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笔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笔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笔记》此文档旨在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进行分析和笔记。

以下是对该单元的简要描述和重点内容。

单元概述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整数的认识和运算。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整数的概念、进行整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应用整数解决实际问题。

主要内容本单元包含以下几个重点内容:1. 正数和负数的认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和区别。

2. 整数的比较:教授学生如何比较不同整数的大小,并掌握用尖括号表示大小关系的方法。

3. 整数的加减运算:引导学生通过数轴和数线图来进行整数的加减运算,并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4. 整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整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本单元的内容,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整数的概念,区分正数和负数。

2. 掌握整数的比较方法和表示大小关系的符号。

3. 学会使用数轴和数线图进行整数的加减运算。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整数问题。

教学建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或例子来引入整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3. 实际问题训练: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整数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4. 培养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促进彼此之间的互动和思维交流。

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建立对整数的认识,掌握整数的比较和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地学习并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稿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稿

人教版2024年春季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说课稿【导语】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材中,第一单元主要介绍了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的入门课程,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本次说课将主要围绕第一单元的内容,介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环节的设计安排等方面展开。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能够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小数的位置关系和大小比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和运算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法、小数的加减法运算、小数的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小数与整数的位置关系、小数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小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律,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小数运算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运算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环节的设计安排】1.导入环节: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小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展示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展示小数的读写法和加减法运算方法,相互交流讨论,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游戏环节:设计小数运算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运算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4.辅助教学环节: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5.总结环节: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含十个单元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含十个单元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一)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共包含十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与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

第十单元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3.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5.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特别是图形的旋转,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三角形的知识点多,也是本册的难点。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1. 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材分析及课标解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材分析及课标解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材分析及课标解读一、教材分析(一)主要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编排本单元的目的是对以前的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混合运算的顺序;解决问题。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到例3)学生在前学习前面教材基础之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对于四则运算意义认识的提升,将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2.四则混合运算(例4)。

学生在已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学习并认识中括号,通过“你知道吗”知识框让学生了解大括号。

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和总结。

由此,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也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

3.解决问题(例5)。

本单元设置租船问题,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旨在让学生合理灵活的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建议1.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加、减、乘、除的意义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再以“为什么要用加(减、乘、除)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概括运算的意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四则运算”说课稿 4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四则运算”说课稿 4篇

第1单元四则运算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说课稿【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本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本节课内容为“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属于同级运算的范围,旨在帮助学生理清加法、减法的意义,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对学习过的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3.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

【学法】自主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和含有小括号的题。

(题目略)二、探究新知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师:为什么用加法呢?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出示加法的意义)2、理解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简单四则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接触过加减法和简单的乘除法,对四则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法则产生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简单四则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简单四则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运算顺序和法则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进行四则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实际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四则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例题演示:通过例题,展示四则运算的解题过程,让学生明白运算顺序和法则的应用。

4.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了乘除法的意义,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以及利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对于数学符号和运算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乘除法的概念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可能还存在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能够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难点: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运用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具体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情,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预习本单元的内容,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动物园、水果店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要知道动物园里有多少只动物,或者水果店里有多少个水果,我们应该怎么办?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乘除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总
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教材内容。

下面将逐一介绍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及相关知识点。

一、整数的认识
教材首先介绍了整数的概念和性质。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
生了解到整数既可以表示数的大小,也可以表示方向。

同时,教材
通过练题让学生掌握整数的比较和排序方法。

二、整数的加法与减法
教材进一步讲解了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具体的算式和
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与方法。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三、整数的乘法与除法
教材接着介绍了整数的乘法和除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运算练,引导学生理解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规则与原理。

教材还提供了一些实
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应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整数的综合运用
本单元最后一部分是整数的综合运用。

教材通过一些综合运用题,让学生将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这些问题涉及到整数
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实际问题的转化与解决。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整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掌
握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与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
问题的解决中。

