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梁、板、墙、柱钢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doc
超全面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

超全面的圈梁、梁、板钢筋计算公式圈梁钢筋很简单的,分主筋和箍筋两部分主筋计算:(梁长弯钩长搭接长(单根钢筋长每大于6米时))*设计根数*钢筋的比重箍筋计算:梁长/设计箍筋间距*每个箍筋的长度*钢筋的比重设计有外转角的附加钢筋时,按实际总根数*长度*比重就行啦钢筋计算公式一、梁(1) 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 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 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 5d,为直锚,取Max{Lae,0.5Hc 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 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 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 2×11.9d(抗震弯钩值) 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 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 2×11.9d 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 d。
柱、梁、板、独立基础高频钢筋计算公式

柱、梁、板、独立基础高频钢筋计算公式一、柱钢筋1.柱纵筋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abcb.柱宽;h.柱高;c.柱保护层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 加密区长度: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④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钢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二、梁钢筋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234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6.箍筋单长(2肢箍)=(长-2保+宽-2保)*2+2*max(10d,75)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2*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一级抗震:max(2Hb,500)二级——四级抗震:max(1.5Hb,500)7.侧面纵向钢筋(腰筋)8960度。
左(右)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梁高-保护层(保:为柱的保护层)三、板钢筋1.板底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左伸长度+右伸长度+弯钩长度*2板面受力筋单根长度=净跨长+锚固长度*2板底受力筋根数=板面受力筋根数=分布范围/板筋间距+1伸出长度:端支座为梁、圈梁、剪力墙时,伸出长度=max(1/2支座宽,5d)端支座为砌体墙时,伸出长度=max(1/2墙厚,120,板厚)180°弯钩长度=6.25d(当钢筋为一级钢时,末端需加180°弯钩)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la时,直锚,直锚长度=la支座宽-保护层<la时,弯锚,弯锚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23+1 +(右侧板内净长-1/2板分布筋间距)/分布筋间距+1四、独立基础钢筋1.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X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X方向底板钢筋根数=(Y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Y方向底板钢筋单根长度=Y方向的基础边长-2*保护层Y方向底板钢筋根数=(X方向的基础边长—min(75,S/2)*2)/S+1 S为X方向独立基础钢筋的分布间距2.独立基础底板长度≥2500时XY。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mm)环境条件构件名称砼强度等级低于C25 C25及C30 高于C30 室内正常环境板、墙、壳15 梁、柱25 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板、墙、壳35 25 15 梁、柱45 35 25 有垫层基础35 70 无垫层注:(1)轻骨料砼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
纵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纵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1.钢筋锚固长度分:1.1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b;1.2抗震等级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部位的弯折锚固长度基数LabE;(11 G101系列图集表格,称作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LabE)1.3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1.4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LaE。
2.从钢筋锚固长度公式中符号的含义中,能发觉钢筋锚固长度公式之间的关系,而知道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吗?从而融会贯穿,得心应手地应用他。
2.1公式中几个相关符号的含义:2.1.1 Lab—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2.1.2 LabE—抗震等级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部位的弯折锚固长度基数;2.1.3 ζ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2.1.4 La—受拉钢筋锚固长度;2.1.5 ζa——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般钢筋按本规范第8.3.2条规定的规定取用(按表4),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对预应力筋,可取1.0。
向左转|向右转向左转|向右转2.1.6 LaE—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2.2钢筋锚固长度公式,知道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必需细读,领悟其意。
可以说不同钢筋锚固长度怎么算?已经基本解决了解了解!2.2.1 Lab=α×(?y/?t)×d (计算另详);2.2.2 LabE=ζaELab,这个LabE是由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乘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而得。
2.2.3 La=ζa Lab,这个La是由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乘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而得。
2.2.4 LaE=ζaE La,这个LaE是由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乘受拉钢筋锚固长度而得。
3.图集未述清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的计算来源与办法。
我们先搞清他出自《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228.3.1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受拉钢筋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1 基本锚固长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一般钢筋Lab=α×(?y/?t)×d (8.3.1-1)式中:Lab—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y—一般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按C60取值;α—锚固钢筋外系数,光面钢筋为0.16,带肋钢筋为0.14;d—锚固钢筋的直径。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塔接长度的,按规定塔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塔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塔接长度。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0.35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端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 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张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 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 XM, 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长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l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 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mm)环境条件构件名称砼强度等级低于C25C25及C30高于C30室内正常环境板、墙、壳15梁、柱25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板、墙、壳352515梁、柱453525有垫层基础3570无垫层注:(1)轻骨料砼的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轻骨料砼结构设计规程》。
板、梁、柱钢筋的计算公式

