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

合集下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解析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解析

1、浮生如梦,为欢几何?
人生不过一场梦而已,欢 乐时光又有多少呢?今夜正 乐,当然应宴饮作诗,以恣 欢乐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古人秉烛, 我辈夜宴
这里宕开一笔,借古人之行 为说自己之行为。古人夜宴是有 原因的,那么自己夜宴也是有原 因的。
不直接说自己,而说古人, 着实巧妙。
3、召我以烟景,假我以文章
* 序: 一种文体,本文属宴集序。 题意: 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
堂弟所作的序文。
四、齐读 初步感悟
注意感情基调
五、检查预习
四、积累文言知识, 疏通文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 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 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 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 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四、主旨解读
作者在这次宴会上感受 到哪些乐事?从中表达 了什么情感?
欣赏美 景之乐
及时行

畅叙天 伦之乐
酣饮赋 诗之乐
情感:对人生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对自然美 景的陶醉。
通过记写兄弟春夜宴游之乐,
表达作者热爱生活和自然的雅兴逸致。 虽有浮生若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但格调积极,显示了诗人洒脱旷达的 性格特点。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李白
砺儒中学高二语文集备组
▪ 【学习目标】
▪ 1、理解关键字词,疏通文意,品味鲜活优 美的语言,熟读成诵。
▪ 2、把握情感,理解“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背后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 情逸兴;
二、解 题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

2、把握情感,理解文中“浮生假设梦,为欢几何〞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3、比拟“一觞一咏〞与“世俗浪游者〞宴饮之乐的不同之处,并引申至《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作比拟,领悟白飘逸潇洒、豪情纵情的诗意。

教学重点:通过文章理解,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教学难点:通过比拟同类文章,领悟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一边出示幻灯片一边讲解〕这是一幅月光下的桃源胜景,是一位画家根据白的一篇散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想象创作的。

画中一千多年前的白正在开满桃花的庭院宴宾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走进这篇千古传颂的美文,感受一下白的“夜宴〞诗情。

〕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首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10页,带着你们对画中美景的向往初读课文,感受白笔下的这场盛宴,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两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为个别字正音,点评,并做诵读指导。

明确:本文以骈偶句式为主,整句散句穿插其间,注重对偶、音律和谐。

要读出错落有致,潇洒流动的音韵美。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出错落有致的音律美。

教师点评:这一次就比上一次有感情多了,读出了一些趣味了。

3、要想把文章真正地读好,还必须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容。

下面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同桌合作,在字词义不明确的地方做上记号,跟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有疑问,我们就共同探讨。

〔分组讨论——质疑释疑——提问解答〕三、解读与探究〔一〕赏析课文1.解题:文章字词释疑先暂告一段,下面我们来具体欣赏诗文。

首先来看标题,题目给我们交代了哪几点容?题目信息:①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白和从弟〕、事件〔聚宴〕②文体:序。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根本容:一个春天的夜晚我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课件)_96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课件)_96

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
大自然把锦绣风光提供给我们。现在聚会在桃 李芬芳的花园里,
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惠连;
畅谈兄弟间的乐事。各位从弟,文采隽秀,就 像谢惠连一样;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
大家吟诗歌唱,唯独我不能和谢康乐相比而感到 惭愧。幽美的景色还没有欣赏完,
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
一、齐读 初步感悟
二、积累文言知识, 疏通文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光阴是百代的旅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人生漂浮不定,好似梦幻一般,欢乐的日子能有
古多人少呢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古人拿着蜡烛,在夜间游乐,确实是有原因的!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何况清明温和的春天用秀美的景色来召引我们,
能和兄弟们一起共度良宵,实在不易,为 人生一大乐事。再加上“群季俊秀”,那就更 要一展才华,不传千古,也能聊以自慰了。
恰当的时间,美好的情境,欢乐的气氛, 怎不生感慨,发诗情?
作者在这次宴会上感受到哪些乐事?从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桃花芳园,共叙天伦之乐
四 B. 群季咏歌,高谈游赏之乐 美 C. 坐花醉月,狂欢宴饮之乐 具
天伦之 乐
酣饮赋 诗之乐
是否表 现了一种消 极思想?
《古文观止》的编者评价说:
“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 与世俗浪游者迥别。”
《兰亭集序》前文虽说“仰观天地之大,俯察 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结尾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 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 丘墟。
全文百余字,从“天地’、“光阴”引发 出“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无限 美好的自然风光以及与诸兄弟叙会的欢乐场景, 是一篇像诗一样优美的抒情小品。

