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LNG二期环评报告简本

合集下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X 44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X 44页)
表1-3主要原材料消耗表
序号
主要原材料
单位
年耗量
配套单位
1
原水
立方米
7830
x县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
5
二氧化氯消毒液

30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7
瓶装水瓶
万支
1440
英山大众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8
瓶装水瓶盖
万个
1440
英山大众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9
瓶装水瓶标签
万个
1440
武汉市天虹纸塑彩印有限公司
本工程原水水从x自来水有限公司接入厂区,接入管经过总水表计量后,一部分作为生活、消防用水,另一部分作为作为制取纯净水的原水。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22.4m3/d(含循环补给水),最大小时设计用水量2.8m3/h。
6000瓶/小时
张家港市美科饮料机械有限公司
1
7
空瓶、瓶盖消毒柜
3.3×3.3×2.5m³
--
1
8
消毒液配制桶
φ40cm×h60cm
--
1
9
增压泵
CMF2/CMF4
广东凌霄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1
10
空气净化器
FLS-D
杭州冠洁工业清洗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1
11
全自动三合一洗灌机
6000瓶/小时
张家港市美科饮料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鼎湖山泉有限公司看准这一市场时机,拟投资230万元人民币,于xx地建设饮用天然纯净水生产项目。项目的建设能满足人民对优质健康天然纯净水的需求,同时振兴地方经济,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有必要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环保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本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该项目属于编制报告表类。受广东鼎湖山泉有限公司的委托,广东鼎湖山泉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了详细踏勘、收集了相关资料,在进行类比调研的基础上,依据本项目有关技术文件、环境影响导则及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编写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版)》。

粤东LNG项目

粤东LNG项目

粤东LNG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简本)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China Offshore Environmental Services LTD国环评证甲字第1109号二〇〇九年十二月目录1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概况 (2)1.3项目组成 (3)1.4平面布置 (6)2环境质量现状 (8)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8)2.2声环境质量现状 (8)2.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9)2.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9)2.5海洋环境 (9)2.5水土流失现状 (10)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3.1水动力环境预测 (10)3.2冲淤环境预测 (11)3.3海水水质环境预测 (11)3.4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11)3.5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 (11)4 环境保护措施 (12)4.1施工期环保措施 (12)4.2营运期环保措施 (14)5清洁生产水平 (15)6合理性分析 (15)7评价结论 (16)1总论1.1项目背景粤东地区是能源短缺地区,天然气的引进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以煤、油和液化石油气为主要能源的消费结构,电力不足和远离能源供应基地的现状给粤东地区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促进广东省粤东地区(含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梅州市、汕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广东省的“十一五”规划,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以满足粤东地区工业和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天然气需求。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正在筹备实施“粤东LNG项目”,该项目包括:LNG接收码头、LNG接收站、输气干线工程等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1)。

工程分一期和二期,其中:一期建设规模200万吨/年,计划2013年投产,二期建设规模400万吨/年,2020年达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在可研阶段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了解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运营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要求。

lng环评报告

lng环评报告

LNG环评报告1. 引言LNG(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和家庭等领域。

然而,LNG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为了评估这些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需要进行LNG环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本文将以“Lng环评报告”为标题,介绍LNG环评报告的撰写步骤。

2. Lng环评报告的撰写步骤步骤1:项目概况首先,在Lng环评报告中,需要对LNG项目进行概况介绍。

包括项目的名称、地理位置、规模和产能等基本信息。

同时,还应简要介绍项目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方。

步骤2:环境基线调查第二步是进行环境基线调查。

这一步骤旨在了解项目建设前的环境状况,以便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基线调查包括土壤、水质、空气质量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项目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步骤3:环境影响评价在步骤3中,需要对LNG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根据环境基线调查的结果,分析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评估其程度和范围。

例如,项目可能对当地的空气质量、水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此外,还需要评估可能存在的噪声、振动、土地使用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步骤4: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步骤4是对LNG项目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些风险可能包括火灾、爆炸、物质泄漏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并明确责任和措施。

