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_写意花鸟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赏析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
该单元由中华博览和世界之旅两部分组成,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花鸟画和外国静物画。
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并评述相关作品,为培养学生对艺术品形成全面的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一、教学路径在中国画中,花鸟画是与人物、山水画鼎足而立的画科。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其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且在世界美术领域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千年不衰,为广大的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
从黄筌的《写生珍禽图》、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到文同的《墨竹图》、朱耷的《游鱼》,再到齐白石的《蟹篓图》……中国花鸟画的画家们在看似寻常的花鸟虫鱼中发现自然之美,运用笔墨色彩的技巧去表现大自然中的丰富和生动。
他们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认识,反映社会现实。
在画家的笔下,花鸟画不仅仅表现花鸟之美,更是把花鸟作为表达特殊情感的重要媒介,这远远超出了花鸟本身。
本课以名家画作为切入口,围绕花鸟画家如何描绘自然,又如何表达情意而展开。
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评析,逐步理解中国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二、课时建议2~3课时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们了解花鸟画用笔、用墨、用色的技巧和花鸟画家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技能目标:让学生们学习多角度欣赏花鸟画作品,并能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文字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作品赏析,让学生们体味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美,感受花鸟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花鸟画家怎样写形,如何表意。
教学难点:理解花鸟画抒情写意的独特表现形式。
三、教学准备教师: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美术】第4课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人教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教学设计主备人:黄海丰审核人:刘永梅二次备课人:【单元课题】中国美术鉴赏【课业类型】新授课【课程分析】本单元共八课,分别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中国书法》《中国传统雕塑》《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国民间美术》《中国近现代美术》。
以传统三大画科引入,从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美术和近现代美术几个角度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的特点,掌握鉴赏中国美术的方法,理解中国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感受中国美术独特的美感,强化深厚的民族情怀。
【基本问题】第3课: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郁的山水情怀?第4课: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能否以写实的程度作为衡量艺术水平的标准?第5课:汉字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鉴赏?第6课:中国传统雕塑承载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文化观念?第7课: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园林各有哪些特点?它们与社会思想意识和自然环境有怎样的联系?第8课: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为何别具特色?第9课:谁创作了民间美术?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和艺术形式?第10课:应该如何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创作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具体问题】第4课:花鸟画中的情趣和人物画中的情性。
〖图像识读〗第4课本课主要作品有工笔花鸟画《写生珍禽图》、大写意花鸟画《荷石水鸟图》《墨葡萄图》、小写意花鸟画《墨梅图》《墨竹图》《墨兰图》,工笔人物画《女史箴图》《簪花仕女图》、壁画《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工笔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大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人物画《油荒坐啸图》、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灸艾图》,涉及朝代众多,都是典型作品。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图像的识读,体会传统花鸟画如何在写生的基础上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如人物画是如何传神写照的。
〖美术表现〗第4课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时代、地域、个人审美追求带来的不同特征。
小学美术《写意花鸟画》教案

最后,我意识到,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引导同学们感受生活中的美,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让他们在学习写意花鸟画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具体内容包括:
(1)介绍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示范并教授梅、兰、竹、菊等常见花卉的画法;
(3)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完成一幅写意花鸟画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增强学生对传统中国画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2.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技巧,发展他们的美术表现力和创造力,提升视觉传达能力。
其次,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非常成功。同学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相互借鉴,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的优势。在实践操作中,他们能够将所学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尽管有些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我看到了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同学的参与度并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尝试引入更多贴近生活的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提高课堂互动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供全班交流学习。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它在艺术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写意花鸟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如果对课程内容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写意花鸟》课程教学大纲

《写意花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中外美术史理论和中国画专业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具有一定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鉴赏水平、审美意趣和人文素养。
能较为深入的评价和鉴赏国画花鸟作品。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写意花鸟的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提升写意花鸟的造
型能力,具有基础美术理论研究和一定创作能力。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中学美术教育规律和要求,以及国画花鸟教育的独特性,掌握国画花鸟教学的方法。
具有较强的国画教学基本功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独立开发、设计中学美术课程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能力。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运用所学国画花鸟知识进行课外辅导活动,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的能力,以及传承和推广传统艺术之美的能力。
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知识面。
5.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备正确的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
具有强烈的美术实践的愿望与兴趣,能够形成自觉的美术研究的专业态度与学术热情。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建议教材
《中国写意花鸟画技法》2.主要参考书
《写意梅兰竹菊画法》。
美术课件 绘画 选修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一十八等”,简称十八描,摘录如下:
高古游丝描:如周举类
铁 线 描:如张叔厚
马 蝗 描:马和之 顾兴裔类 一名兰叶描
钉头鼠尾描:武洞清
混
描:多描
撅 头 描:秃笔也 马远 夏圭
曹 衣 描:魏 曹不兴
折 芦 描:如梁楷尖笔 细长撇捺也
橄 榄 描:江西颜辉
枣 核 描:尖大笔
柳 叶 描:似吴边观音笔
竹 叶 描:笔肥短撇捺
第一步,起稿:
先把你要临摹的底稿铺在宣纸的下面,底下要 衬一张白纸。然后用铅笔轻轻的拷贝到熟宣纸 上。
布地:就是打底色。为了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 多彩,可以运用各种色彩进行布地。先把颜色 调好,用排刷朝一个方向均匀地平刷在画稿上, 忌来回涂抹。布地可以一开始“布”,也可画 到中间过程时“布”,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进 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作旧”既是其中一种。
(三)·收笔——收笔要留 书法笔画线条要求收笔时要“回锋”,也就是要将笔锋回过来藏到线条之中。
在进行国画线条练习时也要注意“藏锋”,但没有必要象书法那样“回锋”。 “留”就是将笔锋留于线条之中,切不可将线条尾巴随意地拖到线条的外面。在 画线条时只要将笔适时停住,不要下意识地拖带即可。
(四)·顺、逆锋 在绘画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地运笔,这种习惯的运
战笔水纹描:
减 笔 描:马远、梁楷之类
柴 笔 描:粗人减笔
蚯 蚓 描:
执笔方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 个字。
“擫”是用大母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押” 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 “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 的外侧。“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 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 “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执笔一定要“指实掌虚”才能使指法灵活而有力, 手握住笔管的上下位置要视作画大小而定,大画 握上些、小画握下些。
第一课 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课件-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齐白石主张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 间”,尤以瓜果菜蔬、花鸟虫鱼为工 绝,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时,与 吴昌硕共享“南吴北齐”之誉。他的绘 画,以其纯朴的民间艺术风格与传统 的文人画风相融合,达到了中国现代 花鸟画的最高峰。
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技能回顾
借助背景材料 和画家生平信 息看画的深层
含义
抒情与写意
——中国花鸟画
徐渭画的葡萄和林椿画葡 萄有什么不同?请从用笔 特点、色彩特点、构图特 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画法特点
林椿《葡萄 徐渭《墨葡
图》
萄》
细腻、写实 狂放、写意
用色特点 构图特点
色彩真实 饱满
墨色为主 空灵
于明正德十六年出生于山阴(今绍兴)一个趋向衰落的大家族。自幼以才名著 称乡里的徐渭,对功名事业充满了向往,徐渭多才多艺,在诗文、戏剧、书画 等各方面都独树一帜,然而在科举道路上却屡遭挫折。二十岁那年,他结结巴 巴地考中了个秀才,此后一次又一次参加乡试,直到四十一岁,考了八次,始 终也未能中举。其间二十六岁时丧妻,从潘家迁出,以教书糊口,直到三十七 岁时应胡宗宪之邀,入幕府掌文书。曾担任胡宗宪幕僚,胡宗宪被下狱后,徐 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后因杀继妻被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后,得 张元忭等好友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常慷慨悲歌。 晚年非常贫苦,藏书数千卷被变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终于万历二十一 年(1593年),年七十三。
这条鱼有什么不同?
