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上册模拟试题试题(1-4)及答案
化工原理 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化工原理试卷一一、填空:(1)层流条件下,管径一定时,阻力损失与流量()次方成正比;流量一定时,阻力损失与管径()次方成反比。
(2)离心泵的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大而(),启动离心泵前应(),以减少启动电流,保护电机。
另外,离心泵启动前,还要( ),否则就会造成()现象。
(3)层流时,圆管内的流速呈()分布,u/umax=( );当温度升高时,处于层流状态的空气的阻力损失()。
(4)往复泵的流量与压头(),需采用()调节流量。
(5)研究流体流动时,常将流体视为由无数分子集团所组成的(),其目的是为了摆脱(),而从()角度来研究流体的流动规律。
(6)在化工生产中,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主要应用于(),(),()。
(7)离心分离因数Kc=(),若旋转半径R=0.4m,切向速度uT=20m/s 时,则Kc=(),结果表明在上述条件()。
(8)通过三层平壁的热传导中,若测得各面的温度t1,t2,t3和t4分别为500℃,400℃,200℃和100℃,则各平壁层热阻之比()(假设各层壁面间接触良好)。
(9)为了减少辐射热损失,可采用()方法,而且材料的黑度(),散热愈少。
(10)当管壁和污垢热阻可以忽略时,如果当两个对流传热系数相差较大时,要提高K值,关键在于提高()的α。
若两侧α相差不大时,则必须将()才能提高K值。
二、计算题:1.用降尘室来除去含尘气流中的球形尘粒,颗粒在气流中均匀分布,尘粒密度为3000kg/m3,降尘室长4m,宽2m,高1m。
含尘气流密度为 1.2kg/m3,流量为7200m3/h,粘度为3×10-5Pa·s,设在斯托克斯区沉降,试求:(1)可被完全除去的最小粒径;(2)可被50%除去的粒径。
2.在3×105Pa 的压强下对钛白粉在水中的悬浮液进行过滤实验,测得过滤常数K=5×10-5m 2/s,q e =0.01m 3/m 2,又测得滤饼体积与滤液体积之比ν=0.08。
化工原理模拟习题+参考答案
化工原理模拟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吸收和蒸锵的过程分别是()oA、单向传质,单向传质B、单向传质,双向传质C^双向传质,单向传质D、双向传质,双向传质正确答案:B2、N-甲基二乙醇胺是()。
A、DEAB、MEAC、DIPAD、M DEA正确答案:D3、开孔率实际等于空塔气速与O之比。
A、阀孔气速B、阀孔个数C、上升气体流量D、阀孔总面积正确答案:A4、硫黄催化剂积炭主要是因为()。
A、硫蒸汽冷凝B、二氧化碳与氧化铝反应C、酸性气中烧类燃烧不完全D、酸性气中硫化氢燃烧不完全正确答案:C5、在停工过程中,各系统设备泄压时,要关闭O阀门以免物料倒串;同时打开塔、容器的液控副线阀门及冷却器进出口阀。
A、所有物料进出装置B、物料进装置C、物料出装置D、泵进出口正确答案:A6、关于空塔气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塔气速对设计塔径没有意义B、其上限由漏液决定C、设计塔时空塔气速为液泛时速度的0.6~0.8倍D、一定处理量下,塔径大,空塔气速大正确答案:C7、吸收塔贫液温度上升后的影响表现在()。
A、富液中硫化氢含量减少B、富液中硫化氢含量增加C、吸收塔顶温度下降D、吸收塔液位上升正确答案:A8、引酸性气前制硫炉炉膛要求升温到O0CoA、95(T1O50B、1250^1300C、1300^1350D、1050"1250正确答案:D9、吸收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O达到分离的目的。
A、溶解度B、挥发度C、吸收度D、真空度正确答案:A10、焚烧炉回火工艺现象是()。
A、原料温度升高B、炉膛温度升高C、炉膛火焰高度升高D、炉膛内瞬时产生正压,防爆门破裂,火焰喷至炉外正确答案:DIK高毒作业场所应当设置()区域警示线、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设置通讯报警设备。
A、红色B、橙色C、黄色D、白色正确答案:A12、SCOT尾气采样分析中氢气未检测出,可能是克劳斯尾气中()含量偏高。
化工原理模考试题含答案
化工原理模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U形管式废热锅炉管板与炉管的连接方法()。
A、胀焊并用B、胀接C、焊接正确答案:A2、对于存储有毒介质的法兰密封面型式,一般不选用()。
A、凹凸面型B、平面型C、椎槽面型正确答案:B3、以下各类设备中属于对流干燥器的是:()A、厢式干燥器B、微波干燥器C、滚筒干燥器正确答案:A4、某管道最高运行温度是350C,则该管道上的法兰应用()A、金属石墨缠绕垫片B、橡胶垫片C、聚四氟乙烯D、石棉正确答案:A5、设计压力为2.5MPa的容器属于()。
A、高压容器B、中压容器C、超高压容器D、低压容器正确答案:B6、球形容器的支座有柱式、裙式、半埋式和()四种。
A、支承式B、耳式C、高架式正确答案:C7、()是指材料抵抗更硬物体压入而产生塑性变形,包括产生压痕或划痕的能力。
A、塑性B、硬度C、韧性正确答案:B8、《容规》根据压力容器的压力、容积、介质等进行分类,将监察范围内的压力容器按危险程度分为()三类。
A、第I类容器、第H类容器、第∏I类容器B、高压容器、中压容器、低压容器C、B、C正确答案:A9、确定下列硝酸的分子式()oA、HC1B、COC、NH3D、HN03正确答案:D10、舌型塔的气体通道为在塔盘上冲出的以一定方式排列的舌片,舌片开启一定的角度,舌孔方向与液流方向()。
A、相反B、相异C、一致D、成30°夹角正确答案:C11、()是一种将液体或固体悬浮物,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或从低压腔体输送到高压腔体的机器。
A、离心机B、压缩机C、泵12、如下选项中不属于穿流塔优点的是oA、处理能力大B、压力降小C、操作弹性小D、结构简单正确答案:C13、塔类设备进料口防护板的作用是()。
A、抵消进料的冲刷力B、使进料分布均匀C、破沫Ds防杂质进入正确答案:A14、板式塔总体结构分为塔顶、塔体和群座部分,其中塔顶部分主要功能是:()A、气液分离B、液体再分布C、固液分离正确答案:A15、频繁开停车的压力容器容易发生的破坏形式是()。
