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第5章
合集下载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张永瑞答案第5章
解 两线圈顺接时(两线圈连接端子为异名端), 由二 P=UIcosjz 得
P 96 cos j z 0.8 UI 60 2
这时的阻抗模值
U 60 Z 30 I 2
24
第5 章
互感与理想变压器
回路中阻抗Z中的电阻部分即相串联两线圈的损耗电阻之和
R r1 r2 Z cosjz 30 0.8 24
加在串联线圈两端进行实验。 当两线圈顺接(即异名端相
连)时, 如图(a)所示, 测得电流有效值为2 A, 平均功率为 96 W;当两线圈反接(即同名端相连)时, 如图(b)所示, 测得 电流为2.4 A。 试确定该两线圈间的互感值M。
22
第5 章
互感与理想变压器
题5.5图
23
第5 章
互感与理想变压器
题5.6图
29
第5 章
互感与理想变压器
解 将互感线圈画为T形等效电路, 如题解5.6图(a)
所示, 再应用电感串并联等效将题解5.6图(a)等效为题解5.6
图(b)。
因原电路已处于稳态, 所以由题解5.6图(b)求得
6 i1 (0 ) 3A 2
则由换路定律, i1(0+)=i1(0-)=3 A
互感与理想变压器
解 根据同名端的定义, 由原图电路线圈的绕向判定同
名端如题解5.10图(a)所示。 互感线圈用T形等效电路代替并画
出相量模型电路, 如题解5.10图(b)所示。 当ab端的阻抗Zab=0
时, 则有
U ab U ab 0 I 0 Z L j ( L2 M )
46
5.11 题5.11图所示电路中的变压器有两个额定电压为110
电路分析第5章 三相电路
负载的两种接法:星形 联接和三角形 联接 联接和三角形(∆ 联接。 负载的两种接法:星形(Y)联接和三角形 ∆)联接。
A Z N B C 星形接法
返 回
A Z Z B C
•
Z
Z
•
Z
•
三角形接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5章 三相电路 章
一、三相四线制星形接法
A N C B
+
uA
-
iA iN
|ZA|
uB +
N′
所以
根据对称关系, 根据对称关系,其它两相电流为
= 22 2 sin(ω t − 173°) A
= 22 2 sin(ω t + 67°) A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5章 三相电路 章
(2)负载不对称时,各相单独计算。 (2)负载不对称时,各相单独计算。 负载不对称时 相电压为Up=220V的对称电源;各相负载为电 的对称电源; 例4.2.2-4.2.4 相电压为 的对称电源 灯组,在额定220V电压下各相电阻分别为 A=5 , RB=10 , 电压下各相电阻分别为R 灯组,在额定 电压下各相电阻分别为 RC=20 。试求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负载相电压、负载电流及 试求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负载相电压、 中性线电流。(1) 如上所述,正常状态下; (2) A相短路时; 中性线电流。 ) 如上所述,正常状态下; ) 相短路时; 相短路时 相短路, 相断开时; (3) A相短路,中性线又断开时; (4) A相断开时; (5) A ) 相短路 中性线又断开时; ) 相断开时 ) 相断开,中性线又断开时。 相断开,中性线又断开时。 解: 1)正常状态 ( ) 虽然负载不对称,因中性 虽然负载不对称,因中性线 的存在, 的存在,负载相电压与电源 C 的相电压相等也是对称的, 的相电压相等也是对称的, 有效值亦为 220V。 。
A Z N B C 星形接法
返 回
A Z Z B C
•
Z
Z
•
Z
•
三角形接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5章 三相电路 章
一、三相四线制星形接法
A N C B
+
uA
-
iA iN
|ZA|
uB +
N′
所以
根据对称关系, 根据对称关系,其它两相电流为
= 22 2 sin(ω t − 173°) A
= 22 2 sin(ω t + 67°) A
返 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5章 三相电路 章
(2)负载不对称时,各相单独计算。 (2)负载不对称时,各相单独计算。 负载不对称时 相电压为Up=220V的对称电源;各相负载为电 的对称电源; 例4.2.2-4.2.4 相电压为 的对称电源 灯组,在额定220V电压下各相电阻分别为 A=5 , RB=10 , 电压下各相电阻分别为R 灯组,在额定 电压下各相电阻分别为 RC=20 。试求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负载相电压、负载电流及 试求下列各种情况下的负载相电压、 中性线电流。(1) 如上所述,正常状态下; (2) A相短路时; 中性线电流。 ) 如上所述,正常状态下; ) 相短路时; 相短路时 相短路, 相断开时; (3) A相短路,中性线又断开时; (4) A相断开时; (5) A ) 相短路 中性线又断开时; ) 相断开时 ) 相断开,中性线又断开时。 相断开,中性线又断开时。 解: 1)正常状态 ( ) 虽然负载不对称,因中性 虽然负载不对称,因中性线 的存在, 的存在,负载相电压与电源 C 的相电压相等也是对称的, 的相电压相等也是对称的, 有效值亦为 220V。 。
第五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正弦电流电路
激励和响应均为同频率的正弦量的线性电路 (正弦稳态电路)称为正弦电路或交流电路。
