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传热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报告传热实验是热力学课程中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传热实验可以对传热过程进行直观的观察和分析,了解传热规律与特性。

本次实验我们使用了传导、传 convection、辐射传热三种方式进行传热实验,并进行了实验数据的分析。

实验仪器:热导仪、试样、流体传热实验器、红外线辐射仪。

实验步骤:1. 传导传热实验:先将试样加热到恒定温度,用热导仪测量试样两侧的温度差,测量时间为10分钟,并记录测量结果。

2. 传 convection 传热实验:使用流体传热实验器,将流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利用流体对试样进行传热,测量试样两侧的温度差和流体温度,测量时间为10分钟,并记录测量结果。

3. 辐射传热实验:使用红外线辐射仪,对试样进行辐射传热实验,测量试样的辐射功率和温度差,测量时间为10分钟,并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结果和分析:1. 传导传热实验: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试样的传导热流量。

传导热流量和温度差呈线性关系,即传导热流量与温度差成正比。

传导热流量与试样的导热性能有关,导热性能越好,传导热流量越大。

2. 传 convection 传热实验:传 convection 传热是流体对试样进行传热的过程。

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传 convection 传热的热流量。

传 convection 传热的热流量与流体温度差、试样的表面积和流体对流传热系数有关。

流体温度差越大、试样表面积越大、流体对流传热系数越大,传 convection 传热的热流量越大。

3. 辐射传热实验:辐射传热是通过辐射获得的热流量。

根据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试样的辐射功率。

辐射功率与试样的表面积、温度差和辐射系数有关。

试样表面积越大、温度差越大、辐射系数越大,辐射功率越大。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传热实验中的一些结论:1. 传热方式不同,热流量和传热特性也不同。

传导传热主要取决于试样的导热性能,传 convection 传热主要取决于流体的流动状态和流体对流传热系数,辐射传热主要取决于试样的表面特性和温度差。

传热比赛实验报告(共7篇)

传热比赛实验报告(共7篇)

传热比赛实验报告(共7篇)传热比赛探究性实验的案例设计传热比赛探究性实验的案例设计【教学设计理念】1、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指出课程要回归生活。

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通过我们身边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明白科学道理,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生活中随时随处有科学。

2、规范细节,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应以学生的试验设计、认真观察、科学记录、条理表达、乐于合作、善于倾听、客观评价等能力的训练作为切入点,在每一个细节之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探究习惯,以达到受用终生的目的。

【探究性活动设计】探究活动一:热是怎样在物体中传递的。

1、指明探究方向:师:有了疑问,就得有研究方法,如果老师提供给你们材料,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能)如果大部分同学已经做好,我就拍手提示你好吗?下面听清要求:打开盒子,看看里面的材料,然后设计出你们的实验方案。

2、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实验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补充提示。

4、学生实验探究。

师:结合刚才我们的讨论,先完善好你们的实验方案,再进行实验,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单。

5、研究汇报:汇报要求:要想取得发言权,必须先对前面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然后才能发言,相同的内容不要重复,否则取消发言权。

6、教师小结:通过用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实验,同学们发现了同一个现象:,热都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向温度低的地方,像这样在固体中传递热的方式科学上称为传导。

(板书:传导)。

7、解释生活现象:现在,谁能解释杯子是怎样变热的?师谈话:其实,像这种传递热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探究活动二:物体传递热的能力相同吗?1、引出探究话题: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勺子,生活中的汤勺一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2、学生解释。

传热实验报告实验现象

传热实验报告实验现象

实验时间:2021年X月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熟悉传热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了解传热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如温度变化、流量变化等。

3. 通过实验验证传热学的基本定律,如牛顿冷却定律、热传导定律等。

二、实验原理传热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传热方式主要有三种:传导、对流和辐射。

本实验主要研究传导和对流两种传热方式。

1. 传导传热:热量通过物体内部从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本实验中,采用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棒进行实验。

2. 对流传热:热量通过流体(如空气、水等)的流动传递的过程。

本实验中,采用空气作为传热介质。

三、实验现象1. 传导传热现象(1)实验现象:将一端加热的金属棒置于室温环境中,观察到金属棒另一端温度逐渐升高。

(2)分析:这是由于金属棒内部热量通过传导方式传递,导致另一端温度升高。

(3)实验数据:金属棒长度L=100mm,导热系数k=45W/(m·K),加热时间t=30s,另一端温度升高ΔT=20℃。

2. 对流传热现象(1)实验现象:将加热后的金属棒放入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观察到金属棒温度逐渐降低。

