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PPT
合集下载
自发性气胸护理PPT课件
![自发性气胸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61181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a.png)
05
定期进行随访,了解
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04
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
了解血液情况
03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
了解心脏功能变化
02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了解肺功能变化
01
定期进行胸部X光检
查,了解肺部情况
4
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普及
01
自发性气胸定义:肺部疾病,由于肺泡破裂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
02
病因:肺部疾病、剧烈运动、外伤等
02
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 如有堵塞及时处理
03
保持引流管固定,防 止脱落
04
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 防止感染
05
记录引流量,及时调 整引流速度
3
预防措施
避免剧烈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 A
打篮球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C
免熬夜、吸烟等不良习惯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 E
现并治疗肺部疾病
B 避免提重物,减少胸腔
03
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
04
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05
预防措施: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
自我护理指导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 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02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情绪激动和焦虑
03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 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04
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咳嗽 技巧,避免用力过度
症状
等一般情况
体位护理
01
卧床休息: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运
动
02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
03
避免咳嗽: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减
护理查房自发性气胸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查房自发性气胸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5d40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5.png)
01
02
03
胸部X线检查
显示气胸的典型影像特征 ,如肺萎缩、肺间质增厚 、纵膈移位等。
胸部CT检查
更精确地显示气胸的程度 和范围,以及可能的原因 。
血气分析
评估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 ,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 。
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突发一侧 针刺样疼痛、呼吸困 难、胸闷、刺激性咳 嗽等。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呼吸困难和胸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处理
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遵医嘱使用抗生 素;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 颜色、量及性质;定期复查胸片或B 超,观察胸腔积液吸收情况。
复发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避免诱发因素,如剧烈运动、咳嗽等;加强营养支持,增强体质;积极治疗原发病。
处理
及时发现并处理,再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保持病室空气流通,限制探视;做好基础护理和 心理护理。
06
健康教育与预后
患者教育
疾病定义与症状
向患者详细介绍自发性气胸的定 义、常见症状和体征,以增加患
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
日常护理
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日常护理,包 括避免剧烈活动、避免突然用力
等。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问 题,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安慰
。
预后评估
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以及胸腔积气的吸收情况和肺部复张情况。
评估标准
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肺功能检查结果, 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风险因素
分析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如年龄、肺 基础疾病等。
康复锻炼
休息与活动平衡
指导患者如何在休息与活动之间取得平衡,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精编】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PPT课件
![【精编】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d35e6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8.png)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期消毒 ;协助患者有效咳嗽排痰;遵
医嘱使用抗生素。
预防胸腔积液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如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
理。
预防皮下气肿
观察患者皮肤有无肿胀、捻发 音;尽量避免剧烈咳嗽和屏气
动作。
处理心脏疾病
对于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应密 切观察心电监护的变化;如有
随访安排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随访计划,以便及时 发现和处理问题。
05
自发性气胸的典型病例分享
病例一:青年男性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患者年龄:28岁
01
02
症状:突发胸痛、呼吸困难
诊断:左侧自发性气胸,肺组织压缩约 30%
03
04
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护理包括体 位管理、疼痛护理、呼吸道管理