化工原理(钟理) 上册 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1-4 水从倾斜直管中流过,在断面A 和断面B 接一空气压差计,其读数R =10㎜,两测压点垂直距离a =0.3m ,试求(1)A 、B 两点的压差等于多少?(2)若采用密度为830kg ⋅m -3的煤油作指示液,压差计读数为多少? (3)管路水平放置而流量不变,压差计读数及两点的压差有何变化?习题1-4 附图解:首先推导计算公式。
因空气是静止的,故p 1=p 2,即11gh p p A ρ+=gR a R h g p p B 012)(ρρ+--+= ga gR p p B A ρρρ+-=-)(01. 若忽略空气柱的重量Pa a R g p p B A 303831.081.91000)(=⨯⨯=+=-ρ2. 若采用煤油作为指示液mmm g ga p p R gagR p p B A B A 8.580588.081.9)8301000(01.081.91000)()(00==⨯-⨯⨯=---=+-=-ρρρρρρ 3.f BB B A A Ah u g z p u g z p +++=++2222ρρ f B A h ga p p ρρ+=-管路流量不变,管路损失能量不变,管水平放置时Pa gR ga p p h p p B A f B A 1.98)()(==--=='-ρρρ压差计读数R 不变1-9 精馏塔底部用蛇管加热如图所示,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为1.093×105N ⋅m -2,液体密度为950kg ⋅m -3,采用∏形管出料,∏形管顶部与塔内蒸汽空间有一细管相连。
试求 (1)为保证塔底液面高度不低于1m ,∏形管高度应为多少?(2)为防止塔内蒸汽由连通管逸出,∏形管出口液封高度至少应为多少?解:1. 假设液体排出量很小,塔内液体可近似认为处于静止状态。
由于连通管的存在,塔内压强P A 等于∏形管顶部压强P B 。
在静止流体内部,等压面必是等高面,故∏形管顶部距塔底的距离H =1m 。
化工原理试卷(上1-5套)及化工原理所有章节试题_及答案
B A C化工原理(上)试卷一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用管子从高位槽放水,当管径增大一倍,则水的流量为原流量的__________倍。
(假定槽内高度、管长、局部阻力及摩擦系数均不变)2. 在管道任意截面液体质点的速度沿管径而变,管壁处的速度为_________,管中心速度________。
3. 在流动系统中,若截面上液体压强、密度、流速等仅随_________改变,不随________改变,称为稳定流动。
4. 离心泵启动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_____调节流量;往复泵常用______________调节流量。
5. 用离心泵向锅炉供水,若锅炉中的压力突然升高,则泵提供的流量_____,扬程_____________。
6.牛顿冷却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给热系数(或对流传热系数)α的单位是______ _。
7.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气加热空气,此时传热管的壁温接近________流体的温度,总传热系数K 接近_______________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8.若降尘室的高度增加,则沉降时间 ,生产能力 。
9. 当微粒在介质中作自由沉降时,若颗粒沉降的R ep 相同,球形度越大的微粒,介质阻力系数越________ 。
球形颗粒的球形度为_________ 。
10. 工业上常用过滤方式有 和滤饼过滤;悬浮液中加入助滤剂进行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简答题 (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流体阻力实验测λ~Re 曲线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2.何谓离心泵的“气蚀”现象,对泵的操作有何危害?应如何防止? 3. 为什么工业上气体的除尘(在沉降室进行, R ep <2)常放在冷却后进行?而在悬浮液的过滤分离中,滤浆却不宜在冷却后才进行过滤?4. 在热传导中,管外绝热层材料包的越厚,热损失就越少,对否?为什么?三. 计算题(共60分)1.(20分)如本题附图所示,槽内水位维持不变。
化工原理模拟题(带答案和解)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化工原理传热部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 接近于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侧流体的温度值。
(2)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 。
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小)一侧的α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 接近于α值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
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小)。
(3)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大,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其两侧的温差愈 。
(4)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 ,减少热阻的最有效措施是 。
(5) 厚度不同的三种材料构成三层平壁,各层接触良好,已知b 1>b 2>b 3,导热系数λ1<λ2<λ3,在稳定传热过程中,各层的热阻 ,各层导热速率 。