研究正弦电路的意义
1.正弦稳态电路在电力系统和电子技术领域 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优 ①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其加、减、求导、 点 积分运算后仍是同频率的正弦函数。
②正弦信号容易产生、传送和使用。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j
F | F | e | F |
j
极坐标式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几种表示法的关系:
Im
F a jb
F | F | e | F |
j
b |F|
F
O
| F | a b b 或 θ arctan( ) a
2 2
a
Re
a | F | cos b | F | sin
O
F Re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特殊旋转因子
jF
Im
F
Re
jF
π jπ π π 2 , e cos( ) jsin( ) j 2 2 2
O
F
π j π π π 2 , e cos( ) jsin( ) j 2 2 2
π , e
w 2π f 2π T (3) 初相位
单位: rad/s ,弧度/秒
反映正弦量的计时起点,常用角度表示。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注意 同一个正弦量,计时起点不同,初相
位不同。
i
=0
一般规定:| |< 。
O
=/2
wt
=-/2
返 回
上 页
电路分析(第3版)-胡翔骏ch05
p u1 i1 u 2 i 2 nu 2 i1 u 2 ni1 0
此式说明,从初级进入理想变压器的功率,全部传输 到次级的负载中,它本身既不消耗,也不储存能量。
10
楚雄师范学院 自兴发
§5-1
电阻为n2R。
理想变压器
2 .当理想变压器次级端接一个电阻 R 时,初级的输入
图5-2
8
楚雄师范学院 自兴发
§5-1
理想变压器
• 表征理想变压器端口特性的 VCR 方程是两个线性代数方
程,因而理想变压器是一种线性双口电阻元件。正如二端 线性电阻元件不同于实际电阻器,理想变压器这种电路元 件也不同于各种实际变压器。例如用线圈绕制的铁心变压 器对电压、电流的工作频率有一定限制,而理想变压器则 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既可工作于交流又可工作于直流, 对电压、电流的频率和波形没有任何限制。
将跟随输入电压uin的变化,故称为电压跟随器。
运放工作在直流和低频信号的条件下,其输出电压与
差模输入电压的典型转移特性曲线uo=f(ud)如图所示。该曲 线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uo和ud有不同的比例尺度:uo用V; ud用mV。
图5-8
20
楚雄师范学院 自兴发
§5-2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2. 在输入信号很小(|ud|<)的区域内,曲线近似于一条
28
楚雄师范学院 自兴发
§5-2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三、理想运算放大器模型 实际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非常大(A=105~108),可以近似 认为A=和=0。此时,有限增益运放模型可以进一步简化为 理想运放模型。理想运放模型的符号如图(a)所示,其转移
特性曲线如图(b)所示。
图5-11
电子科大《电路分析》第05章 多端元件
Z=ZA+ZB
2. 二端口网络的并联
Y = YA + YB
3. 二端口网络的级联
T = T T T n T 1 2 3
第五章结束
n R
2
例:求5欧姆电阻所吸收的功率P。
例:已知1欧姆电阻吸收的功率为16W,求2 欧姆电阻吸收的功率P2。
例:P书169,5-5,求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Rab。 169, 求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Rab。 Rab
第五章结束
第五章( 第五章(第2部分) 部分) 双口网络
§5.2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
Z---G(Y) ---G(Y)
11 12 Y Y Z11 Z12 Y21 Y22 = Z 21 Z 22 1
Z22 Z12 z z = Z11 Z21 z z z
其 中 z =
Z11 Z12 Z 21 Z 22
= Z11Z22
Z12 Z2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与等效
1. 二端口网络的串联
课堂例2 课堂例2
i2 例2.P214 ,5-9 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求转移电流比。 a = i1
其它例见教材P214 其它例见教材P214
§5.4 双口网络的电压电流关
一. 电阻矩阵
系
对于如下所示的双口网络。
I1
U1
U2
I2
u1 = R11i1 + R12i2
u2 = R21i1 + R22i2
课堂特殊例
例
理想变压器的性质
理想变压器的两个基本性质: 理想变压器的两个基本性质: 1.理想变压器不能消耗 . 能量,也不储存能量, 能量,也不储存能量,在 任何一时刻进入理想变压 器的功率等于零。 器的功率等于零。
电路分析基础(张永瑞)第5章
