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知识点
肿瘤免疫知识点
肿瘤免疫知识点一、肿瘤抗原(一)定义: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肿瘤细胞异常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二)分类1.肿瘤特异性抗原:2.肿瘤相关抗原:肝癌:甲胎蛋白(AFP)结肠癌:癌胚抗原(CEA)3.病毒肿瘤相关抗原:EB病毒与鼻咽癌二、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1.NK细胞: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早期)2.巨噬细胞:抗原递呈,杀伤肿瘤3.CD8+CTL:是抗肿瘤免疫最重要的杀伤细胞。
4.CD4+Th: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如IL-2、IFN-γ以及诱导活化CD8+CTL进行抗肿瘤免疫应答。
5.体液免疫通常仅在某些情况下起协同作用。
三、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1.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2.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低下3.肿瘤细胞缺乏共刺激信号:很少表达B7分子(即CD80和CD86)4.肿瘤细胞的凋亡抵抗作用:无Fas分子四、肿瘤的免疫治疗(一)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指给机体各种肿瘤疫苗(肿瘤细胞、肿瘤蛋白抗原、基因疫苗等),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
HPV疫苗用于预防宫颈癌。
(二)肿瘤的被动免疫治疗:指给机体输注外源性的免疫效应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免疫效应细胞等使产生抗肿瘤作用。
如:靶向HER-2的基因工程抗体治疗乳腺癌靶向CD20的基因工程抗体治疗B细胞淋巴瘤LAK(细胞因子激活的免疫效应T细胞)TIL(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卡介苗例题【1~2小题共用备选答案】A.自身抗原B.异种抗原C.异嗜性抗原D.肿瘤相关抗原E.肿瘤特异性抗原1.甲胎蛋白()。
[答疑编号700544170101] 【正确答案】D2.甲状腺球蛋白()。
[答疑编号700544170102] 【正确答案】A。
第20章 肿瘤免疫
第二十章肿瘤免疫肿瘤免疫学(tumor immunology)是研究肿瘤抗原的种类和性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和免疫应答以及肿瘤的免疫逃逸的方式和机制、肿瘤的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的科学。
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
人们早就设想肿瘤细胞可能存在着与正常组织细胞不同的抗原成份,通过检测这种不同的抗原成份或利用这种抗原成份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可能会达到诊断和治疗肿瘤的目的。
可以说,肿瘤免疫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主要取决于肿瘤细胞是否具有肿瘤抗原。
在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中,人们采用同种移植的方法去寻找和证实肿瘤抗原,但研究工作没有取得明显进展,其主要原因是当时实验研究所采用的不是遗传背景相同的纯种动物,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并不是针对肿瘤的免疫,而是抗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免疫反应。
直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纯种小鼠的培育成功,科学家们才以确切的实验结果证实了化学致癌剂甲基胆蒽(methylchoanthrene, MCA)诱发小鼠发生的肉瘤所表达的移植排斥抗原是肿瘤特异性的。
随后,在其他致癌因素导致的肿瘤中亦证实了肿瘤抗原的存在,并证明所诱导的机体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的抗肿瘤作用,从而使免疫学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引起了重视。
同期,科学家提出了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学说,认为机体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免疫机制能识别并特异地杀伤突变细胞,使突变细胞在未形成肿瘤之前即被清除。
20世纪60年代以后,大量的体外实验证明,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细胞毒性抗体等均具有抗肿瘤效应。
20世纪70年代单克隆抗体的问世推动了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0世纪8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和交叉渗透,人们对于肿瘤抗原的性质、MHC分子在肿瘤抗原识别和提呈中的作用、T细胞的活化和杀伤机制等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制备了可供大量应用的基因工程型细胞因子和基因工程型抗体,扩增出了可供体内回输的肿瘤特异性杀伤性T细胞,为肿瘤免疫治疗增添了新的手段。
笔记《医学免疫学》肿瘤免疫
笔记《医学免疫学》肿瘤免疫一、免疫术语肿瘤抗原(tumor antigen):肿瘤抗原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或肿瘤细胞异常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
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肿瘤特异性抗原是指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一类抗原。
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肿瘤相关抗原指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组织均可表达的抗原,只是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增高。
