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出塞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出塞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出塞二首》是一首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也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出塞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出塞二首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
倘若曾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绝不会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
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注释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
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翻过阴山。
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
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
震:响。
赏析其一这是一首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这首诗也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爱国诗:杜牧《泊秦淮》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爱国诗是把⾃⼰对祖国⼈民的热爱,⽤诗歌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种诗歌题材。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爱国诗:杜牧《泊秦淮》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泊秦淮唐代:杜牧烟笼寒⽔⽉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的清辉洒在⽩⾊沙渚之上。
⼊夜,我将⼩⾈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陵歌⼥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靡之曲《⽟树后庭花》。
注释选⾃冯集梧《樊川⽂集》卷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茅⼭与溧(lì)⽔东庐⼭两⼭间,经南京流⼊长江。
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来疏通淮⽔,故称秦淮河。
泊:停泊。
商⼥:以卖唱为⽣的歌⼥。
后庭花:歌曲《⽟树后庭花》的简称。
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作此曲与后宫美⼥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称此曲为“亡国之⾳”。
创作背景 当他来到当时还是⼀⽚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诗。
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享乐终⾄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般醉⽣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深切忧虑。
赏析 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溧⽔东北,横贯⾦陵(今江苏南京)⼊长江。
六朝⾄唐代,⾦陵秦淮河⼀带⼀直是权贵富豪游宴取乐之地。
这⾸诗是诗⼈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诗在语⾔运⽤⽅⾯,也颇见⼯夫。
⾸句写景,“烟”、“⽔”、“⽉”、“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幅朦胧冷清的⽔⾊夜景,渲染⽓氛,朦胧中透出忧凉。
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秦淮⼀带在六朝时是的游乐场所,酒家林⽴,因此昔⽇那种歌舞游宴的⽆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此时的思绪之中。
后⼆句由⼀曲《后庭花》引发⽆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对“商⼥”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不以国事为重,纸醉⾦迷的达官贵⼈,即醉⽣梦死的统治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四⽇风⾬⼤作⼆⾸原⽂、翻译及赏析⼗⼀⽉四⽇风⾬⼤作⼆⾸宋代:陆游风卷江湖⾬暗村,四⼭声作海涛翻。
溪柴⽕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铁马冰河⼊梦来。
4123古诗三百⾸,初中古诗,爱国,壮志译⽂及注释译⽂天空⿊暗,⼤风卷着江湖上的⾬,四周的⼭上哗哗⼤⾬像巨浪翻滚之声。
溪柴烧的⼩⽕和裹在⾝上的⽑毡都很暖和,我和猫⼉都不愿出门。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没有为⾃⼰的处境⽽感到悲哀,⼼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展开阅读全⽂∨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僵“僵”是个形声字,从⼈僵声,与“偃”同义,是向后仰倒,⽽“前仆后继”的“仆”是向前倒,与此词倒的⽅向相反。
后来引申⽤来指“不动不朽”,即“僵硬”的意思,后来此义⼜造“僵”字表⽰,但⼈们仍习惯⽤“僵”字。
诗中“僵卧孤村不⾃哀’’的“僵”是“僵硬挺直”的意思,形容诗⼈不受重⽤。
展开阅读全⽂∨思想感情 这⾸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
作者晚年境遇困顿,⾝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进犯。
表达了诗⼈的爱国热情希望⽤实际⾏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陆游⾃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阴农村。
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四⽇。
当时诗⼈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夜思念报效祖国。
