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课堂实录2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e3704f7cd184254a353530.png)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三篇【导语】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理解“闲愁”的特点,感知人性人情之美;掌握《醉花阴》的抒情艺术;2.比较阅读,了解“易安体”的艺术特征,了解李词多方面的风格美。
教学难点:进入诗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了解人性人情之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缘景明情的鉴赏诗歌的方法,了解移情、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以及李清照诗词艺术特征;2.过程方法目标:诵读中明情、品味中悟情、比较中辨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闺情词中的婉约细腻的感情,欣赏其中彰显的人性人情之美,感受李清照柔弱女子的阳刚豪放的一面。
【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学步骤】一、导入:创设诗境“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章有后主遗风”。
这个大明湖畔的绝代词人就是李清照。
她,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她的《如梦令》《武陵春》,昨天又请大家预习了《醉花阴》,相信我们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
你以为她是怎样的人呢?说说你对她的认识。
生答。
师小结学生可能想到的答案:多情、闲适、柔媚、多才多艺、命运多舛是现在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认识。
相信这堂课结束后,你对她的了解会更深入一些。
二、诵读,感受音韵美师:诗歌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的本质在于抒情。
请你带着对这首诗歌理解的感情深情诵读。
1.个别朗读2.自主评价3.诵读提示:读对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情味4.教师范背三、思读:体会意境美1.师:古人写诗作词,讲究炼字,在节骨眼处炼得好,使全篇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从而体现主旨,彰显情感的,便是“诗眼”或“词眼”。
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师生讨论后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愁?你了解类似的愁吗?师生对话,教师小结:这首词以愁发篇,一开篇就愁云笼罩,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
《醉花阴》教学实录
![《醉花阴》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38865c7b8e9951e79a892707.png)
日不 见 , 如 三秋兮 !
— —
《 诗 经》
生 3 : 有一种 思念 的苦 。 生 4: 悲伤 。 师 : 悲伤 吗 ? 你 再 体 会 一 下 。
红 豆 生 南 国, 春 来发 几 枝 。 愿 君
多采 撷 , 此物 最相 思。
— —
师 : 我 听 出来 了 , 你把“ 又” 字
( 一 生读 。 )
很 长 。其 实 , 并 不 是 白昼 很 长 , 而 是
( 师板 书 “ 展 开联 想 ” “ 发 挥 想
象” 。) 师 : 但 现 在 的 李 清 照 呢 ? 她 多
李 清照 的心理 感觉。
师 : 按 照地 理 常 识 看 , 到 秋 天
遍 。 朗读 时注 意 字音 、 韵脚 、 节奏 、 了, 白昼 应 是 越 来 越 短 , 怎 么 会 是 么 孤 单 n 阿J你 们 看 , 一个“ 又 ” 字 包
憔悴 。
— —
柳 永《 凤栖梧 》
生 4: 悲伤 有点重 了。 李 清 照 对 让 李 清 照 备 受 煎 熬 。 师 : 很 好 。 忧 伤 与 愁 苦 应 是 这 下 以 前 丈 夫 在 家 与 李 清 照 一 因 为 思 念 丈 夫 的 思 念 应 是 忧 伤 与 愁 苦 。
王维《 相 思》
生 4: 忧愁 。 师 : 你 改 主 意 啦 !为 什 么 是 忧
愁呢?
重读 了。为什 么?