(2)分析:这是由于金属棒表面空气被加热,密度减小,上升;冷空气下降,形成对流,使热量传递给空气,导致金属棒温度降低。

(3)实验数据:金属棒长度L=100mm,导热系数k=45W/(m·K),加热时间t=30s,另一端温度降低ΔT=10℃。

3. 热交换器传热现象(1)实验现象:将加热后的金属棒放入热交换器中,观察到金属棒温度逐渐降低,同时热交换器中的冷却水温度逐渐升高。

(2)分析:这是由于金属棒与冷却水之间发生热交换,热量从金属棒传递给冷却水,导致金属棒温度降低,冷却水温度升高。

(3)实验数据:金属棒长度L=100mm,导热系数k=45W/(m·K),加热时间t=30s,金属棒温度降低ΔT=15℃,冷却水温度升高ΔT=5℃。

四、实验结论1. 通过实验验证了传导和对流两种传热方式的存在。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五 传热实验一、 实验目的1. 了解换热器的结构及用途。

2. 学习换热器的操作方法。

3. 了解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4. 测定所给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

5. 学习应用传热学的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强化传热过程,并实验之。

二、 实验原理根据传热方程m t KA Q ∆=,只要测得传热速度Q 、有关各温度和传热面积,即可算出传热系数K 。

在该实验中,利用加热空气和自来水通过列管式换热器来测定K ,只要测出空气的进出口温度、自来水的进出口温度以及水和空气的流量即可。

在工作过程中,如不考虑热量损失,则加热空气放出的热量Q 1与自来水得到热量Q 2应相等,但实际上因热量损失的存在,此两热量不等,实验中以Q 2为准。

三、 实验流程及设备四、 实验步骤及操作要领1.开启冷水进口阀、气源开关,并将空气流量调至合适位置,然后开启空气加热电源开关2.当空气进口温度达到某值(加120℃)并稳定后,改变空气流量,测定不同换热条件下的传热系数;3.试验结束后,先关闭电加热器开关。

待空气进口温度接近室温后,关闭空气和冷水的流量阀,最后关闭气源开关;五、 实验数据1.有关常数换热面积:0.4m 22.实验数据记录表以序号1为例:查相关数据可知:18.8℃水的密度348.998m kg=ρ20℃水的比热容()C kg kJ C p 。

⋅=185.4空气流量:s m Q 3004.0360016==气 水流量:s kg Q W 022.03600/48.99810803-=⨯⨯=⋅=ρ水水 水的算数平均温度:C t t t 。

出入平均3.212246.182=+=+=传热速率:s J Q t t W C p 437.5016.18-24022.0418512=⨯⨯=-⋅=)()(水()()()()℃查图得:对数平均温度:逆△△。

△022.3699.0386.3699.09.146.18245.291.110-06.06.181.1106.1824386.366.185.29241.110ln 6.185.29241.110ln 122111122121=⨯====--=-==--=--==-----=∆∆∆-∆=∆∆t t t t T T tT t t t t t t m t m t m R P C t ϕϕ 传热系数:K m W t S Q K m 2801.34022.364.0437.501=⨯=∆⋅=六、 实验结果及讨论1.求出换热器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传热系数。

传热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传热性能,探究热传导的基本规律,加深对传热学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传热是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其方式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

本实验主要关注热传导,即热量在固体内部的传递过程。

热传导的速率与材料的热导率、截面积和温度差有关。

热导率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热导率。

三、实验材料和装置。

实验材料,铜棒、铝棒、铁棒。

实验装置,热传导实验装置、热导率测定仪。

四、实验步骤。

1. 将铜棒、铝棒、铁棒分别安装在热传导实验装置上,并接通电源,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2. 测量不同材料的初始温度,并记录下来。

3. 记录实验装置上的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率。

五、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计算,得出了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率。

结果显示,铜棒的热传导率最高,铁棒次之,铝棒最低。

这与我们对材料热导率的认识是一致的。

铜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因此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热传导的基本规律。

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率差异较大,这对于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七、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率,加深了我们对传热学原理的理解。

同时,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学会了使用热传导实验装置和热导率测定仪,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八、参考文献。

[1] 王振宇. 传热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张明. 热力学与传热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以上就是本次传热实验的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传热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传热特性,加深对传热机理的理解,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二、实验原理。

传热是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热量传递的过程,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在本实验中,我们主要关注传导传热的特性。

传导是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振动传递热量,其速度取决于物质的导热系数和温度梯度。

传热实验通常通过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来研究传热性能。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

1. 导热实验仪。

2. 不同材料的样品(如金属、塑料、绝缘材料等)。

3. 温度计。

4. 数据记录仪。

四、实验步骤。

1. 将实验仪器连接好并预热至稳定状态。

2. 准备不同材料的样品,并测量其初始温度。

3. 将样品放置在传热实验仪上,记录下不同时间间隔下的温度变化。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

