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结构及功能
小脑的功能解剖汇总
写在课前的话协调随意运动其功能主要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可以对小脑疾病的是人体的生命中枢。
了解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和管理编程运动,这将有助于诊断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即是小脑的功能解剖及损伤表现,我们对患者的救治,挽救更多的生命。
一、小脑的位置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小脑位居颅后窝,下图是脑正中矢状断面图,脑桥与延髓的背面,。
脑幕相隔。
小脑在成人大约有150g,占整个脑体积约40%: 小脑所在的位置为颅前窝A.B. 颅后窝C. 颅中窝D. 以上均对B正确答案:解析:小脑位居颅后窝,脑桥与延髓的背面,与端脑枕叶底面有小脑幕相隔。
枕骨大孔疝是怎么形成的?二、小脑的外形在小脑的下面观上,小脑中部比较缩窄,称之为小脑蚓,或者叫小脑蚓部。
两侧(一)两侧仍然是小脑的半比较膨大的部分称之为小脑半球。
小脑上面观察,小脑上面比较平坦,球。
在上面上有一条明显的浅沟,我们称之为原裂,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脑沟。
也就是说,以脑沟为界,前方就是小脑的前叶,后方即是小脑的后叶。
在蚓部看中间比较缩窄的这部分,这两个称之为蚓垂,或者比较细窄的这部分正好位于两侧小脑扁桃体之间,蚓垂为蚓椎体。
位置比较重要。
小脑蚓垂两侧的半球较膨在近枕骨大孔外上方,下面这张图上的是小脑扁桃体。
(二)小当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导致颅内高压时,出的部位则是小脑扁桃体。
其位置尤为重要,脑扁桃体可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压迫延髓,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危及生命。
三、小脑的分叶(一)小脑在进化上分成.小脑在进化上分成古小脑、旧小脑和新小脑也就是下图中颜色在小脑形态学上我们称之为绒球小结叶,第一部分发生上比较古老,比较深的部分。
包括蚓部的小结,和两侧半球上的绒球。
脑小舌的部分也属于古小脑。
我们称之为旧加上蚓部的蚓锤和蚓锥体,图中杏黄色的部分,也就是小脑原裂的部分,小脑。
旧小脑主要与脊髓发生联系,又称之为脊髓小脑。
是随着大脑运包括半球以及蚓部都是进化上比较新的结构。
小脑解剖及功能
小脑解剖及功能这期分享之前,首先向Dr、Albert L、Rhoton致敬!http://rhoton、ineurodb、org这就是The Rhoton Collection的官网,有Dr、Rhoton的专访视频,由她本人介绍她的生平。
感谢Dr、Rhoton将Rhoton实验室的解剖图片开源化,让更多的人可以学习并使用她的解剖图片!我不知道要怎么表达对她的敬意,也不知道要怎样感谢她。
希望未来我能够学有所成,将我所有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所有想学习的人没有门槛,并轻松快乐的学习!今天的内容就是小脑解剖及功能首先来瞧瞧小脑的体表解剖定位:小脑位于后颅窝后颅窝的体表定位点———枕外隆突与上项线枕外隆突与上项线以下就是小脑的位置再来瞧瞧Rhoton解剖从头顶向下瞧小脑从脚底向头顶方向瞧从前向后瞧从后向前瞧从外侧瞧从中线瞧大致了解了小脑位置以后,我们来瞧小脑的解剖要点按照发育与功能将小脑分成三部分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脊髓小脑(小脑蚓部与蚓旁区)大脑小脑(两侧小脑半球)小脑就是只“三脚猫”:小脑通过小脑上/中/下脚与大脑与脊髓之间进行纤维联系小脑上脚:只有传出神经纤维小脑中脚:只有传入神经纤维小脑下脚:包含传入与传出神经纤维小脑有四个主要的神经核团记住解剖要点,下面我们来瞧功能:首先来瞧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的功能:1:保持平衡与维持身体姿势2:调节眼球位置具体调节通路就是怎样?如何测试前庭小脑的功能?1:Romberg‘s 测试双腿并拢,双手自然垂直,先睁眼直立,再闭眼直立2:交叉步伐3:眼球运动测试那么前庭小脑受损,患者会出现什么体征与症状?