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2016 (1)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第1章)参考答案(1211修订)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第1章)参考答案(1211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08155b1252d380eb62946d7a.png)
第1 章习题参考答案第1 章练习题(单项选择)1X1-1 答案:①同一台机床1X1-2 答案:①材料去除法1X1-3 答案:③分层制造1X1-4 答案:③相切法1X1-5 答案:③不断地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1X1-6 答案:①砂轮的回转运动1X1-7 答案:②均由刀具来完成1X1-8 答案:②锻件1X1-9 答案:①铸件1X1-10 答案:①设计1X1-11 答案:②一面两孔1X1-12 答案:④正常加工1X1-13 答案:③粗车-半精车-精车(此题序号错)1X1-14 答案:④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1X1-15 答案:①粗镗—半精镗—精镗1X1-16 答案:①切削加工之前1X1-17 答案:①上道工序尺寸公差与本道工序尺寸公差之和1X1-18 答案:③增环的下偏差之和减去减环的上偏差之和1X1-19 答案:④各组成环公差平方和的平方根1X1-20 答案:①成组技术1X1-21 答案:①寻找最短路径1X1-22 答案: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1X1-23 答案:③辅助基准1X1-24 答案:②零件结构对加工可行性的影响1X1-25 答案:③减少了零件生产的单件工时1X1-26 答案:③Ta+Tb1X1-27 答案:①钻孔1X1-28 答案:③模锻的毛坯1X1-29 答案:②工序第1 章练习题(多项选择)1X2-1 答案:①加工表面②切削刀具1X2-2 答案:①广泛采用高效专用设备和工具②设备通常布置成流水线形式③广泛采用互换装配方法1X2-3 答案:①CAD 技术②计算机数控技术④材料科学1X2-4 答案:①主运动②进给运动1X2-5 答案:①单独由工件②单独由刀具③分别由工件和刀具④分别由刀具和工件1X2-6 答案:①工件的转动②工件的平动③刀具的转动④刀具的平动1X2-7 答案:①切削速度②进给量③切削深度1X2-8 答案:①类别代号③组别和型别代号④主要性能参数代号1X2-9 答案:①工作台面的平面度②导轨的直线度③溜板运动对主轴轴线的平行度1X2-10 答案:①保证相互位置关系原则②保证加工余量均匀分配原则1X2-11 答案:②有利于保证被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③可以简化夹具设计与制造1X2-12 答案:①车削②铣削③磨削④拉削1X2-13 答案:①提高加工表面尺寸精度②提高加工表面形状精度③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1X2-14 答案:①先基准后其他②先主后次③先面后孔1X2-15 答案:①易于保证加工面之间的位置精度②便于管理④可以减小工件装夹时间1X2-16 答案:③上一工序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缺陷层厚度④上一工序留下的形位误差1X2-17 答案:③派生式④创成式1X2-18 答案:①成组编码法②形面描述法④从CAD 系统直接获取零件信息1X2-19 答案:①易于理解②易于编程1X2-20 答案:①基本时间②辅助时间④工作地服务时间1X2-21 答案:①装卸工件时间②开停机床时间③测量工件时间1X2-22 答案:①缩短基本时间②缩短辅助时间④缩短工作地服务时间1X2-23 答案:①设计变量②目标函数③约束条件1X2-24 答案:①切削速度②进给量1X2-25 答案:①最短工序时间②最小工序成本③最大工序利润第2 章练习题(判断题)1X3-1 答案:∨1X3-2 答案:×1X3-3 答案:∨1X3-4 答案:×1X3-5 答案:×1X3-6 答案:×1X3-7 答案:∨1X3-8 答案:×提示:划线找正装夹精度不高,很少用于精加工工序。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463a2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9b.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2.掌握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
3.熟悉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和原则。
4.掌握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6.具备编制简单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
7.能够运用质量控制方法对机械制造过程进行监控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机械制造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勤奋钻研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起源与发展、机械加工方法、工艺过程与参数、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等。
1.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
2.机械加工方法:介绍常用的机械加工方法,如铸造、焊接、切削、磨削等。
3.工艺过程与参数:讲述工艺过程的组成、特点和顺序,以及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
4.工艺规程编制:介绍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
5.机械制造质量控制:讲述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加工方法及其工艺参数。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材。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丰富教学手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310ea3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9.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引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了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工艺技术。
