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
经胸超声心动图与320排CT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_张鼎文
Guizhou Medical Journal,2012,Vol.36,No.8
·诊断技术·
经胸超声心动图与320排 CT 在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贵 阳 医 学 院 附 属 医 院 超 声 中 心 (550004) 张 鼎 文 车 正 兰
中 图 分 类 号 :R540.4+5,R541.1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0-744X(2012)08-0742-02 doi:10.3969/j.ISSN.1000-744X.2012.08.033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 资 料 搜 集 2009 年 9 月 至 2012 年 3 月 在本院经手 术 证 实 的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病 例 36 例,男 21例,女15例;年龄11个 月 至 45 岁。 所 有 病 例 均 在术前行320排 CT 和 TTE 检 查。 其 中 法 洛 氏 四 联 症 11 例 ,法 洛 氏 五 联 症 3 例 ,右 室 双 出 口 3 例 ,永 存动脉干5例,主动脉缩窄 2 例,单 纯 房 间 隔 缺 损 2 例,单 纯 动 脉 导 管 未 闭 2 例,完 全 性 大 动 脉 转 位 3 例 ,完 全 性 大 动 脉 转 位 并 冠 状 动 脉 畸 形 1 例 ,完 全 性 大动脉转位并肺动脉狭窄4例。 1.2 检查方 法 (1)TTE 检 查:采 用 Philips IE33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为 3~5 MHz,检 查内容包括 M 型 及 二 维 超 声、彩 色 多 普 勒、频 谱 多 普 勒 检 查 。 常 规 行 左 心 室 长 轴 、心 尖 四 腔 、大 动 脉 短 轴 、胸 骨 上 窝 等 切 面 扫 查 。 患 者 取 平 卧 或 左 侧 卧 位 , 按心脏分节段分析 法 仔 细 探 测 心 脏 畸 形,明 确 心 房 与心室、心 室 与 大 动 脉 的 排 列、相 互 连 接 和 位 置 关 系。(2)320排动态 容 积 CT 机 扫 描:球 管 旋 转 速 度 0.35 s/圈,管 电 压 80~100 kV,管 电 流 200~ 300mA,扫描视野 FOV(M 场),扫描层厚0.5mm。
104例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分析
d fc [ . b t y e o , 9 , 65 : 7 . eet J O s t n c l 9 21 () 4 3 s] eG 1 6 1 [] 6 王爱 军 , 其珊 胎 儿 超声 心 动 图在产 前常 规筛 查先 天 性心 脏病 林 中的作 用 评价 『 . 医学 t 管疾 病分册 , 9 :62:3 J 国外 ] 心血 1 9 () . 9 2 9 f 稿 日期 :2 1 —1l 编 校 :周瑾 ] 收 0 0 1一 2
置 认 识 ,而 是 要根 据 心 脏 的 解 剖 来识 别 。在 复 杂 先 天性 心 脏 病
诊 断 中要 重视 应 用 顺 序 分 段 诊断法 ,对 于 单 纯性 心 脏 病 患 者 也
要 注 意使 用 ,如窄 间隔 缺 损 同 时伴 房 室 连 接 不 一 ,或 者 连 接 致
一
致 ,治疗 方 法 和 术 后 区 别 很 大 。 因此 医 生 在 检查 时 要 对 心 脏
总 之 ,彩 色 超 声 多 普勒 显 像 技 术诊 断先 天 性 心 脏病 可 靠 、
直 观 ,能 够敏 感 示 异 常 分 流束 ,并 能 够 提 供 最 狭窄 部 位 的血
流 信息 ,并 估计 先 天性 心脏 病 的严 重程 度 和预 后 。
2 结 果
4 参 考 文 献 [】 慕 自, 文彬 , 梅 , . 心动 图综 合分 析与诊 断 [ . : 1郑 郭 朱 等 超声 M】 北京
脏病 的诊 断 巾 ,肺 动 脉 狭 窄 可 以 示 高 速 湍 流 ,在 肺 动 脉 高压
时 ,肺 动脉 扩 张 则 提 示 对肺 动脉 的识 别 ,异 常 的通 道 病 变 如冠 状 动脉 房 室 瘘 、肺 静 脉异 味 引流 ,超 声 彩 色多 普 勒 可 以 跟踪 异 常通 道 中的 血 流 信 号 ,并 能 够 显 示 全 部 的形 成 ,以 确定 疾 病 的 类 型 。心 脏 由3 节段 和 2 连 接组 成 ,3 节段 为新 房 、心室 、 个 个 个 大 动 脉 ,2 连 接 时 心室 和 大 动 脉 之 间 的 连 接 和 房 室 之 间 的 连 个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如何做超声诊断
健康域影像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发生在新生儿身上的心血管疾病。
不同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不同,症状和治疗方法也不同。
病变恶化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出现心力衰竭,严重威胁小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接受早期的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尤为重要。
相关数据结果显示,运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能够准确判定小儿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检测数据支持下,帮助医生进一步确诊,表明了该技术在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方面的可行性。