与其功能相对应,患者会出现平衡障碍与眼球运动障碍1:平衡障碍- 眩晕- 站立不能- 行走不能- 跨步过宽- 不能走交叉步伐2: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 运动/静止目标凝视障碍- 追踪性眼球震颤下面来瞧脊髓小脑(小脑蚓部与蚓旁区)的功能及调控通路两大功能:1:控制肌张力2:调控抗重力肌群活动具体传导通路就是:根据脊髓小脑的功能,如其受损,患者会出现两大主要症状:肌张力降低与意向性震颤不同组分受损,还有一些特别变现:前叶与上蚓部的旁中央部分受损- 直立困难- 行走不稳- 跨步过宽- 轻击病人胸部,病人摇晃病变在上蚓部-指鼻试验阳性- 跟膝胫试验阳性下蚓部损害- 站立不稳- Romberg‘s 测试时无方向性来回摇晃大脑小脑(两侧小脑半球)的功能与传导路径又就是怎样两大主要功能:1:修改与矫正运动性冲动2:运动学习与记忆修改与矫正运动功能传导通路:大脑小脑在人体运动信号的传导过程中扮演的就是“纠察员”的工作大脑皮层发出神经纤维经皮质脊髓束传导到脊髓,控制肌肉运动,同时肌肉运动信号经脊髓小脑束反馈上传至小脑齿状核,告诉小脑“纠察员”人体已完成了大脑的指令。
手把手认识小脑资料
树突 轴突
分子层 小脑中央核 前庭核(少数)
分子层
Purkinje 细胞层
颗粒 细胞层
白质
(3)颗粒层(granular layer)
颗粒细胞(granular cell)(兴奋性)
轴突
分子层(平行纤维), 与Purkinje细胞的树突接触
Golgi II型细胞 (Golgi type II cell)(抑制性)
球状核 栓状核
接受中间部皮质的纤维
齿状核 —— 接受外侧部皮质的纤维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
(1) 既接受来自运动中枢的信息,也接受与运动有 关的大量感觉信息。
(2) 上述信息主要汇聚到Purkinje细胞,Purkinje 细胞的活动又主要通过小脑核影响脊髓、脑干 和大脑皮质的运动功能;
(3) 传入信息量大于传出信息(40:1); • 传入、传出小脑的纤维均通过小脑的上、中、
小脑三对脚的关系。
小脑
(Cerebellum)
中间部 蚓部
外侧部
一、小脑皮质 二、小脑的核团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 四、小脑的功能
一、小脑皮质
1、小脑皮质的分层 2、小脑皮质的传入纤维 3、小脑皮质内的联系环路
(1)分子层(molecular layer) 1
星形细胞 (stellate cell)
筐状细胞 (basket cell)
均与Purkinje细胞发生接触 (抑制性)
纤维——大量,Purkinje细胞、Golgi II 型细胞、颗 粒细胞、筐状细胞、星形细胞的突起
分子层
Purkinje 细胞层
颗粒 细胞层
白质
(2)浦肯野细胞层(Purkinje cell layer)
Purkinje细胞 (抑制性):皮质的唯一传出成分
小脑
谢谢
小脑
一、小脑的外形
小脑的上面
小脑的上面
小脑的下面
小脑的下面
二、小脑的分叶与功能分区 (一)分叶: 1、绒球小结叶 2、前叶 3、后叶 (二)功能分区: 1、前庭小脑(古小脑) 2、脊髓小脑(旧小脑) 3、大脑小脑(新小脑)
三、小脑的内部结构
(一)小脑皮质: 由内向外分为三层:颗粒 层、梨状细胞层、分子层。
小 脑 皮 质
(二)小脑核:
包括齿状核、栓状核、 球状核和顶核。
球状核和栓状核合称 为中间核。
小脑核
小脑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
小 脑 上 脚 和 下 脚
小脑中脚
四、小脑的功能 1、维持身体平衡---古小脑。 2、调节肌张力和维持身体的姿 势---旧小脑。 3、调节运动的协调---新小脑。
人体小脑的正常功能及作用
人体小脑的正常功能及作用人体小脑是人类大脑的一部分,位于脑干后方,与大脑半球相连。
它是一个小而复杂的器官,是人类运动控制和协调的中心。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肌肉的协调动作,包括平衡、姿势、步态和手指的精细运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小脑的正常功能和作用。
小脑的结构和功能小脑由两个半球组成,分别控制身体的左右半部分。
每个半球由许多细小的结构组成,包括小脑皮层、小脑核和小脑蚓。
小脑皮层是小脑的外层,由许多细胞组成,负责接收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信息。
小脑核是小脑的内部结构,由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组成,负责处理和转发信息。
小脑蚓是连接两个半球的结构,负责协调两个半球之间的信息传递。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身体的协调动作。
当我们进行某项运动时,小脑接收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发送指令给肌肉,以协调身体的运动。