本文档旨在设计一门完整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以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技术,如车削、铣削、钳工等;3.熟悉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工艺设备和工具;4.能够运用机械制造工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5.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学概述•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史和重要性;•解释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学对机械工程的应用。
第二章:机械制造工艺与材料•讲解机械制造工艺与材料的关系;•研究不同材料的加工特性和选择标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加工方法和工艺。
第三章:常见机械制造工艺技术•车削技术:介绍车削的基本原理和工艺;•铣削技术:讲解铣削的基本原理和工艺;•钳工技术:探讨钳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
第四章:机械制造工艺设备与工具•介绍常用的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和工具,如机床、刀具等;•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和使用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和工具。
第五章:机械制造工艺实践•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实验任务;•组织学生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实验;•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
第六章: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探讨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机械制造工艺的实验任务;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4.项目设计:要求学生进行机械制造工艺的项目设计。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掌握情况,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实验报告的质量;3.项目设计成果:评估学生在项目设计中的实际操作和成果;4.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整个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综合理解。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555060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b.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设计目的本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机械制造的流程和工艺,并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零件加工2. 装配调试3. 工装制作4. 数控编程5. 工艺流程分析三、零件加工1. 设计图纸及材料准备:首先根据所需零件的图纸进行材料准备,包括钢材、铝材、黄铜等。
2. 切削加工:采用车床、铣床等设备进行切削加工,根据需要进行车削、铣削等操作。
3. 焊接加工:采用气焊或电焊进行焊接加工,确保焊缝牢固。
4. 表面处理:对切割后的零件表面进行打磨或喷涂处理,以达到美观和防腐效果。
四、装配调试1. 零件清洗:对所有零部件进行清洗,确保无灰尘和油污污染。
2. 零部件组装: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零部件的组装,确保每个零部件的位置和方向正确。
3. 调试测试:对已组装完成的机器进行调试测试,确保其运行正常。
五、工装制作1. 工装设计:根据加工需要设计出相应的工装,包括夹具、刀具等。
2. 工装制造:采用数控加工设备进行工装制造,确保精度和质量。
3. 工装调试:对制造完成的工装进行调试测试,确保其能够满足加工要求。
六、数控编程1. 编写程序:根据所需零件的图纸编写程序,包括切削路径、速度等参数设置。
2. 软件操作:采用数控加工软件进行操作,将编写好的程序上传至设备中。
3. 加工调试:对上传好程序后进行加工调试,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七、工艺流程分析1. 分析流程: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分析机械制造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2. 优化流程:通过优化流程和改进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减少成本和资源浪费。
3. 实施方案:根据分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实施具体的改进措施,并进行跟踪和评估。
八、总结通过本次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学生深入了解了机械制造的流程和工艺,并提高了其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加深了对机械制造行业的认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例题1(DOC31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例题1(DOC31页)](https://img.taocdn.com/s3/m/b98831cf227916888586d72d.png)
机械制造专业(本科)《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录目录11 绪论22 零件分析23 工艺规程设计3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33.2 基面的选择33.3制定工艺路线33.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73.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104 夹具设计254.1 问题的提出254.2夹具设计255 总结30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2 零件分析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机床尾座体,尾座安装在机床的右端导轨上,尾座上的套筒可以安装顶尖,以支承较长的工件的右端(即顶持工件的中心孔)、安装钻头、绞刀,进行孔加工,也可以安装丝锥攻螺纹工具、圆析牙套螺纹工具加工内、外螺纹。
尾座可以沿尾座导轨作纵向调整移动,然后压下尾座紧固手轮将尾座夹紧在所需位置,摇动尾座手轮可以实现对工件的顶紧、松开或对工件进行切削的纵向进给。