(6)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 、 和 三种。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 ⎽其表达式为⎽⎽⎽⎽⎽。
(7) 水在管内作湍流流动,若使流速提高到原来的2倍,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 倍;管径改为原来的1/2而流量相同,则其对流传热系数约为原来的 倍。
(设条件改变后仍在湍流范围)(8) 导热系数的单位为 ,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为 ,总传热系数的单位为 。
二、选择1 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使空气温度由20℃升至80℃,现需空气流量增加为原来的2倍,若要保持空气进出口温度不变,则此时的传热温差应为原来的 倍。
A 1.149 B 1.74 C2 D 不定2 一定流量的液体在一φ25×2.5mm 的直管内作湍流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αi =1000W/m 2·℃;如流量与物性都不变,改用一φ19×2mm 的直管,则其α将变为 。
A 1259B 1496C 1585D 1678 3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中普兰特准数是表示 的准数。
化工原理上册模拟题
化工原理模拟题[一] 选择题:(20×1.5)1.化工原理中的“三传”是指。
A.动能传递、势能传递、化学能传递B.动能传递、内能传递、物质传递C.动量传递、能量传递、热量传递D.动量传递、质量传递、热量传递2.关于因次分析法的错误论述是_______。
A.因次分析法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与关联简化B.因次分析法的使用使得人们可将小尺寸模型的实验结果应用于大型装置,可将水、空气等的实验结果推广应用到其他流体C.任何方程,等式两边或方程中的每一项均具有相同的因次,都可以转化为无因次形式D.使用因次分析法时需要对过程机理作深入了解3.对于城市供水、煤气管线的铺设应尽可能属于______。
A.总管线阻力可略,支管线阻力为主 B. 总管线阻力为主,支管线阻力可略C.总管线阻力和支管线阻力势均力敌 D. 以上答案都不正确4.某液体在内径为d0的水平管路中稳定流动,其平均流速为u0,当它以相同的体积流量通过等长的内径为d1(d1=d0/2)的管子时,若流体为层流,则压降∆p为原来的____倍。
A. 4 B. 8 C. 16 D. 325.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管道总阻力损失。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能判断6.不可压缩流体在水平等径直管中作等温稳定流动时,摩擦阻力损失h f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_________项。
A. 动能B. 静压能C. 位能D. 动能、静压能和位能7.研究流体在静止和流动状态下的规律时,常将流体视为由无数质点组成的___介质。
A. 可压缩 B.不可压缩 C.间断 D.连续8.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可理解为_______。
A.该泵在规定转速下可以将20℃的水升扬的高度B.该泵在规定转速及最高效率下可以将20℃的水升扬的高度C. 该泵在规定转速及最高效率下对20℃的水提供的压头D. 该泵在规定转速下对20℃的水提供的压头9.泵送含晶体10%的悬浮液宜选用_______。
化工原理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化工原理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选项中不是浮阀塔缺点的是( )A、塔板压力降较大B、低气速时塔板效率有所下降C、操作弹性小D、浮阀阀片有卡死和吹脱的可能正确答案:C2、当地震烈度大于等于( )度时,设备必须考虑地震载荷。
A、7B、8C、6D、9正确答案:A3、板式塔中降液管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圆形降液管和( )两类。
其中圆形降液管通常用于液体负荷低或塔径较小的场合。
A、方形降液管B、弓形降液管C、阀门形降液管正确答案:B4、下列哪种多层圆筒结构最适用大型设备()。
A、多层绕板式B、多层热套式C、多层绕带式D、多层包扎式正确答案:A5、浮阀塔板是对泡罩塔板的改进,取消了( ),在塔板开孔上方设置了浮阀,浮阀可根据气体的流量自行调节开度。
A、筛孔B、进气管C、阀孔D、开气管正确答案:D6、在传动中能缓和冲击、吸收振动,工作平稳无噪声的是:()A、带传动B、齿轮传动C、链传动正确答案:A7、钢材的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韧性和塑性随温度的降低而( )。
A、升高,下降B、下降,升高C、升高,升高D、下降,下降正确答案:B8、塔内汽相负荷增加塔顶压力( )。
A、上升B、不变C、下降正确答案:A9、废热锅炉内的蒸汽压力为15MPa时,属于:()A、高压锅炉B、中压锅炉C、低压锅炉正确答案:A10、板式塔是一种( )(板)接触的气液传质设备。
A、非B、顺序C、连续D、逐级正确答案:D11、球形容器的支座有柱式、()、半埋式、高架式四种。
A、耳式B、裙式C、支承式正确答案:B12、压力容器材料淬火的目的是()。
A、降低强度B、提高强度和硬度C、提高塑性正确答案:B13、换热管在管板上的最常用的排列方式是()。
A、正方形B、正三角形C、转角正方形D、转角正三角形正确答案:B14、润滑油是一种()的润滑剂。
A、液体B、半固体C、固体正确答案:A15、下列属气体输送与压缩的机器是()。
化工原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上册试题三[一]1.多项选择题:(1)x01a05161①图示为一异径管段,从A 段流向B 段,测得U 形压差计的读数为R=R1;从B 段流向A 段测得U 形压差计读数为R=R2,若两种情况下的水流量相同,则。