护理措施: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疼痛程度 、协助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引流管通畅
05
06
预后:术后恢复良好,肺组织逐渐膨胀, 无并发症发生
病例二
患者年龄:75岁 症状: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加
重
诊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右侧自 发性气胸,肺组织压缩约50%
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护理包 括预防感染、促进排痰、呼吸功能锻 炼
护理措施:监测生命体征、评估呼吸 功能、协助患者有效排痰、指导呼吸 功能锻炼
预后:术后恢复良好,肺组织逐渐膨 胀,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例三:双侧自发性气胸的护理
患者年龄:45岁
01
症状:双侧胸痛、呼吸困难进
行性加重
02
诊断:双侧自发性气胸,肺组
护理查房自发性气胸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查房自发性气胸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bc59a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2.png)
发病机制
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 一是因肺部疾病导致肺组织和脏层胸 膜破裂,二是因肺大疱、细微气肿疱 自行破裂。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自发性气胸的典型症状包括突然 发生的一侧胸痛、胸闷、呼吸困 难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刺激性 咳嗽、心悸、血压下降等症状。
诊断依据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 进行诊断。
。
我们将积极推广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方法 ,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为 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
我们将加强与其他医疗部门的协作和交 流,共同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佳治疗 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医
疗服务。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疼痛管理:药物镇痛、心理支持等
药物镇痛
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呼吸衰竭预防与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吸氧
给予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 呼吸困难。
有效咳嗽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 促进肺复张,排出肺内气 体。
雾化吸入
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稀 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氧疗管理:鼻导管、面罩、机械通气等
鼻导管吸氧
机械通气
遵医嘱给予鼻导管吸氧,根据病情调 整氧流量。
对于呼吸衰竭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机 械通气,维持呼吸功能。
面罩吸氧
对于严重缺氧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面 罩吸氧,提高氧浓度。
肺功能检查
评估肺功能状况,了解 患者通气和换气功能。
自发性气胸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 一是因肺部疾病导致肺组织和脏层胸 膜破裂,二是因肺大疱、细微气肿疱 自行破裂。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自发性气胸的典型症状包括突然 发生的一侧胸痛、胸闷、呼吸困 难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刺激性 咳嗽、心悸、血压下降等症状。
诊断依据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 进行诊断。
。
我们将积极推广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方法 ,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为 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
我们将加强与其他医疗部门的协作和交 流,共同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最佳治疗 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医
疗服务。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疼痛管理:药物镇痛、心理支持等
药物镇痛
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呼吸衰竭预防与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吸氧
给予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 呼吸困难。
有效咳嗽
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 促进肺复张,排出肺内气 体。
雾化吸入
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稀 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氧疗管理:鼻导管、面罩、机械通气等
鼻导管吸氧
机械通气
遵医嘱给予鼻导管吸氧,根据病情调 整氧流量。
对于呼吸衰竭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机 械通气,维持呼吸功能。
面罩吸氧
对于严重缺氧患者,可遵医嘱给予面 罩吸氧,提高氧浓度。
肺功能检查
评估肺功能状况,了解 患者通气和换气功能。
护理查房自发性气胸的护理ppt课件
![护理查房自发性气胸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a3847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5b.png)
分类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自发性气 胸。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吸烟、肺部疾病、遗传因素等。
发病机制
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与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肺大疱、细微气肿疱自行破 裂等因素有关。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 学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与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栓塞等 疾病进行鉴别。
生命体征
是否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生 命体征变化。
心理与社会支持评估
心理状态
是否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社会支持