步骤5:公众参与和沟通在Lng环评报告中,应重点关注公众参与和沟通。

公众的意见和反馈对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详细说明公众参与的过程,并提供公众参与的机会和渠道。

同时,还需要说明项目方如何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商。

步骤6:环境管理计划最后,Lng环评报告中应包括环境管理计划。

该计划旨在确保LNG项目的环境影响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

环境管理计划应包括项目建设和运营阶段的具体措施和监测方法。

此外,还应明确责任和监管机构,并制定定期评估和报告的机制。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801号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间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二零一五年七月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992年,国务院批准的仲恺高新区政策区面积为8.8km2,2003年根据市政府的要求,仲恺高新区整合平南、惠台工业园区,仲恺高新区面积达到12.46km。

2010年2月,惠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惠洲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赋予仲恺高新区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区)一级行政管理权限,管理范围包括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园、东江科技产业园、惠南科技产业园、留学人才发展基地四个园区和陈江、惠环、沥林、潼侨、潼湖五个镇(街道),仲恺高新区范围总面积达到了420.12km2。

为给仲恺高新区发展提供一个统帅全局的可行纲领及富有远见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空间结构框架,从而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满足建设一个成功的高科技、生态型、国际化、综合性的科技新区和商务新城的需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编制了《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间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6]109号)、《关于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环发[2011]14号)等文件的要求,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各类工业园区,其区域开发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与规划批准机关同级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成审查小组进行审查,同时,审查小组对规划环评提出的书面审查意见是规划审批机关决策的重要依据。

整合了平南、惠台工业园后面积达12.46km2的仲恺高新区于2007年委托相关单位完成了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年获得原环境保护总局的审查意见。

按相关要求,产业园区定位、范围、布局、结构、规模等发生重大调整或修订的,应当及时重新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高新区规划环评的评价结论也将成为审批入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

LNG加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模板】

LNG加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模板】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LNG加气站项目建设单位(盖章):XX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19年01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1、本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本表一式四份,一律打印填写。

2、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段作一个汉字)。

3、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4、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5、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7、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8、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意见,无主管部门的项目,可不填。

9、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及2个MFT/ABC35型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每台加气机各设1 个MF/ABC8 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卸车口设2个MF/ABC8型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其它建构筑物灭火器的配置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规定。

所有灭火器均置于明显易于取用处,一旦发生火灾,操作人员开启灭火设施进行灭火。

(3)汽车加气站内设置有超压保护作用的安全阀,进出站管道上设有紧急切断阀,对来气或出气进行切断,站内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及报警点。

工艺装置及控制室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在本项目范围内根据不同的场所配置一定数量的小型移动式灭火器材及消防栓。

爆炸危险场所的设备、管道采取防静电接地和防雷措施,在有爆炸危险的区域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2.10 采暖拟建工程冬季采用空调取暖。

石油炼厂环评报告书

石油炼厂环评报告书

石油炼厂环评报告书一、前言本报告书旨在对XX石油炼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经过专业人员的实地调查和分析,结合相关 laws 、regulations、policies 以及 best practices,本报告将全面评估石油炼厂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并提出对策和控制措施,以确保该炼厂能够合规运营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影响。

二、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及地点XX石油炼厂位于xx省xx市xx县,项目正式名称为XX石油炼厂。

1.2 项目背景XX石油炼厂项目的建设,旨在满足该地区对石油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三、环境影响评价3.1 大气环境影响石油炼厂的运营将产生大量的废气排放,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

我们通过使用先进的排放控制设备,如脱硫装置和氮氧化物减排装置等,来降低废气排放的含量和浓度,以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在项目建设期间,我们将严格控制施工车辆的尾气排放,采用混合动力车辆等低排放技术,以减少对施工环境的负面影响。

3.2 水环境影响石油炼厂的运营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其中一部分会以工业废水的形式排放。

为了保护水环境,我们计划利用多重处理工艺来处理废水,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另外,我们还将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使用。

3.3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影响石油炼厂的运营可能会导致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的风险。

