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行路艰难的诗
《行路难-其一》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行路难-其一》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行路难·其一》由李白创作,《行路难》是乐府旧题。
很多诗人均用过此题,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白的《行路难》之一。
这三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后的感慨,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式的思维,以及高昂的气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作品原文: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品注解:1.《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开头。
今存最早的《行路难》是鲍照的十八首。
前人认为李白的《行路难》“似全学鲍照”。
第一首乃取意于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一首。
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斗十千:形容酒价昂贵。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食物。
直:通“值”,价值。
3.鲍照《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4.闲来两句:传说吕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时,曾一度垂钓于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
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在受商汤聘请的前夕,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之旁。
吕尚和伊尹都曾辅佐帝王建立不朽功业,李白借此表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极大的希望。
5.长风破浪: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济:渡过。
6 .飡:通“餐”。
7 .羞:通“馐”。
8 .直:通“值”。
作品翻译: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山,但风雪堆满了山,把山给封住了。
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
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作品韵译: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蜀道难诗词赏析
蜀道难唐代:李白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噫吁嚱: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何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何:多么。
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尔来:从那时以来。
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
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
秦地四周有山川险阻,故称"四塞之地"。
通人烟:人员往来。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diān)。
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以飞过此山,直到蜀国的峨眉山巅。
西当:西对。
当:对着,向着。
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
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只有鸟能飞过,人迹所不能至。
横绝:横越。
峨眉巅:峨眉顶峰。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摧:倒塌。
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
石栈:栈道。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
逆折:水流回旋。
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黄鹤:黄鹄(hú),善飞的大鸟。
尚:尚且。
得:能。
猿猱: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
青泥岭的泥路曲曲弯弯,百步九折萦绕着山峦。
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
蜀道难翻译、解析
蜀道难唐代: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攀援一作: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一作:也若此)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译文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巅。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的泥路曲曲弯弯,百步九折萦绕着山峦。
屏住呼吸仰头就可触摸参星和井星,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这蜀道的峭岩险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茂密树丛之间。
月夜又听到杜鹃凄凉悲啼,在空山中传响回荡,令人愁思绵绵无穷尽!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使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飞流撞击着巨石在山谷中滚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蜀道难 李白_古诗大全
精心整理蜀道难李白_古诗大全蜀道难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若此一作:也如此)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相关内容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噫吁?"岁。
"顶峰。
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
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
回到梓潼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
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都被压死。
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
这便是有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
摧:倒塌。
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
石栈:栈道。
六龙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御之。
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螭即龙。
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
逆折:水流回旋。
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黄鹤:黄鹄,善飞的大鸟。
尚:尚且。
得:能。
猿猱: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高中语文文言文李白《蜀道难》原文和译文(含鉴赏) (1)
上有那驾着六龙的日车也要回头的高峰,下有那奔腾澎湃的激流也要倒退的迴川。连高飞的黄鹤也不得过啊,猿猴要过也无法攀援。青泥岭上路,盘旋又盘旋,百步九折绕山峦。抬起头来不敢出大气,手摸星辰头顶天。只好坐下来手按胸口发长叹:“西行的人啊,你什么时候回来呢?这可怕的蜀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听见鸟儿在古树上哀号,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林间。又听见子规在月下哭泣:“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声,愁满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听一听也会使人失去青春的容颜。山峰连着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远,千年枯枝倒挂在悬岩上边。激流和瀑布各把神通显,冲得山岩震,推着巨石转,好一似雷霆回响在这万壑千山。“蜀道是这样的艰险啊!可叹(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人,不知是为了什么?”
