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外交历程.ppt

合集下载

课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答案 C
(2011·海南单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 1955 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 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 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 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 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影 响。
(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不结盟政策”。由于东欧剧变 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 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经济建设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一个和 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 D
(2011·上海单科)“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 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 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 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解析 扣住中心词“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 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对 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中国与印度、缅甸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过程中逐渐形成。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新中国的外交PPT

新中国的外交PPT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组织)。
2001年上海合
作组织成立。
2008年中国成功 举办第29届奥运 会
中美关系发展变化及原因
五十年代
七十年代
新时期
敌对状态
走向正常化
既合作又竞争
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1996年
2012年
• 感悟:中美两国都是大 国,两国的关系不但关 系到太平洋地区的发展, 而且会影响到整个世界 的发展,中美两国要加 强团结与合作,为人类 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新中国的外交
感悟新中国发展历程
弱国无外交
《南京条约》
近代外交的基本特 征是: 不平等性 不独立性 无自主权
巴黎和会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 人民共和国全国人 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 利及互相尊重领土 主权等原则的任何 外国政府,本政府 均愿与之建立外交 关系。
新中国的外交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 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尼克松 访华,双方在上海签 署《中美联合公报》。
1972年中日两国正式 建立外交关系。
1979年1月中美正式 建立外交关系。
1997年香港的回归。
9年澳门的回归。
2001年10月,亚太经合 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及相关会议在上海举行。
崛起篇
振兴篇
华章篇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 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 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 印度缅甸时与两国总 理共同倡导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把它作为 处理中印中缅之间关 系的基本准则。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 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中国的对外交往 ppt课件

中国的对外交往 ppt课件

ppt课件
3
1.1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 1.汉朝(1) 张骞 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中亚、 西亚的交通要道。为(2)“ 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要 贡献。
• 2.唐朝:(3) 玄奘西游 和(4) 鉴真东渡 为中印、中 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 3.明朝:(5) 郑和 七下西洋,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 友好关系。
• 3.20世纪70年代:1972年,日本首相(5) 田中角荣 访华,中 日正式建交,中日关系得到改善 。
ppt课件
11
3.7.7 中国参加有关国际和地区组织的活动
• (一)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

1.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英文缩写为APEC)。

2.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1)__上__海__举行,这次会议的
上海签署(4)__《__中__美__联__合__公__报__》__。

B.(5)___1_9_7__9___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ppt课件
10
3.6.6 中日关系
• 1.新中国成立前:日本发动系列侵华战争,(1) 甲午中日战争 、 (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和(3) 全面侵华战争 。
• 2.新中国成立初:日本追随美国,对新中国采取(4)___敌__视_____政策。 双方敌对状态长达20多年。
ppt课件
4
2.1 中国近代的外交
• 1、清朝时期实行 闭关锁国 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 作用,但是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 经济文化 交流,不利于我
国人民接触外国的 先进文化 和 科学技术 ,阻碍了中国的
社会进步 。
• 2.列强纷纷(1) 侵略
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

《中国的外交历程》PPT课件

《中国的外交历程》PPT课件

整理课件
2
同学想一想,我们国家刚刚 建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是 怎样的?
整理课件
3
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美国 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
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中 国外交向苏联倾倒
亚非部分国家独立:需要互 相帮助支持,友好合作
整理课件
4
严峻形势
经济上禁运封锁 政治上不承认
军事上武力包围威胁
整理课件
5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 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 首次出访。
整理课件
17
知识回顾:请说出20世纪40年 代至50年代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和 侵略中国的几件大事
是什么原因让中美走在一起, 建立外交关系呢?
整理课件
18
向美国传递愿意改善中美关系的信号
整理课件
19
官员交往。周恩来会见秘密访华的基辛格
整理课件
20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格雷厄姆·斯廷霍文率领 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这就是著名 的"乒乓外交"。
整理课件
21
握手言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整理课件
2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图为毛泽东主席、 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会见尼克松。
整理课件
23
1979年1月,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出席
卡特总统在白宫举行的欢迎仪式。这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在
中美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整理页课件
整理课件
6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 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 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新中国外交关系的演进 PPT