第26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第26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时间 : *人物 :春 夜 *事件: 诗人与从弟 *地点: 宴饮 * 序:一桃种花文园体,本文属宴集序(书序)。 题意: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所 作的序文。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 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 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 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序》。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 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如 王勃《滕王阁序》是饯别序,也 属于赠序类文章。宴集序,是指 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 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 序,如本文和王羲之的《兰亭集 序》。
(二)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 章”,这两句话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句话有 何精妙之处?
这两句还把审美客体拟人化。那“阳春” 是有情的,它用美丽的“烟景”召唤“我”, 那“大块”也是有情的,它把绚烂的“文章” 献给“我”,既然如此,作为审美主体的 “我”又岂能无情?这样主客体融会无间。
(三)诗人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夜宴,究竟有哪些
原文:
夫天地者, 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 之过客也。而 浮生若梦,为 欢几何?古人秉 烛夜游,良有 以也。况阳春 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 章。会桃李之 芳园,序天伦 之乐事。
1、夫:句首发语词,无义。 2、几何:多少。 3、秉烛夜游:拿着燃着的蜡烛在夜间游
乐,指及时行乐。秉:持,拿着。
4、阳春:温暖的春天。 5、召:召唤(含有吸引的意思)。 6、假:借(这里含有提供的意思)。
于是就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冲动。
(四)李白俯仰天地古今,就人与宇宙的关系,发
出了“浮生若梦”的慨叹,再转到 “秉烛夜游”,
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读起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说课稿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说课稿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篇脍炙人口的宴游诗序。

这篇文章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从单元主题来看,本单元的主题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古代文人的山水游记,感受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与单元主题紧密契合。

从文本特点来看,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

文章以“春夜宴”为背景,描绘了桃花园中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欢乐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高一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但是,对于李白作品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高二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体会李白的情感变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翻译和赏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习本文以景衬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李白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大意。

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体会李白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李白在文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

领悟本文以景衬情、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五、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韵律之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张孝友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图
一、初步阅读 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合作讨论,梳理疑难字词。
课堂检测
• 良有以也: 确实;原因 • 大块假我以文章: 借;锦绣风光 • 序天伦之乐事: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文中 指兄弟关系。
伯仲叔季,长幼之称,此处指弟弟。 • 群季俊秀: •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停止; 清雅的言语
夜 宴 之 乐
• 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与世 俗浪游者迥别。 ——《古文观止》
《兰亭集序》开篇“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 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 也 。” 末段“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发出“悲夫 ”的慨叹 。 《滕王阁序》前文是“胜友如云”“高朋满座”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 中间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 ”。 后文是“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 矣,梓泽丘墟 ” 。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状语后置
二、解读标题
• 标题给我们交代了几点信息?
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 宴游,并为之作序。
三、赏析课文 为何夜宴?
人生短暂,须及时行乐 秉烛夜游,古人有先例
春景召唤,热爱大自然
夜 宴 之 由
有何乐事?
桃花芳园,共叙天伦之乐
群秀咏歌,高谈幽赏之乐
坐花醉月,狂欢宴饮之乐 抒吟雅怀,赋诗罚酒之乐
从作品来看:文章格调高雅,豪情纵横 ,是对生命的 讴歌,是高歌奋进的清泉 ,是生机盎然的画卷; 跳出作品来看 : “及时”是对抗岁月无情的法宝,“及时”倡导的 恰恰就是热爱生命、珍惜光阴的积极态度。 “行乐”是对抗人生痛苦的良药,“行乐”体现 的恰恰就是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


