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消化与吸收》word版 公开课获奖教案 (1)

合集下载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第一篇:《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概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4、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5、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力三、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分配2课时五、教学设想本节课是一节知识探索课,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感到枯燥无味,于是我在本节设计时,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来完成知识的学习。

例如:消化系统的组成是利用小游戏的形式学习,龋齿是通过播放龋齿形成过程来探究。

本节的实验是通过教师提供背景资料,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实验效果。

总的思路是通过各种方式的活动完成学生自主探究活动。

六、教学过程导入:今天大家一定吃饭了吧?吃了什么食物?你知道食物进入你的体内,要进行什么样的旅程么?它的旅程路线,及将要发生什么样的历险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师: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6-27消化系统的组成,在阅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消化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的?2、消化道和消化腺分别由哪些器官组成?3、仔细观察消化系统组成模式图,了解各器官的位置及功能生:同学们积极阅读后回答第1、2题师: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在人体内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接下来将请七位同学上台来,拿着这些卡片以最快的速度站位,哪些同学愿意上来试试生:学生勇跃上台师:同学们评判他们站的对不对生:错了,王晶错了师:我们再给给她一次机会,请一位同学上来拿王晶这张卡片,你帮肋他站位。

师:这回对了吗?生:对了师:我们掌声鼓励同学,接下来再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把消化腺的卡片放在相应同学的手里,如果你认为是在消化道内的,你就放在他的消化道器官的手里,如果你认为是在消化道外的,你就放在他的另一只手中,请同学们自高奋勇的上台生:略师:这位同学放的对不对?生:对师:请大家回去,通过刚才的活动,可以看出,我们每一位同学看书都非常认真。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4.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组织学生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消化与吸收的知识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
3.强调消化与吸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方面。
1.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与实验探究。
3.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针对学生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方面的认知,进行科学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4.鼓励学生相互分享作业成果,开展互评、互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氛围。
5.对于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耐心解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他们对生物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在学习《人体的消化与吸收》这一章节时,大部分学生对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食物消化、吸收的详细过程及其内在机制可能仍感陌生。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等方面已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性的科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4)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物的消化过程,引出本章节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和相关的器官。

3.了解消化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4.能够描述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路线和变化。

5.能够理解和解释营养的摄入和吸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口腔:咀嚼和混合食物,分泌唾液。

-食道:运送食物到胃。

-胃:消化蛋白质和杀菌。

-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和水。

-大肠:吸收水分和形成粪便。

-肝脏:分泌胆汁,储存和代谢营养物质。

-胆囊:储存胆汁。

-胰腺:分泌胰液,帮助消化和吸收。

2.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机械消化:在口腔中的咀嚼和胃中的搅拌。

-化学消化:胃中的酸性环境和酶的作用。

-吸收:在小肠中通过腔面上的绒毛吸收营养物质。

3.食物的路线和变化-口腔:咀嚼和混合食物,开始消化淀粉。

-食道:通过蠕动将食物运送到胃。

-胃:通过胃酸和酶开始消化蛋白质。

-小肠:使用胆汁和胰液进一步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大肠:吸收水分,形成粪便。

4.消化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循环系统:通过循环系统将吸收的营养物质传送到细胞。

-呼吸系统:通过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提供能量。

-泌尿系统:通过尿液排出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教学活动:1.展示消化器官的模型,让学生搭建模型,了解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用幻灯片或视频展示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解释化学反应和吸收过程。

3.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描述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路线和变化。

4.分组进行实验,模拟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例如,使用酶模拟胃液消化食物。

5.制作海报或展示板,让学生总结消化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6.分组进行研究,让学生调查不同种类的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并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

教学评估:1.口头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关于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问题,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

2.实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对消化和吸收过程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3.海报或展示板评估:评估学生总结消化系统与其他系统关系的能力。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参考教案1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参考教案1

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尝试自己制定探究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研究,进一步体验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根据课标要求,删除了一些“难、繁、偏、旧”的知识内容,如牙齿的结构及保健、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消化酶的作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消化过程等。