d e jt )] d Re( Ae j (t ) ) [Re( A dt dt
d [ A cos(t )] A sin(t ) dt Re[ jAe j(t )] Re[ jAe jt ] d jt Re ( Ae ) dt
假设某正弦电流为
i (t ) I m cos(t i )
根据欧拉公式
e j cos j sin
可以把复指数函数Im e j(ωt+θi)展开成
I me j (t i ) I m cos(t i ) jIm sin(t i )
i(t ) Re[I me
第五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解 由图可知,i(t)的振幅为 100A, 即
i(t ) 100cos(10 t i ) A
3
当t=0 时,电流为 50A,用t=0 代入上式,得
i (0) 100cos i 50
故
cos i 0.5
第五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由于i(t)的正最大值发生在时间起点之后,初相角为负值,即
同理,可得正弦电压的有效值
1 U U m 0.707 m U 2
必须指出,交流测量仪表指示的电流、电压读数一般都是 有效值。 引入有效值以后,正弦电流和电压的表达式也可写成
i(t ) I m cos(t i ) 2 I cos(t i ) u(t ) Um cos(t u ) 2U cos(t u )
示。
第五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5.1.2 相位差
假设两个正弦电压分别为
u1 (t ) U1m cos(t 1 ) u2 (t ) U 2 m cos(t 2 )
d [ A cos(t )] A sin(t ) dt Re[ jAe j(t )] Re[ jAe jt ] d jt Re ( Ae ) dt
假设某正弦电流为
i (t ) I m cos(t i )
根据欧拉公式
e j cos j sin
可以把复指数函数Im e j(ωt+θi)展开成
I me j (t i ) I m cos(t i ) jIm sin(t i )
i(t ) Re[I me
第五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解 由图可知,i(t)的振幅为 100A, 即
i(t ) 100cos(10 t i ) A
3
当t=0 时,电流为 50A,用t=0 代入上式,得
i (0) 100cos i 50
故
cos i 0.5
第五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由于i(t)的正最大值发生在时间起点之后,初相角为负值,即
同理,可得正弦电压的有效值
1 U U m 0.707 m U 2
必须指出,交流测量仪表指示的电流、电压读数一般都是 有效值。 引入有效值以后,正弦电流和电压的表达式也可写成
i(t ) I m cos(t i ) 2 I cos(t i ) u(t ) Um cos(t u ) 2U cos(t u )
示。
第五章 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5.1.2 相位差
假设两个正弦电压分别为
u1 (t ) U1m cos(t 1 ) u2 (t ) U 2 m cos(t 2 )
南京邮电大学电路分析基础_第5章1
4 .电容是储能元件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时,电容吸收功率 p(t) u(t)i(t) u(t)C du dt
p 可正可负。当 p > 0 时,电容吸收 功率(吞),储存电场能量增加;当p
< 0时,电容发出功率(吐),电容放 出存储的能量。
任意时刻t得到的总能量为
t
t
wC (t)
p( )d
i +
uS/mV + 10
uS -
Lu -
0
-10
(a)
1 2 3t (b)
解: 当0<t1s时,u(t)=10mV,
i(t) 1
t
u( )d
L
i(0) 2102
t
10
2
d
0
2t
A
2t
A
0
当 t 1s 时 i(1) 2A
当1s<t2s时,u(t)=-10mV
i(t)
,
i(1)
2. 电感是惯性元件
di
u 有限时,电流变化率 dt 必然有限; 电流只能连续变化而不能跳变。
3.电感是记忆元件
i(t) 1
t
u( )d
L
电感电流i有“记忆”电压全部历史
的作用。取决于电压(, t )的值。
i(t) 1
t
u( )d
L
1
t0 u()d 1
t
u( )d
L
L t0
上式也可以理解为什么电容电压不 能轻易跃变,因为电压的跃变要伴随 储能的跃变,在电流有界的情况下, 是不可能造成电场能发生跃变和电容 电压发生跃变的。
例1 C =4F,其上电压如图(b),试求
电路分析 第5章 双口网络(new)
i1 g11 = u1 u =0
2
u1
−
N
u2
−
i1 g12 = u2
u1 =0
g11是输出端口短路时 输入端的驱动点电导
g12是输入端口短路 时的反向转移电导
i2 g21 = u1
电导参数又称为 短路电导参数
u2 =0
i2 g22 = u2
u1 =0
g21是输出端口短路 时的正向转移电导
g 22是输入端口短路时 输出端的驱动点电导
i1
+
i2
u1 i 1
−
N
+
i2
u2
−
双口网络与四端网络的关系 i1
+
i2
u1 i 1
−
N
+
i2
u2
−
双口
i2 i1 i3
N
i4
四端网络
双口的两个端口间若有外部连接, 双口的两个端口间若有外部连接,则会破坏原 双口的端口条件。 双口的端口条件。
i 3 i1′ R 4
i1
1 1′ ′
i2 i2
i1
A
放大器 n:1
C 滤波器
C
变压器
三极管
1. 单口 (port)
i1
+
u1 i 1
− 2.
