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所需的三大营养素教学教案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案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认识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内容:1. 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营养对身体健康的作用。
2. 介绍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
作业:1. 列举出你认为重要的营养物质。
2. 了解这些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第二章:碳水化合物教学目标:1. 了解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2. 认识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
教学内容:1. 碳水化合物的定义和作用。
2.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2. 讨论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
作业:1. 描述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2. 列举出五种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第三章:蛋白质教学目标:1. 了解蛋白质的作用。
2. 认识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定义和作用。
2.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蛋白质的作用。
2. 讨论蛋白质的食物来源。
作业:1. 描述蛋白质的作用。
2. 列举出五种含有蛋白质的食物。
第四章:脂肪教学目标:1. 了解脂肪的作用。
2. 认识脂肪的食物来源。
教学内容:1. 脂肪的定义和作用。
2. 脂肪的食物来源。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脂肪的作用。
2. 讨论脂肪的食物来源。
作业:1. 描述脂肪的作用。
2. 列举出五种含有脂肪的食物。
第五章:维生素和矿物质教学目标:1. 了解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
2. 认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来源。
教学内容:1.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定义和作用。
2. 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来源。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
2. 讨论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来源。
作业:1. 描述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
2. 列举出五种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第六章:水教学目标:1. 理解水对人体的作用。
2. 认识到每天需要摄入足够的水。
教学内容:1. 水对人体的必要性。
初中化学三大营养元素教案
初中化学三大营养元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需要的三大营养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2. 掌握三大营养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常见食物来源。
3. 培养学生的科学饮食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点:1. 三大营养元素的名称和化学符号。
2. 三大营养元素的重要作用。
3. 三大营养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及其不同需求量。
三、教学内容:1. 三大营养元素的定义及名称:- 碳水化合物(CHO)- 蛋白质(Pro)- 脂肪(Fat)2. 三大营养元素的化学符号:- 碳水化合物:Cn(H2O)n-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 脂肪:主要是甘油三脂3. 三大营养元素的重要作用:- 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 蛋白质:构建细胞,参与合成酶和激素。
- 脂肪:储存能量,保护器官。
4. 三大营养元素的主要食物来源:- 碳水化合物:米、面、蔬菜、水果等。
- 蛋白质:肉类、蛋类、豆类等。
- 脂肪:植物油、肉类、坚果等。
四、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视频,了解三大营养元素的作用。
2. 结合实例分析不同食物中的营养元素含量。
3. 制定科学饮食计划,促进学生形成健康饮食习惯。
五、教学评价:1. 设计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含量实验,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2. 在课程末尾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三大营养元素的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日常饮食情况,评价其科学饮食习惯。
六、教学反思:1.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
2. 组织学生讨论养生知识,加深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3. 持续关注学生的饮食情况,促进其健康成长。
初中生物人体营养讲解教案
初中生物人体营养讲解教案
教学内容:人体营养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体各种营养素的作用以及摄入量。
2. 掌握人体消化、吸收、利用营养的过程。
3. 意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人体各种营养素的作用和摄入量。
教学难点:人体消化、吸收、利用营养的过程。
教学准备:PPT、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人体营养的概念。
2. 提问:你知道人体为什么需要营养吗?什么是健康饮食?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2. 讲解不同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和来源。
3. 讲解人体消化、吸收、利用营养的过程。
三、讨论(10分钟)
1. 讨论健康饮食的概念以及应该如何搭配饮食。
2. 提问:你的日常饮食中是否均衡丰富?应该如何改进?