选择常规的超声扫描方式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检查时,会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干扰。
例如,医生个人的经验以及胎动等,导致检查效果不佳,无法充分地判断患儿情况,同时其所消耗的检查时间也相对较长。
对患儿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并统计分析筛查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临床常见检查项目,在对其检测探头分析中发现,其频率一般在2~4赫兹。
通常情况下,患儿会采取左侧卧位方式,配合医护人员的检查,医护人员根据患儿检查成像,分别截取胸骨旁左心室、心底短轴、剑下四腔心等切面,仔细观察其中血流情况。
测量血流速度和压差,准确评估肺动脉压。
对于哭闹无法配合检查的患儿,医生会适当运用右美托咪定滴鼻液让其入睡,进而展开各项检查。
如果发现患儿存在心脏畸形情况,需要采取分阶段检查方式,以保证检查数据的准确性。
近几年,彩色多普勒检查渐渐成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在检查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像学工具,其本身准确性更高,并且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仅能够对小儿先天性疾病进行判断,同时也能够将其作为治疗时的最重要选择方法,能够有效评估患儿的实际状况。
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大多数情况会采用手术治疗,在治疗之前同样也可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
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检查患儿病情,了解患儿当前的实际状况,确保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治疗质量得以提升,也能够对是否选择手术治疗进行基础的判断。
在完成治疗后通过超声检查能够对本次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对病情本身所带来的改善程度。
超声诊断学一先天性心脏病-影像学课件ppt课件
一、房间隔缺损
【病理】 房间隔缺损分为
原发孔型 继发孔型 通常房缺是指继发孔型。 房缺根据缺损部位不同分为四型: ①中央型(卵圆孔型):位于房间隔 中部相当于卵圆窝部位,此型最常见, 约占房缺的76%. ②下腔型:缺损位于房间隔后下方与 下腔静脉入口相延续,此型约占12%。
2 8/8/2024
肌 组织,分流血液射入右室流入道。
12 8/8/2024
⒉膜部缺损分为以下三型
⑴嵴下型:位于室上嵴下方,紧邻主动脉 瓣
右叶的右侧部分,缺损常较大,多累及 部
分室上嵴和膜部。 ⑵单纯膜部缺损:局限于膜部间隔的小缺 损
四周为纤维组织。 ⑶隔瓣下缺损:大部分位于三尖瓣隔瓣下 方
其8/8/前2024 缘常有部分膜样间隔组织。13
三、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病理】
未闭的动脉导管 上端起于主动脉峡部小弯侧,于做锁骨下动脉相对应, 另一端为于左肺动脉根部左上方,接近主肺动脉分叉 处
根据未闭导管的形态可分为:管形、漏斗形和窗形, 导管的直径差异很大,多数为5-15mm ,长度约3-5mm。
23 8/8/2024
⒊肌部缺损: 位于肌部室间隔的光滑部或小梁化部,
位置低,周围均有肌性边缘,形态及大小 不一,可为单发或多发。
14 8/8/2024
【病理生理 】 室间隔分流量大小及分流的方向取决于 缺损的大小 两心室的压力差
15 8/8/2024
【临床表现】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Ⅲ-Ⅳ级/6 级全收缩期杂音伴细震颤。
⑵室间隔缺损:嵴下型缺损在左室长轴观位于主动 脉
瓣下,易于显示。
⑶右心室肥厚:右室腔扩大。
⑷肺动脉狭窄:
16排螺旋CT诊断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使用价值
16排螺旋CT诊断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使用价值[摘要] 目的探讨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16排螺旋ct的使用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 2012年9月我院经过手术确诊的7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philips brilliance飞利浦16排ct进行检查,对于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处理。