通过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我们得到了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金属类材料的导热系数较高,而绝缘材料的导热系数较低。

这与材料的分子结构和热传导机理密切相关。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不同材料传热特性的定性和定量结论。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传热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材料的传热特性,掌握了传热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同时,我们也加深了对传热机理的理解,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七、实验总结。

本次传热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实验过程中的温度测量误差、样品准备不均匀等。

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参考文献。

1. 李华,张三. 传热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王五,赵六. 传热实验指导[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以上就是本次传热实验的实验报告内容,谢谢阅读。

传热综合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传热综合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传热综合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传热是物质内部或不同物质之间热量传递的过程,是热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传热现象,学习传热的基本规律和特性,我们进行了传热综合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探究传热的规律,加深对传热知识的理解。

实验仪器和材料:1.导热仪:用于测量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

2.热平衡仪:用于测量不同材料的热平衡状态。

3.热导率测定装置:用于测量材料的热导率。

4.不同材料样品:如金属、塑料、木材等。

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材料的样品,并测量其初始温度。

2.将样品放入导热仪中,测量不同时间下样品的温度变化,并记录数据。

3.将样品放入热平衡仪中,观察不同材料的热平衡状态,并记录数据。

4.使用热导率测定装置,测量不同材料的热导率,并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存在明显差异。

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而塑料和木材等非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较低。

这是因为金属材料中的自由电子具有很高的导热能力,而非金属材料中的分子运动受限,导致热的传递较慢。

2.不同材料的热平衡状态存在差异。

通过观察热平衡仪中的样品,我们可以发现金属材料的热平衡状态较快,而非金属材料的热平衡状态较慢。

这是由于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好,能够迅速将热量传递到周围环境,而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较差,导致热平衡状态的达到需要更长的时间。

3.不同材料的热导率也存在差异。

热导率是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的物理量,是描述材料导热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热导率,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材料导热性能的大小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了导热系数的差异。

通过以上实验和数据处理,我们深入了解了传热的规律和特性。

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受材料本身的性质和结构等因素影响,这对于工程领域的材料选择和热传导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以达到更好的热传导效果。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传热实验实验报告数据处理一、实验目的本次传热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不同材料和不同几何形状的物体在稳态条件下的温度分布,了解传热过程中各种因素对传热速率和传热方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采用导热板法进行测量,即在物体表面放置一块导热板,通过测量导热板两端的温度差来计算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

导热板法适用于固体材料,其原理是利用物质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能量自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

当物质内部达到稳定状态时,能量自然会达到平衡状态。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所需材料(如铜、铝、钢等)制成不同几何形状(如圆柱形、球形等)。

2. 将导热板放置在试样表面,并记录下导热板两端的温度差。

3. 重复步骤2,直至记录到试样表面各点的温度差。

4. 对于每个试样,重复步骤2-3,记录不同时间下的温度分布情况。

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试样的导热系数和传热速率。

四、实验数据处理1. 温度差计算:将导热板两端的温度差值除以导热板长度得到温度梯度。

例如,若导热板长度为L,两端温度分别为T1和T2,则温度梯度为(T2-T1)/L。

2. 传热速率计算:根据实验数据可得到试样表面各点的温度分布情况,利用傅里叶传热定律计算出传热速率。

公式如下:q=-kA(dT/dx)其中,q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物体某一截面的能量流量,k表示物体的导热系数,A表示截面积,(dT/dx)表示温度梯度。

3. 导热系数计算:根据传热速率公式可得到物体的导热系数。

公式如下:k=qL/(AΔT)其中,q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物体某一截面的能量流量,L表示能量流动方向上的长度,A表示截面积,ΔT表示两端温差。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处理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材料和几何形状的物体的导热系数和传热速率。

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导热系数和传热速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存在差异,一般来说金属类材料的导热系数较高。

2. 不同几何形状的物体传热速率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球形物体传热速率最快。

小学热传导实验报告(3篇)

小学热传导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热传导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热量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的传递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热传导的原理,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热传导的概念和原理。

2. 观察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3. 探讨影响热传导速度的因素。

三、实验器材1. 铜棒、铁片、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烧杯、热水、凡士林。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1)将铜棒固定在支架上,在火柴头上蘸少许凡士林,依次粘在铜棒的三个孔上。

(2)用酒精灯加热铜棒的一端,观察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的现象。

2. 实验二:(1)用试管夹夹住铁片,在铁片上放上蜡,分别从一边或中央加热铁片,观察铁片的熔化情况。

(2)将铁丝、木棒、塑料棒、玻璃棒、铜棒同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用手感觉不同材料传热速度的快慢。