生 3: 我想 , 李 清 照 在 佳 节 里 守 候 丈 夫 应 该 是 许 多 回 了 。这 份 思 念 师 : 好 , 同学们 , 请 大 家 想 象 一
衣带 渐 宽终 不悔 , 为伊 消得人
《醉花阴》教学课例
![《醉花阴》教学课例](https://img.taocdn.com/s3/m/816581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f.png)
《醉花阴》教学课例教材分析:《醉花阴》是人教版教材高中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七课《李清照词两首》的第一首词。
本词所在单元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五本书中唯一的宋词板块,宋词风格主要分为婉约和豪放两种,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而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中的俊杰。
本词主要写了词人李清照在丈夫离家之后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词风婉约哀怨,意象新奇,对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和欣赏能力有很大帮助。
课堂导入: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名家辈出,在我们所熟悉的灿烂群星中,你最佩服的人是谁?你最佩服的女作家是谁?最佩服的文人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说到女文人,许多学生说是李清照。
看课件幻灯片,放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再看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
师:我们看了三位名家的诗歌,感觉都很美。
我现在问大家。
这几首诗里都是写的哪个节日?生:九九重阳节。
师:是的,都是写的重阳节,那么我们对重阳节的风俗了解多少呢?甲生答:登高和插茱萸。
师:这都是,还有呢?乙生答:我觉得还应该有赏菊花的风俗,因为孟浩然和杜牧的诗里都有描写菊花的诗句。
师:说得好。
这位同学很聪明,他从刚才的诗里看出了东西。
那么重阳节还有别的风俗吗?丙生答:还应该喝酒吧,你看杜牧的诗里写到了“但将酩酊酬佳节”。
师:是的。
不但要喝酒,还要喝菊花酒。
生:啊,喝菊花酒,古人也真够浪漫的。
师:是啊。
这是唐朝人的重阳情节。
那么我们所喜爱的宋朝词人如何来写重阳节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
老师范读这首词或放范读录音。
再看幻灯片,放伊世珍《琅环记》卷中引《外传》:“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
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
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是易安作也。
”师:哪位同学翻译一下这个故事?学生丁:就是说李清照在重阳节的时候给赵明诚写了一首词寄给他,明诚很欣赏。
醉花阴 优秀课堂实录
![醉花阴 优秀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bc5180284b35eefdc8d33388.png)
一、导入新课:诗人汪国真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思念别人是一种美丽,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
从这一句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彼此的思念就像这玫瑰花一样温馨而浪漫,可除此之外,思念还会让我们感到孤单寂寞,饱尝离别之苦。
常人尚有如此之感,更何况是情感细腻的一代才女李清照呢?二、新课教学(一)作者及背景介绍: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
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
如《如梦令》。
后期的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
她的词对后世影响较大,居婉约派之首,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之作。
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外出做官,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三、赏析全词师:你认为她读出了什么感情?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生3: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师:这首词是写给谁的?生3:她的丈夫赵明诚。
师:赵明诚现在在哪里?做什么?生3:在负笈求学中/游宦在外。
师:李清照幼有才藻,十八岁适金石家赵明诚,夫妇感情甚笃。
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在孤寂中度过晚年。
她工诗能文,诗尤为宋代大家,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风格顿变。
而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之作,是独守闺中思念远方的丈夫而作的一首相思的词,一首情歌。
词中哪个字体现了对丈夫的浓烈的相思之情?生:(齐答)愁师:(板书:愁)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了,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人写愁,而且都是写愁高手,大家看。
(点击课件,展示古人写愁诗词)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杜甫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观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师:大家看,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落红,愁是有?生:(齐答)数量的师:李煜说,愁像一江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绵绵不尽的春江之水;秦观说飞红万点愁如海,不仅有数量,还有深度。
《醉花阴》课堂实录
![《醉花阴》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a490068f700abb68a882fb03.png)
醉花阴课堂实录授课人:[教学目标]:1.朗读中感受、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词中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品味词精练含蓄的语言。