美景之乐 赋诗之乐
将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比较,说说 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 白开朗乐观的性格,对自然、对友情、对生活的 珍爱,和纵笔挥洒的才气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 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 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 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 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 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 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 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 斯文。
人生态度?
1.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 (别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烦恼上面,凡事要看得达观些,应该敞开胸怀去欣 赏,把握自己身旁各种美好的事物。生活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 少发现!) 2.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 (逝去的时光不可挽留,心中的烦恼却无法消除。人生无常,快乐的日子并不 多。其实,人又何必计较太多的名利呢,正因为有太多的东西放不下,所以烦 恼与忧愁才时刻相随。该放手时就放手,得开心时且开心。)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 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 (逝水无言,滚滚东流入海,那是它永恒的归宿;人生易老,百年倏忽即逝, 也是自然不可逆转的规律。既然有些东西不可改变,一味的叹挽只会徒增烦恼。 不如像李太白一样,尽情欢乐,纵情山水,开怀畅饮,不醉不休。快乐也不过 百年,忧愁也不过百年。) 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 (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明月万古如一,而人类世代更替暗含及时行乐之意, 但总的基调仍然是积极向上的,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公开课)

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公开课)
一、品评历史,借古论今
二、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三、引发联想,创新意境
精选可编辑ppt
26
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庄子》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
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
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就
像做梦一样。
②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
9
三,自读作者 李白李白
精选可编辑ppt
10
提问: 在你的记忆 库里能调出 多少有关李 白的信息资 料呢?
精选可编辑ppt
11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李白是 唐朝 著名 浪漫主义诗人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爱饮酒作 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屈原 之后又一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 杜甫 合称“ 李杜 ”。风格 豪放飘逸 。
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 C.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 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
称李白为“谪仙”。。
•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 心”“沧海泣珠”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
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精选可编辑ppt
13
• 【解析】
• 试题分析:C项中张冠李戴,应 是杜甫说的“笔落惊风雨,诗成 泣鬼神”。是贺知章称他为“谪 仙”。
精选可编辑ppt
1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精选可编辑ppt
2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桃 李
精选可编辑ppt
园3

精选可编辑ppt
4
“读”的步骤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教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这篇文章。

2. 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式。

3.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4.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 文章的重要词汇和句式。

2.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一些古文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 对文章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背诵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作者和背景。

2. 学生自读文章,理解大意。

3. 教师讲解文章的重要词汇和句式。

4. 学生跟读,模仿发音和语调。

5. 学生背诵文章。

第二课时:1. 学生复述文章内容,检查记忆。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 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4. 教师总结并讲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5. 学生背诵文章。

四、作业布置1. 背诵文章。

2. 做相关的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课后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看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果有问题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背诵、复述、讨论和练习题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还要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作者李白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他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容。

2.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或教学大纲。

2.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原文。

3. 相关的练习题和答案。

4. 李白的其他作品介绍。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公开课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公开课

五读 成诵
夫天地者,……也;光阴者,……也。 而浮生……,为欢……?古人……,良……。 况阳春……,大块……。会……,序……。 群季……,皆为……;吾人……,独惭 ……。 幽赏……,高谈……。开……,飞 ……。不有……,何伸……?如诗……,罚 ……。
千古美文,岂有不熟读成诵之理?
感谢莅 临指导
既然是一篇序文,当然要交待:
四读 巩固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唐)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 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 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 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 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 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 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 金谷酒数。
鉴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鉴赏: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1. 花:“花”是桃李之花,照应标题,也写出美
景。美景之中,酒不醉人人自醉。
2.飞:以“羽觞”的形状联想到“飞”,言传杯 之速,传达出飞动、潇洒之势,把聚会的欢乐 推向高潮。 3.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才子文人痛饮花间,醉于月 下的场景。
3、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新的话题
4、坐花:省略了“于”,于花间坐
5、飞:动词使动,使……飞
6、醉月:省略了“于”,醉于月
7、咏:动做名,诗歌 8、伸雅怀:表达高雅的胸怀 9、诗:名做动,作诗 10、罚依金谷酒数:按金谷园宴客先例,
罚酒三杯。
三读 探究
友情提示:答题步骤(找原文,明表达,总概括) 为何夜宴? 文中哪个字可以概括作者的感情基调? 文 章通过哪些事表现这种情感?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友情提示:春天示我以美景,大块给我以色彩 开琼筵以坐草,传羽觞而醉月

2016优质课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016优质课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鲁鲜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

2、把握情感,理解文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诗意生活的雅情逸兴。

3、正确看待古人“及时行乐”的观点。

领悟李白飘逸潇洒、豪情纵情的诗意和雅致。

教学重点:通过文章理解,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诗意生活的雅情逸兴。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无限意蕴,正确看待古人“及时行乐”的观点。