四、小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人体需要各种营养素。
2. 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整理一份健康饮食的饮食搭配方案。
2. 鼓励学生多食用水果、蔬菜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人体各种营养素的作用和摄入量,明白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对自己的饮食习惯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化学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8篇】
化学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8篇】化学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精选篇1初中化学《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掌握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和比较图片查阅资料和讨论等活动,学会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通过学习营养物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合理安排饮食的意识,增强自我保健和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和难点:重点: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难点:了解营养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及营养价值。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探究人体营养素包括哪些方面?情景导入:提问: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可见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所吃的食物通常包括哪些呢?小组交流:列举生活中的常见食物和饮品的类别。
(多媒体投影)教材P88图12—1P91图12—7 P92图12—9 P93图12—10。
观察:小结:人体生命的生存和健康离不开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物质,通常称之为人体营养素。
活动二学习竞赛主题:“我”的风采我展示。
设疑:这些营养素对人体来说,究竟分别有什么其他物质不可替代的作用呢?指导阅读:(分四大组,分别指定阅读教材上关于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的内容介绍,结合教师课前布置查阅的有关资料,组内合作,讨论并限时完成下面的任务:以第一人称手法写一份自我介绍的文段,题目自拟。
要求:简要介绍某类营养素的基本情况,重点陈述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组际竞赛:各组派一名代表上讲台演讲。
(根据演讲的.口才表情及内容质量,由学生评委评分)活动三应用实践辩论:偏食习惯好不好?设疑:我了解到我们同学们中有的同学喜欢吃这种食品而不喜欢吃那种食品,即存在所谓的偏食。
这种饮食习惯好不好呢?(正反方辩论)小结:偏食影响身体健康。
特别是同学们正处于身体生长旺盛时期,更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
阅读与讨论:阅读:P90P92“资料”。
初中生物人体的营养教案
初中生物人体的营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基本营养需求。
2. 掌握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来源。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1.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和来源。
2. 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人体营养需求差异。
教学难点:1. 矿物质与维生素的区别和作用。
2. 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膳食平衡。
教学准备:1. 教材、多媒体课件。
2. 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比例和含量。
3. 一些常见的营养相关问题和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种类的食物,让学生猜测每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引发学生对营养的兴趣。
2. 讲解(15分钟)介绍人体的基本营养需求,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作用和来源。
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
3. 练习(20分钟)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营养搭配方案设计的小组任务,要求他们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营养需求,设计符合膳食平衡的饮食方案,并用图表或文字说明每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
4. 总结(10分钟)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营养搭配方案,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总结出保持健康饮食的关键点,并强调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膳食平衡和健康饮食的小短文,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营养需求,培养他们合理搭配饮食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促进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教案_0
健康教育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教案一教学目的⑴营养素概述⑵各种营养素的作用与食物来源⑶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教学重难点:1、营养主要有七大类2、各种营养的作用与食物来源3、平衡膳食,合理营养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身体都需要哪些营养?二、各种营养素的作用与食物来源1、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
人体组织、器官由细胞构成,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机体的生长、组织的修复、各种酶和激素对体内生化反应的调节、抵御疾病的抗体的组成、维持渗透压、传递遗传信息,无一不是蛋白质在起作用。
婴幼儿生长迅速,蛋白质需要量高于成人,平均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2克以上。
肉、蛋、奶、豆类含丰富优质蛋白质,是每日必须提供的。
同时应注意①搭配的原则如动、植物食品的搭配;多品种食物的搭配。
②不过量提供的原则。
婴幼儿期蛋白质热量占总热量12%~14%为宜,过多会影响蛋白质正常功能的发挥,造成蛋白质消耗,影响体内氮平衡。
③不过少提供的原则。
蛋白质提供过少明显影响生长发育的速度,生化反应下降,抗病能力下降,甚至导致营养不良。
结果不仅仅造成生长落后,还会因影响脑细胞发育,造成智力落后。
2、脂肪是储存和供给能量的主要营养素。
每克脂肪所提供的热能为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2倍。
机体细胞膜、神经组织、激素的构成均离不开它。
脂肪还起保暖隔热;支持保护内脏、关节、各种组织;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的作用。
婴儿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4克脂肪,动物和植物来源的脂肪均为人体之必需,应搭配提供。
每日脂肪供热应占总热卡的20%~25%.3、碳水化合物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源的主要营养素,它广泛存在于米、面、薯类、豆类、各种杂粮中,是人类最重要、最经济的食物。
这类食物每日提供的热卡应占总热卡的60%~65%.任何碳水化合物到体内经生化反应最终均分解为糖,因此亦称之为糖类。
除供能外,它还促进其他营养素的代谢,与蛋白质、脂肪结合成糖蛋白、糖脂,组成抗体、酶、激素、细胞膜、神经组织、核糖核酸等具有重要功能的物质。
初中生物人体营养的教案
初中生物人体营养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和其作用;2. 掌握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 了解饮食均衡、合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2.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1. 饮食均衡、合理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PPT课件、视频资源;2. 水果、蔬菜等示例食物;3. 生物教科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互动提问,引导学生了解人体的营养需求和消化系统的作用。