[教学重点]:理解词中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愁”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请大家看幻灯片上的这幅对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这两幅对联说的是谁呢?生:李清照。
师:那你们以前学过李清照的哪些词?生:齐诵《如梦令》师: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李清照,走进李清照的《醉花阴》,走进李清照的心。
师:请大家大家回顾一下李清照其人。
生1:南宋女词人。
生2:号易安居士。
生3:嫁给了学士赵明诚。
……师总结:清照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师:现在让我们在诵读中初步感受此词。
(先老师配乐(《雪千寻》)范读,接着学生配乐朗读,最后听名家诵唱。
)师:读完此词,你感觉词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心情?生(齐答):愁师:作者开篇写愁,可是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了,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人写愁,而且都是写愁高手。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前人的经典愁句。
生1: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写出愁像三千发丝一样长。
生2: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写出愁多如水。
生3: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写出愁深似海。
……师:这些写愁高手,有的突出愁之长,有的突出愁之深,有的突出愁之多,那么旷世才女李清照要突出愁的什么呢?生:愁的长久。
师:那李清照的愁延续了多久呢?生1:一天,“薄雾浓云愁永昼”生2:不止一天,是几个月。
生3:应该是一年,因为词中说“佳节又重阳”。
师(总结):李清照是日也愁,夜也愁,佳节又临更添愁,夫君未归难断愁。
是愁满心房,黯然神伤。
师:一个人有了愁绪,怎么办?任由愁绪来折磨自己吗?你们有了愁会怎么排遣?众生:听音乐、看书、咆哮几声、到操场打球、拼命吃东西、和好友聊天……师:看来大家排愁法还挺多的,那你们知道古代的诗人词人最喜欢拿什么当作愁的解药呢?生(齐答):酒。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4f650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8.png)
李清照《醉花阴》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李清照《醉花阴》教案李清照《醉花阴》教案(汇编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醉花阴》讲课实录
![《醉花阴》讲课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18dadba43c1ec5da51e270c6.png)
《醉花阴》讲课实录课前预备:3.读完之后,请思考这首词给你怎样的感受?(二)教师准备 1.准备《一剪梅》音乐。
2.准备李清照表现愁绪的诗词。
2.结合词义和词作写作背景深刻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妙处。
教学方法:朗诵法,点拨法。
课前预热1.成语积累:闭门造车明日黄花2.检查背诵《辛弃疾词两首》二.播放《一剪梅》导入课文三.检查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师:老师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下面请一名同学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李清照.生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婉约派词人.。
生2:词作分前后两期,前期主要写少女时代悠闲甜蜜的深闺生活和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后期在经历了家亡、国破、夫死、常年漂泊他乡,其词哀婉,凄凉.前期代表作如<:<如命令>>、<一剪梅>>、<<鹧鸪天>> ,后期作品<<声声慢>>、<<凤凰台上忆吹箫>>.生3:李清照是个多情的女词人,出善写诗词外,还通宵金石,和丈夫赵明诚共同收藏进人的古文字画,还常常在烛光下与丈夫欣赏古文字画直到天明.师:真棒!看来大家预习的十分到位.李清照的词中意象多为日常生活之景,但经词人提炼,就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她的词,多可配乐演唱,如我们刚刚听到哀婉情深的<<一剪梅>>.不仅如此,李清照还是一个才貌双全、性情高洁的女词人。
如她在词中《鹧鸪天》中写道“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无疑表达了对自身财贸的自信,可与桂花相媲美。
师:词题《醉花阴》是()生齐答:词牌名,是作者早年的作品。
师:是的,这是一首思乡怀人之作。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诵这首词,其他同学认真听,请分别从读音语调情感这三方面对该生朗诵评价。
生1朗诵,生2评价:该生声音洪亮,但读错一个字“瑞“读成了“端”,读得流畅,但在感情方面,没有体现出此人的忧伤哀婉、相思之苦。
《醉花阴》课堂教学实录
![《醉花阴》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272c072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b.png)
《醉花阴》课堂教学实录1.朗读中感受、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词中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品尝词精练含蓄的语言。
[教学重点]:理解词中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愁”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走近。
[出示课题封面,配乐]老师配乐朗诵《醉花阴》。
[出示配乐词作课件]二、整体感知,同学朗读。
1.初读师:刚才大家听到的是南宋闻名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
同学们能用词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一下的心情吗?生1:愁。
师:好,下面也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词,感受一下的这份“愁”情。
