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过程实验报告
程序设计实训实验报告(热门20篇)
程序设计实训实验报告(热门20篇)c语言是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机语言。
其语言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既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适合编写系统软件。
其功能强大,不仅用在计算机上广泛用在电子,机械等方面上,而且,所有的windows,unix,linux,mac,os/2,无一例外,哪一个不是c 语言写的?很多新型的语言如,c++,java,c,j,perl...都是衍生自c语言。
掌握了c语言,可以说你就掌握了很多门语言。
学习c程序这门课一年了,这是我们学的第一门专业课,在大学里c语言不但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习计算机基础的一门必修课程。
所以作为我这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当然十分重要,老师在第一节课说过,c语言是计算机的基础,大多数软件都需要用c语言来编写,通过一个年的学习,使我由初步掌握简单的应试知识到完成高难度的深入编程,如我们在编写一个较大的程序时应该把它分开成几个小程序来看,这样会容易得多。
同时,我觉得c语言应该是操作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在不断地编写中去思考,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在学习一年c语言的过程中我也在慢慢探索怎样才能学好c语言,并总结了一点经验:要了解c语言就要从语法规为基础来学习起,首先要是要了解它的结构,比如变量,首先要了解变量的定义方式(格式),其意义是什么(定义变量有什么用);其次就是要我要怎么去运用它(我要用什么型式去应用它)。
在c语言的命令行中所有的语句都是有它自己的一定格式和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们在学习某种语句或命令时你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规则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实现等。
这些都是语法基础也是c语言的基础如果把它们都了解很好了,那么你编起程序来就很得心应手了。
比如说ifelse和switchcase这两种条件语句都是用来判断执行功能的,那我要什么时侯用if什么时侯用switch呢?如果你很好地了解它们的结构和作用的话那么就知道:若它的条件分支是多个而且条件的值是整数或是一个字符值时就会选switch而不会选if。
南京邮电大学软件设计实验报告
软件设计报告( 2014 / 2015 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软件设计指导老师赵江实习时间第十八周学生姓名学号____学院______专业软件设计课程编号:B0465011C适用专业:班级:一、所涉及的课程及知识点涉及的课程:第6学期之前的专业基础课程。
知识点:专业基础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点。
二、目的与任务目的:通过软件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学生高级语言编程能力、应用软件以及仿真能力。
任务:选择以下任一模块进行设计:Matlab软件仿真、C语言及应用。
软件设计的内容题目1:如果给出两个矩阵⎥⎥⎥⎦⎤⎢⎢⎢⎣⎡=136782078451220124A ,⎥⎥⎥⎦⎤⎢⎢⎢⎣⎡=087654321B ,执行下面的矩阵运算命令。
(1)B A *5+和I B A +-分别是多少(其中I 为单位矩阵) (2)B A *⋅和B A *将分别给出什么结果,它们是否相同为什么 逻辑功能程序:function [ ] = EXP1()A=[4,12,20;12,45,78;20,78,136]; B=[1,2,3;4,5,6;7,8,0]; I=eye(3); disp('A+5*B='); disp(A+5*B); disp('A-B+I=') disp(A-B+I); disp('A.*B='); disp(A.*B) disp('A*B='); disp(A*B); End 实验过程与结果打开matlab ,在命令窗口“Command Window ”中键入edit,启动程序编辑器。
输入完整程序后利用save as 储存为M 文件,文件名为EXP1。
返回主界面,在命令窗口“Command Window”中输入函数EXP1(),按下回车,得到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EXP1( )A+5*B=9 22 3532 70 10855 118 136A-B+I=4 10 178 41 7213 70 137A.*B=4 24 6048 225 468140 624 0A*B=192 228 84738 873 3061284 1518 528实验结果分析(1)利用MATLAB提供的disp函数既可以输出表达式、数值,也可以输出字符串,其调用方式为:disp(表达式或数值)、disp(‘待显示字符串’);(2)在MATLAB的矩阵运算中,+、-运算符通用,表示矩阵相加、减;*与.*不同在于*表示矩阵乘法,而.*表示矩阵对应位置元素相乘,所以*要求两个矩阵的行、列数互为转置,而.*则要求两个矩阵行、列数要相同;(3)使用eye可以获得单位矩阵函数(矩阵对角线处元素为1,其余元素为0),矩阵的阶数由括号内的值决定,格式为eye(n),n为矩阵阶数。
【报告计划书类】软件设计过程实验报告
软件开发过程实验一软件需求分析一、目的和意义对本书第二和三章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掌握,写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为下面的实习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1、确定软件题目(学生可自己拟定,也可在本书附录2中选择);2、分析软件需求以及人工模式下的工作流程;3、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编写要求参见本节模板参考);4、完成形式:以文档的形式完成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纸张型号为A4。
