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药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生药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药学复习题及答案

生药学复习题及答案
1. 什么是生药学?
2. 生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3. 描述生药的采集原则。

4. 简述生药的干燥方法。

5. 生药鉴定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6. 列举几种常见的生药成分分析技术。

7. 什么是生药的药效评价?
8. 描述生药的炮制过程。

9. 举例说明生药在现代医药中的应用。

10. 阐述生药学在传统医药中的重要性。

答案
1. 生药学是一门研究天然药物资源的学科,包括生药的采集、加工、鉴定、成分分析以及药效评价等。

2. 生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药资源的调查、生药的采集与加工、生药的鉴定、生药成分的提取与分析、生药的药效评价等。

3. 生药的采集原则包括适时采集、合理采集、保护性采集等。

4. 生药的干燥方法主要有自然干燥、烘干、真空干燥等。

5. 生药鉴定的常用方法有形态学鉴定、显微鉴定、化学鉴定等。

6. 常见的生药成分分析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质谱法(MS)、核磁共振法(NMR)等。

7. 生药的药效评价是对生药的药理作用、毒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效果的评价。

8. 生药的炮制过程包括清洗、切片、干燥、炮制等步骤。

9. 生药在现代医药中的应用包括作为药物成分的提取、作为中药复方制剂的原料、作为保健品的原料等。

10. 生药学在传统医药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传统药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以及对传统医药知识的传承和发展。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具体复习题和答案应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由虫体及其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组成。

虫体似蚕,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褐色,具环纹20〜30条;足8对,中部4对明显。

头部生有细长棒球棍状子座,表面黑褐色,具纵皱纹;子座断面淡黄白色。

以四川产量最大。

夏至前后,子座出土而孢子未发散时采挖。

【蕨类植物:最高等的孢子植物,最原始的维管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类植物。

孢子体发达,通常有根、茎、叶的分化;自养性;【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绵马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斜生,有较多的叶柄残基,孢子囊群着生于叶片背面;根茎呈长倒卵形,略弯曲,表面呈黄棕色,其上密布叶柄残基和膜质鳞片,叶柄残基有黄白色维管束5〜13 个环列;外侧为数列厚壁细胞;绵马酸类,驱虫;秋季。

【裸子植物: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维管植物,能产生种子并具维管束,故又是种子植物。

【银杏科:落叶大乔木,单叶,扇形,球花单性,雌雄异株。

【银杏叶:呈扇形,具两叉状平行脉;银杏叶有效成分:黄酮类成分、萜类内酯。

平喘,活血化瘀。

【麻黄: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草麻黄:表面淡绿色,有细纵棱;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基部部分合生,上部 2 裂;体轻,质脆,中心暗红棕色;气微香;气孔特异,保卫细胞呈电话筒状或哑铃形;表皮纤维布满草酸钙簇晶,形成晶纤维;导管分子斜面相接,接触面具多数穿孔;薄壁细胞中常见红棕色块状物。

【大黄: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掌状5〜7 中裂;唐古特大黄:叶片掌状深裂;味苦,表面黄棕色,髓部宽广,有多数星点;韧皮部有大型黏液腔,星点为外木式维管束,星点的木质部可见特异形状的导管——蛇形导管,形似蛇盘状;薄壁细胞中含众多淀粉粒、草酸钙簇晶;西北;蒽酮类,泻下,抗菌。

【黄连: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

生药学

生药学

生药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生药:就是药材,大多数生药都是我国历代本草收载的药物。

2.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价实的药物。

3.本草:由于这些书籍记载的多以植物为主,其中又以草类为多,在中国这些书籍通常被称为本草。

4.朱砂点:断面黄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

5.云锦纹:中药何首乌横切面,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

6.星点:指观之如星点的异形复合维管束。

7.菊花心:指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形似菊花。

8.生物检定:利用药物对生物体所起的作用,以测定药物的疗效,作用强度及毒性的方法。

9.乌金衣:天然牛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

10.子座:真菌的子座是容纳子实体的褥座,是由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构成的一般呈垫状。

11.有效成分:指一种混合物中对生物体代谢或者化学反应起作用的成分。

12.挂甲:牛黄的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习称挂甲。

13.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14.根状菌索真菌的菌丝体有的可以纠结成绳索状,外观和高等植物的根相似。

15.假色:某些矿物有时可见变形现象,系因投射光受晶体内部裂缝面解理面及表面的氧化膜的反射所引起的光波干涉作用而产生的颜色。

16.断口:矿物受力后不是沿一定结晶方向断裂所形成的不规则的断裂面。

17.本色:系由矿物的成分和内部构造所决定的颜色。

18.条痕:即将矿物在白色的毛瓷板上划过后留下的有颜色的线条。

二、性状1.何首乌:块根呈团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皱缩不平,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横切面淡红棕色,粉性,形成云锦样花纹。

气微,味味苦而干涩。

2.味连:形似鸡爪状,习称过桥杆。

质坚硬,折断面不平坦,木部金黄色,可见放射性纹理,气微,味极苦。

3.朱砂:呈颗粒状或块粒状。

鲜红色或暗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

4. 薄荷:茎方柱形,叶对生,有短柄,两面均被柔毛及腺鳞,叶揉搓后有特异清凉香气,味辛凉。

5.红花:不带子房的管状花,黄红色或红色。

(完整word版)生药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生药学知识点总结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1、一般采收原则: 根和根茎类;叶类和全草;树皮和根皮;花类;果实和种子;菌、藻、孢粉类;动物类。