A.R1> R2 ;B. R1=R2;C. R1<R2 D. R1=-R2 ②图示所表示的R 值大小反映。
A.A、B 两截面间压差值 B. A-B截面间流动压降损失C.A、B两截面间动压头变化D. 突然扩大或突然缩小流动损失。
参见附图:x01a161.t(2)x02a05093①离心泵最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A .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B.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C.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D.车削离心泵的叶轮②漩涡泵常用的调节方法是。
A .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B .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C .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D .改变电源的电压3)x03b05112①过滤常数K 与以下因素无关A .滤液的粘度 B. 滤浆的浓度C.滤饼在?P=1时的空隙率D. 滤饼的压缩性②以下物理量与过滤面积的大小无关。
A.过滤速率dV/dt B. 单位过滤面积的过滤速率dV/ (sdt)C.介质的当量滤液量V e D. 介质在单位面积上的当量滤液量q e (4)x04b05039 ①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下面两项判断是否合理:。
甲: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加热蒸汽温度;乙: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 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A.甲乙均合理B. 甲乙均无理C. 甲合理,乙无理D. 乙无理,甲合理②已知当温度为T 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耐火砖的黑度。
A .大于B. 等于C. 不能确定是否大于D. 小于③在一列管式加热器中,壳程为饱和水蒸汽冷凝以加热管程中的空气。
若空气流量大10%,为保证空气出口温度不变,可采用的办法是。
A.壳程加折流挡板,增大壳程α值B. 将原先的并流改为逆流流动以增大?t m C.开大蒸汽进口阀门以便增大水蒸汽流量D.开大蒸汽进口阀门以便提高加热蒸汽压力2.填空题:(1)t01b05024 ①流体在一段圆形水平直管中流动,测得平均流速0.5m/s,压强为10Pa,Re 为1000,问管中心处点速度为m/s,若流速增加为1m/s,则压强降为Pa。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4套含答案详解
试卷1(含答案)一、填空题:1. 流体流动形态用_____来判断,当_____时为瑞流,•当_____时为滞流,当_____时为过渡流。
***答案***雷诺准数,Re≥4000,Re≤2000,Re在2000-4000之间。
2. 流体在圆形管道中作层流流动,如果只将流速增加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倍;如果只将管径增加一倍,流速不变,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____倍。
***答案***2; 1/43. 某输水的水泵系统, 经管路计算得,需泵提供的压头为He=19[m水柱],输水量为20[kg.s],则泵的有效功率为_________.***答案***3728瓦4. 离心泵的工作点是如下两条曲线的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泵特性曲线H-Q;管路特性曲线H-Q5. 离心泵输送的液体粘度越大,其扬程__________,流量_______,轴功率______,效率________。
***答案***越小;越小;越大;越小6. 某板框压滤机的框的尺寸为:长×宽×厚=810×810×25 mm,若该机有10块框,其过滤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____ m2。
***答案***13.127. 某大型化工容器的外层包上隔热层,以减少热损失,若容器外表温度为150℃, 而环境温度为20℃,要求每平方米热损失不大于500w, 采用某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λ=0.57w.m .K,则其厚度不低于_______。
(注:大型容器可视为平壁)***答案***148mm二、选择题:1.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若湍流时的平均流速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A、W=1/2WB、W=0.8WC、W=3/2W***答案***B2.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化工原理模拟试题(一)
化工原理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1 离心泵的调节阀开大时,A吸入管路阻力损失不变 B 泵出口的压力减小C 泵入口的真空度减小D 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2在完全湍流时(阻力平方区),粗糙管的摩擦系数λ数值A与光滑管一样 B 只取决于Re C 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D 与粗3已知SO2水溶液在三种温度t1、t2、t3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1=0.0035atm、E2=0.011atm、E3=0.00625atm,则⎽⎽⎽A t1<t2B t3>t2C t1>t2D t3<t14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最恰当的说法是。