消化系统结构上的一些内容,比如胃、小肠、肝脏等知识、唾液消化作用的实验等作为帮助学生实施探究的辅助资料,放在信息库中。

教材以图片(食物消化示意图、人体消化系统示意图、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和吸收过程示意图)以及文字内容(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吸收的概念和过程)直接呈现了相关知识,目的是让学生阅读和分析图片和文字信息,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并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探究活动“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是教材中的第四个探究,重在指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提示“制定探究计划”,学生需通过讨论,确定探究主题、探究方法、材料用具、实施步骤等,具有一定难度。

这个探究活动,可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懂得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常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关爱别人,热爱生活的情感。

本节的重点是:通过探究活动“探究暴食暴饮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是:制定探究计划。

本节建议2课时。

具体安排策略如下表:三、活动指导:食物消化吸收的部位和过程:课前,教师可准备有关图片、模型、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主要通过资料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对消化系统的组成及消化吸收过程形成初步认识。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教材及“信息库”中文字和图片资料,与日常生活的体验相结合,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将书本知识理解、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6)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6)

《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生长发育和进行各种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都来自于食物。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以外,其余的都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作用,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那么,食物是怎样通过消化系统而被消化的呢?营养物质又是怎样被吸收的呢?这就是我们下面两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师:人的消化系统由哪几局部组成?生:消化道和消化腺。

师:消化道由哪几局部组成?生: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师:人体的消化腺有几大类?生: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师:口腔中有些什么结构?生:唾液腺、牙齿、舌。

师:牙齿的结构如何?生:牙冠、牙颈、牙根。

师:牙齿为什么很坚硬?生:牙冠的外面有牙釉质,呀釉质非常坚硬,但损坏后不能再生。

师:牙齿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生:牙本质。

师:牙痛是怎么回事?生:得了龋齿。

师:怎么会得龋齿?学生纷纷拿出自己课前关于龋齿的调查报告。

生:早上不刷牙。

生:吃多了糖。

生:睡前不刷牙。

生:饭后不漱口。

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那龋洞是怎样形成的?生:口腔内的细菌能将糖类变成酸液,酸液会慢慢腐蚀牙齿外表的牙釉质。

牙釉质受到腐蚀会逐渐变软、变色,当腐蚀由牙釉质开展到牙本质时,会逐渐形成龋洞。

师:那我们该怎么做?生:餐后、睡前应注意清洁牙齿。

师:牙齿的作用是什么?生:咀嚼磨粹食物。

师:舌有什么作用?生:搅拌食物。

师:那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呢?二、消化方式①物理性消化→牙齿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胆汁的消化等②化学性消化→分泌消化酶把大分子物质→小分子物质三、课堂练习:1、人体从外界摄取的食物要依靠消化系统进行_______和 ________,人体的消化系统由_______和_______两局部组成。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word版 公开课获奖教案 (1)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word版 公开课获奖教案 (1)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

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

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

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5.4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一、创造情境,引入课题温故而知新。

2.提出问题:合理的膳食能提供人体一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但做到膳食合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就一定能为人体所用吗?3.出示课题。

二、认识人体的消化道1.食物在人体内“旅行”都经过哪些地方?是不是都留在了人体内?2.播放食物在消化道“旅行”的flash动画。

3.引导学生看图。

三、怎样消化1.引导学生分析课本P59页图3-4理解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

2.提出问题:(1)这些营养物质被什么分解?(2)食物为什么要经过牙齿的咀嚼?(3)消化可以分为几个过程?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还需要人体的消化和吸收。