二、学习营养物质(15分钟)1. 通过PPT和视频资源,向学生介绍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及其作用。
2. 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并给出例子。
三、了解消化系统(15分钟)1. 通过PPT和视频资源,向学生介绍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
2. 让学生观察示例食物,并思考不同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和处理方式。
四、讨论饮食均衡(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饮食均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列举饮食不均衡对健康的影响。
五、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人体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均衡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并制作一张关于人体的营养需求和饮食均衡的海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体的营养需求和消化系统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通过讨论饮食均衡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教案
《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及其分类。
2.掌握各类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和生理功能。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各类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和生理功能。
2.教学难点: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维生素的功能与来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吗?它们在人体内的作用是什么?2.教学内容(1)营养物质的分类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蛋白质①化学组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
②性质: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构成细胞、维持生理功能等。
③生理功能: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修复损伤等。
(3)糖类①化学组成:糖类是由单糖、双糖和多糖组成的生物大分子。
②性质:糖类具有甜味,易溶于水,可发生水解反应。
③生理功能: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同时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
(4)脂类①化学组成:脂类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
②性质:脂类具有油腻感,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剂。
③生理功能:脂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保护内脏器官等。
(5)维生素①化学组成:维生素是一类结构多样的有机化合物。
②性质:维生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生理功能等。
③生理功能:维生素在人体内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等。
(6)水和无机盐①化学组成:水是无机物,无机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②性质:水和无机盐是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③生理功能:水和无机盐参与人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维持生理平衡。
3.实践活动让学生举例说明各类营养物质在生活中的来源,以及如何保证营养均衡。
四、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熟记各类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性质和生理功能。
2.举例说明如何保证营养均衡。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案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解释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食物样品等辅助教具,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健康饮食的了解和经验。
1.4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食物样品,向学生介绍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健康饮食的看法和经验。
第二章:蛋白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和作用。
让学生知道蛋白质的来源和食物。
2.2 教学内容:介绍蛋白质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修复组织、产生抗体等。
列举蛋白质的来源,如肉类、鱼类、豆类、坚果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食物样品,展示蛋白质的来源和食物。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蛋白质的了解和食物来源。
2.4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食物样品,向学生介绍蛋白质的重要性和食物来源。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蛋白质的了解和食物来源。
第三章:脂肪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脂肪的重要性和作用。
让学生知道脂肪的来源和食物。
3.2 教学内容:介绍脂肪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提供能量、保护器官等。
列举脂肪的来源,如动物脂肪、植物油等。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食物样品,展示脂肪的来源和食物。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脂肪的了解和食物来源。
3.4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食物样品,向学生介绍脂肪的重要性和食物来源。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脂肪的了解和食物来源。
第四章:碳水化合物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和作用。
让学生知道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和食物。
4.2 教学内容:介绍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提供能量、维持大脑功能等。
列举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如谷物、水果、蔬菜等。
4.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食物样品,展示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和食物。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教案
人的生活需要营养教案以下是一份以“人的生活需要营养”为主题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培养学生关注健康饮食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六大营养物质的种类及作用。
难点:理解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相关图片、食物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咱们每天都要吃饭,那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吗?生:为了不饿肚子。
师:对,但其实吃饭可不仅仅是为了不饿肚子哦,吃饭是为了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营养。
那大家知道我们的身体都需要哪些营养吗?生:蛋白质、维生素……师:非常棒,大家知道的还不少呢。