二、机体抗肿瘤的主要免疫效应机制(了解)(1) 免疫效应细胞的抗肿瘤作用a) 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抗肿瘤免疫CTL:(主要效应细胞)通过穿孔素-颗粒酶途径、Fas-FasL和TNF-TNFR途径(死亡受体途径),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
Th细胞•辅助CTL的激活;•产生细胞因子招募和激活CTL和巨噬细胞;•产生TNF直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b) 固有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效应NK细胞:(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通过ADCC、穿孔素-颗粒酶途径、Fas-FasL和TNF-TNFR途径杀伤肿瘤细胞。
Th细胞(双重作用)•辅作为专职性APC提呈抗原诱导适应性免疫应答;通过吞噬、ADCC、分泌细胞毒性因子等杀伤清除肿瘤细胞;•被肿瘤细胞分泌的某些物质驯化,促进肿瘤的发展。
(2) 免疫效应分子的抗肿瘤作用抗体:☞激活补体溶解肿瘤细胞;☞介导ADCC效应☞发挥调理作用☞封闭肿瘤细胞表面受体,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强抗体:肿瘤特异性抗体促进肿瘤生长及转移其他免疫效应分子:INF、TNF、补体、酶等三、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低下☞肿瘤细胞共刺激信号异常☞肿瘤细胞表达或分泌免疫抑制因子☞肿瘤细胞的抗凋亡作用☞诱导肿瘤特异性T细胞凋亡和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诱导机体产生Treg和髓源性抑制性细胞☞推荐:《生理学》思维导图。
第二十二章 肿瘤免疫
第二十二章 肿瘤免疫 掌握: 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的概念;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熟悉: 根据肿瘤诱发和发生情况的分类法分类的肿 瘤抗原;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和肿瘤免疫诊断 和免疫治疗的原则。 了解: 肿瘤的免疫诊断及防治。
第二十二章 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学??
第一节 肿瘤抗原
第四节
肿瘤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原则
三、非特异性免疫
NK细胞、γ δ T细胞、MØ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一、与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 1、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 2、肿瘤细胞的“漏逸” 3、肿瘤细胞MHC-I类分子表达低下 4、肿瘤细胞导致的免疫抑制 5、肿瘤细胞缺乏共刺激信号 6、肿瘤细胞抗凋亡
二、与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的因素
1、宿主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或免疫耐受状态 2、宿主的APC的功能低下或缺陷 3、宿主体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增强抗体”或“封闭因子”封 闭了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 ……
第二节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一、体液免疫应答
1、激活补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 2、ADCC(MØ、NK、N……) 3、抗体的调理作用(吞噬细胞) 4、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 5、抗提使肿瘤细胞的黏附特性改变或丧失
二、细胞免疫应答
CD4+Th1——释放CK(IL-2、IFN-γ )
肿瘤免疫学 (精华版)
白细胞介 素2的作用
• 白细胞介素3(interleukin-3,IL-3)由激活的T细胞产生, 可刺激某些细胞分化为成熟的T细胞,还能刺激骨髓多能 造血干细胞和各系统细胞分化、增殖,可促进自然细胞毒 细胞(natural cytoxicity cell)的杀瘤活性。 • 其它T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的作用仍在研究中
干扰素在临床上对各类肿瘤如毛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的肿瘤;
•
T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及霍奇金淋 巴瘤等淋巴系统的肿瘤;
肝癌、喉癌、卵巢瘤、直肠癌等实体瘤都有明显作 用,其中以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疗效最为显著 。
• 白细胞介素(IL)
• 白细胞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 胞因子。由于最先是在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 因此得名。 • 白细胞介素2又名T细胞生长因子(T cell growth factor, TCGF),由Th细胞产生,为Ts和TC(杀伤)细胞分化 增殖所需的调控因子,它对B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 抗体依赖性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 等均可促进其分化增殖。它在抗恶性肿瘤、免疫缺陷病和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方面有潜在的重要意义。
• 二、细胞免疫治疗
细胞的免 疫治疗
淋巴因子激 活的杀伤细 胞(LAK)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TIL)
巨噬细胞激 活的杀伤细 胞(MAK)
•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