结果(1)本次研究中共有191处心血管畸形,其中msct、ucg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共有142处存在心脏大血管连接部位及心外大血管畸形,msct、ucg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there were 142 large blood vessels outside the heart and great vessels joints and heart deformity, the detection rate of msct and ucg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表1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脏部分msct、ucg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的比较畸形类型手术例数 msct ucg检出误诊漏诊检出误诊漏诊室间隔缺损29 27 0 2 28 0 1房间隔缺损15 14 0 1 14 0 1右位心 2 2 0 0 2 0 0三房心 2 1 0 1 1 0 1单心室 1 1 0 0 1 0 0合计49 45 0 4 46 0 3表2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大血管连接部分msct、ucg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的比较畸形类型手术例数 msct ucg检出误诊漏诊检出误诊漏诊完全性大血管转位 4 4 0 0 4 0 0右室双出口7 7 0 0 5 1 1主动脉骑跨18 17 0 1 18 0 0肺静脉畸形引流 2 2 0 0 2 0 0合计31 30 0 1 29 1 1表3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外大血管部分msct、ucg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的比较畸形类型手术例数 msct ucg检出误诊漏诊检出误诊漏诊肺动脉狭窄30 29 0 1 23 0 7肺动脉闭锁11 11 0 0 9 1 1肺动脉异常起源 4 4 0 0 1 0 3主动脉缩窄16 15 0 1 12 0 4主动脉离断 6 6 0 0 4 0 2迷走锁骨下动脉 4 4 0 0 1 0 3永存左上腔静脉 5 5 0 0 4 0 1动脉导管未闭 17 15 1 1 14 0 3主动脉侧枝血管18 16 1 1 14 0 4合计111 105 2 4 82 1 281.3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常见先心病血流动力学改变与X线诊断
分流量不大 (心脏外形 无改变)
小孔型 2-8mm
左室血流 入右室增 加
肺动脉血 增多,肺 动脉压轻 中度升高
右室开始 明显增大
收缩期、 舒张期均 有左向右 分流
仍以左室 增大为显
肺血多, 回左心血 增多,左 室增大
中孔型 8-15mm
肺循环压 力升高
+
右室的容 量负荷明 显升高
分流量的 增加
右室的扩 大和肥厚
大孔型 15-20mm
影像学表现: 1.心影呈“二尖瓣”型 2.左、右室增大,以左室为著 3.肺动脉段中到重度凸出 4.主动脉结正常或缩小
肺动脉段的 突出主A血经动Βιβλιοθήκη 导管流入肺A肺循环血量 增多
左心的容量和 压力符合增大
回左心的血 增多
左室增大
泵入主动脉 血增多
主动脉结的 突出
影像学表现: X线 ①心脏呈二尖瓣型,常有中度增大 ②右房、右室增大,右房显著增大为特征 ③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扩张,两者均有搏 动增强(肺门舞蹈) ④肺充血,后期肺动脉高压 ⑤左房不大,主动脉结和左室变小
左室血流 入右室
肺动脉 血增多
回流入左 房、左室 血增多
肺循环 充血
影像学表现: 左房、室增大 主动脉结凸出或增宽-----漏斗征 肺动脉段凸出
右室肥厚:心尖圆顿 上翘 肺动脉狭窄:肺动 脉段凹陷 主动脉骑跨:右位主 动脉弓或右 上纵隔 主动脉结
影像学表现
常见型:PS较重,室缺较大,紫绀明显 ①PS致使肺血减少,肺门缩小,心腰凹陷,可有 侧枝循环建立 ②心脏大小一般正常或轻度增大,室间隔缺损使 右室增大,左室缩小(心尖上翘) ③大血管改变:升主动脉增宽,向前右移位 ④以上改变使整个心影呈靴型
影像诊断学课程标准
《影像诊断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二学期计划学时:180学时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影像诊断学是借助于X线、CT、MRI、超声、核医学与介入放射学的成像手段,使人体内部器官和结构显现出来,从而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和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和治疗为目的的一门学科,是影像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课程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农村、社区等医疗卫生单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高素质实用型的影像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为确保本大纲的落实,达到培养目标对临床医学专业的要求,本课程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及自身学科特点,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了影像诊断检查技术、胸部影像诊断等6个项目的情景学习。
通过这6个项目26个学习情景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三方面的具体教学目标,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加大实验教学力度,遵循人才培养需求与规划行业发展相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职业岗位需求和要求相结合;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与岗位知识、技能、素质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和诚信服务的理念,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于一体。