三、实习指导1、在磁盘上建立一个软件工程实习文件夹,以自己的姓名命名。
2、提交文档的格式如下:第一页的格式为:软件名称:文档编号版本号文档名称: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编写时间审核时间批准时间开发单位第二页之后的内容为:●编写目的:阐明编写该文档的目的,指出读者对象●项目背景:项目的委托单位、开发单位、该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参考资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书写原则①任务概述:软硬件环境、条件和限制(软件的使用条件和限制)。
②数据描述:输入数据、输出数据、数据库设计和建立数据词典。
③功能需求:功能划分和功能描述④性能需求:数据精度、时间特性、适应性(操作方式、与其他软件的接口、开发计划变化时,软件应具有的适应能力。
)。
⑤运行要求:用户界面、硬件接口(如:连接打印机)、软件接口(如:是否为其他项目的子项目)、故障处理。
⑥其他需求:可使用性、安全保密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
●模板参考第一页:软件名称:教务管理软件文档编号001版本号Ver 1.0文档名称:需求规格说明书项目名称:课表编排系统项目负责人:屈艳编写:刘楠、叶艺、赵春、马燕时间:2005-2-14审核:屈艳时间:2005-2-16批准:王湘桃时间:2005-2-20开发单位:冰雪五人组第二页之后的内容:编写目的:编写该文档是为了分析人工状态下课表编排的工作流程,把人工模式抽象为可在计算机上处理的自动模式。
便于开发小组成员对系统整体功能的认识。
项目背景:高校的课表编排一直是一个烦琐的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某某高校教务处委托我们开发该软件。
设计模式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软件工程的不断发展,设计模式作为一种解决软件开发中常见问题的有效方法,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学习设计模式,提高编程能力,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加深对设计模式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理解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常见设计模式的原理和应用;3. 提高编程能力,学会运用设计模式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项目开发效率。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以下设计模式:1. 创建型模式:单例模式、工厂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2. 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装饰者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外观模式;3. 行为型模式:策略模式、模板方法模式、观察者模式、责任链模式、命令模式。
四、实验过程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分析每种设计模式的原理和应用场景;3. 编写代码实现常见设计模式,并进行分析比较;4. 将设计模式应用于实际项目中,解决实际问题;5. 总结实验经验,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创建型模式(1)单例模式:通过控制对象的实例化,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实验中,我们实现了单例模式,成功避免了资源浪费和同步问题。
(2)工厂模式: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
实验中,我们使用工厂模式创建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提高了代码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3)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接口,用于创建相关或依赖对象的家族,而不需要指定具体类。
实验中,我们使用抽象工厂模式创建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实现了代码的复用和扩展。
(4)建造者模式: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它的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实验中,我们使用建造者模式构建不同配置的房屋,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2. 结构型模式(1)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原本接口不兼容的类可以一起工作。
南京邮电大学软件设计实验报告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软件设计实验报告模块名称Visual C++专业广播电视工程学生班级B100117学生学号B10011714学生姓名王建明指导教师田炜题目一:P021E实验要求:设计一个简单的文本编辑器,该系统要求对一个文本文件中的容进行各种常规操作,例如:(1)编辑文本;(2)保存、打开指定位置的文本文件;(3)具有输入输出界面。
1、问题分析与方案设计。
本次程序主要为了让我们了解C语言中对于文件的一般操作。
文件是程序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操作系统是以文件为单位对数据进行管理的,也就是说,如果想找外部介质上的数据,必须先按文件名找到所指定的文件,然后再从该文件中读取数据。