一、导入在中国文坛上,有一位谜一样的传奇人物,一把剑、一壶酒、一支笔就可以让他行走天涯、浪迹江湖、诗酒逍遥。

这个人是谁?1、说一说,你们所了解的李白,用简介的一句话描述下对李白的认识豪放飘逸、自负狂傲、不可一世、才高八斗等。

总结:李白这个人,沧海一声笑,天地任逍遥。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到镜湖月”一场梦就和天姥山的神仙见了一面。

一生求仙访道,有仙风道骨。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才气何止横溢,已经逼人了。

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随身佩带一把龙泉剑,甚至说自己“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杀人肯定是自我吹嘘,只是为了表示自己有侠客的快意恩仇罢了,到扬州一年就散尽三十万,仗义疏财,有侠气。

他醉卧长安街头,九重宫阙,天子降辇,御手调羹,贵妃捧墨,力士脱靴。

真是性情中人不懂政治啊!他为啥就这么传奇,走进他的诗从思想源头上感受一下!(ppt)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行路难》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总结:他的身上有儒家的积极,渴望安邦定国;也有道家的淡泊,希望超尘脱俗。

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他曾在诗文中流露出“功成、名遂、身退”的人生理想。

(思想丰富的人情感也丰富。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优质课课件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优质课课件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是千古名句, 你认为美在何处,试做简要分析。
一、这句话只用了几个字就体现了春景的特色。 “春”字前着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了,让人 仿佛感到了春天的温暖。春天地气上升,形成袅袅轻 烟弥漫于空气中,给自然景物披上一层轻纱。“景” 字前着一“烟”字,就展现了这一独特的画面。作者 还把天地间的森罗万象称为“文章”,也能给人以文 采焕然、赏心悦目的感受。
——《送东阳马生序》
浮生若梦:
《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 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 “浮生”;又《庄子•齐物论》 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意思 是: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 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穷诘。
秉烛夜游:
秉:执持。秉烛夜游,谓执烛照亮, 夜间游玩,形容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
出处:曹丕《与吴质书》:“少壮 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 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望庐山瀑布》)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饮酒赋诗, 自古是文人的一大乐事。
临死前要求将其 尸体埋在陶瓷作坊旁, 说:“以后我的尸体 真成了土,土又可被 陶瓷作坊做成酒壶, 三国时的郑泉 人生快意莫过于此!”
乘坐马车, 酣饮不休,且备 锄头于车上,对 马车夫说:“死 则葬我。”
西晋刘伶

称 臣 是 酒 中 仙

优质公开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优质公开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对比阅读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两篇 文章中,作者的情感变化有
什么不同?
对比阅读
《兰亭集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乐 ↓ 悲
悲 ↓ 乐
《兰亭集序》
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 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读清句读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 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 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 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 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 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 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 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 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
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③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
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
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对比阅读
《兰亭集序》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乐 ↓ 悲
悲 ↓ 乐
课堂小结
面对宇宙永恒、人生苦短这种 悲苦的永恒性,李白则秉烛夜游, 珍惜现在的美好,观美景、宴兄弟、 序天伦、赏桃花、饮美酒、赋诗歌, 通过拉长时间的长度来拉长人生快 乐的长度。对抗人生的悲苦。这是 多么地乐观、洒脱!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PPT教学课件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PPT教学课件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李 白
知识 进一步了解作者及作品, 与能 积累文言文知识,理解文
力意
过程 与方

欣赏文中情景交融、景美 亲情浓的艺术手法
情感 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态度 中蕴涵的诗人情怀,理解 价值 诗人豁达的胸襟,树立正
观 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 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 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 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 豁达的胸襟?
• □ 文人宴会
• 唐代文人雅集宴会,几乎都必有诗歌唱和活动。 文人把流连诗酒、往来酬唱视为风流雅事,常 将这些诗作结为集子以资保存以广流传,这在 唐代非常盛行。而这些雅集酬唱活动中又每每 形成相对集中、固定的诗人群体,对诗歌艺术 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 6.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 《春思二首》)
• 7.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 《上高侍郎》)
• 8.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 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 城南庄》)
• □ 人贵自知
• 李白,一代诗仙,这位当年名誉京城的御用文 人,在充分认知了自我后,发出了“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的感慨,做出了“且放白鹿青崖 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豪放行为,书写了一 段“四海皆我家”的美谈。
• 3.情景相互交融,描写景美情浓
• 这篇序描写了李白与诸弟欢宴桃花园的情景。 春夜已令人沉醉,何况又是在桃花园中,何况 又是与诸弟相聚,加上“琼筵”,明月,饮酒, 赋诗,更加透露出温馨、优雅的生活情趣。作 者把深厚的兄弟之情,倾注在春夜宴饮的场景 之中,从而充实了文章的内涵。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优秀教案(夏长欢)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优秀教案(夏长欢)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优秀教案(夏长欢)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作者夏长欢及其作品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桃花园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时光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 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

