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导学案
《回延安》导学案
《回延安》导学案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回延安》的背景和作者。
2. 了解《回延安》的内容和主题。
3. 分析《回延安》的形式和风格特点。
学习步骤:
1. 导入:通过简要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回延安》的背景和作者的基本情况。
2. 认识作者:
a. 介绍巴金的基本情况,包括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
b. 引导学生思考巴金的作品风格和思想主题。
3. 阅读《回延安》:
a. 学生阅读《回延安》的全文。
b. 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 《回延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回延安》的主题是什么?
- 《回延安》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主题?
- 《回延安》的语言风格如何?
4. 分组讨论:
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理解。
b. 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
5. 总结归纳:
a. 整理和归纳各个小组的观点和理解。
b. 指导学生对《回延安》的形式和风格特点做出总结。
6. 拓展学习:
a.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巴金的其他作品,比如《家》、《激流三部曲》等。
b.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部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并撰写读后感或论文。
7. 总结和反思:
a. 总结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b.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回延安》导学案
《回延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贺敬之及诗歌《回延安》的创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3、学习诗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
4、体会诗人对延安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培养爱国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学习诗歌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来抒情的手法。
2、难点(1)领会延安精神的内涵。
(2)感受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特点。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贺敬之,1924 年生,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
1940 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
1945 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 1951 年斯大林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2、写作背景1956 年,诗人贺敬之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那是他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
如今再踏上这片土地,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心中充满激动和喜悦,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回延安》。
3、信天游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四、预习导航1、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
2、查阅资料,了解延安的历史和文化。
五、课堂学习(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今天,我们就跟随诗人贺敬之的脚步,一起走进他的《回延安》,去感受他对延安的深情。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
2、思考: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精读诗歌,品味情感1、诗歌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诗人对延安的热爱和眷恋?2、找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探究诗歌的形式特点1、小组讨论:诗歌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2、信天游的形式对表达诗歌的情感有什么作用?(五)体会延安精神1、结合诗歌内容,思考:什么是延安精神?2、联系实际,谈谈延安精神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初中语文《回延安》导学案
《回延安》导学案I 基础知识一、下列各句中加粗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白羊肚手巾肚:dǔ白毛巾B.二十里铺铺:pū地名C.东山的糜子糜:mí黍类谷物D.米酒油馍馍:mó黍米面饼二、下列各句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登时:立刻B.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脑畔上:头上C.我梦见鸡毛信来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D.天南海北想着你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地方又各不相同三、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心口呀莫要这么历害地跳B.红旗飘飘把手招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D.保卫延安你们废了心四、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借代)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五、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1.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________定宝塔山。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________在亲人怀。
A.抱扑B.搂靠C.绕扎D.搂扑2.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①一条条街道________②一座座楼房________③一盏盏电灯________④一排排绿树________A.①披彩虹②亮又明③宽又平④迎春风B.①亮又明②披彩虹③宽又平④迎春风C.①宽又平②迎春风③亮又明④披彩虹D.①宽又平②披彩虹③亮又明④迎春风II阅读《回延安》节选,回答下面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1)全诗采用的是________的形式。
(2)这六小节主要写________。
(3)理解下列诗句。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八年级回延安导学案
八年级回延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贺敬之及《回延安》的创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对延安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4、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感受诗人的情感。
(2)掌握诗歌的艺术特色,如比兴、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难点(1)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理解诗人的独特表达。
(2)理解诗歌中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内涵。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