观察与发现
思考与探究
画家为什么要这么画?他想表达怎样的情感?
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阿。更求渊注处,料 得晚霞多
朱耷 明末清初画家、书法家,
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一 生字、号、别号极多,尤以 “八大山人”最为知名。
《美术鉴赏》考试题与答案

网络课程—美术鉴赏答案单选题:1、《圣母子和圣安妮》是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B)A 王蒙B 达芬奇C 塞尚D 波洛克2、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赠送给了下列哪位(B)A 蒋介石B 郭沫若C 毛泽东D 毕加索3、《玩纸牌的人》的作家塞尚是哪国人(C)A 德国B 中国C 法国D 美国4、“马拉之死”是谁的作品(C)A 米开朗基罗B 阿基米德C 达维特D 达芬奇5、《六君子图》是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C)A 塞尚B 王蒙C 倪瓒D 徐悲鸿6、艺术雕塑“大卫”是谁的作品(B)A 波洛克B 米开朗基罗C 阿基米德D 波尔7、《西方现代艺术史》的作者是(C)A 王伯敏B 王宁C 阿纳森D 苏珊伍德福特8、《剑桥艺术史》的作者是(A)A 苏珊伍德福特B 阿纳森C 贡布里希D 王伯敏9、The story of art 的作者是(D)A 大卫B 阿基米德C 波洛克D 贡布里希10、可以被称为美术的是(D)A 绘画B 绘图C 雕塑D 以上都是11、下列哪本书是由王子云编著的(A)A 《中国雕塑艺术史》B 《中国美术简史》C 《中国绘画三千年》D 《剑桥艺术史》12、不属于美的艺术的是(B)A 绘画B 绘图C 诗歌D 音乐13、对Fine Art解释正确的是(D)A 美术作品的总称B 高度创造性的技能C 美艺术D 以上说法都正确14、下列哪项不是绘画的方式(D)A 素描B 水彩C 漫画D 壁画15、哲学家D’Alembert在百科全书中列举fine arts不包括下列哪项?A绘画 B 雕塑 C 建筑 D 摄影16、人民大会堂的国画是以哪种画为主(B)A 花鸟类B 山水类C 人物类D 素描类17、行为艺术是一种在什么场合表演的艺术(C)A 公共场合B 舞台C 街头D 学校18、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化的艺术(A)A 民间美术B 建筑C 园林D 环境艺术19、《中国绘画通史》的作者是(D)A 丁宁B 王子云C 杨新D 王伯敏20、书法是从哪个年代开始作为艺术兴起的(D)A 五十年代B 六十年代C 七十年代D 八十年代21、山水画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成为绘画的主流形式(C)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清朝22、德国用多少块象牙碎片还原了三万五千年前的象牙笛(B)A 30B 31C 32D 3323、制作颜色的材料哪种不会变色(D)A 血液B 花C 树叶D 矿物质24、广西左江岩画刻画的内容是(C)A 动物B 植物C 人D 生活用品25、中央美术学院在哪年创办的民间美术系(C)A 六十年代B 七十年代C 八十年代D 九十年代26、非洲发现的制作颜料的作坊距今有(A)A 十万年B 十一万年C 十二万年D 十四万年27、将军崖岩画在我国哪个省(D)A 山西B 河北C 上海D 江苏28、全世界最大的壁画是在(C)A 连云港B 成都C 敦煌D 太原29、西王母神话是哪个朝代的人想象并绘画出来的(B)A 夏B 汉C 唐 D宋30、哪个国家的壁画修复技术是最好的(B)A 中国B 意大利C 法国D 日本31、汉代人认为掌握人类不死命运的神仙是(D)A 羽人B 嫦娥C 吕洞宾D 西王母32、下列哪位人物曾经破坏过敦煌石窟的壁画(A)A 张大千B 郭沫若C 王蒙D 范宽33、把敦煌的壁画取下来并陈列到哈佛大学美术馆的是哪国人(C)A 德国B 日本C 美国D 法国34、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采用的是厚涂法(D)A 拉夫尔B 张大千C 达芬奇D 梵高35、下列哪位画家是靠种地为生(C)A 张大千B 拉夫尔C 米勒D 梵高36、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属于绘画的哪种类型(C)A 壁画B 油画C 屏风画D 卷轴画37、油画适合画在(D)A 山洞里B 墙壁上C 纸上D 麻布上38、《溪山行旅图轴》是下列那个画家的作品(D)A 周文矩B 张大千C 仇英D 范宽39、画家仇英是哪个朝代(C)A 宋B 唐C 明D 清40、《双喜图》是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B)A 范宽B 崔白C 郭熙D 周文矩41、画家作画的目的是(D)A 自我娱乐B 政治任务C 商品交易D 以上都是42、从哪个朝代以后屏风画开始大量的画在纸上(B)A 唐B 宋C 明D 清43、曾梵志创作的《最后的晚餐》模仿了下列哪位画家创作的意境(A)A 达芬奇B 米勒C 梵高D 拉夫尔44、我国最早出现印实在(B)A 春秋B 战国 C宋 D唐45、20世纪的画家中号称有300多个印的是(C)A 张大千B 范宽C 齐白石D 崔白46、《山路松声图》是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D)A 范宽B 郭熙C 齐白石D 唐寅47、曾梵志创作的《最后的晚餐》拍卖超过了(A)A 1.8亿港元B 1.9亿港元C 2亿港元D 3亿港元48、《泼墨仙人图》是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C)A 唐寅 B吴道子 C梁楷 D 范宽49、平定西域图册是那个皇帝在位时期的作品(B)A 康熙B 乾隆C 雍正D 嘉庆50、抄写佛经的字体是(A)A 正楷B 隶书C 宋体D 草书51、《步辇图》是哪个时期的作品(A)A 唐B 宋C 明D 清52、《山路松声图》是唐寅送给(A)A 父母官B 岳父C 母亲D 好友53、曾梵志创作的《最后的晚餐》描述的人物是(C)A 国家领导人B 著名画家C 少先队员D 家人54、吴道子是什么时期的绘画大师(A)A 唐B 宋C 明D 清55、白描的作用是(D)A 绘画作品创作的草稿B 绘画的保存和传播C 徒弟学画的方式D 以上都是56、元代绘画的西王母像李西王母身边的侍女手里拿的是(B)A 圣水瓶B 扇子C 剑D 丹药57、折扇是明代从哪个国家传入我国的(D)A 美国B 法国C 德国D 日本58、《货郎图》是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B)A 吴道子B 李嵩C 梁楷D 唐寅59、米开朗基罗的《利密比亚女巫》是哪种类型的作品(D)A 手工画B 版画C 白描D 素描60、《千里江山图》是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C)A 赵伯驹B 唐寅C 王希孟D 王蒙61、《千里江山图》要表达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D)A 隐居山林B 对大自然的享受C 思念家人D 爱国62、素描画为了固定其表面的铅笔墨要喷一层(B)A 水B 松香C 药水D 蜡63、《货郎图》中的货郎卖的物品是(D)A 