C语言把文件看作是一个字符(字节)的序列,即由一个一个字符(字节)数据顺序组成。
根据数据的组织形式,可分为ASCII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ASCII文件又称文本(text)文件,他的每一个字节放一个ASCII代码,代表一个字符。
二进制文件是把存中的数据按其在存中的存储形式原样输出到磁盘上存放。
在文件系统中,“文件指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常在进行关于文件操作的C程序时,会定义一个结构体变量的文件指针(FILE *fp),以便于C语言程序能够准确的对文件进行访问及操作。
本次实验程序包含了简单地对于文件的打开、插入、删除、查找、替换、显示、保存的操作,通过对于文件指针的运用以及各种文件指令的运用,基本达到了实验的要求。
在本次实验中,按照顺序程序的设计方法,加以熟练地运用C程序中主函数与一般函数之间的熟练调用,顺利的实现了实验要求的各种结果。
程序中用到的核心方法包括: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文件的读写、文件的定位以及文件的出错检测等。
其中包括了fopen、fclose、fputc、fgetc、fread、fwrite、rewind、fseek、ftell和ferror等函数。
这些函数对算法的实现起了很大的作用具体算法实现过程如下图所示。
软件课程设计实验报告(3篇)
软件课程设计实验报告(3篇)【导语】软件课程设计试验报告怎么写出亮点?整理了3篇优秀的《软件课程设计试验报告》通用版范文,有规范的开头结尾写法和标准的书写格式。
是您写出深受大家欢迎的综合报告抱负参考模板,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第1篇】软件课程设计试验报告一、目的、要求通过该课程设计要使同学树立起剧烈的工程化意识,用工程化思想和方法开发软件。
切实体会出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开发系统与一般程序设计方法的不同之处,同学在对所开发的系统进行软件方案、需求分析、设计的基础上,实现并测试实际开发的系统。
通过一系列规范化软件文档的编写和系统实现,使同学具备实际软件项目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基本力量。
二、主要内容要求同学把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为将来从事软件的研发和管理奠定基础。
每个同学选择一个小型软件项目(内容参照《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宋雨等编著,清华高校出版社出版),根据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完成软件方案、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及软件维护等软件工程工作,并按要求编写出相应的`文档。
详细的方法可以选用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或者面对对象的方法,开发环境和工具不限。
三、进度方案略四、设计成果要求1.至少提交4个文档,包括软件方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书、软件测试方案,要求文档格式规范、规律性强(可参考《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中给出的要求及格式)、图表规范;2.独自实现了系统的某些功能,基本达到了要求的性能,经过了测试,基本能运行。
五、考核方式(1)提交的文档规范,工作量大,文档规律性强、正确,按《计算机综合实践指导》标准考核(附《软件工程课程设计》试验报告评分表)占60%(2)系统验收、讲解、答辩占25% (3)考勤占15%软件课程设计试验报告【第2篇】应用软件课程设计报告计算机是一门技术性、工程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进展战略讨论报告中也指出: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应当被分为科学型、工程型、应用型三类,而绝大多数应当是工程型和应用型的。
软件原理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软件原理设计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指导教师:[教师姓名]一、实验目的1. 理解软件原理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软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和测试的基本流程。
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软件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验内容1. 软件需求分析2. 系统设计3. 编码实现4. 测试与调试三、实验步骤1. 软件需求分析(1)确定实验项目:设计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
(2)分析用户需求:包括图书的增删改查、借阅管理、归还管理等。
(3)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详细描述系统的功能、性能、界面等方面的需求。
2. 系统设计(1)设计系统架构:采用分层架构,包括表现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2)设计数据模型:使用E-R图描述图书管理系统的实体关系。
(3)设计界面:使用界面设计工具,如Axure RP,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
(4)设计业务逻辑:编写业务逻辑层的代码,实现系统的核心功能。
3. 编码实现(1)编写代码:根据系统设计,使用Java、C++或Python等编程语言编写代码。
(2)编写测试用例:编写测试用例,对系统功能进行测试。
(3)编写文档:编写代码注释和文档,方便其他开发者阅读和维护。
4. 测试与调试(1)执行测试用例:运行测试用例,验证系统功能是否满足需求。