1945 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 1951 年斯大林文学奖。
他的诗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2、创作背景《回延安》是贺敬之 1956 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
诗人阔别延安十年,当他重新“扑”进“母亲延安”的怀抱时,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诗歌。
四、朗读指导1、注意诗歌的节奏和停顿,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2、把握诗歌的语调,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语调应欢快、亲切。
3、读出诗歌的情感,要饱含对延安的深情和热爱。
五、诗歌解读1、全诗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描绘了诗人回延安的不同场景和感受。
(1)第一部分:写诗人回延安时的激动心情。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通过直接的情感抒发,表现了诗人对延安的急切向往。
(2)第二部分:写诗人回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比兴手法,写出了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
(3)第三部分:写诗人与亲人相见的热烈场景。
“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生动地描绘了亲人相聚时的喜悦。
(4)第四部分:写延安的新貌。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展现了延安在新时代的发展变化。
(5)第五部分:写诗人与延安的依依惜别之情。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回延安》导学案
2 回延安1.感知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
2.朗读这首诗,把握其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3.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
一、导入新课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听着这首热烈欢快、脍炙人口的歌曲,我们会想起什么呢?对,我们会想起黄土高原,会想起黄土地上朴素的劳动人民,会想起革命圣地——延安。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其中的一位——贺敬之,走进他的诗歌,去看看他与延安有着怎样的情谊。
二、教学新课1.作者及作品背景。
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1946年,诗人离开延安,1956年,回到阔别已久的延安,再见曾经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一时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2.民俗文化知识简介。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
多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诗的音乐性,且具有联想丰富,奔放热烈的特点。
目标导学一:品读诗歌,概括内容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层的内容。
明确:第一层:抒写回延安的激动心情及与亲人相会的场景;第二层: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第三层:描绘与亲人欢聚一堂的盛况;第四层:喜看延安新风貌;第五层: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征程。
2.反复朗读诗歌,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并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文本的五个层次各应读出怎样的感情。
明确:全诗的感情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
各层次应读出的感情色彩:第一层:激动、跳跃;第二层:深厚;第三层:真挚、亲切;第四层:热情、明快;第五层:激越、昂扬。
目标导学二:探究写法,深入体会情感探究:这首诗生动形象,热情奔放,意蕴深刻。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精品导学案(含答案)
123456789导学案《回延安》答案:第一课时:一、1.读准下列划线字的字音。
搂定(lǒu)白羊肚手巾(dǔ)糜子(méi)黍类(shǔ)油馍(mó)气喘(chu ǎn)盏(zhǎn) 登时(dēng shí) 脑畔(nǎo pàn) 眼眶(yǎn kuàng) 满窑(yáo)2.解释下面词语。
(1)几回回:一回又一回。
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
课文中另有“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
(2)糜子:一种子实形状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3)脑畔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4)鸡毛信: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黏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5)赤卫军:就是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里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组织。
(6)白生生:叠词,形容非常白二、1.贺敬之白毛女陕北民歌3.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
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三、2. ①诗人在离别延安十年后再回延安的情景。
②回忆在延安时期的生活。
③与亲人欢聚一堂,亲切话旧的场面。
10④喜看延安城市新面貌。
⑤回顾延安的光荣历史,展望延安的锦绣前程。
按照“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第二课时一、赏析诗歌1.研读第一部分体会作者在这一部分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明确】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激动情景。
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中的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之情。
“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回延安》导学案及答案
《回延安》导学案(共一课时)一、目标导学1.朗读品味诗歌,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语言艺术特色。
2.抓住关键句,学习这首诗是如何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
3.整体把握文意,体会诗歌字里行间所深寓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自主预学1、大声朗读诗歌,给划线字注音。
羊羔羔()搂定()白羊肚()糜子()黍类()油馍()气喘()眼眶()树梢.( ) 满窖.( ) 脑畔.( )2、文学常识积累本文作者,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24年生于山东枣庄市峄县。
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造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他的《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都很有影响。
本文选自他的诗集。
3、知识链接信天游,也叫,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亦可叙事。
注意运用手法,曲调淳朴高亢、粗犷豪放,联想丰富,感情热烈奔放。
三、互动探究1、诗人贺敬之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当他回到延安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
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理清思路,概括作者的感情变化。