五、实验现象1. 实验一:(1)加热铜棒时,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2)加热铁片时,从一边加热的熔化速度比从中央加热的快。

2. 实验二:将不同材料放入热水中,发现铜棒传热速度最快,其次是铁片、玻璃棒、塑料棒和木棒。

六、实验结论1. 热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的传递过程。

2. 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不同,铜的热传导性能最好,其次是铁、玻璃、塑料和木棒。

3. 影响热传导速度的因素包括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等。

七、实验反思本次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热传导的原理,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 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2. 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够准确,影响了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实验操作规范培训,确保实验结果准确。

2. 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为实验结论提供有力支持。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了热传导的原理,掌握了不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化工原理传热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传热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传热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传热实验,掌握传热原理,了解传热过程中的热阻和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掌握传热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一、实验原理。

传热是指热量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

在传热过程中,热量的传递方式有对流、传导和辐射三种。

本实验主要研究对流传热。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 传热实验装置。

2. 温度计。

3. 计时器。

4. 水槽。

5. 水泵。

三、实验步骤。

1. 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保持恒温。

2. 将试验管装入传热实验装置中,打开水泵,使水流通过试验管。

3. 记录试验管的进口和出口水温,以及进口和出口水的流量。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传热系数和传热表面积。

四、实验数据处理。

1.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传热系数和传热表面积。

2. 绘制传热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曲线。

五、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传热系数与雷诺数呈线性关系,传热系数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

传热表面积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传热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传热原理,掌握了传热系数和传热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七、实验总结。

传热实验是化工原理课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操作,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更加深了对传热原理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

通过本次传热实验,我们对传热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传热系数和传热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希望通过这篇实验报告,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传热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了解传热的基本原理,掌握传热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与材料: 1. 传热试验装置:包括加热器、冷却器、测温设备等。

2.测量工具:温度计、计时器、称量器等。

3. 实验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实验原理:传热是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引起的热量传递现象。

传热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导热、对流和辐射。

1.导热:导热是通过物体内部的分子碰撞实现的热量传递方式。

热量从高温区域传递到低温区域,速度与温度差和材料导热系数有关。

2.对流:对流是通过流体的流动来实现的热量传递方式。

热量可以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到其他物体或流体中,速度与流体的流动速度、流体的性质以及流动的距离有关。

3.辐射:辐射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

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介质传递,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热辐射的强度与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性有关。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工作 1. 确定实验所需的传热试验装置和材料,并检查其是否完好。

2. 准备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和实验样品。

3. 对实验装置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步骤二:导热实验 1. 将传热试验装置中的加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

2. 在加热器的一侧放置一个固体样品,并用温度计测量其初始温度。

3. 记录固体样品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温度-时间曲线。

4. 根据温度-时间曲线,计算固体样品的导热速率和导热系数。

步骤三:对流实验 1. 在传热试验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流体样品。

2. 将加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并用温度计测量流体样品的初始温度。

3. 在冷却器的另一侧,用冷却水冷却流体样品,并用温度计测量冷却后的温度。

4. 记录流体样品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温度-时间曲线。

5. 根据温度-时间曲线,计算流体样品的对流传热速率。

步骤四:辐射实验 1. 将传热试验装置中的加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

2. 在加热器的一侧放置一个辐射源,并用温度计测量其初始温度。

3. 在辐射源的另一侧,放置一个辐射接收器,并用温度计测量接收器的初始温度。

物体传热实验报告实验结论

物体传热实验报告实验结论

物体传热实验报告实验结论
物体传热实验报告及实验结论
实验目的:通过物体传热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传热特性,以及不同温度差对
传热速率的影响。

实验材料:实验中使用了铝、铜和钢三种不同材质的棒状物体,以及温度计、
热水槽和计时器等设备。

实验步骤:
1. 将三种不同材质的棒状物体分别放入热水槽中,并记录初始温度。

2. 同时开始计时,观察每个物体的温度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每隔一段时间的温度。

3.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个物体的传热速率,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4. 将不同温度差的热水槽中的水分别用于传热实验,观察温度差对传热速率的
影响。

实验结论:
1. 不同材质的物体传热速率存在明显差异。

在相同条件下,铜的传热速率最快,其次是铝,钢的传热速率最慢。

这表明不同材质的物体对热的传导能力不同,
铜具有最佳的传热性能。

2. 温度差对传热速率有显著影响。

在温度差较大的情况下,传热速率明显增加,而在温度差较小的情况下,传热速率相对较低。

这说明温度差是影响传热速率
的重要因素。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材质物体的传热特性,以及温度差对传热
速率的影响。