2、产地加工——发汗: 是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 加快干燥速度。

【厚朴、杜仲、玄参】生药的变质——泛油: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的表面, 以及某些药材变潮、变色后表面泛出的油样物质。

【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含脂肪油, 当归和肉桂含挥发油, 天门冬、孩儿参和枸杞等含糖质, 这些药材会“泛油”】。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三级标准: 一级为国家药典标准;二级为部颁标准;三级为地方标准。

各论植物生药1.冬虫夏草:【基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

2、【性状】虫体似蚕幼虫、表面棕色、纹络明显、足8对、中间四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呈淡黄白色;头部子座呈褐色、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纤维状类白色;气微腥, 味微苦。

3、【显微】虫体横切面:呈不规则形, 四周为虫体的躯壳, 其上密生长20-40微米的绒毛,躯壳内有大量菌丝, 其间有裂隙。

子座横切面:子囊壳近表面生, 卵圆形至椭圆形, 基部陷于子座内, 中间充满菌丝, 有裂隙。

灵芝: 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主要成分: 灵芝多糖。

茯苓: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4、猪苓: 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二者区别】(水试)猪苓浮起来, 茯苓下沉。

绵马贯众: 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分体中柱: 环状维管束细胞内: 间隙腺毛5、海金沙: 海金沙科海金沙干燥城市的孢子。

6、【火试】置火中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 无灰渣残留。

裸子植物胚珠和种子裸露, 没有果实。

麻黄: 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性状】细长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有细纵棱;体轻质脆易折断;髓部红棕色;气微香, 味涩, 微苦。

【显微】粉末呈淡棕色;气孔哑铃型、下皮维管束;嵌晶纤维、草酸钙晶体。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沉香的药用部分是( C )。

A. 根及根茎B. 未开放的花C. 含树脂心材D. 干燥柱头2、K—K 反应可用于检查( D )。

A.生物碱类B.黄酮类C.氨基酸类D.强心苷E.糖类3、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是( B )。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经史证类备急药方》D.《本草纲目》E.《本草经集注》4、何首乌的“云锦纹”,为异型维管束,位于( B )。

A.髓部B.形成层外方C.维管柱D.木栓层5、生物碱类成分多分布于( A )中。

A.双子叶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真菌6、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E )A.生物碱类B.黄酮类C.蒽醌类D.醇苷类E.酚苷类7、下列除哪些项外,均是甘草特征( A )。

A.石细胞尖圆形、壁厚、木化,可见纹状及层纹B.可见具缘纹孔导管C.木栓细胞D.晶纤维8、下列生药中,来源于毛茛科的是( A )。

A. 川乌B. 葛根C. 马钱子D. 当归9、以下哪一项不是当归的性状特征( D )。

A.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B.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C. 形成层环黄棕色D. 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10、大黄粉末在日光或紫外光灯下显( E )。

A.金黄色荧光B.橙红色荧光C.天蓝色荧光D.乳白色荧光E.深棕色荧光11、冬虫夏草的主产地为( A )。

A. 青海B. 广东C. 吉林D. 上海12、生药厚朴来源于( D )。

A. 蓼科B. 豆科C. 樟科D. 木兰科13、野山参的经验鉴别术语“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中“丁”和“须”分别指人参的( C )A. 根茎部位B. 支根和须根C. 根茎上的不定根和须根D. 主根和支根14、麻黄粉末镜检可见气孔特异,其保卫细胞呈( D )。

A. 念珠状 B. 球形 C. 多面体 D. 哑铃状 E. 椭圆状15、朱砂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其平喘的成分为( A )。

A. 麻黄碱B. 伪麻黄碱C. 四甲基吡嗪D. 槲皮素 E、去甲基伪麻黄碱16、生药薄荷叶的下表面气孔多见,气孔类型为( )。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1、我国及世界第一部药典是()。

2、蒽醌类成份可用()、()和()来鉴别。

3、目前我国生药质量控制的标准分三级,即一级为();二级为();三级为()。

上述三个标准,以()为准。

4、鉴别生物碱的常用沉淀试剂有()、()、()和()。

5、 Keller-Killiani反应是检查()。

苦味酸钠试验是检查()。

盐酸-镁粉反应是检查()。

6、写出下列生药的化学成分:黄芩()浙贝()红花()苦杏仁()肉桂()斑蟊()麻黄()川贝()马钱子()麝香()朱砂()7、写出下列生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大黄()丹参()肉桂()鹿茸()8、写出下列生药的主要功效:熟地()当归()西红花()鹿茸()黄芩()丹参()肉桂()红花()9、写出下列生药的形状特征:北柴胡()南柴胡()马钱子形状为(),表面匍匐()。

甘草表面的颜色是(),气微,味(),嚼之微有( )。

10、写出下列生药的商品规格:枸杞子()牛黄()地黄()朱砂()鹿茸()11.五味子主要药理作用和功效。

12.防己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怎样进行理化鉴定?13.简述白芍的显微特征及药理作用。