1.看flash动画。

2.对照课本P60页图3-5找到并记住消化道的组成1.关于消化和吸收学生并不陌生,所以让学生讨论、交流能得出结论。

既巩固了上一堂课的知识又引出了课题,一举两得。

动画直观、有趣,感官刺激强,有利于学生对消化道组成的了解。

(4)消化液是在哪儿产生的?3.引导学生看图3-5了解人体的消化腺并建立消化系统的概念。

4.引导学生分析图3-7了解食物消化的过程和最终产物。

5.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在哪儿?四、探究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1.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2.资料:体小肠大约长5-7米,直径约3厘米,以此可计算出小肠的外表面积大约是0.67平方米,然而小肠的内表面积则有200平方米以上。

3.组织学生观察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的结构图。

4.组织交流、评价,并补充。

5.组织学生总结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精选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精选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七章第一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理解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

2. 使学生了解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吸收过程,明白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食物消化吸收的基本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实物展示等。

2. 学具:显微镜、实验器材、食物样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食物图片,引发学生对食物消化吸收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讲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3)阐述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 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观察实物,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分组讨论:如何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4. 例题讲解:(1)举例说明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

(2)讲解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吸收过程。

5. 随堂练习:(1)绘制消化系统结构图。

(2)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说明其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 食物的消化过程3. 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4.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解释食物消化吸收的基本原理。

(3)分析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2)食物在消化过程中,通过物理和化学消化,使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便于吸收。

(3)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它们对人体具有不同的作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消化与吸收的基本知识。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案修订版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案修订版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案修订版课题名称:人体的消化与吸收课时安排:2课时(45分钟/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和消化液的作用。

2.理解消化的过程,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3.掌握消化和吸收的原理和机制。

4.认识饮食结构对消化和吸收的影响。

5.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消化器官和消化液的作用。

2.消化的过程,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3.消化和吸收的原理和机制。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人体消化系统的图示,引起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的兴趣,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这些器官是如何协同进行消化和吸收的?”2.知识讲解(25分钟)(1)消化器官和消化液的作用根据学生提问,讲解人体消化系统的器官和消化液的作用,如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2)消化的过程通过示意图和动画,讲解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的过程。

物理消化包括咀嚼、胃搅拌和肠蠕动等;化学消化包括唾液的淀粉酶、胃液的胃蛋白酶和胰液的胰蛋白酶等消化酶的作用。

(3)消化和吸收的原理和机制通过示意图和实验演示,讲解消化和吸收的原理和机制。

消化的目的是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以便吸收;吸收是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过肠壁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

3.实验操作(40分钟)(1)准备实验材料:面包、饼干、水、胃液代替液(酸性消化液)、胰液代替液(碱性消化液)、漏斗、试管等。

(2)实验操作步骤:a.将面包和饼干分别放入两个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手轻轻搅拌,观察面包和饼干的变化。

b.将一定量的胃液代替液加入一个漏斗中,将漏斗放到装有面包的漏斗上方,轻轻按压漏斗,观察面包的变化。

c.将一定量的胰液代替液加入另一个漏斗中,将漏斗放到装有饼干的漏斗上方,轻轻按压漏斗,观察饼干的变化。

(3)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观察和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的作用和原理,以及消化液的作用。

4.归纳总结(10分钟)通过回顾实验结果和讨论,总结人体的消化和吸收的原理与机制,重点强调消化液的作用。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案示例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案示例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案示例《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案示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4(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消化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学生对直观教具的观察能力。

1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

3(通过对“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实验的设计、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承认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2(通过学习,向学生渗透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价值观和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饮食观。

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教师:我们每天都要从外界摄取大量的食物以满足生长发育、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你们知道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依靠哪个系统来完成的吗,学生:消化系统。

教师:对照自己的身体想一想,我们吃的食物直到排出体外都经过那些结构, 新课学习:消化系统的组成教师展示小故事:姗姗小朋友吃苹果时不小心将种子咽下去了。

这粒种子在姗姗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

他先遇到了像轧钢似的上下坚硬的怪物,差点被压得粉身碎骨;然后咯噔一下掉进了万丈深渊;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后来又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走出迷宫又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又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一起;最后在姗姗上厕所时离开了姗姗。