诗⼈收复国⼟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个“风⾬⼤作”的夜⾥,触景⽣情,由情⽣思,在梦中实现展开阅读全⽂∨鉴赏 第⼀⾸诗主要写⼗⼀⽉四⽇的⼤⾬和诗⼈之处境。
前两句以夸张之法写⼤⾬瓢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天⼤风⼤⾬之境,很是⽣动,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光复中原之⼼相印。
后两句转写近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出作者因天冷⽽不思出门,其妙处是把作者的主观之感和猫结合⼀起写。
这⾸诗也道出了作者处境展开阅读全⽂∨鉴赏三 这⾸诗是绍熙三年(1192)⼗⼀⽉陆游退居家乡⼭阴时所作,是年六⼗⼋岁。
爱国诗:陆游《书愤五首·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爱国诗是把⾃⼰对祖国⼈民的热爱,⽤诗歌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种诗歌题材。
下⾯是为⼤家带来的:爱国诗:陆游《书愤五⾸·其⼀》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书愤五⾸·其⼀宋代: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如⼭。
楼船夜雪⽠洲渡,铁马秋风⼤散关。
塞上长城空⾃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译⽂年轻时就⽴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地,热⾎沸腾啊怨⽓如⼭啊。
记得在⽠州渡痛击⾦兵,雪夜⾥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万⾥长城,⽴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注释书愤:书写⾃⼰的愤恨之情。
书,写。
早岁:早年,年轻时。
那:即“哪”。
世事艰:指抗⾦⼤业屡遭破坏。
“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的豪迈⽓概坚定如⼭。
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
⽓,⽓概。
“楼船”句:此时作者三⼗七岁,在镇江府任通判。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张浚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亲率⽔兵乘楼船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
但不久兵败符离,收复故⼟的愿望化为泡影。
楼船,指采⽯之战中宋军使⽤的车船,⼜名明轮船、车轮柯。
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组⼈的脚⼒踩踏前⾏。
车船在宋代盛极⼀时。
因这种战船⾼⼤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
⽠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铁马”句:孝宗乾道⼋年(1172),王炎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谋划恢复中原之事。
陆游⼈其军幕,并任⼲办公事兼检法官赴南郑(今陕西汉中)。
其间,他曾亲临⼤散关前线,研究抗敌策略。
但不久王炎调回京城。
收复故⼟的愿望⼜⼀次落空。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的西部边界。
“塞上”句:意为作者徒然地⾃许为是“塞上长城”。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爱国诗歌在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深情厚谊。
下面就来欣赏几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歌,并带着读者们一起领略其中的意境。
1. 《赴戍登程口占》——辛弃疾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赴戍之行的无限感怀之情和忧虑之心。
四句话中,无不表现出他对家园和爱人们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氛围浓郁,字里行间充满了想念和感怀之情,读来让人不禁产生共鸣。
2.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诗意在高昂,写道祖国河山壮丽辽阔,历史、文化厚重丰富,人民民族精神鼓舞人心。
虽然书写的时代背景和今天有很大差异,但诗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无愧于五千年文化底蕴的豪迈情怀,却一直深深植根在中国人民的灵魂深处。
3.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以草原和草作为典型,传达出热爱大地、热爱祖国的情绪。
诗人点出了草原的气象、物象,以打动人的心弦。
再用“远芳侵古道” “晴翠盈荒城”的词汇,形象地描绘出了中国的大好河山。
一句“又送王孙去”则道出了他对祖国遭受侵略时的深深思念和送别之情。
读来倍感情怀澎湃,振聋发聩。
4.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一诗,直接表达了对祖国的忠诚和爱。
战争是不堪的,但对士兵们而言,保护自己的家园和人民仍是亟待完成的职责。
作者对烽火连天、兵荒马乱的局面展开了望城系怀,引人回忆我国辉煌的历史文化。
这首诗明确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立场和复兴民族文化的决心。
读来让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爱国诗歌,是我们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白马篇宋代:郑思肖恨里高歌梁父吟,有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来新鸿哀溃国,昼行饥虎齧觑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译文及赏析译文愁闷时高歌一曲《梁父吟》,象敲金击玉一般发出悲凉的声音。
要学夫差立下十年亡吴的大计,有包胥哭师秦庭七天七夜的坚心。
秋雁暮也懂亡国的悲惨,空林饿虎白昼也要出来咬人。
我心中立下比海还浅的誓愿,决不让中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赏析《梁父吟》:梁父亦作梁甫,在泰山附近;《梁父吟》,乐曲名。
《蜀志》:“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作者因钦慕诸葛亮恢复中原的壮志,所以也爱唱这个曲调。
戛商音:戛,敲打。
商音,五音之一,其声伤感。
十年句: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矢志灭吴,终于达到目的,洗雪了国耻。
七日句:楚大夫申包胥至秦国讨伐救兵命令协助击溃吴国的侵略,大哭七天,秦国才容许发兵。