山东小米B 眼药C 醋D 以上都有64、倪瓒的《紫芝山房图》是哪种类型的绘图方式(B)A 青绿山水画B 写意山水画C 白描D 工笔画65、宋徽宗的《五色鹦鹉图》是哪种类型的绘图作品(C)A 青绿山水画B 写意山水画C 工笔花鸟画D 写意花鸟画66、哪位画家说过“我恨不能早生300年,到徐渭的门下做走狗”(C)A 王蒙B 张大千C 齐白石D 王希孟67、石刻技术发展迅速是由于什么的出现(A)A 炼钢技术B 出现机器C 电D 学校68、制作陶俑是为了(B)A 收藏B 陪葬替代物C 商品交易D 礼品69、西方雕塑家塑造人体运动美最好的是(D)A 阿基米德B 米勒C莫西 D 米开朗基罗70、《竹图》的作者徐渭是那个时期的画家(D)A 汉B 唐C 宋D 明71、西方人物雕塑的特点是(C)A 夸大B 标准化C 写实D 以上都不正确72、人体雕塑“莫西”是谁的作品(A)A 米开朗基罗B 阿基米德C 莫西D 米勒73、秦始皇兵马俑是(B)A 泥俑B 陶俑C 瓷俑D 石俑74、《云山墨戏图卷》的作者米友仁是哪个时期的画家(B)A 唐B 宋C 明 D清75、石窟源于哪个国家(C)A 日本B 意大利C 印度D 德国76、西安碑林博物馆收藏的唐代持工力士是哪种类型的雕刻(B)A 浅浮雕B 高浮雕C 圆雕D 以上都不正确77、麦积山石窟是在我国哪个省(D)A 四川B 西安C 安徽D 甘肃78、云岗坍塌的石窟编号是(C)A 18号B 19号C 20号D 21号79、马踏匈奴石雕是汉武帝为了纪念谁(D)A 董仲舒B 主父偃C 卫青D 霍去病80、乐山大佛大概的高度是(D)A 30米B 40米 C50米 D 60米81、下列哪本书记载了关于印度阿旗陀石窟的资料(C)A 《印度史》B 《贞观政要》C 《大唐西域记》D 《资治通鉴》82、川大博物馆收藏的汉代画像砖是哪个省出土的(C)A 西安B 河南C 四川D 安徽83、乐山大佛建造完毕用了多长时间(A)A 100年B 200年C 300年D 400年84、我国出现石碑是在什么时期(A)A 汉B 宋C 唐D 明85、四川三星堆青铜像是在我国哪个时期制作的(B)A 夏B 商C 周D 汉86、悬塑在哪个时期最受推崇(D)A 唐B 宋C 明D 清87、世界上最早重视墓葬文化的是(B)A 古罗马B 中国C 古希腊D 古埃及88、下列哪个不是希腊瓶画的样式(D)A 几何纹样式B 东方化纹样式C 黑绘式D 西方化纹样式89、当代陶艺品的用途主要是(C)A 商品交易B 赠送领导C 观赏D 储存90、四川出土的浮雕主要是雕刻在(C)A 墙壁上B 木头上C 砖上D 象牙上91、建在河边的塔的用途是(D)A 观赏B 讲经C 坟墓D 镇水92、2013年建成的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的高度是(C)A 91米B 98米C 99米D 101米93、山西洪洞广胜寺建于(C)A 唐B 宋C 东汉 D清94、最早的关于酿酒的画像砖是在我国哪里出土的(D)A 西安B 甘肃C 河南D 四川95、塔是从哪个国家传入我国的(C)A 日本B 美国C 印度D 朝鲜96、古人认为西王母在(B)A 天山B 昆仑山C 华山D 峨眉山97、希腊瓶最早出现的绘画样式是(D)A 几何纹样式B 东方化纹样式C 黑绘式D 白底彩绘式98、古罗马石棺四周雕刻的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中的人物是(C)A 西王母B 女娲C 普罗米修斯D 阿基米德99、塔利班洗脑中心的墙上绘画的内容是(A)A 天堂美景B 战争C 神话故事D 人类的起源100、《瑞鹤图》是哪个皇帝画的(D)A 武则天B 康熙C 乾隆D 宋徽宗101、《自由引导人民》是下列画家的作品(B)A 达芬奇B 德拉克洛瓦C 米开朗基罗D 米勒102、马家窑尖底瓶是用来(D)A 插画B 储存粮食C 观赏D 装水103、《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这幅画在1957年苏联政府送给了我国哪位领导人(C)A邓小平B周恩来C毛泽东D朱德104、经过修改后的的二个版本的《开国大典》没有下列哪位领导(B)A 周恩来 B 刘少奇 C 朱德 D 董必武105、汉代的武侯祠画像石在我国哪个省(C)A 四川B 河北C 山东D 甘肃106、进入大都北大门的重要关隘是(C)A 山海关B 玉门关C 居庸关D 雁门关107、《最后的审判》是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C)A 米勒B 达芬奇C 米开朗基罗D 莫西108、东方持国天王手里的武器是(B)A 伞B 琵琶C 剑D 塔109、英国的巨石阵距今有(D)A 1000年B 2000年C 3000年D 4000年110、《五君子图》是下列哪位画家的作品(D)A 倪瓒B 郑板桥C 唐寅D 张若霭111、门额上的大鹏金翅鸟象征的意义是(B)A 前途似锦B 捍卫者C 证券统一D 以上都不正确112、“八思巴文”是谁创造的(C)A 成吉思汗B 忽必烈C 八思巴D 托雷113、六体经文中没有哪种文字(D)A 藏文B 八思巴文C 西夏文D 日文114、哪位画家认为兰草为四时不谢之兰,竹为百节长青之竹(C)A 张大千 B 齐白石 C 郑板桥 D 倪瓒115、《墨葡萄图》是谁的作品(D)A 郑板桥B 苏轼C 倪瓒D 徐渭116、画自己的肖像最多的画家是(C)A 梵高B 达芬奇C 伦布郎D 徐渭117、佛教刻画的四大天王的形象中北方多闻天王脚底踩的是(D)A 雷公 B 电母 C 邪魔 D 风婆119、“艺术形式就是一切。
陈承基写意花鸟欣赏

陈承基,1950年生于四川成都。
现为四川省美协花鸟画会秘书长、成都市花鸟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农工画院副院长,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陈承基黄菊小鸟镜心陈承基怪石天竹立轴陈承基1998年作翠鸟软片陈承基红紫八哥镜心陈承基静立悄无语镜心陈承基新竹修之图镜心陈承基满山风雪自成春幽兰奕奕吐奇芳雨中听竹知秋意畏霜非秋菊镜心陈承基花鸟作品陈承基双鹤立轴陈承基《篱边有此花》陈承基作品陈承基《丹景山印象》可惜无声富贵有余初秋陈承基《紫云翠幄》秋声幽鸟占高枝富贵有余陈承基1984年作花间小憩立轴露香叶红知秋世间可有此鸟陈承基花鸟镜框长留春色紫藤松荫花鸟梅花牡丹陈承基作品花鸟《时闻风露香》花鸟花鸟代表作品有:《葫芦图》、《菊花》、《石榴》、《双栖》等。
近年来在新加坡艺术中心、北京中国美术馆、北京当代美术馆、深圳西丽湖艺术中心、四川美术展览馆、武汉湖北省文物商店、兰州甘肃省美术馆、天津艺术博物馆、郑州市画院举办个人画展。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人物陈承基》,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陈承基花鸟画集》,香港当代艺术中心出版《陈承基彩墨画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翰墨名家陈承基画集》。
《葫芦图》,由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菊花》、《石榴》由甘肃省美术馆收藏。
《墨趣图》由日本劳动者福利中央协议会收藏,《双鹭的秋水》、《秋情》由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收藏。
传略辑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初二美术第二单元第二节写意花鸟画教材课程

