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槐树简介
洪洞大槐树-最接近先祖的地方
洪洞大槐树:最接近先祖的地方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数以亿计的大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是“老家”和“根”的象征。
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移民档案在中国两千多个县份中,知名度最高的恐怕要数山西洪洞县了。
洪洞县之所以芳名远播,首先是因了一位天姿难掩的青楼女子那段凄婉哀凉的吟唱:“苏三离了洪洞县……”京剧是国粹,喜好者兴发时自会哼几句《玉堂春》,不好者偶尔打开电视机、收音机,眼睛或耳朵里说不定也会蹦进个苏三来,于是“洪洞”便深嵌在国人的记忆中。
现如今,名扬海外的洪洞大槐树,让亿万华人子孙有了归家的冲动,千里迢迢的来到这个最接近先祖的地方,一偿父辈的夙愿,祭拜600 年前的那一天。
当年,先祖们在大槐树下伤心泪洒;今天,后世子孙在古槐之前其乐融融,欢聚一堂,回首往事,展望未来,大槐树与海内外同胞永远根脉相连,心心相印。
“五百年前是一家”移民, 离开了故乡和亲人,却割舍不了浓浓的乡情。
当年,许多苦难的移民含着热泪告别古槐,告别家乡,离开了丰沃厚重的黄天厚土,离开了富足安康的中原大地,再也看不到汾水岸畔的渡船,再也听不到萦绕槐园的鹳鸣,背井离乡的他们把对故乡的追忆,编织成一代代人期盼的梦,永远镌刻在古槐后裔深深的记忆中。
中国有句俗语,两人相见,若互通姓名,如同姓即随口而出:“五百年前是一家”。
这个典故要从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谈起。
从明初移民到清末及民国初年,时间大致为五百年左右,大槐树移民后裔早已遍及神州大地甚至海外。
人们相见互问老家,都会说:“啊!洪洞老乡”。
再问及:“老乡贵姓?”若回答为同姓,问者就会说:“啊!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
”同姓相见,五百年前是一家。
这句俗定成语,也就一直延续至今。
洪洞大槐树散文
洪洞大槐树散文洪洞大槐树散文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是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大槐树是移民史实的见证者,也是移民心目中的老家,每年有20余万人前往景区寻根祭祖,余亚飞诗云:“拔地巨槐冲碧汉,相承一脉密分枝;树身即使高千丈,落叶归根也有期”。
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寻根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在中国北方地区,大量的民间家谱、碑文资料有详细记载,在地方志如《温县志》、《宝丰县志》、《宁阳县志》、《丹风县志》、《商南县志》、《山阳县志》等都明确记载了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中移民。
至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祖辈相传,妇幼皆知。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数亿计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
600余年来,大槐树迁民遗址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
洪洞大槐树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频有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同时统治者的高压统治,导致红巾军起义,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减少。
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从山西移民垦荒使农业有所恢复。
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发生了“靖难之变”战乱四年,又一次造成河北、山东、河南、皖北淮北等地的荒凉局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明代时,当时将山西境内的许多移民集中到此地,再分批迁往其他省份。
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自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50年内,先后共计从山西移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
这些移民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十余省,500多个县市。
洪洞大槐树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
洪洞大槐树
死 死 生 生 说 前 因
同 根 同 祖
二门楹联
• 坐 叙 桑 梓 騈 甲 情 。 • 举 目 鹳 窝 今 何 在 ?
从脚趾判断移民后裔
“洪洞县衙无好人!”