教师展示媒体素材中的消化系统图,请同学们描述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

教师:刚才同学们按照食物的经过路线描述的消化系统的组成,我们把食物经过的通道称之为消化道。

13《消化与吸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13《消化与吸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

13《消化与吸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13.消化与吸收【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人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作用之后,进一步认识食物是怎样消化和吸收的。

活动1“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咀嚼馒头,感觉馒头在口腔中发生的变化,形成消化的概念。

活动2”探索食物的消化之旅”旨在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消化器官及食物消化与吸收的过程。

应用与拓展”制作消化道模型”目的在于通过指导学生制作消化道模型,进一步加深对消化道及消化器官的理解,并形成新的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探究食物消化与吸收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能与同学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探究学习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能够使用不同感官初步进行观察研究以及查阅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这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技能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人体的消化器官。

2.能说出什么是消化和吸收。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有关日常饮食的现象中提出探究性问题。

4.能通过体验、查阅资料、制作模型等方式获取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信息。

5.能利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结论。

6.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产生探究兴趣。

2.能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制作消化器官模型,体会创新的乐趣。

3.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探究任务,乐于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所学、所得。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利用消化道模型主动向身边的人解释有关消化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消化器官及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难点:能说出什么是消化和吸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馒头、报纸、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记录表、课件等。

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学生吃饭的图片。

《消化和吸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济南版 (18)

《消化和吸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济南版 (18)

消化和吸收1.知识目标(1)、说出吸收的概念(2)、通过分析讨论,概述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重点)(3)、分析得出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的原因(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重点难点)2.能力目标在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中,培养学生有序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内容建议授课1课时,关于吸收的概念可以从“一幅图片”?这一问题的讨论引出。

要注意强调概念中循环系统的含义。

关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可由学生讨论得出,并通过观察小肠实物或利用模型让学生对小肠表面积大,小肠绒毛壁薄,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等适于吸收的特点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关于吸收的过程是比较抽象的,建议先看录像《消化吸收》后半段,里面的动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然后再归纳总结。

在学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消化过程之后,进一步学习营养物质的吸收,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明确营养成分的去向。

在观察认识小肠的结构和小肠壁模型的活动中,使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感受生命的客观实在。

本节采取“自主学习―实践体验”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为主,教师将自己定位在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上,重在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探究、讨论,在思考中发散思维,在质疑中训练思维,在动手实践中获得知识,在探究中学会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提炼精髓。

课前准备:以生物小组为单位(每班8个生物小组)准备:解剖针(1个)、解剖剪(1把)、洗干净的新鲜的鸡小肠、培养皿、清水、放大镜、胶水、纸(两种)、计算器、剪刀、尺(cm)。

教师准备:人体小肠结构模型、多媒体课件。

写营养物质名称的图片。

制作课件;学生课前进行相关调查及预习工作。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过渡:同学们刚才表现的非常棒,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吸收,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可以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有哪些?这些器官分别能吸收哪些营养物质?“你想知道吸收的全过程吗?请看一段录像。

《消化和吸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济南版 (14)

《消化和吸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济南版 (14)

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入我们体内的呢?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是;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的是。

2、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由和组成。

(1)对照图3.1-4消化系统模式图,说出消化道的组成和各段消化道的位置。

(2)消化腺包括唾液腺、、等大消化腺和胃腺、 _____等小消化腺。

3、食物的消化(1)消化:食物在被分解成的过程。

(2)消化方式:①物理消化:通过牙齿的咀嚼和,食物被磨碎并与充分混合的过程。

②化学消化:将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的过程。

4、消化腺包括唾液腺、、等大消化腺和胃腺、等小消化腺。

5、淀粉的化学消化部位依次为、,蛋白质的化学消化部位依次是、,脂肪的化学消化部位是。

6、淀粉的最终消化产物是;蛋白质的最终消化产物是;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是和脂肪酸。