(1)回延安,兴奋(2),圣地养育我(3),欢聚话今昔喜悦(4)看延安,(5),圣地大贡献热爱2、概括主旨:3、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贺敬之的诗歌中的?找出具体语句:四、品读,品味语言一首好诗,诗中少不了精彩的语言运用,现在请同学们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1、圈出你认为用的好的字词、句子并和大家讨论与分享其表达效果请你根据“从(字词、句),写出了/表现了/突出了。
”句式表达。
我从一个“搂”字,中,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之情。
《回延安》教案学案4篇
《回延安》教学案教学建议一、结构思路全诗共五节:第一节,回延安,激动满情怀第二节,忆延安,圣地养育我第三节,会亲人,欢聚话今昔第四节,逛新城,旧貌换新颜第五节,赞延安,圣地大贡献二、思想感情诗贵在有激情。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爱延安、会亲人、寿延安、颂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
在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
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
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
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三、夸张手法的运用这首诗里有这样的话:“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极言亲人重逢说话之多。
这种为了强调事物的某一特征,作夸大的描述的修辞方法,叫作夸张。
又如:“双手接定宝塔山”“满窑里围得不透风”等等,高耸入云的宝塔山怎么楼得过来呢?满窑里真的被人围得一点风也透不进吗?这样写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热爱延安、热爱延安亲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延安人民热烈欢迎诗人的真挚情景。
四、富于变化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作品每小节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①比兴关系:这是“信天游”诗节中大量使用的。
所谓“比对,即比喻。
古人说:。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所谓“兴”,即起兴。
古人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信天游”每节的第一句常用“比”或“兴”,目的都是为了引出第二句的内容来。
如。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一节中,第一句是以“比”开头的,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战士的成长,目的是要说明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导学案含答案
2 回延安导学案教学目标1. 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 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3.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预习反馈:1、文学常识填空。
信天游,也叫__________,流行于__________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_________,常用来__________ ,亦可叙事。
_______。
1945年曾经与丁毅等人集体创作歌剧________。
1956年用陕北“信天游”民歌体的形式创作了诗歌《回延安》, 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
2、学生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白羊肚.()手巾.()糜.子()气喘.()黍.类()油膜..()整体感知:3. 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4. 概括诗歌每个部分的大意。
合作探究写作特色:5. 诗出作者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的?6. 体会作者在第一节中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动词表现情感的?修辞手法:7. 分析诗歌第二节比喻修辞运用的与众不同之处。
8. 诗歌第四节运用哪种修辞描绘了延安城秀丽如画的新面貌?具体谈一谈。
分析情感:9. 诗人是如何在诗中抒发感情的?艺术特点:10.分析全诗富于变化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11. 夸张手法的运用。
拓展延伸:请你说一说信天游和我们学过的古诗词有什么不同?学习小结:13.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当堂训练14. 阅读《回延安》节选,回答下面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1)全诗采用的是________的形式。
回延安教案(精选7篇)
•••••••••••••••••回延安教案回延安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回延安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回延安(教师中心稿) 教案篇1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当你踏上你离别多年的故土,看到那里的亲山、亲水、亲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写的《回延安》。
贺敬之于1940年到达延安革命胜地,1946年离开延安,奔赴人民解放战争的新战场。
1956年,诗人重回曾经生活战斗过的胜地延安,此时正好是十年时间,那么,当作者看到那熟悉的山水和热情的乡亲们时,他的心情如何,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二、熟读、演唱,体会诗人流露的真情。
1、自由读、体会诗情,弄懂本诗的感情基调。
全诗基调:热烈、欢快、亲切、昂扬。
第一部分:跳荡、激烈。
第二部分:深厚。
第三部分:真挚、亲切。
第四部分:热情、明快。
第五部分:激越、昂扬。
2、弄懂感情基调基础上齐诵,再次体会。
3、大家都读了两遍,我们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进而介绍“信天游”的知识,并用《信天游》曲调演唱。
信天游是民歌的一种,属山歌性质,流行与陕北一带。
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
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段(节),往往是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本意。
每句四个节拍,与七言诗句略同。
短的只有一两段,长的可接连数十段。
每段的两句都押韵,多段可以连用一韵,也可以换韵。
多段时,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
{有关”信天游”的知识见原第二册教材《回延安》后。
}三、讨论:1、把“回延安”改成“去延安”、到延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用“回”字说明作者犹如一个远离家乡、久别母亲的孩子,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母亲的怀抱;的过程用“回”字更能表达出诗人与延安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和特殊的感情;“回”是全诗的“诗眼”,全诗紧扣一个“回”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赞颂,如改为“去”“到”没有上述表达效果。
回延安》。导学案
回延安》。
导学案
回延安》导学案
一、课前准备:在图书馆或者上网查找有关延安的资料,并整理成小故事的形式。
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并找一些来读读。
二、口语训练:通过阅读信天游作品,向大家讲述延安的故事。
三、内容欣赏:
1、为诗歌的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以概括其内容。
2、反复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延安的热爱和赞扬。
四、背诵你最喜欢的一节诗。
回延安》当堂达标练
一、基础训练
1、《回延安》的体裁是什么?它采用了XXX的形式进行创作。