14.银杏叶的药理作用15.人参和三七的主产地及主要药理作用16.有哪几种分类方法?17.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性状区别18.简述茯苓的药理作用。

19.生药质量标准中的“检查”部分是指哪些内容?20.生药的取样21.冬虫夏草的来源22.何首乌的药理作用23.生药资源包括哪些?24.细辛的药理作用。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称为生药。

2性状鉴定——是指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

3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对生药及其制剂中所含有效成份或主成分进行和定量分析,以鉴定生药的真伪和品质优良度。

4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生药内部的细胞形状、组织构造以及细胞内含物特征,鉴定生药的真伪或制定显微鉴别的依据。

5指纹图谱——指生药经适当处理后,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得到能够标定该生药特性的共有化学成分峰的图谱.6地道药材——指产自一定地区、历史悠久、质量优良、久负盛名的优质中药材。

7星点——大黄根茎的髓部有异形维管束散生或环列,习称星点8云锦纹——何首乌块根横切面皮部有4-11个异型维管束,习称云锦纹。

9过桥——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10狮子盘头——表面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经根及芽,习称狮子盘头。

11朱砂点——13212怀中抱月——13913鹦哥嘴——14414挂甲——306四、问答题1生药鉴定的目的是什么?生药鉴定的方法有哪些?答:目的:1、通过本草考证工作,发掘祖国医药遗产,整理中药品种。

2、制定生药质量标准,努力促进生药标准化。

3、寻找和利用新的药物资源方法:1来源鉴定2性状鉴定3显微鉴定4理化鉴定5生物检定2什么性状鉴定?性状鉴定常观察哪些方面?答:性状鉴定——是指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

1性状2大小3色泽4表面特征5质地6断面7气8味9水试10火试3什么是理化鉴定?常用的理化鉴定方法有哪些?答: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对生药及其制剂中所含有效成份或主成分进行和定量分析,以鉴定生药的真伪和品质优良度。

1物理常数2一般理化鉴别3色谱法4分光光度法4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生药:来自于自然、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药和矿物类制品。

兼有生货原药的意思。

2、生药的有效成分:具有明显生理活性或药理作用,临床上有治疗价值的成分。

3、生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本身并没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或药理作用,但进入人体后可代谢转化成更有治疗价值的有效成分。

4、生药的辅助成分:具有次要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的成分。

能促进主要有效成分的吸收,增强疗效或增强有效成分的稳定性,使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作用。

5、生药的无效成分:无生理活性,在临床上没有医疗作用的成分。

6、生药学:研究生药的品种、质量及质量变化规律,解决生药资源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应用科学。

7、水试:某些生药在水中有各种特殊变化,如西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苏木投热水中,水呈鲜艳的桃红色;葶苈子、车前子等加水浸泡,则种子变黏滑,体积膨胀。

8、火试:火烧后产生特殊气味、烟雾、响声、颜色。

如海金沙易点燃而产生爆鸣声及闪光;麝香少许用火烧时有轻微爆鸣声,起油点如珠,似烧毛发但无臭气。

9、道地药材: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正品药材。

所谓道地,就是指原产的、真实的、特有的、优质的、高标准的含义。

10、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至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11、菌核:真菌在遇到不良环境时形成的坚硬核状休眠体。

如猪苓、茯苓等。

12、子实体:高等真菌在生殖时产生的具一定形态结构,能产生孢子的菌丝组织体,如灵芝等。

13、子座:能容纳子实体的菌丝褥座,如虫草菌地上部分。

二、填空1、四大怀药是指(山药、牛膝、地黄、菊花)。

2、浙八味是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麦冬、温郁金)。

3、生药质量评价方法学包括(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

4、《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年),载药(365种),是我国最早的本草著作。

5、《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成书于(南北朝),是现存第一本有确切年代和作者的本草。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药品:
本草:
中药材:
鹦哥嘴:
握之合把:
通天眼:
狮子盘头:
乌金衣:
泛油:
挂甲:
怀中抱月:
云锦状花纹:
中药:
茯神:
枯芩:
蚯蚓头:
写出下列中药的来源
大黄:
沉香:
肉桂:
番红花:
天麻:
五味子:
麻黄:
冬虫夏草:
黄芪:
贝母:
五倍子:
茵陈:
黄连:
厚朴:
人参:
血竭:
珍珠:
地黄:
猪苓:
判断改错:
1. 断面呈棕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的药材是大黄(错)槟榔
2.青蒿纵抗疟的主要成分是青蒿甲素(错)。

青蒿素
3.冬虫夏草的最佳采收期是秋天长成后(错)。

夏至
4.“外色黑似铁,研粉红似血”是形容鸡血藤的特征(错)。

血竭
5.“握之合把”这一术语的含义是羚羊角环脊之间的距离约4cm,用手握之“合把”。

(错)2cm
写出下列中药的别名
大黄:甘草:草乌:人参:五味子:
防风:牛黄:全蝎:金银花:紫草:
写出下列中药的主产地
云连:砂仁:冬虫夏草:细辛:
五味子:松贝:肉桂:鹿茸:
白芍:番泻叶:
论述题
1麝香的常用鉴别方法(5分)
2 南五味子北五味子的区别(5分)
3人参的加工方法(5分)
4南柴胡与北柴胡的区别(5分)
5举例说明中药材最佳采收期的选择(5分)
6味连、雅连、云连的区别(5分)。