(2)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定位问题原因。
(3)调试程序:根据分析结果,修改代码,解决系统存在的问题。
(4)提交实验报告:整理实验过程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软件需求分析结果通过分析用户需求,确定了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并编写了需求规格说明书。
2. 系统设计结果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了系统架构、数据模型、界面和业务逻辑。
3. 编码实现结果使用Java编程语言实现了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并编写了测试用例。
4. 测试与调试结果执行测试用例,发现并解决了系统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了系统的基本功能。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一:基于UML的用例模型试验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visio绘制用例模型2、掌握Ration Rose绘制用例模型的方法实验内容:1、使用vise绘制用例模型2、使用Ration Rose绘制用例模型的方法实验步骤:1、使用Visio绘制用例模型(1)启动Visio中的UML模型绘制开始时需要新建一个文件存放用例模型,首先选择“开始” 一“程序” -Microsoft office visio 2003选项进入Visio启动页面,在“类别”选项区域中才、选择“软件”项:然后在“模板”选项区域中选择UML模型图,即可打开制作UML模型的全部对彖图集,Vise提供了关于制作UML模型所需要的全部图表,支持开发人员进行面向对彖的分析和设计工作。
(2)保存UML模型通过选择菜单File…Save选项或者单机工具栏的Save按钮,来保存系统模型,保存的文件类型是-VSdo(3)新建立用例图(4)建立用例中的角色(5)建立用例(6)建立角色与用例、用例与角色之间的联系(7)建立活动图2、使用Rational Rose绘制用例模型(1)Rational Rose 的启动:选择"开始"---"程序” ---Rational Software---Rational Rose Enterprise Edetion选项,弹出对话框。
这个对话框用来设置本次启动的初始动作,分为New (新建模型)Existing (打开现有模型)和Recent (最近打开模型)三个标签。
(2)新建用例图在Browser窗I I内的树形列表中选中UseCase包并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New一UseCase Diagram选项。
此时出现New Diagram用例图名称并允许修改,将NewDiagrain更名为“医疗器材管理系统用例图”双击Biowgram窗I I内树形列表中的“医疗器材管理系统用例图”,在Diagram窗I I中出现“Use CaseDiagiain: Use CaseView/医疗器材管理系统用例图”,可以在该窗1 1中绘制用例图。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程实验报告软件⼯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掌握运⽤Rational Rose⼯具及安装⼆、实验⽬的通过安装Rational Rose⼯具,掌握UML的设计⽅法三、实验内容a)建⽴⽤例图use case diagram从⽤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系统⼲什么,与谁交互。
⽤例是系统提供的功能,参与者是系统与谁交互,参与者可以是⼈、系统或其他实体。
⼀个系统可以创建⼀个或多个⽤例图。
(1)创建⽤例图在浏览器内的Use Case视图中,双击Main,让新的⽤例图显⽰在框图窗⼝中。
也可以新建⼀个包(右击Use Case视图,选择new→package,并命名),然后右击这个新建包的,选择new→use case diagram。
对系统总的⽤例⼀般画在Use Case视图中的Main⾥,如果⼀个系统可以创建多个⽤例图,则可以⽤包的形式来组织。
(2)创建参与者(图2-1-2)a)在⼯具栏中选择“Actor”,光标的形状变成加号。
b)在⽤例图中要放置参与者符号的地⽅单击⿏标左键,键⼊新参与者的名称,如“客户”。
(3)创建⽤例a)在⼯具栏中选择“Use Case”,光标的形状变成加号。
b)在⽤例图中要放置⽤例符号的地⽅单击⿏标左键,键⼊新⽤例的名称,如“存款”。
(4)记录参与者和⽤例之间的关系a)从⼯具栏中选择关联关系箭头。
b)将光标定位在⽤例图中的参与者上,单击⿏标左键并将光标移动到⽤例符号上,然后释放⿏标左键。
(5)增加泛化关系a)从⼯具栏中选择泛化关系箭头。
b)从⼦⽤例拖向⽗⽤例,也可从⼦参与者拖向⽗参与者。
★练习:画ATM(⾃动柜员机)系统总的⽤例图理解:对于银⾏的客户来说,可以通过ATM机启动⼏个⽤例:存款、取款、查阅结余、付款、转帐和改变PIN(密码)。
银⾏官员也可以启动改变PIN这个⽤例。
参与者可能是⼀个系统,这⾥信⽤系统就是⼀个参与者,因为它是在ATM系统之外的。
箭头从⽤例到参与者表⽰⽤例产⽣⼀些参与者要使⽤的信息。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连接图形元素.
③使用“数据流”连接线将“接口”、“进程”和“数据存储”等形状互相连接起来。
逻辑连接:将数据流起点、终点拖拽到进程或接口中央位置,进程或接口被红色框包围时松开鼠标,这时可看到数据流符号相应端点为红色方框。拖动进程或接口,可看到流据流的端点随着进程或接口的移动而移动.
教师批阅:分数/等级:
评语:
教师签名(手写):
批阅日期:年月日
第三次实验实验项目名称:数据库设计-ER图
时间:年月日
实验环境及原理说明:
(一)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P4以上的个人计算机环境,要求内存不少于512MB,硬盘不小于20G.。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
3。数据库: Sql Server 2000以上 或 Access 2003以上
1.静态模型图
①将类、对象形状拖到绘图页上,代表要在类静态结构图或概念模型中包
含的类或对象.