例如,当我们走路时,小脑会接收来自脚底的感觉信息,然后发送指令给腿部肌肉,以协调步伐和保持平衡。
小脑的作用小脑在人体运动控制和协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各种复杂的运动,包括跳跃、爬山、打乒乓球等。
小脑还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姿势,防止我们摔倒或受伤。
此外,小脑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手指的精细运动,例如写字、弹钢琴等。
小脑还负责协调身体的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是自主调节身体内部功能的系统,包括心跳、呼吸、血压等。
小脑可以通过控制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帮助我们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
小脑在人体学习和记忆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小脑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新的运动技能,并将其转化为习惯性的动作。
例如,当我们学习骑自行车时,小脑会帮助我们控制平衡和方向,随着练习的不断深入,这些技能会变得更加自然和熟练。
小脑的损伤和疾病小脑的损伤和疾病可能会导致运动协调障碍和平衡失调等问题。
小脑的损伤通常由于脑部创伤、中风、肿瘤或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在小脑损伤的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脚不协调、行走困难、眼球震颤等症状。
小脑功能要点
小脑功能要点(一)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叶小脑 cerebellum 位于颅后窝,大脑的后下方,脑干的背侧。
小脑与脑桥、延髓围成第四脑室。
小脑的上面平坦,与大脑半球枕叶相邻,下面的中间部凹陷,容纳延髓。
小脑的中间部比较狭窄,称为小脑蚓;两侧部膨大,称小脑半球;前面借3对小脑脚连接于脑干的背面。
小脑半球下面前内侧部有一对隆凸部分,称为小脑扁桃体 tensil of cerebellum。
它靠近枕骨大孔,前方紧邻延髓,当某种病变(如肿瘤或出血)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小脑扁桃体可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挤压延髓造成呼吸、循环衰竭而导致严重后果。
小脑表面有许多大致平行的浅沟,将小脑分成许多叶片,若干叶片组成一个小叶,以较深的沟裂为界。
根据小脑的种系发生、纤维联系和机能,将小脑以2条深沟将小脑分为3个叶:①绒球小结叶:在小脑下面前方,包括半球上的绒球和蚓部的小结以及两者间的绒球脚,借后外侧裂与小脑后叶为界。
绒球小结叶在进化上出现最早,称为古小脑或原小脑,其纤维主要与脑干前庭核和前庭神经相联系,故又称前庭小脑;②小脑前叶 anterior lobe of cerebellum:占小脑的前上部,以小脑上面中部稍前的原裂与后叶分界,在种系发生上是旧小脑,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也叫脊髓小脑;③小脑后叶 posterior lobe of cerebellum:介于原裂和后外侧裂之间,在人类占据小脑的大部分。
此叶除下面小结后方的蚓垂和蚓锥体属旧小脑外,其余部分为较晚进化形成的新小脑,其出现与大脑皮质的发展有关,又称大脑小脑。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小脑表面被覆一层灰质,称为小脑皮质,其深部是白质——小脑髓体,在髓体里埋藏着的4对灰质核团,称为小脑核,从外侧向内侧依此为顶核、球状核、栓状核和齿状核。
齿状核最大,接受新小脑皮质的纤维,栓、球二核兼有新、旧小脑皮质的纤维进入。
这3个核发出的纤维组成小脑上脚。
顶核主要接受古、旧小脑皮质的纤维,它发出的纤维主要经小脑下脚的内侧止于前庭神经核和脑干网状结构。
小脑幕_精品文档
小脑幕小脑幕(The Vermis)引言:小脑是大脑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功能包括协调肌肉运动、平衡以及痛觉、温度和触觉的感知。
小脑由脑干、小脑半球和小脑幕三部分组成。
本文将重点介绍小脑幕的结构、功能和临床意义。
一、小脑幕的结构小脑幕是小脑的中央区域,呈薄片状,位于小脑半球之间。
它由白质和灰质组成,其中白质部分主要由小脑半球之间的纤维束构成,灰质部分则包含了许多小脑核。