录
• 课程介绍 • 写意花鸟画基础知识 • 写意花鸟画的绘画技巧 • 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实践 • 作品展示与评价
01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绘画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写意花鸟画的绘画 技巧,包括用笔、用墨、构图等方面的技能。
鸟禽的画法
01
02
03
鸟禽的形态特征
了解不同鸟禽的形态特征, 如羽毛、翅膀、尾巴等, 选择合适的画笔表现。
鸟禽的神态与动态
注意鸟禽的神态和动态, 通过线条的运用表现出鸟 禽的活力和生命力。
鸟禽的色彩
掌握鸟禽的基本色调,通 过调色表现出鸟禽的色彩 变化和细节。
枝叶的画法
枝叶的构图
注意枝叶的大小、位置和 形态,合理安排构图,突 出主体枝叶。
转折等变化。
着色渲染
根据需要,使用颜色渲染画面, 突出主题形象的特征和氛围。
细节调整
对画面进行整体审视,对不足之 处进行补充和完善,使作品更加
完整和精美。
05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作品展示
展示方式多样化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拍照并上传至班级群相册,或者在班级展 示墙上进行展示。
鼓励分享创作过程
学生可以口头表述或以文字形式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灵感来源和 绘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枝叶的色彩
掌握枝叶的基本色调,通 过调色表现出枝叶的色彩 变化和层次感。
枝叶的质感
通过线条和墨色的运用表 现出枝叶的质感和生命力。
04
写意花鸟画的创作实践
创作主题的选择与构思
主题选择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花卉、鸟类或其他 自然元素作为创作主题,考虑其形态、 色彩、寓意等。
高中美术鉴赏第四课:画外之意——

高中美术鉴赏第四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教学准备学情分析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第四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说明:本课内容较多,鉴于课程安排和知识分析,我选材于教材二十九页中国传统花鸟画进行知识衍生,挖掘“美术作品和艺术家的人生关系”这个知识点为本课的重点内容。
花鸟画是中国人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重要艺术载体,我认为通过中国传统花鸟画中的诗书画印和艺术家的人生经历相结合来来鉴赏中国传统花鸟画是很有必要的。
教材中的部分图像是有题画诗来补充说明画面含义,结合艺术家的生平和个性特点,充分利用这些诗歌来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内容和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虽然教材提供的这些美术作品都具有“画外之意”,但画面本身的造型因素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美术作品毕竟不是文学和诗歌,即使要表达某种意义,也是通过视觉形象来进行的。
虽然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使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但实际上每幅作品表达隐含意义的方式都不一样,保持着自己的特点。
从教材中可以看出,借用传统的视觉图式不会束缚美术家的自我情感,例如,“四君子”这样的题材在中国是通用的图式,但每个美术家画出来的具体形态都不一样,所赋予这些题材的情感内涵和主题思想也不一样,画家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对社会的认知,影响着作品的表达,我们从教材里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作品来分析美术作品与画家的人生关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国画作品的“画外之意”。
教学工具1、教学对象是高一新生,他们在初中美术课上学习过一些美术鉴赏知识,但大部分学生不重视美术课,学生的美术认知水平参差不齐。
鉴于此情况,在中国传统花鸟画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浅显的例子,直观的语言去启发式的教学,提升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再适当拓展一些美术知识,满足不同学生的认知需求。
2、在课堂上,我发现高一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烈,对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学生对于传统绘画知识了解很少,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引导,组织学生对作品上的题跋展开研讨,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深入理解美术作品与艺术家的人生关系。
苏少版(初中一年级)七年级美术上册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

典雅中的寓意
宋朝皇帝画家赵佶画的芙蓉锦鸡,有着借物寓意、抒写情怀 的用意。 锦鸡在古代被认为是文武双全的象征,画家借此来作隐喻。 芙蓉花从画面左中处出枝,一只锦鸡立在枝头,正回首翘望 右上角那翩潮的彩蝶。左下角斜伸的几枝菊花,妙趣樻生,既填 补了画面的空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气氛。题款与题诗的位置也作 了精心布局。 此画在构图上,在用笔用色中,都显现出严谨从容。
以花鸟传情
花鸟画家常用勾染、写意的方法画出植物、动物的神 态,以抒发个人的人生感悟,到后来有的花鸟画家干脆直 接用色彩描绘物象。清代画家恽寿平就是运用这种画法来 表现花鸟之美的,这种画法称之为“没骨法”。
花卉册(中国画)清代 恽寿平
恽寿平与五代的黄筌一样,也 非常重视写生,在表现对象时,既 不用墨线勾轮廓,也不用墨色作底 子,而善于用颜色渲染、点簇并用。 他画的花卉十分工整俊秀,好像被 水洗过一般淸新飘逸,洁净淡雅。
小卡片
中国画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不是简单的题材 分工,而是体现一种传统的人文思维。人物画表现人与人 和人与社会;山水画表现人与自然;花鸟画表现与人相处 的动植物。三方面合起来便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在初中教材中,我们用这种思路来组织欣赏课的内容, 您觉得如何?