洪洞大槐树
——张明伟
中文名称: 洪洞大槐树 外文名称: Flower of Japanese Pagodatree, Pagodatree Flower Bud 别名: 又称古大槐树,山西大槐树 地理位置: 北纬37度52分,东经112度33分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性气候 著名景点: 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纯阳 宫,崇善寺,窦大夫祠,龙山石窟
• 洪洞县位于山西 西南部临汾盆地 北端,县名来源, 传说城南洪崖, 城北古洞,出名 得益于明代洪武 年间的大移民, 更以移民之见证 古大槐树处而著 称全国。
洪洞大槐树
规模最大
时间最长 范围最广
“根”字影壁
私 家 记 述 最 为 真
莫 道 渊 源 无 考 证
同 是 杨 侯 国 里 人
山西大槐树——精选推荐
⼭西⼤槐树⼭西⼤槐树⼭西⼤槐树⼜称洪洞⼤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公⾥的贾村西侧的⼤槐树公园内。
明朝政府曾在此处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中⽂名称⼭西⼤槐树所属国家中国省份⼭西植物⽂化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兵,对内实⾏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余年的红⼱军起义。
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两淮、⼭东、河北、河南百姓⼗亡七⼋。
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接踵⽽⾄。
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成⽆⼈之地。
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统治的“表⾥⼭河”——⼭西,却是另外⼀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西经济繁荣,⼈丁兴旺。
再者,外省也有⼤量难民流⼊⼭西,致使⼭西成了⼈⼝稠密的地区。
晋南是⼭西⼈⼝稠密之处,⽽洪洞⼜是当时晋南最⼤,⼈⼝最多的县。
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华⾥的贾村西侧有⼀座⼴济寺,寺院宏⼤,殿宇巍峨,僧众很多,⾹客不绝。
寺旁有⼀棵“树⾝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道从树荫下通过。
汾河滩上的⽼鸦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明朝政府在⼴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名字的由来晚秋时节,槐叶凋落,⽼鸦窝显得⼗分醒⽬。
移民们临⾏之时,凝眸⾼⼤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鸦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槐树上的⽼鹤窝。
为此,⼤槐树和⽼鸦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
“问我祖先何处来,⼭西洪洞⼤槐树。
祖先故⾥叫什么,⼤槐树下⽼鸦窝。
”这⾸民谣数百年来在中国许多地区⼴为流传。
(据我⽼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关于迁徙明初从⼭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肃、宁夏地区。
洪洞大槐树景区简介
洪洞大槐树景区简介
门票:
欣欣价-山西临汾洪洞大槐树成人票:58元起(省2元);特惠政策:A.免票政策:身高1.3米(不含)以下儿童、70周岁以上白叟、现役军官、记者(凭有效身份证件)、革命伤残军人(凭本人军残证)免票。
B.优惠政策:身高 1.3(含)-1.5米(含)儿童、学生、60~70周岁之间老年人、残疾人凭相关有效证件可享门票挂牌价五折。
(上述优惠政策,需到景区自行购买)开放时间:
旺季(正月初一至11月25日)7:00-19:30;淡季(11月26日至腊月三十)7:30-18:00 交通概况:
自驾游路线:1.北京、天津(高速)——石家庄——太原——从洪洞县出口下高速——景区;2.陕西(西安)走高速——河津、临汾——从洪洞县出口下高速——景区;3.山东(济南)走高速——石家庄——太原——从洪洞县出口下高速——景区;4.内蒙(呼和浩特)上呼包高速——大同转大运高速——洪洞口下高速——景区;5.河南(郑州)上连霍高速——三门峡转大运高速——洪洞口下高速——景区。
洪洞大槐树简介:
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大槐树景区位于洪洞县城西北2公里处的广济寺旁边,相传是汉代所植。
大槐树和我国古代的移民政策有关,在元朝时期,黄淮地区战乱不绝,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人丁锐减,而位于中原腹地的山西洪洞却得以幸免,反而成为当时的人口聚集之地。
到了明朝,政府决定从这里抽取人丁,充实周边各地,于是在广济寺旁设局发资,移民纷纷折下大槐树的叶子以作留念。
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导游词
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山西洪洞大槐树景区,我是本次旅游的导游,有幸为大家介绍这个历史和文化兼备的旅游胜地。
一、景区介绍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景区的基本信息。
洪洞大槐树,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槐之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洪洞县城区南门外,距离刘宋城遗址和洪洞县城区均不远,面积达1300余亩。
据史书记载,这棵大槐树树龄已达至少900余年,为当地百姓祖祖辈辈崇拜的神树。