小脑幕的外表面呈现出复杂的褶皱和沟回,这些褶皱和沟回的形成增加了小脑幕的表面积,从而提供了更多的神经元连接和功能区域。
二、小脑幕的功能小脑幕是小脑调节和协调运动的关键结构之一。
它通过与其他脑区域的连接和信息交流,确保身体的运动和姿势的平衡和协调。
具体来说,小脑幕通过接收大脑和脊髓发送来的运动和感觉输入,并将其整合、处理和调节,以产生精确而协调的运动。
此外,小脑幕还参与到对不同感觉刺激的感知,包括痛觉、温度和触觉等。
三、小脑幕的临床意义小脑幕的功能紊乱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疾病和症状。
最常见的小脑幕疾病是小脑萎缩,这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点是小脑幕组织的损失和变性。
小脑萎缩会导致患者肌肉协调障碍、平衡失调、震颤以及语言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障碍。
另外,小脑幕的损伤也可能由外部原因引起,例如头部外伤、中风、肿瘤等,这些损伤会干扰小脑幕与其他脑区的正常连接和信息传递,导致运动和平衡的障碍。
除此之外,一些研究表明,小脑幕的功能异常和神经发育异常也与其他神经精神疾病有关。
例如,有研究发现小脑幕体积和功能改变与自闭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疾病有关。
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和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结论:小脑幕作为小脑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和协调运动的功能。
它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相关,对于研究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和研究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对小脑幕的认识和理解将会进一步深化,为神经科学和临床医学领域提供更多有益信息。
系解课件--小脑 间脑 端脑
E.后丘脑
练习
4.关于外侧膝状体,正确的是() A. 属于背侧丘脑的一部分 B. 接受来自下丘臂的纤维 C. 属于中脑结构
D. 发出纤维至视觉中枢 √
E. 损伤后可致对侧听觉障碍
端脑
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中枢
四、端脑(大脑) 脑的最高级部位,由胚胎时的前脑泡演 化而来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 包括:皮质、小脑核、髓质
1、小脑皮质
位于小脑表面,并向内部深陷形成沟,将小脑表面分成许多大致平行的小脑叶片
即:灰质,由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组成。 细胞结构由深至浅:颗粒层、梨状细胞层、分子层
2、小脑核(小脑中央核)
位于小脑内部,埋于小脑髓质内。
即:小脑皮质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形成的团块。
乳头体区包括乳头体及其背侧灰 质,核团有乳头体核和下丘脑后 核。
乳头体核
下丘脑的主要核团
(1)视上核:视上区,
分泌抗利尿激素(血管加压素) →垂体后叶。
(2)室旁核:视上区,
分泌催产素→垂体后叶。
(3)漏斗核(弓状核):结节
区。包含许多重要神经元群,
如:神经内分泌细胞、
(4)乳头体核:乳头体区
漏斗
1.左侧小脑半球大范围损伤将导致() A. 身体左侧半反射亢进 B. 身体左侧半意识性本体感觉丧失
C. 左侧肢体共济失调 √
D. 左侧肢体偏瘫 E. 右侧肢体偏瘫
练习
2.属于旧小脑的结构是() A.绒球 B.小结 C.小脑扁桃体 D.绒球脚
E.蚓锥体 √
练习
3.不属于间脑的结构是() A.上丘脑 B.下丘脑 C.底丘脑
下面(凹凸不平):
与小脑半球对应的前内侧,各有一突出称小脑扁桃体。 小脑扁桃体的前方有一对绒球。 与小脑蚓对应的下方(前→后):
小脑的功能
小脑的功能
小脑是大脑的一部分,位于脑干后方,主要负责协调和调节运动,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小脑的功能和作用的详细解释:
1. 运动协调:小脑主要负责协调和整合大脑发出的运动指令,使我们能够进行精细的运动控制。
它控制和调节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使得运动能够顺利进行。
例如,当我们进行复杂的动作,如弹钢琴或写字时,小脑会帮助我们实现精细的运动协调。