这对于工程领域的热传导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我们日
常生活中的热能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希望通过今后的实验研究,能够进一步深化对传热问题的认识,为实际应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传热系数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传热系数,分析传热过程中的热传递机制。

实验原理:传热系数是描述热量在单位面积上传递的能力的物理量。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某个物体(如金属板)的两端温度差,以及已知的热导率、厚度和面积来计算传热系数。

实验材料和设备:
1. 金属板
2. 温度计
3. 热源
4. 温度控制装置
5. 热传导测试装置
实验步骤:
1. 将金属板与热源、温度控制装置连接,使金属板的一端接触热源,另一端与温度控制装置相连。

2. 将温度计插入金属板的两端,测量金属板两端的温度。

3. 调节温度控制装置,使金属板两端的温度保持稳定。

4. 根据已知的热导率、厚度和面积,计算出金属板传热系数。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测得的金属板温度差、热导率、厚度和面积,计算得到金属板的传热系数为XXX。

实验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分析金属板传热过程中的热传递机制。

比较实验测得的传热系数与文献数值的差异,可以进一步分析实验误差的来源,并讨论实验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结论:
通过实验测定传热系数,可以得到某个物体在传递热量时的能力。

实验结果可用于热工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的设计和分析。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实验条件的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传热实验报告(总9页)

传热实验报告(总9页)

传热实验报告(总9页)实验题目:热传导实验实验时间:20XX年XX月XX日实验地点:×××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热传导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掌握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特性,并能够测量不同材料的热传导系数。

3. 了解热电偶的基本原理,并能够正确使用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

4. 掌握实验室基本的安全知识,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二、实验原理1. 热传导热传导是常温度物质中热量沿温度梯度的传递现象。

在热传导过程中,物质中的高温部分的分子热运动活跃,能量传递给相邻的低温部分,从而使物体达到热平衡。

热传导是由于材料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热传导系数λ(W/m·K)是热传导能力的基本量度。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距离内温度梯度产生的单位热流强度。

热传导公式如下:q=λAΔT/Δx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W/m2),A为传热面积(m2),ΔT为温度差(K),Δx为传热距离(m)。

2. 热电偶原理热电偶的原理是基于塞贝克效应和佩尔吉耶效应。

两种不同材料通过热接触形成热电偶,当温度不同时,两种材料的电势差就会发生变化。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建立两个温度不同的接点,即可形成热电偶,两个材料的热特性不同,因而在温度变化时会出现热电动势。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实验器材:热传导仪(包括热传导板和热电偶)、集装箱、电源、数字万用表、温度计、细针。

试剂:无四、实验步骤与记录1. 实验前准备将热传导仪的应用说明熟读一遍,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和实验原理。

检查热传导仪内部电源、热电偶、热传导板的工作状态,若发现问题,需及时更换或修理相关设备。

对热传导板及热电偶进行灭菌处理,避免污染。

2. 实验过程(1)测量铜材料的热传导系数a. 将热传导板与铝盒子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确保热传导板与铝盒子刚性压紧或胶接在一起,使热传导板能够稳固地嵌入铝盒子中间。

此时,热传导板与铝盒子形成的间隙较窄,并且间隙内的压缩气体应尽量排除。

物体的传热实验报告(3篇)

物体的传热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热方式的基本原理。

2. 通过实验验证不同材料、不同条件下物体的传热效率。

3. 分析影响物体传热效率的因素,如材料的热导率、物体的形状、环境温度等。

二、实验原理物体的传热主要有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和辐射。

1. 热传导:热量通过物体内部的微观粒子(如原子、分子)的振动和碰撞传递。

其传热速率与物体的热导率、温度梯度、物体的截面积和传热距离有关。

2. 对流:热量通过流体(如液体、气体)的流动传递。

其传热速率与流体的流速、温度差、流体的热导率、物体的形状和截面积有关。

3. 辐射:热量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

其传热速率与物体的温度、表面积、辐射系数、物体表面的发射率、周围环境的辐射强度和距离的平方有关。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金属棒、铜棒、铝棒、塑料棒、水、酒精、盐、温度计、计时器、支架、加热器等。

2. 实验仪器:电热板、热电偶、数字温度计、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

四、实验步骤1. 热传导实验:- 将金属棒、铜棒、铝棒和塑料棒分别置于支架上。

- 在一端加热金属棒,另一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 记录不同材料的温度变化,计算热传导速率。

2. 对流实验:- 将水加热至一定温度,倒入烧杯中。

- 在水中放入金属棒,用温度计测量棒上不同位置的温度。

- 记录温度变化,计算对流速率。

3. 辐射实验:- 将电热板置于支架上,调整温度。

- 在一定距离处放置温度计,测量温度。

- 记录不同温度下的温度变化,计算辐射速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热传导实验:- 金属棒的热传导速率高于塑料棒,说明金属的热导率较高。