N
单口由一对端钮构成, 单口由一对端钮构成 , 且满足 如下端口条件: 如下端口条件 : 从一个端钮流 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个端钮流 出的电流。 出的电流。
双口(two-port) 双口(
当一个电路与外部电路通过两个端口连接时称此电路 为双口网络。 为双口网络。
提示:方法不限, 提示:方法不限,可用等效模型
2
u1
−
N
u2
−
i1 g12 = u2
u1 =0
g11是输出端口短路时 输入端的驱动点电导
g12是输入端口短路 时的反向转移电导
i2 g21 = u1
电导参数又称为 短路电导参数
u2 =0
i2 g22 = u2
u1 =0
g21是输出端口短路 时的正向转移电导
g 22是输入端口短路时 输出端的驱动点电导
i1
+
i2
u1 i 1
−
N
+
i2
u2
−
双口网络与四端网络的关系 i1
+
i2
u1 i 1
−
N
+
i2
u2
−
双口
i2 i1 i3
N
i4
四端网络
双口的两个端口间若有外部连接, 双口的两个端口间若有外部连接,则会破坏原 双口的端口条件。 双口的端口条件。
i 3 i1′ R 4
i1
1 1′ ′
i2 i2
i1
A
放大器 n:1
C 滤波器
C
变压器
三极管
1. 单口 (port)
i1
+
u1 i 1
− 2.
N
单口由一对端钮构成, 单口由一对端钮构成 , 且满足 如下端口条件: 如下端口条件 : 从一个端钮流 入的电流等于从另一个端钮流 出的电流。 出的电流。
双口(two-port) 双口(
当一个电路与外部电路通过两个端口连接时称此电路 为双口网络。 为双口网络。
提示:方法不限, 提示:方法不限,可用等效模型
电路分析基础第五章
因此得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C)所示。
例5-2
如图(a)所示为电容与电流源相接电路,电流
波形如图(b)所示。求电容电压(设u(0)=0)。
解:已知电容电流求电容电压,可根据下式:
1 t u(t ) u(t 0 ) i()d C t0
t t0
为此,需要给出i(t)的函数式。对所示三角波,
流作用的结果,即电压“记载”了已往电流的全部历 史,所以称电容为记忆元件。当然,电阻则为无记忆 元件。
1 t0 1 t u c ( t ) i c ( )d i c ( )d C C t0 1 t u c ( t 0 ) i c ( )d C t0 所以,只要知道了电容的初始电压和t≥t0时作用于电
如:
R 12
特例:若三个电阻相等(对称),则有
R12 R1 R31 R3
RΠ = 3RT
外大内小
R 1R 2 R 2 R 3 R 3 R 1 R 12 R3
R2
R23
RT = RΠ/3
R T1 R 12R 31 R 12 R 23 R 31
注意
高,介质会被击穿。而电容被击穿后,介质导电,
也就丧失了电容器的作用。因此,使用中不应超
过其额定工作电压。
第五章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5-1 电容元件 §5-2 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
§5-3 电容电压的连续性质和记忆性质
§5-4 电容元件的储能
§5-5 电感元件
§5-6 电感元件的VAR
§5-7 电容与电感的对偶性 状态变量
可分段写为:
等等。分段计算u(t)如下:
电压波形如图(C)所示。
第五章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例5-2
如图(a)所示为电容与电流源相接电路,电流
波形如图(b)所示。求电容电压(设u(0)=0)。
解:已知电容电流求电容电压,可根据下式:
1 t u(t ) u(t 0 ) i()d C t0
t t0
为此,需要给出i(t)的函数式。对所示三角波,
流作用的结果,即电压“记载”了已往电流的全部历 史,所以称电容为记忆元件。当然,电阻则为无记忆 元件。
1 t0 1 t u c ( t ) i c ( )d i c ( )d C C t0 1 t u c ( t 0 ) i c ( )d C t0 所以,只要知道了电容的初始电压和t≥t0时作用于电
如:
R 12
特例:若三个电阻相等(对称),则有
R12 R1 R31 R3
RΠ = 3RT
外大内小
R 1R 2 R 2 R 3 R 3 R 1 R 12 R3
R2
R23
RT = RΠ/3
R T1 R 12R 31 R 12 R 23 R 31
注意
高,介质会被击穿。而电容被击穿后,介质导电,
也就丧失了电容器的作用。因此,使用中不应超
过其额定工作电压。
第五章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5-1 电容元件 §5-2 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
§5-3 电容电压的连续性质和记忆性质
§5-4 电容元件的储能
§5-5 电感元件
§5-6 电感元件的VAR
