有增大的趋势;各季节中春季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其余季节略升高或趋势不明显.重庆市较强级别以上强度的酸雨(pH<4.5)频率年际变化幅度较大,介于30~80%之间,变化趋势不明显.重庆市酸雨强度的变化主要受污染源排放量及其它因素的影响.4.期刊论文张红安.汤洁.于晓岚.程红兵.朱新民.李亚军.徐晓斌.ZHANG Hongan.TANG Jie.YU Xiaolan.CHENG Hongbing.ZHU Xinmin.LI Yajun.XU Xiaobin侯马市酸雨长期变化趋势分析-环境科学学报2010,30(5)根据1992年至2008年的酸雨观测记录,对侯马市的酸雨变化特征及其长期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7年间,除个别年份外,侯马地区的降水pH值长期低于5.6,2006年以来甚至低于4.5,多年平均pH值为4.88,是我国长江以北地区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降水pH值的平均月际变化幅度为0.8 PH单位,呈不规则起伏变化.在降水集中的7、8、9月间.酸沉降量约占全年的60%.作为出现在我国北方的区域性酸雨地区,侯马地区降水酸度2002年前后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2002年前,降水pH值平均年变率约为0.10 a-1,酸雨污染呈现减弱趋势,而之后的pH值平均年变率约为-0.28 a-1,呈现酸雨污染快速加重的变化趋势.该地区降水量的变化不仅对单次降水的酸性有较明显的影响,而且对降水酸度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有明显影响,显示当地的大气颗粒物具有显著的碱性中和能力.2007年对降水离子成分的加强观测分析结果显示,SO42-、NO3-、Ca2+、NH4+是降水中最主要的离子;[1/2]SO42-与NO3-的比值约为6.9,说明当地的酸雨为较明显的硫酸型污染;降水中NH4+含量较高,大约与[1/2]Ca2+的离子含量相当;主成分因子分析显示,[1/2]SO42-、NO3-、[1/2]Ca2+、NH4+种离子含量的变化存在显著相关,当地的焦煤、煤化工等高污染排放可能是其重要的共同来源.5.期刊论文唐信英.罗磊.张虹娇.TANG Xinying.LUO Lei.ZHANG Hongjiao西南地区酸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9,29(2)利用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网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昆明、西藏五省、市、自治区17个酸雨观测站1993~2004年的观测资料,研究了西南地区降水pH值、酸雨频率及降水电导率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红原、拉萨、甘孜极少出现酸雨;重庆酸雨频率最高,遵义降水pH均值最小,降水酸性较强;酸雨年际变化有降低趋势;酸雨强度及频率存在明显的月际变化,变化接近U型分布,并且与降水量成正相关.西南地区的酸雨污染仍很严重.6.期刊论文陈伯通.罗建中.冯爱坤.Chen Botong.Luo Jianzhong.Feng Aikun广州地区酸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探讨-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8(2)对广州地区降水酸度、酸雨频率的年际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近十几年来广州地区的酸雨污染有所减缓,但2001-2003年有恶化的趋势.为探究原因,追溯主要酸雨污染物来源,并对各酸雨污染物进行综合评价,结论表明,广州地区的大气环境已从过去的以SO2为主的煤烟型污染转变为以NOX为主的氧化型污染.还讨论了广州地区气象条件对酸雨形成的影响.7.会议论文何泽能.高阳华.谭炳全.唐晓萍重庆市酸雨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初探2008本文运用重庆市35个站3年的高密度降水pH值监测资料,及重庆市主城区15年的降水pH值监测资料,分析了重庆主城区酸雨的变化趋势和重庆全市酸雨的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重庆市主城区降水pH值较低,15a来年平均pH值介于3.8至4.5之间,基本呈线性递增趋势,倾向率达0.23/10a。

重庆市主城区酸雨(pH<5.6)频率较高,各季节的酸雨频率基本在80%以上,且有增大的趋势;较强级别以上强度的酸雨(pH<4.5)频率年际变化幅度较大,介于30%至80%之间。

重庆市大部分地区都存在酸雨现象,局部地区还很严重。

绝大部分地区最近3年的平均pH值都低于4.5,整个重庆市降水平均pH值为4.07,其中西部和东南部为低值区域,中部和东北部为高值区域。

重庆市较强酸雨以上强度的降水出现频率较高。

整个重庆地区酸雨频率为84.05%,较强酸雨频率为27.42%,强酸雨频率为26.23%。

8.期刊论文陈瑜.于涛.Chen Yu.Yu Tao近年来广州市氮氧化物变化趋势分析-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2)氮氧化物是生成臭氧光化学反应的主要前体物,氮氧化物可以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硝酸盐气溶胶,导致城市能见度下降,出现灰霾现象.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物质.广州作为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近年来氮氧化物的污染不容忽视.本文以2003年-2008年监测数据为基础,对广州市氮氧化物浓度的日变化、月际变化、年际变化作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氮氧化物浓度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氮氧化物的月际变化呈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污染较严重,夏季污染较轻.9.期刊论文张凌.付朝阳.郑习健.叶代启.ZHANG Ling.FU Zhaoyang.ZHENG Xijian.YE Daiqi广州市区大气污染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生态环境2007,16(2)以2000-2004年广州市国控测点的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结果为基础数据,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日平均质量浓度二级标准为依据计算广州市2000-2004年的各大气污染物的指数及污染负荷率,阐明广州市区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CO的地域分布特征、季节变化特征、年际变化特征以及由于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而形成的酸雨的变化特征并提出研究对策.结果表明:各污染物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除SO2春夏秋季污染最严重,其余几项污染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近5年来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呈显著下降趋势,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则呈显著上升趋势,综合污染指数也呈明显上升趋势;酸雨频率呈不显著上升且夏秋季污染大于春冬两季.广州市大气污染分布规律与风向频率以北和东北偏北方向较大,东和东南方向次之的分布基本一致.10.学位论文甄文栋山东省城市酸沉降状况及成因研究2005本文将分析山东省酸沉降的时空分布状况,摸清山东省酸沉降的成因,做为山东省酸沉降控制的理论依据,为山东省“两控区”控制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本文所建立的酸沉降状况评价方法与酸沉降成因分析方法,将对我国北方地区的酸沉降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采用浓度(降水酸度、化学组成、电导率)和总量(干、湿沉降通量)两种方法描述山东省城市酸沉降状况,研究表明:山东省城市降水酸度年际变化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季节变化冬季、春季>秋季>夏季;17城市中除枣庄外,其他城市历史上均有酸雨检出,而青岛市降水酸度居首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