昼行句:作者自比饿虎,白天也要出来痛咬敌人。
神州句:陆沉,迷失,陷落。
▲创作意境这首诗就是作者写下去寄语自己磨练志气的,从诗中可以窥见作者对侵略者的憎恨和矢志报仇雪恨的爱国精神。
过零丁洋[文天祥]艰辛接踵而来起至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惊恐滩头说道惊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译者:在家国都遭逢千辛万苦期间,我通过的考试而被起用为官.我为朝廷起兵抗元已整整四年了.这些岁月,由于战争不停,田园寥落,人民痛苦不堪,祖国的山河也已破碎得像在风雨中摇曳的柳絮一样不可收拾.随着抗元斗争的不断失利,自己也像受到暴风雨吹打的浮萍一样生死难卜.在江西的惶恐滩战败后,被元军追赶,我的心绪就像惶恐滩的名字那样惶恐.我被押解过零丁洋时,身为俘虏,心里那种感受就像零丁洋的名字那样孤苦零丁.自古以来,有哪个人能长生不死呢?但重要的是要留下赤胆忠心,在史册上光辉照耀.缠革沙场骨尚温,捐献糜顶踵为存活。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爱国诗歌是诗歌的一种流派,它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民族、人民的深厚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
爱国诗歌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歌和诗经,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变革和国家命运的兴衰,爱国诗歌也逐渐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爱国诗歌,通过描绘古原草的凄凉和国家命运的衰落,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情厚爱。
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景观的描写,将国家的兴衰和个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关切之情。
另一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歌是《将军令》。
这首诗是南宋文学家陆游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南宋国家的忧虑和对祖国的满腔热血。
通过对将军的令下和士兵们的忠诚表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危亡的深切忧虑,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呼吁。
这首诗以其慷慨激昂的语气和鲜明的爱国主题,成为了中国古代爱国诗歌的经典之作。
近现代的中国爱国诗歌也是层出不穷,随着国家的兴盛和振兴,越来越多的诗人以自己的文字声音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比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有“打倒群众”的呐喊,“呐喊”则是民族痛苦和危机的集中体现。
鲁迅在《呐喊》中运用了大量的爱国主义文学来表达他对中国的关切和对国家现状的痛心,使这部作品成为中国现代爱国诗歌的典范之一。
爱国诗歌是以国家和民族为中心的诗歌形式,它通过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对民族热爱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情厚爱。
这些诗歌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了高度的思想性和情感性,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传递着对民族精神和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呼吁。
在当代社会,爱国诗歌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激励人们爱国爱民、奋发图强,也能够唤起人们对国家现状的关注和思考,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7篇)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7篇)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注释:①紫塞:即长城。
南梁周兴嗣编缀的《千字文》,才巴长城称为“紫塞”。
秦始皇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朝鲜,其长万里,土色皆紫,故称“紫塞”。
②冒顿(mò dú):(?—前174),匈奴单于,冒顿是人名,姓挛鞮。
单于是匈奴部落联盟的首领称号。
冒顿在夺取单于之位后,统一了现在的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
③乌贪:汉代西域乌贪訾离国的省称。
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在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昌吉市以北一带。
④翼龙: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爬行动物,具有独特的骨骼构造特征,这里是比喻用法,喻指异域的敌军。
翻译:将军骑马出了紫塞长城,去与驻扎在乌贪的冒顿作战。
两军在雁门关的北面发起了战争,我军与敌军在城南布下了阵势。
战争一夜未停,战士们的雕弓发出的鸣声抑扬动听,铁骑的奔跑声到次日天亮还未断绝。
战士们晚上浴血奋战,白天本应驻守休息,但他们并未停下来,只等作战胜利再好好地睡上一觉。
赏析:唐高宗时代在边境发动了多次战争,很多人以诗文借汉事表达思想。
卢照邻这首《战城南》就是通过赞颂汉军将士讨伐匈奴的英勇顽强精神,表达诗人的爱国热情和建功立业的渴望。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2战城南·躞蹀青骊马南北朝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
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
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
《战城南》译文战士骑着青黑色的战马行走在去城南的路上,欲往那里参加战争。
他十分英勇,曾经五次参加作战,多次突入敌军多层的包围。
他的声名可比秦国名将白起,他曾经跟随秦王作战立下了不世的功勋。
为了君王,他十分注重报国立功的意气,发誓如果自己没有建立功勋一定不会归来。
《战城南》注释躞蹀(xiè dié):小步行走的样子。
骊马:黑马。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译及赏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译及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译及赏析1原文翻译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翻译: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