精微与逼真
宋徽宗时代,是花鸟画的黄金时代,而在此之前的五 代时期就已经有许多杰出的花鸟画家为这个黄金时代的到 来奠定了基础。 五代时期的西蜀、南唐等地,花鸟画发展较快,并出 现了黄筌和徐熙两种不同风格的代表性画家。
芙蓉锦鸡图(中国画)宋代 赵佶
锦鸡的羽毛用细碎的笔触勾出生长的方向,翅膀用墨晕染 出浓淡层次,用笔工细有力,渲染填色薄艳细腻,用笔用色的 风格十分完美和统一。芙蓉、锦鸡、蝴蝶,在菊花盛开的金秋 时节相聚,华丽的题树在赵佶的精心描绘中,没有流于艳俗, 而是和谐生动,富有典雅的情趣。
中国写意花鸟画欣赏

近代写意花鸟画介绍
在现代画坛,花鸟画整体上己不引人注 目,但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的出现, 亦独成高峰。吴昌硕以金石入画,创造 了前无古人的风格类型,齐白石则画了 许多前人从未画过的题材,如虾老鼠蚊 子苍蝇等等,其造谐令后人却步。而徐 悲鸿的马,潘天寿的雁荡山花,李苦禅 的鹰,李可染的牛,均已造型与笔墨的 独特占据了各自应有的地位。
中国写意花鸟画 欣赏
写意畫是指以较自由流畅的描绘方法,
注重意境神韵的表达,讲求意到笔不到, 不求形似,具有飘逸潇洒的情趣。
花鸟畫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除了本意花
卉和禽鸟外,还包括了畜兽、虫鱼的动物 ,以及树木、蔬果等植物。
写意花鸟画发展概述
中国花鸟写意画历史悠长,源远流长, 发端在魏晋六朝,成熟于唐代,鼎盛于 五代两宋。至此,花鸟画已形成工整和 粗放两种面貌。其后又经发展变异,花 鸟画不再取悦于工丽,而以清淡的水墨 写意为主,成为元代花鸟画发展的一个 特点。明清以降,直至近百年,是写意 花鸟画真正确立和大发展的时期。画家 不再拘泥于“形似”,开始崇尚笔墨和 形 式的意趣,强调寓意抒情,更注重写 “胸中逸气”。
所作「花卉册」共二十幅,册首有文彭以隶书 题「写意」二字,绘花卉、蔬果,水墨淋漓,颇得 絪缊之气。选其二幅,「石榴图」(下图)以淡墨写出 细枝,两颗石榴有成熟沉甸甸的感觉,妙在笔断而 枝意仍连。
「墨蟹图」(上图)写水面浮出墨蟹,伸出粗壮的 双钳,取食低垂的稻谷,笔意简敛而形态生动,稻 穗、稻叶则以细笔淡墨,飘逸有致。江南水乡的平 凡小景物,赋以笔情墨趣而生机盎然。
《红叶玉鸦》
大千题画时曾说,「青城山中樟柟漆树,未秋先 红,璀灿如锦」,指得就此画中的这种红叶,是他在 青城山居时秋冬间庭院中的实物。枝上栖息的白羽鸟 ,大千名之为「玉鸦」,有时也称作「雪鸦」,是大 千在青城及成都所蓄养的一种异鸟。
当代廖庚鸿国画花鸟赏析

当代廖庚鸿国画花鸟赏析艺术家简介:廖庚鸿,江西南康人,大学文化,国家一级美术师,深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CCTV央视网区域博览频道书画联盟副理事长,中国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罗湖画院画家,权威机构评其为中国具收藏及升值潜力的百位国画家。
艺品万家签约艺术家。
其擅长国画花鸟,山水、人物多有涉及,作品别具匠心,浑厚凝重,逐步形成个人艺术风格与时代特征。
其人酷爱书画艺术,多年笔耕不辍,长期坚持写生与创作,其绘画风格颇具八大山人、吴昌硕、潘天寿、李苦禅等先师之遗风,笔墨沉着痛快、构图奇绝险峻;其爱好广泛,涉猎甚广,书法篆刻、音乐摄影多有涉足颇具特色;其90年代中期创作的人物画《长征途中》作品在江西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画展中荣获优秀作品奖,作品《月是故乡明》参加在江西举办的《海峡两岸交流展》画展,作品由政协收藏。
作品赏析:2000年前后多次参加国内画展并获奖,其2011年夏作品《延安颂》参加“东方红-赞歌声声献给党”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周年全国书画大赛荣获金奖,并授予“东方红-共和国功勋艺术家”荣誉称号;同期作品《井冈山》参加“中华魂”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荣获金奖,并授予“辛亥百年-共和书画名家”荣誉称号;作品《延安颂歌》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全国作品大展荣获金奖,授予“中华爱国书画名家”荣誉称号。
其擅长写意墨竹及鹤鹭一类,用工、写墨法结合作画,笔墨变化丰富自然、浓淡干湿皆运用自如,颇具大家风范。
作品欣赏:艺术年表:1989-1995年在江西赣南发起组织成立华美书画摄影学会,主要组织发起人,并多次成功举办画展。
1994年作品《高瞻远瞩》参加江西赣南糖业系统书画交流展1994年作品《长征途中》参加江西《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画展,荣获优秀作品奖。
1995年作品《月是故乡明》参加在江西举办的《海峡两岸交流展》画展,作品由政协收藏。
1997年作品《墨竹》、《凌云志》等多幅作品由台湾友人收藏。
苏少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4

宋代花鸟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枫鹰雉鸡图 双喜图 崔白
李迪
• (五)、元代水墨花竹杂画的两种风格形态 • 宋元之际的文人画运动,在绘画史上一直是以山 水画为代表,但实际上山水画只是后来者居上, 最早的其实是从水墨花竹等题材的领域开始。 元代的水墨花竹画主要有良种风格形态,一是写 意水墨花竹,一种是工笔水墨花竹,擅长的画家 很多,前一种如元四家中倪瓒、吴镇两家都擅长 画竹,柯九思、李息斋、顾安、管道升、赵雍、 王冕等等都擅长竹及梅花。后一种的代表画家有 陈琳、张中、王渊等人,是吸取了宋代院画风格 的一些长处,加以改造后形成的较为工整的文人 花竹画的一种别体。
• 北宋徽宗赵佶绘,纵81.5cm,横 53.6cm。绢本设色立轴,双勾重彩工 笔花鸟画。 此图画秋天清爽宜人之景,以花蝶、 锦鸡构成画面。画中锦鸡落处,芙蓉 摇曳下坠之状逼真如实,锦鸡视线之 际,双蝶欢舞,相映成趣。赵佶自题: “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 五德,安逸胜凫鷖”。画内藏印有 “万历之宝”、“乾隆御览之宝”、 “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 等,是宋以降历代皇室重宝。 作者意旨: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 人的五种道德品性。一,鸡身上的花 纹表示有文化。二,雄鸡的模样很英 武。三,雄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 护小鸡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 表示守信用。这些都是他对大臣的要 求。画家的表现手法十分生动,一只 锦鸡纵身上攀,压弯了芙蓉枝,表现 出了锦鸡的重量感。