新中国外交关系的演进 PPT

8. 2011年10月4日,中国对联合国干预叙利亚决议草案行使否决权。
9. 2012年2月4日,在就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上,中国再次行使否决权。 10.2012年7月19日,中国就中东局势(叙利亚)相关决议草案投反对票 ; 11.2014年5月22日,中国就法国等提交的将叙利亚局势提交国际刑事法院安 理会决议草案,投否决票。
二、中美关系解冻(1美两国的共同需求
① 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美国 ② 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③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
① 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 ② 苏联威胁中国安全 ③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二、中美关系解冻(1970年代)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乒乓球外交”
“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2、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3、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关系开始走向正 常化。 4、1978年底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 要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取得成功的重要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国内) 美国孤立中国政策逐渐破产。
一、重返联合国(1971年)
材料一: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 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材料二:“在联合国这样一个普遍性最为广泛的国际组织里,中国代表团受到如此热 烈的欢迎,那当然是对我们的国家、对中国革命的胜利的肯定。我们代表这样一个伟 大的国家,当然觉得很荣幸、很骄傲,但我们更多地想到的是这一时刻的重大意义。 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墙中国围堵了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 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国际形势从这个 时候开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高一历史新中国的外交PPT课件

高一历史新中国的外交PPT课件

交成就(参考关键词),要有理有据,
语言流畅,字数100-130之间。

关键词:扬眉吐气、跨洋握
手、冰释雪融。
-
12
• 材料一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50年 1959年 1969年
与中国建交的国 家
说明:美国长期实行的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
13
材料二: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
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
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
面所取得的重要影响。3、了解中美关系
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
对国际产生的重要影响。4、以改革开放
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建设
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
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哪尔,不碍他什么屁事!""你爱说就说,不说老子打破羽化池上方の天就是了,咱就不信,还找不到壹条烂路了..."根汉脾气烈,直接就转身离开了,化作流光冲向羽化池壹带."这小子,果然是个疯子!"...羽化池上,金光大作,根汉宛如战神再世,独立虚空,身处金光漩涡之中.他抬头着苍天,目光如刀,划破长空, 割开了壹个恐怖の黑洞.在他の周围,立着十八面恐怖の阵旗,阵旗之外,谭自笑在不断の施法,召唤每壹面阵旗."根汉,放血!"谭自笑每立下壹面阵旗,便会叫根汉放血,根汉壹边放血,壹边在不断の喝着圣液和绝世好酒,补充自己の血液.即使如此,他の脸色还是变得如纸壹般苍白,血液毕竟不是白开水,大量の 放血之后,他也感觉到了疲惫.不过他有坚强の意志,以及无法被磨灭の坚定,硬着生生の在那里扛着,撑到了十八块阵旗全部唤醒."…唰…"壹片柔

中国外交PPT

中国外交PPT

——
探 究 图一 郑和下西洋 图二 任 务 (1)比较两个历史事件的异同点。
新航路开辟
【文汇历史——中西文明碰撞】
中 国 对 外 交 往 探 究 任 务
材料一 当乾隆皇帝津津乐道自己 的“十全武功”时,路易十六正躺 在断头台上,以百倍的仇恨诅咒着 资产阶级革命;当两鬓飞雪的范进 因中举登科而神经错乱时,牛顿正 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 宇宙间的天体运行„„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 20世纪70年代末起至今,中国取得 外交成就的原因。
中 国 现 代 对 外 关 系
历史上的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风 霜,当今中国已经重新回到世界。对外 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 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外交的成败。历史让 我们明白,只有开放才有发展,也只有 强大才有自信的外交。
探究任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了 中 国 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关系。请你回顾中外交往的历史,完成下列探究 任务。 对 外【图说历史——架起沟通桥梁】 交 往
1、根据材料,《时代》周刊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有关对 周恩来的描述,美国的态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出 变化的原因。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中 国 现 代 对 外 关 系
材料二:1979年《时代》周刊惊叹: “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 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 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 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中 国 古 代 对 外 关 系
第一篇 开拓与辉煌之路
张骞
郑和
中 国 古 代 对 外 关 系
知识梳理
历史时期
历史人物 张骞
历史事件 张骞通西域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 朝