“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
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
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
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
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主旨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他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他的悲愤也愈是强烈.这使他的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
这种悲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他心灵中激荡,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梦中也常常梦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译及赏析2译文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3篇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3篇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欢乐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理想.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13、唐·李梦阳: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爱国诗歌是一种以表达爱国情怀为主题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抒发爱国热情、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赞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优秀文化,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和对民族的热爱之情。
以下是几首脍炙人口的爱国诗歌和它们的翻译和分析。
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对国家的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诗人通过以壮丽的黄河和高耸的鹳雀楼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象征地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和期望。
2.《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白居易的作品,强调了生命的循环和民族的坚韧不拔。
诗人通过描写草的生长和枯萎,表现了草的顽强和生命力的不息。
这种象征也可以用来代表中国民族的坚韧,不惧困难,迎接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3.《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的作品,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身遭遇的叙述,表达了对国家和自己的深情厚意。
诗人以崇山峻岭和奔流不息的长江为背景,写出了自己艰难的命运和对国家的无限思念之情。
这些爱国诗歌都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自身遭遇的叙述,表达了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和对民族的热爱之情。
它们通过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追求。
这些作品在表达个人情感的也展现出了民族的坚韧和奋斗精神。
正因为诗人们用他们的诗歌寄托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所以这些爱国诗歌一直流传至今,被广大民众所喜爱和传诵。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关山月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翻译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
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
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
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
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
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注释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
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历时为十五年。
边:边防,边境。
“朱门”句:红漆大门,借指豪门贵族。
沉沉:形容门房庭院深邃。
按:击节拍。
厩(iù):马棚。
肥死:马棚里的马不用,渐渐死去。
弓断弦:弓很久不用,绷的弦都断了。
“戍楼”句:边界上用以守望的岗楼。
刁斗:军用铜锅,可以做饭,也可用来打更。
笛里:指以笛吹奏的曲调声。
沙头:边塞沙漠之地。
征人:出征戍守边塞的战士。
逆胡传子孙:指金人长期占领中原。
金自太宗完颜晟进占中原,至此时已有四世,故云传子孙。
“遗民”句: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
恢复:恢复中原故土。
鉴赏《关山月》充分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美的作品。
饱含诗人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沉痛悲愤,读来使人泪下。
这种感人肺腑的巨大力量,除了来自其伟大的爱国情怀,还在于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构建了多重套叠的对比示现修辞文本。
从宏观结构上看,全诗共十二句,每四句一转韵。
相应的在内容上也分为三个层次。
这三个层次分别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作为全诗的结构框架。
《关山月》原文及翻译赏析