2. 姿势控制:小脑还负责调节和维持我们的姿势,使我们能够保持平衡。
它通过接收和解读来自感觉神经的信息,并发出相应的指令,使我们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平衡和稳定。
3. 运动学习:小脑是主要的运动学习器官之一,它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馈,小脑能够逐渐改善和优化我们的运动技能。
例如,我们学会骑自行车或游泳时,就是小脑在帮助我们不断调整和改善动作。
4. 语言和认知:除了运动调节,小脑还参与了一定的语言和认知功能。
小脑与大脑皮质之间有很多连接,这些连接可以传递来自大脑皮质的信息,帮助我们进行思维和认知活动。
它还参与了大脑皮质的语言中枢的调节,协助我们进行语言的产生和理解。
总体来说,小脑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拥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它通过运动协调、姿势控制、运动学习以及与大脑皮质的连接,
帮助我们实现精细的运动控制和平衡保持,同时也参与了一定的语言和认知活动。
小脑的功能与作用的研究对于理解人体的神经系统和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小脑结构-解剖学
(红-顶,绿-球,蓝-栓,紫-齿)
(二)、小脑髓质:
即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 包括——
*往返纤维(小脑皮质--小脑核) *联络纤维(小脑各叶或叶片之间) *传入及传出纤维 (即 小脑上、中、下脚)
1、小脑下脚
•又称绳状体,连于小脑和延髓、脊 髓之间。
2、小脑中脚
又称脑桥臂,最粗 大,位于最外侧, 连于小脑和脑桥之 间。
其主要成分为小 脑传入纤维(脑桥 核发出至新小脑的 纤维) ,且几乎全 部由对侧脑桥核发 出的脑桥小脑纤维 构成,仅少许脑桥 网状核到小脑皮质 的纤维。
小脑传出纤维非 常稀少,为小脑至 脑桥的纤维。
3、小脑上脚
• 又称结合臂,连于小 脑和中脑、间脑之间。
• 主要由小脑齿状核发
出的传出纤维组成, 这些纤维在中脑被盖 左右相互交叉后上升, 止于对侧红核和背侧 丘脑。
因此与调节肌张力有 关。
脊髓小脑(旧小脑) 功能:调节肌张力
脊髓后角 本体 感觉纤维
前叶
大脑皮质
前庭核群
顶核、球状 核及栓状核
前庭脊髓束
脊髓前角运动 细胞
红核脊髓束
丘脑 红核 骨骼肌
3、新小脑或大脑小脑 出现较晚,哺乳类才出现。 包括后叶(原裂以后的部分)和齿状核。 最大,是锥体外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控制骨骼肌随意、精细运动 的协调性
*顶核: 呈卵圆形,大小10X5mm, 位于第四脑室的顶壁内,靠 近正中面。 接受原小脑和前庭核的纤 维,参与平衡反射活动。
(红-顶,绿-球,蓝-栓,紫-齿) (红-顶,绿-球,蓝-栓,紫-齿)
*球状核 形状不规则,1个, 大小5X5X3毫米,位 于顶核的外侧,常被 纤维分成数块。 主要接受旧小脑皮 质的纤维。
认识小脑的知识点总结
认识小脑的知识点总结小脑的形态特点(一)形态特点① 位置:小脑位于桥脑、延髓、大脑的枕叶之间,下接桥脑,上与大脑的枕叶接壤,前接中脑。
② 形状:由于小脑被横向裂隔开,呈两瓣状,左右各一半。
每一半又呈半球状,一大一小。
③ 重量:成年人的小脑重约150~180g。
左右小脑之间的重量差别一般在10g以内。
女性小脑比男性略轻。
小脑的结构一、小脑表面形态:小脑表面称为小脑外皮,相对于大脑皮,小脑皮更薄,皱褶更密。
1. 小脑回:由浅灰质组成,覆盖着小脑外皮,相互重叠,并从上到下、前到后地扭曲交错。
2. 小脑裂① 蚓状小脑(vermis cerebelli):位于两侧小脑半球之间的中央裂。
它是横断的,将两侧小脑半球分开,而且上端的部分可以将大脑的两枕叶分隔。
② 小脑大裂(fissura cerebelli):位于小脑半球的上部,将上下两个小脑半球分开,是依据小脑回的走向来进一步将小脑分隔的。
二、小脑内部结构:1. 浅灰质:主要是细胞体。
2. 深白质:分布在灰质之中,由细躯细胞纤维和支持细胞组成。
3. 小脑核团:深白质的一部分,其纸质呈叶状,互相交错。
4. 小脑髓质:深白质的一部分,混在核团和它的周围,由丝状纤维等组成。
5. 小脑鞍间脑及外部脚大脑:形成团丛,它的传入传出纤维与脑干、大脑中枢等相连。
小脑的功能1. 平衡调节小脑对人体的姿态和平衡的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脑对于人体的平衡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小脑受损,会导致平衡障碍、姿势不稳和共济失调等症状。
2. 运动协调小脑对运动的协调能力也非常重要。