生药复习资料

生药复习资料

生药复习资料生药复习资料生药学是药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采集、加工、质量控制以及药物的性质和功效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药学学生来说,掌握好生药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生药学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药物的来源药物的来源主要有植物、动物和矿物三大类。

其中,植物药是最常见的一类药物,它们通常以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作为药材。

植物药材的采集需要注意采集时机、采集方法和采集地点等因素,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有效成分的含量。

动物药主要来自于动物的器官、组织、分泌物等,如蜂蜜、蜂蜡、蟾蜍皮等。

在采集和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动物资源,合理利用药用动物。

矿物药主要来自于矿石、矿泉水等,如硫磺、雄黄等。

矿物药的采集和加工需要注意矿石的来源和纯度,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二、药材的加工药材的加工是将采集到的生药材进行处理,以提高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常见的加工方法有炮制、炒制、曝晒、蒸制、煮制等。

炮制是将药材进行炮制处理,通常是用火烘烤或炙烤,如炮制枸杞子、炮制白术等。

炮制可以改变药材的性味和功效,提高其药效。

炒制是将药材进行炒制处理,通常是用沙锅或铁锅进行炒热,如炒制白芍、炒制茯苓等。

炒制可以去除药材中的水分,增加药材的稳定性和药效。

曝晒是将药材暴晒在阳光下,以去除水分和杂质,如曝晒龙眼肉、曝晒地黄等。

曝晒可以使药材干燥,提高保存期限。

蒸制是将药材进行蒸制处理,通常是用蒸锅进行蒸煮,如蒸制人参、蒸制枸杞子等。

蒸制可以增加药材的柔软度和渗透性,提高药效。

煮制是将药材进行煮沸处理,通常是用水进行煮煎,如煮制当归、煮制黄芪等。

煮制可以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增加药效。

三、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是确保药物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有外观检查、理化性质检查、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等。

外观检查是通过观察药物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气味等,来判断药物的质量和真伪。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生物药剂学复习资料生物药剂学的复习资料1、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药物的分布: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由循环系统运送至体内各脏器组织(包括靶组织)的过程。

3、生物膜:细胞外表面的质膜和各种细胞器的亚细胞膜。

生物半衰期:指药物自体内消除半量所需时间。

4、细胞通道转运:药物借助其脂溶性或膜内蛋白的载体作用,透过细胞而被吸收的过程。

5、单纯扩散:药物的跨膜转运受膜两侧浓度差限制过程。

6、消除:代谢与排泄过程药物被清除,合称为消除。

7、首过效应:在肝药酶作用下,药物可产生生物转化而使药物进入体循环前降解或失活的作用。

8、代谢(metabolism):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或称生物转化。

9、胃排空:胃内容物从胃幽门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10、漏槽状态:在胃肠道中溶出的药物透膜后不断被血液循环、运走,使胃肠道膜两侧始终维持较好的药物浓度差。

11、表观分布容积(V):是假设药物在充分分布的前提下,体内全部药物按血中同样浓度溶解时所需的体液总容积。

单位通常为L或L/kg。

12、药物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应用动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定量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的量变特征和变化规律。

13、生物利用度(Bioavalability):指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

14、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是指在胆汁中排泄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小肠中移动期间重新被吸收返回肝门静脉血的现象。

15、药物的药效由化学结构、剂型因素、生理因素决定16、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吸收A (absorption):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分布 D (distribution):药物从体循环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的过程。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本草经集注》成书于___________年代,作者是___________。

2.可以进行微量升华的药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确定药材的最佳采收期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含有挥发油的生药,测其水分的含量用方法。

5.需要“发汗”干燥的生药有、、等。

6.丹参主产于___________,木香主产于___________,麦冬主产于__________,金银花主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用于鉴别α—去氧糖的显色反应名称是___________。

8.黄芪主要性状鉴别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绵马贯众最具有鉴别意义的显微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10.药材冬虫夏草、半夏、牛黄的药用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当归主产地,解痉的成分是。

12.黄芩的老根中空或呈枯朽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结构所致。

13.甘草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植物的根及根茎,其甜味成分是____________。

14.对鉴别花类药材有重要意义的显微特征是________。

15.肉桂主要有效成分是_________,其规格有______、______、桂碎等。

16.白芍最优商品规格为________,其有效成分是________。

17.地黄粉末特征中薄壁细胞内含有________,使药材变黑的物质是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生药:2.星点:3.晶鞘纤维:4.浸出物测定:5.怀中抱月:6、微量升华法7、晶鞘纤维8、显微化学9、总灰份10、酸不容性灰份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是总结()的性状鉴别特征。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由虫体及其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组成。

虫体似蚕,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褐色,具环纹20~30条;足8对,中部4对明显。

头部生有细长棒球棍状子座,表面黑褐色,具纵皱纹;子座断面淡黄白色。

以四川产量最大。

夏至前后,子座出土而孢子未发散时采挖。

【蕨类植物:最高等的孢子植物,最原始的维管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类植物。

孢子体发达,通常有根、茎、叶的分化;自养性;【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绵马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斜生,有较多的叶柄残基,孢子囊群着生于叶片背面;根茎呈长倒卵形,略弯曲,表面呈黄棕色,其上密布叶柄残基和膜质鳞片,叶柄残基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外侧为数列厚壁细胞;绵马酸类,驱虫;秋季。