《关山月》原文及翻译赏析《关山月》原文及翻译赏析《关山月》原文及翻译赏析11 徐陵关山月古诗带拼音版guān shān yuè关山月xú líng徐陵guān shān sān wǔ yuè ,kè zǐ yì qín chuān 。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sī fù gāo lóu shàng ,dāng chuāng yīng wèi mián 。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xīng qí yìng shū lè ,yún zhèn shàng qí lián 。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zhàn qì jīn rú cǐ ,cóng jūn fù jī nián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2 关山月古诗的意思十五的月亮映照在关山,征人思乡怀念秦川。
(想必)妻子此时正站在高楼上,对着窗户遥望远在边关的我而没有睡觉。
战争的旗帜飘扬在疏勒城头,密布的浓云笼罩在祁连山上。
战争局势如此紧张,从军征战何时能够还乡。
3 关山月古诗赏析《关山月》是一首较有感染力的抒情诗,引用汉代故事描述了因战事而离别的夫妇间相思之衷情与哀愁。
首先,有感而作,国事家事也萦怀于心,将边关战争和征夫思妇融于一起而描述在诗中。
其次,诗作构思设计的艺术性。
以十五夜之月为线索,从而勾引出征夫在边塞月下思妻,高楼上妻室念征夫的两个情景画面,这是在情景交融中抒发了两地相思情增和怨伤。
再次,语言应用简洁圆润,善用词语增强意蕴。
八句四十字,简明清晰,用“高楼”更见望眼欲穿,“云阵”和“战气”更见战事形势紧张,气氛逼人。
诗人又巧用十五圆月作引子,抒发了内心的深情。
此诗虽只有简洁八句四十个字,但写得情景交融,历历在目,呈现出一幅征夫思妇的互念互思的情感相思图。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爱国诗歌简短英文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爱国诗歌简短英文精品文档,仅供参考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爱国诗歌简短英文- 爱国诗词是一份极其丰厚的宝贵遗产,是古往今来的爱国人士所遗留下的隗宝。
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以供大家参考!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白马篇宋代:郑思肖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译文及赏析译文愁闷时高歌一曲《梁父吟》,象敲金击玉一般发出悲凉的声音。
要学勾践立下十年亡吴的大计,有包胥哭师秦庭七天七夜的坚心。
秋雁悲鸣也懂得亡国的惨痛,空林饿虎白昼也要出来咬人。
我心中立下比海还深的誓愿,决不让中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赏析《梁父吟》:梁父亦作梁甫,在泰山附近;《梁父吟》,乐曲名。
《蜀志》: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作者因钦慕诸葛亮恢复中原的壮志,所以也爱唱这个曲调。
戛商音:戛,敲击。
商音,五音之一,其声悲凉。
十年句: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矢志灭吴,终于达到目的,洗雪了国耻。
七日句: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讨救兵请求帮助击退吴国的入侵,痛哭七天,秦国才允许出兵。
昼行句:作者自比饿虎,白天也要出来痛咬敌人。
神州句:陆沉,沉沦,沦陷。
▲创作意境这首诗是作者写来勉励自己磨砺志气的,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和矢志报仇的爱国精神。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翻译:在家国都遭逢千辛万苦期间,我通过的考试而被起用为官.我为朝廷起兵抗元已整整四年了.这些岁月,由于战争不停,田园寥落,人民痛苦不堪,祖国的山河也已破碎得像在风雨中摇曳的柳絮一样不可收拾.随着抗元斗争的不断失利,自己也像受到暴风雨吹打的浮萍一样生死难卜.在江西的惶恐滩战败后,被元军追赶,我的心绪就像惶恐滩的名字那样惶恐.我被押解过零丁洋时,身为俘虏,心里那种感受就像零丁洋的名字那样孤苦零丁.自古以来,有哪个人能长生不死呢?但重要的是要留下赤胆忠心,在史册上光辉照耀.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裹革沙场骨尚温,捐糜顶踵为生存。
从军行(陈羽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从军行(陈羽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从军行》是中国著名诗人陈羽所作的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诗歌。
原文:
铁血军人千万人,
万人奋勇出半边。
马蹄蹋雪飞沙走,
枪林弹雨过荒田。
腰悬利刃威风凛,
胸怀报国气概深。
不怕流离失所重,
敌前一念报家恩。
所过县村民百忙,
家中老幼亦胆战。
烽火长焰半边地,
部队战士绝不怠。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载良机逢此刻。
不售生前卖国贼,
可怜身后受鞭笞。
翻译:
钢铁般的军人千万人,
万人奋勇迎战敌人。
马蹄蹋雪,踏飞飘扬的沙,
穿越荒田,奋战枪林弹雨。
腰间挂利刃,威风凛凛;
胸怀报国之志,坚如磐石。
不畏流离失所,為报家恩,
只愿勇敢地冲向敌阵前。
所到之处,百姓紧忙,
老幼在家,亦胆战心惊。
烽火长焰燎原,望着敌人半边地,
部队战士绝不怠,勇武锐气不输曹操的三军。
才高八斗的文人,在此刻,
也可成为有用之才。
永不卖国的义士,
在生前惨遭弃绝;
而在死后,亦受鞭打。
赏析:
《从军行》通篇铿锵有力,气势雄奇,诗人以真挚的爱国热情为主线,表现了中国军人壮士无畏顽强,报土报国的大无畏精神。
诗歌描写了铁血战士奉献祖国,拼搏到底的伟大情感。
其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载良机逢此刻”的赞叹,更是彰显着诗人的深刻思考和豁达崇高的情怀。
这首诗抒发出诗人的强烈爱
国情怀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令读者倍感激动和振奋。
同时也表达了每一个为国阵亡的烈士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挂念。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
《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战城南》原文翻译及赏析1战城南·去年战唐朝李白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战城南》译文去年在桑干源打仗,今年转战葱河河畔。
曾经在条支海中洗过兵器上的污秽,也在天山草原上牧放过疲惫的战马。
这些年不断地万里奔驰南征北战,使我三军将士皆老于疆场。
要知道匈奴是以杀戮为职业的,就像我们种庄稼一样。
在他们领域中的旷野里,自古以来就只能见到白骨和黄沙。
秦朝的筑城备胡之处,汉朝依然有烽火在燃烧。
从古至今,边疆上就烽火不息,征战没完没了。