A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B 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C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和难挥发组分同时进入汽相,但其中易挥发组分较多;D 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必定同时发生。
5实际生产中沸腾传热过程应维持在____区操作。
A自然对流 B 强制对流C 膜状沸腾D 泡状沸腾6吸收塔的设计中,若填料性质及处理量(气体)一定,液气比增加,则传质推动力,传质单元数,传质单元高度,所需填料层高度。
A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判断7已知湿空气的下列___参数,利用H-I图可以查得其它未知参数。
A (p,H)B (t d,t)C (t w,t)D (I,t W)8 精馏的操作线是直线,主要基于以下原因__。
A恒摩尔流假定 B 理想物系C 塔顶泡点回流D 理论板假定9 离心泵开动之前必须充满被输送的流体是为了防止发生____。
A汽化现象 B 汽蚀现象 C 气缚现象 D 气浮现象10 对于一定的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则其湿球温度___。
A愈高 B 愈低 C 不变 D 不一定二填空题(20分)1在滞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__次方成正比,在湍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的__次方成正比。
化工原理上册模拟试题试题(1-4)及解答
化工原理上册试题一[一]1.多项选择题:(1)X01a05034①某液体在内径为d0的水平管路中稳定流动,其平均流速为u0,当它以相同的体积流量通过等长的内径为d2(d2=d0/2)的管子时,则其流速为原来的。
A.2倍 B. 4倍 C. 8倍 D. 16倍②若流动为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则压降∆P是原来的。
A.4倍 B. 8倍 C. 16倍 D.32倍(2)X03a05100①在一般过滤操作中,实际上起到主要介质作用的是滤饼层而不是过滤介质“I本身”、“滤渣就是滤饼”则:。
A.这两种说法都对 B. 两种说法都不对C.只有第一种说法对 D. 只有第二种说法正确②助滤剂应具有以下性质。
A.颗粒均匀,柔软,可压缩B.颗粒均匀,坚硬,不可压缩C.颗粒分布广,坚硬,不可压缩D.颗粒均匀,可压缩,易变形(3)X02a05106①离心泵停车时要。
A.先关出口阀后断电 B. 先断电后关出口阀C. 先关出口阀先断电均可D. 单级式的先断电,多级式的先关出口阀②离心泵的工作点。
A.由泵铭牌上的流量和扬程所决定 B. 即泵的最大效率所对应的点C. 由泵的特性曲线所决定D. 是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4)X04b05038①用常压水蒸汽冷凝来加热空气,空气平均温度为20℃,则壁温约为。
A.20℃ B.100℃ C. 60℃ D. 49.7℃②高翅片管加热器一般用于。
A.两侧均为液体 B. 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C.一侧为气体,一侧为蒸汽冷凝 D. 一侧为液体沸腾,一侧为高温液体③因次分析法的目的在于。
A.得到各变量间的确切定量关系 B. 得到各无因次数群的确切定量关系C.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数与关联工作简化D.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可靠2.填空题(1)t01a05149对如图所示的测压装置,分别写出∆P=P1-P2的计算式。
(a)图∆P ,(b)图∆P ,(c)图∆P ,(d)图∆P 。
(2)t02a05009①离心泵的扬程含义是。
化工原理考试习题(含答案)(含答案)
化工原理(上)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括号内、四选一)1.遵循流体动力学规律的单元操作是( A )。
A、沉降B、蒸发C、冷冻D、干燥2.U型管液柱压力计两管的液柱差稳定时,在管中任意一个截面上左右两端所受压力( A )。
A、相等B、不相等C、有变化D、无法确定3.以下有关全回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精馏段操作线与提馏段操作线对角线重合B、此时所需理论塔板数量多C、塔顶产品产出量多D、此时所用回流比最小4.吸收操作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 B )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
A、相对挥发度B、溶解度C、气化速度D、电离度5.压力表在刻度盘上有红线是表示( C )。
A、设计压力、B、公称压力C、最高工作压力D、最低工作压力6.某车间测得一精馏塔得真空度为540mmHg,绝对压强为100mm/Hg,则当地大气压为( C )mmHg。
A、440B、540C、640D、7607. 用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时,( A )下吸收效果最好。
A.低温高压B.高温高压C.高温低压D.低温低压8. 表压值是从压强表上读得的,它表示的是( A )。
A.比大气压强高出的部分B.设备的真实压力C9.A10.A11A D.发生不同情况的变化12. )。
A1330%,那么( B )。
AC14A D.克希霍夫定律151> t2> t3,则热阻最大的是( A )。
A.第一层B.第二层C.第三层D.无法确定16.在列管换热器中,用水将80℃某有机溶剂冷却至35℃,冷却水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不低于35℃,两流体应(B)操作。