【裸子植物: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维管植物,能产生种子并具维管束,故又是种子植物。

【银杏科:落叶大乔木,单叶,扇形,球花单性,雌雄异株。

【银杏叶:呈扇形,具两叉状平行脉;银杏叶有效成分:黄酮类成分、萜类内酯。

平喘,活血化瘀。

【麻黄: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草麻黄:表面淡绿色,有细纵棱;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基部部分合生,上部2裂; 体轻,质脆,中心暗红棕色;气微香;气孔特异,保卫细胞呈电话筒状或哑铃形;表皮纤维布满草酸钙簇晶,形成晶纤维;导管分子斜面相接,接触面具多数穿孔;薄壁细胞中常见红棕色块状物。

【大黄: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掌状5~7中裂;唐古特大黄:叶片掌状深裂;味苦,表面黄棕色,髓部宽广,有多数星点;韧皮部有大型黏液腔,星点为外木式维管束,星点的木质部可见特异形状的导管——蛇形导管,形似蛇盘状;薄壁细胞中含众多淀粉粒、草酸钙簇晶;西北;蒽酮类,泻下,抗菌。

【黄连: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的干燥根茎。

最全的生药复习资料

最全的生药复习资料

第一章:生药的分类和记载生药: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类药材。

生药拉丁名组成:来自动植物学名的词/词组+药用部位生药学:是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科学。

中药:指中医用以治疗的药物,是根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材。

有效成分:有显著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的成分。

包括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等。

包括中药材、中药汤剂、中成药。

道地药材:指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现。

生药学:是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包括植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药理学、中医学、临床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生药的基源、鉴定、有效成分、生产、采制、品质评价及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等的一门学科。

本草纲目:李时珍,分52卷,列为16部,共载药1892种,方11096条。

第二章: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糖类的鉴别方法:(1)Fehling 试验:试剂:Fehling试液(碱性酒石酸酮试液甲、乙,临用时等量混合)结果:产生砖红色沉淀 C6H12O6+Cu(OH)2→C6H12O7+Cu2O↓检测化合物类型:还原性糖类,非还原性多糖需水解后呈阳性反应;(2)糠醛(酚醛缩合)反应,Molish反应是糖、苷类的检识反应。

特征:糖或苷类遇浓硫酸/α-萘酚试剂将呈紫色环于界面上。

反应机理:在浓硫酸作用下,苷分子中糖内部脱水成糠醛衍生物,与酚类试剂缩合形成有色物。

皂苷类的鉴别方法:1、泡沫试验:取生药粉末1g,加水10ml,煮沸10min后过滤,滤液在试管中强烈振摇,如产生持久性泡沫(15min以上)为阳性反应。

(中性皂苷的水溶液在碱性溶液中可形成较稳定的泡沫,借此可与酸性皂苷区别。

)2、浓硫酸-醋酐反应:将样品溶于氯仿中,加浓硫酸-醋酐(1:20)数滴。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

生药学复习资料一、选择题。

1、沉香的药用部分是( C )A. 根及根茎B. 未开放的花C. 含树脂心材D. 干燥柱头2、K—K 反应可用于检查( D )。

A.生物碱类B.黄酮类C.氨基酸类D.强心苷E.糖类。

3、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是( B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经史证类备急药方》D.《本草纲目》E.《本草经集注》。

4、何首乌的“云锦纹”,为异型维管束,位于( B )A.髓部B.形成层外方C.维管柱D.木栓层中。

5、生物碱类成分多分布于( A )A.双子叶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真菌6、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E )A.生物碱类B.黄酮类C.蒽醌类D.醇苷类E.酚苷类7、下列除哪些项外,均是甘草特征( A )。

A.石细胞尖圆形、壁厚、木化,可见纹状及层纹B.可见具缘纹孔导管C.木栓细胞D.晶纤维8、下列生药中,来源于毛茛科的是( A )。

A. 川乌B. 葛根C. 马钱子D. 当归9、以下哪一项不是当归的性状特征( D )。

A.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B.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C. 形成层环黄棕色D. 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10、大黄粉末在日光或紫外光灯下显( E )。

A.金黄色荧光B.橙红色荧光C.天蓝色荧光D.乳白色荧光E.深棕色荧光11、冬虫夏草的主产地为( A )。

A. 青海B. 广东C. 吉林D. 上海12、生药厚朴来源于( D )。

A. 蓼科B. 豆科C. 樟科D. 木兰科13、野山参的经验鉴别术语“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中“丁”和“须”分别指人参的( C )A. 根茎部位B. 支根和须根C. 根茎上的不定根和须根D. 主根和支根。

14、麻黄粉末镜检可见气孔特异,其保卫细胞呈( D )A. 念珠状B. 球形C. 多面体D. 哑铃状E. 椭圆状15、朱砂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其平喘的成分为( A )。

A. 麻黄碱B. 伪麻黄碱C. 四甲基吡嗪D. 槲皮素 E、去甲基伪麻黄碱16、生药薄荷叶的下表面气孔多见,气孔类型为( )。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药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药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原料的来源、有效成分及其获取、贮藏、加工、鉴定和药理作用的学科。