2.1 零件的特点由图可知,该零件为不太规则的部件,其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铸件需要消除毛刺和砂粒、并作退火处理2.φ17H6要求圆度为0.0033.φ17H6要求圆柱度0.0044.φ17H6与导轨面的平行度为0.0055.φ17H6与燕尾面的平行度为0.0056.φ17H6的孔轴心线与导轨面的位置度误差为0~0.17.φ17H6的孔与燕尾面的位置度误差不超过0.158.各面的粗糙度达到需要的要求9.φ17H6的孔需精加工、研配10.导轨面配刮10~13点/25⨯252.2 零件工艺分析根据零件图可知、主要进行导轨面的加工、孔加工和表面加工、钻孔、攻丝,孔的精度要求高。
该零件年生产5000件属大批量生产,在加工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设计加工零件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3 工艺规程设计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成由于该零件的形状较复杂,因此不能用锻造,只能用铸件,而且年生产批量为5000件已达成批生产的水平,采用批量造型生产。
根据零件主要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确定各表面加工余量,查参考文献查参考文献[2]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以后有计算在此就不重复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448ced076a20029bd642dce.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目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3 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1 课程设计的目的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3 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展开编辑本段1 课程设计的目的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它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
其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程原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根据被加工零件的技术要求,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拟订夹具设计方案,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进一步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3)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编辑本段2 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2.1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题目通常定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
零件图样、生产纲领和生产条件是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
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题目,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零件编写出相应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出其中由教师指定的一道重要工序(如:工艺规程中所要求的车、铣、钻夹具中的一种)的专用夹具,并撰写说明书。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考设计指导书,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绘制零件工作图1张。
2.确定毛坯种类及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1张。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a9326ffff90f76c661371af6.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一、题目:1.“XXX”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二、设计条件:1、产品年生产纲领4000台,零件备品率6%,零件废品率2%2、产品年生产纲领3800台,零件备品率5%,零件废品率2%3、产品年生产纲领3500台,零件备品率3%,零件废品率1%4、产品年生产纲领5000台,零件备品率7%,零件废品率2%5、产品年生产纲领4000台,零件备品率4%,零件废品率2%(说明:对于铸铁毛坯上述设计条件从1、2、4中任选一种,对于锻件毛坯设计条件选3,对于铸钢件毛坯设计条件选5)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课程设计包括编制工艺规程、设计夹具及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三部分内容。
(一)题目为“XXX”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1.编制工艺规程(1)计算零件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产品零件,审查零件图样的工艺性,确定并绘制零件设计图样。
(3)选择毛坯的制造形式。
(4)拟定工艺路线选择定位基准,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法,划分加工阶段,安排工艺顺序,比选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
(5)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和毛坯尺寸(6)确定各工序采用的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7)确定各工序的工艺尺寸(8)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2.夹具结构设计。
(1)明确设计任务,熟悉设计资料(2)确定夹具结构方案绘制结构草图1)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包括确定定位原理、方法、元件(或装置),分析定位误差。
2)确定夹紧方案和夹紧机构。
3)确定夹具的其他组成部分。
(3)绘制夹具总图。
(4)绘制夹具零件图(主要零件1个)3.课程设计说明书。