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诗中那些动人的景象宛如历历在目。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曰“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陆时雍《诗镜总论》评李白七古语),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洲”的高大形象。
李白《行路难·其二》译文及鉴赏
李白《行路难·其二》译文及鉴赏《行路难·其二》是由李白所创作的,“君不见”以下六句,深情歌唱当初燕国君臣互相尊重和信任,流露他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理想的君臣关系的追求。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行路难·其二》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行路难·其二》唐代: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行路难·其二》译文人生道路如此宽广,唯独我没有出路。
我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去搞斗鸡走狗一类的赌博游戏。
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是不合我心意的。
当年淮阴市人讥笑韩信怯懦无能,汉朝公卿大臣嫉妒贾谊才能超群。
你看,古时燕昭王重用郭隗,拥篲折节、谦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剧辛和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尽智,以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君主。
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啦!《行路难·其二》注释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字面上是说自己耻于像长安的市井小人一般凭着斗鸡小技赌胜微不足道的彩头暗讽唐玄宗在宫内设置斗鸡坊,斗鸡小儿因此而谋得功名富贵。
据陈鸿《东城父老传》记载,唐玄宗宠爱一个叫贾昌的斗鸡小孩,给了他极其珍贵的待遇,而且恩宠他达几十年之久。
弹剑作歌奏苦声:战国时代,冯谖投齐国贵族孟尝君门下为门客,但不受孟尝君的重视,便三番弹剑作歌,抱怨自己得到的待遇太低。
曳裾王门:语出《汉书·邹阳传》中的“饰固陋。
《行路难·其二》赏析“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这个开头与《行路难》的第一首不同。
第一首用赋的手法,从筵席上的美酒佳肴写起,起得比较平。
这一首,一开头就陡起壁立,让久久郁积在内心里的感受,一下子喷发出来。
蜀道难原文、翻译及赏析
蜀道难原文、翻译及赏析蜀道难原文、翻译及赏析《蜀道难》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蜀道难原文、翻译及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攀援一作: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一作:也若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译文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巅。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的泥路曲曲弯弯,百步九折萦绕着山峦。
屏住呼吸仰头就可触摸参星和井星,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这蜀道的峭岩险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茂密树丛之间。
月夜又听到杜鹃凄凉悲啼,在空山中传响回荡,令人愁思绵绵无穷尽!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使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杜甫《梦李白其二》全诗翻译与赏析
杜甫《梦李白其二》全诗翻译与赏析梦李白其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注释:楫:船桨、船斯人:指李白局促:勿促不安译文:悠悠云朵终日飞来飘去,远方游子为何久久不至。
一连几夜我频频梦见你,情亲意切可见对我厚谊。
每次梦里你都匆匆辞去,还总说相会可真不容易。
你说江湖风波多么险恶,担心船只失事葬身水里。
出门时你总是搔着白首,好象是辜负了平生壮志。
京都的官僚们冠盖相续,唯你不能显达形容憔悴。
谁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已年高反被牵连受罪。
千秋万代定有你的声名,那是寂寞身亡后的安慰。
二:天上的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方的游客怎么久久不归。
一连三夜都梦见与你相会,足见你对我多么深情厚谊。
告别时你总显得局促不安,愁苦地诉说来路艰险不易:江湖上航行多有险风恶浪,总是担心我的行船会翻毁。
你出门时还搔着满头白发,好像辜负了平生凌云壮志。
京城中达官贵人充斥拥挤,高洁如你却落得这样憔悴!谁能说天道公平宽广无限,为何到老还如此含冤受累!你的声名将千秋万代流传,可是生前却这般悲凉孤寂。
背景: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杜初会于洛阳,即成为深交。
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先囚于浔阳【今江西九江】,被流放夜郎【治所咱今贵州桐垶西北】,二年春至巫山遇赦。
杜甫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还。
鉴赏:这首记梦诗是杜甫听到李白流放夜郎后,积思成梦而作。
诗以梦前,梦中,梦后的次序叙写。
第一首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
第二首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些佳句,体现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谊。
评点:这两首记梦诗,是杜甫想念李白而作,表达了他对李白深切的思念之情。
李白的蜀道难句子赏析
李白的蜀道难句子赏析李白的蜀道难句子赏析《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歌。
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李白的蜀道难句子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白《蜀道难》赏析【作者】施蛰存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韵一)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韵二)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拊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韵三)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韵四)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蝾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韵五)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李白的诗歌,以乐府和歌行最为著名,他的豪迈狂放的风格,在这些诗歌中表现得特别淋漓痛快。
乐府和歌行,在诗的形式上,原无分别,如果以乐府曲调为题目,就属于乐府诗,如果自己制造题目,不谱入任何曲调,就属于歌行体诗。
“蜀道难”是魏晋时代早就有的歌曲,它属于相和歌辞中的瑟调曲。
这个歌曲的内容就是歌咏蜀道的艰难,行旅之辛苦。
李白此诗,以《蜀道难》为题,所描写也是蜀道的艰险,所以它属于乐府诗。
李白此诗极力渲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他为什么忽然想到这个题材,为什么做这首诗,对于这一疑问,历来就有好几种解说。
唐人王定保的《摭言》首先记录了这首诗的故事。
李白初到长安,去拜访贺知章。
贺知章是玄宗皇帝器重的诗人,他读了李白这首诗,十分赞赏,夸奖李白有“谪仙之才”。
接着,孟棨所著《本事诗》也说:李白从蜀郡到京师,住在旅馆里。
李白《蜀道难》赏析附原文
李白《蜀道难》赏析附原文导语:《》是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蜀道难》赏析附译文,欢迎阅读!李白的作品,以乐府和歌行最为著名,他的豪迈狂放的风格,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得特别淋漓痛快。
乐府和歌行,在诗的形式上,原无分别,如果以乐府曲调为题目,就属于乐府诗,如果自己制造题目,不谱入任何曲调,就属于歌行体诗。
“蜀道难”是魏晋时代早就有的歌曲,它属于相和歌辞中的瑟调曲。
这个歌曲的内容就是歌咏蜀道的艰难,行旅之辛苦。
李白此诗,以《蜀道难》为题,所描写也是蜀道的艰险,所以它属于乐府诗。
李白此诗极力渲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他为什么忽然想到这个题材,为什么做这首诗,对于这一疑问,历来就有好几种解说。
唐人王定保的《摭言》首先记录了这首诗的。
李白初到长安,去拜访贺知章。
贺知章是玄宗皇帝器重的诗人,他读了李白这首诗,十分赞赏,夸奖李白有“谪仙之才”。
接着,孟棨所著《本事诗》也说:李白从蜀郡到京师,住在旅馆里。
贺知章闻其名,首先去拜访他。
看到他的状貌姿态,大以为奇。
又请他拿出著作来看,李白就把《蜀道难》取出来请教。
贺知章读后,赞不绝口,称他为“谪仙”。
这两段都是晚唐人的记录,大同小异,可知当时人以为李白作此诗是描写他从蜀郡出来漫游时的行旅艰苦,又可知李白作此诗的时候相当早。
李白到长安,在开元、天宝年间,此诗大约作于开元末年。
《新唐书·严武传》说:严武在蜀中,任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尹,骄恣放肆。
其时房琯在他部下任刺史。
房琯做宰相时,曾推荐严武。
后来房琯因得罪降官,做了严武的下属,可是严武对他却极为倨傲。
其时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因为误犯了严武的父亲挺之的讳字,严武几乎要杀他。
李白得知此事,遂作《蜀道难》,为房、杜二人耽忧。