我们将采取有效的围堰和沉淀池等措施,以防止可能溢漏的石油产品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同时,在日常运营中,我们将定期进行土壤和地下水的监测,以确保环境污染得到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4 噪声和振动影响石油炼厂的运营会产生一定的噪声和振动影响。

为了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我们将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减振措施,以保持噪声和振动达到可接受水平。

此外,在设计炼厂的布局时,我们将尽量将噪声源远离居民区,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LNG加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可编辑)

LNG加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可编辑)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XXXX 加气站建设液化天然气加气站项目建设单位 XXXX 加气站法人代表 王XX联系人李XX通信地址 XXXXXXX 马连塔村XX 加气站联系电话 00000000000传 真邮 编000000建设地点 XXXXXXX 马连塔村立项审批部门 XXX 发展改革局 批准文号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燃气生产和供应业D4500占地面积(平方米) 13494.33 绿化面积 (平方米)4000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2.67% 评价费 (万元)预计投产日期1、工程内容及规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车辆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

由于传统的车辆使用汽柴油作为原料,在燃烧的过程中会排放出CO 、NO x 、HC 等物质严重危害着城市空气质量,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最根本的途径是改变车辆的燃料结构,由于天然气具有清洁、燃烧值高、含硫量低、分子结构简单、易于充分燃烧、污染物排放少等优点已在各种车辆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建设LNG 加气站,发展天然气汽车符合国家及工业园区的低碳经济方针。

且车载LNG 储气瓶的工作压力一般为0.5—2.6MPa ,在安全和节能方面LNG 都体现出较好的优势。

XXXX 加气站决定在XXXXXXX 建设汽车LNG 加气站。

项目建设对于促进当地创建优良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国家清洁能源的发展方针。

工程内容:项目新建60m3LNG储罐2台、LNG泵撬1套(泵撬含:潜液泵2台、卸车增压器1台、BOG和EAG加热器各1台、BOG回收系统)、加气区(LNG 加气机4台和加气罩棚)、站房及辅助设施。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建设内容见表1。

项目组成一览表表1类别内容备注主体工程LNG储罐及工艺装置区设置60Nm3低温储罐2个、1台LNG低温潜液泵、增压器1台、BOG和EAG加热器各1台、BOG回收系统1套,管道、控制阀门等。

惠州LNG 接收站项目用户站接入系统工程环评报告(1)

惠州LNG 接收站项目用户站接入系统工程环评报告(1)

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等。

③施工单位要做好施工场地周围的拦挡措施,尽量避免雨季开挖作业。

同时要落实文明施工原则,不漫排施工废水,特别禁止排放废污水、固废等。

在做好上述环保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污水不会对饮用水源保护区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9.2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1)水土流失影响分析新建架空线路在土建施工时,进行土石方开挖、回填以及临时堆土等施工,若防护不当均会导致水土流失。

施工单位应尽量避开降雨日施工,如遇降雨,可停止施工,并使用帆布等措施将裸露表土覆盖,减少泥浆水的产生和水土流失。

(2)拟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针对本工程新建架空线路跨越饮用水源保护区,水土流失防治在施工过程中以临时防护措施为主,在施工结束后以植物措施为主。

①加强施工期的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做好临时堆土的围护拦挡。

②施工区域的可绿化面积在施工后及时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③对于开挖产生的弃渣,应进行回填,多余土方清运至政府部门指定的合法消纳场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④尽量做到土石方挖填平衡,减少多余土方的产生。

对于塔基开挖产生的多余土方,将其堆置于塔基征地范围内,并辅以必要的植被恢复措施和工程措施。

⑤塔基施工优先剥离表土并装入编织袋,用来砌筑临时拦挡墙。

基础开挖土石方集中堆放在在塔基周围,其中山丘区塔基应在堆放点下坡处设置拦挡墙防护,用编织土袋"品''字形紧密排列堆砌,平原区塔基应在堆放点四周设置拦挡墙防护。

塔基施工结束后对占地范围内除硬化及边坡等地块及时回覆表土,并根据原有土地功能进行绿化恢复。

9.3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输电线路运行期不产生废水,不会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体环境造成影响。