确保教学大纲的全面落实。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本门课程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医学影像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获得本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为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而继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四、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正确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方法。
熟悉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正确理解影像诊断学为临床医疗服务的特点与目的。
(二)能力目标熟练掌握影像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自行观察和辨认人体组织结构的影像学特点,通过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操作与练习,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自身特点,注重职业素质教育,重视诚信意识培养。
医学影像诊断学(影像)
医学影像诊断学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地位1.课程性质:《医学影像诊断学》主要介绍人体各系统正常、基本病变的影像表现、疾病的影像表现、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等,是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医学影像诊断能力。
2.课程地位: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机体的形态和功能变化的一门临床科学。
医学影像诊断学侧重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阐明其大体形态学的影像变化,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诊断与治疗依据。
因此,医学影像诊断学与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医学物理学、组织学、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外科学等多门学科均有密切的联系,是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是联系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二)课程基本理念1.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本课程教学应以新医学模式、21世纪科技发展和社会健康需求对高等医学人才培养规格的新要求为依据,以全面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为目标,坚持“以学员为本”,实现教员主导与学员主体的有机统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本课程形象化教学特点,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本课程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应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采用直观形象教学,使学员建立正确的影像学思维方法。
在实施教学中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精选、整合教学内容,注意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新理论,根据前沿发展技术进行内容修订。
二是充分发挥医学影像形象化教学特色,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观察影像资料,从基本病理改变到疾病诊断,逐步提高学员影像诊断能力。
三是增加学员报告书写机会,即时改正反馈,让学员达到学以致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1.框架设计:《医学影像诊断学》在前期临床器官系统教学影像基础内容上对于影像专业学员开设的一门以培养学员影像诊断能力的一门课程,课程有理论课、见习课、专题研讨和自学等形式。
理论课按照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骨关节、中枢、头颈、乳腺内容共八个板块70学时进行讲授,另为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能力,从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拿出4个课时安排学员自修。
心内科-基本技能-心脏病X线图像的诊断
正常心脏双肺野透过度正常,血管纹理清晰,肺内未见异常密度区。
心脏及大血管影在正常范围,心脏各弓形态正常,心胸比值50%。
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居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第2位、其血流动力学改变为左右分流,肺充血,右房右室增大。
