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秦代《峄山刻石》考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代《峄山刻石》考析

--兼论古代的“奏下诏书”制度

王铭陈建忠

(苏州大学档案系江苏苏州 215021)

摘要本文考证了秦代峰山刻石的历史背景和文献学价值;扼要分析其写作特色;并结合篇章结构,对秦代诏书形成途径作了勾沉。

关键词秦代峄山刻石奏下诏书制度

一、《峄石刻石》及其文字疏证

《峄石刻石》原著录于《金石萃编》卷四。前144字,为《秦始皇登峄山纪功刻石》。后79字,为《秦二世注明金石刻刻主诏》。公元993年,郑文宝据南唐徐铉摹本重刻时,误合为一。后世学者,遂有误认全文皆秦始皇所刻者,亦有错以为全文皆秦二世歌颂之辞者。

《峄石刻石》中原文字疏证:“高号”,指皇帝位号。“孝道”,教导。“孝”,疑为“教”字磨灭右半。“道”通假“导”。秦朝抑儒而崇法,于意以“教导”为顺。“绎”通假“峄”。“功”通假“攻”。《金石文字记》曰:“古人攻、功通用。”“乐石”,即砾石。《金石遗文录》注引颜师古说,释为“以泗滨浮磬作碑。”“著”,意为“附着”。“丞相斯、去疾”,指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御史大夫臣德”,史书失载其姓。“昧死”意为“冒死”。

二、峄山刻石的历史背景与文献学价值

刻石,是秦代在公文书写材料方面的一次革命。南宋史学家郑樵曰:“三代而上,惟勒鼎彞。秦人始大其制而用石鼓;始皇欲详其文而用丰碑。”其兴起,既反映了深刻的历史、社会、思想根源等外部原因,又有其内在决定因素。兹简析其由:(1)历史根源。秦代早就形成以石材作书写载体的传统。存世的战国时期“石鼓文”十枚,记述了秦襄公因救周伐戎有功而受封西岐,以及游猎、行乐之盛况。(2)社会根源。郭沬若《奴隶制时代》认为:“殷、周时使用铜刀乃至石刀,刻石不易。春秋时已开始用铁,故刻石文字便随而增益,秦以后形成了压倒优势。”这是生产力水平提高所带来的社会必然。(3)思想根源。周代重名器,珍贵档案文件多镌刻于代表了拥有者之名份、爵位、权益的青铜彞器。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频繁,带来观念变革。正如近代金石学家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所论:“自周室衰微,诸侯强大,名器浸轻,功利是重。于是以文字为夸张之具,而石刻之文兴矣。”(4)刻石自身特性,适应了实际公务活动的迫切需要。清代学者龚自珍《说刻石》曰:“石在天地之间,寿非金匹也!其材巨形丰,其徙也难”。与龟甲兽骨、青銅彞器相比较,刻石具有取材广泛、容字量大等优点;与竹木简册相比较,刻石具有存诸久远的优点。

由峄山刻石可知,秦代刻石又名“金石刻”(金字、石底之刻文)。是用金屑嵌入石面所锲字痕而成。就其形成年代和内容性质辨异,则每处刻石应区分为密切相联的两件公文:其一,秦始皇的《纪功刻石》。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数次出巡,东至于海,十年间共刻石八处。兹列于下: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有峄山、泰山、之罘、琅琊刻石;二十九年有之罘、东观刻石;三十二年有碣石刻石;三十七年(前210年)有会稽刻石。虽然文意皆为“宣威武”、“颂功德”、“明法纪”、“齐风俗”,但文辞各异。

其二,秦二世注明金石刻刻主的《诏书》。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为效法秦始皇巡行郡县、以示威服海内,“而尽刻始皇所立刻石”之旁。但每处所附刻的诏书,文字都相同。

《金石萃编》所著录《峄山刻石》在文献学上的价值:

第一,补史籍记载之阙漏,丰富我国档案文献宝藏。秦皇朝奠定了我国二千年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多所建树。但是,作为一个短命的政权,其遗世的档案原件太少,几近于空白。今所见秦皇朝文献,大多赖《史记》的著录而存世。但对刻石文献,《史记·秦始皇本纪》仅明录六篇刻石的全文,却失载二十八年峄山、之罘二篇刻文。峄山,又名邹山。在今山东邹县东南。峄山刻石,为秦始皇东巡的纪功刻石之始。相传为当时的大政治家、大书法家李斯手书,故为历代研究书法者所宝爱,争相拓塌收藏。因原石已佚,北宋淳化四年,守太常博士郑文宝据南唐徐铉摹本重新刻石,立于长安国子学。杨士奇《东里续集》评之为传世七种摹本第一。夙有“历代碑刻大全”之誉的《金石萃编》,在“按语”中称赞郑摹本“尚余古意”(说明:以上评价优劣,均从书法角度而言),并将其收录入书。使已经湮没的档案文献得以存世,并再现风采。

第二,可补文献之残缺。由于历世久远、朝代变迁,秦代刻石缺乏有力的保护措施。加之,自然界的风露之蚀,及人为的开山采石,仅在中古之世,秦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等拓文,就已经残缺不全。尽管可对照《史记》著录而补足秦始皇的诸处纪功刻石之文字,但其旁附刻的秦二世诏书,则独在《峄山刻石》中硕果仅存。由于秦二世诸处刻文的文字内容相同,就可以据《峄山刻石》,补足其余诸处刻石文献中已残缺的文字。

三、《秦始皇登峄山纪功刻石》的写作特色分析

秦始皇纪功刻石,为文章式结构。依文意可分为三部分:(1)缘由,从首句到“登于峄山”。(2)意义,从“群臣从者”到“利泽长久”。(3)目的,为末三句。

站在历史高度,是纪功刻辞的思想特色。

由战国的七雄并立到归于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各国都曾历经变法,整军经武,厉行郡县,图强自立。除韩、燕疆域较小、国力见弱,楚国当政者懦弱,齐国无大志而外,秦、魏、赵三国都有谋求统一的愿望和实力。但魏、赵均处四战之地,秦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由秦国来完成统一,在必然中也有偶然。当秦与赵、魏攻战之际,尚难断言:谁在进行统一战争,谁为割据而抵抗。战争的法则是残酷的,秦指敌手为“六暴强”,被坑杀降卒40万的赵国又何尚不视敌手为“暴秦”。

纪功刻辞写作成功处,是站到历史的高度,总结商、周“分土建邦”致启祸源的教训,及“自泰古始……莫能禁止”的史实,以此为映衬,讴歌“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的历史成就。而不多费笔墨纠缠于争战过程中的是非恩怨。服务于这一指导思想,该文执笔者注意到:(1)在疏密上,略于统一过程,留详于统一的效果。(2)在材料对观点的搭配上,把“流血于野”插叙为“以开争理”的结果。显示了娴熟的构篇技巧。(3)宣传“既献泰成”的正统观,以巩固既有胜利。(4)展示“黔首康定,利泽长久”的美好前景,以收揽民心。

明快的节奏,是纪功刻辞的语言特色。

刻辞全文,除起首二句为“六字格”外,其余各句皆采用“四字格”,使通篇语言齐整。(1)起首两句,交代了刻主嬴政的双重身份,是昔日秦国君王、今日秦朝皇帝。从而,不因时隔两个阶段,而割裂全文内容。在词序排列上,形成倒对仗:“皇帝”对“称王”;“立国”对“嗣世”;“维初”对“在昔”。如撇开其字面不重复的因素,仅看文意,颇类似于“回文”修辞格。(2)既注意在走句中押韵,如“王”、“方”、“强”、“方”、“长”、“邦”;又避免因刻意追求押韵而“因文害义”。譬如:“利泽长久”,没有为追求押韵而强行倒为“久长”。这样写的总体效果,既朗朗上口,又文意通畅。(3)没有刻意追求对偶。全文共35句,没有刻意写为偶数句。小层次处理灵活,有三句一层、二句一层、五句一层、六句一层者。故层次转換、文意展开,显得较为自如。(4)末层采用“节省”修辞格,“群臣诵略”一语带过了扈从众臣的称诵之辞,大大缩短篇幅,颇收“省文”之效。同时,对上一层收束有力。起到向本层次过渡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