(1)环境管理措施①制定和实施各项环境管理计划。

②掌握项目所在地周围的环境特征和重点环境保护目标情况。

建立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技术文件,做好记录、建档工作,并定期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申报。

③定期检查环保设施运行情况,保证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协调配合上级环保主管部门所进行的环境调查等活动。

惠炼二期循环水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惠炼二期循环水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oc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4)一、编制说明 (4)二、编制依据 (4)第二章、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5)一、工程概况 (5)二、工程建设规模及特点描述: (5)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6)一、施工总体目标 (6)二、拟投入人力资源 (6)三、施工原则及主要思路: (6)第四章、组织机构设置 (7)一、项目经理部的设置 (7)二、主要机构职能和岗位职责 (8)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案 (9)一、深基坑开挖、支护与降水工程 (9)二、土方工程 (9)三、脚手架工程 (10)四、模板工程 (13)五、钢筋工程 (16)六、混凝土工程 (16)七、蓄水试验 (17)1八、钢结构工程 (19)九、总图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19)十、静设备安装 (21)十一、动设备安装 (24)十二、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26)十三、电气工程施工方案 (31)十四、仪表工程施工方案 (34)第六章、施工总平面设计 (37)一、现场临建设施布置 (37)第七章、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39)一、质量方针 (39)二、质量目标 (39)三、质量保证体系 (39)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39)五、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41)第八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43)一、安全生产目标 (43)二、项目HSE组织管理机构 (43)三、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 (44)四、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46)五、专项安全生产措施 (52)六、安全应急预案 (57)第九章、环境保护及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65)2一、环境、文明施工管理方针与目标 (65)二、环境、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67)第十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75)一、总体进度安排 (75)二、进度计划目标 (75)三、工期保证措施 (75)四、进度管理程序 (78)第十一章、施工资源配备及保证措施 (82)一、人力资源配备计划及组织措施 (82)二、机械设备的投入及管理措施 (83)三、材料管理计划及措施 (84)四、临时供电计划 (86)五、临时供水计划 (92)六、现场通讯系统计划 (94)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 (95)附表二: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97)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98)附表五:施工总平面 (99)附表五:施工总平面 (100)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102)3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一、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充分考虑了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相应的施工规范要求和我公司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本着优化施工方案、强化质量管理、合理安排工期、合理降低资源消耗的原则,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粤东LNG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粤东LNG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粤东LNG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简本)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China Offshore Environmental Services LTD国环评证甲字第1109号二〇〇九年十二月目录1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概况 (2)1.3项目组成 (3)1.4平面布置 (6)2环境质量现状 (8)2.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8)2.2声环境质量现状 (8)2.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9)2.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9)2.5海洋环境 (9)2.5水土流失现状 (10)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3.1水动力环境预测 (10)3.2冲淤环境预测 (11)3.3海水水质环境预测 (11)3.4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11)3.5环境风险预测与评价 (11)4 环境保护措施 (12)4.1施工期环保措施 (12)4.2营运期环保措施 (14)5清洁生产水平 (15)6合理性分析 (15)7评价结论 (16)1总论1.1项目背景粤东地区是能源短缺地区,天然气的引进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以煤、油和液化石油气为主要能源的消费结构,电力不足和远离能源供应基地的现状给粤东地区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促进广东省粤东地区(含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梅州市、汕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广东省的“十一五”规划,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计划进口液化天然气(LNG)以满足粤东地区工业和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天然气需求。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正在筹备实施“粤东LNG项目”,该项目包括:LNG接收码头、LNG接收站、输气干线工程等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1-1)。

工程分一期和二期,其中:一期建设规模200万吨/年,计划2013年投产,二期建设规模400万吨/年,2020年达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在可研阶段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了解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和运营后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要求。

惠州热电二期接入系统工程环评报告(1)

惠州热电二期接入系统工程环评报告(1)

10.4对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措施结合项目已通过审批的穿越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专题报告,本次评价提出项目工程除落实章节10.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外,还应针对沿线自然保护区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0.4.1施工阶段保护措施(1)项目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放线时应采取无人机放线等环境友好型的施工架线工艺。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施工活动应避开鸟类繁殖高峰期(4-6月),同时禁止在夜间和动物活动高峰期(晨、昏)施工。