• (一)、唐以前“山水”“花鸟”只是“人物” 画的背景 • 唐以前“山水”、“花鸟”画只是“人物”画的 背景,这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驭龙 图》以及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存世作品中明 显看出来。当人物画已经在艺术本体上发展得很 成熟时,山水、花鸟还显得较为稚拙。画史上有 唐代边鸾、薛稷等人擅长花鸟画,但由于实物已 经荡然无存,那么他们的花鸟画是作为衬景还是 独立的花鸟画已经无法考证,但在新疆阿斯塔拉 唐代墓室壁画中已经出现了作为单独画面的花鸟 屏条。
中国画的形式美之写意花鸟的概述与欣赏

美术课件制作教材内容:人教版八年级教材《中国画的形式美之写意花鸟的概述与欣赏》制作者:陕西省白河县中厂初中赵娴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与欣赏什么是古代花鸟画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小结和思考本节课主要内容:自然界中的动物自然界中的植物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花现实中的樱桃与写意国画中的樱桃在中国画中,以花草、竹石、鸟兽虫鱼为题材的作品都属于花鸟画范畴。
它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什么是传统花鸟画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特点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
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3)“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精神内涵。
4)“象征寓意,遣兴抒怀”的功能。
“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将鸟、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世嫉俗的心情。
中国古代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传统,也称为比兴手法。
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是人自身情感与理性的抒发。
“栩栩如生”是最终目标,“象征寓意,遣兴抒怀”更使画面有了意境和深度。
于是,花鸟画摆脱了客观物象的局限,具有了更为深邃的文化涵义。
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精神内涵: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
(唐代的《五牛图》属工笔花鸟画,而清代的这一幅《鸭》则是属写意花鸟画。
)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
古代花鸟画的历史轨迹及作品欣赏(一)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最早描绘花鸟的作品,是新石器时期画在彩陶上的鸟、鱼、蛙及类似花草的装饰图案。
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
画写诗意的自然——读徐晋平国画花鸟作品

徐晋平《秋韵图》中国的花鸟画自五代成熟以来固然总是循着皇家富贵的工笔和徐熙野逸的写意这两大体系不断地发展和创新着,但经过一代代书画人的探求、拓展、创新在新的时代将写意画的笔墨表现力加深和延展。
写意花鸟画在历史的发展中深受文人的喜爱,徐渭、朱耷、石涛等人更是将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高峰。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作为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董寿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的徐晋平先生在对传统的花鸟艺术研究和探索中,走出了属于自己新的笔墨之路。
在他的作品中,随意姿态,任情绽放的笔墨倾泻于花鸟造型中,其中洋溢着力度美、韵律美、动态美、气势美、抒情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
徐晋平先生是一位为人敦厚、雍容大度、不断求变的创新型画家,极具个性特质。
他曾专攻油画,并两次入选中国油画展;他曾涉猎水粉画,光影的应用匠心独具,为业界称道。
在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中,他大胆地将西方油画的色彩、表征、抽象特质等与中国画传统中的韵味、法度、意境熔为一炉,由此形成了自己化合中西、清隽素雅、芳韵连绵的绘画风格。
看徐晋平的每一幅画就如同读一首情深意浓、韵味绕梁的抒情诗作,亦如同欣赏一曲高山流水、浸肠润肺的轻音乐。
品赏感悟中你会顿时升腾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惬意、愉悦、陶然。
徐晋平《春语》在徐晋平先生的笔下不论是荷花、玉兰、菊花、兰花,每一幅画都是其灵魂的折射,是画家人格力量的外化,也是其精神境界的一种高标符号,更是其生命运动中一种生生不息的体悟。
比如《玉树临风》枝桠横斜、花瓣或含苞待放或婷婷绽放,似有细碎的脚步轻轻迈步缓缓而来。
而以茎叶细枝上一只鸟雀在机警的聆听着周围的声音为画面支点,这一动一静妙不可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观之怡然醒神。
我最喜欢的是徐晋平先生笔下的秋菊作品,在秋季的清冷里绽放的热烈而喧闹,一簇簇,一丛丛都自有菊花特有的不畏严寒的品格,虽不比荷花的清香高洁,亦不比梅花的孤高冷傲。
却透过笔墨将秋季的热烈不张扬展现在观众眼前,让人少了对秋季的悲寂寥,更多了胜春朝的想法。
陕西省汉中市实验中学七年级美术上册课件: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共19张PPT)