战土在野战的格斗中而死,败马在疆场上向天低徊悲鸣。
乌鸦叼着死人的肠子,飞到枯树枝上啄食。
士卒的鲜血涂红了野草,将军们在战争中也是空无所获。
要知道兵者是凶器啊,圣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用它的。
《战城南》注释战城南:乐府古题。
《乐府诗集》中列入《鼓吹曲辞》中,是“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桑干源:即桑干河,为今永定河之上游。
在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源出山西管滓山。
唐时此地常与奚、契丹发生战事。
葱河道:葱河即葱岭河。
今有南北两河。
南名叶尔羌河,北名喀什噶尔河。
俱在新疆西南部。
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为塔里木河支流。
洗兵:指战斗结束后,洗兵器。
条支:汉西域古国名。
在今伊拉克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之间。
此泛指西域。
天山:一名白山。
春夏有雪,出好木及金铁,匈奴谓之天山。
过之皆下马拜。
在今新疆境内北部。
”匈奴“句:此句谓匈奴以杀掠为其职业。
秦家筑城:指秦始皇筑长城以防匈奴。
避:一作“备”。
汉家烽火:《后汉书·光武帝纪》:“骠骑大将军杜茂将众郡施刑屯北边,筑亭候,修烽燧。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爱国诗歌一直以来都是表达爱国情怀、激发民族热情的艺术形式之一。
爱国诗歌以其情感真挚、言辞激昂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首经典的爱国诗歌,并提供翻译和赏析。
1.《义勇军进行曲》翻译: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赏析:《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首歌曲,后来成为了中国军队的进行曲。
诗歌表达了中国人民在抗战时期的坚定信念,以及愿意为国家献出生命的决心。
通过激昂的音乐和慷慨激昂的词句,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激发了团结抗战的热情。
2.《黄河大合唱》翻译:有这样一条河流,它的名字叫黄河,它奔腾不息,东西向流淌。
它来自青海高原冰川和雪峰,融入咆哮的黄土丘陵。
它汇集人们的泪水和血液,香烟和鲜花在这里相遇。
在这条河上流淌着中国的梦想,河水汇聚成一曲奇绝的合唱。
赏析:《黄河大合唱》是中国音乐史上颇具影响力的经典作品之一。
诗歌以黄河为象征,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合作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词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通过这条河的流淌,诗人表达了中国人的骄傲和自信。
3.《我爱你,中国》翻译:我爱你,中国!无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我爱你,中国!无论你落后还是进步。
你是我的母亲,我要赞美你,你是我的家乡,我要守护你。
你给了我希望,让我追逐梦想,你的力量让我坚持不懈。
无论我走到哪里,你永远在我的心中。
赏析:《我爱你,中国》是一首表达对祖国深情厚意的诗歌。
诗歌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中国的深厚感情。
诗歌中使用了一系列对比,表达了对祖国不论贫富、进步与否都坚定的爱。
通过热情洋溢的词句,表达了对祖国的赞颂和热爱之情。
爱国诗歌通过激情澎湃的词句和音乐,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赞扬。
这些诗歌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坚定信念。
爱国诗:杜甫《春望》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爱国诗是把⾃⼰对祖国⼈民的热爱,⽤诗歌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种诗歌题材。
下⾯是为⼤家带来的:爱国诗:杜甫《春望》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烽⽕连三⽉,家书抵万⾦。
⽩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河依旧;春天来了,⼈烟稀少的长安城⾥草⽊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封抵得上万两黄⾦。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河在:旧⽇的⼭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深:指⼈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古时边防报警的烟⽕,这⾥指安史之乱的战⽕。
三⽉:正⽉、⼆⽉、三⽉。
抵:值,相当。
⽩头:这⾥指⽩头发。
搔:⽤⼿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经受,承受。
簪:⼀种束发的⾸饰。
古代男⼦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簪⼦横插住,以免散开。
创作背景 天宝⼗四年(755)七⽉,太⼦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德。
杜甫闻讯,只⾝⼀⼈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德⼆年春,⾝处沦陷区的杜甫⽬睹了长安城⼀⽚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传诵千古的名作。
赏析 “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诗篇⼀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林⽊荒芜。
诗⼈记忆中昔⽇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已经荡然⽆存了。
⼀个“破”字使⼈怵⽬惊⼼,继⽽⼀个“深”字⼜令⼈满⽬凄然。
诗⼈写今⽇景物,实为抒发⼈去物⾮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荒凉凄惨的⽓氛。
“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1. 《国殇》悼念战争中逝去的烈士,在它唱响人们心中的同时,也唤醒着对祖国的赤子之情。
泪湿英烈墓,情切瑶台云,上苍垂泪两行泪,魂归天寒魄不存。
2.《我爱你中国》崇敬祖国,放飞自我,记录下这个时刻原来对这块土地有多么的眷恋。
我爱你中国,亲爱的祖国,我为你自豪,我为你紧握拳头,朝气蓬勃的生命,从不动摇地呐喊着,我爱你中国。
I love you, China, dear motherland. I am proud of you, and I clench my fists for you. With a vibrant life, I shout without wavering: I love you, China.3.《走过崎岖山路》这首诗词告诉我们,不怕苦难,不怕跋涉,不怕暴风雨中前行。