(3)禁止在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施工营地,减少对动物栖息环境的影响。

(4)在进入自然保护区段设置警示牌和宣传牌。

(5)对施工及运行维护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知识的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应采取避让等保护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林业主管部门。

10.4.2运行阶段保护措施(1)加强线路维修期的生态管理,对线路运行操作、维修人员,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制定巡线生态保护方案。

(2)在保护区设置界碑,工程附近沿线公路设置宣传栏。

(3)做好日常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建立生态环境现状数据档案及生态信息网络,并定期向当地相关主管部门汇报。

10.4.3风险防范措施(1)塔基施工区禁止吸烟,杜绝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

10.4.5生态监测措施(1)在工程正式开工前对项目所涉及的自然保护区范围的生态环境状况作一次补充性的背景调查。

(2)施工期间定期调查资源、环境变动情况,分析工程对保护区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开展运营期生态环境监测,可考虑自线路完成后每年度固定时间开展监测工作。

必要时聘请专业技术单位和人员,对保护区内线路附近的野生动植物进行定期、连续的监测,获得第一手资料,为进行科学的保护于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10.5对森林公园环境保护措施结合项目已通过审批的穿越叶挺市级森林公园与铁炉幢市级森林公园生态影响评价报告,本次评价提出项目工程除落实章节9.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外,还应针对沿线森林公园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0.5.1优化施工建设方案(1)根据工程特点和环境特征,制定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计划和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优化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工序、环境管理措施、防治责任范围等,加强森林防火管理力度,保护好工程建设影响区的风景资源和旅游资源单体。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华通电脑惠州二厂二扩建环境影响报告表,为了体现..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华通电脑惠州二厂二扩建环境影响报告表,为了体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第2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第3页第4页第5页第6页第7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第8页第9页第10页环境质量状况第11页第12页评价适用标准第13页第14页第15页第16页第17页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主要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本项目的工艺流程如图1和图2所示,标注“新设备”的为扩建项目的工艺,未标注“新设备”的为在原厂房生产。

(线路板1)(图1)粉尘有机 废 气第18页注:1、项目线路板生产重污染工艺在原有厂房生产,项目扩建部分均不涉及重污染工艺。

2、AOI 工艺为光学检测,VRS 工艺为电子化检测。

3、项目所使用的硬化剂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

(线路板2)(图2)粉尘第19页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第20页环境影响分析第21页第22页第23页第24页第25页第26页第27页第28页第29页第30页第31页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第32页结论与建议第33页第34页第35页第36页第37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注:1、*为“十五”期间国家实行排放总量控制的污染物2、排放增减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3、计量单位:废水排放量——万吨/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年;水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升;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毫克/立方米;水第38页污染物排放量——吨/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吨/年第39页。

海洋石油总医院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简本doc-中海

海洋石油总医院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简本doc-中海

海洋石油总医院二期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China Offshore EnvironmentalServices LTD国环评证甲字第1109号二○○九年十二月1总论1.1项目由来ﻩ目前,石油能源仍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能源。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力度。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作为国有能源大型骨干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海油的员工人数目前已达到5.1万人,其中工作在生产一线海上平台的员工达到8000-9000人,2010年将达到20000人。

2007年已建立83个海上医疗点,到2010年将达到130个。

面临医疗卫生设施严重短缺的困难,尽快扩建海洋石油总医院,尽可能改善职工及家属的医疗保健条件,已成为企业发展当务之急的任务之一,从而提出建设本项目。

海洋石油总医院现为二级甲等医院,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专业化海上医疗服务机构,拥有国际最多的海上医疗服务站点,具有职业卫生服务甲级资质。

海洋石油总医院不仅是为海上作业平台提供海上现场医疗急救、诊疗保健、职业病防治、流行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救治的后方保障基地,同时还担负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北方区所有职工、家属常规的医疗保健任务。