2. 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韵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夏长欢及其作品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欣赏与感悟(1)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韵味。

(2)让学生谈谈对桃花园美景的感悟,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四、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和背诵《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 运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段描写自然景色的片段。

3. 深入了解古代文化知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和作业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教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教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序文的特点,积累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理解文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体会李白散文的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李白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疏通文意。

理解诗人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

2、教学难点体会李白散文豪放洒脱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

在这样美好的夜晚,与亲朋好友相聚,共享欢乐时光,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看看他在春夜与堂弟们相聚时有着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诗风豪放飘逸,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感情抒发一气呵成,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2、背景介绍这篇文章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 年)前后,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于桃花园。

当时李白在安陆,处于人生的上升期,心情较为舒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3、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强调文中的生字词和通假字。

(四)精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分组合作,逐句翻译课文,遇到疑难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帮助。

3、各小组派代表进行翻译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重点字词和句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逆旅,客舍;过客,过往的客人。

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过客,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短暂的感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

2、把握情感,理解文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3、比较“一觞一咏”与“世俗浪游者”宴饮之乐的不同之处,并引申至《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作比较,领悟李白飘逸潇洒、豪情纵情的诗意。

教学重点:
通过文章理解,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一边出示幻灯片一边解说)这是一幅月光下的桃源胜景,是一位画家根据李白的一篇散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想象创作的。

画中一千多年前的李白正在开满桃花的庭院中大宴宾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走进这篇千古传颂的美文,感受一下李白的“夜宴”诗情。


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首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110页,带着你们对画中美景的向往初读课文,感受李白笔下的这场盛宴,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两点: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为个别字正音,点评,并做诵读指导。

明确:本文以骈偶句式为主,整句散句穿插其间,注重对偶、音律和谐。

要读出错落有致,潇洒流动的音韵美。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出错落有致的音律美。

老师点评:这一次就比上一次有感情多了,读出了一些趣味了。

3、要想把文章真正地读好,还必须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

下面就请同学们参照注释,同桌合作,在字词义不明确的地方做上记号,跟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有疑问,我们就共同探讨。

(分组讨论——质疑释疑——提问解答)
三、解读与探究
(一)赏析课文
1. 解题:文章字词释疑先暂告一段,下面我们来具体欣赏诗文。

首先来看标题,题目给我们交代了哪几点内容?
题目信息:①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从弟)、事件(聚宴)②文体:序。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一个春天的夜晚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2.那这时我就有一个疑问了:李白好饮酒,朋友自然多,宴饮的机会肯定也多,为什么唯独对此次“夜宴”如此动情?
那文章中从哪句话开始,具体描绘宴饮场景的?(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那这句话之前的文字在交代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品品。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短暂,要及时行乐。

(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古人有先例。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春景的召唤,对自然的热爱。

人生短暂,须及时行乐
板书:夜宴原因:
秉烛夜游,古人有先例
春景召唤,热爱大自然
小结:
李白从天理、古人、美景的角度分别述说了夜宴的理由。

是啊,天地永恒,生命短暂;古人秉烛,今人夜游;阳春召唤,烟景招引。

自然如此多情,李白岂能无义?于是,绝佳的时间,绝妙的地点,绝色的环境,一群俊秀绝顶的文人举行了一场精妙绝伦的夜宴。

这将会是怎样的一场宴饮,同学们看文中哪一个字最能概括这场宴会的气氛?(用何字最贴切?)
3.一起思考:文中哪个字可以概括出的这场宴会的气氛?
“乐”
追问: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夜宴,究竟有哪些可乐之事?
咏歌,高谈,观花,赏月,飞觞痛饮,作诗,罚酒。