血液分流大小缺损大小、两心房压差及肺动脉阻力有直接关系。
临床表现为活动后呼吸困难、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心力衰竭等。
听诊于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2---3及收缩吹风期吃风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固定分裂。
小的房间隔缺损可表现为肺血和心影无明显变化,此时应注意结合心脏听诊情况。
房间隔缺损典型征象为:肺血增多,心脏呈二尖瓣型,右心房及右心室增大。
透视下可见肺门血管搏动增强,有肺门舞蹈表现,房间隔缺损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呈瘤样徒出,主肺动脉高度扩张,外周肺动脉分支变细、稀疏,形成残根状改变,此时右心室增大为主,右心房增大反而不明显。
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根据缺损的部位,室间隔缺损可分为3类:膜周部,漏斗部及肌部。
本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因缺损的大小及体,肺动脉阻力不同而有教大差别。
一般为心室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小的缺损可对心肺功能无明显影响,中到大量左向右分流,可出现双室增大,肺动脉高压,当肺动脉压进一步升高,接近或超过动脉则出现双向分流乃至右向左为主的分流,临床出现发绀,称为艾森门综合征。
本病常见症状为心慌气短,活动受限,易患呼吸道感染。
听诊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典型室间隔缺损,肺血增多,心影呈二尖瓣型,主动脉结缩小,肺动脉段中至高度凸出,肺动脉扩张,左,右心室增大,以左心室增大为主。
注意与房间隔缺损鉴别,后者以右心房,右心室大为主,左室不增大。
室间隔缺损双侧心室大与动脉导管未闭相似,但前者主动脉缩小;后者主动脉结宽,可有漏斗征。
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0%。
医学影像诊断学名词解释 (1)
一、名词解释1. CT值:是测定人体某一组织或器官密度大小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称亨氏单位(hounsfield unit ,HU)。
2. 窗宽:是指CT图像上所包含的CT值范围。
在此CT值范围内的组织结构按其密度高低从白到黑分为16个灰阶供观察对比。
3. 窗位:又称窗水平。
是图像显示过程中代表图像灰阶的中心位置。
4. 流空效应:由于信号采集需一定的时间,快速流动的血液不产生或只产生极低信号,与周围组织、结构间形成良好的对比,这种现象就是“流空效应”。
5. PACS(Picture Archiving & Communication System):即医学影像的存储和传输系统,它是放射学、影像医学、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结合,它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计算机数字形式,通过高速计算设备及通讯网络,完成对图像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及传输等功能,使得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
6.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
正位片上,两侧肺野透明度基本相同,其透明度与肺内所含气体量成正比。
为便于指明病变部位,通常将两侧肺野分别划分为上、中、下野及内、中、外带。
7. 肺纹理:胸部X线片上,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
主要是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
8. 肺实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如肺泡及肺泡垫。
9. 肺实变:肺泡内气体被病理性液体或组织的代替,常见于急性炎症。
10. 空气支气管征:是影像学术语,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为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
是肺实变的重要征象。
11. 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时,肺部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称为原发综合征,X线呈哑铃状阴影,临床上症状和体征多不明显。
12. 中心型肺癌:是指发生于主支气管,肺叶及肺段支气管的肺癌。
医学影像学实践教程(放射学部参考答案--第五章
第五章循环系统第一节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学表现病例5-1【临床病史】患者,女性,34岁。
主因“胸痛3天”来我院就诊。
行胸部正侧位片检查。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影像学描述】气管、纵隔居中,上纵隔影未见增宽,主动脉结、降主动脉、心尖位于左侧,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侧位片心前、心后间隙未见减小。
【诊断】心脏、大血管正常X线表现。
病例5-2【临床病史】患者,女性,30岁。
主因“咳嗽、咳痰一周”来我院就诊。