板底筋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2*6.25*d板底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板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板端支座板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板负筋根数=ceil((净跨-2*起步距离)/间距)+1(起步距离=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板负筋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轴线长度-轴线两边内梁的宽度)(参差长度是分布筋和负筋搭接长度)板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间距(取整)+1板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的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取整)+1温度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参差长度是温度筋和负筋搭接长度)温度筋根数(梁一跨中间的非加密区根数)=(净跨长度-负筋伸入板内的净长)/温度筋间距-1马凳筋∏型长度=L1+L2*2+L3*2马凳筋∏型双层双向板马凳筋根数=板净面积/(间距*间距)+1马凳筋∏型负筋马凳筋根数=排数*负筋布筋长度/间距+1马凳筋一字型长度=L1+L2*2+L3*2或L1+L2*2+L3*4马凳筋一字型根数=排数*每排个数梁上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左支座锚固梁上部边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左支座锚固梁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1/3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梁上部中间支座负筋(第二排)=1/4净跨长(取大值)*2+支座宽梁架立筋长度=净跨-两边负筋净长+150*2(注意钢筋类别)梁侧面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注意钢筋类别)梁侧面受扭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注意钢筋类别)梁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梁边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中间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梁箍筋长度=2*(H-2*25+B-2*25)+(11.9*2+8)d二-四级抗震箍筋根数计算加密区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 (一跨分左加密、右加密)非=(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梁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柱子纵向钢筋锚固计算公式

柱子纵向钢筋锚固计算公式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柱子是承担着承重作用的重要构件之一。
为了保证柱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常会在柱子纵向加入钢筋来增强其受力能力。
而钢筋的锚固计算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们准确地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从而保证柱子的受力性能。
柱子纵向钢筋锚固计算公式是通过对钢筋受力进行分析,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的公式。
在实际工程中,钢筋的锚固长度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包括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混凝土的受压性能等。
因此,钢筋的锚固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们快速准确地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从而保证柱子的受力性能。
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1.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是钢筋锚固长度计算的重要因素之一。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越好,钢筋的锚固长度就越小;反之,粘结性能越差,锚固长度就越大。
因此,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需要通过实验或者计算得到,从而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
2. 混凝土的受压性能,混凝土的受压性能也是钢筋锚固长度计算的重要因素之一。
混凝土的受压性能越好,钢筋的锚固长度就越小;反之,受压性能越差,锚固长度就越大。
因此,工程师们需要通过实验或者计算得到混凝土的受压性能,从而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
3. 钢筋的受力状态,钢筋的受力状态也是钢筋锚固长度计算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实际工程中,钢筋的受力状态通常包括拉力和压力两种情况。
不同的受力状态需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从而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
4. 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通常可以表示为,L=φd+2.5φd+300mm,其中L为钢筋的锚固长度,φ为钢筋的直径,d为混凝土的受压区高度。
这个公式是根据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和钢筋的受力状态等因素综合考虑得出的,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
在实际工程中,工程师们通常会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要求,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确定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全部钢筋计算公式及钢筋锚固长度计算