海洋石油总医院是天津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还承担了邻近的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工作,面向社会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扩建海洋石油总医院,对于发展企业和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拟建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渤海公司委托中海石油环保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了海洋石油总医院二期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2编制依据ﻩ本报告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相关规划、环境评价的相关技术导则和规范以及项目建设方案等相关技术文件。

惠州市集污输水管道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惠州市集污输水管道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招标要求1.1工程简述惠州市集污输水管道二期工程起点位于下埔滨江公园横江沥通道内,沿西堤路进入麻渣下泵站,经潜污泵提升加压后,从泵站至十四号码头,沿西枝江边,上环城东路,经东新桥桥头,走桥西沿江路至渡口所,再穿过惠州大堤至第七中学旁的绿地,沿下角江边路直抵下角糖厂污水塘。

其中建设集团办公楼旁(西堤路)至麻渣下泵站段自流重力砼管和麻渣下泵站至水门大桥段压力管已在下埔滨江公园工程中建成。

本期工程管道全长2938m,均采用Φ1600mm管,通流量为20万m3/日。

其中横江沥—麻渣下顶管工程、十四号码头至东新桥段及七中前顶管工程(穿惠州大堤)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

本次招标包括以下四部分:1、水门桥—十四号码头(含麻渣下泵站),L=492.2m(以钢筋砼预制管为主,其中0k+72.000~0k+98.450,0k+135.765~0k+200.413,0k+445.867~0k+492.422段为钢管段);2、东新桥—渡口所(0k +686.312~1k+880.293),L=1194m(以钢筋砼预制管为主,其中1k+771.500~1k+880.293段为钢管段);3、渡口所—下角糖厂污水塘,L=669.5m(全部为钢筋砼预制管);4、污水塘总出水口改造。

本工程的工程类别为市政工程一类,工程建设单位为惠州市环保局;设计单位为惠州市市政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为惠州市建设集团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本工段为第二段,即东新桥—渡口所段。

1.2水文和气象本工程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②-2砂层为主要含水层,向东江排泄。

水位埋深基本与东江水位一致。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49毫米,多年平均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153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1.7℃,年最高期气温为38.9℃,最低气温为-1.9℃。

1.3工程地质本工程大致可分为三段,第一段水门桥至十四号码头,第二段东新桥至渡口所,第三段渡口所至糖厂污水塘段,其工程地质条件分述如下:1.3.1水门桥至十四号码头此段全长为492.2m,位于西枝江的左岸边,沿线高程在9~12m之间,场地内地基岩土层自新至老出露有人工填土层(Q m1)、河湖相沉积层(Q1)、冲积层(Q a1)、残积层(Q e1)及下卧第三系岩层(Edn)等地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惠州LNG电厂热电联产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1018号]2011年11月北京目录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二、工程概况 (2)三、环境质量现状与环境保护目标 (4)3.1环境空气质量 (4)3.2地下水环境质量 (4)3.3声环境质量 (5)3.4海域环境质量 (5)3.5海域生态环境质量 (6)3.6环境保护目标 (9)四、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 (9)4.1烟气污染防治措施 (9)4.2水污染防治措施 (10)4.3噪声防治对策 (10)五、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10)5.1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10)5.2与规划的符合性 (11)5.3清洁生产水平 (12)5.4达标排放情况 (12)5.5总量控制 (13)5.6环境影响主要预测结果 (13)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适应广东省电力需求的增长,尤其是满足惠州市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需要由全省电力平衡结果可知,在考虑外区送入、省内小火电退役及省内已明确电源全部按计划建成投产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广东电网存在较大的电力缺口,“十二五”期间全省有较大的电源发展空间,约为7400MW。

随着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海壳牌南海石化和中海油炼油两大石化项目的投产,惠州电力负荷迅猛增长,2010 年惠州市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为3850MW。

根据负荷预测的结果,“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惠州市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4.0%和7.0%,2015 年和2020 年惠州市全社会用电最高负荷分别为7400MW 和10400MW。