通过小脑的调控,人体能够做到肌肉协调运动,保证身体的动作不会出现不协调和错误。
3. 学习和记忆研究发现小脑对于学习和记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小脑被认为能够通过对大脑多巴胺的释放来影响大脑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4. 语言能力大脑左半球是语言中心,但小脑也有能力对语言进行处理。
研究发现,小脑在控制语言的产生和表达上发挥重要作用。
小脑知识点总结
小脑是大脑的一部分,位于颅后窝下方,主要负责协调运动、平衡和姿势控制。
以下是关于小脑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 解剖结构:
- 位于颅后窝下方,由两个半球组成,中间由蚓部连接。
- 表面有许多褶皱和沟回,这些结构增加了其表面积,有利于神经元的密集分布。
2. 功能:
- 运动协调:小脑通过调节肌肉张力、协调运动和控制精细动作,使身体运动更为流畅和协调。
- 平衡和姿势控制:小脑参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帮助人们保持站立和行走时的姿势稳定。
- 运动学习:在学习新的运动技能和动作模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 损伤和疾病:
- 小脑失调:小脑损伤或疾病可能导致运动不协调、姿势不稳、眼球震颤等症状。
- 小脑萎缩:一些疾病(如酒精性脑萎缩、脑干小脑变性)会导致小脑萎缩,影响运动协调和平衡。
4. 神经元和神经递质:
- 小脑含有许多神经元,这些神经元通过神经递质(如谷氨酸)进行信息传递。
- 小脑与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等其他部分进行广泛连接,以协调和调节运动。
5. 临床意义:
- 研究小脑有助于了解运动障碍、神经系统疾病和平衡障碍等病理生理学问题,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理解小脑的基本功能和重要性。
小脑的相关分区和功能
一.小脑形态分叶:
前叶:原裂以前的部分
小脑体
后叶:原裂以后的部分
绒球小结叶:蚓小结、绒球通过绒球脚构成绒球小结叶
二.小脑的功能分区:
(一)前庭小脑(原小脑):即上面所述绒球小结叶,接受同侧的前庭神经核和前庭神经节发出的纤维,调节躯干肌和眼球外肌运动神经元的功能,以此参与维持身体平衡、体态姿势和协调眼球运动。
与前庭小脑有关的神经传导通路
小脑下脚
前庭神经核绒球小结叶(原小脑)
内侧纵束眼外肌运动神经元(协调眼球运动)
前庭脊髓束躯干肌运动神经元(维持身体平衡、体态姿势)
(二)脊髓小脑(旧小脑):小脑蚓和小脑中间部(红色区域部分之间为脊髓小脑),接受脊髓小脑前束和脊髓小脑后束的神经纤维,获取运动过程中身体内外各种变化的信息,以调节躯干和四肢肌张力和运动协调
与脊髓小脑有关的神经传导通路
(三)大脑小脑:(新小脑):红色区域之外的部分(小脑分叶模式图)接受大脑皮质经脑桥核中继后经中脑的传入纤维,传出纤维经小脑上脚交叉到对侧,终止于对侧红核和丘脑腹外侧核以及腹前核,最后投射到大脑皮质运动区。
主要作用是经过小脑-大脑回馈,影响大脑对肢体精细运动的调节,涉及精细运动的起始、计划和协调,以此来确定运动的力量、方向及范围。
与新小脑有关的神经传导通路。
小脑的解剖及功能
小脑的解剖及功能小脑位于大脑半球后方,覆盖在脑桥及延髓之上,横跨在中脑和延髓之间。
它由胚胎早期的菱脑分化而来,是脑六个组成部分中仅次于大脑的第二大结构。
一、外部形态:中部狭窄称小脑蚓vermis,两侧膨大部称小脑半球,小脑下面靠小脑蚓两侧小脑半球突起称小脑扁桃体tonsil of cerebellum。
二、内部结构:1、皮质2、髓质(髓体):顶核、中间核(拴状核、球状核)、齿状核。
三、解剖1、蚓部:从外观上看,小脑中间有一条纵贯上下的狭窄部分,卷曲如虫,称为蚓部。
2、小脑半球:蚓部两侧有两个膨隆团块称为小脑半球。
3、小脑的分叶:(1)按形态结构和进化可分为:绒球小结叶flocculonodular lobe(原小脑或古小脑),小脑前叶anterior lobe(旧小脑主要功能与头部和身体的本体感受和外感受的传入信息有关,有调节肌紧张的作用;),小脑后叶posterior lobe(新小脑)。
(2)按机能可分为:前庭小脑(原小脑或古小脑archicerebellum,主要接受来自前庭核和前庭神经的传入纤维,调节躯干肌肉的活动,在维持肌紧张、身体平衡和姿势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脊髓小脑(旧小脑paleocerebellum),大脑小脑(新小脑neocerebellum,它在人类最为发达,主要接受经脑桥接转的来自大脑皮质的纤维,参与由大脑皮层发起的随意运动的调节。