生:[自由朗读]师:为什么会愁呢?谁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李清照?生2:李清照,南宋闻名婉约派词人。
生3:我们曾学过她的《如梦令》。
师:很好,那么,为什么要写《醉花阴》这首词呢?生5:是由于她的丈夫不在家,她一个人在家很孤独,所以就写下这首词了。
师:同学们中有亲人在外地工作的请举手。
师:你们平常惦念远在他乡的亲人吗?生:[点头]想!师:愚他们时我们怎么办?生6:我妈妈在广州打工,想妈妈时我就打电话、发短信。
生7:我爸爸在济南工作,暑假里我会坐车去看他。
师:是的,在科技发达的今日,我们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电报,可以坐汽车、火车甚至飞机去探望我们思念中的亲人们。
可是这一切在我国古代能行吗?生10:不行。
古代科技不发达,而且交通不便,词人也不方便去探望亲人。
师:是啊,山水迢迢,亲人相聚,谈何简单。
早年,李清照过着美满美满的家庭生活,她与丈夫赵明诚志同道合,感情很深。
而婚后丈夫便在外做官,一去数年。
他们彼此思念时,只能靠鸿雁传书,但“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所以,当与丈夫分别后,面对单调的生活,便只能借悲秋惜春来抒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
[出示课件]:写作背景李清照,南宋闻名婉约派词人。
她的词以历史上的“靖康之难”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以抒写闺情为主,如《如梦令》《一剪梅》等;后期由于国破家亡,那么显得沉重哀怨,如:《南歌子》《菩萨蛮》《声声慢》等。
《醉花阴》教学案例
![《醉花阴》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e30669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1.png)
《醉花阴》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理解《醉花阴》的意境和主题。
3.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步骤1.感知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醉花阴》音频,学生跟读原文,并欣赏音乐的伴奏。
然后师生交流感受,了解学生对音频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2.课文导读(15分钟)3.诗意呈现(2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朗读《醉花阴》,并根据音乐节奏和意境展示诗意。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解释诗句的含义和描写手法,并选择一两个诗句进行诗意表演。
4.主题探究(30分钟)5.学生表达(20分钟)学生根据对《醉花阴》的理解,写一篇短文表达对诗句的喜爱和感悟。
学生可以参考以下问题来进行写作:你觉得《醉花阴》写的怎么样?为什么喜欢这首诗?你如何理解醉的状态和花阴的意象?6.作品展示(30分钟)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作品的展示,每个学生有2-3分钟的时间进行表达。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短文、诗意表演或者其他形式展示。
7.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让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体会。
三、教学评价学生在诗意呈现和学生表达环节的表现能力可以进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朗读的准确度和语调的把握、对诗句的理解和解释的准确度、对诗意和主题的把握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古代诗歌和其他脍炙人口的古代名篇,了解不同诗人和不同时期的诗歌特点。
2.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古代诗歌进行朗读和诗意呈现,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3.学生可以参与诗歌比赛或者组织一场文学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才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醉花阴》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2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醉花阴》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2套](https://img.taocdn.com/s3/m/6099a68158fafab068dc0273.png)
《醉花阴》教教事例一、教材剖析:《醉花阴》叙述了作者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长久出门当官之时,单独把酒,赏菊过重阳的故事。
词中作者经过一系列画面把自己对丈夫铭心刻骨的想念之情表达得酣畅淋漓,由于是词,所以本文的语句显得更为委婉,跳跃性也更强,单从词的字面上看,学生就不易读懂,更不要说能意会到包括在每个画面后的想念之情了,所以本文的教课光靠朗诵是远远不够的。
b5E2RGbCAP二、教课方法方法老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在不一样的学习阶段,方法也不尽相同。
本词我感觉能够综合运用三个方法:组内自由议论法;个人单独意会法;朗诵演绎法。
同时借助多媒体先进的教课手段,帮助学生更透辟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p1EanqFDPw三、教课步骤1、课文导入播放姜育恒《梅花三弄》的Flash 片断。
“问人间情为何物,直叫人存亡相许”,今日我们就一同来解读李清照的《醉花阴》,看她将向我们叙述人间如何的故事。
DXDiTa9E3d【说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用《梅花三弄》凄美,哀怨的旋律第一为讲堂创建出一种易安词的气氛。
毕竟这首词连同这份感情都距离学生太远太远,与其“犹抱琵琶半遮面”,故意回避夫妇间的相思之苦,还不如一开始就让情普照内心,让爱充满讲堂,让学生敢于说爱,不然怎么可能被爱感动呢?RTCrpUDGiT 2、整体感知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读课文,并比较说明理解词义,划出难懂的字词准备小组内议论。
组内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或感觉有议讲价值的问题,再提出全班沟通。
为了保证问题的质量,每个小组只好提一个问题。
5PCzVD7HxA一组:“凉初透”的“初”?二组:刚才。
三组:开始。
师:究竟是什么,再议论一下。
三组:“开始”好一点。
写出夜半时分凉气开始加重,诗人已经感觉寒意阵阵了。
师:是呀,“初”是有“刚才”的意思,比方“家有小女初长成”,但在这里译成“开始”更为贴切一点。
