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
2.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言文中词句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讲述《书戴嵩画牛》这个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多读,初步理解文言文内容,感受文言文的朗读节奏。
2.结合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言文中词句意思。
3.聆听音乐,感受伯牙和锺子期的知音之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文言文的简练和深刻。
2.体会音乐和绘画艺术的奇妙。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根据伯牙的琴声,大胆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2.难点:理解文言文中字词的意思和用法进而理解整句和文章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高山流水》的乐曲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伯牙鼓琴
【课时目标】
1.会写3个生字,读准“汤”字在文中的读音。
2.理解“鼓”“志”“巍巍”“汤汤”的意思,不要把“太山”写成“泰山”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音乐表达的不同情绪,分享听音乐的心得。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上课之前我们先听点音乐,听完后说说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表达感受)教师及时评价:知音乐者,**也;会倾听者,**也;懂音乐者,**也。
2.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言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
二、板书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伯牙鼓琴》。
2.解题。
①“伯牙鼓琴”是什么意思呢?(伯牙弹琴,鼓是弹的意思)
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初读文本,读通课文。
1.师: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自读课文。
出示课件1:自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注意在恰当的地方停顿,可以用“/”标记。
②读出情感和文言文的节奏及韵味。
2.出示课件2:课文朗读节奏划分。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
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教师先示范朗读,然后学生自读,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
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为下面朗读和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四、理解文言文。
1.出示课件3:自学提示。
学生自学,然后小组讨论,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出示课件4: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有注释的字词就借助注释来理解,没注释的就联系上下文或者用自己的话来理解补充;再者,借助工具书,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2)理解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理解整篇文言文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
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正确理解课文。
五、品读“情”——高山流水遇知音。
1.学到这里,你知道伯牙和锺子期是什么关系吗?用一个词来表达。(板书:知音)什么叫知音?(知音就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2.疑问:他们是怎么成为知音的呢?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音乐)
3.从哪儿看出伯牙和锺子期是知音?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勾画下来。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①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到了什么?你会怎样赞叹?
②现在请带着赞叹的语气再来读一读。
③老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
4.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中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巍巍大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中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5.小组讨论,出示课件5:
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
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
志在,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乎若。”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说句子: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依依杨柳、萋萋芳草、潺潺流水、潇潇春雨、皑皑白雪、蒙蒙云雾、灼灼霞光、滚滚波涛、绵绵春雨、隆隆雷声、萧萧竹叶、淙淙流水……
6.伯牙弹什么锺子期都能懂得、都能明白,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他们真是心灵相通,这就叫——知音。
设计意图:
将“知音”作为课堂的线索,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在头脑中想象山的巍峨高耸、水的浩荡无边。
六、相遇相知。
1.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把锺子期当作知音?出示课件6:伯牙在楚国做宫廷乐师。
一天,楚王君臣饮宴,请伯牙弹琴助兴。伯牙弹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写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
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首优秀的乐曲,却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丝毫兴趣。楚王听了这首乐曲连连摇头说:“太嘈杂了,换首别的弹弹吧!”伯牙只好换了《高山》《流水》。这时,楚王君臣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都已经昏昏欲睡了。伯牙又气愤又伤心,在这所谓的上流社会里,艺术竟然遭到如此践踏。他心中产生了疑问——天底下究竟有没有懂得欣赏我琴声的人?
2.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锺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会对子期说什么?
3.“知我者,子期也!”你觉得这时的伯牙与子期还仅仅只是音乐方面的朋友吗?
4.知音欢聚,一定非常欢乐、非常融洽,再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
设计意图:
补充资料,感悟知音难觅,而这也恰恰是此故事流传百世的原因。
七、知音之死。
无奈世事难料,锺子期不幸去世。没有知音,无人理解,伯牙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出示句子)学生读:“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你能用现代汉语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伯牙把琴给摔破了,决定终身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什么叫终身?(一辈子)
3.师:是的,伯牙悲痛欲绝,他认为再也没有像子期一样的知音了,于是来到了锺子期的坟前写下了这首短歌。出示课件7: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