电源方面,惠州电网的小火电主要集中在“十一五”期间退役,而规划接入220kV 及以下电网机组容量较少。

从惠州市全网电力平衡的结果可以看出,惠州220kV 及以下电网“十二五”期间负荷和电源出力不能平衡,需依靠500kV 电网大量降压供电。

即使考虑本工程机组电力且不考虑备用的情况下,2014 年、2015 年及2020 年惠州220kV 及以下电网电力缺口最大将分别达到2903MW、3653MW 和6653MW。

为了适应广东尤其是惠州负荷的发展,满足电力需求,建设惠州液化天然气电厂二期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2)符合国家发展热电联产的政策,适应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生产的需要国家发展热电联产的政策指出:在热负荷比较集中,或热负荷发展潜力较大的大中型城市,应根据电力和城市热力规划,结合交通运输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布局等因素,争取采用单机容量300MW 以上的环保、高效发电机组,建设大型发电供热两用电站。

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海壳牌石化以及中海油炼油两大项目目前已投产,中海油二期项目规划“十二五”末期投产,其上、下游产业群体的生产需用大量蒸汽(至2014 年约2600t/h,至2020 年约5500t/h),本厂建成后,可为石化工业园区提供大量的蒸汽(约700t/h),适应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生产的需要。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能源政策,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是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确保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措施。

(3)促进广东电源布局合理化,提高惠州电网电源支撑能力随着惠州市负荷的快速增长,惠州电网依靠省网供应的电力也将逐渐增加,惠州市骨干电源相对缺乏,一旦省网供电故障,供电能力将严重不足。

本期工程3×460MW 机组作为惠州电网的骨干电源之一,就地平衡惠州市电力需求,提高供电可靠性,使广东电源布局更加合理,提高惠州电网电源支撑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惠州电网的抗灾保障能力。

(4)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液化天然气电厂与燃煤电厂相比,在环境排放上具有如下优点:无SO2、无烟尘、无灰渣排放,NO X排放量约为相同容量燃煤电厂的6.4%,单位发电CO2排放量约为燃煤电厂的50%。

惠州液化天然气电厂二期扩建工程3×460MW 机组投产后,可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二、工程概况惠州LNG电厂厂址位于大亚湾石化工业区内,本期工程在现有厂内建设,不新征土地。

本期工程建设3×46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计划于2013年5月、8月、11月各投产一台。

采用低NO X燃烧技术,每座余热锅炉配一座高度为80m烟囱。

燃用天然气,建设单位已与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贸易分公司签订了天然气供应协议。

本期工程生产用淡水水源采用风田水库水,原水补充用水量在额定供热工况时为953 m3/h(0.265m3/s),最大发电工况时为86m3/h(0.024m3/s)。

循环水系统水源取自大亚湾海区的海水,采用扩大单元制直流冷却供水方式。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一期相应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剩余部分经石化区排污管网排至惠州大亚湾清源环保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已与大亚湾惠州中水水务发展有限公司(风田水库管理公司)签定了供水协议。

本期工程主要向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和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惠州石化公司的有热负荷需求的项目供热。

年供热量15.3578×106GJ,年发电量72.9385×108千瓦时;年供热利用小时数6900小时,年均热效率76.54%,年均热电比58.49%。

项目组成见表1。

三、环境质量现状与环境保护目标3.1 环境空气质量厂址地区8个监测点SO2最大1小时平均浓度为0.019mg/m3,占国家二级标准的3.8%;NO2最大1小时平均浓度为0.037mg/m3,占国家二级标准的15.4%。

厂址地区8个监测点SO2最大日均浓度为0.013mg/m3,占国家二级标准的8%;NO2最大日均浓度为0.015mg/m3,占国家二级标准的12.5%;TSP最大日均浓度为0.117mg/m3,占国家二级标准的39%;PM10最大日均浓度为0.093mg/m3,占国家二级标准的62%。

综上所述,厂址地区的SO2、NO2小时平均浓度值、SO2、NO2、SP、PM10日平均浓度值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满足国家二级标准要求。

3.2 地下水环境质量厂址地区地下水监测指标中,总大肠菌群有超标现象,最大超标倍数2.3倍,其余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总大肠菌群超标主要因为采样井为浅井所致。