A.并流B.逆流C.都可以D.无法确定17.当压力不变时,气体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的情况是( B )。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1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体积增加一倍,则该气体的压力的变化情况是( A )。
A、减少一半B、没有变化C、增加一倍D、无规律可循19.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损失能量的根本原因是(D )。
化工原理模考试题与答案
化工原理模考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对于操作温度在()的容器,其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壳体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金属温度。
A、<0℃B、≤-20o CC、<-20℃D、20°C正确答案:A2、在填料塔中填料的种类有散装填料、()、格栅填料。
A、顺序填料B、规整填料C、喷淋填料D、逆向填料正确答案:B3、()是压缩气体,提高气体压力,从而达到输送气体和使气体增压的目的的机器。
A、离心机B、泵C、压缩机正确答案:C4、进料温度高,入塔热量增加,塔内汽化量增大,塔顶温度上升,汽油干点()A、减小B、不变C、增大正确答案:C5、确定碳钢的含碳量()。
A、碳小于2.1%B、碳大于2.1%C、碳等于2.1%正确答案:A6、温度越高,高温和应力作用的时间越长,钢的热脆性表现,而在一般情况下,温度越低,韧性越明显。
A、越显著、上升B、越显著、下降C、越不明显、下降D、越不明显、上升正确答案:B7、压力容器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是()。
A、锥形容器B、球形容器C、圆筒形容器正确答案:C8、对逆流操作的填料塔,液体自塔—部进入,在填料表面呈________ 状流下。
A、下、束B、上、束C、上、膜D、下、膜正确答案:C9、用无缝钢管制造的圆筒体,容器的公称直径指筒体的()。
A、外径B、中径C、内径正确答案:A10、球形封头使用较少的主要原因是()oA、制造比较困难B、受力状况不好C、费料正确答案:A11、不适宜做调节流体流量及输送含颗粒物料的阀门是()oA^闸阀B、截止阀C、旋塞阀正确答案:A12、对于以传热为主的搅拌操作,可选用()搅拌器。
A、涡轮式B、桨式C、推进式D、铺式正确答案:A13、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各种塑料管的主要原料是:()A、聚酯树脂B、聚氯乙烯C、聚四氟乙烯正确答案:B14、氢腐蚀是一种()oA、电化学腐蚀B、均匀腐蚀C、化学腐蚀正确答案:C15、()的润滑剂我们又称为润滑脂。
化工原理(钟理) 上册 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1-4 水从倾斜直管中流过,在断面A 和断面B 接一空气压差计,其读数R =10㎜,两测压点垂直距离a =0.3m ,试求(1)A 、B 两点的压差等于多少?(2)若采用密度为830kg ⋅m -3的煤油作指示液,压差计读数为多少? (3)管路水平放置而流量不变,压差计读数及两点的压差有何变化?习题1-4 附图解:首先推导计算公式。
因空气是静止的,故p 1=p 2,即11gh p p A ρ+=gR a R h g p p B 012)(ρρ+--+= ga gR p p B A ρρρ+-=-)(01. 若忽略空气柱的重量Pa a R g p p B A 303831.081.91000)(=⨯⨯=+=-ρ2. 若采用煤油作为指示液mmm g ga p p R gagR p p B A B A 8.580588.081.9)8301000(01.081.91000)()(00==⨯-⨯⨯=---=+-=-ρρρρρρ 3.f BB B A A Ah u g z p u g z p +++=++2222ρρ f B A h ga p p ρρ+=-管路流量不变,管路损失能量不变,管水平放置时Pa gR ga p p h p p B A f B A 1.98)()(==--=='-ρρρ压差计读数R 不变1-9 精馏塔底部用蛇管加热如图所示,液体的饱和蒸汽压为1.093×105N ⋅m -2,液体密度为950kg ⋅m -3,采用∏形管出料,∏形管顶部与塔内蒸汽空间有一细管相连。
试求 (1)为保证塔底液面高度不低于1m ,∏形管高度应为多少?(2)为防止塔内蒸汽由连通管逸出,∏形管出口液封高度至少应为多少?解:1. 假设液体排出量很小,塔内液体可近似认为处于静止状态。
由于连通管的存在,塔内压强P A 等于∏形管顶部压强P B 。
在静止流体内部,等压面必是等高面,故∏形管顶部距塔底的距离H =1m 。
化工原理模考试题含答案
化工原理模考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理想液体在管内流动时,雷诺数Re与流速v、管径d和流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
2. 在恒压下,理想气体的比容________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3. 下列________泵适用于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液体。
A. 离心泵B. 计量泵C. 轴流泵D. 螺杆泵4. 在吸收塔中,吸收剂与气体的接触方式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A. 膜吸收B. 喷淋吸收C. 填料吸收D. 静置吸收5. 表示单位质量流体在流动过程中能量消耗的参数是________。
A. 比焓B. 比压C. 摩擦因子D. 雷诺数6. 在________操作中,固体颗粒的分离效率与颗粒的粒径、形状和密度有关。
A. 过滤B. 离心C. 膜分离D. 吸附7.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其________与流速v、管径d和流体密度ρ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