以下是生药学的重点知识归纳:
1. 药用植物:了解常见的药用植物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如中药材、草药等。

2. 药用动物:了解常见的药用动物及其药用部位,如动物胚胎、动物脏器等。

3. 药用矿物:了解常见的药用矿物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如矿石、矿泉水等。

4. 药用菌藻:了解常见的药用菌藻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如灵芝、草菌、螺旋藻等。

5. 药物提取与制备:掌握药物的提取方法,如水提法、酒提法、酸碱提取等,并了解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如干燥、粉碎、复配等。

6. 贮藏与保存:了解不同类型药材的贮藏和保存方法,如冷藏、避光、密封等,以确保其有效成分的保存。

7. 鉴定与检测:学会对原料药材进行鉴别、纯度和质量检测,如显微镜鉴定、化学分析、生物活性评价等。

8. 药理学: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如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副作用等。

9. 新药开发:了解新药开发的流程和方法,如药物筛选、药效学研究、临床试验等。

10. 中药学与中药制剂:了解中药的组成、功效、配伍规律和制剂方法,如煎剂、散剂、丸剂等。

这些是生药学的重点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对于研究和应用药物原料、药物制剂以及药物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药学-期末复习资料

生药学-期末复习资料

生药学-期末复习资料资料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沉香的药用部分是( )。

A. 根及根茎B. 未开放的花C. 含树脂心材D. 干燥柱头2、K—K反应可用于检查( )。

A.生物碱类B.黄酮类C.氨基酸类D.强心苷E.糖类3、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是( )。

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经史证类备急药方》D.《本草纲目》E.《本草经集注》4、何首乌的“云锦纹”,为异型维管束,位于( )。

A.髓部B.形成层外方C.维管柱D.木栓层5、生物碱类成分多分布于( )中。

A.双子叶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真菌6、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A.生物碱类B.黄酮类C.蒽醌类D.醇苷类E.酚苷类7、下列除哪些项外,均是甘草特征( )。

A.石细胞尖圆形、壁厚、木化,可见纹状及层纹B.可见具缘纹孔导管C.木栓细胞D.晶纤维8、下列生药中,来源于毛茛科的是( )。

A. 川乌B. 葛根C. 马钱子D. 当归9、以下哪一项不是当归的性状特征( )。

A.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B.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C. 形成层环黄棕色D. 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10、大黄粉末在日光或紫外光灯下显( )。

A.金黄色荧光B.橙红色荧光C.天蓝色荧光D.乳白色荧光E.深棕色荧光11、冬虫夏草的主产地为( )。

A. 青海B. 广东C. 吉林D. 上海12、生药厚朴来源于( )。

A. 蓼科B. 豆科C. 樟科D. 木兰科13、野山参的经验鉴别术语“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中“丁”和“须”分别指人参的( )A. 根茎部位B. 支根和须根C. 根茎上的不定根和须根D. 主根和支根14、麻黄粉末镜检可见气孔特异,其保卫细胞呈( )。

A. 念珠状B. 球形C. 多面体D. 哑铃状E. 椭圆状15、朱砂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其平喘的成分为( )。

A. 麻黄碱B. 伪麻黄碱C. 四甲基吡嗪D. 槲皮素E、去甲基伪麻黄碱16、生药薄荷叶的下表面气孔多见,气孔类型为( )。

生药复习题

生药复习题

生药复习题生药学是一门研究天然药物及其制剂的学科,它涉及到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来源的药物的采集、鉴定、加工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生药复习题,供同学们参考:生药学基本概念1. 什么是生药?请列举至少三种常见的生药来源。

2. 生药学与药理学有何不同?3. 简述生药的采集原则。

生药的分类与应用4. 根据来源,生药可分为哪几类?5. 请描述生药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

6. 举例说明生药在现代医药中的用途。

生药的采集与加工7. 采集生药时应注意哪些环境因素?8. 简述生药的干燥方法及其重要性。

9. 什么是炮制?炮制对生药有何影响?生药的鉴定10. 生药鉴定的常用方法有哪些?11. 描述显微镜下观察生药组织结构的方法。

12. 请解释化学成分分析在生药鉴定中的作用。

生药的质量控制13. 生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是什么?14. 列举几种常用的生药质量控制指标。

15. 如何通过生物测定法评估生药的活性?生药的制剂16. 生药制剂有哪些常见的形式?17. 简述制备生药片剂的一般步骤。

18. 什么是提取工艺?它在生药制剂中扮演什么角色?生药的安全性与法规19. 为什么生药的安全性评估非常重要?20. 描述一些生药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21. 简述当前关于生药的法规和标准。

案例分析22. 请分析一种生药的采集、加工、鉴定、制剂和应用的全过程。

23. 讨论一种生药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差异。

24. 评价一种生药的潜在市场价值及其面临的挑战。

希望这些复习题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药学的相关知识。

在复习过程中,不仅要记住概念和事实,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

祝学习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药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草药指一般无经典本草记载,在民间按经验方法使用的天然药物。

2.中草药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

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

3.道地药材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

4.生药学应用本草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药理学、遗传学和中医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生药的资源、生产、品质评价、化学成分和医疗用途等方面的科学。