由于一天中最冷的时候不是在夜半,而是在日出前后,从夜半时起,气温才开始连续降落,还没有真的凉透。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醉花阴》《武陵春》比较阅读课堂实录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醉花阴》《武陵春》比较阅读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8c24c6faaa00b52acec7ca2c.png)
光阴的痕迹--《醉花阴》《武陵春》比较阅读课堂实录1走近才女师:宋词在风格上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其中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是?(学生回答李清照。
)师:开创人物是柳永,为什么同学们只记得李清照呢?生:学过她的词,印象深刻。
师顺势引出下一个问题,“那同学们还记得她的哪些诗词呢?”(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师顺势抛出又一个问题:“谁能为同学们介绍一下李清照的生平?”生1:号易安居士,北宋人,山东济南人。
师补充:“山东历城人,现在的济南。
”生2:她嫁给了赵明诚,家庭富裕,两人共同研究金石。
师补充:“家庭富裕,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体现在精神上。
她们夫妻唱和,琴瑟合鸣。
”生3:她经历了靖康之难,从此漂泊南方。
师评价:“这位同学说的太好了,靖康之难既是北宋和南宋的分界点,也是李清照生活的转折点。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醉花阴》《武陵春》比较阅读,体会光阴在李清照的生活中、诗词中刻下了哪些痕迹。
”2寻觅“愁”情(学生阅读导学案上两首词的写作背景,用笔勾划出关键词,教师巡视,学生大部分划出了相关词语,尤其是《武陵春》背景中的“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四个关键词。
)师:“《醉花阴》在本册的课外古诗词中同学们已经背熟了,注意词的感情基调、语气,让我们齐背一遍。
”(学生背诵。
)师问:“找一个字概括这首词的感情”。
生齐答:“愁!”师评价:“非常正确!那词中哪些句子表达了‘愁’?”(学生再品《醉花阴》,勾划句子,教师巡视。
学生举手回答。
)生1:薄雾浓云愁永昼。
师追问:“为什么找了这句?”生回答:“里面有一个愁字。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醉花阴》教学实录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 《醉花阴》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f08ae57cc8d376eeafaa3145.png)
(板书:意象——凉)
学生:我们组分析的是上阕。首先“薄雾浓云愁永昼”,其中“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贯穿的“永昼”的皆是一个“愁”字;阐明了深秋的气候、物态,人情已历历在目,也揭示了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然后“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中一个“又”字体现词人一种剪不断的伤痛,也体现了词人对此事的无奈,也说明作者一人度佳节已多次了,突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在思念的基础上词人到半夜还不能入睡,负着深沉的寒意词人独自徘徊在窗前,在这思念中,令她痛彻心扉。
师:与前面两组同学的作品相比,我觉得真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希望这样的场面多多益善。
四、感性结尾:
师:我们通过学习这首词以及前面学过的《声声慢》等等这些李清照的词,能够感受到她的这种“婉约”之美。那么就让我们以饱含深情的诵读来结束这节课。
(学生集体诵读)
师:下课。
学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板书:炼字——苦)
师:同学们从分别从意象、炼句、炼字角度对这首词进行了非常到位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已经对整首词有了比较清晰深刻的理解。下面我们进入能力提升的阶段,请大家用诗意的语言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描绘出来,不少于40字。
三、写出诗意
(出示任务:用诗意的语言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描绘出来,不少于40字;师生同时写作:5分钟)
师:提示一下,整体把握就是说你认为这首词讲的是什么?可分上下篇来说。
学生:讲了李清照她的愁绪。
师:李清照因何而愁?词的上篇写的什么?(耐心引导)
《醉花阴》公开课教案
![《醉花阴》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0bac6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06.png)
《醉花阴》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醉花阴》,使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品味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醉花阴》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2. 分析词中的意象和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词中意象的理解和意境的感悟。
2. 古典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朗读《醉花阴》,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
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意象,如“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等,感悟作者的情感。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5. 总结:对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醉花阴》。
2. 写一篇关于《醉花阴》的小论文,内容包括词的意境、作者的情感等。
3. 推荐阅读其他李清照的词作,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醉花阴》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2. 学生对李清照其他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3. 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七、教学准备1. 李清照的生平介绍资料。