大槐树景区内,有着茂密的树林,郁郁葱葱的绿化,还有着小河流水、青石街巷等多姿多彩的景色。
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各地游客前来旅游、参观的热门景区,被赞誉为”古树四大名胜之一“。
二、历史文化那么,什么让这座景区成为了这么重要的旅游胜地呢?这就要从它的历史和文化开始介绍了。
1、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洪洞大槐树相传栽于唐朝,范仲淹在洪洞受贬之际,看到这株古槐,心中感慨万千,便在此留下了帝王语录的唐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因为唐诗中的“古槐高于洪洞县”一句,大槐树的名字才被民间赋予,成为了当地的著名景点和神树。
2、厚重的文化底蕴洪洞大槐树景区还是一个文化资源丰富的景点,它曾是明清两代洪洞侯府的官家嫔妃游玩的地方。
同时,这里还留下了许多名人的书法石刻,如梁啟超、陈寅恪等都曾在此题词留下浓墨重现的墨迹。
三、景区游览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景区的游览路线和主要景点。
1、大槐树广场这里是整个景区的起点,也是最核心的地方。
这里建有石椅、环形水渠、彩灯和万年灯,是当地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
这里还有一个清代文物展览馆,展示了古代洪洞侯府的历史和文物珍品,给游客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2、丝绸之路广场这里是景区的中心区域,是一个集演出、餐饮、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场所。
这里可以领略到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游客可以看到红枣、核桃干等山西特产商品,也可品尝到当地的传统美食。
3、石库门民俗风情区这里是一个复古的古城区域,区内的建筑都保留了原有的旧式石库门建筑,很具有时代感和浓郁的民俗气息。
1.3大槐树
元朝末年,自然灾害频有发生,黄河地区水患尤其严重。
同时统治者的高压统治,导致红巾军起义,战乱纷争,民不聊生,人口大量减少。
明初洪武年间开始从山西移民垦荒,使农业有所恢复。
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又发生了“靖难之变”战乱四年,又一次造成河北、山东、河南、皖北、淮北等地的荒凉局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明代时,当时将山西境内的许多移民集中到此地,再分批迁往其他省份。
根据《明史》、《明实录》等史书记载,自洪武六年(1373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50年内,先后共计从山西移民移民18次,其中洪武年间10次,永乐年间8次。
这些移民迁往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十余省,500多个县市。
在中国北方地区,大量的民间家谱、碑文资料有详细记载,在地方志如《温县志》、《宝丰县志》、《宁阳县志》、《丹风县志》、《商南县志》、《山阳县志》等都明确记载了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中移民。
至今在河北、河南、山东、东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现在古大槐树为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有20余万人前往景区祭祖。
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这里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
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洪洞大槐树风景(1)(20张)、河南百姓十亡七八。
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
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
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
槐树:槐街绿暗雨初匀,瑞雾香风满后尘
槐树:槐街绿暗雨初匀,瑞雾香风满后尘槐树 | 槐街绿暗雨初匀,瑞雾香风满后尘山西洪洞大槐树槐树原产于中国,又叫中华槐,国槐,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
槐树树型高大,向阳性植物、根深,生长迅速。
槐树在华夏文明中地位尊贵,数千年来,形成了崇拜槐树的独特文化现象。
相传早在商周,槐树就被选作社树。
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见天子时,站在槐树下面。
三公是指太师、太傅、太保,是周代三种最高官职的合称。
槐官相连,因此用三槐比喻三公,成为三公宰辅官位的象征,后世在门前、院中栽植槐树,有祈望子孙位列三公之意,槐树因此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化树种。
唐代起,还是科第吉兆的象征。
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
槐树被视为吉祥树种,是"灵星之精",还有公断诉讼之能。
此外,槐树还具有作为古代迁民怀祖的寄托,山西洪洞”大槐树"则是中国移民文化的一种象征槐树诗魏晋繁钦嘉树吐翠叶。
列在双阙涯。
旑旎随风动。
柔色纷陆离。
辋川集宫槐陌唐王维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应门但迎埽,畏有山僧来。
辋川集二十首宫槐陌唐裴迪门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
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
次韵子由岐下诗,并引其十八槐宋苏轼采撷殊未厌,忽然已成阴。