A、李白和堂弟们相会在流光溢彩的桃花园中,阳春既召我烟景,大块又假我以文章,此时此地,序天伦之乐,真是百倍的欢乐,这当然是“乐事”之一。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B、在宴席上大家不停地寻觅新颖、奇特的话题,纵情地高谈阔论,进而转变成了清言雅语,这是“乐事”之二。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C、他们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频传酒杯,这是“乐事”之三。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D、文章最后,写大家举杯痛饮,酒酣之后情绪达到高潮,于是就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冲动。

他们相约一同赋诗抒怀,并决定依照石崇金谷园的旧例,作诗不成者,罚酒三杯,这是“乐事”之四。

——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板书:
宴会盛况:
桃花芳园,共叙天伦之乐
群秀咏歌,高谈幽赏之乐
坐花醉月,狂欢宴饮之乐
抒吟雅怀,赋诗罚酒之乐
小结:这真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纯属一场文人墨客的集会,是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
(二)迁移探究
1.《古文观止》里有一个评语:“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与世俗浪游者迥别。

”(说末尾那几句话,写饮酒赋诗的快乐,跟世俗一般游玩的人有很大的差别)你们觉得有很大差别吗?
“世俗浪游者”有何乐?物质的,感官的,一时的,低俗的。

“一觞一咏”是什么乐?精神的,长久的,丰富的,高雅的。

李白的夜宴是兄弟相会,花月交辉,幽赏高谈,宴饮赋诗,有花有月,有诗有酒,多了许多高人雅趣。

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写过类似的“宴游”文章,我们学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勃《滕王阁序》。

我们回顾一下,尝试比较:李白此文在写法上,与《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之间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哪?
《兰亭集序》开篇“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末段“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滕王阁序》前文是“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中间是“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后文是“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古人作的宴集序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开始写乐,继而写悲,形成了一种套路。

李白同样写游宴,却完全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陈套。

全文充满着春天的生机,洋溢着健康的欢乐,意境高雅,格调明朗。

阳春,月下,美酒,共享天伦;咏歌,畅谈,赋诗,其乐融融。

过渡:这场夜宴其实就是李白一次个性与人生的诠释,美景催生宴饮,酒兴引发诗情,这才是李白喜欢的诗酒人生。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人的本质是诗意的生活”,而李白饮酒作乐并非是麻痹自己,而是用来抒发情怀,赞美自然,讴歌生命,追求人生的诗意生活。

而我们作为后人,从这篇文章中又得到怎样的启示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及时”是对抗岁月无情的法宝,正是因为浮生若梦,所以我们需要保持强烈的“及时意识”。

“及时”恰恰就是热爱生命、珍惜光阴的一种积极态度。

“行乐”是对抗人生痛苦的良药,行乐并非有罪,关键在于“行什么乐”,
如果你的快乐是高雅而健康的,及时行乐,难道不正是我们短暂人生应该作出的正确选择吗?“行乐”倡导就是热爱自然、享受生活的一种积极人生。

小结:在浩瀚的宇宙与无穷的光阴里,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的渺小。

既然浮生若梦,生命易逝,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不断的拓展生命的宽度,所以屈原选择上下求索、曹操选择建功立业、陶渊明归隐田园、李白及时行乐,从本质上讲,都是充实生命的一种方式。

既然我们不能为生命增加时间,那就为时间赋予生命吧!就让我们带着李白给予我们的启示,过诗意的人生。

五.作业安排
•1、熟读并背诵课文,完成《创新方案》上的相关课内练习。

•2、阅读《送黄钟之鄱阳谒张使君序》,深入理解李白散文意境高雅、豪情纵横的特点。

•附《送黄钟之鄱阳谒张使君序》
•东南之美者,有江夏黄公焉。

白切饮风流,尝接谈笑。

亦有抗节玉立,光辉炯然,气高时英,辩折天口。

道可济物,志栖无垠。

鄱阳张公,朝野荣望,爱客接士,即原、尝原作常、春、陵之亚焉。

每钦其辞华,悬榻见往。

而黄公因访古迹,便从贵游,乃侨装撰行,去国遐陟。

诸子衔酒惜别,脱巾赠分。

沉醉烟夕,惆怅凉月。

天南回以变夏,火西飞而献秋。

汀葭飒然,海草微落。

夫子行迈,我心若何!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湖水悠沔,勖哉是待。

共赋《武昌钓台篇》,以慰别情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