合作探究各显身手探究一:消化腺的作用肝脏分泌;胰腺分泌;胃腺分泌;肠腺分泌;唾液腺分泌。

探究二: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实验时,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向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的目的是2. 为了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环境,应将1、2两支试管放置在℃的水中。

3. 预期该实验现象:1号试管(填“变蓝”或“不变蓝”);2号试管(填“变蓝”或“不变蓝”)。

该实验现象说明1号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分解了。

由此可见,淀粉在人体内消化的起点是。

4.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有什么不同?探究三:小肠对食物的消化1.流入小肠的消化液有哪些?2.含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是和。

3.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展示、点拨、质疑问难1、根据合作交流及课堂预设所出现的问题,利用多媒体等形式进行点拨。

2、我自己的发现与质疑,通过学习,仍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决。

达标测试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C,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唾液、胆汁C.胰液、肠液、胆汁D.肠液、唾液、胰液2、某患者小肠被手术切除了近4米,术后消化功能仍基本正常,这因为( )A. 口腔和胃有消化功能B. 胰腺仍能分泌胰液C. 大肠也有吸收功能D. 保留了十二指肠3、细嚼馒头有甜味是因为()A. 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麦芽糖B. 淀粉有甜味C.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变成葡萄糖D. 牙齿的咀嚼4、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C.消化脂肪的酶和胆汁的分泌D.肝脏分泌胆汁,从而影响脂肪消化5、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置于37℃的温水中。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4)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4)

《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目标: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②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③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

教学过程:〔一〕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我们知道人体生长发育的进行各项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来自于食物。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能给我们人体提供能量或者参与人体细胞的组成,那么,食物中到底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提问:〔1〕这位同学,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今天中饭吃了什么。

〔2〕好,那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你觉得这些食物里面都含有哪些一样物质呢!得出结论:六大营养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1〕功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A、糖: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

来源:食用糖、谷类和块茎类食物。

B、脂肪:主要作用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也是构成细胞的一中成分。

来源: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

C、蛋白质: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提供原料,也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来源:奶、蛋、鱼、瘦肉等事物。

〔2〕非功能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A、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来源:饮水、饮料等。

B、无机盐:构成组织的重要原料,来源:肉类、奶类、蛋、鱼类、豆类、蔬菜和海带等很多种事物。

C、维生素:不是细胞的构成成分,不提供能量,但是他是维持某些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

来源:动物肝脏、鱼肝油蔬菜、豆类和豆类的胚芽等食物。

提示:维生素既不是细胞的构成成分,也不提供能量。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好,现在一样物质有了,那这些营养物质是通过我们身体的哪个结构进入身体的呢,那么,这里就要讲到我们身体里面的一套系统,叫做消化系统。

提问:有没有哪个同学知道消化系统有哪几个局部组成。

答: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提问:那么,消化道又由那些结构组成呢,各局部又有什么作用呢。

答:口腔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并将食物和唾液混合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胃蠕动和分泌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消化食物隔膜吸收一样物质大肠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消化道的结构出来了,还有一个结构就是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腺体我们称为消化腺,消化分为两种,一种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起体积一般都较大,我们称为大消化腺,一种是消化道内的消化腺,位于消化道的管壁内,体积较小,我们称为小消化腺。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2)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苏教版 (2)

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阅读课本,参与探究实验活动,能够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观察活动,能够说出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的结构特点。

【教学重点】胃、肠的结构特点和食物的消化,吸收的概念。

【教学难点】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的关系。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探究实验活动的材料,制作搜集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板书设计】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一、消化系统的组成: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牙骨质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2.消化系统大消化腺:肝脏、胰腺、唾液消化腺小消化腺:胃腺、肠二、食物的消化:1.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2.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三、小分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有大量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2.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小肠绒毛的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传染病单元、章、节第25章第1节教学内容传染病需课时: 1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常见的传染病的病因及其特点。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和预防措施。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1.通过对教学资料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体会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控制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2.懂得热爱生命,预防传染病和关心他人是积极的生命观和健康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特点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根本环节和预防措施教学难点:1.如何针对传染病流行的根本环节进行有效预防教学方法新授教学辅助手段讨论教学过程复备导入:学生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疾病名称,一人一个,通过学生的表诉,来说说看:有哪些疾病是属于传染病?新授:一、常见的传染病1.通过活动,来说出你区分传染病的根据。