清代画家恽寿平与五代的 黄荃一样,也非常重视写 生,在表现对象时,既不 用墨线勾轮廓,也不用墨 色作底子,而善于用颜色 渲染、点簇并用。他画的 花卉十分工整俊秀,好像 被水洗过一般清新飘逸, 洁净淡雅。
齐白石,生于湖南长沙,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 文化名人。
齐白石出生在一个很贫穷的农村家庭,从小就下田 劳动,十二岁开始学做木工,二十七岁才开始学画画,五 十七岁后定居北京。艰苦的生活磨炼,使他拥有了取之不
尽的绘画源泉。擅画花鸟、虫 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 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 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 横生。
他把日常生活中的小鸡、鱼虾、 玉米、稻麦、蝌蚪等都收进画中, 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绘画世界。
陈之佛先生创作的这幅巨幅工笔花鸟画,采用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象征美好的题材,用喜气洋洋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 艺术形象,以及严谨的构图、精致的笔墨,精心的描绘了 十只仙鹤在青松之间自由自活动的神态。画家借这个题材, 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献礼,抒发了艺术家对祖国 美好未来的祝福。
写生珍禽图 五代 黄荃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纵 41.5cm,横70cm,绢本,设色
背景; 《写生珍禽图》左下方有 一行小字款署“付子居宝 习”,是黄筌画给儿子黄 居宝作习画范本用的
技法:
多用淡墨细勾,重彩渲染,用笔极为精细,而后以 淡墨轻色,层层敷染,更重质感。
一只黄褐色的兔
子停在草坡上,仿佛
瘦金体
宋徽宗30岁时的作品《瑞鹤图》
鹤群盘旋于宫殿之上 的壮观景象,绘画技法精 妙绝伦,图中群鹤如云似 雾,姿态百变,各具特色。
宋徽宗时代,是花鸟画的黄金时代,而 在此之前的五代时期就已经有许多杰出的 花鸟画家为这个黄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 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画花常用的墨法有
• 浓墨法:墨中掺水少,色度较 深,用以表现物象的阴暗面、 凹陷处和近的物象。浓墨不可 过量,过多容易板滞、不生动, 所以用浓墨必须沉着洗练。
• 蘸墨法:用干净的湿笔尖蘸墨, 使墨由笔尖向笔根自然渗开, 形成由浓到淡的丰富色阶。这 种墨法丰富而自然、富于韵律。 • 破墨法:是指墨与墨重叠的方 式,它是两种色度不同的墨、 不同的水量的墨在尚未干时的 重叠,渗化处既分明又模糊, 具有一种丰富、浑厚、滋润的 美,墨韵随之而生。常取的方 式有浓淡互破、枯润互破、水 墨互破等;形态上有点、线、 皴、擦对面的破以及面对点、 线、皴、擦的破。
• 淡墨法:墨中参水多,色度较 浅,用以表现物体的向光面、 凸出处和远处物象。淡墨容易 产生软弱无神之弊,所以用淡 墨要明净无渣,要“淡而不 薄”。
• 积墨法:是指一种湿墨对一种干墨的重叠。通常是指淡墨 对浓墨的重叠,又有小面积的浓墨对淡墨的重叠。
• 泼墨法:是泛指大墨量、大面积、大笔头的作品绘制方法。 这种方法有一种自然感和和力度,有很大的自然性和随意 性,容易出现既在情理之中又有意料之外的效果。泼墨之 法难在于形的概括,难在于既不能混沌一片,又不能笔笔 分明,既分明又朦胧,运用于追求情趣、感觉以及在造型 上无需很严格的题材与物象。 • 焦墨法:是指以浓墨渴笔来描绘自然物象的表现方法。因 笔中水分极少,勾出线来有“毛”的感觉,另有一番效果。 • 此外还有宿墨法、胶墨法等等,但是不论采取哪一种混合 运用的墨法,都要注意墨色浓淡干湿的变化,以及墨自由 渗透的特点,防止用墨的失宜和呆板。
写意花鸟
写意花鸟
一.写意花鸟的发展简史 二.写意花鸟画的特点 三.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技法
一.写意花鸟的发展简史
(一)唐之前的花鸟画
新时期时代
《鹤、鱼、石斧图》
战国
龙凤人物帛画
唐之前花鸟画特点:
1. 作为生活用器物的纹样和人 物画的配景和道具。
2. 出现了白描和设色两种表现 手法。
3. 对中国绘画的材料做出了正 确、自然的选择。
• (6)诗书画印的结合 • 中国画家在画完一幅 画之后,还要在画面 上题款、盖章,这件 作品才算最后完成。 题款,包括诗文和书 法两种艺术。诗、书、 画、印都是独立的艺 术品种,把它们综合 起来,发挥着各自的 艺术品能,又互相配 合,相得益彰,这是 中国民族绘画形式上 的传统特色。
三 、写意花鸟画笔墨技法
(四 )宋代花鸟 绘画技法成熟,宫廷画院文人画争相斗艳。 1. 黄家样的花鸟画统治北宋画院画风一百年。 2. 王安石变法后崇尚写生追求自然的画风在画院抬头。 3. 赵佶在北宋画院的改革,使画院画风不仅使徐黄二 体融合,还引入新的画风。 4. 文人画家开创了水墨写意花鸟画。
北宋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
• (4)随类赋彩
• 花鸟画对于色彩的运用,有其一定的特色。谢赫“六法” 中的“随类赋彩”就是指根据对象的“类”来设色,不去 描绘物体受光的影响而引起的色彩变化,也不去强调周围 色彩的反射影响,而是着重描绘自然物象的固有色。所谓 固有色就是指所画对象物本身的颜色。例如红花就是红色, 绿叶就是绿色,不会变成别的颜色。中国画家还十分注重 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情以及色彩对人感情的感染力,因此 并不拘于对象的自然色彩,而是按所表现的主题需要,对 色彩进行主观的设计和创造。例如用墨或朱色来画竹画花 鸟或其他事物,而不管自然界有没有这种颜色。这是中国 画色彩区别于西洋画色彩的重要特点。 • 花鸟画赋彩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色彩的使用要谨慎,不轻 用不乱用,有必要的地方才设色,并且一经设色之后,就 不再随便涂改。设色也要有笔法。不论是点花还是厾叶, 也不论是色淡还是色浓都同样要有笔法,而不能随意涂抹。 这一特点是中国画的色彩观点及中国画所用的绢和宣纸的 性质所决定的。
• (2)注重意境 • 优秀的花鸟画并不 是花鸟的单纯描绘, 而是借助于花鸟的描 绘,表现画家对自然、 对生活的感受和意愿。 被描绘的对象只是画 家抒情达意的载体。 意境是花鸟画的灵魂, 有了意境,作品才有 感人的艺术魅力。