行胸部CT轴位平扫检查。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影像学描述】气管、纵隔居中,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走行正常,主动脉内径未见增宽,心脏不大,形态正常,上、下腔静脉未见扩张。
【诊断】心脏、大血管正常CT表现。
病例5-3【临床病史】患者,男性,45岁。
主因“心前区不适1月”来我院就诊。
行心脏MRI检查。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影像学描述】心脏不大,形态正常,室壁运动协调,室壁未见增厚,心肌增厚率正常,室壁未见异常信号改变,各瓣膜结构正常,各瓣口区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诊断】心脏正常MRI表现。
第二节后天性心脏病病例5-4【临床病史】患者,女性,62岁。
主因“发作性胸闷伴气短1年,加重1月。
”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4年,最高160/80mmHg。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生化常规正常。
【影像学描述】心影增大呈“主动脉型”,左心室段明显膨隆向左下延伸,心腰凹陷,主动脉结突出,主动脉迂曲。
【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
【鉴别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无高血压病史。
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双心室增大,以左心室为主,心影呈主动脉型、普大型或球形。
二尖瓣关闭不全:临床可有或无高血压病史,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有乏力、心悸、呼吸困难、咯血。
主要体征:心尖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左房、左室增大,可见巨大左房,肺淤血。
病例5-5【临床病史】患者,男,64岁。
主因“咳嗽、咳痰、气短、喘息3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半月。
”入院。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
心脏常规x线检查
诊断心脏血管病变
诊断心包疾病
通过观察心影大小和形态,有助于诊 断心包积液、心包炎等心包疾病。
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心脏血管的钙化 程度和分布情况,有助于诊断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血管病变。
评估心脏功能
01
02
03估心脏的大小是否正常, 进而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
图像质量控制
加强图像质量控制,减少伪影和噪 声,提高图像清晰度和诊断准确性。
多学科合作
加强心脏X线检查与其他相关学科的 合作,共同提高诊断水平。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2
投照条件如曝光量、焦片距离等 因素也会影响成像效果和诊断准 确性,需要专业医生进行合理的 设置和调整。
05 心脏常规X线检查与其他 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与心脏超声的比较
心脏超声(超声心动图)
实时、无创、无辐射,可动态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但对操作者依赖度高,且 分辨率低于X线。
心脏X线检查
静态、有辐射,可观察心脏大体形态,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但无法动态观察 心脏功能。
心脏常规x线检查
目录
• 心脏常规X线检查概述 • 心脏常规X线检查的影像学表现 • 心脏常规X线检查的临床意义 • 心脏常规X线检查的局限性 • 心脏常规X线检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
较 • 心脏常规X线检查的未来展望
01 心脏常规X线检查概述
检查目的
评估心脏形态和大小
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心脏的形 态和大小,判断是否存在心脏 肥大、心腔扩大等情况。
检测心脏血管病变
X线检查可以观察心脏血管的钙 化程度,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等血管病变。
评估心功能
通过观察心脏的轮廓和形态, 结合患者病史和症状,评估心 脏的功能状态。
先心病影像诊断学教学难点与对策
20 0 3年 , 南方 医科大 学实施 了影像 诊 断学综 合教 学 改革 , 将以仪器划分 的多个学科的单独教学改为 以系统 为教学 单位的 综合影像学教 学。我教学 组 负责讲 授 先天 性心 脏病 的 影像 诊
断。在本科和专科升本科两个学制影像学系的半年教学践
中, 深深体会 到先心病 的影像诊 断是整个 影像 诊断教 学 中的难 点 。通过分析先心病影像诊断的特点及影像学综合教学 等新 情 况 , 们逐步找到了克服 这一教学难点 的教学方法 。 我 1 先心病影像诊 断学教 学难 点成因分析 教学实践证 明, 先心 病虽然 不是本 科生整 个影像 诊断 学教
位、 左前斜位 、 右前 斜位及左侧 位 , 心脏 同一结 构因投照体 位的 变化而变化 , 同时心脏不 同结构之 间的相互关 系也 相应 变化 , 心
脏造影检查在心脏 的影像检查 中曾经 占有重要 地位 。心脏造影 图像 除了 x线平 片的解 剖关 系外 , 还需 要关 注血 流 的变化 、 心 脏各结构在心动周期不 同时相 的变化 。现在虽然 多层螺 旋 C T 和磁共振成像 可 以应用 于 心脏 , 尚不 能完 全替代 造影 检查 。 但 与传统 x线造影不 同, 心脏 的 C MRI T、 图像 为断 层影像 , 剖 解 结构 的变化具有连 续性 , 利于与 其他影像 解剖相 互理解 和印 有 证, 特别是 MRI 对心脏任意平面成像更能随心所欲显示 心脏结