同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档对教材的总结能够对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一、教材简析
1.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即: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减法、除法的意义的理解.
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
3.知识结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方面的知识趋于完整.
二、本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数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解决问题
让学生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本单元要采取的教学措施
1、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3.组织好练习.深化知识,培养能力.
四、课时安排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
3.有关0的运算1课时
4.小括号1课时
5.解决问题1课时
6.四则运算练习课1课时。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看谁的速度快。
7.学生列式计算。
( 1) 1956-814=1142 ( 2) 1956-1142=814
8.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因为知道了两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减去另一段。)
9.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吗?
10.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
减法, 还需要
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加、减法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根据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能发现加、减法
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
4.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
5.全班交流、汇报
6.整理总结:
(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 =加数 +加数 加数 =和 - 另一个加数
7.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板书:乘法定义)
8. 你知道乘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因数×因数 =积)
9.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加、 减法时发现一个加法算式可以改写出两个减法
算式。今天你能结合情景和这个乘法算式也改写出用其他运算方法计算的问
Xx 小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单元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
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单元 教学 目标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教材分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复习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

这里第一次出现中括号,使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趋于完整。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简单的运算。

3、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教学建议:本单元中一个新的特点就是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计算实例进行的。

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计算的基本策略和步骤。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因此建议:1、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重视归纳整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3、组织好练习,深化知识,培养能力。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

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

评价建议:本单元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抽象概括、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归纳总结,运用运算顺序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算式的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评价时,应围绕上述主要内容展开。

评价内容的设计,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讲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讲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讲
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教材讲解
本文档将为您详细讲解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教材
内容。

该教材主要涵盖以下几个部分:
1. 术语定义
在第一单元中,学生们将研究一些数学相关的术语和概念。


些术语包括数字、数字的读法、数位等。

通过掌握这些术语的定义,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后续的研究内容。

2. 数字的认识
在研究数学中,认识数字是非常重要的。

本单元将帮助学生们
认识各种数字,并研究如何正确书写数字。

通过观察数字的特点和
规律,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的含义和使用。

3. 数字的比较
除了认识数字,学生们还将研究如何比较不同的数字。

他们将
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判断数字的大小关系。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
们可以掌握比较数字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实际应用
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实际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单元将
引导学生们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例如,他们将研究如
何用数字表示自己的年龄、用数字解决问题等。

这样的研究方式可
以帮助学生们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第一
单元的数学内容。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实际应用和问题
解决能力。

希望本文档对您理解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
教材有所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总
结》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整数
本单元开始介绍了整数,引导学生了解整数的产生背景,例如欠债和盈余等概念。

通过教学显影仪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正整数与负整数以及零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通过练题的形式,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自信心。

2. 数轴
研究完整数的概念后,本单元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数轴,并在此基础上教授了数轴上的相反数的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直观地认识数轴上的整数,进一步了解正数、负数、零的大小关系。

3. 数的比较
通过教材中省略不必要的诸如整数相加等内容,直接引出整数
的比较大小,并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从而培养数学思维。

通过
让学生观察算式中“<、>、=”的含义,在运用中理解,从而让学生
能够熟练掌握比较大小的技巧,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 数的运算
本单元的最后一部分是数的运算,主要包括连加、连减、连乘、连除等四种运算,运用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运算,让学生了解根据具
体情景的不同,选择正确的运算方式。

总的来说,本单元内容比较丰富、全面,通过让学生了解整数
的产生背景、执行加减乘除等数学操作,让学生能够掌握整数的基
础概念,培养数学专业素养,也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建议
加强口算训练,保证计算正确率 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四 则混合运算的题量和题型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常见问题
1.脱式计算的书写不正确
如计算91+(39-26)÷13 =39-26 =13÷13 = 91+1 = 92
纠正 91+(39-26)÷13 =91+13÷13 =91+1 = 92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常见问题
2.带有中括号和小括号的脱式计算忘记搬迁符号
如计算20×【95-(36+25)】 =20×95-61
=1900-61
= 1839
纠正
20×【95-(36+25)】 =20×【95-61】 =20×34
= 680
感谢聆听
3.在经历探索和交 流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中,学会用四 则混合运算知识解 决问题,感受解决 问题的一些策略和
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加、减、乘、除法的意 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 2.掌握解决租船问题的基本策 略。
教学难点
1.明确加法和减法、乘法和 除法的互逆关系 ; 2.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 3.在解决问题中寻找最佳方 案。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01
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
1.四则运算的意义、每种运算 中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 例3) 2.四则混合运算;(例4) 3.解决实际问题。(例5)本 单 元 的 学 习 将 为 学 习 小 数 、 分 P l e a s e i n p u t y o u r t e x t h e r e , p l e a s e i n p u t y o u r t e x t h e r e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规律,并可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五、编写特点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