②双击每个形状,打开其“UML属性”对话框,可以在其中添加特性、操作和其他属性。
③右击每个类或对象形状,单击“形状显示选项",选择要在形状上显示的属性以及要隐藏的形状部分(如特性、操作和模板参数)
④使用“关联”、“链接"、“依赖关系"、“泛化"或“复合”形状,指示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
第一次实验实验项目名称:熟悉Visio
时间:年月日
实验环境及原理说明:
(一)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P4以上的个人计算机环境,要求内存不少于512MB,硬盘不小于20G.。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XP
3。数据库: Sql Server 2000以上 或 Access 2003以上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列表实验1:ACME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应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软件体系结构描述的概念2)掌握应用ACMESTUDIO工具描述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学时2学时。
三、实验方法由老师提供软件体系结构图形样板供学生参考,学生在样板的指导下修改图形,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软件体系结构描述。
四、实验环境计算机及ACMESTUDIO。
五、实验内容利用ACME语言定义软件体系结构风格,修改ACME代码,并进行风格测试。
六、实验操作步骤一、导入Zip文档建立的一个Acme Project,并且命名为AcmeLab2。
如下图:接着导入ZIP文档,导入完ZIP文档后显示的如下图:二、修改风格在AcmeLab2项目中,打开families下的TieredFam.acme.如下图:修改组件外观1. 在组件类型中,双击DataNodeT; 在其右边的编辑器中,将产生预览;选择Modify按钮,将打开外观编辑器对话框。
2. 首先改变图形:找到Basic shape section,在Stock image dropdown menu中选择Repository类型.3. 在Color/Line Properties section修改填充颜色为深蓝色。
4. 在颜色对话框中选择深蓝色,并单击[OK].5. 修改图形的边框颜色为绿色7. 单击Label tab,在Font Settings section, 设置字体颜色为白色,单击[OK] 产生的图形如下图:添加新元素类型1. 在Component Types section选择New按钮2. 在对话框中,类型名称输入LogicNodeT .3. 选择TierNodeT 为父类型.4. 单击[Finish].5. 按照修改外观的步骤,修改LogicNodeT的外观:填充颜色为浅绿色,边框颜色为黑色,大小为2,其他默认。
产生的图形如下图:添加新属性类型1. 选择Property Types2. 选择New按钮3. 在对话框中,类型名称为TierPropT4. 类型选择enum5. 值为:client, logic, data6. 单击[OK].添加属性1. 激活属性视图页2. 双击TierNodeT3. 选择Properties tab4. 右击空白位置,或者单击图标,选择新建属性5. 属性名为tier.6. 类型为TierPropT(找不到,则直接输入TieredFam.TierPropT)7.单击[OK].添加规则1. 单击Family editor中的TieredFam (Press to select).2. 选择属性视图中的规则页3. 单击生成新规则4. 规则名为hostCheck,选择invariant单选项5. 在规则框中输入(直接粘贴过去)Forall t1 : TierNodeT in ponents |!t1.allowShareHost -> (Forall t2 : TierNodeT in ponents | t1 != t2 -> t1.host != t2.host)6. 单击[Parse Rule] 以确认无语法错误,有错误,要重新写。
软件过程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工程已成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
软件过程是软件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活动,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环节。
为了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软件质量,软件过程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软件过程的理解,掌握软件过程管理的相关知识。
二、实验目的1. 理解软件过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关系;2. 掌握软件过程管理的基本方法;3. 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1. 软件过程概述首先,我们对软件过程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软件过程的定义、特点、作用以及软件过程模型。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软件过程是软件开发的基本框架,是保证软件开发质量的关键。
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我们通过案例学习,了解了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用户故事、用例图等方法对需求进行分析,确保需求完整、一致、可测试。
3. 设计设计是软件开发的核心环节,包括系统设计、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设计模式、架构风格等设计原则,通过UML图对系统进行设计,确保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4. 编码编码是软件开发的具体实施阶段,也是实现设计的过程。