• 细胞免疫治疗涉及细胞毒性细胞在体外的扩增与活化,然 后将它们再注射到体内。将来自肿瘤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 胞培养在IL-2中,以扩增和激活细胞毒性LAK细胞。 • 这些细胞主要是NK细胞,因此没有T细胞的特异性,反而 与很少或不表达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的肿瘤细胞反应 并杀伤它。 • 这种方法虽然可使某些肿瘤发生退化,但如果使用大剂量 的IL-2,则出现明显毒性。
肿瘤免疫学知识点
肿瘤免疫学知识点在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肿瘤免疫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肿瘤细胞的机制和方法。
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文将介绍一些肿瘤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进展。
免疫系统与肿瘤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负责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
然而,肿瘤细胞具有逃避免疫系统攻击的能力,这使得肿瘤疾病难以治愈。
了解肿瘤细胞如何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是肿瘤免疫学研究的一个关键方面。
肿瘤免疫逃避机制肿瘤细胞通过多种途径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其中最显著的机制是通过抑制T细胞的活性。
T细胞是免疫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细胞,可以识别并清除异常和恶性细胞。
然而,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抑制T细胞的功能,例如释放免疫抑制分子、改变抗原呈递和递呈细胞的功能等。
肿瘤免疫治疗的原则肿瘤免疫治疗的原则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来清除肿瘤细胞。
免疫治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基因工程T细胞治疗等。
免疫治疗的目标是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对肿瘤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
免疫检查点分子是免疫系统中的负调节信号,使得T细胞功能受到抑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阻断这些负调节信号,恢复T细胞的活性。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PD-1和CTLA-4抗体。
肿瘤疫苗肿瘤疫苗是一种通过激活机体免疫反应来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的方法。
肿瘤疫苗可以包括多种成分,例如肿瘤抗原、免疫辅助分子和佐剂等。
肿瘤疫苗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产生肿瘤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从而清除肿瘤细胞。
基因工程T细胞治疗基因工程T细胞治疗是一种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来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的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首先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然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特定的受体,使其可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医学免疫学:20.肿瘤免疫
达于正常细胞也表达于肿瘤细胞的抗原,但肿瘤细胞的表 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细胞的肿瘤抗原。
肿瘤抗原的分类
(二)根据诱发因素不同 – 理化因素诱生的肿瘤抗原 – 病毒诱生的肿瘤抗原 – 自发肿瘤抗原 – 胚胎抗原理化因Fra bibliotek诱生的肿瘤抗原
• 化学或物理致癌剂
化学:甲基胆蒽、亚硝酸胺等。 物理:紫外线、X-射线、放射性粉尘。
化学致癌剂或辐射
基因突变
理化因素诱生的肿瘤抗原特点
•特异性高
同一致癌剂
不同个体甚至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
不同特异性
病毒诱生的肿瘤抗原
病毒
肿瘤 (肿瘤抗原)
EB病毒(EBV)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 CTL
– 用特异性多肽抗原体外诱导CTL克隆
三、对病原体所致肿瘤的预防
病毒 EB病毒(EBV)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肿瘤 (肿瘤抗原)
B细胞淋巴瘤 鼻咽癌 宫颈癌
乙肝和丙肝病毒(HBV 、HCV) 原发性肝癌 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1 (HTLV-1)T细胞白血病
– 用高浓度IL-2激活来自患者自体或正常供者的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TIL(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 从切除的瘤组织或癌性胸腹水中分离淋巴细 胞,体外经IL-2诱导激活扩增
• 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
– 抗CD3单抗、IL-2、 IL-1、IFN-γ体外激活外 周血单个核细胞
胚胎抗原
• 胚胎发育期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 出生后逐渐消失或表达量很低。
第14章-肿瘤免疫
三 、
肿瘤的基因疗法
克隆某些可用于肿瘤治疗的目的基因,将其在体外转 染受体细胞,然后回输体内,或直接向体内注射目的基因, 使目的基因在体内有效表达,增强体内抗肿瘤作用或改善 肿瘤微环境增强抗肿瘤免疫力。
图14-1 特异性抗肿瘤机制示意图
第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一、肿瘤本身的因素