A. 摩擦因子 fB. 压力损失ΔPC. 流速 vD.雷诺数 Re8. 在________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温度和压力来改变气体的溶解度。
A. 吸收B. 蒸馏C. 吸附D. 萃取9. 下列________装置可用于实现气体的净化和分离。
A. 填料塔B. 吸收塔C. 膜分离装置D. 以上都可以10. 在________过程中,液体的沸点与压力成正比。
A. 恒压蒸馏B. 恒容蒸馏C. 变压蒸馏D. 恒温蒸馏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下列________操作中,可以通过增加压力来提高分离效果。
A. 过滤B. 离心C. 蒸馏D. 吸附2. 下列________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摩擦因子与雷诺数无关。
A. 牛顿流体B. 非牛顿流体C. 理想气体D. 液体3. 在________操作中,固体颗粒的分离效率最高。
A. 过滤B. 离心C. 膜分离D. 吸附4. 下列________设备中,压力损失与设备长度成正比。
大学化工原理上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⒈牛顿型流体在圆直管道中作稳态层流流动时,现保持流量不变,管直径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管路摩擦阻力系数是原来的倍,产生的摩擦阻力为原来的倍。
⒉某设备入口真空表上读数为120mmHg,当地大气压0.98atm,则入口处绝压为Pa;出口压力表读数为1.8kgf/cm2,则其绝对压力为 Pa。
⒊离心泵的工作点由确定;如关小离心泵出口阀门开度则离心泵扬程,轴功率。
⒋固体颗粒在流体中呈层流自由沉降时,如温度降低,则固体颗粒在气体中的沉降速度;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
⒌对于连续转筒真空过滤机的操作,当转速提高时,过滤机的生产能力、滤饼层厚度。
⒍对于聚式固体流态化,常出现的不正常操作现象有,。
⒎面积和厚度相同的三层导热平壁,测得一维稳态导热时各层导热平壁两侧的温度差大小顺序为Δt2大于Δt3大于Δt1,则各层导热平壁的导热系数大小顺序为、各层导热平壁的导热热阻大小顺序为。
8.液体在圆直管内作强制湍流对流传热时,如液体的流量和定性温度不变,管直径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对流传热系数(给热系数)变为原来的倍。
9.在铜质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冷凝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应接近于的对流传热系数(给热系数),传热壁面温度接近于的温度。
10.黑体的定义为,透明体的定义为。
二、分析简答题(共20分)⒈(本小题8分)试分析影响加热炉热效率的因素有哪些?提出提高加热炉热效率的措施。
⒉(本小题8分)画出往复式压缩机工作循环的P-V图,标出每一过程的名称。
分析说明为何当压缩气体终压较高时采用多级压缩?⒊(本小题4分)试说明冷、热两流体在管壳式换热器中换热时,安排流体流程(管程或壳程)的基本原则。
(每项1分)三、计算题(共60分):⒈(25分)用离心泵将40℃的水从敞口储水池送入一敞口高位槽(当地气压为1atm)。
泵进出口分别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两表间垂直距离可以忽略不计。
已知水的物性参数如下,密度ρ为992.7kg/m3 ,粘度μ为0.624cP,水的饱和蒸气压为55.32mmH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170 0.8
´ 1.094 0.4
=
36.3 W
/ m2
× °C
1 Ki
=1 ai
+ di aodo
Þ
1 Ki
=
1 + 24 36.3 11630 ´ 26
Þ Ki
= 36.2W / m2 × °C
Q = mC pDt = 850 ´1.005 ´103 ´ (60 - 20) = 3.417 ´105 kJ / h = 94.92KW
。
A.4 倍
B. 8 倍
C. 16 倍
D.32 倍
(2)X03a05100
① “I 在一般过滤操作中,实际上起到主要介质作用的是滤饼层而不是过滤介质
本身”、“滤渣就是滤饼”则:
。
A.这两种说法都对
B. 两种说法都不对
C.只有第一种说法对
D. 只有第二种说法正确
② 助滤剂应具有以下性质
。
A.颗粒均匀,柔软,可压缩
耐火砖的黑度。
A.大于 B. 等于 C. 不能确定是否大于 D. 小于
③ 在一列管式加热器中,壳程为饱和水蒸汽冷凝以加热管程中的空气。若空气
流量大 10%,为保证空气出口温度不变,可采用的办法是
。
A.壳程加折流挡板,增大壳程 α 值;
B.将原先的并流改为逆流流动以增大∆tm; C.开大蒸汽进口阀门以便增大水蒸汽流量;
[三] j04c20132
(1) Re
=
dur m
=
0.024 ´10 ´1.128 1.91 ´ 10 -5
= 14170
Pr
=
C pm l
=
1.005 ´103 1.754
´1.91´ ´ 10 - 2
10
-5
= 1.094
ai
=
0.023 l d
Re 0.8
Pr 0.4
=
0.023´ 1.754 ´10-2 0.024
③ 因次分析法的目的在于
。
A.得到各变量间的确切定量关系 B. 得到各无因次数群的确切定量关系
C.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数与关联工作简化 D.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可靠
2.填空题
(1)t01a05149
对如图所示的测压装置,分别写出∆P=P1-P2 的计算式。
(a)图∆P
, (b)图∆P
① 板框过滤机的洗涤速率为最终过滤速率的
。
② 计算颗粒沉降速度 Ut 的斯托克斯式为 的情况。
,此式适用于
[二] j01c20192 如图,水以 3.78L/s 的流量流经一扩大管段,已知 d1=40mm, d2=80mm,倒 U 形压差计中水位差 R=170mm,试求:① 水流经扩大管段的摩 擦损失 hf。②如将粗管一端抬高,使管段成倾斜放置,而流量不变,问此时 R 读数有何变化?