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3、即本册的四则运算单元,结合解决现实问题,较为系统的介绍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

这样的编排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因为有了现实的背景而变得生动、有趣。

4、有关“0”的知识一(上)认识了“0”,知道“0”的加减法运算。

三(上)(下)知道了“0”在乘除法中的特性四(下)对有关“0”的运算进行总结第一单元在讲清楚运算顺序的前提下,把“0”在加减乘除运算中的特性单独安排一个课时,还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除数不能为零”的道理,这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

六、教学实践与反思1、重视计算教学,夯实基础。

这个单元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加强口算训练。

(2)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培养学生先审题再解题的习惯。

如:(124-85)×12÷36,可以这样读题:124减85的差乘12,所得的积再除以36,商是多少?读完题,再说说运算顺序。

要注意口算笔算相结合。

学生在递等式计算时,往往用口算,而对于较大数之间的运算,由于学生计算能力原本没有非常熟练,所以会有很多的错误,再加上以往笔算都是在作业本里列竖式解决的。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1单元四则运算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在能初步计算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概括和归纳。

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整理。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以及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与0有关的运算。

知道一个数加0还得这个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还是0。

3.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4.能根据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能正确地使用括号。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验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2.使学生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2.掌握乘、除法的意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掌握有关0的运算。

4.掌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1.学会运用四则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理解0为什么不能为除数。

三、课时分配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课时3括号1课时4解决问题1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编写特点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在整理教学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

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3、即本册的四则运算单元,结合解决现实问题,较为系统的介绍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

这样的编排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因为有了现实的背景而变得生动、有趣。

4、有关“0”的知识一(上)认识了“0”,知道“0”的加减法运算。

三(上)(下)知道了“0”在乘除法中的特性四(下)对有关“0”的运算进行总结第一单元在讲清楚运算顺序的前提下,把“0”在加减乘除运算中的特性单独安排一个课时,还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除数不能为零”的道理,这是以往教材所没有的。

六、教学实践与反思1、重视计算教学,夯实基础。

这个单元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加强口算训练。

(2)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要培养学生先审题再解题的习惯。

如:(124-85)×12÷36,可以这样读题:124减85的差乘12,所得的积再除以36,商是多少?读完题,再说说运算顺序。

要注意口算笔算相结合。

学生在递等式计算时,往往用口算,而对于较大数之间的运算,由于学生计算能力原本没有非常熟练,所以会有很多的错误,再加上以往笔算都是在作业本里列竖式解决的。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草稿本里列竖式,再把结果抄入作业本,这样一步一步地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以便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3)适当补充四则混合运算的题量和题型。

补充需要三步计算的四则运算:如240÷(20-3×2)“把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全册只出现两次:课本P16(14)和P129(6)。

学生印象不深,到期末总复习要求列综合算式,中下水平的学生感到很困难。

所以在平时对这类题型进行适当补充和练习,沟通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之间的联系,慢慢过渡到会用综合算式解题,这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混合运算意义。

我认为可以把类似于“总复习第129页第6题”的题提前教,在学生对“分步算式改写成综合算式”比较熟悉后,再学书P16(14)这样的逆推题,效果会更好。

2、重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的掌握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难点之一。

教学时,要注意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

(1)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2)重视数形结合要借助图,化抽象为具体,化隐蔽为直观,数形结合,形象地揭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如例4(10页)的第二种方法,学生对于这种方法很难理解,可以画线段图及进一步观察、分析,学生就能较好的理解”为什么先求差”,实现对解题方法的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的还如;书P8练习一(2)、(9)、(10)七、具体教学内容解读:1、例1。

主题图给学生提问题提供了数据。

呈现了两个学生的解决方法,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时出示主题图后,让学生开展以下两项活动:(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交流时,学生可能只说出问题,丢掉相关的条件,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条件和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的整体性。

另外,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用一步计算解决的,也可能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解决的,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在学生广泛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再引出例1。

(3)、出示例1后,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并能与同伴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4)、组织反馈,并在全班交流,主要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根据是什么?每步算式表示什么意义?然后从思路上对比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用加减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明确加减混合运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5)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编出一些类似例1的实际问题,如乘公交车时的“上车下车”,学校图书室的“借书还书”等等,使学生在用加减两步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例2。

教材呈现了学生的两种不同解法,明确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注意:使学生明确“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相应的数量关系。