2. 《醉花阴》的文本资料。
3. 古典文学鉴赏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资源1. 李清照的词集。
2. 相关的研究资料和论文。
3. 网络资源,如李清照的词作介绍和解读。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古代文化遗址,如宋代园林、古建筑等,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感受。
2.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读李清照的词作和古代词的发展。
3. 开展学生诗词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古典诗词。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长春版七上《醉花阴》word教学实录
![长春版七上《醉花阴》word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ea6673debb4cf7ec4afed075.png)
醉花阴李清照教学实录: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毕淑玲教学目标:了解李清照生平、文学地位及代表作品;诵读李清照的《醉花阴》,体会其优美的意境;通过关键词句的品味,欣赏李词含蓄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初步掌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教学重点:深情朗诵《醉花阴》,透过景物形象,把握词的情感。
品味“愁”“消”“凉”“透”等词语的丰富蕴含,理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领会《醉花阴》情景交融的意境。
关键: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和旷世才华。
课时:90分钟教学流程:一、进入情境,走进作者人生1、播放歌曲《一剪梅》(李清照)课前3分钟放歌声落。
师:多么缠绵、凄美的歌啊!知道歌词的作者是谁吗?生齐:李清照!师:同学们很熟悉她。
中国文学史上一颗光焰夺目的文学巨星!能背出几句她的诗句或词句吗?生:《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出示《如梦令》。
文字的画面里有什么?生:有溪亭、落日、小舟、藕花、鸥鹭。
生:还有藕塘和沙滩。
师:画面里的人心情怎样?生:沉醉。
快乐。
师:噢,多么优美的景致,一个多么快乐、浪漫的诗人啊!这就是少女时代的李清照。
还会背她的什么作品?生:《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师:画面里有什么?画面里的人心情怎样?生:有花有水也有船。
生:有倦倦的主人公。
生:有流泪的主人公。
师:世事沧桑,景犹存,人已逝,愁情重,怎能不肝肠寸断,独自忧伤!这就是丧夫之后的李清照。
师:旷世才女李清照,两宋之交最伟大的词作家,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作家, “空前绝后”的女词人。
清代的李调林在《雨村词话》中评价她的诗词: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吟诵李清照的词,特别是她的中期后期作品,你会被一种深深的愁绪所浸染。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位伟大的词人如此愁情满怀,以至于深陷其中、无法解脱呢?师深情讲述:李清照,是北宋学者、散文家李格非的女儿,从小就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十八岁时与青年才俊赵明诚喜结良缘。
醉花阴课堂实录
![醉花阴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4a1704356294dd88d1d26ba7.png)
《醉花阴》课堂实录乌鲁木齐外国语学校第十二中学李颖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窗们好!请坐!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人愿意接近苦难,因为生活中的苦难令人伤悲,令人痛苦。
可是,当咱们进入艺术世界,欣赏、研读艺术作品的时候,却会惊异地看到,艺术家们更热衷于表现人类的苦难,带有感伤的悲剧作品更易吸引人、感动人,引发人的审美快感。
就以憔悴而言,在艺术家的笔下它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
今天咱们走进中国女词人李清照,品读她在《醉花阴》中表现的女性思亲怀人以至容颜憔悴的痛苦悲伤,呈现出销魂荡气的憔悴美。
(板书:课题《醉花阴》作者:李清照)师:我首先来检查同窗们的预习作业。
哪位同窗能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呢?生: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13),宋朝(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生于书香家世,初期生活优裕。
师: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嘹亮。
请坐。
还有同窗找到有关作者别的信息吗?生: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有的才女,她擅长书画,知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写其悠闲生活,多描述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主如果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忧愁,孤独,难过,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师:这位同窗预习作业完成得很认真。
通过以上两位同窗的介绍,我相信大家已经对李清照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请问,同窗们你们知道李清照是在何时写的这首《醉花阴》吗?生:《醉花阴》在古代选本中,或附有“重阳”、“九日”副题,是词人与赵明诚婚后两年,受朝廷党争连累,回山东原籍所作。
时值重阳,夫婿赵明诚在外地,李清照给他的一首相思词。
师:这位同窗的问题回答的十分准确。