是否有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系统,能否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03 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刺 激性气味和烟雾。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
畅。
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用力,如 提重物、跑步等。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感染。
症状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 、节律和深度的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咳 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 或坐位,以利于呼吸。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下气肿、纵 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
的康复支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护理查房自发性气胸的护理ppt课 件
汇报人: 2023-11-26
目 录
• 疾病概述 • 护理评估 • 护理措施 • 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 • 护理案例分享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 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 大疱、细微气肿疱自行破裂,使肺和 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和继发性自发性气 胸。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吸烟、肺部疾病、遗传因素等。
发病机制
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与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肺大疱、细微气肿疱自行破 裂等因素有关。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 学检查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与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栓塞等 疾病进行鉴别。
生命体征
是否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生 命体征变化。
心理与社会支持评估
心理状态
是否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社会支持
是否有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系统,能否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03 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刺 激性气味和烟雾。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 素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
畅。
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用力,如 提重物、跑步等。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和感染。
症状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 、节律和深度的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咳 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 或坐位,以利于呼吸。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下气肿、纵 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
的康复支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护理查房自发性气胸的护理ppt课 件
汇报人: 2023-11-26
目 录
• 疾病概述 • 护理评估 • 护理措施 • 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 • 护理案例分享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自发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 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 大疱、细微气肿疱自行破裂,使肺和 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ppt课件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405e270912a21614792938.png)
1.X线检查 2.CT 是诊断气胸最可靠的方法 对胸腔内少量气体的诊断较为敏感
3.胸膜腔造影
4.胸腔镜
诊断要点
1.突发的胸痛、呼吸困难和刺激性干咳
2.有气胸的体征 3.X线检查显示胸腔积气和肺萎陷
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在于排除气体缓解症状促使肺复张,防 止复发
1.保守治疗
2.排气治疗 3.手术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要点
1.确保引流装置安全: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液 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出口60cm 2.确保引流通畅:水柱随呼吸上下移动和液面有 气体溢出 3.防引流管堵塞:定期捏挤,防扭曲、受压 4.防止意外:搬运病人时双重夹管;更换引流瓶 时先夹住近心端管再操作;引流管滑出时嘱病人 呼气并迅速封闭引流口
高压环境进入低压环境
临床分型性)
交通性 (开放性)
张力性(高压性)
临床分型
闭合(单纯)性气胸 空气进入胸膜腔后,裂口随即关闭,胸膜腔与外 界不在沟通
临床分型
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胸膜腔持续与外界相通,空气自由进入胸腔
临床分型
张力(高压)性 由于裂孔呈活瓣作用,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膜腔; 呼气时,空气滞积于胸膜腔内,胸内压急剧上升
定义
指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的自发破裂,或靠近
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 使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 胸
病因
原发性 健康人,多见于瘦高体形的男性青壮年
继发性 COPD、肺结核、肺癌、肺脓肿等肺部基
础疾病引起细支气管的不完全阻塞,形成肺大疱
破裂
其他
航空、潜水作业时无适当防护措施或从
保守治疗
主要适用稳定型小量闭合性气胸 具体方法:严格卧床休息、给氧,支气 管 痉挛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酌情给予镇静镇 痛等药物。
3.胸膜腔造影
4.胸腔镜
诊断要点
1.突发的胸痛、呼吸困难和刺激性干咳
2.有气胸的体征 3.X线检查显示胸腔积气和肺萎陷
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在于排除气体缓解症状促使肺复张,防 止复发
1.保守治疗
2.排气治疗 3.手术治疗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要点