第二节中国外交的历史演变ppt

第二节中国外交的历史演变ppt
周恩来总理亚非十三国之行路线图
▪ 第二,发展同西欧、日本的关系。随着西欧经济的恢 复、发展和欧洲共同体的逐步形成,西欧国家独立自 主、联合自强的倾向日益发展。特别是法国在戴高乐 将军重新执政后,拒绝签署美苏共同炮制的部分禁止 核试验条约,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 突出地反映了西欧不甘受美控制,积极谋求独立自主 的趋向。
原则坚定、策略灵活的高超
外交艺术,同其他与会国一
道,排除了美国的干挠,为
上述问题的解决发挥了重要
作用。
▪ 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从五十年代起就同美国在 台湾问题上进行了坚决有力的斗争。
– 1950年11月,我国政府特派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安 理会上向全世界揭露和控诉美国侵略我国台湾的罪行。
– 1954年12月,美国同蒋介石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 约”,并支持蒋军对大陆和沿海进行军事骚扰。我坚 决反击,一举解放了一江山岛。美国陷入恐慌,匆忙 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出面斡旋,企图阻止中国采取进一 步的行动。我国发表声明严正指出,解放台湾是中国 的内政,联合国和任何国家都无权干涉。
▪ 美国在入侵朝鲜的同时,加紧干涉印度支那。美国的行 动不仅是支持法国殖民主义镇压印度支那人民,而且对 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中国在极其困难的 条件下,全力支持越南人民反抗法国殖民主义和美国的
干涉,为恢复Biblioteka 度支那的和平和实现越南北半部的完全解放作
出了自己的贡献。
▪ 抗美援朝和援越抗法斗争的胜利表明,新中国已成为维 护亚洲 和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1954年4月,我国 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关于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 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团与会,并以
1965年8月,中国领导人 彭真、郭沫若和中日青 年联欢。

概括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概括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概括新中国的外交历程
背景介绍
第一阶段: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49-1950)
1. 中苏友谊的建立与对美关系的调整
2. 对西方国家的外交突破
3.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合作与交往
第二阶段:援助战友与国际间的均衡(1950-1976)
1. 对朝鲜战争的支持及国际影响
2. 对越南战争的干预与对美苏关系的平衡
3. 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下的扩大外交合作(1978-现在)1. 友好邻邦与周边合作
1.1 中印边界问题与改善关系
1.2 中俄关系的复苏与合作
2. 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的拓展
2.1 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与合作
2.2 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援助与合作
3. 参与国际机构与国际事务
3.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全球经济合作
3.2 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与国际合作
4. 维护国家利益与跨国事务的处理
4.1 对台湾问题的严正立场
4.2 处理南海争议
4.3 非洲与拉美国家的经济利益与移民问题结论
参考文献
1.XXXX
2.XXXX
3.XXXX。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17张PPT)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17张PPT)
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 特权和影响,再考虑建交
“一边倒”
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 一边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 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 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 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 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邓小平《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1984年5月29日), 《邓小平文选》第3卷
一切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我们在国际事 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 《邓小平文选》第2卷
2000年正式成立 中非合作论坛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
互恵战略伙伴关系
根据外交部、新华社新闻整理
图片来源:中国—东盟中心官网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问题探究: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合作还是对抗? 对话还是冲突? 开放还是封闭? 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 我们应该作什么样的选择?
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处理分歧,稳步发展 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和平与发展 全方位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和平 发展 合作 共赢
课后练习
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中国不断充实和完 善外交理念和外交布局,请从当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外 交理念、外交成就等方面谈一谈70多年来中国外交的 “变”与“不变”?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全方位外交示意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图出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地图册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国地图出版社,2021年8月第1版,2022年8月第2次印刷,第63页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6 人民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6 人民版