今天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人的生活都需要哪些营养。
(展示各种食物图片)这些食物都含有不同的营养物质。
谁来说说看,米饭主要含有什么营养呀?生:碳水化合物。
师:没错,那水果呢?生:维生素。
师:很好。
那这些营养物质都有什么作用呢?比如蛋白质,谁知道它的作用呀?生:长身体。
师:对,蛋白质对我们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那脂肪呢?生:提供能量。
师:对啦,同学们说得都很对。
那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才能保证获得这些营养呢?生:不挑食。
师:非常正确,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这样才能让身体更健康。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互动,较好地引导学生了解了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理解难点的引导,让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同时,要多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思考问题,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示范课
不同食物的蛋白质含量
名称
含量(%)
畜、禽、鱼
10~20
鲜奶
1.5~4.0
奶粉
25~27
蛋类
12~14
大豆及豆类
20~40
硬果类
15~25
谷类
6~10
薯类
2~3
蔬菜水果类
±1
常见食物蛋白质换算系数
食物
大米 全小 麦 玉米
蛋白质换 算系数 5.95
5.83
6.25
食物 花生 绵籽 蛋和肉类
蛋白质换 算系数 5.46
丙氨酸转变而来,因此,被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semi-essential amino acid)。 半胱氨酸可替代蛋氨酸,替代量可达30%; 酪氨酸可替代50%的苯丙氨酸。
其中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 靠近的某种蛋白质常被作为参考蛋白 (reference protein),普通为鸡蛋蛋白质。
(2)不完全蛋白:一种或几个人体必 需氨基酸,如:白明胶。如:玉米、
2、按人类食物来源:
(1)动物性蛋白:纤维蛋白类和球蛋白类。
(2)植物性蛋白:谷蛋白类和醇溶蛋白类。
二、蛋白质的重要生理功效:
1、构成机体和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体 内蛋白质占体重的16~19%,约为干重的 45%,参加构成人体的任何器官。催化作 用;调节生理功效;氧的运输;肌肉收缩; 支架作用;免疫作用;遗传调控。
如果能量的摄入过量:体脂肪增加。 正常成年男性体脂肪为15%;若不 不大于25%,则为肥胖。正常成年 女性为体脂肪为22%,不不大于
第二节 蛋白质
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 斯
恩格
一、蛋白质的分类
1、按蛋白质中必须氨基酸的含量来分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案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认识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
教学内容:1. 介绍营养的基本概念。
2. 强调营养物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营养对生活的影响。
2. 学生分享对营养物质的了解。
第二章:碳水化合物教学目标:1. 了解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2. 认识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碳水化合物的定义和分类。
2. 强调碳水化合物对身体的能量供应作用。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碳水化合物的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碳水化合物在日常饮食中的应用。
第三章:蛋白质教学目标:1. 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概念。
2. 认识蛋白质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蛋白质的定义和作用。
2. 强调蛋白质对身体生长和修复组织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蛋白质的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在日常饮食中的应用。
第四章:脂肪教学目标:1. 了解脂肪的基本概念。
2. 认识脂肪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脂肪的定义和分类。
2. 强调脂肪对身体能量储存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脂肪的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脂肪在日常饮食中的应用。
第五章:维生素和矿物质教学目标:1. 了解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基本概念。
2. 认识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定义和作用。
2. 强调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支持作用。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维生素和矿物质在日常饮食中的应用。
第六章:水教学目标:1. 理解水的基本作用。
2. 认识水对人体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1. 介绍水在人体中的功能。
2. 强调水对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讨论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2.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性。
第七章:膳食纤维教学目标:1. 了解膳食纤维的基本概念。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案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3. 引导学生关注饮食健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糖类、脂肪、蛋白质三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和合理摄入量。
2. 维生素、矿物质两类微量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和合理摄入量。
3. 水分、膳食纤维和非营养素成分的作用及合理摄入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食物来源和合理摄入量。
2. 教学难点: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合理搭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合理膳食带来的危害。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2. 讲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食物来源和合理摄入量。
3. 讲解维生素、矿物质的作用、食物来源和合理摄入量。
4. 讲解水分、膳食纤维和非营养素成分的作用及合理摄入量。
5. 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合理膳食带来的危害。
7. 总结与反馈:检查学生对营养物质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8.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评价学生对营养物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观察他们在讨论和作业中的表现。
2. 分析学生的饮食习惯,提出改进建议,鼓励他们在日常饮食中更好地摄入营养物质。
3.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七、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营养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2. 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合理膳食知识。
3. 邀请营养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专业的营养知识,拓宽视野。
《人体的营养》教案(精选3篇)
《人体的营养》教案(精选3篇)《人体的养分》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问:⑴说出食物中所含有的人体需要的主要养分成分――蛋白质、脂肪、淀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⑵学会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⑶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养分成分,举例说出各种养分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力量:⑴尝摸索究食物中的养分成分,使同学初步学会用试验的方法检验食物中的养分成分,进一步培育同学的试验力量。