§5-7 电容与电感的对偶性 状态变量
可分段写为:
等等。分段计算u(t)如下:
电压波形如图(C)所示。
第五章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第5章习题答案
t t
8isc − 4 × 2 = 2i1 isc = 1.2A i1 = 2 − isc
5-16 图示电路,在t<0已处于稳态,在t = 0时 图示电路, 已处于稳态, 已处于稳态 时 将开关S由1切换至 ,求i(0+)和u(0+)。 将开关 由 切换至2, 和 。 切换至
2
1 S t=0 2 5A 3
i
3 + 3V −
−
t=0-时,电容相当于开路,等效电路为 时 电容相当于开路,
S1 3A 3 0.5F 2 6 + uC(0-)
i
− 3× 6 u c (0 − ) = 3 × = 6V 3+ 6 uc (0+) = uc (0−) = 6V
i(0+) 2 + 12V 4 + u
−
−
12 4 i (0 + ) = + 3× = 4A 2+4 4+2 u (0 + ) = (4 − 3) × 4 = 4V
5-18电路如图所示,t<0时电路处于稳态,在 电路如图所示, 时电路处于稳态 时电路处于稳态, 电路如图所示 t = 0时将开关 闭合,求电容电压 C(t)。 时将开关S闭合 时将开关 闭合,求电容电压u ) S t=0 1 2 + 300µF µ uC 1A
t t t
τ
τ
τ
t 5-15图示电路,求电容电压 u(),≥ 0 。已知 图示电路, 图示电路 C t
u C 0 = 0V ()
i1 4 2A
4 0.01F + 2i1 − + uC
−
首先求出虚线左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首先求出虚线左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8isc − 4 × 2 = 2i1 isc = 1.2A i1 = 2 − isc
5-16 图示电路,在t<0已处于稳态,在t = 0时 图示电路, 已处于稳态, 已处于稳态 时 将开关S由1切换至 ,求i(0+)和u(0+)。 将开关 由 切换至2, 和 。 切换至
2
1 S t=0 2 5A 3
i
3 + 3V −
−
t=0-时,电容相当于开路,等效电路为 时 电容相当于开路,
S1 3A 3 0.5F 2 6 + uC(0-)
i
− 3× 6 u c (0 − ) = 3 × = 6V 3+ 6 uc (0+) = uc (0−) = 6V
i(0+) 2 + 12V 4 + u
−
−
12 4 i (0 + ) = + 3× = 4A 2+4 4+2 u (0 + ) = (4 − 3) × 4 = 4V
5-18电路如图所示,t<0时电路处于稳态,在 电路如图所示, 时电路处于稳态 时电路处于稳态, 电路如图所示 t = 0时将开关 闭合,求电容电压 C(t)。 时将开关S闭合 时将开关 闭合,求电容电压u ) S t=0 1 2 + 300µF µ uC 1A
t t t
τ
τ
τ
t 5-15图示电路,求电容电压 u(),≥ 0 。已知 图示电路, 图示电路 C t
u C 0 = 0V ()
i1 4 2A
4 0.01F + 2i1 − + uC
−
首先求出虚线左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首先求出虚线左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电路分析(第五版)(刘志民)章 (5)
第5章 互感电路及理想变压器 图5.6 图 5.3 的互感线圈的电路符号
第5章 互感电路及理想变压器
在互感电路中,线圈端电压是自感电压与互感电压的代 数和,即
u1
L1
di1 dt
M
di2 dt
u2
L2
di2 dt
M
di1 dt
(5 - 7)
若电流为正弦交流,可用相量表示为
U1 jL1I1 jMI2
第5章 互感电路及理想变压器
5.2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对两互感线圈而言,互感电压大小与互磁链变化率成正比。 因互磁链是由另一线圈的电流所产生,故互感电压的极性与两 耦合线圈的实际绕向有关。观察图5.3(a)、(b)所示的两组耦合 线圈,其不同在于线圈2的绕向不同。当电流i1都从线圈1A端 流入并增大时,则互磁链Ψ21也都在图示方向下增强,依楞次 定律可判定图5.3(a)线圈2中的互感电压u21的实际极性是由C端 指向D端;而图5.3(b)线圈2中的互感电压u21的实际极性是由D 端指向C端。可见,互感电压极性与线圈绕向有关。实际线圈 多为密封,难见具体绕向,且在电路中也不方便画出线圈的实 际绕向。为确定互感电压的极性,通常采用标记同名端的方法。
连。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为 U U1 U2 jL1I jMI jL2I jMI j(L1 L2 2M )I jLf I
其中Lf称为反向串联的等效电感。即
Lf L1 L2 2M
(5 - 10)