(1)课程设计封面(2)课程设计任务书注:其他设计要求见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一)与答案(精)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卷(一)与答案(精)](https://img.taocdn.com/s3/m/516d20d6561252d381eb6e44.png)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定位基准是指(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2. T i为增环的公差,T j为减环的公差,M为增环的数目,N为减环的数目,那么,封闭环的公差为(A.刀T +刀T ii =1j =1N Mj M N j B. -E TT i i =1M j =1M N j C. E T + ETj =1i =1i D. E T i =1i3. 工序基准定义为(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4. 珩齿加工与剃齿加工的主要区别是(A.刀具不同B.形成原理不同C.所用齿坯形状不同D.运动关系不同5. 在滚齿加工中,滚齿机传动链的传动误差主要影响被加工齿轮的(A.平稳性精度B.齿形精度C.运动精度D.接触精度6. 下列孔加工方法中,属于定尺寸刀具法的是(A.钻孔B.车孔C.镗孔D.磨孔7. 为保证加工过程中不产生废品,图中控制线的范围应(加工尺寸公差范围。
A.大于B.等于C.小于D.大于或等于8. 在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车削光轴,加工后检验发现鼓形误差(中间大、两头小,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车床主轴刚度不足B.两顶尖刚度不足C.刀架刚度不足D.工件刚度不足9. 当存在变值系统误差时,X图上的点子将(A.呈现随机性变化B.呈现规律性变化C.在中心线附近无规律波动D.在控制限(线附近无规律波动10. 切削加工时,对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刀具材料B.进给量C.切削深度D.工件材料11. 磨削表层裂纹是由于表面层(的结果。
A.残余应力作用B.氧化C.材料成分不匀D.产生回火12. 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A.心轴外圆柱面B.工件内圆柱面C.心轴中心线D.工件外圆柱面13. 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A.定位元件B.对刀一导向元件C.夹紧元件D.连接元件14. 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个自由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例题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例题1](https://img.taocdn.com/s3/m/e5b1bc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1.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例题1引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加工工艺,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个机械制造工艺学的课程设计例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题目描述设计一种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能够满足以下要求:1.零件材料:冷轧钢板;2.零件尺寸:直径为50mm,厚度为10mm;3.工艺流程:粗加工、精加工、表面处理;4.工艺要求:保持尺寸精度在0.05mm以内,表面粗糙度在Ra0.8以内;5.设备要求:铣床、钻床、平面磨床、抛光机;6.工艺参数: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解决方案零件材料选择根据题目要求,我们选择冷轧钢板作为零件的材料。
冷轧钢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并且加工性能较好,适合用于制造机械零件。
零件尺寸确定零件直径为50mm,厚度为10mm。
根据零件的尺寸确定加工工艺和设备选择。
工艺流程设计根据题目要求,我们将工艺流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粗加工、精加工和表面处理。
粗加工1.首先,使用钻床进行钻孔处理。
选择钻头直径为5mm,并根据该直径计算所需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
2.接下来,使用铣床进行整形处理。
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加工刀具和切削参数。
精加工1.使用平面磨床进行表面精加工。
根据要求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选择合适的磨削工艺和磨削参数。
表面处理1.最后,使用抛光机进行表面处理。
选择适当的抛光工艺和抛光参数,使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达到要求。
设备选择根据以上工艺流程的设计,我们需要选择以下设备进行加工:1.钻床:用于钻孔处理;2.铣床:用于整形处理;3.平面磨床:用于表面精加工;4.抛光机:用于表面处理。
工艺参数确定根据以上工艺流程和设备选择,我们需要确定合适的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1.钻床工艺参数:根据钻头直径和钻孔深度,确定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2.铣床工艺参数:根据切削刀具类型和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3.平面磨床工艺参数:根据所需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确定磨削速度和进给速度;4.抛光机工艺参数:根据所需的表面粗糙度,确定抛光速度和进给速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b6809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d.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解与掌握,以及对机械制造流程的规划和优化能力。
本门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以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通过选择适当的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原理与方法。
具体课程设计内容如下:1. 课程介绍与实践基础•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熟悉实验室的设备和工具,学习基本的工艺操作和安全知识。
2. 工艺计划与流程设计•学习工艺计划的编制方法和流程设计的原则;•选择特定的机械零件,进行工艺计划与流程设计的实践。
3. 加工工艺与设备选择•学习不同加工工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了解不同工艺设备的原理和技术参数;•设计合适的加工工艺与选择相应的设备进行加工实验。