构。 2 先 心 病 影 像 诊 断学 教 学 难 点 的化 解 方 法
学重点, 却是难点。充分 认识 先心病影 像诊 断学教 学难点 的原
因是解决 这一难点 的基础 。
1 1 影像诊断学要求高度专业化 的心脏解剖学知识 . 影像 学系的本科生 教学被 安排在第 4学 年第 7学 期 , 他们
心脏疾病诊断
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室 肥厚 血流动力学:
缺氧紫绀
VSD→→LV、RV无压差→右向左分流 或RV>LV压力
PA狭窄→ 肺血流量↓
TOF
TOF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瓣膜病的影像评价
X线平片 心脏整体形态改变及肺血改变,作
为筛查手段
超声 对瓣膜损害观察最直接,最简便,最重
典型征象:巨大的心脏与清晰的肺纹理不相称 “烧瓶”心或“球”形心; 搏动减弱或消失; 肺纹理正常或减少 左心衰时肺淤血、肺水肿
血流动力学:
积液→压力升高→心室舒张受限
↓
心房、静脉压升高,心排血量减少
心包填塞→左心衰→肺淤血、肺水肿
不同的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
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 )
心 包 填 塞
主动脉夹层
X线征象:
急性:纵隔影宽、 扩张性搏动
边缘较模糊,短期复查进行性加重 左室大为主、胸腔及心包积液
慢性:主动脉普遍扩张,边缘清晰
升主动脉高度扩张 病变处搏动减弱或消失
主动脉夹层
MRI与CT:
可显示动脉内腔,管壁、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 提供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类型、附壁血栓及瘤体与动脉的 关系 MR信号:新鲜血栓——信号较高
ASD(房间隔缺损)
基本征象:二尖瓣型心 RA、RV↑ 肺动脉段突出 主动脉结节正常或缩小 肺充血 血流动力学: 房间隔 LA→→RA(容量↑ ,压力↑ )→RA、RV↑ →肺充血 分流 PA ↑
ASD
ASD 肺动脉高压
x线诊断
1、简述医用X线特性X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穿透性;荧光效应;摄影效应和生物效应。
其穿透性与物质密度,厚度和X线波长有关,荧光效应是透视检查的基础;摄影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电离效应涉及人体生物学方面的改变,是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的基础。
骨、关节系统1、试叙述急、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化脓性骨髓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骨髓所致,好发于儿童和少年,长骨干骺端好发。
早期(2周内)可有如下软组织改变:一、肌间隙模糊。
二、皮下组织与肌肉间分界模糊,骨质可无明显变化。
发病2周后可见骨骼改变。
开始在干骺部松质骨中出现局限性骨质疏松。
继而形成多数分散不规则形态骨质破坏区。
破坏边缘模糊。
以后骨质破坏区可能融合而成为大的破坏区。
并逐渐向骨干延伸。
可伴有病理性骨折。
骨皮质破坏可形成骨膜下脓肿并刺激骨膜引起骨膜增生。
表现为一层密度不高的新生骨与骨干平行。
以后随着病程延长。
新生骨增生明显,可形成包壳。
由于骨膜掀起和血栓性动脉炎,使骨皮质供血障碍而出现骨质坏死。
X线表现为沿骨轴形成的死骨,密度甚高。
如病变部位靠近关节,脓肿可破坏干骺端骨皮质进入关节滑膜卡内。
引起化脓性关节炎。
X线表现为关节囊肿胀。
关节间隙早期增宽,甚至脱位。
晚期变窄。
骨性关节骨质破坏。
当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未得到及时而充分的治疗。
可转化为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X线表现为大量骨质增生,骨膜增厚,并同皮质融合,呈分层状或花边状,骨皮质增厚,髓腔硬化变窄。
骨干增粗。
外形不规则,如未痊愈,则仍可见骨质破坏和死骨。
2、试叙述脊柱结核的X线表现是骨、关节结核的最常见者。
好发于儿童和青年。
以腰椎多发。
X线表现主要为骨质疏松和松质骨的骨质破坏。
附件较少累及。
由于骨质破坏,椎体常塌陷,变扁或呈楔形。
当病变累及椎体上、下缘骨质时。
常穿破皮质,引起椎间软骨板破坏。
当侵入椎间盘即引起椎间隙变窄。
甚至消失,相邻椎体互相嵌入,融合。
同时病变在破坏骨质时可产生大量干酪样坏死物质,流入脊柱周围软组织中而形成冷性脓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呈二尖瓣型,左 、右心室明显增大, 心尖下移,肺动脉段 呈瘤样突出,肺多血 征,肺动脉高压。右 下肺动脉干增粗呈 “残根征”,主动脉结 缩小。(膜部VSD)
室间隔缺损合缺损 直径0.8cm
膜部室间隔缺损 直径1.2cm
膜周部VSD 直径2.5cm
图②左前斜位
a 心脏CTA四腔心
b MRI亮血序列
ASD
MRI亮血序列
1
2
Ⅱ孔型ASD
Ⅱ孔型ASD
ASD影像学表现
诊断
X线片示心影呈“二尖瓣”型,肺血增多,右 房、右室增大,肺动脉段凸出;
CT/MRI直观显示房间隔连续性中断; 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容量负荷增加及房间隔回声
中断; 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室间隔缺损
Ventrical Septal Defect,VSD