我们学习了编程语言、代码规范等知识,通过编写代码实现设计。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重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
5. 测试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
我们学习了测试方法、测试用例设计等知识,通过编写测试用例对软件进行测试,确保软件满足需求。
6. 维护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软件的升级、修复、优化等。
我们学习了维护方法,了解了软件维护的重要性。
四、实验过程1. 组建团队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软件项目的开发。
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明确各自职责。
2. 需求分析各小组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确保需求完整、一致、可测试。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实验报告(Reports)实验一Microsoft Visio 软件的使用实验项目名称:Microsoft Visio 软件的使用实验目的:1) 熟悉Visio的工作环境及组成;2) 掌握用Visio软件绘制图表的基本操作;3) 能熟练运用Visio 软件绘制各种较复杂的专业图表;4) 掌握各种图表文档创建方法。
实验内容:使用Microsoft Visio 2003来设计一个基本流程图模型。
实验步骤:1) 通过打开模板并向图表添加形状来开始创建图表。
2) 在图表中移动形状并调整形状的大小。
3) 向图表添加文本。
4) 连接图表中的形状。
5) 设置图表中形状的格式。
6) 保存图表以示完成,并向演示图表。
1.Visio软件的功能与特点2.Visio软件绘制流程图的主要操作步骤步骤1:步骤2:步骤3:………3. 实验小结实验二软件需求分析实验项目名称:软件需求分析实验目的:1) 根据所选定题目进行需求分析工作;2) 通过实例掌握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3) 进行业务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分析;4) 写出需求规格说明书(含数据流图)。
实验内容:用结构化数据流分析技术进行软件系统需求分析,得出系统得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
实验步骤:1) 到相关单位进行需求分析。
2) 综合利用Internet 网和相关书籍整理并完善需求分析。
3) 画出系统数据流图(分清系统是事务型还是加工型)。
4) 得出系统数据字典。
1.软件系统需求描述:(从功能,性能上进行描述)2.软件系统数据流图(由加工、数据流、文件、源点和终点四种元素组成):1) 顶层数据流2) 1层数据流图3) 2层数据流图3.软件系统数据字典:1) 数据流条目2) 加工条目3) 文件条目4. 实验小结实验三软件概要设计实验项目名称:软件概要设计实验目的:1) 建立初始结构图;2) 对初始结构图进行改进、优化;3) 写出概要设计说明书。
游戏软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开发一款简单的游戏软件,掌握游戏开发的基本流程,熟悉游戏引擎的使用,提升编程能力和软件设计思维。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开发工具:Unity 2020.3.0f13. 编程语言:C4. 测试平台:PC三、实验内容1. 游戏选题:本实验选择开发一款经典的“打地鼠”游戏,玩家通过点击屏幕中的地鼠,获得分数。
2. 游戏设计:- 游戏场景:设计一个简单的场景,包括地面、地鼠、分数显示等元素。
- 游戏规则:地鼠随机出现在场景中,玩家点击地鼠后,地鼠消失,并获得分数。
在一定时间内,玩家获得分数最高者获胜。
- 游戏界面:设计简洁明了的界面,包括分数显示、游戏时间显示等。
3. 游戏开发:- 创建Unity项目,导入必要的资源,如地面、地鼠、背景音乐等。
- 编写C脚本,实现地鼠的随机生成、点击检测、分数计算等功能。
- 实现游戏界面,包括分数显示、游戏时间显示等。
4. 游戏测试与优化:- 在PC平台上进行测试,确保游戏运行稳定,无bug。
- 根据测试结果,对游戏进行优化,如调整地鼠生成速度、优化点击检测算法等。
四、实验步骤1. 创建Unity项目,并导入地面、地鼠、背景音乐等资源。
2. 设计游戏场景,包括地面、地鼠、分数显示等元素。
3. 编写C脚本,实现地鼠的随机生成、点击检测、分数计算等功能。
4. 实现游戏界面,包括分数显示、游戏时间显示等。
5. 进行游戏测试,确保游戏运行稳定,无bug。
6. 根据测试结果,对游戏进行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 成功开发出一款简单的“打地鼠”游戏,实现了地鼠的随机生成、点击检测、分数计算等功能。
- 游戏界面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2. 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Unity游戏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了C编程语言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
- 在游戏开发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设计游戏场景、实现游戏规则、优化游戏性能等。
软件架构与设计实验报告
员工打卡系统分析一、实验目的:通过运行并分析实验材料员工打卡系统,了解并初步学习javaweb中的三个开源框架strust,hibernate,spring以及这三个框架的整合。