(1)在学生读题后,让学生尝试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照这样计算”一句话的含义。

同桌的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在班上交流,使每个学生明白“照这样计算”的意思是每天接待的人数,按“3天接待987人”计算。

(2)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相应的数量关系。

由于学生已有一些画线段图的基础,教学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①3天接待987人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出来?②6天里接待多少人?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让学生尝试画一画,并组织交流。

对画图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指导,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线段图画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评价,特别是评价表示6天接待人数的线段的长短。

因为它直观形象地表示出第二种解法的数量关系,在画图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要重视解题过程的反思。

当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后,要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和每一步计算结果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如987÷3=329表示平均每天接待的人数,6÷3=2表示6天里含有两个3天即两个987人,等等。

(4)在比较例1与例2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在往右顺序计算。

3.例3。

(1)、通过解决需用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2)教材以星期天玲玲一家三口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为解决问题的现实背景。

先通过解决“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来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然后再提出“你还能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吗?”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门票信息,提出问题并加以解答。

同时根据上面总结出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尝试列综合算式进行解答,以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3)“做一做”第1题有三组题,每组题中上、下两题参与运算的数和排列顺序都相同,只是运算符号不同,有的是同级运算,有的是两级运算,让学生通过判断其运算顺序是否相同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4)像例3这样一家三口购票一共要用多少钱的问题,数量关系不难理解且学生也已接触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

如有学生对“半价”不理解,教师可加以说明。

一般学生分步解答并不困难,但对如何列综合算式解答可能会有一定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想办法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在合并时,结合解答过程说明运算的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5)学生解答完“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后,可以让学生根据情境呈现的信息,提出其他问题,进行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爸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钱?”“买1张成人票,3张儿童票,一共要付多少钱?”等,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解答教材上的问题:“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两点:第一,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几步计算解决的,只要能作出合理解释的,都应给予鼓励;第二,对于两步以上解答的,可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在此过程中巩固上面总结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5)“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第一问,再组织提问题练习,如果学生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教师也应肯定。

4. 练习一中一些习题处理方法。

第1题,是同级运算的练习。

通过口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没有括号的乘除混算与加减混算顺序一样,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练习时,可以直接将结果填在书上,再组织订正。

第2题,是例1的巩固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弄清“便宜”与“贵”的含义后,独立进行解答。

第3题,是例2的巩固练习。

解决问题的信息比较隐蔽:六边形有6条边隐含在图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需要先算出,正方形有4条边需要学生明确。

教学时,可让学生独立解答,以提高学生寻找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

订正时,要注意学生所列的综合算式是否正确。

第4题,用统计表给出某路口1小时通过的三种汽车数。

让学生先估算再笔算这个路口1小时一共通过的汽车辆数,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学生估算的结果可能不同,只要合理都要鼓励。

第5题,是有两级运算的练习,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脱式计算,要提醒学生脱式计算时能口算的尽量口算。

第6、7题,是例3的巩固练习。

在审题的基础上,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第6题是两问,后问是求两积之差。

第7题是求两商之差,且路程160千米被用了两次,练习后要引导学生比较,感受到它们都是应用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关系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9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这一条件的,然后独立解答。

为使一题多用,教师也可以提出:如果条件不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还可以加一个条件,提出:“养鹅的只数与鸡同样多”其他条件不变,问题改成“李伯伯家一共养鸡、鸭和鹅多少只?”怎样解答?第10*题,解题思路有:①先求上、下两层相差多少本,再求上、下层各有多少本;②先求上、下两层现在各有多少本,再求原来两层各有多少本。

5.例4。

总结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注意:要重视两种不同解决方法的对比。

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思路上、方法上和解题步数上进行比较,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不一样,有些实际问题用三步解决也可以用两步计算来解决。

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认真解读题意。

解读“每30位游人需要派一位保洁员”时,需要明白两点:一是游人数与保洁员人数之间的关系,游人越多,派出的保洁员越多;二是上午与下午派保洁员的标准一样,都是按每30位游人派一位保洁员。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句话,教师可以问: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位游人呢?有多少游人要派5位保洁员呢?学生回答后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通过以上的解读活动,为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思路做好铺垫。

(2)让学生尝试分析数量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要求下午比上午多派几位保洁员,先要求什么?再要求什么?……的思路去独立思考,并尝试解答,教师要巡视是否出现不同的解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