(一)肿瘤细胞抗原的免疫原性弱和抗原调变 (二)肿瘤细胞MHC-I类分子表达异常 (三)肿瘤细胞缺乏协调刺激信号 (四)肿瘤细胞的“漏逸”及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二、与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的因素
(一)宿主处于免疫功能障碍状态 (二)宿主处于免疫耐受状态 (三)宿主体内存在保护肿瘤的封闭因子 (四)免疫对异质肿瘤细胞的克隆选择
一、 非特异性免疫的抗肿瘤机制
(一)补体溶细胞作用 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
(二)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三)巨噬细胞的非特异性杀伤作用
二、特异性免疫的抗肿瘤机制
(一)抗肿瘤的体液免疫机制
1.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 2.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3.抗体的免疫调理作用 4.抗体封闭肿瘤细胞表面某些受体 5.抗体干扰肿瘤细胞黏附作用 (二)抗肿瘤的细胞免疫机制 1.CTL(Tc)的作用 2.Th1(TDTH)的作用 3.γ /δ T细胞的作用
第14章 肿瘤免疫
学习目标
1.解释肿瘤免疫、肿瘤抗原的概念 2.阐述机体免疫监视的作用和抗肿瘤免疫的机制 3.分析肿瘤逃避免疫攻击的可能机制 4.归纳肿瘤免疫学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方案
肿瘤免疫学(tumor immunology) 是研究肿瘤抗原、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的 相互关系、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及其抗肿瘤免疫效应机 制、肿瘤的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的科学。
第五章肿瘤免疫
第五章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学:研究肿瘤抗原的种类和性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和免疫应答及肿瘤免疫逃逸方式和机制、肿瘤的免疫诊断、免疫防治的科学。
肿瘤抗原: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肿瘤细胞异常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肿瘤抗原的分类:1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分类:A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是肿瘤细胞特有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B肿瘤相关抗原(TAA)指肿瘤细胞、
正常细胞和其他组织上均存在,但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增高的一类抗原(胚胎性抗原是典型代表)2根据肿瘤诱发和发生情况分类:A化学或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B病毒诱发的~C自发性~D胚胎抗原:是在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分,在胚胎后期减少,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存留极微量,但当细胞癌变时,此类抗原可重新合成。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1肿瘤细胞免疫原性低下2免疫增强:是由于血清中存在封闭因子,可以遮盖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使肿瘤细胞逃避效应细胞的识别和攻击3信号转导缺陷4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
肿瘤免疫专业知识培训
• 胚胎抗原
•根据肿瘤诱发和发生情况分
• 在胚胎分化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旳 正常成份,出生后消失;当细胞癌变时, 重新合成而大量体现
• 分泌性抗原,由肿瘤细胞产生和释放, 如AFP
• 与肿瘤细胞膜有关旳抗原,疏松地结合 在细胞膜表面,轻易脱落,如CEA
•根据肿瘤诱发和发生情况分
• 胚胎抗原
• 特点:抗原性弱,因为在胚胎期出现 过,宿主对之已形成免疫耐受,因而 不能引起宿主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旳 杀伤效应
(二)γδT细胞
• 不受MHC限制,直接杀伤
(三)巨噬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效应细胞
• 经过溶酶体酶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 处理和提呈抗原,并分泌IL-1、IL-12等
激活T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 ADCC效应机制 • 分泌细胞毒性因子如:TNF、NO,间接
杀伤肿瘤细胞。
巨噬细胞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具有双重性
二、细胞免疫应答
• 在控制具有免疫原性肿瘤细胞旳生长中, T细胞介导旳免疫应答起主要作用
• MHC II类抗原限制旳CD4+ T细胞 • MHC I类抗原限制旳CD8+ T细胞
• CD4+Th细胞
• 主要是经过其释放旳细胞因子发挥杀伤 作用,如:IL-2、IFN-γ等激活单核-巨 噬细胞、NK细胞,并能增强CD8+CTL 旳功能;
肿瘤旳抗体免疫治疗 (Tumor immunotherapy with antibodies)
• 负载不同毒素(如植物毒素、白喉毒素、放射性物质或 细胞毒性药物)旳抗体分子能够像“定向导弹”一样直 接而特异地杀伤肿瘤细胞。
• 尚待处理问题:
• 可用于临床旳肿瘤特异性抗体较少;
• 体内Fc受体介导旳抗体清除作用降低疗效; • 细胞毒性物质对宿主正常组织与器官旳损伤作用严重;
18肿瘤免疫
常表达于正在发育(胚胎)的组织中,细胞 癌变时含量增高,在宿主体内不具有抗原 性。
◦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 ◦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5.分化抗原