蝉鸣看不见,鹤立赴还深。
咏槐宋许及之槐绿复槐绿,时来人自忙。
处阴聊避影,岁月去堂堂。
罢直图明练子宁草诏下金銮,宫槐白露寒。
紫骝骄不控,明月在阑干。
京北原作唐贾岛登原见城阙,策蹇思炎天。
日午路中客,槐花风处蝉。
远山秦木上,清渭汉陵前。
答刘戒之早秋别墅见寄唐白居易凉风木槿篱,暮雨槐花枝。
并起新秋思,为得故人诗。
避地鸟择木,升朝鱼在池。
城中与山下,喧静暗相思。
槐唐李峤暮律移寒火,春宫长旧栽。
叶生驰道侧,花落凤庭隈。
烈士怀忠触,鸿儒访业来。
何当赤墀下,疏干拟三台。
槐花宋舒岳祥尊贵三公府,匆忙举子装。
周官那可见,唐制自难忘。
夕照深宫里,西风大道劳。
蝉鸣犹未悟,但报早秋凉。
槐宋苏轼忆我初来时,草木向衰歇。
祖籍山西洪洞大槐树解释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由朝廷出面一共举行了22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主要是从山西迁到中原、华北一带,每个被迁出的人的具体家乡已经很难考证,但绝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洪洞大槐树
这并不是偶然的,由于是有计划的集体迁移,所以不可能直接从各个村把人直接带走,肯定要有一个集合的地点,这个地点就在山西洪洞县外一棵汉代古槐树旁边的广济寺——因此,这些迁出的人所传下的族谱中才会大都提到“大槐树”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族谱中的地点除了“大槐树”之外,具体的乡村名称都比较混乱,可能是相传有误,也可能是其本身的故乡但并不在洪洞县附近,所以具体“地址”都很难考证
但“洪洞大槐树”却是真实存在的,目前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二公里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称为“古大槐树”,是国家4A级景区,各地到此寻根的人络绎不绝
最后,再稍微分析一下LZ提供的“地址”,明朝“山西平阳府绛州”还是比较明确的,是现在山西省运城市的新绛县,而龙门县这个名称是宋朝以前的,宋朝时就改名为“河津县”,并沿用至民国。
而且,在明朝时,河津县并不属于绛州管辖(唐朝时龙门县到属于绛州,还出了个薛仁贵),到了清朝才归属绛州管辖
而后面的“大槐树”就很明显了
再分析下上面三个地址,分别是运城市新绛县——运城市河津市(县级市)——临汾市洪洞县(临汾在运城市北面),很明显不是一个地方,到很像是一个迁移表(在大槐树集合前的)。
槐树的资料——精选推荐
槐树的资料槐树树冠宽⼴, 树姿优美, 花朵⾊形俱佳, 树叶、枝⼲各具特⾊, 整株植物⾼雅清新, 给⼈以赏⼼悦⽬的景观效果。
槐树适应范围⼴、抗污染⼒强, 适宜应⽤于城乡绿化及景观⽣态建设, 槐树在我国有悠久的应⽤历史和深厚的⽂化底蕴, 如⾸都北京普遍植槐, 古槐数量众多, 成为市树 ; ⽽⼤连市素有东⽅槐城之美誉, 连续17 届的赏槐会已成为“⼤连国际旅游节”。
近年来, 科研⼈员以园林绿化应⽤为主要⽬标,开展了槐树类的杂交育种, 推出了蝴蝶槐、⾦叶国槐、五叶槐等新兴变种,使槐树家族越来越兴旺, 发展前景更加⼴阔。
1 资源概述槐树家族, 泛指⾖科槐属的国槐及其变种龙⽖槐、蝴蝶槐、⾦叶国槐和刺槐属的刺槐、江南槐以及决明属的黄槐等,其主要分布于亚洲及北美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约70 种。
槐树原产我国北部, 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东、⼴西等地, 共21 种。
槐树系落叶乔⽊或灌⽊, 其中乔⽊类树种⼤都树⼲通直, 树冠庞⼤, 枝叶繁茂,叶为卵形或披针形, 花冠多为蝶形, 花⾊多样, 有⾹味。
槐树适应性强,具有耐⼲旱、⾼温和贫瘠⼟壤等优良的⽣态习性。
此外, 槐树还具有调节改善⼩⽓候、防风固⼟、抗污染等⽣态功能, 是⽔⼟保持的优良树种。
国槐( Sophora japoni ca L) 。
别名家槐、⾖槐。
落叶乔⽊, ⾼25 m, 花期在6 ~8 ⽉, 果期在9 ~11 ⽉[ 3] ; 分布于全国各地, 速⽣, 抗逆性强, 病⾍害少, 容易滞尘, 极耐修剪。
观赏特征为树姿雄伟, 树冠宽⼴, 呈圆球形或卵圆形; 花萼宽钟状, 花冠蝶形、黄⽩⾊。
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可远溯到1 000 多年以前。
《⼭海经》中有“⾸⼭其⽊多槐; 条⾕之⼭,其⽊多槐”的记载。
槐树既是中国的特有树种, ⼜具有独特的民族⽂化品格, 槐⽂化更是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博⼤精深。
改⽕之⽊槐树⽤作燃料的功能开发最早。
大槐树
大槐树,又叫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2公里处。
这株主干粗壮、枯枝杈桠、沟壑遍身的古木,就是古大槐树。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
”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妇孺皆知。
如若追寻它的由来,还得从元朝末年说起。
元朝末年,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民族矛盾激化,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镇压,激战十余年,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百姓十亡七八,原本人丁兴旺之地变得道路阻塞、人烟断绝。
明初“靖难之役”的拉锯战,更是雪上加霜,许多地方出现千里无人烟的局面。
与中原邻省不同,元政府统治的中心腹地山西却幸免天灾战乱的祸害,风调雨顺,经济繁荣,使得这里人丁兴旺,加之大批难民落足,山西尤其晋南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
为了发展经济,巩固政权,明初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明政府一共组织实施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这里原有一座创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的寺院——广济寺,寺院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不绝。