⑵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熟悉,进一步提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和分析探究结果的力量。
⑶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信息、资源的力量,在合作、沟通中培育同学分析、思索、表达的力量,突出合作力量和创新力量的培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关注食物中的养分成分,认同人类的食物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
⑵通过对食物中的养分成分作用的学习,引导同学关注自身的生长与健康,养成科学饮食习惯,形成珍爱生命、爱惜环境、关怀他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大屏幕展现一些食物的精致图片。
这些迷人的食物图片激起了同学们对食物的剧烈欲望。
我不禁问道“同学们,你们喜爱吃哪些食物呢?”同学争先恐后地答道:香蕉、桃子、大虾、鸡大腿……大家七嘴八舌,气氛热闹。
等大家宁静下来后,我说:“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第八章第一节“人类的食物”。
你们知道人类的食物来自哪些生物吗?”“我们吃的蔬菜、水果、粮食都来自植物。
”“鸡、鸭、鱼、肉来自动物。
”大家都点头表示赞同。
“那么,我们为什么吃这些食物呢?”我说。
一名同学马上说道:“由于食物能为我们供应养分和能量。
”“食物能为我们供应哪些养分呢?”我连续问道。
同学们争着回答:“听妈妈说,鸡蛋中含有蛋白质,所以它很有养分。
”“肥肉中有大量的脂肪,会使人变胖的。
”“食物中还含有水分。
”“土豆、地瓜含淀粉多。
”“我认为苹果、西瓜等水果中可能含有维生素。
”“牛奶中含钙较多。
”经过热闹的争论,同学们全都认为食物中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养分成分。
初中化学三大营养元素教案
初中化学三大营养元素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所需的三种主要营养元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掌握三大营养元素的化学式、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
3. 能够分析食物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合理搭配膳食。
教学重点:1.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分子结构。
2.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教学难点:1.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2. 食物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分析。
教学准备:1. PPT课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食物来源和生理功能介绍。
2. 食物样本:肉类、豆类、奶制品、蔬菜、水果、面包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体需要哪些营养元素吗?2. 总结:人体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三种主要营养元素。
二、蛋白质(15分钟)1. 介绍蛋白质的化学式(CnH2nO2N)和分子结构。
2. 讲解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生长发育、修复组织等。
3. 展示蛋白质的食物来源:肉类、豆类、奶制品等。
三、脂肪(15分钟)1. 介绍脂肪的化学式(CnH2nO)和分子结构。
2. 讲解脂肪的生理功能:储存能量、维持体温、保护内脏等。
3. 展示脂肪的食物来源:油脂、肉类、奶制品等。
四、碳水化合物(15分钟)1. 介绍碳水化合物的化学式(CnH2nO)和分子结构。
2. 讲解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主要能量来源,维持大脑功能等。
3. 展示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面粉、米饭、水果等。
五、食物中的营养元素分析(15分钟)1. 讲解如何分析食物中的营养元素含量。
2. 学生分组,利用食物样本进行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3. 汇报分析结果,讨论如何合理搭配膳食。
六、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合理搭配膳食,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PPT课件、食物样本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作用、食物来源和生理功能。
生物教案:人体的营养需求
生物教案:人体的营养需求一、引言人体的营养需求是指维持生命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摄入量。
不同阶段、不同个体的营养需求存在差异,因此了解人体的营养需求对于保持健康和合理膳食十分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体的营养需求,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宏观营养素需求宏观营养素是指人体需要摄入的主要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这些物质提供了身体所需的能量和构建组织所需的原料。
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每克碳水化合物提供4千卡的能量。
不同年龄和生理状态的人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也不同。
例如,活动量较大的人需要更多的碳水化合物来满足能量需求,而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2. 脂肪脂肪是能量密度最高的营养素,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的能量。
适量的脂肪摄入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然而,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肥胖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3.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身体组织的主要成分,每克蛋白质提供4千卡的能量。
不同年龄和生理状态的人对蛋白质的需求也不同。
例如,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支持身体的生长,而运动员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修复和建立肌肉。
三、微量营养素需求除了宏观营养素外,人体还需要微量营养素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这些微量营养素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
1. 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有机物质,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类。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群,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维生素在人体的许多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促进免疫功能、维持视力和骨骼健康等。
2. 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无机物质,主要包括钙、铁、锌、镁等。
矿物质在骨骼健康、红血球生产和神经传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年龄和生理状态的人对矿物质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适宜的摄入量。
四、膳食指南为了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膳食指南。
初中生物合理营养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合理营养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和其功能。
2. 掌握如何合理搭配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内容:
1. 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 合理搭配饮食,摄入足够的各种营养素。
3. 饮食中要注意均衡,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营养吗?为什么我们需要合理的营养?