我请同窗们自由朗诵本词,然后我别离请两个同窗,融入自己的体会,有情感地朗诵这首词,注意语调,请其他同窗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巴川中学校王红梅(师生互相问候)师:我找个男同学问两个问题,你要是觉得不好用言语回答,可以点头或者摇头表示.(随机抽一男生,男生起)好,你来吧!请问小时候,有没有人问过你长大想干什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男生:有.师:那有没有人问过你,想找一个什么样地媳妇?(全班笑,男生摇头)师:请坐.(师用手势示意全班安静)在北宋,有一个人,在他还小地时候,他地父亲就开始考虑为他选媳妇地事情了.有一天午睡,他在梦中读了一本书,醒来后只记得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副板书这个字)其父闻之,高兴地说:太好了,你要娶一个善于文词地媳妇了.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一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七嘴八舌,充满好奇.有生解出谜底:词女之夫.老师简单分析)师:这个人就是赵明诚,他娶地妻叫李清照.要知道,国际天文学会用了个世界名人之名来为水星上地座环形山命名,李清照便是其中一位.李清照生对了家庭,嫁对了丈夫,是她地幸运,更是整个词坛地幸运,也是我们地幸运.让我们停下匆匆地脚步,在一曲《醉花阴》里去感受细腻婉约之美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师:先请把这首词集体朗读一遍.(生集体读全词,一遍)师:请同学们提出就字面上无法理解地句子.有知道地同学请为他解答.(生看书,师走动,环视全班)男生:“瑞脑销金兽”是不是就是书上注解地那样?还有没有其它意思?师:字面上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词意背后有它特定地心境.我们稍后研究.还有吗?(走到一男生身边,问)你有吗?不然我来问你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男生起)师:给大家解释一下第一句话吧!男生:漫长地白天有薄薄地雾和浓浓地云.师:请坐.那“愁”呢?谁在愁?愁什么?(生集体答:词人)师:那我们把它串起来讲一遍吧!女生:这是一个漫长地白天,从早到晚都笼罩着薄雾浓云,使人感到愁闷难挨.师:谢谢,很好!请坐.我们理解诗词不一定要按照它本身地顺序去解,诗词地语言具有跳跃性、精练性.比如刚才这句话.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师:还有吗?(见生没有问题,随机提问一女生)来,你能告诉大家,“佳节又重阳”怎么理解吗?女生:就是又到了重阳佳节地意思,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师:很好.曾有人认为是过了佳节又到了重阳节.那么“玉枕纱厨”呢?(女生一时想不出来)师:“玉枕纱厨”跟抒情主人公有什么关系呢?女生:她枕着玉枕师:你知道“枕着”就好办了.枕着玉厨生集体:睡在纱厨里.师:是地,就这样到了半夜,她感到了生集体:凉初透.师:凉透寝被.你看,只要仔细思考,问题就出来了.请继续.男生:“东篱把酒黄昏后”是什么意思?女生:就是黄昏后在东边地篱笆边喝酒.师:她喝地可是菊花酒哦.生集体:重阳节嘛.师:那后面还有吗?女生:“莫道不销魂”,“销魂”怎么理解?(生陷入沉思)师: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前面“愁永昼”“借酒浇愁”,后面“人比黄花瘦”,这里“莫道不销魂”应该是想说“不要说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集体:愁苦、惆怅.师:很好,愁苦,悲伤.咦,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大家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即菊花.秋风卷起帘子,她不是在东篱下喝酒吗?怎么跑到帘子后了?生集体:喝了很久,从黄昏到天黑,她当然要进屋了.师:对了,这里有着时间地推移.这也正体现了诗歌语言地跳跃性.你得随着它地思路跳转你得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合理添加主语、谓语,调整语序.我们读了一遍这首词,也疏通了它地大意,老师现在有个问题,你能否分析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地抒情主人公形象呢?老师给了大家一个思路,请大家按照这个思路在草稿本上写一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师展示:、说特点——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总体特点人物身份.、析例句——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地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明作用——形象在诗中地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埋头思考并写,师巡视指导.看同学们写得不错,随时给予表扬.时间大约分钟)师:我们一起好分享一下吧!第一步,总括,抒情主人公地特点和身份.好,你给大家分享分享吧!(指示一女生答)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女生:写地是重阳佳节,女主人公独自在家,思念远方地丈夫而整天百无聊赖地形象.师:嗯,你在做具体分析了.我们先从总体角度去用一些形容词去概括一下作者形象.生整体:孤独,愁苦,闺中思妇......师:很好,一个因思念丈夫而形容词(同学们答)孤独愁苦地身份(同学们答)闺中少妇形象.我们再来分析.(问女生)你怎么读出她地孤独愁苦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女生:从环境描写薄雾浓云愁永昼,从她地感受半夜凉初透,从她自比黄花人比黄花瘦等看出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师:不错地.我们从大一点地角度来看.比如词地上片,写她“愁永昼”,看着瑞脑香一寸寸燃尽,背后藏着一个百无聊赖很好,百无聊赖地形象;半夜感到凉透寝被,真切地感受到“凉”.你们半夜在干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集体:熟睡.师:是地,踢了被子着凉了都不知道.词人地这种感受恰恰说明她夜不成寐.我们再看下片,她在干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集体:喝酒.师:怎样喝?生:一个人.师:是地,独自把酒.我们连起来说一遍重阳佳节,她白日难熬,黄昏时独自把酒东篱,又夜不成寐,深感凄凉.最后加上感情表达了对丈夫真挚深沉地思念.刚上课时,同学们读了一遍这首词,老师没有做点评,不是老师忘了,我是想让同学们自我评价一番.下面我们来听名家诵读,请边听边划出重音、停顿等抑扬顿挫之处.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放康桥朗诵版本视频)师:再听一遍.这一遍请边听边跟读.(再放一遍视频)师:请以小组为单位,先读一读词,再交流讨论,名家诵读在哪些地方做了特殊处理?揣摩这样处理背后地原因.如果你不赞成这样地处理,请说出自己地意见和理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学生理科进入热烈讨论状态,教师巡视和指点,倾听和加入.大约分钟)师:好地,老师走这几圈,收获还真不小.现在就让我们来共享、倾听、思考、交流.好,请.女生:我们组讨论了“佳节又重阳”,重阳佳节本事亲人团聚地日子师:你听出朗诵者做了什么处理?女生:“又”重读了.师:你读一遍,好吧?