- 铜棒的热传导速率高于铝棒,说明铜的热导率较高。

2. 对流实验:- 水的对流速率较快,说明水的流动性较好。

- 金属棒在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较大,说明对流在金属棒上起主要作用。

3. 辐射实验:- 电热板温度越高,辐射速率越快。

- 辐射速率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六、实验结论1. 物体的传热方式主要有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传热的基本原理和传热过程。

2. 掌握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传热方程,加深对传热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传热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传热方式主要有三种:导热、对流和辐射。

本实验主要研究导热和对流两种传热方式。

导热是指热量在固体内部通过分子、原子的振动和迁移而传递的过程。

本实验采用热电偶法测定导热系数。

对流是指流体内部由于温度不均匀而引起的流体运动,从而使热量传递的过程。

本实验采用实验法测定对流传热系数。

传热方程为:Q = K A Δt,其中Q为传热速率,K为传热系数,A为传热面积,Δt为传热平均温差。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套管换热器、热电偶、数据采集器、温度计、秒表等。

2. 实验材料:导热油、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检查设备是否完好。

2. 将导热油倒入套管换热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进出口温度。

3. 将热电偶分别固定在套管换热器内壁和外壁,测量导热油与套管内壁、外壁的温度。

4. 记录数据,计算导热油与套管内壁、外壁的温差。

5. 根据导热油与套管内壁、外壁的温差,计算导热系数。

6. 改变导热油的流速,重复实验步骤,比较不同流速下的导热系数。

7. 将水倒入套管换热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进出口温度。

8. 将热电偶分别固定在套管换热器内壁和外壁,测量水的进出口温度。

9. 记录数据,计算水的对流传热系数。

10. 改变水的流速,重复实验步骤,比较不同流速下的对流传热系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导热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导热油与套管内壁、外壁的温差为Δt1,导热油与套管外壁的温差为Δt2。

根据传热方程,计算导热系数K1:K1 = Q / (A Δt1)2. 对流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水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t1、t2。

根据传热方程,计算对流传热系数K2:K2 = Q / (A Δt2)3. 不同流速下的导热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通过改变导热油的流速,可以得到不同流速下的导热系数。

化工原理传热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化工原理传热实验报告数据处理

化工原理传热实验报告数据处理一、实验原理及设备传热实验是研究物体之间热量传递规律的一项重要实验。

通过将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实验者可以观察到热量从高温处流入低温处的过程,了解热量传递过程的基本规律。

传热实验设备一般包括热源、加热试样、冷却试样、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仪等部分。

本次实验选用了著名的皮尔逊方块,制作成4块不同材质、不同面积的样品,放置在不同位置的水槽中进行热传递实验。

使用热电偶连接到数据采集仪上,记录样品在不同位置、不同时间下的温度变化情况。

二、实验操作及结果处理1.样品制作按照实验要求,制作了4块皮尔逊方块。

分别由铜、铝、塑料和木头材料制成,每块样品的底面积为$A=10cm^2$,高度为$h=2cm$。

制作完成后对样品进行了称重、测量底面积和高度等工作,得到各样品的物理参数如表1所示。

| 材质 | 底面积$A/cm^2$ | 高度$h/cm$ | 质量$m/g$ | 密度$\rho/g·cm^{-3}$ || ---- | ------------ | --------- | ------- | ------------ || 铜 | 10 | 2 | 51.23 | 8.96 || 铝 | 10 | 2 | 17.80 | 2.70 || 塑料 | 10 | 2 | 5.60 | 1.20 || 木头 | 10 | 2 | 3.52 | 0.62 |2.加载试样并测量温度将实验装置接通电源,确定水槽中的水温为恒定温度,同时通过调节电源电压来控制热源的输出功率。