2. 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二、学习基本营养素
1. 分组讨论,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功能及来源。
2. 教师讲解并总结,确保学生掌握基本营养素的重要性。
三、合理搭配饮食
1. 分析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讨论如何合理搭配饮食。
2. 设计一日三餐的合理饮食搭配,让学生了解如何吃出健康。
四、实践操作
1. 搭配素材,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健康的三餐菜单。
2. 老师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饮食搭配。
五、总结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合理营养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上设计的健康三餐菜单。
2. 记录一周饮食内容,分析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合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合理搭配饮食。
通过实践操作和作业,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体的营养》教案设计
《人体的营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2)掌握合理膳食的原则,学会科学搭配食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人体营养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功能、食物来源(2)脂肪:功能、食物来源(3)碳水化合物:功能、食物来源(4)维生素:功能、食物来源(5)矿物质:功能、食物来源2. 合理膳食(1)平衡膳食宝塔(2)每日营养需求(3)膳食指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作用,合理膳食的原则。
2. 教学难点:合理膳食的实践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营养知识;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3. 课堂讲解:讲解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的功能和食物来源。
4.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定个人的合理膳食计划。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人体营养物质及其作用的理解程度。
2. 技能应用:通过让学生设计个人膳食计划,评估学生对合理膳食原则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课后反馈,评估学生对健康饮食的重视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教学指导书;2. 食物营养成分表;3. 健康饮食宣传材料;4. 网络资源关于营养学的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计划安排40分钟,具体分配如下:1. 导入新课(5分钟);2. 自主学习(5分钟);3. 课堂讲解(15分钟);4. 案例分析(5分钟);5. 小组讨论(5分钟);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健康教育教案
“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健康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六大类。
2、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及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灵敏、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
3、使学生接受不挑食、不偏食的思想教育。
并以此规范自己的饮食惯。
【教学时间】:2015年10月30日【参与人员】:四(2)班全体学生、班主任教学过程一、激兴导入用“胖子”和“瘦子”有关饮食惯方面导入。
(造成他们体态不健康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去思考,为新课做好充分准备。
二、解答什么是营养和营养素营养: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保证生长发育和从事各项活动而摄取、利用食物的综合过程。
营养素:食物经过消化吸收,被人体利用的各种营养物质。
三、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哪些?各类首要来自哪些食物?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所有生命活动过程的催化剂。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我们从胎儿开始到长成大人的整个进程,都要求食物能供给充裕的蛋白质作为器官有组织生长和不竭更新的原料。