实验环境:1,windows XP或win7操作系统2,Myeclipse或eclipse开发工具3,mysql数据库4,Tomcat服务器5,IE 6.0或其他浏览器二、实验内容:1,运行mysql数据库,导入资料中的mysql.sql文件并建立数据库hrsystem。
2,部署员工打卡系统HRSystem_Eclipse,运行服务器Tomcat,在IE中访问员工打卡系统,分析这个系统的功能。
3,分析该系统源代码的结构。
4,分析该系统的工作流程。
三、实验步骤:1 建立数据库:运行mysql,输入source E:/mysql.sql; 命令行建立数据库hrsystem数据库建立成功。
2部署并运行员工打卡系统系统:第一步,部署该系统第二步,运行Tomcat第三步,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localhost:8080/HRSystem/login登录系统用员工用户登录的效果如下图:用经理用户登录的效果如下图:该系统的功能主要有:员工:打卡,查看自己打卡情况,查看自己历史工资经理:打卡,查看自己历史工资,查看本部门员工资料与工资情况,添加本部门新员工,查看上月部门中每个员工的工资情况3 系统代码结构分析源代码整体结构如下:A,src文件的结构如下:ehcache.xml是内存管理配置文件。
properties后缀的文件是资源文件,里面定义了页面上会出现的各种提示信息或报错信息,其中包括中英文两个版本,是为了实现strust的国际化而生成。
struts.xml是struts的基本配置文件。
各个包将相关的java文件包括在一起,其中:action中包含的文件作用是处理系统中各种动作,控制每种动作的处理和跳转,它是为配合struct使用而使用的;action.authority中包含的文件作用是得到两种过滤器,过滤是员工还是经理发出的动作;action.base中包含的文件作用是设置动作产生者对象;dao中包含的文件作用是生成动作与数据库交互的类的接口;dao.base中包含的文件作用是实现HibernateDao对数据分页处理的支持;dao.impl中文件的作用是是实现dao中的接口并生成具体的数据交互处理;exception中文件的作用是生成自定义异常;model中文件作用是生成hibernate与数据库交互的数据对象,其中hbm.xml 后缀文件是hibernate与数据库对应的映射配置文件,是为了实现hibernate框架支持;schedule中文件的作用是调度系统自动打卡;service中文件的作用是实现业务处理接口;service.impl中文件的作用是实现具体业务处理;vo中文件的作用是生成页面与hibernate交互的对象;web中文件的作用是生成验证码;(2),WebRoot中主要是页面文件资源,它的文件结构如下:images文件中存放的是网页需要用到的图片资源;jsp文件中存放的是系统中各个页面的源文件;lib中存放的是各个框架以及连接数据库的jar包;applicationContext.xml是Hibernate的基本配置文件;daoContext.xml是Spring的基本配置文件;(3),其他各个Library是建工程时Eclipse自动生成或手动导入的,是最基本的java的jdk和j2ee库,就不做说明。
实验二 软件详细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二软件详细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软件详细设计
实验目的:
1) 掌握模块的程序描述;
2) 熟练使用流程图、PDL等详细描述工具;
3) 掌握详细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实验内容:
进行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逐个模块的程序描述(包括各模块的功能、性能、输入、输出、算法、程序逻辑、接口等等)
实验步骤:
1) 首先进行程序系统的结构设计。
2) 然后对主要程序进行描述。
注:应该同时进行用户界面设计。
1.软件系统其中的模块的详细设计(画程序流程图):
(2)总系统
2.程序描述:
采用手工方式,教师(学生)提交订书单,经教材发行人员审核,教师等待教材科人员对书库现存图书的检查,若审核成功则返还书单并发放教材给教师(学生),若书库中没有,则通知采购人员采购,采购后,采购人员将信息输入库存表反馈给教材发行人员,教材发行人员通知教师(学生)取书
3.测试计划
测试这个软件是否可用,教材的信息能否及时更新,查询功能是否准确
4. 实验小结
销售系统中需要输入购书单中要求的信息,采购系统中需要输入缺书单中要求的信息都由教材发行人员完成,教材发行人员是两个系统连接的关键点。
凡书库中的书的数量发生变化(包括领书或进书)时,都应修改相关的书库记录,例如库存表或进/出库
表。
在实现上述销售和采购的工作过程中,都应考虑有关的合法性验证(例如购书单,领书单等的有效性)。
软件设计与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实验一用例图二、实验目的1.熟悉用例图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如何使用建模工具绘制用例图方法。
三、实验内容分析微商管理系统的需求建模,进行用例图的绘制。
四、实验步骤1.书写“用户登录购买商品信息”和“管理员管理商品”的书面用例1.1. (1)用户登录后,查找想要购买的商品;1.1. (2) “用户接口”组件数据库中,查找待购买的商品名;1.1. (3)如果不存在,则显示错误信息,返回步骤 (1),如果存在则继续;1.1. (4) “用户接口”组件判断“待购买商品”是否可以购买;1.1. (5)如果不可以,则显示出错误信息,返回步骤 (8),如果可以则继续;1.1. (6)在数据库中,添加商品订单;1.1. (7)显示购买成功信息;1.1. (8)结束1.2. (1)管理员登录后,查找的商品;1.2. (2) “业务对象”组件数据库中,查找待管理的商品名;1.2. (3)如果不存在,则显示错误信息,返回步骤 (1),如果存在则继续;1.2. (4) “业务对象”组件判断“待管理商品”是否可以管理;1.2. (5)如果不可以,则显示出错误信息,返回步骤 (8),如果可以则继续;1.2. (6)在数据库中,添加、删除或修改商品;1.2. (7)显示管理成功信息;1.2. (8)结束分析:在微商管理系统中,管理员首先登陆系统,系统验证过后,管理方可向系统查询数据,在查询后,系统会给出提示,有没有相关的数据,管理员根据系统查询的返回结果,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就是管理商品,在管理过程中,系统会对查询得到的结果判断是否可以对商品进行管理,若可以,则给管理提示,如不可以,也给相关的提示信息。