4. 数控加工与自动化生产•学习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了解自动化生产线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数控加工程序并进行实际加工操作。
5. 工艺控制与质量管理•学习工艺过程的控制方法和质量管理的原则;•了解各种测量与检测工具的原理和应用;•进行实际的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实验。
三、课程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能够:1.深入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掌握工艺计划与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原则;3.熟悉常见的加工工艺与设备,并了解其应用场景和操作要点;4.理解数控加工的原理和编程方法,并进行实际加工操作;5.能够进行工艺控制和质量管理,并运用测量与检测工具进行实践。
四、课程设计评估方式本课程设计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实验报告:学生需要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2.设计方案:学生需要根据课程要求,设计机械零件的工艺计划和流程,并进行实际操作;3.课堂展示:学生需要通过课堂展示方式,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4.课程考试:学生需要通过闭卷考试来检验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填空选择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填空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32fd858be53a580216fcfeee.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及答案一填充题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机械加工中的三大问题即,,。
2 机械加工工艺系统包括,,,等四个方面。
3 工艺过程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是:,,,。
4 在机械制造中,通常将生产方式划分为、、三种类型。
5 确定毛坯加工余量的方法有三种即、、。
大批量生产用。
6 根据作用的不同,基准通常可分为和两大类,定位基准属于。
7 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安排机加工顺序的原则是、、、。
8 选择定位粗基准要考虑(1)使各加工面都有一定的和比较均匀的;(2)保证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
9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
10 零件表层的机械物理性质包括、、。
11 刀具磨损属于误差,可以通过计算后输入来补偿。
12 零件的表面质量包括、、、。
13 工艺系统的振动分为两大类即与,其中振幅随切削用量而变的是。
14 切削加工后,引起表面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
15 精密机床加工精度零件为了减少热变形,加工前应具备两条:、。
15 弯曲的轴进行冷校直后,原来凸出处会产生应力,原来凹下处产生应力。
16 磨削长薄片状工件时若在长度方向两端顶住,在热影响下工件发生的变形,冷后具有的形状误差。
17 解释自激振动的原理主要有两条、。
18 在普通车床上用两顶尖装夹长轴外圆,若机床刚度较低,则工件产生的形状误差;若工件刚度较低,则工件产生的误差。
19 普通车床上对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导轨误差是及。
20 切削加工中,若同时用几把刀具加工零件的几个表面则称这种工步为,若一把刀具同时加工几个表面则称这种刀具为。
21 十大原始误差中、、、属于动误差。
22 主轴轴承外环滚道有形状误差则对类机床的加工精度影响较大;内环滚道有形状误差则对类机床的加工精度影响较大。
25 机械加工过程所产生的加工误差,根据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与。
机床的制造误差属于,刀具尺寸磨损属于,工件材料硬度变化导致的误差为。
26 车床主轴轴向窜动使被加工零件端面产误差,加工螺纹时将造成工件误差。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d6758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8.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 了解各种机械加工方法、机床及其适用范围;3. 熟悉金属切削机床的加工原理、切削用量和刀具材料的选择;4. 掌握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艺参数优化方法;5. 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机械零件的加工要求,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2. 能够运用金属切削机床进行加工操作,并解决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 能够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切削参数和加工顺序;4. 能够运用质量控制方法,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5. 能够了解并简单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提高机械制造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职业素养;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沟通、交流能力;4. 培养学生关注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具备一定的行业前瞻性;5. 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环保意识。
本课程旨在通过以上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今后从事机械制造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概念:包括机械制造工艺的定义、分类及特点,使学生了解工艺在机械制造领域的重要性。