全部钢筋计算公式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首先,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的直径确定黏结系数k和锚固率u。
黏结系数k反映了黏结强度,决定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呆滞性,而
锚固率u则反映了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阻力。
其次,确定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
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可以根
据当前国家和地区的规范来确定,一般有两种常用的公式。
一种是ACI318规范中的公式:
l = max(lbd, ldb, ln)
其中,lbd是由弯曲滑移失效引起的最小锚固长度,ldb是由混凝土
剪切失效引起的最小锚固长度,ln是由粘结失效引起的最小锚固长度。
ACI318规范中的公式包含了钢筋在混凝土中多种失效形式的考虑,
是一种较为全面的计算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具体的混凝土结构,
可能还需要根据特殊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l = max(lbd, ldb)
其中,lbd是由弯曲滑移失效引起的最小锚固长度,ldb是由混凝土
剪切失效引起的最小锚固长度。
最后,根据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根据确定的计算公式,将黏结系数k、锚固率u和其他相关参数代入公式,即可得到钢筋的锚固长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锚固长度的计算还需要考虑以
下几个因素:
1.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级别和尺寸。
2.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参数。
3.钢筋的直径和间距。
4.钢筋的受力状态和形状。
5.锚固长度的设计要求和安全系数。
以上是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规范进行具体的计算和设计。
梁钢筋计算公式

框架梁钢筋计算(屋面框架梁锚固查图集)一、上部筋:1、上部通长筋公式: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 c(柱宽)-柱保护层厚度≥l aE时,直锚,锚固长度=max(l aE,0.5h c+5d)。
当h c(柱宽)-柱保护层厚度<l 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度-柱保护层+15d (d为钢筋直径)当为屋面框架梁时,上部通长筋伸入支座端弯折至梁底。
当为非框架梁时上部通长筋伸入支座端弯折15d。
2、端支座负筋公式:第一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3+锚固;第二排钢筋长度=本跨净跨长/4+锚固;(锚固取值同上)中间支座负筋(按大跨取)公式:第一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支座宽度:柱宽)第二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Ln为左跨和右跨净跨长中取较大值)3、架立筋(有才算)公式:长度=本跨净跨长-左侧支座负筋伸入净长度-右侧支座负筋伸入净长度+2*搭接(一般取150mm)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取150mm。
当梁的上部没有通长筋,都是架立筋时,架立筋与支座负筋的连接长度取l lE。
(抗震搭接长度)二、中部筋(腰筋):1、侧面纵向构造钢筋(G)当hw≥450mm时,需要在梁的两个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公式:长度=净跨长度+2*15d2、侧面纵向抗扭钢筋 (N)公式: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长度(锚固:LaE,查图集P87)拉筋:(图集P87)拉筋直径取值范围:当梁宽≤350mm时取6mm;当梁宽>350mm时取8mm。
长度=梁宽-2*梁保护层+2*1.9d+2*max(10d,75)间距=箍筋非加密区间距的2倍拉筋根数=[(净跨长-50*2)/拉筋间距+1]*排数三、下部钢筋:1、下部通长筋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 c(柱宽)-柱保护层厚度≥l aE时,锚固长度=max(l aE,0.5h c+5d)。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
如何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