《新唐书》这一段记载是从唐人范摅所著《云溪友议》中采录的,可知唐代人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还有这样一种说法。
李白《上三峡》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上三峡》全诗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上三峡》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流放夜郎时的作品。
全诗虽仅八句四十字,却充分表现了诗人上三峡时行路的艰难以及内心的痛苦。
同时气象雄伟,意境开阔,又显示出诗人豪迈的气概。
上三峡李白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②。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③,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注释:⑴三峡:指长江之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⑵巫山:在重庆巫山县南。
巴水:指长江水。
重庆东面长江水曲折三回如巴字,故曰“巴江”。
传说巴子国由此得名。
古渝、涪、忠、万等州均属巴国地,故此段长江常称巴水。
⑶黄牛:指黄牛峡,是巫峡的一段。
西陵峡中有黄牛山,下有黄牛滩,南岸山壁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
江流迂回,舟行昼夜后仍见此石。
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
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译文:高耸陡峭的巫山把窄小的蓝天紧紧夹住,峡谷中的流水沸腾如金汤。
峡中从巴国流下的江水也许会有枯竭的时候,那蓝天却永远也难以攀登。
看着那黄牛山,连续三天都是凌晨即起溯江而上,夜晚才休息,可它仍然遥在前方。
在此三天,满头的鬓发都已经雪白。
《上三峡》是首五言古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初春,李白贬夜郎经三峡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这几句诗写木船逆水而行经过黄牛峡的情形,船行太慢,三朝三暮还能看见黄牛岩。
行船艰苦,三朝下来,愁得、累得人鬓发都白了。
诗人此时心情沉痛,这种愁正是诗人内心的写照。
二十字中用了四个“三”字,烘托出艰苦备尝的气氛,也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悲苦,起到了情景交融的作用。
赏析:此诗当为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自三峡入蜀时所作。
当时李白59岁,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诗人58岁时从九江到宜昌逆流而上,走了快一年,接着便进入三峡。
三峡是长江最为险峻、最难走的一段,在此行程更慢,妻子宗氏和妻弟也已经告别回南昌了,因此就更加孤独,情绪更坏。
《蜀道难》原文、译文及赏析集合
《蜀道难》原文、译文及赏析漫长的学习生涯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蜀道难》原文、译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攀援一作: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如此一作:也若此)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收藏下载复制完善唐诗三百首,抒情,写景,山水[译文及注释]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难以攀越,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了吧,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高峻无路只有飞鸟可通行,此山可以直通峨眉山巅。
山崩地裂,埋葬了五位开山英雄壮士,这样以后高险的山路和栈道才相互勾连。
蜀中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的泥路曲曲弯弯,百步九折萦绕着山峦。
屏住呼吸仰头就可触摸参星和井星,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这蜀道的峭岩险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茂密树丛之间。
李白《蜀道难》全文注释
李白《蜀道难》全文注释李白《蜀道难》全文注释及原文《蜀道难》是李白写的,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蜀道难》全文注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李白《蜀道难》注释(1)《蜀道难》:古乐府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2)噫吁嚱: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
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3)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
何茫然:难以考证。
何:多么。
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
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茫昧杳然。
据西汉扬雄巜蜀本王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
……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4)尔来:从那时以来。
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
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
秦地四周有山川险阻,故称四塞之地。
通人烟:人员往来。
(5)西当:西对。
当:对着,向着。
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
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只有鸟能飞过,人迹所不能至。
横绝:横越。
峨眉巅:峨眉顶峰。
(6)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
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
回到梓潼(今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
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都被压死。
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
这便是有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
摧:倒塌。
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
石栈:栈道。
(7)六龙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
羲和御之。
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螭即龙。
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
逆折:水流回旋。
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8)黄鹤:黄鹄(Hú),善飞的大鸟。
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及赏析
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及赏析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及赏析李白是盛唐著名诗人李白,其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洋溢着火焰般的激情,具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接下来店铺搜集了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及赏析,欢迎查看。
1、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能看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你啊!赏析这一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725年(开元十三年的时候)以前。
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唐诗笺注》:“‘君’指月。
月在峨眉,影入江流,因月色而发清溪,及向三峡,忽又不见月,而舟已直下渝州矣。
诗自神韵清绝。
”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
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月只“半轮”,使读者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峨眉山附近的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
在固定位置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流,月影却是不动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
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现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原文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原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原文《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