二、写出下列药材的来源:1、马钱子:马钱科马钱的干燥成熟种子。

2、龙胆:龙胆科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3、柴胡:伞形科柴胡、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4、苍术:菊科红花的干燥管状花。

5、天花粉:葫芦科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6、大黄: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7、黄连:毛茛科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

8、防己:防己科粉防己的干燥根。

9、厚朴:木兰科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

10、板蓝根:十字花科菘蓝的干燥根。

三、选择题B 1.白芍的药用部分是( A )。

A. 根2.薄荷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 A )。

A. 薄荷醇3.《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著,其中收藏药物( A )。

A. 730种4.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丝状结晶的药材是(A )A 苍术5.表面砖红色或棕红色的生药是(B )B丹参C 6.沉香的药用部分是( C )。

C. 含树脂心材7.川乌的药用部分是( A )。

A. 根8.川贝母、浙贝母药用部位均为(C )C 鳞茎9.从丹参根中提取的丹参醌类成分属于下列哪类化合物(C)C 菲醌D10.大黄粉末在日光或紫外光灯下显( E )。

E.深棕色荧光11.冬虫夏草的主产地为( A )。

A. 青海12.冬虫夏草的药用部分是( B )。

B. 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13.当归的香气成分是( A )。

A. 正丁烯酜内酯14.大黄的泻下成分是( D )。

D. 大黄酸葡萄糖苷15.大青叶的来源是(A )A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16.断面外层棕色粗糙内层红棕色油润两层间有一条黄棕色线纹的生药是(C )C 肉桂E 17.蒽醌类成分用下列哪种试剂来鉴别( C )。

C. NaOHF18.挥发油的组成常包括( C ) C. 单萜及萜烃含氧衍生物19.费林试剂(Fehling)可用于检查( E )。

E.糖类20.茯苓的药用部位是(D )D 菌核21.粉末少许加五氯化锑共研,香气消失,再加氨水,香气恢复的生药是(C )C 麝香G 22.甘草中具有解毒作用的有效成分是(C )C甘草甜素23.根茎断面具有“星点”的生药是(B )B大黄H 24.何首乌的“云锦纹”,为异型维管束,位于( B )。

B.形成层外方25.黄连的饮片在紫外灯下显( C )。

C. 亮黄色荧光26.黄连口尝味( C )。

C. 苦27.麻黄粉末镜检可见气孔特异,其保卫细胞呈( D )。

D. 哑铃状28.挥发油的组成常包括( C )。

C、单萜及萜烃含氧衍生物29.花鹿茸的主产地是( C ) C. 吉林、辽宁30.花鹿茸具有一个侧枝的称(B )B 二杠31.厚朴折断面有时可见“小亮星”,此为( A )的结晶。

A.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32.厚朴的主产地是( A )。

A、四川、湖北33.红花的药用部位是(A )A 花蕾J34.经验证明含水分过少的药材易吸潮,水分过多又易变霉,通常认为最安全的含水量为( C ) C. 8—11%35.具有盐酸—镁粉反应的生药是(B )B 黄芩36.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的生药是(D )D甘草37.具有“珍珠疙瘩”的生药是(C )C人参38.具有“铜皮铁骨”,味先苦后微甜的中药是(D)D三七39.具有“红棕色鹦哥嘴状顶芽”的生药是(B )B天麻40.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鉴别方法是(B )B、性状鉴定41.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的(D )D 淫羊藿42.具有“通天眼”的生药(B )B 羚羊角43.具有“挂甲”反应的生药是(B )B 牛黄K 44.K—K 反应可用于检查( D )。

D.强心苷45.苦味酸钠反应呈阳性的是(C )C 苦杏仁46.苦味酸钠试验是(A )的鉴别反应A 氰苷L 47.氯仿提取液,挥干滴加10%盐酸苯肼,镜下可见杆状结晶的生药是(C )C 肉桂M 48.麻黄粉末镜检可见气孔特异,其保卫细胞呈( D )。

D. 哑铃状49.木栓化细胞壁滴加(C )显桔红色至红色C 苏丹三N 50.哪种生药中可观察到晶纤维(C )C 甘草P 51. 皮类生药可见小亮星的生药是(B )B 厚朴52.皮类中药通常是指来源于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茎、枝和根的(B )B、形成层以外的部分53.蒲黄的药用部位是(D)D 花粉Q54.秦皮的水浸液在日光下显( C )。

C. 碧蓝色荧光R 55.鞣质遇(A )生成蓝(黑)色或绿(黑)或沉淀A Fe3+S56.生物碱类成分多分布于( A )中。

A.双子叶植物57.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是(D )。

D. 中国药典及局颁和地方标准58.生药厚朴来源于( D )。

D. 木兰科59.生药薄荷叶的下表面气孔多见,气孔类型为( A )。

A. 不定式60.《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本草著作,其中收藏药物( D )。

D. 365种61.生药拉丁名称通常是指( C )C. 药用部位(主格) +药名(属名)62.生药金银花来源于( D )。

D. 忍冬科63.生药拉丁名称通常是指( C )。

C、药用部位(主格) +药名(属名)64.水分测定中甲苯法适用于(B )的生药B 含挥发性成分的生药65.世界历史第一部药典是(D )D 《新修本草》T66.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E ) E.酚苷类67.天麻的药用部位为( A )。