愿我们像那走过崎岖山路的人一样,勇敢面对生活,勇于攀登。
饥饿、失意、寂寞、痛苦,如坑坑谷谷,路漫漫其修远,我却毅然地走向前。
4.《祖国,我心中的唯一》看到祖国富强,人们的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和荣誉感。
我们之所以有自信,是因为我们有了一个强大的祖国。
5.《大江东去》写黄河与长江的对比,表达了对长江的敬仰与赞美,并对祖国的繁荣昌盛寄予了厚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6.《我的祖国》用优美的诗歌语言,描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表达了我们的家园—祖国之美和心灵深处的感动。
我的祖国,山水甲天下,峥嵘岁月,锤炼出你铁一般的意志。
走遍世界各国,我始终饱含对你的眷恋,轻吟低唱,写尽你的诗篇。
7. 《红旗颂》表达了对中国共产主义战士的敬佩,对中国的民族精神和力量的赞美。
拥抱红旗,走向明天,大无畏的战士呀,请让我们共同荡起悠悠巨浪,让祖国的辉煌复兴,我们怀着赤诚的心愿筑起美好的明天。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原文及翻译赏析
一、关键信息
1、作品名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作者:陆游
3、原文内容
4、翻译内容
5、诗歌赏析要点
二、原文内容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翻译
1、 1 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1、 11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四、赏析
1、 1 诗歌背景与情感基调
这首诗是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作者虽年老体衰,闲居荒村,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
诗的开头“僵卧孤村不自哀”,展现了诗人虽身处困境却不自我哀叹的豁达心境。
1、 2 意象与意境的营造
“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风雨”不仅是自然界的风雨,更象征着当时国家的风雨飘摇。
“铁马冰河入梦来”通过梦中的“铁马冰河”这一意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渴望奔赴战场、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
1、 3 对比手法的运用
诗人僵卧孤村的现实处境与尚思为国戍轮台的壮志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出其爱国之心的坚定。
1、 4 语言风格与艺术特色
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深沉。
以梦境结尾,给人留下无限遐想,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总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以其深刻的爱国主题、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激励着无数后人的爱国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马篇宋代:郑思肖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译文及赏析译文愁闷时高歌一曲《梁父吟》,象敲金击玉一般发出悲凉的声音。
要学勾践立下十年亡吴的大计,有包胥哭师秦庭七天七夜的坚心。
秋雁悲鸣也懂得亡国的惨痛,空林饿虎白昼也要出来咬人。
我心中立下比海还深的誓愿,决不让中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赏析《梁父吟》:梁父亦作梁甫,在泰山附近;《梁父吟》,乐曲名。
《蜀志》:“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作者因钦慕诸葛亮恢复中原的壮志,所以也爱唱这个曲调。
戛商音:戛,敲击。
商音,五音之一,其声悲凉。
十年句: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矢志灭吴,终于达到目的,洗雪了国耻。
七日句: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讨救兵请求帮助击退吴国的入侵,痛哭七天,秦国才允许出兵。
昼行句:作者自比饿虎,白天也要出来痛咬敌人。
神州句:陆沉,沉沦,沦陷。
▲创作意境这首诗是作者写来勉励自己磨砺志气的,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和矢志报仇的爱国精神。
白马篇两汉:曹植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译文及赏析译文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
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赏析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幽并:幽州和并州。
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去乡邑:离开家乡。
扬声:扬名。
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
秉:执、持。
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
何:多么。
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控弦:开弓。
的:箭靶。
摧:毁坏。
月支:箭靶的名称。
左、右是互文见义。
接:接射。
飞猱(náo):飞奔的猿猴。
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散:射碎。
马蹄: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活敏捷。
勇剽(piāo):勇敢剽悍。
螭(chī):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虏骑(jì):指匈奴、鲜卑的骑兵。
数(shuò)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
数,经常。
羽檄(xí):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厉马:扬鞭策马。
长驱:向前奔驰不止。
蹈:践踏。
顾:看。
陵:压制。
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弃身:舍身。
怀:爱惜。
籍:名册。
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
中,内心。
捐躯:献身。
赴:奔赴。
▲赏析曹植的这首乐府诗可分四节来理解其内容。