在位相性的活动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4、小脑皮层:小脑的表面被覆着一层灰质,叫做小脑皮层。
小脑皮层分为3层,从表及里分别为分子层、浦肯野氏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皮层里含有星状细胞、篮状细胞、浦肯野氏细胞、高尔基氏细胞和颗粒细胞等5种神经元。
5、小脑延髓:皮层的下方是小脑髓质,由出入小脑的神经纤维和4对小脑深部核团组成。
6、神经核团:在小脑左、右半球深部的髓质中,每侧各埋藏着4个由神经细胞群构成的神经核团,由内侧向外侧分别为顶核、栓状核、球状核和齿状核,其中栓状核和球状核常合称为间位核。
中枢神经系统--小脑课件
内髓板 后外侧核
内侧核
前核 背外侧核 腹前核
内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
腹外侧核 腹后外侧核
腹后内侧核
19
(二)后丘脑
内侧膝状体
下丘臂 下丘
听觉传导中继站
外侧膝状体
上丘臂 上丘
视觉传导中继站
20
(三)上丘脑 松果体 — 内分泌腺 缰三角 — 缰核 缰连合 丘脑髓纹 后连合
21
(四)底丘脑 底丘脑核 参与锥体外系功能
小脑蚓
顶核 中间核
前庭神经核 脑干网状结构
对侧红核
小脑半球皮质 大脑皮质运动区
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10
3、新小脑(大脑小脑) 小脑半球外侧部,原裂后部
11
大脑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大脑皮质广泛区域
桥核
小脑半球外侧部皮质
大脑皮质运动区 背侧丘脑腹外侧核
13
2.原小脑综合症 因前庭小脑损伤所致。 表现为:
平衡失调,走路时两腿间距过宽,东摇西摆; 眼球震颤,表现为眼球非自主地有节奏地摆动。
3.新小脑综合症 患侧肢体出现: 肌张力低下 共济失调 意向性震颤。
14
三、间脑
位于脑干与端脑之间,连接大脑半球和中脑
大脑半球掩盖
室间孔 胼胝体干 丘脑间粘合
28
3、下丘脑功能:
①神经内分泌中心 ②皮质下自主神经活动高级中枢,对机体体温、摄食、生
殖、水盐平衡和内分泌活动等进行广泛的调节。 ③直接通过血液接受有关信息 如体温、血液成份的变化等 ④下丘脑与边缘系统有密切联系,参与情绪行为的调节 ⑤调节机体昼夜节律的功能。
29
练习题
1 原小脑、旧小脑与新小脑在进化和功能上有何 不同?
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3、大脑半球下面:由额、 枕、颞叶组成。额叶下面有 纵行的嗅束,其前端膨大为 嗅球,后端扩大为嗅三角。 颞叶上方有海马旁回,其前 端弯成钩形,称为钩。在海 马旁回的上内侧为海马沟, 海马沟的上方有呈锯齿状窄 条皮质,称齿状回。在齿状 回的外侧,侧脑室下角底壁 上有一呈弓状的隆起,称海 马。
(二)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
(2)连合纤维:是连 接左右半球皮质的纤维, 包括胼胝体、前连合和 穹隆连合。
• 胼胝体:位于大脑纵 裂的底部,连接左右半 球的广泛区域。胼胝体 呈弓状,前部称胼胝体 嘴,弯曲部称胼胝体 膝,中间部称胼胝体干,后部称胼胝体压部。
• 前连合:连接两侧颞叶,有小部分纤维联系两侧嗅球。
• 穹隆连合又称海马连合:穹窿是海马至下丘脑乳头体的弓状 纤维束。穹窿连合指穹窿的部分纤维越至对侧,连接两侧的海 马。
(一)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大脑半球可借三条大脑沟 和两条假想的连线分为额、 顶、枕、颞叶及岛叶。 大脑外侧沟 中央沟 顶枕沟
1、大脑半球上外侧面 (1)额叶:中央沟之前方有与之 平行的中央前沟,在其与央沟之间 为中央前回。自中央前沟有二条向 前水平走行的沟,分别称为额上沟 和额下沟,将其余额叶额上回、额 中回和额下回
• 身体各部代表区为倒置人 形,但头部是正的。
• 左右交叉管理,即一侧身 体的浅、深感觉投射到对侧 半球的感觉区。
• 身体感觉敏感的部位其投 射区面积较大,如手指、唇 和舌的投射区最大
(3)视区:位于距状裂两 侧的皮质。一侧视区接受同 侧视网膜颞侧半和对侧视网 膜鼻侧半的纤维。因此,当 一侧视区损伤时,可引起双 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2、大脑半球内侧面:额、 顶、枕、颞四叶都有部 分扩展至半球内侧面。 在间脑的上方有联络两 半球的胼胝体。胼胝体 下方的弓形纤维束
简述小脑的分叶与功能
简述小脑的分叶与功能摘要:一、小脑的分叶1.概览小脑的结构2.划分小脑的分叶二、小脑的功能1.运动协调2.平衡控制3.学习能力与适应性正文:小脑是人体神经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位于颅后窝,隶属于大脑神经系统。