寺旁植有一颗“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十分壮观。
树下,车马大道横穿而过,四方行人络绎不绝,是个交通要地。
由于洪洞地处人口稠密的中心地带,又地势开阔,四通八达,便于集中驻扎移民,因而明政府就在广济寺设局驻员,专办移民事务,大槐树下成了移民的聚散之地。
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北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少部分迁往晋北、陕西、甘肃、宁夏,这些移民后来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大规模地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在中国历史上也仅此一例。
当年,移民们就是在这里领取“凭照川资”后上路的。
临行之时,移民纷纷折槐为记,频频回首,最后看到的只有大槐树和老鸹窝,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故土的标志。
随着岁月的流逝,后人们已记不清到底迁自何县何村,惟有大槐树深深刻在了一辈又一辈人的心里。
介绍大槐树景点
介绍大槐树景点
大槐树景点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一个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民祭圣地,也是国家5A级景区。
这里交通便利,处于南北交融走廊的中间地带,有多条交通廊道相连。
大槐树景区的建筑景观独特,历史文化悠久。
这里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可划分为6个主类、15个亚类、45个基本类型、61个资源单体。
这里完整地记述了移民的生活状态,深刻地折射出明
代社会变革、南北文化交流、中华民族的融汇壮大的发展过程,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
大槐树景区的大门是一个很大的树根造型,进入大门,首先看到影壁上面一个很大的“根”字。
在这里还有一代古槐的遗址,以及移民情景表演,再现了人们被绳索梱绑押解的情景。
走进祭祖堂,堂内设有1230个移民先祖的姓氏牌位,游客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先祖的牌位,进行上香、跪拜、祭奠等活动。
大槐树作为中华儿女寻根祭祖之地,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这个景点是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珍贵传承,也是对于民族团结和融合的重要见证。
有关山西洪洞大槐树的导游词范文
有关山西洪洞大槐树的导游词范文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导游,欢迎大家来到山西洪洞的大槐树。
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嵖岈山下,是中国三大古树之一,也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大槐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大槐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朝,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它是早期汉族宗族聚居区的象征之一,也是民间信仰的场所。
相传,大槐树叶子、枝条和树干都有着消灾祈福的作用,因此在过去的年月里,大槐树一直是洪洞县民们的宗教信仰中心。
此外,当地人还有一句话:如果站在大槐树下许愿,那么所有的愿望都会实现。
大槐树最有名的特点是其树龄与树形,有一所谓“三代同堂”的说法。
据当地老人口传,最上面的老大爷树,树高达28米,树龄约有700年;中间的老爷子树,树高大约23米,树龄约有500年;最上面的老奶奶树,树高约有16米,树龄约有300年。
这三棵树因为像一个家庭四代人的形态,被当地人誉为大槐树“四代同堂”。
大槐树其实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那就是象征爱情的门神。
传说,在它的八棵大枝条上,分别寓意着“木瓜连理”“葡萄结炎”“灯蛾扑火”“枸杞牵线”“桃李满天下”“杏林春雪”“福禄长寿”和“兰蕙飘香”,每到春夏季节时,这八棵枝条还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因此,倘若情侣在大槐树下摘取两片叶子,粘在纸上,便可永远相爱,在旁边的桥面上写上两个名字,有惊喜哦。
大槐树可以说是一件国家级的文化宝藏,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好它,并让它能够一直神话下去。
好了,这就是我对大槐树的介绍,谢谢大家!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陕西的大槐树景区。
大家知道吗?中国有很多古老而有名的大树,被誉为“神树”、“祖宗树”、“福寿树”等等。
而大槐树,则是全国最有名的古树之一。
这棵树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大槐树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城郊区,距离西安市不远,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大槐树以它浓密的树冠和高大的树干而备受瞩目,不仅是眉县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山西大槐树的历史背景故事
山西大槐树的历史背景故事“爷爷,那棵大槐树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我好奇地问爷爷。