最新word版生物七下《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案精品

最新word版生物七下《人体的消化与吸收》教案精品

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知识: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2、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实验观察,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观察、动手等能力目标达成: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2、会填写牙齿的结构图。

学习流程:【课前展示】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创境激趣】出示学生比拟熟悉的图片和一段富有启发性的文字“食物究竟在人体的什么地方发生变化呢?〞作为导言【自学导航】消化系统的组成学生阅读教材26---27页,分析消化系统模式图,请同学们描述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

教师 [提问]:你知道消化道周围有哪些消化腺吗?它们分泌什么消化液?你能在自己身体上指出它们的部位吗?【合作探究】1、:牙齿的结构学生看书26页9-9图,讨论牙齿的根本结构。

【强化训练】1、食物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必需要什么物质参与?2、你知道消化道周围有哪些消化腺吗?它们分泌什么消化液?【归纳总结】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设计】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一消化系统的组成1、牙齿2 消化系统组成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活体水螅和水螅切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了解涡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讲究卫生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3.通过理解日本血吸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征,进行“生物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通过了解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消化和吸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8)

《消化和吸收》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8)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课题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记住消化的概念。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消化的概念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合作教具试管、碘酒、馒头、消毒棉絮、温度计、清水、热水等教学内容教法,学法问题引入1.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含有哪些营养成份?2.食物中的这些成分只是构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原料。

那么食物中的这些成分是怎样转化成人体内这些成分的呢?明确目标授课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局部,口腔中有哪些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回忆自己在进食时这些结构分别有什么作用?口腔仅仅起到嚼咀食物的作用吗?下面我们来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思考答复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消化吸收引入新课。

学生答复牙齿、舌、唾液腺牙齿嚼咀,舌搅拌,唾液腺分泌唾腺,能湿润食物。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请一位同学吃馒头,但不能白吃,要求慢慢地嚼咀,细细地体味。

看能否吃出什么味道。

馒头并未放糖,为什么会吃出甜味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我们假设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并与唾液有关。

下面我们来一起探究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提醒:探究中的“提示〞局部演示请××同学谈谈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并解释。

口腔中的什么物质使淀粉发生了变化?哪个试管内的淀粉发生了变化?为什么?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既然牙齿这么重要我们怎样进行保健?学生活动口中有点甜。

学生思考,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学生熟悉课本中P33-35探究内容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馒头不宜太多,唾液的量要足,实验装置在37℃的温水中保持的时间必须在5分钟以上生:①号试管内的液体遇碘不变蓝,因为淀粉发生了变化唾液中的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使局部淀粉转化变成麦芽糖。

学生答复:②号试管淀粉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淀粉与碘变蓝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

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

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

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

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

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知识: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实验观察,培养学生表达、交流、观察、动手等能力
目标达成: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2、会填写牙齿的结构图。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
【创境激趣】
出示学生比较熟悉的图片和一段富有启发性的文字“食物究竟在人体的什么地方发生变化呢?”作为导言
【自学导航】
消化系统的组成
学生阅读教材26---27页,分析消化系统模式图,请同学们描述消化系统的器官组成。

教师 [提问]:你知道消化道周围有哪些消化腺吗?它们分泌什么消化液?你能在自己身体上指出它们的部位吗?
【合作探究】
1、:牙齿的结构
学生看书26页9-9图,讨论牙齿的基本结构。

【强化训练】
1、食物在消化道中被消化,必需要什么物质参与?
2、你知道消化道周围有哪些消化腺吗?它们分泌什么消化液?
【归纳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1、牙齿
2 消化系统组成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

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因此,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 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

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教授语法
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