而用户则通过管理员所设置的商品信息进行查询,如果查询到相关信息,则系统给出用户可以进行购买操作的提示,如果未查询到相关信息,也给相关的提示信息。
2.1.根据实验指导书画出用户的用例图。
(1)添加一个用户用例(2)设置用户的属性:姓名,性别和用户 ID(3)设置用户的方法:选择商品和购买商品(4)绘制出用户所能进行的活动,并绘制他们之间的关系2. (1)添加一个管理员用例(2)设置管理员的属性:姓名,性别和管理员 ID(3)设置管理员的方法添加商品,删除商品和修改商品(4)绘制出用户所能进行的活动,并绘制他们之间的关系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试验我学会了如何绘制出各个需求关系的用例图,掌握了基本的用例图使用方法。
设计软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设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学会使用设计软件进行图形设计、界面设计等。
3. 提高设计软件的熟练度和创意设计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设计软件:Adobe Photoshop CC 20203. 实验设备:笔记本电脑三、实验内容1. 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2. 图形设计3. 界面设计4. 设计作品输出四、实验步骤1. 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1)打开设计软件:双击桌面上的Adobe Photoshop CC 2020图标,打开软件。
(2)熟悉界面:打开软件后,熟悉工具栏、菜单栏、面板等基本界面。
(3)新建文件: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设置画布大小、分辨率等参数。
(4)保存文件: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格式。
2. 图形设计(1)创建图形: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椭圆工具等,绘制所需的图形。
(2)编辑图形:对绘制的图形进行填充、描边、阴影等编辑操作。
(3)组合图形:将多个图形组合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图形。
(4)使用图层:创建多个图层,对图形进行分层设计,方便调整和修改。
3. 界面设计(1)创建界面布局:根据需求,设计界面的布局,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等。
(2)设计界面元素:使用设计软件中的图标、按钮、文本框等元素,设计界面。
(3)调整界面布局:对界面布局进行调整,确保界面美观、实用。
(4)设计界面风格:根据需求,设计界面的颜色、字体、背景等风格。
4. 设计作品输出(1)导出设计作品: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导出”,设置导出格式和参数。
(2)打印设计作品: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印”,设置打印参数,打印设计作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会了图形设计和界面设计的方法,提高了设计软件的熟练度和创意设计能力。
2. 实验分析(1)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熟悉设计软件的界面和工具,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开发过程
实验一软件需求分析
一、目的和意义
对本书第二和三章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掌握,写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为下面的实习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
1、确定软件题目(学生可自己拟定,也
可在本书附录2中选择);
2、分析软件需求以及人工模式下的工作
流程;
3、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
书的编写要求参见本节模板参考);
4、完成形式:以文档的形式完成软件的
需求规格说明书。
纸张型号为A4。
三、实习指导
1、在磁盘上建立一个软件工程实习文件
夹,以自己的姓名命名。
2、提交文档的格式如下:
第一页的格式为:
软件名称:文档编号
版本号
文档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编写时间
审核时间
批准时间
开发单位
第二页之后的内容为:
●编写目的:阐明编写该文档的目的,指出读者对象
●项目背景:项目的委托单位、开发单位、该软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参考资料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书写原则
①任务概述:软硬件环境、条件和限制(软件的使用条件和限制)。
②数据描述:输入数据、输出数据、
数据库设计和建立数据词典。
③功能需求:功能划分和功能描述
④性能需求:数据精度、时间特性、适应性(操作方式、与其他软件的接口、开发计划变化时,软件应具有的适应能力。
)。
⑤运行要求:用户界面、硬件接口(如:连接打印机)、软件接口(如:是否为其他项目的子项目)、故障处理。
⑥其他需求:可使用性、安全保密性、可维护性、可移植性等。
模板参考
第一页:
软件名称:教务管理软件文档编号001
版本号Ver 1.0
文档名称:需求规格说明书
项目名称:课表编排系统
项目负责人:屈艳
编写:刘楠、叶艺、赵春、马燕时间:200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