2. 金属切削机床及其加工方法:介绍各类机床的加工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包括车床、铣床、磨床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金属切削机床与加工方法》3. 切削用量与刀具选择:讲解切削用量、刀具材料及刀具角度的选择原则,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 教材章节:第三章《切削用量与刀具》4.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质量控制:分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介绍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加工误差分析、工艺参数优化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其控制》5. 先进制造技术:介绍数控加工、激光加工、精密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3f620f581b6bd97f19ead9.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加工套类零件的定位基准是( D )。
A.端面B.外圆C.内孔D.外圆或内孔2. 磨刀、调刀、切屑、加油属于单位时间哪部分。
( C )A.基本B.辅助C.服务D.休息3. 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 B )来保证。
A.基准重合B.互为基准C.自为基础D.基准统一4. 平键连接中,传递转矩是依靠键与键槽的( C )。
A.上、下平面B.两端面C.两侧面D.两侧面与底面5. 常用的光整加工的方法中只能减少表面粗糙度的是( C )。
A.研磨B.高光洁度磨削C.超精加工D.珩磨6. 轴类零件加工时最常用的定位基准是( C )。
A.端面B.外圆面C.中心孔D.端面和外圆面7. 轴类零件定位用的顶尖孔是属于( A )。
A.精基准B.粗基准C.互为基准D.自为基准8. 定位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但满足加工精度要求的定位称为( B )。
A.完全定位B.不完全定位C.过定位D.欠定位9. 试指出下列刀具中,哪些刀具的制造误差不会直接影响加工精度( B )。
A.齿轮滚刀B.外圆车刀C.成形铣刀D.键槽铣刀10. 车削时,车刀刀尖运动轨迹若平行于工件轴线,则不为(C )。
A.车外圆B.车螺纹C.车圆锥面D. 车孔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铰孔可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减小孔表面粗糙度,还可以对原孔的偏斜进行修正。
(错)12. 所有零件在制定工艺过程时都应划分加工阶段。
(错)13. 钻出的孔一般应经扩孔或半精镗等半精加工,才能进行铰孔。
(对)14.拉孔前工件须先制出预制孔。
(对)15.不完全定位消除的自由度少于六个,没有满足加工精度要求。
(错)16. 同种磨料制成的各种砂轮,其硬度相同。
(错)17. 单件、小批生产宜选用工序集中原则。
(对)18.滚切直齿圆柱齿轮时,齿轮滚刀的安装轴线应平行于工作台。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集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78353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ef.png)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套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集,涵盖以下内容:1.机械制造基础知识2.锻造工艺及相关知识3.铸造工艺及相关知识4.焊接工艺及相关知识5.机加工工艺及相关知识二、设计思路2.1 设计目标本题集的设计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技术流程、工具设备使用、及相关知识。
并且能够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制造工作中,保证工艺质量。
2.2 内容安排本题集将以五个模块的形式呈现,每个模块涉及一个机械制造工艺,分别是:锻造、铸造、焊接、机加工和机械制造基础知识。
具体分配如下:1.机械制造基础知识–机械加工基础知识–机械制造原理–工艺规范和检验2.锻造工艺及相关知识–锻造的基本概念–锻造工艺流程–热处理工艺–锻造工艺中常用的金属材料3.铸造工艺及相关知识–铸造的基本概念–铸造工艺流程–熔炼与浇注–硬度与抗拉强度的测量4.焊接工艺及相关知识–焊接的基本概念–焊接工艺流程–焊接材料与设备–常见焊缝构造与焊接缺陷及改善5.机加工工艺及相关知识–机加工基本概念–机床的分类和构造–刀具的种类和选择–数控机床的应用与编程2.3 题目设置每个模块将包含20个左右的选择题和10个左右的简单应用题。
其中选择题大多数为单选题,其余为多选和判断题,应用题主要以简单计算和现场案例分析为主。
2.4 设计要求本题集的设计要求是,体现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技术流程和常见问题,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同时,尽可能多地覆盖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各个关键点,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应用。
三、总结本文对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集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本题集旨在通过多个模块,涵盖机械制造基础知识、锻造、铸造、焊接、机加工等内容,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流程,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应用。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四套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四套全)](https://img.taocdn.com/s3/m/e884aa81a58da0116d174903.png)
一、是非题(10分)1. 建立尺寸链的“最短原则”是要求组成环的数目最少。
( √)2. 圆偏心夹紧机构的自锁能力与其偏心距同直径的比值有关。
( √)3. 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欠定位是不允许的。
( √)4. 装配精度与零件加工精度有关而与装配方法无关。
( ×)5. 细长轴加工后呈纺锤形,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的刚度。
( √)6. 由工件内应力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 √)7. 采用高速切削能降低表面粗糙度。
( √)8. 冷塑性变形使工件表面产生残余拉应力。
( ×)9. 精基准选择原则中“基准重合原则”是指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
( √)10.分析工件定位被限制的不定度时,必须考虑各种外力对定位的影响。
( √)二、填空(30分)1. 为减少误差复映,通常采用的方法有:(提高毛坯制造精度),(提高工艺系统刚度),(多次加工)。
2. 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调整法),(修配法)。
3. 表面质量中机械物理性能的变化包括(加工表面的冷却硬化),(金相组织变化),(残余应力)。