根据Ls和Lf可以求出两线圈的互感M为
M Ls Lf 4
(5 - 11)
第5章 互感电路及理想变压器
M
d(10t dt
20)
10V
第5章 互感电路及理想变压器
t ≥2 s时,i1=0, 则
《电路分析基础》课件第5章 互感与理想变压器
感压降亦取负号;若一个电流从互感线圈的同名端流入,另一个电流从互感线
圈的同名端流出,磁通相消,互感压降与自感压降异号,即自感压降取正号时
互感压降取负号,自感压降取负号时互感压降取正号。
只要按照上述方法书写,不管互感线圈给出的是什么样的同名端位置,也
不管两线圈上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是否关联,都能正确书写出它们电压、电
第5章 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 (本章共63页)
5.1 耦合电感元件 P2
一、耦合电感的基本概念
二、耦合电感线圈上的电压、电流关系
5.2
P15
一、耦合电感的串联等效
5.5 实际变压器模型 P51 一、空芯变压器
二、铁芯变压器
二、耦合电感的T型等效 5.3 含互感电路的相量法分析 P25
一、含互感电路的方程法分析
u2
L2
d i2 dt
+?
M d i1 dt
(2)判断电流是否同时流入同名端。
u1
L1
d i1 dt
?-
M
d i2 dt
u2
L2
d i2 dt
?-
M
d i1 dt
图(a)是。取“+”。
(2) 电流同时流入异名端。故取“-”。
第 5-9 页
前一页 下一页 回本章目录
5.1 耦合电感元件
关于耦合电感上电压、电流关系这里再强调说明两点:
前一页 下一页 回本章目录
5.1 耦合电感元件
此例是为了给读者起示范作用,所以列写的过程较详细。以后再遇到写互
感线圈上电压、电流微分关系,线圈上电压、电流参考方向是否关联、磁通是 相助或是相消的判别过程均不必写出,直接可写出(对本互感线圈)
电路分析及磁路第5章 非线性电阻电路
20
二、曲线相交法 图 5-8( a)所示电路,由一线性电阻 R 和直 流电压源 U0以及一个非线性电阻———半导体二 极管所组成。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如图 5-8( b)所示,其解析式为
如果采用解析法来求解这个电路,则应首先列 出电路的电压方程
21
并以式(5-6)代入,得
这是一个非线性代数方程,要用解析法求解是 不太容易的。也可以用前述的曲线相加法来求解, 即先求出线性电阻与二极管串联起来后的等效伏安 特性,然后根据 U0 值求出对应的电流值和二极管 两端的电压值。
图 5-9
例 5-2
25
解 除二极管以外,电路其余部分都是线性的 。因此,把二极管拿掉后,可以对剩余的电路应用 戴维南定理进行化简。为此,求得其开路电压 Uoc=1 V,等效电阻 Req=200 Ω。于是,可得如图 5-9(b)所示的等效电路。
26
用这个等效电路来求二极管的电流和端电压。 要画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则应根据给定的二 极管的特性 i=0.1(e4ou-1)μA,计算出一组电压 电流的数据,并将其列于表5-1中。
27
根据表 5-1和 u =1 -0.2i(此处 u的单位为伏, i的单位为毫安)画出二级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负 载线,如图 5-10 所示。两线的交点的坐标就是所 要求的解答:I=3.705 mA; U =0.263 V
图 5-10
例 5-2的解答
28
第三节
小信号分析法
小信号分析法是工程上分析非线性电路的一种 重要方法。尤其在电子学中有关放大器的分析与设 计中,更是一种基础的分析方法。这是因为在电子 学里一般常遇到的非线性电路中,除了有直流电源 (直流偏置)作用外,同时还有外加的随时间变化 的电源(信号源)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1、线性性质
§ 5-1
例 若f (t )= sinωt 的定义域在[0,∞),求其象函数。
解 根据欧拉公式
f (t) sin t e jt e jt
2j 根据拉氏变换的线性性质,得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2、延迟性质 若
§5-1
则 例 试求延迟的阶跃函数f(t)=ε( t - t 0) 的象函数。 解 根据延迟性质和单位阶跃函数的象函数,得
(
s
K2 - p2
)
式中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5-2 复频域中的电路定律与电路模型
分析电阻电路的两类约束、定理乃至技巧都适用
于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运算法)。
一、KVL、KCL的复频域形式
1、对任一节点 ΣI(s)=0
2、对任一回路 ΣU(s)=0
二、元件伏安关系(VAR)的复频域形式及电路模型