1.确保引流装置安全: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液 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出口60cm 2.确保引流通畅:水柱随呼吸上下移动和液面有 气体溢出 3.防引流管堵塞:定期捏挤,防扭曲、受压 4.防止意外:搬运病人时双重夹管;更换引流瓶 时先夹住近心端管再操作;引流管滑出时嘱病人 呼气并迅速封闭引流口
高压环境进入低压环境
临床分型性)
交通性 (开放性)
张力性(高压性)
临床分型
闭合(单纯)性气胸 空气进入胸膜腔后,裂口随即关闭,胸膜腔与外 界不在沟通
临床分型
交通性(开放性)气胸 胸膜腔持续与外界相通,空气自由进入胸腔
临床分型
张力(高压)性 由于裂孔呈活瓣作用,吸气时,空气进入胸膜腔; 呼气时,空气滞积于胸膜腔内,胸内压急剧上升
定义
指肺组织及脏层胸膜的自发破裂,或靠近
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小气肿泡自发破裂, 使肺及支气管内气体进入胸膜腔所致的气 胸
病因
原发性 健康人,多见于瘦高体形的男性青壮年
继发性 COPD、肺结核、肺癌、肺脓肿等肺部基
础疾病引起细支气管的不完全阻塞,形成肺大疱
破裂
其他
航空、潜水作业时无适当防护措施或从
保守治疗
主要适用稳定型小量闭合性气胸 具体方法:严格卧床休息、给氧,支气 管 痉挛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酌情给予镇静镇 痛等药物。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 (1) ppt课件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 (1)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77a6f9bd64783e08122ba0.png)
❖影像学检查
胸片提示:左侧气胸,肺组织压缩约100%
病史简介
❖ 患者于12.16日17时在局麻下行左侧胸腔闭式引 流术。治疗上遵医嘱予消炎、化痰、止痛、营养 等对症处理 。
❖ 12月18日,胸部CT检查左侧胸腔内积气积液, 并见气液平面,左肺受压膨胀不全(左肺压缩约 50%);左肺上叶絮样渗出影,左肺下叶条索样 致密影。继续胸腔闭式引流,给以抗炎对症治疗。
❖护理诊断
术后护理
1、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肺扩张能力下降、切口 疼痛有关
2、疼痛(胸痛) 与胸部伤口及胸腔置管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胸腔置管有关
4、知识缺乏 缺乏气胸防治的相关知识
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肺扩张能力下降、
切口疼痛有关
❖ 目标:病人住院期间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呼 吸平稳
❖ 措施:
① 绝对卧床休息,采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避免一 切增加胸腔内压力的活动
呼气时,空气滞积于胸膜腔内,胸内压急剧上升
❖ 症状
临床表现
1)胸痛 2)呼吸困难 3)咳嗽 4)休克
❖ 体征:
临床表现
患侧胸部略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低, 叩诊呈过度反响,语颤和呼吸音均减低或消失, 口唇发绀,气管向健侧移位,心率增快,脉搏细 弱等。
少量气胸或局限性气胸的体征常不太明显,叩 诊仅有轻度反响增强,听诊呼吸音稍减低等。
保守治疗
主要适用稳定型小量闭合性气胸
具体方法:严格卧床休息、给氧,支气 管痉 挛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酌情给予镇静镇痛 等药物。
排气治疗
1.张力性气胸病情危急可行紧急排气 2.胸腔穿刺抽气适用小量气胸,呼困较轻,
心肺功能尚好的闭合性气胸。 3.胸腔闭式引流适用不稳定气胸,呼困明显,
胸片提示:左侧气胸,肺组织压缩约100%
病史简介
❖ 患者于12.16日17时在局麻下行左侧胸腔闭式引 流术。治疗上遵医嘱予消炎、化痰、止痛、营养 等对症处理 。
❖ 12月18日,胸部CT检查左侧胸腔内积气积液, 并见气液平面,左肺受压膨胀不全(左肺压缩约 50%);左肺上叶絮样渗出影,左肺下叶条索样 致密影。继续胸腔闭式引流,给以抗炎对症治疗。
❖护理诊断
术后护理
1、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肺扩张能力下降、切口 疼痛有关
2、疼痛(胸痛) 与胸部伤口及胸腔置管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胸腔置管有关
4、知识缺乏 缺乏气胸防治的相关知识
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肺扩张能力下降、
切口疼痛有关
❖ 目标:病人住院期间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呼 吸平稳
❖ 措施:
① 绝对卧床休息,采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避免一 切增加胸腔内压力的活动
呼气时,空气滞积于胸膜腔内,胸内压急剧上升
❖ 症状
临床表现
1)胸痛 2)呼吸困难 3)咳嗽 4)休克
❖ 体征:
临床表现
患侧胸部略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低, 叩诊呈过度反响,语颤和呼吸音均减低或消失, 口唇发绀,气管向健侧移位,心率增快,脉搏细 弱等。
少量气胸或局限性气胸的体征常不太明显,叩 诊仅有轻度反响增强,听诊呼吸音稍减低等。
保守治疗
主要适用稳定型小量闭合性气胸
具体方法:严格卧床休息、给氧,支气 管痉 挛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酌情给予镇静镇痛 等药物。
排气治疗
1.张力性气胸病情危急可行紧急排气 2.胸腔穿刺抽气适用小量气胸,呼困较轻,
心肺功能尚好的闭合性气胸。 3.胸腔闭式引流适用不稳定气胸,呼困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水封瓶应位于胸 部以下60-100cm.不可倒转,维持引流系统密 闭,应确保玻璃管下端在水面下3-4cm.妥善 放置、固定引流系统,防止踢倒,病人翻身 活动时防止管子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放置引流管后鼓励病人深呼吸,利于胸内气 体排除,促进肺复张。病人下床活动时,引 流瓶应低于胸部水平;避免引流瓶过高,瓶 内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若引流管从胸 腔滑脱,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 处理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并协助医 生进一步处理。
烈活动,如打球、跑步等。 4.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 5.吸烟者戒烟。 6.若出现突发性胸痛,随即感到胸闷、气急
复发征兆时,及时就诊。
问题
❖ 1.胸腔闭式引流的目的 ❖ 2.胸膜腔闭式引流管的安置部位 ❖ 3.胸腔插管引流后,水封瓶内液柱无波动或
波动微弱,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引流胸腔内积气、积血、和积液;重建负 压,保持纵膈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
自发性气胸”收入我科治疗。入院时生命
体征:T 36℃ P104次/分 R 22次/分 BP
130/70mmHg,轮椅送入病房,神清,查
体:左侧呼吸动度较右侧弱,左侧呼吸音
较右侧低,右肺闻及少许湿罗音。病员自
诉既往有“慢支炎”病史多年,且伴有咳
嗽、咳痰症状,否认有家族传染病及遗传
病史。病后精神、食欲、睡眠欠佳,二便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自发性气胸护理查房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病例介绍
❖
患者,刘大全,男 ,62岁 ,自述于1
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左侧胸痛、胸
闷、气紧,院外X片示:左侧气胸。为求
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就诊,门诊以“左侧
2.