厂址周边地下水主要用于清洁,当地居民饮用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

3.3 声环境质量厂界噪声现状监测昼间值为57.7~59.7dB(A),夜间值为45.0~49.7dB(A),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的要求。

3.4 海域环境质量(1) 海水质量现状2011年7~8月份丰水期布设23个调查站位,主要分布在大亚湾北部近岸海域,根据《关于对惠州市局部调整大亚湾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意见的函》(粤环函[2007]2号),Z1~Z4、Z7站位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第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他站位执行第二类标准。

监测结果表明,该次水质监测结果表明:pH、DO、COD Mn、挥发酚、Cu、Pb、Zn、Cd、Hg、As均能满足《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相应标准要求;石油类在执行第二类标准的2个测站出现超标,最大超标倍数0.36;活性磷酸盐在执行三类标准的两个测站出现超标,最大超标倍数4.04;无机氮在执行二类标准的8个测站、在执行三类标准的4个测站出现超标,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48、7.2。

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最大测值均出现在执行三类标准的Z7号站位,该站位位于淡澳河汇入的白寿湾。

2009 年4~5月平水期布设20个调查站位,分布在大亚湾湾内水域,S3、S4、S5、S15、S16、S17站位执行第三类标准,S8、S9、S10、S11、S12、18站位执行二类标准,S1、S2、S6、S7、S13、S14、S19、S20站位执行一类标准。

调查结果显示,pH、DO、BOD5、COD Mn、硫化物、无机氮、镍等各测站测值均符合相应的评价标准限值要求;活性磷酸盐在执行一类标准的3个测站出现超标,最大超标倍数0.27;Zn在执行一类标准的7个测站出现超标,最大超标倍数0.88;Cu在执行一类标准的1个测站出现超标,最大超标倍数0.16;Hg在执行一类标准的3个测站出现超标,最大超标倍数1.0。

以上两次调查,2011年丰水期调查站位位于大亚湾北部海域,2009年平水期调查站位位于整个大亚湾海域。

在2011年丰水期实施的水质现状调查中,超标因子主要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出现超标的站位主要分布在大亚湾西北部近岸海域,这可能与大亚湾西北部的养殖活动和内河污染源汇入有关。

2009年平水期实施的水质现状调查中,出现超标的站位主要分布在一类功能区,主要超标因子为活性磷酸盐、Cu、Hg和Zn,在执行一类标准的海区有部分重金属超标的现象,在广东沿海海区普遍存在,这与华南地区地质背景有关。

(2) 沉积物质量现状2011年7月份丰水期布设12个调查站位,主要分布在大亚湾北部近岸海域,调查海域执行一类或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该次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各测站测值测值均符合相应评价标准限值要求。

2009年4月份平水期布设10个调查站位,分布在大亚湾湾内水域,调查海域执行一类或二类沉积物质量标准。

该次调查结果显示,Cu、Pb、Hg、As、Cr、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全部测值均符合相应的评价标准限值要求;Zn部分测值超过一类标准限值要求,但均符合二类标准限值要求,对比根据《中国海湾志》(第九分册),大亚湾Zn本底含量较高,可见两个测站超一类标准是由该海域的地质背景导致本底含量较高所致。

(3)生物体质量现状2011年7月份调查结果,贝类生物体以二类标准进行评价时,胀毛蚶的Cu 出现超标。

鱼类和甲壳类采集分析的生物体各检测因子均符合相应的评价标准限值要求。

2009年4~5月调查结果,贝类和螺类样品以一类标准评价,Hg、Pb含量均超标。

鱼类、头足类和甲壳类样品铜、铬、铅、锌、镉、汞、砷和石油烃含量均未超过《全国海岸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中规定的生物质量标准。

3.5 海域生态环境质量(1)叶绿素与初级生产力2009年(春季航次),调查海域表层叶绿素a的含量范围为0.78~7.72mg/m3,平均含量2.67mg/m3;表层初级生产力范围为108~848mgC/ mg2.d,平均为373mg C/(mg2.d)。

2011年(夏季航次),调查海域叶绿素a的含量范围为1.15~7.30㎎/m3,平均含量2.69m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