如何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计算方式:钢筋锚固长度L=a×(f1/f2)×d
其中钢筋的抗拉设计强度为f1,混凝土的抗拉设计强度为f2,钢筋的公称直径用d来表示,钢筋外形系数以a来表示。
其中钢筋外形系数a取决于不同类型的钢筋(光面钢筋、带肋钢筋、钢绞丝等),不同类型的钢筋规定所定的不同系数。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锚固长度所采用的都是规定中的基础锚固长度,可是在工程当中会考虑各种因素影响混凝土与钢筋粘合锚固的强度等,当所采用的不同结构构造措施,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面也会有些差异。
当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毫米时,修正的系数则采用的是1.10。
当选用的是环氧树脂涂层的钢筋时,修政的系数刚选取1.25。
在工程中还要考虑是否是地震区,我们还要依据地震抗震级别再乘以一个系数。
地震区抗震等级为1、2级时系数为1.15,地震区抗震等级为3级时所采用的系数是1.05,地震区抗震等级为4级时所采用的系数是1.0。
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长度计算原理及计算方法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
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钢筋锚固就是受力钢筋埋入支座内部的部分,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摩擦力),是为了防止斜裂缝形成后,纵向钢筋拔出而导致梁的破坏。
在简支梁两端及连续梁中间支座处,下部纵向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应满足:当KQ小于或等于0.07Rabh。
时锚固长度大于或等于5d;当KQ大于0.07Rabh。
时,锚固长度有两种:螺纹钢筋大于或等于10d;光面钢筋大于或等于15d。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重量,以吨计算。
2.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搭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搭接长度。
钢筋电焊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3.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图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分不同的锚具模型,分别按下列规定计算:(1)低合金钢筋两端采用螺杆锚具时,预应力的钢筋按预留孔道长度减去0.354m,螺杆另行计算。
(2)低合金钢筋一段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螺杆锚具时,预应力钢筋长度按预留孔道长度计算,螺杆另行计算。
(3)低合金钢筋一段采用徽头插片,另一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增加0.15m,两端采用帮条锚具时,预应力钢筋共增加0.3m计算。
(4)低合金钢筋采用后涨硅自锚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0.35m计算。
(5)低合金钢筋或钢绞线采用JM,XM,QM型锚具孔道长度在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m;孔道长度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计算。
(6)碳素钢丝采用锥形锚具,孔道孔道长20m以内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m;孔道长在20m以上时,预应力钢筋长度增加1.8m。
(7)碳素钢丝两端采用镦粗头时,预应力钢丝长度增加0.35m计算。
二、各类钢筋计算长度的确定钢筋长度=构件图示尺寸—保护层总厚度+两端弯钩长度+(图纸注明的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式中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长度、钢筋搭接长度、弯起钢筋斜长的增加值以及各种类型钢筋设计长度的计算公式见以下:1.钢筋砼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并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梁锚柱子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梁锚柱子锚固长度计算公式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梁和柱子的连接是非常重要的,梁锚固长度的计算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梁锚固长度是指梁与柱子连接时,梁端需要埋入柱子内的长度,以保证连接的牢固和稳定。
正确的梁锚固长度计算可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梁锚固长度计算公式通常是根据梁和柱子的尺寸、材料的强度和连接方式等因素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梁锚固长度的计算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进行:L = (0.5 + 1.5α) × d。
其中,L为梁锚固长度,α为梁的截面系数,d为梁的直径或宽度。
这个公式是根据梁与柱子连接的实际情况和力学原理推导出来的,是一种经验公式,在实际设计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在使用这个公式进行梁锚固长度计算时,需要首先确定梁和柱子的尺寸和材料的强度。
然后根据梁的截面系数和直径或宽度,带入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梁的锚固长度。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到梁与柱子的连接方式、受力情况等因素,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修正和调整。
除了上述的经验公式外,梁锚固长度的计算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标准和规范来进行。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设计标准,因此在进行梁锚固长度计算时,需要参考当地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符合性。
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梁锚固长度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除了梁和柱子的尺寸和材料外,还需要考虑到梁的受力情况、连接方式的选择、抗震和抗风等特殊要求等因素。
因此,在进行梁锚固长度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梁锚固长度的计算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在进行梁锚固长度计算时,需要进行严谨的分析和计算,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的验算和检查,确保设计的符合实际情况和要求。
总之,梁锚固长度的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进行严谨的分析和计算。
在进行计算时,可以根据经验公式进行初步的估算,然后结合具体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进行修正和调整,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水平锚固长度公式

水平锚固长度公式
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是l=a×(F1÷f2)×d,锚固长度其实指的就是受力钢筋伸入梁、板、柱、墙这些结构当中的长度,公式当中a 指的是钢筋的形状,f1指的是钢筋的强度,f2指的是混凝土的强度,d指的是钢筋的直径,只要能够知道这几个数据的数值,就能够很快的计算出锚固的长度。
在房屋建筑中,都会涉及到钢筋的锚固长度。
钢筋的锚固长主要是指钢筋的伸入梁、板、柱、墙这些结构当中的长度。
什么是钢筋锚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能够受力,主要是依靠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因此钢筋的锚固是混凝土结构受力的基础。
如锚固失效,则结构将丧失承载能力并由此导致结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 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 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 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 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 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 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
+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 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 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 布置)
(1) 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夹角=60°
≤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 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 剖面积-暗梁面积;
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 剪力墙墙柱
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 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 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 处在于:
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 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 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钢筋锚固的计算公式
一、梁
(1) 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 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 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 宽度-保护层+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