4. 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轴向跳动),(径向跳动),(角度摆动)。
5. 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型法),(展成法)。
6. 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 法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 切线 )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影响小。
8. 夹具对刀元件的作用是确定( 刀具 )对( 工件 )的正确加工位置。
9. 应用点图进行误差分析时X 和R 的波动反映的是( 变值性误差的变化 )和( 随机性误差 )的分散程度 。
1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点是否改变和( 工件是否连续完成 )。
六、(10分) 车削一批轴的外圆,其尺寸要求为Φ20±0.06。
若此工序尺寸呈正态分布,公差带中心大于分布中心,其偏值δ=0.03mm ,均方根差σ=0.02mm ,求:(1)这批工件的废品率是多少?(2)指出该工件常值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大小; (3)可采取什么改进措施以消除废品? X X-σ1 1.52 2.53 F0.3413 0.4332 0.4772 0.49830.5解:(1)5.102.003.002.097.1994.19==-=-δxx查4332.01=F则0668.04332.05.05.011=-=-='F F废品率为0668.01='F(2)03.02097.19=-=-=∆δx x C(3)采用将刀具朝着尺寸变化的方向调整0.015(即直径上增加0.03),使X 与公差带中心重合以消除废品。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e7932bfd0a79563c1e72b1.png)
一、是非题(10分)1.只增加定位的刚度和稳定性的支承为可调支承。
(×)2.机械加工中,不完全定位是允许的,而欠定位则不允许。
(√)3.一面双销定位中,菱形销长轴方向应垂直于双销连心线。
(√)4.装配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完全互换法。
(×)5.车削细长轴时,工件外圆中间粗两头细,产生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工艺系统刚度差。
(√)6.机床的热变形造成的零件加工误差属于随机性误差。
(×)7.机床的传动链误差是产生误差复映现象的根本原因。
(×)8.工序集中则使用的设备数量少,生产准备工作量小。
(×)9.工序余量是指加工内、外圆时加工前后的直径差。
(×)10.工艺过程包括生产过程和辅助过程两个部分。
(×)二、填空(30分)1.机械加工中,加工阶段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
2.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有(互换法)、(调整法)、(修配法)。
3.加工精度包括(尺寸)、(形状)、(位置)三方面的内容。
4.定位误差由两部分组成,其基准不重合误差是由(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造成的,它的大小等于(两基准间尺寸)的公差值。
5.圆偏心夹紧机构中,偏心轮的自锁条件是(eD)20~14(),其中各符号的意义是(D为圆偏心盘的直径;e为偏心量)。
6.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分为(轴向跳动)、(径向跳动)、(角度摆动)。
7.机械加工中获得工件形状精度的方法有(轨迹法)、(成型法)、(展成法)等几种。
8.机床导轨在工件加工表面(法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大,而在(切线)方向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小。
9.选择精基准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分别是:(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自为基准)。
10.夹具对刀元件的作用是确定(刀具)对(工件)的正确位置。
11.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 工作地点不变)和工作是否连续完成。
三、解释概念(10分)1.经济精度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即完好设备、适当夹具、必需刀具、一定的熟练工人,合理的工时定额下,某种加工方法所达到的公差等级和粗糙度。
电大《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复制 1》终结性考试
![电大《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复制 1》终结性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98bc3e2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6b.png)
试卷总分:40 得分:381.前刀面磨损是刀具的主要磨损形式,一般用它的磨损量作为刀具的磨钝标准。
【答案】:错误2.轴的外径尺寸的公差,如果按“入体原则”标注,则其上偏差为零。
【答案】:正确3.提高切削速度能明显提高金属切除率,粗加工时应尽量选高的切削速度。
【答案】:错误4.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而固定位置的过程称为安装。
【答案】:错误5.切削温度一般都集中在刀尖处,因此刀尖是最容易损坏的地方。
【答案】:错误6.淬火一般安排在磨削加工之前进行。
【答案】:正确7.工件一旦夹紧,则它的六个自由度就全被限制了。
【答案】:错误8.采用复合工步可以节省基本时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答案】:正确9.过定位和欠定位在机械加工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出现的。
【答案】:错误10.加工箱体零件时,应选择装配基准面为精基准。
【答案】:正确11.以下属于工序分散的特点的是()。
A.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低B.增加了工件装夹次数C.减少了工件装夹次数D.使机床结构复杂【答案】:B12.用合理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法则,称为( )。
A.三点定则B.六点定则C.九点定则【答案】:B13.下列( )不属于工艺基准。
A.工序基准B.定位基准C.设计基准【答案】:C14.使用三点式自位支承所限制的自由度数目是()。
A.二个自由度B.0个自由度C.一个自由度D.三个自由度【答案】:C15.当装配尺寸链组成环多,装配精度高于IT6大批量生产时,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宜选用:()A.大数互换法B.完全互换法C.调节法D.选配法【答案】:C16.目前机械加工中能获得经济精度和表面质量最高的加工方法是()。