将4个样品放置在4个不同的位置,使用热电偶在每个样品处测量温度。

记录下每个样品在不同时间下的温度变化情况,如表2所示。

| 时间$t/min$ | 位置1(铜)/℃ | 位置2(铝)/℃ | 位置3(塑料)/℃ | 位置4(木头)/℃ || ---------- | ------------ | ------------ | ------------ | ------------ || 0 | 80.3 | 80.3 | 80.3 | 80.3 || 2 | 78.4 | 77.9 | 76.8 | 74.8 || 4 | 76.5 | 75.6 | 72.8 | 68.5 || 6 | 74.6 | 73.3 | 68.8 | 62.5 || 8 | 72.4 | 70.8 | 64.8 | 57.5 || 10 | 70.3 | 68.2 | 60.8 | 52.6 || 12 | 68.2 | 65.5 | 56.8 | 47.9 || 14 | 66.1 | 62.9 | 52.8 | 43.2 || 16 | 64.0 | 60.3 | 48.8 | 38.6 || 18 | 62.0 | 57.9 | 44.8 | 34.1 || 20 | 59.9 | 55.6 | 40.8 | 29.8 |3.计算热量传递系数根据传热学的理论,样品所受到的热量等于热传导系数$λ$与样品底面积$A$、样品高度$h$、样品底面温度$T_1$与水温$T_2$之差$ΔT=T_1-T_2$的乘积。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传热实验实验目的:通过传热实验,理解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基本原理,掌握热传导情况下热传导方程的实验测量方法,了解对流传热情况下流速对传热速率的影响,掌握使用热像仪测量热辐射传热的方法。

实验器材:热传导实验装置、环境温湿度仪、热像仪、数显万用表等。

实验原理:1. 热传导实验:在传热实验装置上设置两个不同温度的传热环,通过测量传热环两端温度和时间,计算出传热区域的热传导系数。

根据热传导方程:Q = λ * A * △T / L * t其中,Q为传热速率,λ为热传导系数,A为传热区域面积,△T为传热环两端温差,L为传热区域长度,t为传热时间。

2. 热对流实验:通过传热实验装置中的风机改变对流传热情况下的流速,测量传热速率和温度的关系,进而得到对流传热的传热系数。

3. 热辐射实验:使用热像仪测量热辐射物体的辐射能力,从而得到辐射传热的传热系数。

实验步骤:1. 热传导实验:a. 在传热实验装置上设置两个传热环,分别加上不同温度的热源。

b. 开始记录传热区域两端温度和时间。

c.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传热区域的热传导系数。

2. 热对流实验:a. 在传热实验装置上设置风机,改变风速。

b. 记录传热区域的温度和时间。

c.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对流传热系数。

3. 热辐射实验:a. 使用热像仪测量热辐射物体的辐射能力。

b.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辐射传热系数。

实验结果:1. 热传导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公式,计算出传热区域的热传导系数。

2. 热对流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公式,得到不同风速下的对流传热系数。

3. 热辐射实验:通过热像仪测量结果,计算出热辐射传热的传热系数。

实验结论:1. 热传导实验中,热传导系数与传热区域的面积成正比,与传热区域的长度成反比,与传热时间和温差成正比。

2. 热对流实验中,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速成正比。

3. 热辐射实验中,通过热像仪测量热辐射物体的辐射能力,得到热辐射传热的传热系数。

传热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报告传热实验报告引言:传热是热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热量的传递。

在工程和科学领域中,了解传热规律对于优化设计和能源利用至关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测量不同材料和条件下的传热现象,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一:导热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热特性。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取两块相同大小的金属板,将它们分别与两个温度计接触,然后用绝缘材料将它们隔离。

2. 将一块金属板加热至较高温度,将另一块金属板保持在常温。

3. 记录下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并计算两块金属板之间的温度差。

4. 重复实验,使用不同材料的金属板,比较它们之间的导热性能。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材料的金属板导热性能存在明显差异。

铜板导热性能最好,其次是铝板,而不锈钢板导热性能最差。

这是因为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导热系数越大,材料的导热性能越好。

实验二:对流传热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对流现象,了解对流传热的特点。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一个容器中的水加热至不同温度,然后在水面上放置一块浮在水面上的金属板。

2. 观察金属板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情况,记录下金属板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3. 重复实验,使用不同温度的水,比较对流现象的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随着水温的升高,金属板的运动速度增加,对流现象更加明显。

这是因为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导致冷热水之间形成了密度差,从而产生对流。

对流传热是一种高效的传热方式,可以加快热量的传递。

实验三:辐射传热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辐射现象,了解辐射传热的特点。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一个辐射源放置在一个封闭的容器中,然后在容器的不同位置放置不同温度的物体。

2. 观察物体表面的辐射现象,记录下不同物体之间的温度差。

3. 重复实验,使用不同温度的物体,比较辐射现象的变化。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

传热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传热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传热特性,了解传热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掌握传热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

传热是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而进行的热量传递过程。

传热方式包括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热运动传递,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而辐射是指热量通过电磁波传递。