为了身体的健康,要多吃一些鸡蛋、鱼和肉类。
(鸡蛋、牛奶、鱼和瘦肉等)16%脂肪:是含热量最高的营养素。
食物中的脂肪赋予食物美味和香气,刺激我们的感官,起到促进食欲的作用。
这些食物虽然好吃,但不成以吃得过多,否则容易得肥胖症、高血脂、心脑血管等疾病。
以是,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应适当摄取,才有益健康。
(动物性食物:猪、牛、羊;动物性食物:芝麻、菜籽、花生、大豆和各类奶油制品)13%糖:也叫碳水化合物,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在体内分解,并释放能量,它是人体获得热量的最主要的营养素。
如果我们从食物中摄取了过量的糖,剩余的葡萄糖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储存过多时,就会发胖。
(大米、面粉、玉米、高粱、薯类)1%无机盐:是维持我们身体的一般生理机能和构成组织细胞不成缺少的营养素。
人体需要的有20多种,总量约占体重的5%。
钙和磷首要构成骨骼和牙齿,铁首要是构成血液。
此外,无机盐还对血液、肌肉、神经等功用起侧紧张作用。
小学四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三大营养素
小学四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三大营养素
小学生营养是指6-13岁儿童在生长发育和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成分。
但机体各个脏腑器官仍然在迅速发育,特别是大脑和智力发育是人生中最旺盛的时期。
因此,小学时期营养直接关系到德、智、体、学的全面发展,也是人一生中奠定聪明伶俐、动作敏捷、身心健康的关键时期。
1、热能:小学生时期生长发育旺盛,基础代谢率较高,运动能力较强,所以热能的需要也较多。
2. 蛋白质:小学生蛋白质的需要量是随机体、脏腑、器官,尤其是肌肉发育程度而增加的。
在日常饮食中小学生还要注意选择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特别是热能摄入量,以保证蛋白质在体内的有效利用。
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小学生时期天生好动,比较活泼,所以需要热能量较高,以补充全天所消耗的能量,保障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碳水化合物是构成组织和细胞的主要成分,并作为细胞的识别标志,
另外,维生素A、D是小学生生长发育最为密切的营养素。
其主要是帮助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2)
3、调节体液与酸碱平衡:人体内的水平衡 和渗透压平衡受血浆蛋白调节,即蛋白质 可保持水分在体内的正常分布。蛋白质还 是两性物质,为维持酸碱平衡的有效物质 。
4、供给热能:当碳水物或脂肪供能不足, 或蛋白质摄入量超过体内蛋白质更新的需 要时,蛋白质也是热能来源。
2020/4/21
2020/4/21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5)
• 5、氨基酸评分法(也称化学分或蛋白质 分;SAS):由食品蛋白质中必需AA的含 量与相互比值决定。通常将鸡蛋蛋白质作 为参考蛋白质,评定一种蛋白质的营养价 值时,可将其必需氨基酸含量逐一与此种 参考AA构成比例相比较,按下式计算: AAS=每克待评蛋白质中AA(mg)/参考 蛋白质中该种AA(mg)*100。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3)
• 3、蛋白质的利用率:指食物蛋白质被消化吸收 进入人体内后被利用的程度。测定蛋白质利用率 的指标和方法很多。包括:
1)蛋白质的生物价(BV):以食物蛋白质在体内 被吸收的氮与吸收后在体内储留真正被利用的氮 的数量比来表示,即蛋白质被吸收后在体内被利 用的程度。
2)蛋白质的净利用率(NPU):即在一定条件下 ,在体内储留的蛋白质在摄入蛋白质中所占的比 例。
2020/4/21
蛋白质与抗病力
• 蛋白质-能量不良可导致免疫器官的发育 不良,使胸腺萎缩,淋巴细胞分化不成熟 ,以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体内抗体就是 一种蛋白质——免疫球蛋白,人体内抗体 大致分为五种( IgG、IgA、IgM、IgD 及IgE )。严重的蛋白质一能量营养不良 ,由于蛋白质来源不足,血清总蛋白的合 成亦减少,机体的抗病能力就降低。
2、参与构成酶、激素和部分维生素:酶的本质是 蛋白质,如淀粉酶、胃蛋白酶、转氨酶等,起催 化和调节机能作用。含氮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或 其衍生物,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 素、胰岛素等。有的维生素是由氨基酸转变或与 蛋白质结合存在,烟酸可由色氨酸转化,生物素 与赖氨酸的-NH2结合成肽
2020/4/21
2020/4/2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5)