它主要负责运动协调、平衡控制以及学习能力和适应性。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小脑的分叶及其功能。
一、小脑的分叶1.概览小脑的结构小脑主要由神经元细胞体、神经纤维和血管组成。
神经元细胞体分布在小脑的皮质层,神经纤维则贯穿整个小脑,负责连接各个区域。
2.划分小脑的分叶根据小脑的形态和功能,可以将小脑划分为以下几个叶:(1)皮质叶: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大脑的运动指令,进而调节肌肉的收缩和松弛。
(2)髓质叶:主要包括小脑内部的白质纤维,负责连接小脑各区域以及与大脑等其他神经系统进行通信。
(3)蚓叶:位于小脑蚓部,主要负责平衡和协调运动。
(4)小脑扁桃体:位于小脑蚓部两侧,参与咽部和喉部的运动调节。
二、小脑的功能1.运动协调小脑通过接收大脑发出的指令,调节肌肉的收缩和松弛,使运动更加流畅、协调。
例如,在行走、跑步、跳跃等运动中,小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平衡控制小脑蚓叶负责维持身体的平衡。
当身体受到外部刺激或内部变化时,小脑能够迅速调整身体的平衡,防止跌倒。
3.学习能力与适应性小脑还能够记录和调整运动过程中的经验,提高运动效率。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适应,小脑可以使我们在面对不同环境和任务时,更加熟练地完成动作。
总之,小脑的分叶和功能密切相关,共同保证了人体运动的协调、平衡和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脑位置:颅后窝、延脑和桥脑的背侧。上方隔小脑幕与大 脑枕叶相邻,前下方借小脑上、中、下三对脚与脑干的中脑、 桥脑和延髓相连。
一、小脑外形和分部
㈠小脑 外形
上面:平坦,盖 以小脑幕;
下面:中间部凹 陷,容纳延脑。 中间缩窄的部分 称小脑蚓;两侧 膨隆为小脑半球。
㈡小脑的分叶和机Βιβλιοθήκη 分部⒈共济失调:如指鼻试验阳性、交替运 动缓慢、爆发性语言等;
⒉肌张力低下:损伤旧小脑时引起; ⒊意向性震颤:肢体运动时非随意有节
奏的摆动,趋向动作目标加剧。
⒈小脑的分叶
⑴绒球小结叶:绒球和 小脑蚓的小结,绒球和 小结之间以绒球脚相连。 ⑵小脑前叶:小脑上面 原裂以前的部分。 ⑶小脑后叶:原裂和后 外侧裂之间。
小脑蚓下面:前→后: 小结、蚓垂、蚓锥体 和蚓结节。
绒球、小脑扁桃体
叶片、原裂(首 裂)、水平裂、后外 侧裂(下面)
⒉小脑的机能分部
⑴古小脑:绒球小结叶,主要接受前庭器官和前庭 核的传入,故亦称前庭小脑。
功能:控制上、下肢精 确运动的计划和协调。
四、小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㈠特点 ⒈不引起随意运动丧失(瘫痪); ⒉运动障碍出现在同侧; ⒊典型体征: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意
向性震颤。
㈡原小脑综合征
损伤绒球小结叶所致,表现为: ⒈平衡失调; ⒉自发性震颤。
㈢新小脑综合征
新小脑损伤不论是否涉及旧小脑, 可表现为:
核来的纤维,发出纤维→小脑下脚→前庭神经核、 延脑网状结构。
⒉球状核: 接受新、旧小脑的纤维
⒊栓状核:
⒋齿状核:最大,位于球状核、栓状核的外侧,形 如开口向内的袋状,接受新小脑的纤维
小脑上脚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⒈前庭小脑——维持身
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
同侧前庭神经、前庭 神经核的纤维→小脑下脚 →前庭小脑→同侧前庭神 经核→前庭脊髓束、内侧 纵束→躯干肌及眼外肌运 动神经元
⑵旧小脑:小脑蚓(小结除外)的蚓垂、蚓垂体、 蚓结节加上原裂以前的前叶,主要接受脊髓的传入 (脊髓小脑前、后束),又称脊髓小脑。
⑶新小脑:原裂以后的后叶,主要接受大脑皮质经 由桥脑核中继而来的信息,故又称大脑小脑。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
㈠小脑核(小脑中央核)
共4对,内→外依次为:
⒈顶核:第4脑室顶上方,主要接受旧小脑和前庭
功能:维持身体平衡、 协调眼球运动。
⒉脊髓小脑:控制肌肉
张力和协调肌肉运动。
脊髓小脑后束、脊髓 小脑前束→脊髓小脑→
①小脑蚓部→顶核→小脑 下脚→前庭神经核、脑干 网状结构→前庭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脊髓中间带、 前角内侧部。
功能:控制运动中的躯干 肌、肢带肌的张力和协调。
⒊大脑小脑:协调肌肉的精细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