女生:(有感情地读了一遍)在这本该亲人团聚地日子,她却孤独地一个人喝闷酒,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孤独加深,思念加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师:(鼓掌,同学们鼓掌)请坐,谢谢.“又”字说明她不是第一次独自过重阳节,去年估计也是赏花人独立.“又”使愁苦加倍,重读恰好体现了这一点.请继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男生:我们组发现“有暗香盈袖”“盈”字拖长了音.师:哇,这组也有同感.(指着身边地小组)男生:(有感情地读,觉得不正确,读了第二遍)“盈”写出了香气挥之不去地感觉,就像愁挥之不去.师:有道理,请坐!我们请另外一组同学就同一个问题和你们地思想碰撞一下.有请!男生:我们组讨论后觉得这个字写出了赏菊时间之久.她在那站了很久,也想了很多,越想越愁.师:明明是菊香满袖,却都读到了愁地意味.两组想法可互相补充.老师还想说说自己地见解,纯个人见解.我读到这里,总是读出一种顾影自怜地意味.你看啊,高洁美丽幽香地菊花就像她自己,菊无心爱之人共赏,自己也没人陪伴,是不是有一种人花共怜之感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女生:我们组重点分析了最后一句.“人比黄花瘦”,视频把“花”字儿化音处理了,而且在这里停顿了,就强调了“瘦”字.儿化音处理,让人联想到花地憔悴,弱小,“瘦”让人想到“为伊消得人憔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师:儿化音处理让人想到小女人地情态.你可以不赞同,名人地想法也只是用来借鉴.“瘦”是一定要读得沉痛一些地.为什么呢?大家看看课文,它与词地开头那一个字互为照应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集体:愁.师:是地,愁是原因,瘦是结果.愁是内在,瘦是外显.这首词是写给懂她怜他地丈夫地.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曾写诗曰:开箱验取石榴裙,看朱成碧思纷纷.李治读了这首诗,立刻神魂颠倒,不顾一切,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心爱之人从道观接回宫中.这就是诗词地魅力.同学们再看看第一句.一起来读一遍.薄雾浓云愁永昼,(学生跟读)除了“愁”字重读外,还进行了什么处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集体:“永”字加强了,延长了声调.师:是地,有什么好处呢?生集体:读出了一种白天很漫长过都过不完地感觉.师:正是度日如年啊!事实上到了重阳节,白天相对缩短,“长”是人主观上地感觉.看着“瑞脑销金寿”,看着龙脑香一点点燃烧,烟无形散去,味道氤氲在空气中,人地百无聊赖自然显现.不管是嫌白日长还是夜太长,背后都是寂寞难耐,愁思难敌.现在,我们对这首词有了较为深刻地理解,让我们带着新地感悟再来读一读吧!先找一个同学试一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全班同学推荐了一名男生读,该男生读得很有感情,全班鼓掌)师:真地读得愁肠万断.好,全班女生来读上片,男生来读下片吧!(全班读,有明显改变,更有感情了.)师:现在我们可以对词进行小结了.作者巧妙地抓住了长日、半夜、黄昏几个时间地推移,(正板书:长日半夜黄昏)来写自己留在家中地空虚、无聊,(跳一排板书:空虚、无聊)以表达自己对丈夫那种夜以继日地思念.(跳一排板书:相思之情)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让我们按着板书地提醒来试着背一背该词吧!(教室带着同学们试背课文,学生基本能背下来)师:我们知道这首词是写给感情笃厚、暂时分别在外地丈夫地,表达地是对丈夫地深切思念之情以及由此引发地离别之苦、相思之愁.同样为离别,个人所处地时代、所处环境,个人境遇,个人性格不同,“愁”也有不同滋味.让我们来品味一番.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展示柳永地《雨霖铃》,苏轼地《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李清照地《醉花阴》)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讲一讲它们表达地“愁”地内涵地不同.男生:柳词表达地离愁与仕途地迷茫、羁旅之愁相融合,苏轼之词生离死别之愁,与深切怀念悼念之情紧密结合.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师:嗯,是地.愁地程度不相上下,深度却是有区别地.而同一个人,不同人生阶段,所悟到地“愁”之内涵也会不同.且看: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展示李清照地《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师:我们知道,李清照地生活以南渡为转折点,难渡后地词作也融入了国破家亡、丧夫无子、孤苦无依地更为沉痛地悲哀.《如梦令》是她少女时期地作品,“绿肥红瘦”是什意思呢?(生集体答)花儿落了,为什么呢?因为昨夜雨打风吹.这是少女惜花伤春地清愁.《一剪梅》是她婚后与丈夫小别自作,情感与《醉花阴》相似.而《声声慢》就是南渡之后地词作了.读来令人心痛.大家更喜欢哪首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生集体:第一首.师:那好,我们来读一读第一首词.(集体朗读《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师:说不尽、道不完,是种种愁.课堂上无法一一言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点资料,上面是写愁地名句,请你们下来多看看,遇到喜欢地是词句就去查阅一下原诗词,多读读,多背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发资料)师:时光总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太匆匆,一节课就要结束了.我们品了一节课地愁”,你是不是想问我,老师,你这是要我们做林黛玉地节奏吗?(生笑)当然不是.下面才是我要与你们分享地话:(展示并读出来:“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愁思也罢,欢乐也罢,感动也罢,我们追求地其实是心地灵动!在这人人向物质看齐地时代,更需要它们来滋养我们地心灵!给我们地心留一片净土吧,给我们地心留一条源头活水吧!)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好,谢谢大家!下课!后记:这堂课名为赛课,实际准备时间只有一天,实际上是一堂没有打磨过地原生态课.感谢班同学地积极参与.首先思考是这堂课我想要学生学到什么,于是确定了两个重点,一是致力于教学生读懂诗词,透过字词去想象抒情主人公地所作所为所想;二是诵读,以读带动对诗词意象、有表现力地词语地感悟,从而深刻理解诗词.接下来就是如何到达预设和丰富课堂地问题了,即怎么教.于是课堂构架就出来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感谢语文组各位老师给这堂课提出宝贵意见,比如刘胜康老师建议拓展部分可以上升到“易安体”“婉约词”地风格归纳上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