7、遗传信息的控制: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 是染色体,含RNA的核蛋白是染色体的主 要化学成分。表达丰富遗传信息的核酸也 受Pro和其它因素的制约。
8、运输功能:蛋白质具运输功能,在血液 中起载体作用,如血红蛋白携带O2,脂蛋 白是脂类的运输形式,运铁蛋白运铁,甲 状腺素结合球蛋白运输甲状腺素等。
2020/4/21
人体与蛋白质
• 正常成人体内,约16%~19%是蛋白质。 人体内的蛋白质始终处于不断地分解又不 断地合成的动态平衡之中,借此可达到组 织蛋白的不断地更新和修复的目的。肠道 和骨髓内的蛋白质更新速度较快。但总体 来说,每天约有3%的人体蛋白质被更新 。
2020/4/21
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动态变化
2020/4/2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6)
9、参与凝血过程,防止创伤后过度出血: 凝血过程是在VK和Ca2+参与下,由血浆中 多种蛋白质协同完成的。
10、肌肉收缩:与肌纤凝蛋白有关。肌肉是 占人体百分比最大的组织,通常约为体重 的40%-45%。机体的一切机械运动及各 种脏器的重要生理功能如肢体运动、心脏 搏动、血管收缩、胃肠蠕动、肺的呼吸以 及泌尿、生殖过程都是通过肌肉的收缩来 完成的,而这些均由肌动球蛋白来完成。
2020/4/2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4)
6、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蛋白质占人 脑干重的一半。脑在代谢过程中需大量 Pro自我更新。神经系统功能与膳食蛋白 质的质和量有密切关系,其质量的改变可 明显地影响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 其含量的大增大减不仅破坏兴奋与抑制过 程的平衡,且常引起神经衰弱状态,进而 影响激素的产生和神经体液的调节,导致 代谢障碍。
2020/4/21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1)
• 1、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总的说来,一是从 “量”的角度,二是从“质”的角度来进 行综合评价。通常将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 质称为完全蛋白质或优质蛋白质,如蛋、 乳、鱼、肉和大豆等。而将营养价值较低 的蛋白质称为不完全蛋白质,如一般植物 性食品及由结缔组织而来的白明胶。
2020/4/21
蛋白质的分类
大致分为两类: 单纯蛋白质:只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结合蛋白质:由单纯蛋白质和非蛋白质部分
结 合而成,如血红蛋白、糖蛋白等。
2020/4/2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3)
5、增强免疫力:机体体液免疫主要由抗体 和补体完成构成白蛋白和抗体补体需有充 足的蛋白质。吞噬细胞的作用与摄入蛋白 质量有密切关系,大部分吞噬细胞来自骨 髓、肝、脾、淋巴组织。长期缺乏蛋白质 ,这些组织显著萎缩,失去制造白细胞和 抗体的能力,吞噬细胞在质和量上都不能 维持常态,使机体抗病力下降,易感染疾 病。
常识介绍:几种重要氨基酸
甘氨酸(α—氨基乙酸)
碱性
酸性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苯丙氨酸( α—氨基—β苯基丙酸)
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 )
2020/4/21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1)
1、供给生长、更新和修补组织的材料:是构成生 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分,成年人体内约含 16.3%的蛋白质。机体生长发育需要蛋白质组成 新的细胞组织。胶元蛋白、弹性蛋白等在骨骼、 肌腱和结缔组织中成为身体支架,起支架作用。
2020/4/21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2)
• 2、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指一种食物蛋白质 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蛋白质消化率愈 高,则被机体吸收利用的可能性越大,营 养价值也越高。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率可 由人体或动物实验测得,以蛋白质中能被 消化吸收的氮的数量与该种蛋白质含氮总 量的比值来表示。
2020/4/21
3)蛋白质的功效比:表示实验动物摄取1克蛋白 质体重增加的量。
2020/4/21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4)
• 4、相对蛋白质值(RPU):将受试食物 的蛋白质按3-4种不同剂量喂饲正在生长 发育的大鼠(6只/组),并将其生长速度 (体重增加克数)与蛋白质剂量(饲料中 %)绘成回归线,求出斜率。利用率越高 的蛋白质,斜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