2、《回延安》中出现了一些口语化的语言,例如:“XXX吃奶望着妈”和“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3、《回延安》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爱。
二、阅读《回延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XXX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XXX想着你……
1、这段语段主要写了作者回到家乡延安的情景,以及他对家乡的深情厚爱。
2、“羊羔羔”代表着作者在家乡的童年时光,这是一种纯真、温暖和幸福的感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2、《回延安》导学案
2.《回延安》导学案第一段——自学质疑(第一课时)【环节一】自主学习——明确目标,自学教材(30分钟)小组分工提示:在本环节自学过程中,请同学们按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小组协调员组织学习开始学习、监督员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督导本组同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计时员根据自学任务督导本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环节的学习任务。
1、明确目标(1分钟)阅读熟知本课学习目标,圈划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
2、积累常识(3分钟)登录平台-查看作业-选择微课“《回延安》基础梳理”进行学习。
知识链接:作者简介: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1924年11月出生于山东峄县。
1940年到延安,曾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工作。
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5年曾经与丁毅等人集体创作歌剧《白毛女》。
1956年用陕北“信天游”民歌体的形式创作了诗歌《回延安》,影响较大。
此后创作的《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歌》也成了诗人创作艺术的高峰。
这些抒情诗充分展示了诗人提炼生活的艺术才情,情真意切,构思精巧,音律生动。
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如《放声歌唱》《十年放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在艺术形式上有新的探索,借鉴了国外政治抒情诗歌中的“楼梯式”,并将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和对仗,以及民歌中的某些独特形式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956年作者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无限兴奋喜悦,因此写了这首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写作背景:《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
诗人1940年到延安,1946年离开延安。
从1946年到1956年,其晨离开整整10年。
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八年级下语文2《回延安》导学案
八年级下语文2《回延安》导学案2回延安教学目标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3.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预习反馈:1、文学常识填空。
信天游,也叫__________,流行于__________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_________,常用来__________,亦可叙事。
贺敬之,现代著名________、________。
1945年曾经与丁毅等人集体创作歌剧________。
1956年用陕北“信天游”民歌体的形式创作了诗歌《回延安》,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白羊肚.手巾()糜.子()气喘.()黍.类()油膜.()整体感知:3.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4.概括诗歌每个部分的大意。
8.诗歌第四节运用哪种修辞描绘了延安城秀丽如画的新面貌?具体谈一谈。
分析情感:9.诗人是如何在诗中抒发感情的?艺术特点:10.分析全诗富于变化的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11.夸张手法的运用。
拓展延伸:12.这首诗是用信天游的形式写出的,请你说一说信天游和我们学过的古诗词有什么不同?学习小结:13.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当堂训练14.阅读《回延安》节选,回答下面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1)全诗采用的是________的形式。
回延安导学案
回延安导学案导学目标:1.了解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探究延安在革命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征和成就。
3.认识延安整风和抗日战争期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导学内容:一、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1.延安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根据地,也是中国革命的中心。
2.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3.延安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历史时期。
二、延安在革命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征和成就1.政治特征:a.延安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重要工作基地。
b.建立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
c.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和战略,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2.经济特征:a.延安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发展了合作社和农村经济。
b.大力发展山上事业,如冶金、工业、医疗等,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就业和生活保障。
3.文化特征:a.延安成立了研究和宣传鲁迅文化的研究所、图书馆等机构。
b.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艺创作方法和风格,培养了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
c.延安整风运动在文化思想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延安整风和抗日战争期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1.延安整风运动:a.整风运动是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上的问题和政治上的错误的重要措施。
b.整风运动推动了党的政治工作和思想建设的发展。
c.整风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日后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
2.抗日战争期间的历史事件和人物:a.延安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和工作,有效组织和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进行。
b.延安时期出现了杨成武、黄炎培、王稼祥等一大批杰出的革命人物。
导学练习:1.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有什么地位?2.延安在革命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3.延安整风运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有何影响?4.延安抗日民主政府的成立和工作对抗日战争有何贡献?5.列举出延安时期的一些重要人物及其贡献。