A.激光加工B.研磨C.磨削D.珩磨【答案】:B17.当装配尺寸链组成环多,装配精度高于IT6 大批量生产时,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宜选用()。
A.选配法B.调节法C.大数互换法D.完全互换法【答案】:B18.已知某尺寸链,其增环基本尺寸A1=150mm、A2=80mm;其减环基本尺寸为A3=30mm、A4=40mm,该尺寸链的封闭环基本尺寸A0 应为()。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2016 (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题目2016 (1)](https://img.taocdn.com/s3/m/7da2107e011ca300a6c390a3.png)
一、设计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有关课程内容,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二、设计的题目和内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题目一般定为:制定某一零件成批或大批生产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也可针对一组零件进行成组工艺和成组夹具设计。
设计应完成的内容:)制定指定零件(或零件组)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选择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对所制定的工艺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和计算;)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主要表面的总余量;)确定主要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对主要工序进行工序设计,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画出的工序简图,选择切削用量;6)选择一道工序,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设计夹具。
三、设计工作量(课程设计完成后应交的资料)1) 绘制零件图一张(手绘A4)。
2) 绘制毛坯-零件合图一张(手绘A4)。
3) 设计说明书1份(手写20页左右--采用“A4纸”)。
4) 说明书中包括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套、机械加工工序卡片5张以上。
5) 夹具装配图(手绘A3)和夹具体零件图(手绘A4)。
设计题目"********"零件(图)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年产5000件。
1、连杆螺钉,毛坯为锻件技术要求1.调质处理28~32HRC。
3.Φ340-0.016mm圆度、圆柱公差为0.008mm。
2.材料40C r4、磁粉探伤,无裂纹,夹渣等缺陷。
2、活塞杆,毛坯为锻件3、输出轴,毛坯为Φ90棒料技术要求1.调质处理28~32HRC。
3.未注圆角R1。
2.材料45。
4、保留中心孔。
4、偏向套,锻造毛坯5、密封圈定位套,铸造毛坯6、十字头滑套,铸造毛坯7、活塞,铸造毛坯技术要求1.铸件时效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有关课程内容,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二、设计的题目和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题目一般定为:制定某一零件成批或大批生产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也可针对一组零件进行成组工艺和成组夹具设计。
设计应完成的内容:
)制定指定零件(或零件组)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选择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辅具;
)对所制定的工艺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和计算;
)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主要表面的总余量;
)确定主要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
)对主要工序进行工序设计,编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画出的工序简图,选择切削用量;
6)选择一道工序,根据六点定位原理设计夹具。
三、设计工作量(课程设计完成后应交的资料)
1) 绘制零件图一张(手绘A4)。
2) 绘制毛坯-零件合图一张(手绘A4)。
3) 设计说明书1份(手写20页左右--采用“A4纸”)。
4) 说明书中包括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一套、机械加工工序卡片5张以上。
5) 夹具装配图(手绘A3)和夹具体零件图(手绘A4)。
设计题目
"********"零件(图)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年产5000件。
1、连杆螺钉,毛坯为锻件
技术要求
1.调质处理28~32HRC。
3.Φ340-0.016mm圆度、圆柱公差为0.008mm。
2.材料40C r4、磁粉探伤,无裂纹,夹渣等缺陷。
2、活塞杆,毛坯为锻件
3、输出轴,毛坯为Φ90棒料
技术要求
1.调质处理28~32HRC。
3.未注圆角R1。
2.材料45。
4、保留中心孔。
4、偏向套,锻造毛坯
5、密封圈定位套,铸造毛坯
6、十字头滑套,铸造毛坯
7、活塞,铸造毛坯
技术要求
1.铸件时效处理。
3.活塞环槽80+0.02mm入口倒角为0.3Χ450。
2.材料HT200。
4、未注明倒角1X450。
8、十字头,铸造毛坯
技术要求
1.铸件时效处理。
3.铸造圆角R5。
2.材料HT200。
4、未注明倒角1X450。
9、圆柱齿轮,锻造毛坯
技术要求齿轮基本参数
1.热处理:190~217HBS。
m=5
2. 未注明倒角1X450。
Z=63
3. 材料HT200。
a=200
精度等级8-7-7GK 10、镶铜套齿轮,锻造毛坯
11.齿轮轴,锻造毛坯
12、倒档齿轮,锻造毛坯
13、齿条,毛坯为Φ70棒料
14、矩形齿花键轴,Φ40棒料
技术要求
1.调质处理28~32HRC。
3. 未注明倒角0.5X450。
2.材料45。
15、矩形齿花键套,Φ80棒料
16、车床拨叉,铸造毛坯,两件合铸,加工到一定工序后切开,切口2mm。
17、轴承座,铸造毛坯
18、惰轮轴,铸造毛坯
19三轴连杆,锻造毛坯
20、推动架,铸造毛坯
21、双联齿轮
22、外齿轮(模数m n=10,齿数z=97)
23、内齿轮
24、定位支座零件图
25、摇杆零件图
26、轴,材料为棒料
27、内齿轮
29、行星架
31、皮带轮
33、拨叉
35、拨叉
37、法兰盘
38、双联齿轮
39、行星减速器输入轴
42、行星齿轮减速器行星架
44、行星齿轮减速器花键轴
45、法兰,材料45
46、行星齿轮减速器输入盖板,材料Q235
47、行星齿轮减速器太阳轮
48、行星齿轮减速器鼓形齿套,材料40C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