• (3)讲究笔墨 • 花鸟画非常讲究用笔和 用墨,而且用笔有笔法,用 墨有墨法,甚至从画面中一 笔一墨的巧拙来认定画家的 艺术修养和功力。 • 清代花鸟画家恽南田说 “有笔有墨谓之画”,笔墨 是花鸟画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无论形象的刻画,还是意境 的渲染,离开了用笔和用墨, 便不可能成其为中国画了。 • 中国画注重笔墨,跟书 法有很大关系。以书法笔意 为画,使中国画的线条既能 造型,又可表意,还具有独 立的审美价值。
黄家富贵-院体花鸟画形成及其审美特征 五代西蜀宫廷画院-黄荃创细笔勾勒,淡彩渲染之花鸟画技 法,用笔精到、造型生动准确,所作禽鸟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至此,“格物致真,形似生意”成为院体花鸟画的重要审美特征。
黄筌 《写生珍禽图》
黄居寀
《晚荷郭索图》
落墨为格-徐熙野逸
《 豆 花 蜻 蜓 图 》
徐熙《雪竹图》
(二)唐代花鸟画
唐代是花鸟画的初成阶段,主要贡献在于: 1. 2. 3. 4. 使花鸟画独立成科。 拓展了花鸟画的题材和内容。 为花鸟画的装饰性和写实性做了两方面的努力。 形成了精细勾勒填色和点画法等多种笔法的花鸟画面貌 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 出现的画家:边銮、薛稷、曹霸、韩斡、韦偃 等。
(五)元代花鸟画
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发展文人画的良好土壤,宫廷 画没落,文人画一枝独秀,水墨梅竹风行一时。特别是画竹,名 家之多,作品流派之广,是任何朝代无与伦比的。
赵孟頫主张以书入画,他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 通”的“书画同源”理论,为其后以水墨变化为主的写意花鸟画 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 写胸中逸气”的说法,更是将花鸟画推向写意的航道。 主要成就: 将宋文人画带有鲜明哲学色彩理论体系加以技法和意境的锤 炼,形成以书入画,追求平淡天真,不拘形式,将诗书画结合起 来的文人画审美体系,为,明清花鸟画的发展奠定基础。
• (5)处理时空的灵活性 • 花鸟画在章法布局上 的“自由性”,它可以突 破自然真实的限制,灵活 地处理空间与时间的关系, 其目的是充分的表现画家 所追求的审美意境和美感 形式。 • 花鸟画的章法,多半 是近景或中景,远景的很 少。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在同一画面上, 大都采取俯平仰三结合的 角度来处理花叶和鸟的位 置。 • 花鸟画在经营位置的 时候还往往把次要的背景 完全剪裁掉,留有大块空 白,使主体格外突出。
边
吕
沈
(七)清代花鸟画
风格多样,百画齐放。 1.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画风
2.文人画出现了雅俗共赏的局面。
郎世宁、任薰
李蝉《城南春色图》
恽寿平《花卉图》
八大
罗平
罗平
虚 谷
(八)近现代的花鸟画
近代画坛受其影响的画家的赵云壑、王一亭、诸乐三、陈师 曾、王梦白、陈半丁、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王雪涛等。他 们不同程度地从吴昌硕艺术中吸取营养,同时发展各自特长,使 得中国写意花鸟画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同面貌。
• (一)笔法 • 笔法就是用笔之法。首先是执笔,正确的执笔方法应该是指实、掌 虚、握笔略高为好。 • 以拇指和实指捏住笔管(拇指向下倾斜,两指相对捏住笔管),再以 小指贴在无名指内下侧,协助无名指推挡。这样笔管在手中既稳当又 灵活。指实就是手指捏笔管要实在,掌虚就是掌心要空灵。 • 在掌握执笔方法之后,还要懂得运腕方法应该是“腕平掌竖”。掌能 竖起,腕才能平;腕平,肘才能自然悬起,腕才能够灵活运用。小画 提腕,大画悬肘。一般作画运臂、运肘、运腕,只有极精微处可以运 指。这虽属常识,但总关全局。初学者起手入门要以规矩之法,一旦 养成坏习惯就难改了。 • 用笔的内容包括“起笔”、“行笔”、“转折”、“收笔”四个方面。 “起笔”是指笔画的开端,“收笔”是指笔划的结束,起笔和收笔是 线条形成的关键。按照笔法要求,起笔要像书法揩书下笔那样,做到 “竖笔横下,横笔竖下”,“欲左先右,欲上先下”的笔意,收笔要 “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即勾线至尽处,应把笔收回,通常称为回 笔。
以苏轼、文同为代表的文人花鸟画家,开创了花鸟 画的新领域-水墨写意花鸟画。
论画以形似
赋诗即此诗
见与儿童邻
定知非诗人
诗画本一律
边鸾雀写生
天工自清新
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
谁言一点红
疏淡含精韵
解寄无边春
北宋 苏轼《枯木怪石图》
北宋文同 《墨竹图》
《南 四宋 梅杨 花无 图咎 》
南宋 赵孟坚《墨兰图》
韩幹《照夜白图》《牧马图》
韦偃《百马图》
韦偃《双骑图 》
韩滉 《五牛图》
(三)五代花鸟画
技法进一步成熟。出现两大流派“黄家富贵,徐熙野 逸”,反映了宫廷贵族与在野士大夫两种不同的情怀和审美 趣味。 1.主要活动于西蜀和南唐两地,有“黄家富贵,徐熙野 逸”之称。 2.工笔花鸟画继唐有较大发展,日趋成熟。 3.写意花鸟有了初步的风貌,为后世的写意花鸟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代表画家:黄筌——宫廷画家 徐熙——在野士大夫
宋徽宗赵结是北宋花鸟画的集大成者,坚持格物致真的审 美理想,主张“画写物外形,要形形不改”,将院体花鸟画的 成就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
徽
赵昌、易元吉、崔白、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家
赵昌突破了“黄体”浓艳厚色,使用滋润亮泽、明快的 薄色,使画面更加生动。
崔白变描为写,皴擦并用
《寒雀图》
崔白《双喜图》
文人士夫的审美观
二. 写意花鸟画的特点
(1)追求神似 所谓神,不仅仅指人的神气 和性格,物同样有神气、有性格。 画家在描绘一花一鸟、一草一木 之时,不以形似为满足,追求的 是对象之神,要紧紧抓住对象的 内在的神韵气质,把它体现出来。 在作花鸟画时,往往不受形的约 束,在一定程度上从形和色的束 缚中解脱出来,大胆地加以取舍 和夸张,甚至于变形变色,借以 达到追求神似的目的。 “以气韵 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