导学案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案,我们了解到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探究了其在革命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特征和成就。
《回延安》导学案及答案
《回延安》导学案(共一课时)一、目标导学1.朗读品味诗歌,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语言艺术特色。
2.抓住关键句,学习这首诗是如何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
3.整体把握文意,体会诗歌字里行间所深寓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自主预学1、大声朗读诗歌,给划线字注音。
羊羔羔()搂定()白羊肚()糜子()黍类()油馍()气喘()眼眶()树梢.( ) 满窖.( ) 脑畔.( )2、文学常识积累本文作者,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24年生于山东枣庄市峄县。
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造了我国第一部新歌剧,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这是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这一深刻的主题。
他的《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都很有影响。
本文选自他的诗集。
3、知识链接信天游,也叫,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亦可叙事。
注意运用手法,曲调淳朴高亢、粗犷豪放,联想丰富,感情热烈奔放。
三、互动探究1、诗人贺敬之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当他回到延安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
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理清思路,概括作者的感情变化。
(1)回延安,兴奋(2),圣地养育我(3),欢聚话今昔喜悦(4)看延安,(5),圣地大贡献热爱2、概括主旨:3、延安是以怎样的形象出现在贺敬之的诗歌中的?找出具体语句:四、品读,品味语言一首好诗,诗中少不了精彩的语言运用,现在请同学们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1、圈出你认为用的好的字词、句子并和大家讨论与分享其表达效果请你根据“从(字词、句),写出了/表现了/突出了。
”句式表达。
我从一个“搂”字,中,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之情。
《回延安》导学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回延安》导学案主备:顾红梅审阅:审批:课型:自学验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以及“信天游”的特点。
2、理解诗人真挚炽热的感情和诗的主题。
3、学习本诗成功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初步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主处理生字词。
2、反复诵读,在文中勾画出饱含情感的语句,批注自己的理解。
3、在朗读过程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准备与同学交流。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
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新歌剧《白毛女》。
主要作品有《放声歌唱》《十月颂歌》《雷锋之歌》等。
2、写作背景:《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
诗人1940年到延安,1946年离开延安。
从1946年到1956年,其晨离开整整10年。
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
【情景导入】【导学内容】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白羊肚.()糜.子( ) 黍.类( ) 油馍.( )柳林铺.()打发.()漫溯.()气喘.( )2、梳理结构思路,把全诗五节内容整理到课文上。
第一节,回延安,激动满情怀第二节,忆延安,圣地养育我第三节,会亲人,欢聚话今昔第四节,逛新城,旧貌换新颜第五节,赞延安,圣地大贡献3、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线索是什么?【我的疑问】二、、合作探究1、全诗第一节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请你试着找一找,并说说这些词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怎样的心情?2、比兴手法在“信天游”一诗中大量使用,请你结合知识链接的相关内容,试着在原文找一找含有比兴手法的句子并作说明?3、夸张手法的运用也是信天游的艺术特色之一。
请你找出一句,并说一说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诗人把延安比作母亲,并数次在诗中热烈地呼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回延安》学案
主备人:潘延宗审核人:语文学科组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
3.体会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贺敬之,1924年生,现当代诗人、剧作家。
山东枣庄人。
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
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此剧1951年荣获斯大林文学奖。
80
年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部长。
主要诗歌集有《乡村的夜》《放歌集》《贺敬之诗选》等。
写作背景:
1956年作者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无限兴奋喜悦,因此写了这首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当时诗人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诗人出
个节目,于是诗人就采用了最具地方特色的“信天游”的格式写了这首诗。
诗体简介
信天游,广泛流行于我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
它的特点是:
章法上:两行一节,节数不定。
韵律上:节内押韵。
语言上:七言为基本句式,可长可短,灵活自由。
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
往往是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本意。
朗诵诗歌
1、要求读准字音。
2、读出停顿、语气和感情。
给加线的字注音
白羊肚手巾炕上坐糜子油馍
脑畔眼眶
【合作探究】
1、这首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五部分,试着给每部分拟小标题或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2、全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精讲点拨】
3、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试分别举例分析。
(1)信天游:
(2)地方色彩:
4、找出你喜爱或令你动情的诗句,痛快地读出来,请用“我喜欢……,因为……”“……好,好在……”的句式进行品析。
(提示:可从修辞、描写方法、情感抒发等方面考虑)
总结
诗人采用“信天游”这一民歌形式记下回延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重游革命圣地的无限喜悦和对延安、延安人民及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
【当堂达标】
1、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方色彩,请根据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10分)
(1)延安人特殊的住房:
(2)延安人喜爱的衣着:
(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
(4)延安人待客的食物:
2、诗人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请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手法写一个片段(50~100字),并注明用了什么手法。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