(2) 绘出电路的复频域模型。注意不要遗漏附加电 源,且要特别注意附加电源的方向。
(3) 根据电路两类约束的复频域形式,对复频域模型 列写电路方程,求出响应的象函数。这里可以采用第一、 第二章中分析电阻电路的各种方法。
(4) 用部分分式展开法和查阅拉氏变换表,将以求的 的象函数进行拉氏逆变换,求出待求的时域响应。
(s
K11 - p1)2
( K2 s - p2
)
对于单根,待定系数仍采用
公式计算。
而待定系数K11和K12,可以用下面方法求得。 将式两边都乘以(s-p1)2,则K11被单独分离出来,即
K11 ( [ s - p1)2F(s)] S=P1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又因为
d ds
[(s
-
p1)2 F (s)]
式中s=σ+jω为复数,F(s)称为f(t)
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 (Laplace,Pierre-Simon, 1749~1827) 法国数学家、 天文学家。他从青年时期就 显示出卓越的数学才能,他 是天体力学的主要奠基人, 是分析概率论的创始人,是 应用数学的先躯。以他的名 字命名的拉普拉斯变换和拉 普拉斯方程,在科学技术的 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五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
本章中心内容 §5-1拉普拉斯变换 §5-2复频域中的电路定律与电路模型 §5-3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 §5-4应用实例 本章学习要求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本章中心内容
第五章
阐明对于具有多个动态元件的复杂电路 ,通过拉 普拉斯变换(积分变换之一),把已知的时域函数变 换为复频域函数,从而把时域的微分方程化为复频 域函数的代数方程。求出复频域函数后,再作逆变 换,返回时域。
根几种情况。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 5-1
(1) 如果D(s)=0有n个单根,设n个单根分别是p1、p2、 …pn。于是F(s)可以展开为
式中K1、K2、…、Kn是待定系数。 将上式两边都乘以(s-p1),得
令s=p1,则等式除第一项外都变为零,这样求得
同理可求得K2、K3、…、Kn。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所以确定式中各待定系数的公式为 也可以用求极限的方法确定Ki的值,即
确定各待定系数的另一公式为
§ 5-1
确定了各待定系数后,相应的原函数为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2s2 + 9s + 9 例 求 F (s) = s 2 + 3s + 2 的原函数f (t)。 解 因为
§5- 1
设 则
F1 (s)
I(s s)=
2 s
,电感 L 的附加电压源为
Li(L 0-)
1 3
1A
1 3
A
复频域电路模型, 如图(b) 所示。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应用节点电压法,得
其中 得时域响应
§5- 3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5-4 应用实例
一、脉冲变压器前沿影响的分析 脉冲变压器是电子变压器一种特殊类型,它是利用 铁心的磁饱和性能把输入的正弦波电压变换成接近矩 形的单极性脉冲输出电压的变压器。 脉冲变压器前沿影响的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其中 R1=200Ω,R2=2kΩ,L=40μH, C=50pF,Us=10V,电 路具有零初始条件。 开关闭合后,电压u2(t) 的暂态变化过程反映了脉冲 变压器的前沿影响。 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如下: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 5-1
对于不能从拉氏变换表中查出原函数的,如果能把 象函数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能即为所求原 函数,这种方法称为部分分式展开法。下面分析象函 数的部分分式展开法及其逆变换方法。
1、象函数的有理分式
电路响应的象函数通常可表示为两个实系数的s的多 项式之比,即s的一个有理分式
则
K1、K2也为共轭复数。
设 K1 K1 ej
则
故
K2 K1 e-j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例
求 F(s) =
s3
s +1 + 2s2 + 2s
的原函数f (t)。