爷爷笑了笑,摸了摸我的头说:“那当然啦,孩子,山西大槐树的故事可长着呢!”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和爷爷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
院子里的花开得正艳,微风轻轻吹过,带来阵阵花香。
爷爷开始给我讲起了山西大槐树的历史背景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山西有一棵非常非常大的槐树。
那时候,很多人都生活在那里。
据说,在明朝的时候,因为一些原因,很多人要离开家乡,去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他们舍不得离开,但又不得不走。
在离开之前,他们都来到这棵大槐树下,看着它,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家乡。
“哎呀,爷爷,他们为什么要离开呀?”我忍不住打断爷爷。
爷爷叹了口气说:“那是因为当时的情况所迫呀,孩子。
他们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只能离开。
”那些离开的人,带着对大槐树的记忆,带着对家乡的思念,走向了未知的远方。
他们在新的地方生根发芽,一代又一代。
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那棵大槐树,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哇,那后来呢,爷爷?”我着急地问。
爷爷接着说:“后来呀,很多年过去了,那些人的后代们,有的回到了山西,去寻找那棵大槐树,去寻找自己的根。
”我想象着那些人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大槐树的情景,心里充满了感动。
我觉得那棵大槐树就像是一个神奇的纽带,把相隔很远的人都联系在了一起。
“爷爷,我也好想去看看那棵大槐树呀!”我满脸期待地说。
爷爷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机会咱们就去。
”我望着天空,心里暗暗想着,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去看看那棵有着神奇故事的山西大槐树。
山西大槐树呀,你承载着多少人的思念和回忆,你不就像那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人们找到回家的路吗?不就像那温暖的港湾,让漂泊的人有了归依吗?我真的好想快点去看看你呀!。
山西洪洞大槐树导游词
山西洪洞大槐树导游词【篇一】洪洞大槐树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
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
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
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
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
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
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
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
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
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
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山西洪洞大槐树导游词
山西洪洞大槐树导游词【篇一】古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这里洪洞虽然没有什么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寒的冬天,还是酷热的炎夏,游客络绎不绝,有的赋诗题词,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盘桓眷恋,久久不肯离去。
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实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
元政府予以残暴的镇压,争域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
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
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
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
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
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
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
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
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
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
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
(据我老家的村民说,我们村就是那个时候从大槐树迁移出来,以充实北部边防的,村里的家谱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记起的。