概述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发病率居先心病的首位, 约占20%。也常为其他 复杂先天性心内畸形 的组成部分。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室间隔缺损的血流动力学示意图
a ASD后前位片; b左前斜位片
- Click to add Text - Click to add Text - Click to add Text
AⅡ孔型房间隔缺损; B缺损封堵术
ASD影像学表现
CT征象:
直接征象 CT示房间隔连续性中断,并可直接测量缺损
大小;
间接征象 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如伴有
根据血流动力学分型:
左向右分流 (潜在青紫型)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右向左分流 (青紫型)
法洛四联症、 完全性大血管错位等
无分流型
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 右位心等
根据解剖畸形分型:
单发型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复杂型
指存在一个以上的心血管病理解剖结构 改变,或几种畸形并存及由此导致的血 流动力学改变。如:法洛四联症等
Ⅰ孔型ASD
Ⅱ孔型系胚胎时 期第一房间隔吸 收过度或/及第二 房间隔形成不全 所致
Ⅱ孔型分为4型: 中央型; 上腔型; 下腔型;混合型
Ⅱ孔型ASD
临床方面
症状出现较晚,可有劳累后心悸、气 促,呼吸道感染等
体检:胸骨左缘2~3肋间2~3级收缩期 吹风样杂音,P2音分裂,部分亢进
心电图: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临床表现
缺损小者可无自觉症状 一般有心慌、气短,活动受限,易患呼 吸道感染等,重者有心力衰竭 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粗糙而响亮的收 缩期杂音 可扪及收缩期震颤 肺动脉高压时P2音亢进,活动后发绀
X线
肺血增多 心影呈“二尖瓣”型,可中、高度增大 左室或双室增大,可伴轻度左心房增大 肺动脉可见平直或凸出 主动脉结正常或缩小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This is an intracardiac defect, abnormal comminucation between the two atria
病理
包括Ⅰ孔型(原发 孔型)与Ⅱ孔型 (继发孔型)
Ⅰ孔型ASD属于部 分型心内膜垫缺损 的一种类型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Atrial septal defect(ASD)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VSD)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Tetralogy of Fallot (TOF)
房间隔缺损
小的ASD心肺正常或仅为轻度改变。
ASD
Chest radiography Right atrial and ventricular enlargement 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 Small aortic knob
A ASD 后前位片; B左侧位片
Imaging techniques
Chest film(PA view and left lateral view)
Echocardiography,CT,MRI
X线征象:
ASD影像学表现
心影呈“二尖瓣”型,中、重度增大 ; 右心房及右心室增大;两肺血增多 ;肺动脉段凸出 ; 透视可见“肺门舞蹈”征;
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
IMAGING DIAGNOSIS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胎儿时期心脏血 管发育异常或出生后应自动关闭的通道未 能闭合而致的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危害 最重的心血管疾病。我国的发病率占全部 活产婴儿的0.7%~0.8%。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Symptoms and Signs
Most small ASDs are asymptomatic. Larger shunts may cause exercise intolerance, dyspnea during exertion, fatigue, and atrial arrhythmias sometimes with palpitations.
室间隔缺损 膜部缺损0.6cm
心血管造影
左室充盈后右室立即显影 根据造影剂贲射的方向判定缺损类型 根据右室显影的密度范围可判断分流量
室间隔缺损左心室造影表现
膜部室间隔缺损
膜部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 2.3cm
CT征象: VSD影像学表现
直接征象 室间隔相应部位连续性中断
①膜周部缺损 膜周部室间隔中断; ②漏斗部缺损 主动脉根部与右室流出道之间的圆锥
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壁增厚,右心室腔扩大。
MRI表现:
房间隔不连续,缺口边缘呈“火柴头”征;
右房、室扩大、肺动脉增粗,右室壁增厚 ; Cine-MRI可见心房水平分流。
1
2
图①横断位 ASD (卵圆孔型) 图②左前斜位(MRR)
上腔静脉型ASD
a
下腔静脉型ASD
b c
1
2
图①横断位 ASD(原发孔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