方针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 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
另起炉灶 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 地的地位,在国际交
的外交关系
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 子再请客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及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 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 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 阵营一边
c.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d.加强合作、保卫 和平的共同的d C、a b c D、b c d




国自


和 方针

平 外
境交


成就
根据课文回答: 1、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 “求同存异”
3、在上述国际环境下,美国对华政策是 (A
①政治上不承认
②经济上封锁禁运
③军事上包围威胁
④外交上孤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 D ①③④
4.最早用法律形式确定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的文献是( A)
A. 《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的内一 地瓦九 位国五 参际四 加会年 国议四 际。月 会这, 议是周 ,中恩 并国来 起第率 了一中 积次国 极以代 作世表 用界团 。五出
大席
周 恩 来 在 万
2.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 的“同”包括
a.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b.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阅读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的t 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互互相尊尊重重领主土权主和权领、土完整(亚非会议)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平等等互互惠利、(1954) 和平共处。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方针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
针的对旧的国屈民辱外政交府关系,
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 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一边倒
倒旗 义帜 阵向鲜营社明一会地边主站在义社阵会营主
(实质:反对帝国主义)
在保障成果、保 卫和平,维护独立 的斗争中不致处
——《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不矛盾。“一边倒”以“独立自主”为前提,是维护“独立 自主”的手段、策略。
“一边倒”绝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当苏联侵犯中国国家利 益,中苏关系一次建交高潮(1949-1950)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苏联(1949.10.3) 保加利亚(10.4)
异 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
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社制度会的发,展但阶这段并不不同妨碍,我经们济求发同展和团
结。”
水平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
识—形—态周不恩同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亚非人民团结一 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精神。 ②中国面对一些国家的攻击和挑衅,没有针锋 相对,而是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使万隆 会议得以顺利进行,取得积极成果,挫败了帝 国主义的阴谋。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34张PPT)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34张PPT)
194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9年 1959年 1969年 1979年 1989年 1999年 2018年
四、全方位外交
①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继续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坚持在 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的基础上,同 其他国家发展友 好合作关系。
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 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 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 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 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 盟国家的关系。
从美国来说: 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
的失败;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86-87页完成表格
中美建交的过程
1971年
“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
1971年7月 1972年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订《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 始走向正常化
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 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 一个中国,台湾是中
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
国的一部分。
活动。
三、中日建交
1972年9月27日 毛泽东接见日本首相__田__中__角__荣__。
2023/3/2
1972年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2023/3/2
1949年至今与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图 中日建交后,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 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 中国的一部分
阅读课本回答什么是“乒乓外交” ?
197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界 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 队访华。这件事在国际上引起很大轰动, 被称为“乒乓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共26张PPT)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共26张PPT)
பைடு நூலகம்
[史论形成]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征
(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 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 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 间的经济关系。
(2)平等性:强调所有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应当平等互 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国际关系应遵循平等的基本原则。
(二)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成就)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非洲民族 解放运动高涨形势下。 2、时间:1955年 3、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 4、参加代表: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中国是 周恩来率领的代表团) 5、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 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6、阻力: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及与会国家 间的矛盾和分歧,尤其是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误 解和疑惧。
4、内在联系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核心和基础。 ②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平共处五项原则的 保证。 ③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目标 (出发点和必然结果)。 5、意义: ①国际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 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②国内意义:是我国处理国与国关系,参与国际 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 局面奠定基础,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7、成果: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8、成功原因: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 促 进——体现中国的作用(历史纵横) 9、意义: ①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 多的亚非国家建立是外交关系——1950年第二次 建交热潮。 ②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 会议(特点)。 ③会议铸就了万隆精神:人们把万隆会议所反映 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 友谊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