本实验主要通过传导和对流的方式进行传热实验。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

1. 实验材料,铝块、铜块、木块。

2. 实验仪器,温度计、热水槽、计时器。

四、实验步骤。

1. 将铝块、铜块和木块分别置于相同温度的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温度均匀。

2. 将热水槽中的热水倒掉,用干净的水重新加热至相同温度。

3. 将温度计插入铝块、铜块和木块中,记录下它们的初始温度。

4. 将铝块、铜块和木块分别放入热水中,启动计时器计时。

5. 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铝块、铜块和木块的温度,并绘制温度-时间曲线。

五、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铝块、铜块和木块的温度-时间曲线,通过曲线的斜率和趋势分析不同材料的传热速率和传热规律。

六、实验结果与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出不同材料的传热速率和传热规律。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铜块的传热速率最快,传热规律最符合理论预期;铝块次之;木块传热速率最慢,传热规律不如铜块和铝块明显。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传热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不同材料的传热特性和传热规律,掌握了传热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同时,也加深了对传热原理的理解,为今后的实验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实验感想。

本次实验让我对传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加深了对传热原理和规律的理解。

同时,也意识到实验中的仪器使用和数据处理的重要性,这对我今后的实验操作和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上就是本次传热实验的实验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换热器的结结构及用途。

2、学习换热器的操作方法。

3、了解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

4、测定所给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5、学习应用传热学的概念和原理去分析和强化传热过程,并实验之。

二、实验原理
根据传热方程Q=KA△tm,只要测得传热速率Q,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和传热面积A,即可算出传热系数K。

在该实验中,利用加热空气和自来水通过列管式换热器来测定K,只要测出空气的进出口温度、自来水进出口温度以及水和空气的流量即可。

在工作过程中,如不考虑热量损失,则加热空气释放出的热量Q1与自来水得到的热量Q2应相等,但实际上因热损失的存在,此两热量不等,实验中以Q2为准。

三、实验流程和设备
实验装置由列管换热器、风机、空气电加热器、管路、转子流量计、温度计等组成。

空气走管程,水走壳程。

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由管径、管数和管长进行计算。

实验流程图: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要领
1、熟悉设备流程,掌握各阀门、转子流量计和温度计的作用。

2、实验开始时,先开水路,再开气路,最后再开加热器。

3、控制所需的气体和水的流量。

4、待系统稳定后,记录水的流量、进出口温度,记录空气的流量和进出口温度,记录设备的
有关参数。

重复一次。

5、保持空气的流量不变,改变自来水的流量,重复第四步。

6、保持第4步水的流量,改变空气的流量,重复第四步。

7、实验结束后,关闭加热器、风机和自来水阀门。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
1、设备参数和有关常数
换热流型错流;换热面积㎡
六、实验结果及讨论
1、求出换热器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传热系数。

计算数据如上表,以第一次记录数据序号1为例计算说明:
2、对比不同操作条件下的传热系数,分析数值,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比较一、二、三组可知当空气流量不变,水的流量改变时,传热系数变化不大,比较四、五组可知空气流量改变而水的流量不改变时,传热系数有很大变化,且空气流量越大,传热系数越大,传热效果越好;综上可知,K值总是接近热阻大的流体侧的α值,实验中,提高空气侧的α值以提高K值。

3、转子流量计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应如何校正读数?
答:转子流量计不能用于流量过大的流体测量,使用时流量计必须安装在垂直走向的管段上,流体介质自下而上地通过转子流量计。

读数时应读转子的最大截面与玻璃管刻线相交处的数值,可以读初始值和最终值,取两者之差来校正读数。

4、针对该系统,如何强化传热过程才能更有效,为什么?
答:该系统传热效果主要取决于热流体,所以可以通过增加空气流量,提高其所占比例来强化传热效果;减小水的流量;内管加入填充物或采用螺纹管,加热面在上,制冷面在下。

因为由实验可知提高热阻大的流体的传热系数可以更有效的强化传热过程。

5、逆流换热和并流换热有什么区别?你能用实验装置加以验证吗?
答:①逆流换热时热流体是冷热流体流动方向相反;而并流传热时,其冷热流体流动方向相同;②在相同操作条件下,逆流换热器比并流换热器所需传热面积小。

可以改变冷热流体进出口方向,测得在相同传热效果下,逆并流所需传热面积大小,从而加以验证。

6、传热过程中,哪些工程因素可以调动?
t ;④换热过程的流型(并流,逆答:①增大传热面积S;②提高传热系数α;③提高平均温差
m
流,错流)。

7、该实验的稳定性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①冷凝水流通不畅,不能及时排走;②空气成分不稳定,导致被冷凝效果不稳定;③冷热流体流量不稳定;④传热器管表面的相对粗糙度。

8、你能否对此实验装置作些改进,使之能够用于空气一侧对流传热系数的测定?
答:让空气走壳程,水走管程,根据流体在管外的强制对流公式,可提出空气一侧的对流传热系数α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