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下面是关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原文的内容,欢迎阅读!蜀道难唐代: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简析】:这一首诗作于天宝初年。
李白虽然托题古调,但是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是创新的。
全诗写出奇险壮丽的景象,将历史、现实、神话交织在一起,纵横捭阖,句式也随着感情的变化参差,充满极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通篇紧扣一个“难”字,瑰丽而又神奇,怪不得诗人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读此诗就大为赞赏,称之为“谪仙人”。
这一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写的。
《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
诗人大体按照古到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从“噫吁?”到“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为一个段落。
一开篇就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以下随着感情的起伏与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象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李白《行路难三首》原文译文鉴赏
李白《行路难三首》原文|译文|鉴赏“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李白《行路难》共三首,蘅塘退士辑选其一。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行路难三首》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簪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译文及注释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大道虽宽广如青天,唯独没有我的出路。
我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去搞斗鸡走狗一类的赌博游戏。
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那不合我心意。
韩信发迹之前被淮阴市井之徒讥笑,贾谊才能超群遭汉朝公卿妒忌。
君不见古时燕昭王重用郭隗,拥篲折节、谦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剧辛和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尽智,以自己的才能为君主效力。
蜀道难唐李白的诗句意思
蜀道难唐李白的诗句意思
《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长诗,通过描绘蜀道的险阻和艰难的旅程,表达了作者对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生的思考。
以下是其中几句诗句的意思:
1.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意思是描述蜀道盘旋曲折,崎岖难行,道路修建得非常险峻。
2.路逢青娥难敌故人笑颜。
意思是在艰难的旅途中,即使遇到美丽的女子,也难以与故人相比的笑容。
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意思是蜀道上的军士的鼓声打破了行人的心境,在边关的秋天只能听到一只孤雁的声音。
4.关山度若飞,会有几人回?
意思是即使迅猛如飞的马匹也难以穿越这远离中原的关山,那里将会有多少人能够回来?
整首诗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和险峻的蜀道为背景,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艰难。
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景物和道路的险阻,表达了对人生中困难和挫折的思考和无奈。
行路难其一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是
行路难其一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是行路难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的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出处: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行路难》。
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扩展资料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表达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表达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深切同情和关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被贬官至龙标(今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县尉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以深望的友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一、作品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译文及注释译文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
注释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左迁:贬谪,降职。
唐代是以左为尊的,但唐朝官场中依然把左迁作为贬官的代称。
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在今湖南省怀化市一带。
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关于五溪所指,尚有争议。
与:给。
随君:一作“随风”。
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
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
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三、创作背景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县尉。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
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形容艰难险阻的诗句
形容艰难险阻的诗句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李白翻译: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翻译: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郑燮翻译: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翻译: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
5、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翻译: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
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春了6、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观刈麦》白居易翻译:农家没有闲的时候,五月是麦收时节,农民就更忙了。
7、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行路难》李白翻译:飞来峰上的应天塔高入云端,听说在上面可听见天鸡破晓,看见太阳初升。
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李白《黄牛山》翻译:金樽斟满清酒,一杯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
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刘禹锡《浪涛沙》翻译:淘金要“千淘万漉”非常辛苦,但是终究会得到金子。
11、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李绅《悯农》翻译:半夜叫醒儿子乘着天刚亮去耕田,孱弱的牛没有力气,慢慢艰难的前行。
1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警世贤文》翻译: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
引申意思是凡事都须艰苦锻炼,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李白行路艰难的诗
行路难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粟。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h u ì
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行路难 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蜀道难
噫吁嚱x ì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
不得过,猿猱n áo
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 án
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hu ī,砯p īng
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