D. 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下降。
(3)x04b05039
① 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下面两项判断是否合理:
甲: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加热蒸汽温度;
乙:换热器总传热系数 K 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A.甲乙均合理 B. 甲乙均无理 C. 甲合理,乙无理 D.乙合理,甲无理
② 已知当温度为 T 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
即 4.22-hf=1.668
hf=2.552J/Kg (2)若将粗管一端抬高∆Z,管段成斜放置,而流量仍保持不变
静力学方程式得:(P2-P1)/ρ 水-∆Zg=Rg 由 1-1 与 2-2 截面间列柏式得 (P2-P1)/ρ 水-∆Zg=u12/2-u22/2-hf=4.22-hf 管线倾斜后,流经扩大管的摩擦损失 hf 不变, 故管线倾斜后 R 读数不发生变化。
强为 0.03MPa(绝压),该压强下水的蒸发潜热 r’=2335KJ/Kg,蒸发器的传热面
积 A=12m2,总传热系数 K=800 W/m2·℃。试求:
(1) 计算由于蒸汽压下降而导致的温度差损失。
(2) 加热蒸汽冷凝液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并忽略损失和浓缩热时,所需要的
加热蒸汽温度。
已知数据如下:
压强(MPa)
,
(c)图∆P
, (d)图∆P
。
(2)t02a05009
① 离心泵的扬程含义是
。
② 离心泵常采用
调节流量,往复泵常采用
调节流量。
(3)t02a05234
通过一换热器,用饱和水蒸汽加热水,可使水的温度由 20℃升高至 80℃,现发
现水出口温度降低了,经检查水的初温与流量均无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
(4)t03b05014
0.101
0.05 0.03
溶液沸点(℃)
108
87.2
纯水沸点(℃)
100
80.9 68.7
化工原理上册试题一答案
1. 多项选择题:
(1)X01a05034
① B; ②D
(2)X03a05100
① C; ②B
(3)X02a05106
①A
②D
(4)X04b05038
①B
②C
③C
2.填空题
(1)t01a05149
[三] j04c20132 在单程列管换热器内,用 120℃饱和蒸汽将流量为 850Kg/h 的气 体从 20℃加热到 60℃,气体在管内以 10m/s 流动,管子为 Ф26×1 的铜管,蒸汽 冷凝膜系数为 11630W/m2·℃,管壁和污垢热阻可不计,试计算: A) 传热内表面积; B) 如将气体流量增加一倍,气体出口温度为多少?(气体进口温度和气体物性
dq 8V
或 a=5/80
θw=8aθ=8×5/80×4=2h
[五] j05b10045
(1)根据所给数据,杜林曲线的斜率=(108-87.2)/(100-80.9)=1.089
设溶液的沸点为 t1 (87.2-t1)/(80.9-68.7)=1.089
沸点升高∆′=73.9-6 若其它情况不变,但操作时间缩短为 2hr,可得多少滤液? ③ 若在原表压下过滤 4hr 后,再用 5m3 水洗涤滤饼,需多长洗涤时间?设滤液 与水性质相近。
[五] j05b10045 通过连续操作的单效蒸发器,将进料量为 1200Kg/h 的溶液从
20%浓缩至 40%,进料液的温度为 40℃,比热为 3.86KJ/(Kg. ℃),蒸发室的压
。
A.停泵,向泵内灌液
B. 降低泵的安装高度
C.检查进口管路有否泄漏现象 D. 检查出口管路阻力是否过大
③ 用离心泵将水池的水抽吸到水塔中,若离心泵在正常操作范围内工作,开大
出口阀门,将导致
。
A. 送水量增加,整个管路压头损失减小;
B. 送水量增加,整个管路压头损失增大;
C. 送水量增加,泵的轴功率不变;
gZ1+P1/ρ+u12/2=gZ2+P2/ρ+u22/2+hf Z1=Z2=0(以过管轴线的水平面为基准面) (P2-P1)/ρ=(u12/2-u22/2)-hf=(32-0.752)/2-hf
由静力学方程:P1-Rρ 气 g-Rρ 水 g
(P2-P1)/ρ 水=Rg=0.17×9.81=1.668
解得:t2′=55.85℃
[四] j03b10066
(1) V2=KS2θ
ççèæ
V2 V1
÷÷øö 2
=
ççèæ
S2 S1
÷÷øö 2
V2/802=0.82/0.42
(2)V2/802=2/4
ççèæ
V2 V1
÷÷øö 2
=
q2 q1
所以 V=80/(21/2)=55.6m3
(3)KS2=V2/θ=802/4=1600m6/h
不变) 气体物性为:Cp=1.005KJ/Kg·℃,ρ=1.128Kg/m3,λ=1.754×10-2W/ m2·℃,µ= 1.91×10-5Pa·s。
[四] j03b10066 某板框过滤机的过滤面积为 0.4m2,在恒压下过滤某悬浮液,4hr 后得滤液 80m3,过滤介质阻力可略去不计。试求: ① 若其它情况不变,但过滤面积加倍,可得多少滤液?
D.开大蒸汽进口阀门以便提高加热蒸汽压力。
(4)x01a05041
①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
A. 湍流流速大于层流流速;
B. 流道截面积大的为湍流,截面积小的为层流;
C. 层流的雷诺数小于湍流的雷诺数;
D. 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化工原理上册试题二
[一]
1. 多项选择题:
(1)x03a05103
① 在讨论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时,临界直径这一术语是指
。
A. 旋风分离器效率最高时的旋风分离器的直径
B. 旋风分离器允许的最小直径
C. 旋风分离器能够全部分离出来的最小颗粒的直径
D. 能保持滞流流型时的最大颗粒直径
② 旋风分离器的总的分离效率是指
。
A. 颗粒群中具有平均直径的粒子的分离效率
B. 颗粒群中最小粒子的分离效率
C. 不同粒级(直径范围)粒子分离效率之和
D. 全部颗粒中被分离下来的部分所占的质量分率
(2)x02a05022
① 将含晶体 10%的悬浮液送往料槽宜选用
。
A.离心泵 B. 往复泵 C. 齿轮泵 D. 喷射泵
② 某泵在运行 1 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应
Ki¢Si Dtm = m¢C p (t2 - t1 )
62.9
´
33.5
´
[100
-
(120 -
100
t2
)]
=
2
´
850
´1.005 ´
(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