解 令 D(s)=s3+2s2+2s =0
得
p1=0
p2=-1+j
p3=-1-j
待定系数为 s +1
K1 = 3s 2 + 4s + 2 S=0 = 0.5
的象函数,相应地f(t)则称为F(s)的原函数。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 5-1
通常用符号 表示对方括号里的时域函数作拉氏 变换。因此,时域函数f (t)的拉氏变换可表示为
定义中拉氏变换的积分从t=0-开始,是为了将f (t) 中可能出现的t=0时的冲激函数纳入拉普拉斯变换的 范围中,从而给计算存在冲激函数激励的电路带来 方便。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5- 4
(1)画出拉普拉斯变换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
(2)利用分压公式可得:
R2
1 sC
U2(s)
R2
1 sC
R1
sL
R2 R2
1
sC 1
sC
US s
R2U S s[(sL R1)(sR2C 1) R2 ]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代入给定数据并经整理后得:
§5- 4
(3)用部分分式展开求拉普拉斯反变换,令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下面求几种典型的时间函数的象函数。 (1)指数函数 f(t) = eαt (α为实数)
§ 5-1
(2)单位阶跃函数f (t)=ε(t)
(3)单位冲激函数f (t)=δ(t)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二、拉普拉斯变换的常用性质
§ 5-1
拉普拉斯变换有许多重要性质,在此仅介绍与分 析线性电路有关的一些基本性质。通过这些基本 性质的讨论,我们将很方便地推导出其它一些常 用函数的拉氏变换和电路定律及元件VAR的复频 域形式。
着重介绍拉普拉斯变换、复频域中的电路定律与 电路模型、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 5-1 拉普拉斯变换
一、拉普拉斯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简称拉氏变换)是 把一个时域函数f(t)变换到复频域
(s域)内的复变函数F(s)的一种积
分变换。一个定义在[0,∞)区间 的函数f(t),它的拉普拉斯变换式 F(s)定义为
=
3s + 5 s 2 + 3s +
2
=
K1 s +1
+
K2 s+2
K1
3s 5 (s2 3s 2)
S=-1
3s 5 2s 3
S=-1
2
K2
3s 5 (s2 3s 2)
S=- 2
3s 5 2s 3
S=- 2
1
故原函数为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2)如果D(s)=0,具有共轭复根P1 =α+jω,P2=α-jω §5- 1
给出了一些常用激励函数的拉氏变换,可供查阅使
用。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三、拉普拉斯逆变换
§5- 1
用拉氏变换求解线性电路的时域响应时,需要把求 得的响应逆变换为时间函数。
已知象函数F( s)求原函数f( t)的变换称为拉普拉斯 逆变换,它定义为
用符号
表示拉氏逆变换,即
◆用上式进行拉氏逆变换涉及到计算一个复变函数的 积分,一般比较复杂。如果象函数F(s)比较简单,往 往能从拉氏变换表中查出其原函数f (t)。
式及电路模型,可知图(a)电路的时域模型所对应的
复频域模型如图 (b)所示。
电感的
附加电
(a)时域 模型
电容的
压源
(b)复频 域模型
附加电
复频域KVL方程
压源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5-3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
用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法线性动态电路的步骤 归纳如下:
(1) 根据换路前一瞬间电路的工作状态,计算i(0-)和 u(0-),以便确定电路的复频域模型中的附加电源。
§5- 3
式中
(4)求时域响应
查表得
i(2 t)
3 (e-3t 7
- e-10t
)ε(t)A
《电路分析简明教程》
§5- 3
例 2 图(a) 所示电路,已知 电流源 is(t)=2ε(t)A, iL(0-)=1 A, uC(0-)=0, 其它参数如图。试求电路响应 u(t)。
(a)
(b)
解
is(t) 的象函数
1、电阻元件
根据电阻元件VAR的时域表达式
u(t)=Ri(t),两边取拉氏变换得
(a) 时域模型
上式为电阻元件VAR的复频域形式,
其电路模型如右图(b)所示。
(b) 复频域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