A. 块茎68.天麻的主要有效成分为(E )。

E.酚苷类W 69.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是( B )。

B.《新修本草》70.为保证生药的品质,常进行生药的限量检查,其中包括( E )的测定。

E. 以上均对38、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本草著作是( A )。

A.《神农本草经》X71.下列除哪些项外均是甘草特征( A )A.石细胞尖圆形壁厚木化可见纹状及层纹72.下列生药中,来源于毛茛科的是( A )。

A. 川乌73.下列生药中,来源于伞形科的是( A )。

A. 当归74.下列哪些生药的成分主要为生物碱(A )A. 防己 66.西红花(番红花)的药用部位是(B)B柱头75.下列哪个不是糖类的鉴别试验(C )C Kedde试验Y76.以下哪一项不是甘草的性状特征( C )。

C. 皮部橙红、木部金黄、髓部红棕77.以下哪一项不是当归的性状特征( D )。

D. 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气78.野山参的经验鉴别术语“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中“丁”和“须”分别指人参的( C ) C. 根茎上的不定根和须根79.有一种人参的伪品,其断面具棕色同心环纹,有毒。

此伪品是哪种植物的根加工而成的( A )。

A. 商陆80.药材断面显油润表示( B ) B. 含油多81.有一根类生药粉末,黄白色,纤维成束或散离,表面有纵裂纹,两端常断裂成须状;具缘纹孔导管无色或橙黄色,具缘纹孔排列紧密,此生药是( C )C. 黄芪82.药材断面显粉性表示( A ) A、含淀粉多83.有一皮类生药粉末,红棕色,纤维多单个散在,石细胞类圆形或类方形,壁厚,有的三面厚一面薄,油细胞常见,草酸钙针晶细小,具特异性香味,此生药是( B )。

B、肉桂84.有当门子的生药是(B )B 麝香85.叶搓揉时有特异清凉香气,味辛凉的生药(C )C 薄荷86.盐酸—镁粉还原反应是(B )的鉴别反应B 黄铜苷Z87.朱砂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其平喘的成分为( A )。

A. 麻黄碱88.在生药贮藏过程中,引起生药变色的因素有( E )。

E. 以上均是89.朱砂能安神定惊,其矿石成分主含( A )。

A. 硫化汞90.主含HgS的生药是(B)B 朱砂91.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的矿物类生药是(C )C 石膏92.植物拉丁名的组成原则一般为(D)D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四、填空题1、参考前人记载,根据现代炮制经验,炮制方法大致可分为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它制法五类,其中水制包括_洗_、_润_、_漂_、泡、淋_和_水飞_。

(五个写四个即可)2、朱砂药材商品规格通常分为:_朱宝砂_、_镜面砂_、_豆瓣砂_三种。

3、中草药的贮存中易发生_霉变、虫蛀、变色、泛油(四个写三个即可)等变质现象,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证中草药的质量和疗效。

4、生药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_传统本草学时期、近代商品生药学时期_和_现代生药学新时期_。

但也有学者提出:从20世纪末已进入了生药学发展的第四个时期,即_自然生药学时期。

5、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植物界从藻类到高等植物广泛分布,以_豆科、芸香科、唇形科、菊科(四个写一个即可)等科植物中较多。

6、黄芪为豆科植物_蒙古黄芪_或_膜荚黄芪_的_干燥根_。

7、全蝎中的镇痛成分是_蝎毒素_。

8、参考前人记载,根据现代炮制经验,炮制方法大致可分为五类:__修制_、__水制_、_火制_、__水火共制_和_其它制法_。

9、麻黄的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麻黄的_草质茎髓部_。

10、影响生药品质的环境因素有_光照_、_温度_、_降水量_、_土壤_。

11、动物药全蝎性平,味辛,有毒,能_熄风镇惊_、_攻毒散结_和_通络止痛_,其镇痛的活性成分为_蝎毒素_等。

12、鹿茸为鹿科动物_梅花鹿_或_马鹿_的_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_。

“二杠”每年采收两次,所得锯茸习惯上称为_头茬茸_和_二茬茸_。

13、川乌和附子中水溶性强心成分是_去甲乌药碱_。

树皮类生药宜在_春末夏初_采收,根皮类多在_秋冬季_采收。

14一般含维生素C的多汁果实可用_70-90_℃迅速干燥,含挥发油的生药一般不超过35℃。

15桑叶宜_初霜后_采收。

16地黄以产于_河南_质优。

17川乌的炮制目的是_降低毒性_。

18何首乌的炮制目的是_缓和药性_。

19黄连的商品规格有_味连_、_雅连_、_云连_。

20蒸法分_清蒸_、_酒蒸_、_醋蒸_等方法。

21清炒分_炒黄_、_炒焦_、_炒炭_。

22神曲采用_发酵_法制备。

23.金银花的抗菌有效成分是绿原酸、异绿原酸。

24.砂仁主产于广东阳春,故名_阳春砂_。

25.菊花的药用部位为_干燥头状花序_。

26.药典中收载的金银花来源有忍冬、红腺忍冬_、_山银花_、__毛花柱忍冬_。

27.洋地黄叶、毛花洋地黄叶均为___玄参__科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