◦ PSA ◦ CA125 ◦ CA153 ◦ CA199
细胞免疫应答
CD8+ CTL 结合肿瘤抗原,杀伤肿瘤细胞
CD4+ Th 分泌细胞因子 辅助激活CD8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 ADCC效应 抗体的调理作用 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 抗体使肿瘤细胞的黏附性改变或消失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NK细胞 非特异性杀伤;无需预先活化;不依赖
Tumor Immunology
概念: 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或异常、 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肿瘤抗原是肿瘤免疫学的核心。
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
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 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
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抑制性细胞因子: TGF-β,IL-10
T细胞凋亡;
肿瘤细胞漏逸
肿瘤生长超过机体抗肿瘤的限度,不能有 效清除大量生长的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抗凋亡
Fas/FasL
检测肿瘤标记物
◦ AFP——原发性肝癌 ◦ CEA——结直肠癌 ◦ PSA——前列腺癌 ◦ CA125——卵巢癌 ◦ CA153——乳腺癌 ◦ CA199——胰腺癌
抗体和补体;ADCC 巨噬细胞
处理和呈递抗原;溶酶体酶直接杀伤; 通过细胞因子间接杀伤肿瘤细胞;调理作 用
《医学免疫学》第十八章 肿瘤免疫
2.病毒诱生的TSA: 病毒: DNA-V:EBV、HPV、HBV、HSV RNA-V:HTLV-1、HIV 机理:病毒整合,作为癌基因或使细胞内 癌基因活化。 特点:抗原性强,无种属、组织特异性。
3. 自发肿瘤抗原:无明确诱发因素,大多数 人类肿瘤均为此,TSA和TAA。 4.胚胎抗原: 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抗原, 出生后极微量存在,当细胞恶变时又大量合 成。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
3、非特异免疫治疗:
(1)主动: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酵母多糖 等。 (2)被动:细胞因子(IL-2、TNF、INF)
4、基因疗法
要求
掌握肿瘤抗原的定义及分类、
掌握的名词:TSA、TAA、AFP、
TSTA
熟悉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机制及肿瘤 的免疫逃避机制
1、体液免疫机制:
(1) CDC:IgM, IgG1,3 (2) ADCC:IgG FcR(MΦ、N、NK) (3) 抗体的调理作用:
2、细胞免疫机制: (1)αβT细胞:
CD8+ TC/CTL(肿瘤肽-MHCⅠ-肿瘤细胞膜)→直
接杀伤 CD4+ Th1 (肿瘤抗原肽-MHC-Ⅱ-APC膜)→IFN-γ、 IL-2、TNF等CK,激活Mφ、NK、CTL,也有一定 直接杀伤。
肿瘤免疫逃避机制
(一 ) 肿瘤细胞方面: 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弱及抗原调变 肿瘤细胞表面“抗原覆盖”或被封闭 MHCⅠ表达低下或缺失 缺乏协同剌激分子 肿瘤抗原的加工、递呈发生障碍:LMP,TAP 分 泌 免 疫 抑 制 因 子 : AFP 、 转 化 生 长 因 子 (TGF)、IL-10等 (二) 宿主方面: 免疫功能低下、耐受、缺陷、失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免疫知识点
一、肿瘤抗原
(一)定义: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肿瘤细胞异常或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二)分类
1.肿瘤特异性抗原:
2.肿瘤相关抗原:肝癌:甲胎蛋白(AFP)
结肠癌:癌胚抗原(CEA)
3.病毒肿瘤相关抗原:EB病毒与鼻咽癌
二、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1.NK细胞: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早期)
2.巨噬细胞:抗原递呈,杀伤肿瘤
3.CD8+CTL:是抗肿瘤免疫最重要的杀伤细胞。
4.CD4+Th: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如IL-2、IFN-γ以及诱导活化CD8+CTL进行抗肿瘤免疫应答。
5.体液免疫通常仅在某些情况下起协同作用。
三、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1.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
2.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低下
3.肿瘤细胞缺乏共刺激信号:很少表达B7分子(即CD80和CD86)
4.肿瘤细胞的凋亡抵抗作用:无Fas分子
四、肿瘤的免疫治疗
(一)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指给机体各种肿瘤疫苗(肿瘤细胞、肿瘤蛋白抗原、基因疫苗等),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
HPV疫苗用于预防宫颈癌。
(二)肿瘤的被动免疫治疗:指给机体输注外源性的免疫效应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免疫效应细胞等使产生抗肿瘤作用。
如:靶向HER-2的基因工程抗体治疗乳腺癌
靶向CD20的基因工程抗体治疗B细胞淋巴瘤
LAK(细胞因子激活的免疫效应T细胞)
TIL(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卡介苗
例题
【1~2小题共用备选答案】
A.自身抗原
B.异种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肿瘤相关抗原
E.肿瘤特异性抗原
1.甲胎蛋白()。
[答疑编号700544170101] 【正确答案】D
2.甲状腺球蛋白()。
[答疑编号700544170102]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