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
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
作品运用了铺陈的笔法。
这正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
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箭本领。
再如写他的战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斗当中。
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
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文意互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种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
如在第四节,作者连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话,反复咏叹,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见其敬仰之深。
其实,曹植这样写,也是借诗抒怀,借写游侠儿,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周英)▲从军乐宋代:刘过蛟龙宝剑鸊鹈刀,黄金络马花盘袍。
臂弓腰矢出门去,百战未怕皋兰鏖。
酒酣纵猎自足快,诗成横槊人称豪。
但期处死得其所,一死政自轻鸿毛。
将军三箭定天山,丞相五月入不毛。
生前封侯死庙食,云台突兀秋山高。
书生如鱼蠹书册,辛苦雕篆真徒劳。
儿时鼓箧走京国,渐老一第犹未叨。
自嗟赋命如纸薄,始信从军古云乐。
刘过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
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
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
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
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有《龙洲集》、《龙洲词》。
出塞清代:徐锡麟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及赏析译文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
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
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赏析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
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
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
鉴赏“拼将热血洒疆场”,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
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杀到关外。
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
清政府是在关外发迹的,因此要杀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
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凯旋而回。
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
”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徐锡麟(1873年-1907年),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生于地主绅商家庭,幼读私塾,喜欢算术、天文,先后取得廪生、副举人等功名。
因他常宣传革命思想,仇视清廷,其父恐受连累,分了一部分财产给他,表示脱离父子关系。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金朝:元好问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
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爱国诗书愤五首·其一宋代: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爱国诗译文及赏析译文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
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啊。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
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
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赏析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
书:写。
早岁:早年,年轻时。
那:即“哪”。
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中原”句: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中原北望,“北望中原”的倒文。
气,气概。
楼船,指采石之战中宋军使用的车船,又名明轮船、车轮柯。
车船内部安装有以踩踏驱动的机械连接船外的明轮,依靠一组人的脚力踩踏前行。
车船在宋代盛极一时。
因这种战船高大有楼,故把它称之为楼船。
瓜洲:在今江苏邢江南长江边,与镇江隔江相对,是当时的江防要地。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西部边界。
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南史·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大将檀道济,檀临刑前怒叱道:“乃坏汝万里长城!”衰鬓:年老而疏白的头发。
斑:指黑发中夹杂了白发。
出师一表:蜀汉后主建兴五年(227)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
名世:名传后世。
堪:能够。
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
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爱国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清代:林则徐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