洪洞大槐树社会实践报告
洪洞大槐树社会实践报告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一棵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槐树。
它高大挺拔,树龄悠久,被誉为“中国第一槐树”。
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团队选定了洪洞大槐树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探索其历史、文化和环境等方面,了解槐树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洪洞大槐树的周围一带,开始进行实地考察。
立于洪洞大槐树下,我们被它的伟岸和历史感所震撼。
树干粗壮,分为四根巨大的主干,枝繁叶茂,树冠遮天蔽日。
树周围的空气清新宜人,令人陶醉其中。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大槐树附近的历史博物馆。
在馆内,我们详细了解了洪洞大槐树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据考证,洪洞大槐树栽种于秦汉之际,经历了数十代人的照料,才保留至今。
槐树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被誉为“看见过去和未来的树”。
在中国古代,槐树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被视为吉祥、长寿、团结和繁荣的象征。
洪洞大槐树作为一棵千年古树,是当地人民的骄傲。
第二天,我们对洪洞大槐树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
我们发现,洪洞大槐树所在的地区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优良。
这与洪洞县人民长期以来的保护和治理密不可分。
我们了解到,洪洞县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落实生态保护政策,致力于打造绿色发展的生态宜居县城。
洪洞大槐树作为该地的名片和象征,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参照物。
第三天,我们深入了解了洪洞大槐树周边的经济发展现状。
我们了解到,洪洞大槐树的存在对当地的经济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商家,带动了周边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
这种经济效益的获取使得洪洞县更加重视对洪洞大槐树的保护和管理。
在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一次座谈会,与当地居民交流互动。
居民向我们介绍了大槐树周边的乡土文化,讲述了他们与大槐树的渊源,分享了槐树在他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这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洪洞大槐树不仅仅是一棵古老的树木,更是当地人民历史和文化传承的见证者。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洪洞大槐树的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大槐树景点欣赏
景点简介
移民往事追忆
洪洞其他风景
大槐树祭祖园历史
大槐树旅游区成立于1984年,原为大槐树公园管理所, 隶属县城建局管理,1997年5月正式划归县文物旅游局, 1998年8月更名为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管理所,2005年10月改 制为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总资 产5000余万元。几年来,大槐树景区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大宣传力度、改善旅游环境,开拓 进取、与时俱进,对全县旅游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先后被国家、省、市授予“山西省五大著名特色旅游景区” 、“省级文明景区”、“省级文明管理先进单位”、“省级 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档案优秀集体”等40多项荣誉。
苏三监狱
广 胜 寺
广 胜 寺 飞 虹 塔
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思 源
饮 水
献殿
用 来 摆 放 祭 祀 用 品 “ 三 牲槐 树
祭祖坛
在 此 祭 奠 先 祖
移民往事追忆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 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祖辈相传、妇幼皆知。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 民遗址,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3年到明成祖朱棣永乐15年将近50 年的时间里,明政府在山西共组织了18次大的官方移民,因移 民多在大槐树下汇集转迁,所以被称为大槐树移民,当时移民 主要迁往京津、河南、山东、安徽等18个省,500多个县市,移 民遍布整个中原地区。明代大槐树移民以其移民范围最广、数 量最多、时间最长被称为古代官方移民之最。经过六百年的辗 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 的后裔。“根在洪洞,祖在古槐”,大槐树成为了海内外数以 亿计的大槐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洪洞县成为了亿万大槐树 后裔永远牵挂于心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