谢谢聆听
护理措施
一:气体交换受损 与胸腔积气导致胸廓活 动受限与肺萎缩有关
1.吸氧:3L/min,促进气胸吸收。
2.体位:病情稳定者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 降,有利于呼吸、咳嗽排痰及胸腔引流。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呼吸频率、幅度及缺 氧症状,有无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发绀等现象。
4.鼓励患者经常翻身深呼吸咳嗽,加速胸腔 内气体排出,促进肺复张。
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诊疗计划:
❖ 1、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大小便常 规检查;
❖ 2、心电监护,吸氧,嘱病人卧床休息; ❖ 3、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抗感染,氨茶碱对症治
疗; ❖ 4、急诊行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闭式引流术
❖ 由医生于床旁在局麻下为病员行左侧 胸腔闭式引流术,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一 根接无菌水封瓶,引出大量气体,水柱波 动明显,病员左侧胸壁切口敷料清洁、干 燥、固定。病员自诉气紧缓解,手术顺利, 术中及术后病员未诉不适。
三、有感染的危险 与胸腔置管有关
1.密切观察体温,及时查看血常规等。 2.严格无菌操作。 3.保持胸腔引流口处敷料干燥,清洁。 4.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加强营养。 5.遵医嘱合理应用抗菌药。
四、知识缺乏 缺乏气胸防治的相关知识
1.根据患者的掌握知识的程度,有针对性的 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
2.讲解胸腔引流管引流的目的,及简单的护 理注意事项。
护理评价
❖ 一、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改善 ❖ 二、病人的舒适程度改善 ❖ 三、病人住院期间体温正常,无感染发生 ❖ 四、病人掌握气胸的护理注意事项,积极配
合治疗 ❖ 五、病人焦虑情绪得到改善
健康教育
1.避免抬举重物,剧烈咳嗽、屏气。 2.饮食应清淡富含维生素,保持大便通畅。 3.劳逸结合,在气胸痊愈的一个月内,勿剧
3.讲解定时深呼吸、咳嗽咳痰、吹气球的重 要性。
4.介绍气胸的诱发因素,避免诱因。
五、焦虑 与担心疾病有关
1.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其焦虑情 绪。
2.以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病 人的信任。
3.多与病人沟通,关心病人,尽量满足其合理 要求。
4.指导病人运用合适的放松方变:与气胸所致疼痛及胸腔置 管有关
1.指导病人取合适体位。
2.严密观察病情,疼痛严重者,遵医嘱使用 止痛剂。
3.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避 免剧烈咳嗽,必要时给予止咳剂。
4.咳嗽或活动时用手压住引流处伤口,体位 改变时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避免刺激引起 疼痛。
5.避免受凉,以防感冒引起咳嗽导致疼痛加 剧。
护理诊断
❖ 一、气体交换受损 与胸腔积气导致胸廓 活动受限与肺萎缩有关
❖ 二、舒适的改变 置管有关
与气胸所致疼痛及胸腔
❖ 三、有感染的危险 与胸腔置管有关
❖ 四、知识缺乏
缺乏气胸防治的相关知识
❖ 五、焦虑
与担心疾病有关
护理目标
❖ 一、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恢复或改善 ❖ 二、病人的舒适程度得以改善 ❖ 三、病人住院期间无感染发生 ❖ 四、病人掌握气胸治疗及预防的相关知识 ❖ 五、病人的心理压力减轻,无紧张焦虑等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